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胃动力障碍征临床疗效研究

合集下载

针灸加磁珠耳压治疗胃瘫19例

针灸加磁珠耳压治疗胃瘫19例

针灸加磁珠耳压治疗胃瘫19例樊 瑾,杨 薇,杨琴华(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云南昆明650101)摘 要:胃瘫是由于胃切除手术或糖尿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导致残胃或胃肠神经失调引起胃功能性排空障碍,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征象的功能性疾病,是胃肠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也多见于晚期糖尿病人。

临床采用电针加艾灸、磁珠耳压的方法治疗胃瘫19例,三者配合相得益彰,确能收到显著疗效。

关键词:电针;艾灸;耳穴贴压;胃瘫中图分类号:R2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779(2008)02-0017-01 胃瘫又称胃无力或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是由于创伤及胃肠道激素的分泌和调节紊乱引起的,而这种紊乱多发生于胃肠手术后或晚期糖尿病病人。

在这些病人身上常出现胃蠕动减缓甚或停滞等一系列症状,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

笔者在临床采用电针加艾灸、磁珠耳压的方法治疗胃瘫19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9例胃瘫患者均为1989年至2007年收治的门诊、腹部外科、内分泌科请求会诊的病人。

临床表现为腹胀,不能进食,频繁呕吐,呃逆,消瘦,大便不畅等症状。

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证兼见神疲乏力、语声低微、面色萎黄、口淡不渴、舌淡润、苔白微腻、脉沉弱;胃肾阴虚证兼见头晕耳鸣、面色潮红、口燥咽干、潮热盗汗、舌红欠津、少苔、脉细数。

年龄最大74岁,最小19岁;病程最长23年,最短5月;性别:男性13例,女性6例;脾胃虚弱证14例,胃肾阴虚证5例。

2 治疗方法2.1 电针 主穴取天枢(双)、大横(双)、中脘、上脘、关元、内关(双)。

脾胃虚弱者加足三里(双)、三阴交(双);胃肾阴虚者加足三里(双)、太溪(双)。

用直径0.32毫米,长度40毫米的毫针针刺,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与所针穴位分别接G6805电针仪,用连续波(频率5~6 H z),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得气感以脐周、上腹部及穴位周围上下传导为最佳。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现代临床研究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现代临床研究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现代临床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现代临床研究。

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了该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析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病机、中医诊疗方法、中药和针灸治疗的临床应用,同时介绍了针灸治疗的疗效研究。

最后通过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现代临床案例分析展示了中医治疗的实际效果。

结论部分展望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现代临床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方式,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现代临床研究、病因病机、诊疗方法、中药治疗、针灸治疗、临床应用、疗效研究、案例分析、展望。

1. 引言1.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现代临床研究概述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在胃肠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出现的反复发作性上腹疼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症状。

近年来,中医药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中医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与脾胃失调、气滞、湿浊等因素密切相关。

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

中药治疗通过调理脾胃、疏通气机、祛除湿浊等方法来缓解患者的症状。

针灸治疗则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整气血运行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中医现代临床研究也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通过临床案例的回顾分析,进一步总结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

2. 正文2.1 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病机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病机不明确。

根据中医理论,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脾胃为后天之本,其功能失调会导致消化功能障碍,从而引发消化不良症状。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病因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过劳伤脾、寒湿困脾等。

在情志失调的情况下,情绪不稳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近年针灸治疗胃病的研究总结

近年针灸治疗胃病的研究总结

近年针灸治疗胃病的研究总结目的:近年胃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可总结出临床有用的针灸治疗方法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

方法:从各种文献中筛选出治疗胃病的针灸处方及具体方法,并寻找西医实验室证据,得出有效的疗法。

结果:发现近年在治疗胃病方面有许多创新方法,同时古人也有很多经验穴位可以借鉴。

结论:通过总结上述临床研究可以更高效地治疗胃病这一常见高发病。

标签:针灸;穴位;研究;胃病历代医家都对胃病的腧穴针灸治疗有过论述,但是太过分散,而且近几年随着胃病发生率的增高涌现出许多在这方面有成就的大家,对于治疗胃病的心得我们应该予以总结归纳,使其能更好的发展。

1 临床研究1.1 中西医临床配伍对照针灸治疗胃病的选穴配伍多种多样,疗效一般均优于西药对照组,如刘文全[1] 将6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

针刺组取穴为中脘、足三里、内关、合谷、胃俞、脾俞、太冲、气海、关元、天枢。

对照组选用吗丁啉10 mg,每日3次,连服1个月。

结果显示针刺组症状的总有效率为94.7% ,对照组为83.3%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

表明针刺具有促进并协调FD患者胃肠动力的作用。

吴耀持[2]取中脘、足三里穴,用阳中隐阴法治疗38例萎缩性胃炎患者,并与药物组进行疗效比较。

结果显示针灸组与药物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有效率分别为86.84 和84.21% ,而胃镜及病理活检综合疗效比较,有效率分别为81.58% 和84.21% ,两者统计学处理P> 0.05,临床无显著性差异。

骆乐[3]选择动力障碍性FD58例,随机分成2组。

治疗组针刺足三里、梁丘等穴治疗4周;对照组口服西沙必利治疗。

以上腹饱胀、早饱、暖气、恶心、纳差5项主症为观察指标,记录症状积分,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两种疗法均能改善动力障碍性FD患者的症状,对早饱、暖气、纳差的疗效针刺组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针刺治疗FD具有很好的疗效。

中医针灸病例研究范文30份

中医针灸病例研究范文30份

中医针灸病例研究范文30份前言本文档收集了30份中医针灸病例研究范文,旨在为中医针灸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这些范文覆盖了多种疾病类别,包括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通过研究这些病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针灸的疗效和应用。

研究范文1. 病例:消化性溃疡- 摘要:本文研究了中医针灸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方面的疗效,并结合临床病例介绍了具体的针灸治疗方案和效果观察结果。

- 方法:患者选择、治疗方案制定、治疗过程和效果观察等。

- 结果:针灸治疗在消化性溃疡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减轻症状并促进溃疡的愈合。

- 讨论:分析了针灸治疗的机理和适用范围,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 病例:帕金森病- 摘要:通过病例调查和随访观察,本文研究了中医针灸在改善帕金森病症状和延缓疾病进展方面的作用。

- 方法:患者选择、针灸治疗方案、随访观察等。

- 结果:针灸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药物的使用。

- 讨论:探讨了针灸治疗机理以及针灸与其他治疗方式的结合应用。

3. 病例:哮喘- 摘要:本文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了中医针灸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 方法:患者选择、针灸治疗方案、对照组设置等。

- 结果:针灸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哮喘患者的症状和肺功能,减少急性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 讨论:讨论了针灸治疗对哮喘的调节作用和可能的机理。

......结论本文档收集了30份中医针灸病例研究范文,涵盖了多个疾病类别。

这些研究范文对于中医针灸研究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中医针灸的应用和疗效。

同时,这些病例研究也为推广中医针灸治疗提供了实证依据,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指导。

> 注意:本文档中提供的范文仅供参考和学习之用,严禁用于商业目的。

温针灸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30例观察

温针灸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30例观察
A 组 B 组 1 5 1 5 1 5 1 1 0 3 0 1 0 0 100 0. 7 . 33
l2 诊断标准 _
2组病例全 部符合 国内手术后 胃瘫诊 断
标准 ] 胃管拔除后出现频繁 的恶心 、 。① 呕吐, 经一项 或多 项检查提示无机 械性梗 阻, 但有 胃潴 留, 尤其 是固体食物 ; ② 胃引流量 >8 0 m / , 0 L d 并且 持续 时间 >1 ; 无 明显 O天 ③ 水 电解质酸碱失衡 ; ④无引起 胃瘫的其他 的基础疾病 , 如糖
1 5例 P S患 者 进 行 了温 针 灸 治 疗 , 与 单 纯 针 刺 组 治 疗 前 G 井 后 胃液 引流 量 、治 疗 次 数 及 治 愈 率进 行 了 比较 ,现 报 道 如
下 :
失, 胃镜显示 胃内无潴 留。 有效 : 症状大部分改善, 胃镜显示
胃 内少 量 内容物 潴 留 。 效 : 胀 、 饱 等 症 状 存在 , 无 腹 早 胃镜 示 胃 内仍 有 较 多潴 留物 。
摘 要 目的: 观察温针 灸治疗术后 胃瘫 综合 征 (G ) P S 的疗效 。方法: 随机 将 3 0例患者分为 2 , 组 温针 灸组 ( A
组 )5 1 例在针刺治疗的同时辅 以艾灸治疗; 单纯针刺组 ( ) 例单纯使用针刺治疗。 B组 1 5 观察治疗前后 胃液引流量 、 痊 愈 率及治疗次数。结果: 种方法均可显著减少 胃液引流量 。A组痊愈率为 1 0 , 均治疗 (. 8±2 5) 2 %平 0 91 . 3 次。B组痊 愈率为 7. % 3 3 。平均治疗 (3 2 ±5 2) 2 临床痊愈 率差异 ( . 5 、 疗次数 差异 ( . 1 均有 显著 的意 1 . . 1 次, 组 3 P<0 0) 治 P<0 0) 义。结论 : 温针 灸是治疗 P S G 的最佳方法 , 起效快 , 疗次数 少, 治 治愈 率 高。

针灸配合TDP治疗腹部术后胃瘫48例

针灸配合TDP治疗腹部术后胃瘫48例
宋福 学
( 西南 医院 中西 医结合科 , 重庆 4 0 3 ) 007
[ 中图分 类号 ] 2 62 9 [ 献标 识码 ] [ 章编 号 ]04— 84(00) R 4 .1 文 B 文 10 2 1 2 1 3—15一 1 8 O
胃瘫是腹部手术后 出现 的 以 胃排空 障碍为 主要 特 征 的胃动力紊乱综 合征 , 临床表现 为手术后 1 0天仍 需 行 胃肠减压或停止 胃肠 减压后 进食 流质饮食 或 由流质
饮食改为 半 流质 饮食 后 出现 上腹 饱 胀 不 适 、 心、 恶 呕
吐, 有时伴 有顽 固性 呃逆 等。近 年来 我们 采 用针 灸 配 合 T P治疗腹 部外科术后 胃瘫 4 D 8例效果较 好 , 现报道
如下。 1 临 床 资 料
4 8例均为我 院住 院患者 , 3 男 3例 , 1 女 5例 , 龄 年 最小 4 0岁 , 大 8 最 4岁 , 均 5 平 6岁 ; 胃瘫病 程 最 短 1 0 天 , 长 1 , 均 O 5年 。 最 年 平 .
再 巩 固两 次 即愈 。 5 体 会
符合 国内手术后 胃瘫 诊断标 准… 。① 胃管拔除 后
出现 频 繁 的 恶 心 、 吐 , 1 或 者 多 项 检 查 提 示 无 胃 呕 经 项
流出道机械性梗 阻 , 是 有 胃潴 留 , 但 尤其 是 固体 食 物 ; ② 胃引流量大于 8 0 L d 并且持续时间大于 1 ; 0m / , 0天 ③ 无明显水 电解质酸碱失 衡 ; ④无 引起 胃瘫的基 础疾病 ,
失。
肤 出现轻微发红 瘙痒 , 减少 贴敷 的 药量 和 时间 即可 消
[ 参考文献 ] [] 1 王仁忠 谭 智敏. 宗气 与 鼻 [ ] 浙 江 中 医药 大 学 论 J. 学报 ,0 7 3 ( )5 6— 4 . 2 0 ,1 5 :4 57

针灸磁圆针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疗效观察

针灸磁圆针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疗效观察

3次 ~5次, 经轻 叩为补 , 顺 逆经 重叩为泻 , 中等力量来 回叩击 为 平补平泻。以皮肤潮红 为宜 , 每天 1 , 次 每次5mn 0mn 0 i~1 i。1 次为 1 个疗程 , 多数病人 1 个疗 程取得满 意效 果。B组病 人 , 在 总体治疗 基础上 , 口服吗丁啉 1 l, 0n 每天 3次 , g 餐前 3mn 用 , 0i  ̄
1 临 床 资 料 11 一 般 资 料 . 4 例患 者为 山西省 人民 医院普外 科 20 6 0 4年 至 2 3 f7年住
有效 : 胃液 量 明 显 减 少 , 呕 吐 , 有 恶 心 , 无 仍 胃管 不 能 拔 除 ; 无 效: 胃液 量 无 减 少 , 有 恶 心 、 吐 , 仍 呕 胃管 不 能 拔 除 。
2 结 果
针灸磁圆针治疗术后 胃痛综 合征疗效 优于对照组 , 床治 临 愈率 比较 差异有 显著性意 义( P<0 0 ) 治疗 次数 差异有显 著 .5 ,
性意义 ( P<00 ) 见 表 1表 2 .5 。 , 。
表 1 两组 P GS患 者 临床 疗 效 比 较

院, 经腹部手术后 出现 胃瘫 , 均经 肠 内 、 营养 、 外 胃肠 减压 和促 胃动力药治疗 效果不佳 后请针 灸科会 诊 的患者 。中医辩 证多 为脾 胃受损 、 气虚血瘀 、 脾虚不运夹痰瘀 的本虚标 实证 , 临床表 现为腹胀 、 恶心 、 呕吐或伴 有顽 固性 呃逆。本组 病例 全部 符合 国内手术后 胃瘫 诊 断标准… 将 4 1, 6例 P S按会 诊顺 序分 为两 G 组, 针灸磁 圆针组 A组 2 例 , 3 男性 1 , 4例 女性 9例 , 平均 年龄 (6 2 ± .9 岁 , 程 (62 ±82 )d 对 照组 B组 2 , 5 .4 6 2 ) 病 1 .3 .6 ; 3例 男 性 1 , 2例 女性 1 例 , 均年龄 ( 13 ±7 8 ) 病 程 (4 7 ± 1 平 5 .3 .8 岁, 1 .9

针灸对胃肠动力的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针灸对胃肠动力的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针灸对胃肠动力的调节作用研究进展吴玲君1,孙建华2(1.南京中医药大学;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摘要:近年来,由于功能性胃肠病及胃肠动力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以及其治疗的局限性,针灸对于胃肠动力的改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文献报道针刺对于胃肠动力异常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针灸的作用机制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但至今仍不是十分明确。

对此,笔者就针刺对胃肠动力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对近年的文献做一简单的综述。

关键词:针刺;胃肠动力;治疗特点;作用机制针刺对消化系统疾病有着良好的疗效,根据杜元灏等统计的消化系统针灸病谱显示,涉及到针灸治疗的消化系统疾病多达56种,其中膈肌痉挛、腹泻、功能性消化不良等30种疾病为针灸的优势病种[1]。

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针刺对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有着令人满意的效果,而对其调节胃肠动力的机制也有了一些新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1针灸对胃肠动力的影响1.1针刺对胃肠动力的调节具有整体性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显示,针灸对胃肠动力具有良好的全面调整作用,它对食道、胃、肠的运动均有影响,同时对胃肠分泌、胃肠电节律以及胃肠免疫也有良性调整作用。

如电针“足三里”穴能显著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胃肠动力,缩短急性胰腺炎患者全结肠及各节段的结肠转运时间(CTT)[2],并能改善胃肠动力障碍大鼠胃、十二指肠运动协调性,效应优于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3]。

针刺还具有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动物实验研究发现[4 6],针刺足三里还能有效提高胃黏膜血流,减少生长抑素的生成,抑制胃黏膜生长抑素受体基因表达强度,促进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加速损伤黏膜的修复,明显降低溃疡模型动物的胃溃疡指数(UI)。

近年来的大量研究发现,针刺足三里穴对外周血中的多种胃肠激素均有调节作用。

周惠芬等研究发现,针刺足三里和照海穴对慢传输便秘模型大鼠的结肠肌电频率与振幅的改变具有双向调整的作用[7]。

针刺足三里、天枢穴还能够提高或促进黏连性肠梗阻大鼠sIgA的合成和分泌,进而增强肠道局部免疫,有效保护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对肠黏膜的免疫屏障功能损伤起一定的保护作用[8]。

中药加针灸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瘫综合征临床研究

中药加针灸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瘫综合征临床研究
以缓急止痛 , 三方 共 融 一 炉 , 加 上 制 酸缓 痛 的 瓦 楞 子 , 青 胜 于 再 有 蓝 之 妙 。据 实 验 研 究 : 香 刺 激 胃黏 膜 Mo细 胞 产 生 内源 性 胃动 木
为 胃内容物 , 混有胆 汁 , 胃代 食管 术后表 现为 胸 闷、 心慌 、 出性 溢
呕 吐 , 均 日呕 吐 量 为 14 0m 。 上 消 化 道 钡 餐 造 影 检 查 , 现 平 5 l 发 均 有 胃扩 张 , 胃蠕 动 减 弱 或 不 蠕 动 。 胃镜 检 查 能 通 过 幽 门 及 吻 合 口顺利 , 梗 阻 表 现 。 随机 分 为 治 疗 组 5 无 6例 和 对 照 组 2 4例 , 两 组性别 、 龄 、 术方式 、 年 手 出现 胃瘫 症 状 时 间 等 情 况 无 明显 差 异 。
[] 3 陈少夫 , 李宇权 , 何风云 , 木香 对 胃酸分 泌及血 清 胃泌素 、 等.
生长抑素、 胃动 素 水 平 的 影 响 . 国 中 西 医 结合 杂 志 ,94,4 中 19 1
( )4 6 7 :0 .
采 用 检 验对 疗 效 进 行 显 著 性 检 验 。
治 疗组 治 愈 3 8例 , 转 1 好 3例 , 效 5例 , 愈 率 6 . % , 效 无 治 79 有
置 空肠 营 养 管 至 十 二 指 肠 , 注 流 质 饮 食 。 西 药 治 疗 : 复 安 灌 胃 1 g 次 , 0m / 2次/ , 注 ; 潘 立 酮 1 d肌 多 0—2 g 胃 管 注 入 3次/ 。 0m , d 2 1d为 一 疗 程 。
里, 故有宣通上 中二 焦气 机的作用 ; 足三里 为足阳明 胃经合穴 ; 三 阴交为足太 阴、 少阴、 阴交会穴 。诸穴配伍具有补 益脾 胃、 胃 厥 和

针刺对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针刺对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较好 效 果 , 现 报告 如下 。
础疾 病 比较 无显 著性 差异 ( P > O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
2 治 疗 方 法
1 临床 资料
2 0 0 2年 1月 ~ 2 0 1 2年 1 2月 本 院 住 院 患 者 8 0 2 . 1 对 照组
禁食 , 持续 胃肠 减压 ; 维 持水 、 电解 质
例 。症 状 : 不 同程度 的持续 性腹部 胀痛或不 适 , 恶心 , 和 酸 碱 平衡 : 应 用 胃动 力 药 物 : 经 胃管 注 入 多 潘 立 呕吐 , 无 排气 、 排便 。查 体 : 腹部膨 隆 , 腹式 呼吸消失 , 酮或莫沙必利 . 静 滴 甲氧 氯 普 胺 ; 予 预 防和 控 制 感 腹部 压痛不 明显 。 听诊 : 肠 鸣音减 弱或消失 。 胃肠减压 染 药物 。
均 可影 响磁珠 耳压 的治 疗效果 。笔者 将磁 珠耳 压治 5参 考 文 献
1 ] 张发 荣. 中 医 内科 学. 北京: 中国 中医 药 出版 社 , 1 9 9 5 : 1 3 6 疗 的时 间调 整在 晚上 8时左 右 患者 入 睡前 。 其治 疗 [ 2 】 程 利萍, 盂虹 , 张代 玲 , 等. 内科 住 院 患者 睡 眠 质 量调 查 及 优势 在 于 : ( 1 ) 从 睡 眠一觉 醒 周 期人 手 , 利用 机 体生 【 影 响 因 素分 析 . 中华 护 理 杂 志 , 2 0 0 4 , 3 9 ( 3 ) : 1 7 8
溴 替 唑 仑 对 活 动 情 况 的 影 响 .中 华 护 理 杂 志 , 2 0 1 1 , 4 6
( 8 ) : 8 0 2
患 者 心 理 上更 加 容 易 接 受 。 依 从 性 明显 提 高 , 并 且 [ 4 ] 吴伟康 , 徐 志伟 . 中西 医结 合 病 理 生理 学. 北京: 科 学 出版 具有 促 进 睡眠 的心 理 暗示 作 用 。 ( 3 ) 避 免 了洗 漱 导 社 , 2 0 0 3: 1 5 8 致 的磁 珠 滑脱 或移 位 现象 。 ( 4 ) 晚上 由护 士按 时 执 【 5 ] 吕 建 平.针 刺 耳 穴对 家 兔 骨 电的 影 响.上 海 针 灸 杂 志 , 行磁 珠 耳 压能 及 时 了解患 者 的需 求 , 有 利 于患 者 的 1 9 9 1 ( 2 ) : 3 9 心理 稳定 和创 造 良好 的睡眠环境 。从 2组 患者在 匹 兹 堡 睡眠 质量 指数 量 表 ( P S Q I ) 评 分 上 的差 异 来看 , 晚上 时 段 行 磁 珠 耳压 治 疗 高血 压 病 患 者 失 眠 的疗 效 优 于下 午 时段 的 同类 治疗 , 患者 对 护理 的满 意度

WHO承认针灸能治的病

WHO承认针灸能治的病

世界卫生组织将已通过临床对照研究证明可用针灸治疗的疾病和症状,根据证据的强弱分为四级:1:已通过临床对照试验,证明针灸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的疾病,症状:放疗和/或化疗的不良反应过敏性鼻炎(包括花粉病)胆绞痛抑郁症(包括抑郁性神经症和中风后的抑郁症)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痛经,原发性胃脘痛,急性(消化性溃疡,急性和慢性胃炎,及胃痉挛)面部疼痛(包括颅颌功能紊乱)头痛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低血压引产膝关节疼痛白细胞减少症腰痛胎位不正妊娠呕吐恶心和呕吐颈部疼痛口腔疼痛(包括牙齿疼痛和颞颌关节功能障碍)肩周炎术后疼痛肾绞痛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扭伤撞击网球肘2、已初步证明针灸有效,但仍需进一步研究的疾病与症状有:腹痛(在急性胃肠炎或因胃肠痉挛)寻常痤疮酒精依赖和解毒贝尔氏麻痹(面瘫)支气管哮喘癌症疼痛心脏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石症竞争压力症候群闭合性颅脑损伤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耳痛流行性出血热流鼻血,狭义(不含广义或原发性疾病)结膜下注射引起的眼痛女性不孕面肌痉挛女性尿道综合征纤维肌痛和筋膜炎胃动力功能障碍痛风性关节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带状疱疹(人(阿尔法)疱疹病毒3 )高脂血症卵巢功能减退失眠分娩痛哺乳不足非器质性男性性功能障碍梅尼埃病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性皮炎肥胖鸦片,可卡因和海洛因依赖骨性关节炎内视镜检查引起的疼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疼痛多囊卵巢综合征(斯坦-综合征)儿童气管拨管后术后恢复期经前期综合征慢性前列腺炎瘙痒症神经根疼痛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原发性雷诺氏综合征下泌尿道复发性感染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尿潴留,外伤精神分裂症药物性唾腺分泌过多干燥综合征喉咙痛(包括扁桃体炎)急性脊椎疼痛颈部僵硬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肋软骨炎烟草依赖抽动—秽语综合征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尿路结石血管性痴呆百日咳3、其它传统疗法难以凑效,且个别针灸临床对照试验报告有效,因此针灸值得一试。

这样的疾病与症状有:黄褐斑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病变色盲耳聋弱智肠易激综合征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性膀胱慢性肺心病小呼吸道阻塞4在提供了特殊的现代医学知识和足够的监测设备的条件下,可以让针灸医生尝试的疾病与症状有:呼吸困难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昏迷婴儿惊厥冠心病心绞痛腹泻婴幼儿儿童病毒性脑炎后后遗症渐进的和假性延髓麻痹。

针灸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

针灸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

针灸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关键字】针灸胃肠动力障碍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胃肠运动异常所致的一组常见病、多发病。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常以吗叮啉、西沙比利等促胃动力药物治疗为主。

针灸治疗本组疾病常具有很好疗效。

现对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麻痹性肠梗阻、胃轻瘫、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贲门失弛缓症及胃肠功能紊乱等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相应的基础研究作一概述。

1 临床研究1.1肠易激综合征本病是指一组包括腹痛、腹胀、腹泻和便秘,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可资解释的症候群。

其特征是肠道功能的易激性,病理生理学基础为胃肠动力异常。

属于中医“泄泻”范畴,脾肾虚弱是发病的病理基础。

郑关毅等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在每日固定时间针刺双侧足三里治疗本症30例,有效率达90%。

刘桂珍采用针灸加心理疏导治疗50例患者,选足三里、内关、中脘、天枢、太冲、脾俞、肾俞、命门等穴轮流针刺,每次3~4个穴位,同时用艾条悬灸神阙穴30min,治疗1~6疗程。

针刺同时给予心理疏导。

结果表明,针灸加心理疏导的治愈率为72%,有效率为96%,与单纯针灸(有效率84%)或单纯心理疏导(有效率8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1.2麻痹性肠梗阻是一种由于肠道肌肉神经病变引起的肠壁肌肉运动功能性障碍,以致肠管无力,肠腔内容物通过障碍的疾病。

腹部手术后经常发生。

中医学属“肠结”、“关格”范畴,常因脾肾气虚、胃肠传导无力所致。

裘小玲采用针刺双侧足三里、天枢、地机穴和气海治疗本病36例。

针刺得气后,天枢、足三里接电针仪。

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第2疗程加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天枢、足三里。

2个疗程后均有效。

1.3胃轻瘫是一种以胃排空延缓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常继发于糖尿病和胃部手术后。

现代研究认为胃动力障碍是发病机理中最重要的因素,胃肠运动不协调,胃壁顺应性的降低以及胃电活动的异常与本病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医认为本病为气血亏虚,脾胃受损,加之精神因素致肝气犯胃,肝胃气滞,使脾胃升降失司所致。

针刺足三里治疗胃轻瘫综合征14例

针刺足三里治疗胃轻瘫综合征14例
颈部。
寒, 理气活 血的作用 , 合谷 为全身镇 痛止惊 的要 穴 。《 丹 阳天 星 十二 穴 歌》 合 谷在 虎 口 , 马 “ 两指 岐 骨间 ; 头痛并面肿 , 疟疾热不寒 , 齿龋鼻衄血 , 口噤
不开言 , 针人 五 分 深 , 人 即便安 ” 令 。
l 内关 O
按: 阳陵 泉 是 足 少 阳胆 经 穴 , 之 合 穴 , 是 胆 又 八 会 筋之 会也 。按 其循 行 对胆 经 病 及筋 病 所 出 现 的疼痛 , 挛 有较 好 的 治疗 效果 。 拘
维普资讯
针灸临床杂志 2 2 0 年第 l 鲞箜 塑 0 8

5l -
针 刺 足 三 里 治 疗 胃轻 瘫 综 合 症 1 4例
宋 淑 贤 赵 晓 武2 ,
( . 尔滨市公 共 汽 车 总公 司职 工 医院 , I哈 黑龙 江 哈 尔滨 10 3 ; 5 0 0
赵 青
( 北省 成 宁 市 中心 医院 , 湖 湖北 成 宁 470 ) 3 10 关键 词 : 穴位 注射 ; 管神 经 性 头痛 ; 血 临床 研 究
中 图 分 类 号 : 7 7. R4 2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5—0 7 ( 0 2 0 10 7 9 2 0 ) 7—0 5 0 2—0 l
选用 单穴 , 合理应用手法 , 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 的效 果 。
收稿 日期 :02— 2 7 20 0 —2
维普资讯

5 ・ 2
J A_ .uy ,2 0 , l 1 : C M J l . O 2 Vo ,81
穴位 注射 治 疗血 管神经 性 头痛 1 2例
针感沿三焦经传导 , 使颈部有灼热感不留针 。 按 : 泉 穴 为心 经 的 变 , 有 宽 胸 理 气 , 心安 神 、 具 宁 通

针灸处方

针灸处方

针灸方:( 1 )头痛:阿是、风池、百会、合谷、外关、太阳。( 2 )坐骨 N 痛:阿是、环跳、承扶、阴陵泉、承山。
18 、 人中 善急救
人中全身之要穴也,督脉,手足阳明之会。擅长医治精神、神志方面病症,如:昏迷,癫狂,痫症,小儿急慢惊风,中暑,癔病,三叉神经痛,其他如挫闪腰痛,晕车晕船等亦有效。
“督脉为病,脊强反折”,大凡脑病、癫痫所致抽搐为首选穴之一。
针灸方:( 1 )感冒发热:大椎、合谷、内关、曲池。
( 2 )癫 ?B :大椎、身柱、丰隆、合谷、太冲。
16 、 少商 利咽喉
少商属手太阴肺经,主要功效有清热解表,通利咽喉。本穴内可清泄肺热,外可宣散风热为治疗咽喉肿痛之要穴,对感冒、咳喘、鼻衄、腮腺炎、声音嘶哑均有一定疗效。
针灸方:( 1 )女子崩漏:三阴交、中极。《针灸大成》载:“中极治血崩漏下”。( 2 )月经不调:三阴交、地机、血海。《百症赋》云:“妇人经事改常,自有地机,血海。”
8 、转胎 至阴 灸
至阴为足太阳膀胱经之要穴,五输穴之一,本经井穴,至阴上治头痛,下调胎产。
针灸方:胎位不正兼体虚者艾灸至阴穴同时选配三阴交或足三里穴。
针灸方:( 1 )偏头痛:风池、内关、丰隆、百会。( 2 )颈项强痛:风池、天柱、阳陵泉、悬钟。
4 、面口 地仓 收
地仓属足阳明胃经,乃手、足阳明经与阳跷脉之会,穴有疏风通络,调和气血的功效。面口部位的病症,均能治之。
针灸方:颜面神经麻痹取地仓、颊车、合谷、丰隆、风池。
17 、 阿是 蠲酸痛
阿是穴——亦名天应穴。机体有病变,即会在人体某处按压疼痛加剧,或胀或麻明显,某一点即为阿是穴,故又称不定穴。
阿是穴亦痛亦胀之处,亦是经络不通之处,通过按压探寻方有“快然”之所,即通过阿是穴的治疗,调节机体,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止痛治病的目的。《玉龙歌》云“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

观察汪卉林主任医师针灸胃三针配合灵骨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

观察汪卉林主任医师针灸胃三针配合灵骨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

观察汪卉林主任医师针灸胃三针配合灵骨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观察汪师应用针灸胃三针配合灵骨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筛选的50例病例均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研究起止时间2019年5月-2020年4月。

两个对比组经抽签法选出,对照组25例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25例增加胃三针加灵谷穴针灸治疗。

对比分析对病症的改善作用。

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各积分都有一定的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腹痛、上腹胀、早饱、餐后不适积分都比对照组低(P<0.05)。

观察组有效率96.0%,相比对照组的76.0%明显更高(P<0.05)。

结论胃三针联合灵谷穴共同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升治疗有效率,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三针;灵骨穴;效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胃肠功能下降导致的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疾病症状,与器质性疾病有明显的区别。

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来说,疾病对其正常工作和生活影响都比较大,且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

临床采用的常规方法为使用多潘立酮片以及西沙必利等促胃动力药物促进胃功能的改善,但从大部分患者的治疗实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疾病仍容易反复发作,甚至还会产生很多用药不良反应[1]。

中医针灸疗法有几百年的应用历史,其中,本研究胃三针疗法与针灸董氏奇穴-灵谷穴相结合,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中,观察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筛选的50例病例均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研究起止时间2019年5月-2020年4月。

两个对比组经抽签法选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

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18-52岁,平均(38.6±3.6)岁。

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20-49岁,平均(39.2±4.0)岁。

纳入标准:患者进食后均出现上腹痛、腹胀以及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同症状,持续时间6个月以上,符合Rome Ⅲ诊断标准,且符合《实用内科学》关于脾胃气血证的诊断标准;经胃镜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温针灸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温针灸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 : 目的
总结 2 4例术后 胃瘫综合征 的治疗经验 , 以提高治疗效 果。方法 调查该 院 19 9 8年 7月 一20 年 8 09 月术后 胃瘫 综
联合 治疗组能 明显减少 胃液引 流量 ( P<0 0 ) . 5 及缩 短 胃肠 动力 采用药物联 合温针
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 , 发病 时间顺序将其分 为两组 , 按 单纯药物治疗组 1 2例和联合治疗 组 l 2例 , 后者采 用药物联合 温针灸 方

7 8・
安 徽 医 药 A h i dcl n h r aet a Junl 2 1 a ;6 1 nu i dP am cui l o ra 0 2Jn1 ( ) Me a a c
温针 灸治疗术后 胃瘫综合征 的临床 疗效 分析
谭 林, 张建 群
27 0 ) 3 06 ( 安徽省 六安 市中医院肿瘤外科 , 安徽 六安
关键词 : 术后 胃瘫 ; 温针疗法 ; 药物治疗
Ne d e wa m i g t e a y f r t e t e t o o t u g c l d l r n h r p o r a m n fp ss r ia
g sr p r ss s n r m e a t 0 a e l y d o
术 后 胃瘫 综 合 征 ( ot ri lgsoaei snrm , p s ugc at prs ydo e s a r s
PS , G ) 以前称为“ 胃潴 留” 近年来也称 胃轻瘫或 胃麻痹 , , 是一 种手术后 的非机械性梗 阻 , 胃排空迟缓 为主要表现 的 胃动 以 力紊乱综合征 , 腹部 手术 , 是 尤其是 胃大部切除术后常见 的并 发症之一 。其患病率为 04 % 一2 % … , .7 8 胃瘫 综合征 一旦发 生, 常持续数 月甚 至更 长时 间, 临床处 理较 为棘手 , 本文通

无痛针刺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25例

无痛针刺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25例

・52・Journal of External Therapy of TCM Dec2020,29(6)无痛针刺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25例徐霞(天津市河东区向阳楼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300000)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无痛针刺;外治法中图分类号:R725脾文章标识码:D文章编号:1006-978X(2020)06-0052-02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i dyspepsia,FD)是以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上腹部烧灼感为主要临床表现,经各种客观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的一种常见胃肠系统疾病[1]o西医学认为,本病可能因胃肠动力障碍、内脏高敏感性、脑肠轴系统异常等所致,目前主要以促进胃肠动力、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对症治疗为主[2](临床儿童症状主要表现为腹胀、易产生饱腹感、厌食、恶心呕吐,或者伴有排便异常等。

本次研究选取50例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予以复方胃蛋白酶颗粒治疗,研究组予以无痛针刺(简称为“微刺”)治 疗,观察和对比不同临床方案的效果和作用,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择取本院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已经外院确诊的,来我门诊治疗的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7岁及7岁以内的患儿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5例。

对照组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最大7岁,最小2岁,平均(4.28±1.49)岁。

在研究组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最大7岁,最小2岁,平均(3.48±1.58)岁。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①西医参照罗马标准/[3]中FD的诊断标准;②患儿年龄"2岁且W7岁;③患儿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3排除标准①无法配合治疗者;②合并内分泌、造血系统及心、肾、肺、肝等功能障碍者;③近2周使用过促胃肠动力药物者(2治疗方法2.1研究组予以小儿微刺治疗。

中医治疗胃动力不足浅谈

中医治疗胃动力不足浅谈

中医治疗胃动力不足浅谈
杨震宇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12(010)014
【总页数】1页(P112-112)
【作者】杨震宇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南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春1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超声观察多潘立酮与西沙比利对胃动力不足的促动力疗效 [J], 李伟兰;付建军
2.香砂六君子汤联合针灸治疗胃癌术后胃动力不足的临床疗效 [J], 杨格娟;庞瑞;孙永强;谢丹;马艳
3.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胃动力不足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J], 钟玉兰; 黄惠美; 覃俞琳
4.胃动力不足,用药选择有讲究 [J], 刘傲雪
5.胃动力不足,用药选择有讲究 [J], 刘傲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 灸 治 疗 胃 动 力 障 碍 征 临床 疗 效 研 究
江 西 中 医 学 院针 骨 系 ( 南 昌
330 0 6
)
张安 莉
陈 日新
康明非
程立 红
许金 水
本 文 旨在 探讨 和 研 究针灸 治 疗 胃 动 力 障碍
征在 目前 医 学 领 域 中的 临 床 实 用 价 值 国针灸 医 学 宝 库
, ,
服液 口 服 出 生后
1
,
0 例 为 对照 组 5
,
治 疗 组 用 助长
,


本研 究 以 占 新生儿 总数 6 4 % 一 9 2 % 的
L B
-
每次 1 耐


1
日3 次
连服

月 停服
Wl 为对象
肾脾 两 虚

,
提 出 其 属 于 中 医 学 胎怯 范畴
,

通过
对 照组不用药

两组 同样 作 喂 养指导 月

寒证 酌加 灸
在上腹胀满 未 完 全 消失 的 2 6 例中



,
疗程
,
若 无效则 间隔 2
:
胃动图 仍 不 同 程 度 的 存在 胃节 律 紊 乱 或 胃动 乏 力特 征
2

日后再 治疗 l 疗 程 0 服吗 叮 琳 1
4
.
(2 ) 显效
:
对 照组
饭 前 半小时 口

,
表 明 胃 院 胀 满 的 病 理 机 制之 一是 由 于
医学 研 究通讯
比例 均 大 于正 常 出生 体 重 组
。 ,
1
9 98 年第
卷第 7 2 期
3
羊水早破

胎 盘前
(2 8 例 )

置等 胎盘 因 素 及 双 胎 数 亦 均 大 于 正 常 出 生 体 重 组 现 象 按中 医 学 病机分 析
,
(三 ) 实验研 究
以 低 出生 体重 豚 鼠为动 物模型
( 一 ) 技术 方案
1
.
挖 掘祖
,
病例 与分 组
,
:
样 本 含 量 为 1 4 例 胃动 力
,
丰富 针 灸 治 疗 学 的 内容


障碍 患 者
随机 分为针 灸治 疗 组 1仍 例

吗叮 琳
发针 灸治 病的潜力
对 照组 4 1 例
医 学 研究 通 讯
2
.
19 9 8
年第 7 2 卷第 3 期

诊 断 标准
1
,
毛 值高 于正 常
,
L B W I 经 助 长 口 服 液治 疗
,
在 于调 整 其紊乱的 内分泌 激素水 平
促 进肠 道吸
月后
几 升高

,
4 T 下降

I J 歹邢1 未 用 药 对
增强 免疫功能

,
从 而 达 到 增 进 消化 吸 收



照 组有 显 著 差异
1 99 6
善 体质
199 1 一 1 9 9 3
,
.
达 到 治疗 目的
.
对胃运 动 功 能 紊 乱 有 双 向性 调 整 作 用
总有 效
3
率为 9 5
5 % 1
,
,
而 且无 副 作用
.
,
与吗 叮琳 的 疗 效
两 者 虽 无 统计 学

针 灸 对 胃运 动 机 能 的 影 响 与 所取
,

相比较 ( 吗 叮 琳 为 9 0
显 著性 差 异
4 2
% )
3 OO
.
M .
o. C
,
治 疗 方法
,
特 征 的 胃动 图形
取 中院

1


经治 疗 后
9 例 思 者 上 腹胀 2
.
(1 ) 针 灸组
:
胃俞
,

足三 里


满症 状基 本消 失
M 特征

,
其 胃动 图亦 恢复 正 常 3
P .


,
平 补 平泻 每日
1
留针 2 0 0 日为 1

0 分钟 3
,
根 据 胎怯 患 儿 的 临床表

采用 放射 免
,
有 脾虚

肾虚

肺虚
心虚

肝 虚的 不 同 证

疫法
,
测定 与 肾


脾 功能有 关 的垂体一 甲状腺 轴 结果 表 明

,
而 所有 患儿均 有 肾虚


脾 虚 证候
,
等 多 项激 素水平 皮 质醇
,

:
低 出 生体 重 豚 鼠血
,
( 二 ) 治 疗 观察 以人 参 紫河 车 等组方
,
能紊 乱和 改 善纳 差
于 吗叮啦
,
暖气 等临 床 症 状 方 面 还 优
,
症的机 理之 一是 胃 动 力 功 能 障碍
针灸 能 消除
且无 副作 用
值得 推 广 应 用
:
或减轻 胃院胀 满症 的 机理 是 由 于 其 双 向性 地 调 、 1 !汰 l 广
(收稿
19 9 6

2 1

2 ) 0
.l ; ! : 、 龙 翔

署名)



,

须附 中英文题录 ( 题 目
, 、
凡 19 9 8 年 1 月 1 日后 投 寄的论 著类文稿
单位

书写顺 序 应与 中文 一 致
,
,
作者 署名 用 汉 语 拼音 拼写
仅 姓及 名 的首 写
字 母 大写
姓与名 空 一 格

— 编辑部
,
适 : ( 4 ) 院腹胀气
适 变 硒 或食 物返流
.
;
(6 ) 暖气
(7 ) ( 10 )

本研 究 中 症状
,
;
(8)
:
(9
) 呕吐
;
这些 患 者均 有 餐 后 胃 动图较 餐前 胃动 图 缺乏 正 常人
,
胃中烧 灼 不适 ; ( n ) 难 以 描 述的 上腹 部 不 适
3
波 幅 明显 减 弱 的 特征
, ,
碍征具 有 良好 的治疗 作用
临 床应 用 时

可酌

在 治疗 该症 的 同时
从 多途径
, ,
情 加灸 法
以 健 脾益 气

温 中散寒
和 胃消 胀
又 能调 节 相 关 脏腑 的 功 能 活 动
,

M
增强 治疗 效果 胃动 力药 物
,
环节 上 调 节 人 体紊 乱 的生理 生 化 功 能
因此 在

观 察两 组
,
临 床调查 和 中 医理论 分 析
提 出本病病机 特 点 为
,
2
3
月 时 的 各项 生 长发 育 指 标

研 制 了 补 肾 健脾 中 药

,
治疗 组均 显 著高 于 对 照 组 疗 效 统计

治疗

,
用于

L B W I 的 临 床治疗
— 显 著促进 了 患儿 的
,
助长口 服
组 治愈 5 3 例
,
,
面 色苍 白或 萎黄 无 华 易 吐 易 呛等
15 0

精神
,
助 长 口 服 液能增强 实验 动物 回肠吸 收 功 能 (四 ) 小
有一

萎软
哭 声低弱
,
食乳 量 少

定的增 强机 体细 胞免疫及 体液免 疫功能的 作用
10
观 察 了 低 出生 体 重 儿 ( L 矽万 1)

1

. .
例为治疗 组
.
吗 叮琳为 目前 国 内外 临 床 医 生 喜 用 的新 型
改善上 消化道 症 状 恢 复 胃的 正 常
节律等方 面 针 灸 明显 优 于吗叮琳
,
3 OC
.
P
对 胃 动 力 障 碍 征 有 肯 定 的疗 效
,
,
,

而 针灸 疗 效 不 逊 于 吗 叮 琳
且 在调 节 胃运 动功

3
.
本研究过 程中还 揭 示 并 证 实 了 胃院 胀满
,
m g

,
每日3 次
:
疗 程 同针灸 组
胃动力功能 减 弱
胃节 律 紊乱所致

疗效标 准
:
自觉症 状 消 失
% 以上
胃动
.
针 灸 对 胃 动 力 功 能 有 双 向 调 节作
,
图基 本 正 常 有效
用 自觉症 状 积 分 减 少 5 0

,
胃动
本研 究 结 果 表 明
双 向性 良性调 整 作 用
、 、 、

:
具备 下 述 症 状
;
;
胃动 图 特征
;
整 了紊乱 的 胃 动力功能 (三 ) 讨

中各 2 项 以 上 者

,
( 1 ) 上 腹胀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