《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解读共23页文档

合集下载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全文完整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全文完整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 年 6 月目录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下简称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为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特制定本规划,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性、约束性文件。

长三角城市群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范围内,由以上海为核心、联系紧密的多个城市组成,主要分布于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格局的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

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 市,国土面积21.17 万平方公里,2014 年地区生产总值12.67 万亿元,总人口1.5 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 2.2%、18.5%、11.0%。

规划期为2016—2020 年,远期展望到2030 年。

图 1 长三角城市群范围图第一章规划背景长三角城市群正处于转型提升、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立足现有基础,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紧紧抓住重大机遇,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实现更大跨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

第一节重大意义以改革创新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

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是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由之路。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

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全面提高开放水平,集聚创新要素,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适应的投资、贸易制度,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有利于提升国际国内要素配置能力和效率,带动国家竞争力的全面增强。

答记者问 《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

答记者问 《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

答记者问《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近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由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科学院编制。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规划》出台的背景、总体思路、主要内容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介绍一下出台《规划》的背景情况?答: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编制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抓好重点工作,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科学院编制了《规划》,主要目的是聚焦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共同面临的系统性、区域性、跨界性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加强生态空间共保,推动环境协同治理,夯实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基础,共同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着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示范区。

问: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怎样的形势?答:长三角区域区位条件优越,发展水平高、活力强。

2019年,长三角以不到全国4%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国16%的人口,集中了约1/4的科研力量,产生了约1/3的有效发明专利,占据了近1/4的经济总量。

近年来,有关部门和三省一市根据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部署,积极推动区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促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长江三角洲区域协同发展规划方案

长江三角洲区域协同发展规划方案

长江三角洲区域协同发展规划方案一、引言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它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四个省份,拥有丰富的资源、发达的经济和独特的地理位置。

为了进一步推动该地区的发展,政府制定了长江三角洲区域协同发展规划方案,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二、经济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该地区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然而,由于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发展潜力有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规划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推动创新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将实现经济的协同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

三、社会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不仅经济发达,而且社会发展水平较高。

然而,由于人口密集和资源有限,该地区面临着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教育不均衡、医疗资源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规划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加大教育和医疗资源的投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通过这些措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将实现社会的协同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四、环境保护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工业污染和能源消耗,该地区的空气质量和水质受到了严重污染。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规划方案提出了一系列环保措施,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加强生态保护。

通过这些措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将实现环境的协同发展,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五、区域协同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协同发展是该规划方案的核心内容。

为了实现区域间的协同发展,规划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加强区域合作、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和推动资源共享。

通过这些措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将实现区域的协同发展,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六、实施路径为了确保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加大投资力度。

同时,政府还将加强监督和评估,确保规划方案的实施效果。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文(2010-2015)(官方版) (2)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文(2010-2015)(官方版) (2)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二○一〇年五月目录前言 (4)一、发展基础与背景 (4)(一)优势条件 (4)(二)机遇和挑战 (5)二、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5)(一)指导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战略定位 (5)(三)发展目标 (6)三、区域布局与协调发展 (6)(一)优化总体布局 (6)(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6)四、城镇发展与城乡统筹 (7)(一)完善和提升各类城市功能 (7)(二)优化城镇人口布局 (7)(三)推进城乡一体化 (7)五、产业发展与布局 (7)(一)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7)(二)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 (8)(三)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8)(四)巩固提升传统产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 (9)(一)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 (9)(一)完善交通通道建设 (9)(二)加快综合枢纽建设 (9)(三)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9)(四)改善水利基础设施 (9)八、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9)(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10)(二)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10)九、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 (10)(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10)(二)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10)(三)加快文化事业发展 (10)(四)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10)十、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11)(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1)(二)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 (11)(三)加快市场体系建设 (11)(四)开展重大改革试验 (11)(五)加强法制环境建设 (11)十一、对外开放与合作 (12)(一)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2)(二)加强国内外区域合作 (12)十二、规划组织实施 (12)前言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突出的带动作用。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全文完整精编】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全文完整精编】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 年 6 月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 (3)第一节重大意义 (3)第二节发展基础 (4)第三节突出矛盾 (5)第四节重大机遇 (7)第二章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8)第一节指导思想 (8)第二节基本原则 (8)第三节战略定位 (9)第四节发展目标 (10)第三章构建适应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空间格局 (12)第一节强化主体功能分区的基底作用 (12)第二节推动人口区域平衡发展 (13)第三节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 (14)第四节打造一体化城乡体系 (17)第四章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 (17)第一节共建内聚外合的开放型创新网络 (18)第二节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18)第三节营造创新驱动发展良好生态 (19)第五章健全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 (20)第一节构筑以轨道交通为主的综合交通网络 (20)第二节构建泛在普惠的信息网络 (23)第三节提高能源保障水平 (25)第四节强化水资源安全保障 (27)第六章推动生态共建环境共治 (28)第一节共守生态安全格局 (28)第二节推动环境联防联治 (30)第三节全面推进绿色城市建设 (33)第七章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34)第一节提升对外开放层次 (34)第二节建设高标准开放平台 (35)第三节加速集聚国际化人才 (36)第四节培育本土跨国公司 (36)第八章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37)第一节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 (37)第二节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机制 (38)第三节健全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40)第九章规划实施 (40)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 (41)第二节推动重点工作 (41)第三节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4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下简称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文2010-2015官方版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文2010-2015官方版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二○一〇年五月目录前言 4一、发展基础与背景 4(一)优势条件 4(二)机遇和挑战 5二、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5(一)指导思想 6(二)战略定位 6(三)发展目标 7三、区域布局与协调发展 8(一)优化总体布局 8(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10四、城镇发展与城乡统筹 10(一)完善和提升各类城市功能 10(二)优化城镇人口布局 14(三)推进城乡一体化 14五、产业发展与布局 15(一)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15(二)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 16(三)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19(四)巩固提升传统产业 20六、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 21 (一)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21(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22(三)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23 七、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 24(一)完善交通通道建设 24(二)加快综合枢纽建设 26(三)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28(四)改善水利基础设施 29八、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31(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31(二)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32九、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 35(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35(二)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36(三)加快文化事业发展 37(四)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38十、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39(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39(二)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 40 (三)加快市场体系建设 41(四)开展重大改革试验 42(五)加强法制环境建设 43十一、对外开放与合作 43(一)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43(二)加强国内外区域合作 45十二、规划组织实施 46前言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突出的带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带动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引擎。

当前,长三角地区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从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发,必须进一步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总体规划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总体规划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6-2010)目录前言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一节发展条件第二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第二章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原则第二节功能定位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区域发展总体布局第一节总体开发框架第二节与区外发展的协调与统筹第四章城镇发展与布局第一节合理城镇布局第二节协调城镇功能第三节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第五章重点产业发展与布局第一节做大做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产业第二节加快发展具有先导作用的新兴产业第三节巩固提升具有传统优势的支柱产业第六章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第一节完善区内交通通道建设第二节加快综合枢纽建设第三节能源设施建设第四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第七章资源环境利用与保护第一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第二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第八章区域发展政策和机制第一节国家支持政策第二节区域协调政策与措施第三节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前言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泰州市,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市,共16个市,国土面积11.0万平方公里,2005年底常住总人口9698.7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3896.7亿元,分别约占全国1.1%、6.3%和18.6%。

区域内各城市经济社会联系密切、文化相融,具有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渊源和厚实基础,是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人口和产业最密集、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正在成长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世界级城市群,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在长三角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提高长三角乃至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根据国家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总体安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有关方面共同编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作为跨省级行政区的区域发展规划,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区域协调发展的纲领,是区域内各城市编制和修订各类总体发展规划和国家有关部门编制专项规划及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概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东部地区一个由上海、南京、杭州和苏州等城市组成的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群之一,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规模的增长,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规划。

1. 城市功能优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的首要任务是优化城市功能。

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群整体经济竞争力。

此外,还应着重发展教育、医疗、文化和旅游等服务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 城市间的协调发展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涉及多个城市,要实现协调发展的关键是加强城市间的合作与协调。

建立联动发展机制,推动城市群内城市间的资源共享、互补发展,提高城市群整体实力。

政府应加强沟通协调,推动各城市间的合作项目和重大建设,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

3.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非常重要。

要加快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等交通网络的建设,提高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方便人员流动和物资交易。

此外,还应推动城市群内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提高运输效率。

4.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土地资源有限,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城市群发展的关键。

应加强土地规划和管理,推进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同时,要加强土地保护,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确保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5.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不能忽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要加强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还应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建设生态景观带和生态保护区,提高城市群的生态环境质量。

6. 人才引进与培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政府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到城市群工作和创业。

此外,还应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提高本地人才的素质,为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1. 引言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之一,其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部分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拥有优质资源,发展潜力巨大。

为了实现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优化布局,制定一项科学合理的区域规划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规划,分析目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以促进该地区的发展。

2. 区域分析2.1 地理特点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和杭州湾之间,总面积约为22.2万平方公里。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湿地资源,以及肥沃的农田和河流,适宜农业和渔业发展。

同时,长江三角洲地区还拥有多个交通枢纽,包括上海港口和苏州河等,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

2.2 经济现状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拥有发达的制造业、金融业和物流业。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产业结构较为完善;江苏省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导;浙江省以小微型企业和私营企业为支柱;安徽省则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发展上有较大潜力。

然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化进程较为复杂,土地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存在。

3. 挑战与机遇3.1 挑战3.1.1 城市化进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较为迅速,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然而,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存在规划缺乏与实际需要不匹配的情况,导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3.1.2 土地资源短缺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紧张。

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土地的利用和分配问题亟待解决,合理规划土地用途,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

3.2 机遇3.2.1 产业转型升级长江三角洲地区现有的制造业基础打下了发展其他产业的基础。

可以发展高端制造业、创新型企业以及新兴产业,提升地区的竞争力和增加就业机会。

3.2.2 区域协同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四个省市相互之间有密切的经济联系,可以加强区域协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例如,上海可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金融业,与浙江省和江苏省发展制造业和创新型企业形成良好的产业链。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战略规划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战略规划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战略规划一、引言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其城市群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战略规划,以期为该地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构成及地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上海、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等城市。

这些城市的经济总量超过全国的1/4,人口总量超过1亿,是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群之一。

随着南京、杭州相继加入了全球城市群组织,长江三角洲已成为全球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员,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2.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面临的问题尽管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发展规划不够统一由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多个城市,规划和发展方向却并不一致,这就会带来城市群内部发展的不协调性,难以完成城市群整体发展目标。

(2)城市发展不均衡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内的城市发展不均衡,一些大城市如上海、杭州等地发展迅速,从而形成资源集中、产业规模较大,而其他城市则相对缓慢,相应的影响了城市群总体的发展。

(3)交通网络建设不够完善交通网络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一环,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内部的交通网络建设并不够完善,缺乏快速连接各城市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及港口。

这就限制了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影响了城市群内部的协调发展。

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战略规划为了应对上述问题和挑战,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战略规划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坚持整体发展,将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考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需要以整体发展为导向,将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形成规划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多地考虑到群体利益和整体效益,而不是仅仅关注当地的发展。

2. 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城市群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战略规划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使城市群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城市建设的规模和数量上,更应该注重城市的质量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长江三角洲区域分析

长江三角洲区域分析

浦东新区位于黄浦江以东,长江口西南,面积约523平方公里,与外滩隔江相望,具有无比的地理优势和良 好的开发条件。1990年4月我国政府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战略决策后,浦东新区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所瞩 目。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
北翼:
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
扬州、镇江、泰州
南翼:
杭州、宁波、舟山、绍兴、湖州、嘉兴、台州
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1、地理位置优越 2、交通发达 3、劳动力丰富 4、技术力量雄厚 5、市场广阔
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 能源和矿产缺乏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
上海(Shanghai),简称“沪”或“申”,中国第一大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 上海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的长江口,拥有中国最大的外贸港口、最大的工业基地,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和四个 中央直辖市之一。 上海市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 对区域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发 展,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如果能够合 理地加快“长三角”地 区的资源整合,扩大合作,不久的将来,“长三角”一定会以 世界第六大发达经济区的雄姿而崛起。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并填入空白图框中。
临江滨海
稠密的公路网
昆山是中国大陆经济实力最强的县级市,连续多年被国家 统计局评为全国百强县之首。近年昆山还凭借雄厚的综合实 力蝉联福布斯中国最佳县级城市第一名。昆山交通便捷、教 育发达、国际化水平高。
杭州湾跨海大桥
2008年5月1日,投资140个亿的杭州湾跨 海大桥正式通车了,大桥北起嘉兴市,跨 越宽阔的杭州湾海域后止于宁波市,全长 36Km,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世界上工程难 度最大的桥梁之一。

长三角经济区

长三角经济区
和国际都 会,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亦为 中国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 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GDP总量居中国城 市之首,在亚洲仅次于东京和大阪。上海 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 一,是一个良好的滨江滨海国际性港口。 上海正致力于在2020年建成国际金融、航 运和贸易中心。
宁波港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物流发展
• ①交通迅速发展及改善。 • ②港口物流发展迅猛。2003年上海港货物吞吐 量突破3亿吨大关,位居世界第二大港。港口 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128万标准箱,位居世界第 三位 。宁波港也不甘示弱.全年共 完成集装 箱吞吐量27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8%以 上 。 • ③口岸物流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市政府的 统一部署下,上海口岸在全国率先实行了 “5+2天”工作 制,包括节假日、双休日在内
上海资源概况
• 上海地区河湖众多,水网密布,境内水域 面积697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市总面积的 11%。上海河网大多属黄浦江水系,主要有 黄浦江及其支流苏州河、川杨河、淀浦河 等。黄浦江源自安吉,全长113公里,流经 市区,江道宽度300-770米,平均360米,终 年不冻,是上海的水上交通要道。苏州河 上海境内段长54公里,河道平均宽度45米。 上海的最大湖泊为淀山湖,面积大约为62 平方公里。
• 生物资源:东部沿海渔场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 其中包括著名的吕四、海州湾等四大渔场,盛产 黄鱼、带鱼、鲳鱼、虾类、蟹类及贝藻类等水产 品。农业资源:江苏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农 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作物、林木、畜禽种类 繁多。粮食、棉花、油料等农作物几乎遍布全省。 种植 • 利用的林果、茶桑、花卉等品种260多个,蔬菜 80多个种类、1000多个品种,江苏蚕桑闻名全国, 名茶有“碧螺春”、“云台山云雾茶”、"芦蒿 茶"、“雨花茶”等。鸟类主要是野鸡、野鸭, 沿海有丹顶鹤、白鹤、天鹅等珍稀飞禽。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文 官方word版 附规划图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文 官方word版 附规划图
二、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努力建设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改革创新的引领区、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国际化发展的先导区,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二)战略定位。
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围绕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建设,打造在亚太乃至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服务体系、国际商务服务体系、国际物流网络体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在我国参与全球合作与对外交流中发挥主体作用。
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围绕培育区域性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努力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建设一批主体功能突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制造业的层次和水平,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国际前列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ຫໍສະໝຸດ ,具有在高起点上加快发展的优势和机遇。
(一)优势条件。
区位条件优越。位于亚太经济区、太平洋西岸的中间地带,处于西太平洋航线要冲,具有成为亚太地区重要门户的优越条件。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拥有面向国际、连接南北、辐射中西部的密集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港口群,经济腹地广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解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解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解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作者:张俊来源:《地理教育》2017年第02期日前,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最新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城市群规划范围包括江浙沪皖三省一市。

长三角城市群由以上海为核心、联系紧密的多个城市组成,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共26市,国土面积21.17万平方千米。

一、发展目标中期目标:至2020年,基本形成经济充满活力、高端人才汇聚、创新能力跃升、空间利用集约高效的世界级城市群框架,人口和经济密度进一步提高,在全国2.2%的国土空间上集聚11.8%的人口和21%的地区生产总值。

远期目标:至2030年,长三角城市群配置全球资源的枢纽作用更加凸显,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门户地位更加巩固,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全面建成全球一流品质的世界级城市群。

二、城市群分区长三角城市群被细分为“一核五圈四带”,一核为上海。

五大都市圈为:南京都市圈,包括南京、镇江、扬州三市。

提升南京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建设南京江北新区,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辐射带动淮安等市发展,促进与合肥都市圈融合发展,打造成为区域性创新创业高地和金融商务服务集聚区。

杭州都市圈,包括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四市。

合肥都市圈,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

苏锡常都市圈,包括苏州、无锡、常州三市。

建设苏州工业园国家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进开发区城市功能改造,加快生态空间修复和城镇空间重塑,提升区域发展品质和形象。

宁波都市圈,包括宁波、舟山、台州三市。

四条发展带为:沪宁合杭甬发展带,依托沪汉蓉、沪杭甬通道,发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宁波等中心城市要素集聚和综合服务优势,积极发展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吸聚最高端要素、汇集最优秀人才、实现最高产业发展质量的中枢发展带,辐射带动长江经济带和中西部地区发展。

长三角区域规划全文 长三角区域规划

长三角区域规划全文 长三角区域规划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文24日国务院批复[提要]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三角区域规划。

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

该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当前,长江三角洲地区面临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着力推进改革攻坚等方面的繁重任务,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规划》的实施有利于这一地区进一步消除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发展水平,带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

《规划》要求,长江三角洲地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努力建设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改革创新的引领区、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国际化发展的先导区,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2节《长江三角洲地区》基础知识讲解

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2节《长江三角洲地区》基础知识讲解

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2节《长江三角洲地区》基础知识讲解第七章南方地区第2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要点1:江海交汇之地1.位置和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注】:根据国务院2019年12月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

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河网密布,湖泊星罗,农耕条件优越;农业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是我国重要的稻米和淡水鱼产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主要农作物水稻、棉花、油菜、甘蔗、茶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至三熟。

3.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对内联系方便: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

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2)对外联系方便:长江三角洲地区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那么长江三角洲就位于箭头的位置。

4.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影响(1)有利影响:①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②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③提供水产品,有利于丰富人们的饮食。

④提供充足的工业和生活用水。

⑤长江沿岸地势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⑥调节气候,改善环境。

(2)不利影响:长江在丰水期容易泛滥成灾,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和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和破坏。

方法总结1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要点2: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口稠密的富庶繁华之地,城镇兴盛。

1.主要城市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著名的古都——南京、杭州,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扬州等。

位于南京的中华门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堡。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引言: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最为发达和经济繁荣的地区之一,包括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城市,形成了一个密集的城市群。

为了更好地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和提高地区经济发展,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进行规划是必要的。

一、规划目标:1. 促进城市群的整体发展:通过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加强城市间的互联互通,推进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提升整体综合竞争力。

2. 完善城市群的功能布局:合理分工,形成一体化的经济区域,加强产业配套和优化资源配置,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城市群。

3. 提高城市群的生态环境质量:注重生态保护,推进绿色发展,建设宜居的生态环境,保障居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4. 推动城市群的社会发展:注重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均衡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二、规划内容:1. 城市空间结构规划: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城市的空间利用效率。

以上海为核心,建设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市,形成明确的城市等级体系。

2. 城市交通网络规划:加强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建设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设施,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便捷性。

3. 城市产业布局规划: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以制造业为主导,注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集聚效应和创新能力。

4.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推进水环境治理。

注重生态修复和森林资源保护,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5.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完善的教育、医疗和文化设施,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居民福利水平。

三、规划实施:1. 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制定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总体方案,明确规划目标和任务,提出政策措施和实施路径。

2. 加强规划协调和合作机制:建立城市群规划协调机构,加强各城市间的沟通和协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城市群的整体发展。

3. 强化市场监管和法制保障:建立健全市场规则和监管机制,加强对城市群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中国发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中国发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中国发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近日,中国国务院正式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旨在推动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这个规划纲要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加快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经济布局的重要举措,将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背景和意义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省级行政区组成,地处中国东部沿海,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区之一。

然而,长三角的发展也面临着区域协调不足、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为了破解这些问题,中国国务院发布了该规划纲要,旨在推动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一体化发展对于提升整个中国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该规划纲要的发布,意味着将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加强区域协同,实现优化发展布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二、主要内容《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措施和政策,旨在推动长三角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

具体内容如下:1. 改革创新:通过深化改革、推动创新,为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链水平。

2.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互联互通水平。

建设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交通枢纽,优化交通网络布局。

3. 产业合作:加强长三角地区产业协同创新,促进产业上下游链条的进一步融合。

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合作园区建设,促进产业资源的有效配置。

4. 环境绿色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长三角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生态保护投入,落实生态补偿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 教育协同:加强长三角地区高校间的合作交流,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

推动人才流动和人员交流,促进人才资源共享。

三、影响和展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将对长三角地区和整个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文)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文)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通知发改地区〔2010〕1243号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批复》(国函〔2010〕38号),现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一体化发展基础较好,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具有高起点上加快发展的优势和机遇。

要认真领会国务院的批复精神,把《规划》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举措,把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社会建设、民生改善和提高开放水平结合起来,推动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为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二、请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人民政府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认真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

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

要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按照《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做好区域内相关规划的修编调整,抓紧推进相关工作。

要充分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的作用,建立健全泛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机制,协调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要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紧密合作,促进生产要素跨地区自由流动,实现人口和产业有序转移。

三、请国务院有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分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研究制定贯彻落实《规划》的具体措施,在专项规划编制、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

四、我委将按照国务院的批复精神,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加强《规划》与国家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会同两省一市人民政府做好《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工作,及时向国务院报告实施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