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寄生虫学》扁形动物门-血吸虫
医学寄生虫学知识点总结
医学寄生虫学知识点总结一、寄生虫的分类和特征医学寄生虫主要包括原虫、线虫、扁虫和吸虫四个门类。
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的寄生虫,有原虫病。
线虫是一种长圆形的寄生虫,有蛔虫病、钩虫病、丝虫病等。
扁虫是一个扁平的寄生虫,有血吸虫病、棘球蚴病等。
吸虫是一种扁平的寄生虫,有同足类寄生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等。
寄生虫的特征包括有机体简单,只有一个器官系;不断演化适应寄生生活的特点;具有复杂的生活史,包括寄主和媒介的转换等。
二、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医学寄生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食物、水源、空气、土壤等。
食物传播途径是最常见的传播方式,如钩虫病、蛔虫病等。
水源传播途径是通过受污染的水源感染,如血吸虫病、棘球蚴病等。
空气传播途径是通过呼吸道感染,如肺吸虫病、阿米巴肺炎等。
土壤传播途径是通过接触受污染的土壤感染,如钩虫病、蛔虫病、丝虫病等。
三、寄生虫的致病机制医学寄生虫通过吸取宿主的营养物质、分泌毒素和机械损害等途径导致宿主出现病症。
例如,蛔虫通过吸收宿主的营养物质导致宿主营养不良;钩虫通过分泌毒素导致宿主出现贫血;血吸虫通过机械损害导致宿主肝脏和肠道病变等。
四、诊断方法医学寄生虫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原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三个方面。
病原学诊断方法是通过寄生虫病原体的直接观察或培养来进行诊断,如痰涂片镜检和血涂片镜检等。
免疫学诊断方法是通过检测宿主体内的免疫反应来进行诊断,如特异性抗体检测和过敏试验等。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是通过检测病原体的核酸序列来进行诊断,如聚合酶链反应(PCR)等。
五、防治措施医学寄生虫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个体防护、环境卫生和药物治疗。
个体防护措施包括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如勤洗手、不饮用未经检验的水源等。
环境卫生措施包括改善饮用水源、安装卫生厕所、做好废水处理等。
药物治疗是针对已经感染的患者,通过给予有效的抗寄生虫药物进行治疗,如吡硫脒、菊花胺等。
以上是对医学寄生虫学知识点的简要总结。
医学寄生虫学知识对于认识和预防寄生虫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了解寄生虫的分类特征、传播途径、致病机制、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等内容,有助于提高对寄生虫病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人体寄生虫
生活史
疥疮的临床症状与病灶表现,与疥虫的生活史有关。疥虫从卵到成虫需10-14天,成虫约可生存4-6周。雌 雄成虫在皮肤表面交合後,雄虫死亡,而刚授精的雌虫会选择人体适当部位的皮肤钻入,挖掘一条曲折隧道 〔burrow〕,在数小时後开始产卵〔ova〕,雌虫每天可产2-3颗卵,总共可产40-90颗卵;3-4天後,幼虫 〔larva〕成熟,会从卵内将卵壳剪破後孵出,在隧道内生活1天左右,即离开隧道于皮肤表面自由爬行,再进入 毛囊或皮肤皱摺内,自掘出短小隧道;幼虫在此短小隧道中经2-3天後形成稚虫〔nymph〕,数日後稚虫蜕变成成 虫〔adult mite〕,再爬行至皮肤表面为另一个世代之开始。约10%的卵可以成熟为成虫。
传播
疥虫〔scabietic mite〕侵犯人体皮肤,引起剧痒,造成丘疹〔papule〕、脓疱〔pustule〕、结节 〔nodule〕、斑块〔plaque〕或水疱〔vesicle or bulla〕等皮肤病灶,此皮肤疾病即为人所熟知的疥疮 〔scabies〕。疥疮是一个很古老的疾病,在希腊、埃及、罗马、中世纪欧洲就有类似的描述;文献上有详细记 载是在十七世纪左右,由意大利医师与药剂师所报告。疥疮大多为流行性的案例,少数为偶发性的感染,较常发 生在较为拥挤的环境〔如∶学校、精神医疗机构、安养院、监狱、军队〕、战争、饥荒、免疫不全的患者,或部 分饲养宠物的饲主身上。冬天较夏天有较多的疥疮案例发生,主要因为冬天人们彼此有较多较频繁的接触。
寄生虫一般都是吃进来的。有的幼虫囊虫等也分布在肺部,皮下,甚至脑部眼部。寄生虫对人体是有害无益 的,对人体的损害多是掠夺营养,引起炎症,阻塞血管等。
钩虫
01
基本介绍
02
形态
03
生活史
04
致病
《医学寄生虫学》重点总结
《医学寄生虫学》重点总结医学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虫与宿主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对于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对医学寄生虫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1.寄生虫的分类:寄生虫依据其生活史和形态特征可分为原生动物、扁形动物、线虫、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
分别代表的寄生虫包括原虫、吸虫、线虫、衣藻等。
2.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寄生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传播、食物传播和媒介传播等。
直接接触传播主要指寄生虫通过皮肤接触或性接触传播,如头虱、阴虱等;食物传播主要指人类或动物摄入含寄生虫卵或幼虫的食物,如蛔虫、钩虫等;媒介传播是指寄生虫依赖另外一种生物作为中间宿主进行传播,如疟原虫、血吸虫等。
3.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虫的生活史分为直接生活史和间接生活史。
直接生活史指寄生虫的发育和繁殖与一个宿主相关,如头虱;间接生活史指寄生虫在其发育和繁殖过程中需要多个宿主的参与,如疟原虫。
4.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寄生虫感染会影响宿主的健康状态,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肌肉疼痛、消化不良等。
严重的感染还会引起贫血、营养不良和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等问题。
5.绿色医学寄生虫防治措施:寄生虫感染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环境卫生改善。
药物治疗是指使用对寄生虫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抗疟药物、抗血红线虫药物等;环境卫生改善是指清理卫生环境,减少寄生虫传播的机会。
6.医学寄生虫学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医学寄生虫学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寄生虫病的防治和预防措施的制定上。
通过研究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和影响机制,可以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
总之,医学寄生虫学是对寄生虫与宿主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的学科,其重点内容包括寄生虫的分类、传播途径、生活史,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防治措施以及其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
对医学寄生虫学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改善人类和动物的健康状况,促进公共卫生的发展。
血防知识
血防知识
一、什么叫血吸虫?
血吸虫又称裂体吸虫;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裂体科。
寄生于人体的有日本血吸虫(日本裂体吸虫)、埃及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3种;血吸虫寄生于人畜体内的门静脉系统,可引起血吸虫病。
二、血吸虫的危害有哪些?
血吸虫病是由于人或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疾病。
人得了血吸虫病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
血吸虫病不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同时对家畜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家畜得了血吸虫病后出现拉痢、消瘦和生长迟缓,使疫力下降,若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导致死亡,严重影响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三、怎样预防血吸虫?
1、查治病人、病牛、消灭传染源.。
查治病人、病牛、消灭传染源病人的确诊需要粪检虫卵或孵化毛蚴,随着血防工作深入开展,粪检虫卵的难度日增,因而不断改进检查方法,同时提出一系列血清学诊断方法,这些方法日趋完善,简便有效。
2、控制和消灭钉螺。
平原水网区及部分丘陵地区主要是结合生产与兴修水利来螺,局部配合应用杀螺药。
湖沼地区主要是控制水位,改变钉螺的孳生环境。
3、加强粪便管理,搞好个人防护,结合农村爱国卫生运动,管好人、畜粪便,防止污染水体。
寄生虫学
总论我国―五大寄生虫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病钩虫病寄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获利,另一方受害。
寄生虫---一些低等动物长期地或暂时地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获得营养,并因此使对方受到损害。
宿主---被寄生虫所寄生的生物寄生虫的分类:专性寄生虫、兼性寄生虫、体内寄生虫、体外寄生虫、机会致病寄生虫习惯上分为:蠕虫(吸虫、绦虫、线虫)、原虫、医学昆虫三大类。
原生动物门——原虫,扁形动物门——吸虫、绦虫,线形动物门——线虫,棘头动物门——棘头虫,节肢动物门——医学昆虫宿主种类1. 终宿主: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2. 中间宿主: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3. 保虫宿主:有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在一定条件下可传给人,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这些动物称保虫宿主。
4. 转续宿主:有些寄生虫幼虫寄生于非正常宿主,不能继续发育,但可长期处于幼虫状态,当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体内,便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生活史类型: 直接型间接型寄生虫的感染阶段是指寄生虫生活史中能够感染人体的发育阶段。
即:寄生虫感染人体的阶段(一)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寄生虫的致病作用)1. 掠夺营养2. 机械性损伤(入侵—移行—定居—繁殖)3. 毒性作用与免疫病理损害(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作用)⏹幼虫移行症定义: 一些蠕虫的幼虫侵入人体(非适宜宿主)不能继续发育,但较长时间存活,并可在组织中长期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性损害,引起幼虫移行症。
⏹临床类型:皮肤幼虫移行症;内脏幼虫移行症⏹异位寄生:定义: 有时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移行和发育的过程中,可在常见寄生部位之外的组织内寄生,这种现象叫做异位寄生。
1.传染源:寄生虫病的患者、带虫者及保虫宿主2. 传播途径:经口感染经皮肤感染经节肢动物感染经人体接触感染经呼吸道感染经输血(胎盘)感染体内重复(自身)感染3. 易感者一、扁形动物门,吸虫纲成虫形态特征:大多数背腹扁平、两侧对称,呈叶状或舌状有吸盘无体腔雌雄同体(血吸虫除外)内脏各系统(消化、生殖)虫卵形态特征:卵盖。
医学寄生虫学-吸虫
第二节华支睾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肝吸虫 Liver fluke)
一、形态
1、成虫
似葵花子仁,红色,体 形狭长,背腹扁平,体 表无棘 具口、腹吸盘 雌雄同体 两个睾丸呈分支状,前 后排列
一、形态
2、虫卵
似芝麻形,蠕虫卵中最 小者,27-35×12-20μm, 黄褐色 一端有卵盖,盖旁有肩 峰样突起,后端有小疣 内含毛蚴
三、致病
c 、纤维疤痕期 fibrous scar stage:
囊肿内容物排出。肉芽组织填充,纤维化。病 灶形成疤痕。
X-线:显示硬结性或条索状阴影
三、致病
⑵、临床分型:
A、胸肺型:胸痛、咳嗽、痰中带血或咳铁锈色痰。 易误诊为肺结核或肺炎。
B、脑 型: 头痛、癫痫、视力障碍等 C、皮肤型:皮下移行性结节或包块。
布氏姜片吸虫
二、生活史特点:水生植物媒介
吸虫纲
水生植物为什么是姜片虫的传播媒介而不是 中间宿主?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复习宿主的概念:“两种生 物生活在一起时,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的 一方叫宿主”,姜片虫囊蚴附着在水生植物表面,并未 对该水生植物造成明显的损害。其次,凡是宿主,均 有一定的宿主专性,姜片虫囊场附着于物体表面,对附 着物无任何选择性。例如,滴姜片虫尾蚴于纸片上或 玻片上,即可于纸片或玻片上发育成囊蚴。水生植物 只能是姜片虫的传播媒介而不应是宿主。
第二十九章 吸虫
常见人体寄生吸虫
吸虫为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动物的统称。 寄生人体吸虫隶属吸虫纲复殖目,故 称复殖吸虫。
一、形态特点: (一)成虫
1、多为背腹扁平,两侧对称,大多 呈叶状或舌状(血吸虫为圆柱形)。
2、具有口吸盘和腹吸盘; 3、大多数为雌雄同体,血吸虫例外; 4、消化系统不完整,有口无肛门
《医学寄生虫学》课件第2章 寄生虫的分类
昆虫insects:按蚊 Anopheles, 库蚊 Culex,伊蚊 Aedes, 蝇 Musca,白蛉Phlebotomus, 客蚤Xenopsylla,虱 Pediculus, 小蠊 Blattella
螯肢动物 chelicerates:硬蜱 Ixodes, 钝缘蜱 Ornithodoros, 纤恙螨 Leptotrombidium, 疥螨Sarcoptes, 蠕形螨 Demodex, 尘螨 Dermatophagoides,
Platyhelminthes (trematodes, cestodes)
吸虫trematodes: 支睾吸虫Clonorchis, 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并殖吸虫Paragonimus, 裂体吸虫Schistosoma, 毛毕吸虫Trichobilharzia, 东毕吸虫Orientobilharzia
眼虫门(鞭毛虫) Euglenozoa(flagellates) 后滴门(鞭毛虫) Metamonada(flagellates)
副基体门(鞭毛虫) Parabasala(flagellates)
透色动物门(鞭毛虫) Percolozoa(flagellates)
孢子虫门(孢子虫) Sporozoa(sporozoans)
色混界Chromista
纤毛虫门(纤毛虫) Ciliophora(ciliates) 双环门
Bigyra
寄生虫Parasites 棘阿米巴Acanthamoeba 巴氏阿米巴Balamuthia 内阿米巴Entamoeba 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贾第虫Giardia
血吸虫防控知识
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
人体或动物宿主感染寄生虫后,活成虫可使宿 主产生获得性免疫,但对体内原有的寄生虫则 无作用,而对同种寄生虫再感染具一定抵抗力。 一般认为,人类几种主要血吸虫病中,日本血 吸虫感染引起的病情最重、防治难度最大。这 是因为日本血吸虫动物宿主多;成虫寿命长; 感染后的伴随免疫和治愈后的免疫力差。
38
病原检查:
检查阶段:虫卵 毛蚴
取材: 粪
便
适用于急性期
适用于慢性期
直肠粘膜
方法:(1)粪检查虫卵 水洗沉淀法+毛蚴孵化法(首选)
直接涂片法适于急性期。
(2)直肠粘膜活检虫卵
余冠军
39
1. 传染源:病人、带虫者及保虫宿主。 2. 传播的三个环节: 含血吸虫卵的粪便污染水源
钉螺的存在 接触疫水
余冠军
41
钉螺隶属于钉螺属,1881年在湖北采到,命名为湖
北钉螺(wncomelania hupensis gredler,1881), 螺壳小,圆锥形,有6~8个螺层,长10mm左右, 宽约3~4mm,壳口卵圆形。钉螺是两栖淡水螺类。 栖息:湖沼型及水网型疫区的水涨水落、水流缓慢、 杂草丛生的洲滩、湖汊、河畔、水田、沟渠边等。 钉螺雌雄异体、卵生。主要在春季产卵,一个雌螺 一般产卵在100个以内。
;
淡黄色;
卵壳厚薄均匀,无卵
盖,侧棘,表面常附 有宿主组织蚴,油滴
状的毛蚴分泌 物(可溶性虫 卵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 SEA) 卵壳表面呈网 状,可见囊样微 孔,贯通内外。
余冠军
16
血吸虫成虫寄生于肠系膜静脉,虫卵可随粪便 排出的原因:
5
第三章 吸虫
2
免疫学诊断
24
皮内试验 ELISA 间接血凝试验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五、流行与防治
1
分布
• 华支睾吸虫病主要分布在亚洲,如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和东南亚国家。
• 在我国除青海、宁夏、内蒙古、西藏等尚未见报道外,在27个省、市、自治
区均有发现或流行。 • 据2001—2004年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流行区感染率为 2.4%。
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并殖科狸殖属寄生虫,1959年首次由我国学
者陈心陶报道,主要引起皮下型并殖吸虫病
一、形 态
拟钉螺
虫卵
囊蚴
成虫
主要特点
1.虫体两端较尖,呈梭形 2.终宿主为果子狸、犬等 3.第一中间宿主为拟钉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溪蟹 4.人为非正常宿主 5.临床表现以幼虫移行症为主要特征 皮肤型——皮下包块 脑 型——脑脓肿、头痛、癫痫等 腹 型——腹痛、腹泻等 6.诊断时依皮下包块活检为主要依据
3
概述 一、形态
二、生活史
三、致病
4
四、实验诊断
五、流行与防治
一、形态
1
成虫
• 成虫体形狭长,背腹扁平,前端稍窄,后 端钝圆,状似葵花子,体表无棘。
• 大小一般为(10~25)mm×(3~5)mm。
5
肝吸虫成虫
一、形态
1
成虫
• 口吸盘(oral sucker)稍大于腹吸盘 (ventral sucker),肠分两支,延伸到 虫体后端,生殖系统中受精囊和劳氏管 明显,睾丸分支状,在虫体后1/3处,前 后排列。
致病原因
虫体机械性刺激作用;
虫体阻塞作用;
虫体代谢产物和分泌物作用。
17
血吸虫本PPT演示课件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血吸虫病挑 战;加大科研力度,研发新型抗血吸 虫药物和疫苗;推进数字化转型,提 高防治工作效率和精准度。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血吸虫生活史
详细阐述了血吸虫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虫卵、毛蚴、尾蚴、童 虫和成虫等阶段。
血吸虫病的流行与危害
介绍了血吸虫病的流行范围、传播途径以及对人类和动物的危害。
防治策略
02
我国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综治理、分类指导的原则,
采取化疗、灭螺、改水改厕、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
防治成果
03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多个流行区实现了消
除血吸虫病的目标,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当前面临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面临挑战
全球化和气候变化加剧了血吸虫病的 传播风险,部分地区疫情出现反弹; 同时,防治工作中存在资金不足、技 术瓶颈等问题。
分类
根据寄生部位和形态特征,血吸 虫可分为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 虫、曼氏血吸虫等种类。
生物学特性
01
02
03
形态
血吸虫成虫呈圆柱形,体 表有口吸盘和腹吸盘,雌 雄异体。
生活史
血吸虫生活史包括虫卵、 毛蚴、母胞蚴、子胞蚴、 尾蚴、童虫和成虫等阶段。
宿主
血吸虫的宿主包括人和哺 乳动物,如牛、羊、猪等。
提高公众认知度
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血吸虫病的认知度,增强自我防护 意识,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危害。
THANKS
感谢观看
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可辅助判 断病变部位和程度。
治疗策略探讨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出现的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给予 相应的药物治疗。
扁形动物肝吸虫和血吸虫
华支睾吸虫的危害
一般认为成虫在人体的寿 命长达20~30年。 肝吸虫寄生在人体肝脏的 胆管内大量繁殖,引起胆 汁堵塞、胆管发炎、肝纤 维化、肝硬化,还有资料 显示肝吸虫感染与胆管癌、 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血吸虫生活史
人进入含 有钉螺的 水域,可 能被感染
血吸虫的危害
患者可有咳嗽,胸痛,偶见痰中带血丝等。 发热:为本期主要的症状,发热的高低,期限 和热型视感染轻重而异。 胃肠道症状:常呈痢疾样大便,可带血和粘液。 肝脾肿大。 肺部症状 :咳嗽相当多见,可有胸痛,血痰等 症状。 病人极度消瘦,出现腹水,巨脾,腹壁静脉怒 张等晚期严重症状。
扁形动物
武汉市翠微中学 李燕云
华支睾吸虫
体形狭长,背 腹扁平, 状 似葵花子。虫 体大小一般为 10~25×3~5 mm 消化器官退化, 生殖器官发达
人食用生的 或未煮熟的 鱼虾会被感 染 抓鱼后不洗 手或用口叼 鱼、使用切 过生鱼的刀 及砧板切熟 食、用盛过 生鱼的器皿 盛熟食等也 有使人感染 的可能。
பைடு நூலகம்
《医学寄生虫学》扁形动物门-血吸虫
吸引嗜酸性粒细胞、浆 细胞等聚集在虫卵周围
抗原抗体复合物
嗜酸性脓肿
环绕虫卵周围,形成放 射状嗜酸性棒状体
虫卵肉芽肿(虫卵结节)
何博礼现象
虫卵的致病机制
卵内毛蚴死亡,SEA停止释 放,虫卵破裂或钙化
虫卵周围出现类上皮细胞, 并变为成纤维细胞
产生胶原纤维,发生纤维化
虫卵的致病机制
基本病变过程
胞蚴
日本血吸虫尾蚴
尾蚴分体部和尾部,尾部分叉。 活尾蚴:从钉螺中逸出的尾蚴,在水中游动,与宿主皮 肤接触时,侵入皮肤。
二 生活史图
血吸虫生活史流程图
(人、牛、马、羊、兔等草食动物)
(钉螺) 水
成虫
(肠系膜静脉)
经 皮
虫卵
(粪)
毛蚴
(水)
母胞蚴
尾蚴
(水)
尾蚴
子胞蚴
生活史要点
1. 成虫寄生部位 肠系膜静脉,肝门静脉。 2. 感染期 尾蚴。 3. 感染方式 人是接触含有尾蚴的疫水后,尾蚴经 皮肤
从感染动物肠系膜静脉中取出的 活动雌雄合抱虫体
日本血吸虫虫卵
日本血吸虫毛蚴
毛蚴 毛蚴前端有一锥状突 起,全身被有钎毛。
活毛蚴 毛蚴孵出后,多分布在水体的表 面,作直线运动,毛蚴在水中能 存活1-3天,当遇到钉螺时,就主 动侵入并在螺体内发育。
日本血吸虫钉螺
中间宿主 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是两栖类水螺,生在湖 沼、洲滩、河畔、池塘、沟渠和水田等处。
日本血吸虫病兔肝脏标本
虫卵结节
图中病免肝脏表面凹凸不平,可见大量灰白色虫卵结节。
晚期日本血吸虫病
晚期血吸虫病人
晚期血吸虫病人
晚期血吸虫病人
医学寄生虫学考试重点
位置: 学习指南---〉医学蠕虫部分吸虫一、内容提要吸虫属于扁形动物门吸虫纲。
寄生于人体的吸虫主要有华枝睾吸虫、布氏姜片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和日本血吸虫。
要求掌握吸虫成虫的形态特点、生活史特征;了解吸虫各期幼虫的形态及发育过程。
各类吸虫的学习要求是应掌握与致病或/和诊断有关的成虫、虫卵形态特点、生活史要点;熟悉致病及实验诊断;了解防治原则。
(一)吸虫成虫的形态特征1.吸虫背腹扁平、叶片状(血吸虫除外)。
2.具有口吸盘和腹吸盘。
3.消化系统不完整,缺乏肛门。
4.除血吸虫外,其他吸虫均为雌雄同体。
5.吸虫体壁和内脏器官之间充满实质组织,即无体腔。
(二)吸虫生活史特征1.虫卵必须入水,才能孵出毛蚴。
2.吸虫生活史复杂,常需1~2个中间宿主,其中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蛳。
3.吸虫的感染期均为幼虫,除血吸虫感染期为尾蚴外,其余均为囊蚴。
4.吸虫均有保虫宿主,为脊椎动物。
5.吸虫发育过程中,具有世代交替现象,即有无性生殖阶段,又有有性生殖阶段。
(三)吸虫各期幼虫1.毛蚴梨形,被有纤毛,运动活跃。
2.胞蚴袋状,成熟胞蚴含多个雷蚴。
3.雷蚴长袋状,成熟雷蚴含多个尾蚴。
4.尾蚴尾蚴在水中运动活跃,分体部和尾部。
5.囊蚴园形或类园形,外有囊壁,内含虫体。
二、学习要点(一)华枝睾吸虫(肝吸虫)1.形态(1)成虫形似柳叶,长约1~2.5cm;腹吸盘居虫体前1/5处,略小于口吸盘;两个睾丸分枝较多,居虫体后1/3,前后排列,受精囊明显,卵黄腺位于虫体中1/3两侧。
(2)虫卵最小的蠕虫卵,形似芝麻粒;黄褐色;卵盖小而明显,对端有突起的小结节;内含梨形的毛蚴。
2.生活史要点(1)外界的发育A.第一中间宿主是赤豆螺、长角涵螺、纹沼螺等。
B.第二中间宿主是淡水鱼、虾类。
C.外界水体是池塘、鱼塘等。
(2)在人体内发育A.感染期为囊蚴。
B.感染方式为食入含活囊蚴的生的或半生鱼虾。
C.体内移行途径为十二指肠→胆总管→肝内胆管。
基础医学理论综合指导:血吸虫简介
血吸虫也称裂体吸虫(schistosoma)。
寄生在宿主静脉中的扁形动物。
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种类较多,主要有三种,即日本血吸虫(s.japonicum)、曼氏血吸虫(s.mansoni)和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um)。
此外,在某些局部地区尚有间插血吸虫(s.intercalatum),湄公血吸虫(s.mekongi)和马来血吸虫(s.malayensis)寄生在人体的病例报告。
血吸虫寄生於多数脊椎动物,寄生人体的有3种︰埃及裂体吸虫(Schistosoma haematobium,即埃及血吸虫)生活在膀胱静脉内,主要分布於非洲、南欧和中东。
卵穿过静脉壁进入膀胱,随尿排出。
幼虫在中间宿主螺类(主要为Bulinus属和Physopsis属)体内发育。
成熟幼虫通过皮肤或口进入终宿主人体内。
曼森氏裂体吸虫(S. mansoni,即曼氏血吸虫)在大、小肠静脉中,主要分布於非洲和南美洲北部。
卵随粪便排出。
幼虫进入螺体,再通过皮肤回到终宿主人体内。
日本裂体吸虫(S. japonicum,即日本血吸虫)主要见於中国大陆、日本、台湾、东印度群岛和菲律宾,除人外,还侵袭其他脊椎动物,如家畜和大鼠等。
中间宿主是钉螺属(Oncomelania)软体动物。
成虫在肠系膜静脉中,有些卵随血流进入各器官,引起各种症状,如肝肿大。
严重时造成宿主死亡。
在非洲和东亚有数百万人得血吸虫病。
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致绵羊和其他家畜的肝吸虫病。
人食用未经烹煮的水田芹等而後可被侵染。
华枝睾吸虫(Opisthorchis sinensis或Clonorchis sinensis)寄生在人、猫、狗等多种哺乳动物的肝脏胆管内,第一中间宿主是螺,第二中间宿主是淡水鱼。
猫後睾吸虫(Opisthorchis felineus)的终宿主包括人、猫和狗等,也需要鱼作为第二中间宿主。
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在形态、生理和生活史等方面,有许多不同于其它人体寄生吸虫,如血吸虫系雌雄异体;成虫在肠系膜静脉或膀胱静脉丛寄生,虫卵从粪或尿中排出,因虫种而异;尾蚴的尾部分叉,在水中经皮肤侵入缩主;生活史中无雷蚴和囊蚴阶段。
血吸虫
一、形态 1.成虫:雌雄异体
2.虫卵:卵壳上有小棘, 无卵盖
侧棘
卵壳 毛蚴
虫卵(egg)
口吸盘 腹吸盘
雌虫
成虫( adult)
雄虫
成虫( adult)
口吸盘
睾丸 腹吸盘
雌 虫
雄虫 抱雌沟
雌雄合抱
成虫(adult)
腹吸盘
生殖器 抱雌沟
头部
尾部
毛蚴
纤毛
毛蚴
体部 尾部
尾蚴
3.毛蚴
顶突
侧腺 顶腺
• 血吸虫分布于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的76 个国家和地区,估计有5~6亿人口受威胁, 患病人数达2亿(1990)。我国仅有日本 血吸虫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吸虫。从湖北
江陵西汉古尸体内检获的血吸虫卵事实,
表明血吸虫病在我国的存在至少已有2100 多年的历史。
• 血吸虫病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最重要的寄生虫病。 解放初期统计,全国约一千万余患者,一亿人口 受到感染威协,有螺面积近128亿平方米,13个 省、市、自治区有本病分布。严重流行区,患病 者相继死亡,人烟稀少,十室九空,田园荒芜, 造成了“千村霹雳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 惨景象。解放后对血吸虫病进行了大规模的群众 性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至70年代末期, 患病人数已降至250万,晚期病人已很少见到。 灭螺面积达90多亿平方米,占有螺面积80%以上, 防治科研有不少创新。广大血吸虫病流行区面貌 发生了根本变化。但要达到彻底消灭血吸虫病的 目的,还需要作长期艰苦的努力。
纤毛
4.尾蚴:叉尾型
钻腺
体部
尾干 尾 部
尾叉
二.生活史 1.成虫寄生部位及产卵
沉积于肠壁小静脉
门脉-肠系膜静脉
随血入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雌虫在肠壁毛细血管产卵
– 300-3000个/♀ – 虫卵去向 • 60%沉积在结肠壁 • 23%回流到肝脏 • 16%被排入肠腔 • 1%到其他组织
三、致病
致病机制
• 虫体侵入、移行、定居造成的机械 性损伤 • 虫体发育繁殖过程中分泌物、排泄 物及虫卵刺激所引起的急性过敏性 炎症反应 • 免疫病理反应:Ⅳ型变态反应(虫 卵肉芽肿)、Ⅲ型变态反应(肾损 害等) 因此,从免疫病理的角度来讲,血 吸虫病是一种免疫性疾病
96年血吸虫病流行分布图
八 防治
健康教育 控制传染源 加强水粪管理 控制与消灭钉螺 做好个人防护 疫苗预防
江南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
长江流域湖滩、沼泽地
预防血吸虫病(防止与疫水接触)
日本血吸虫感染 方式---打水草
本课结束
谢谢大家!
临床表现
日本血吸虫虫卵在门静脉系以外的静脉内寄生
称为异位寄生。
寄生部位:肺(占60%)、脑、罕见的异位损 害:皮肤、甲状腺、心包、肾、腰肌等。
血吸虫病图片
日本血吸虫病肝脏虫卵肉芽肿
蛋白质膜 卵壳 卵细胞
间隙
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肝)
肝、肺、结肠组织内血吸虫虫卵
血吸虫卵沉积在肝脏、肠壁
嗜酸性脓肿
肉芽肿 纤维化,形成 疤痕组织
影响纤维化的因素: 血吸虫的反复感染 感染期间长 经常饮酒
小结:虫卵(最重要的)主要引起肉芽肿和纤维化
肉芽肿的形成过程 病变主要损害肝肠组织
四 临床表现
根据感染度、宿主免疫状态和营养状况 、治疗及时与否以及是否重复感染等具体情 况,可将日本血吸虫病分为急、慢性期和晚 期等3个不同的病期。
+SEA
吸引嗜酸性粒细胞、浆 细胞等聚集在虫卵周围
抗原抗体复合物
嗜酸性脓肿
环绕虫卵周围,形成放 射状嗜酸性棒状体
虫卵肉芽肿(虫卵结节)
何博礼现象
虫卵的致病机制
卵内毛蚴死亡,SEA停止释 放,虫卵破裂或钙化
虫卵周围出现类上皮细胞, 并变为成纤维细胞
产生胶原纤维,发生纤维化
虫卵的致病机制
基本病变过程
万 户 萧 疏 鬼 唱 歌
千 村 霹 雳 人 已 逝
华 佗 无 奈 小 虫 何
青 词 山 绿 水 枉 毛 自 泽 东 多
送 瘟 神
……
日本裂体吸虫
引言:
日本裂体吸虫又称日本血吸虫,1904年有日本学 者在粪便中发现虫卵,并在猫的门脉及其分支血 管中找到成虫而定名。1905年,美国学者在我国 湖南省常德县1名渔民的痢疾稀便中发现了日本血 吸虫卵。 在我国马王堆西汉女尸和男尸中也发现了典型的 日本血吸虫卵,由此推断2100余年前,我国长江 流域已有血吸虫病的流行。
晚期血吸虫病
主要指因反复或大量感染血吸虫尾蚴,未经即使治疗 或治疗不彻底,经过较长时间(5-15年)的发展,而演 变为晚期血吸虫病。 临床表现:肝、肠组织纤维化,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巨脾、腹水等。儿童生长发育受抑制,表现为侏儒症 。可出现结肠壁增厚,甚至发生癌变。 **肚大如鼓、骨瘦如柴
异位寄生
一、形态
三种重要血吸虫的形态
日本血吸虫的形态
人体三种重要血吸虫的形态-雄虫
人体三种重要血吸虫的形态-雌虫
人体三种重要血吸虫的形态-虫卵
日本血吸虫雄虫
(卡红染色) 乳白色,呈镰刀状,虫 体前端为口吸盘和腹吸 盘后有抱雌沟 肠管在腹吸盘前分两 支,至体后1/3又汇合为 一支 生殖系统中睾丸7个, 成串并列,位于腹吸盘 之后
从感染动物肠系膜静脉中取出的 活动雌雄合抱虫体
日本血吸虫虫卵
日本血吸虫毛蚴
毛蚴 毛蚴前端有一锥状突 起,全身被有钎毛。
活毛蚴 毛蚴孵出后,多分布在水体的表 面,作直线运动,毛蚴在水中能 存活1-3天,当遇到钉螺时,就主 动侵入并在螺体内发育。
日本血吸虫钉螺
中间宿主 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是两栖类水螺,生在湖 沼、洲滩、河畔、池塘、沟渠和水田等处。
胞蚴
日本血吸虫尾蚴
尾蚴分体部和尾部,尾部分叉。 活尾蚴:从钉螺中逸出的尾蚴,在水中游动,与宿主皮 肤接触时,侵入皮肤。
二 生活史图
血吸虫生活史流程图
(人、牛、马、羊、兔等草食动物)
(钉螺) 水
成虫
(肠系膜静脉)
经 皮
虫卵
(粪)
毛蚴
(水)
母胞蚴
尾蚴
(水)
尾蚴
Hale Waihona Puke 子胞蚴生活史要点1. 成虫寄生部位 肠系膜静脉,肝门静脉。 2. 感染期 尾蚴。 3. 感染方式 人是接触含有尾蚴的疫水后,尾蚴经 皮肤
侵入人体。
4. 中间宿主 钉螺(母胞蚴、子胞蚴、尾蚴)。 5. 童虫移行:
皮肤—心、肺—动脉—静脉—肝门静脉—肠系膜 静脉
6. 可异位寄生 7. 保虫宿主:各种哺乳动物 8. 从感染到粪中查到虫卵 需49~63天 9. 成虫寿命:平均4.5年,长的可达因20~46年 10. 产卵部位:肠壁毛细血管产卵
口吸盘
腹吸盘
睾丸
日本血吸虫雌虫
口吸盘 腹吸盘
(卡红染色) 细长,口腹吸盘较小 在虫体中常因肠管中含有较多的消化和半消化的血液, 使虫体呈深褐色或黑色 生殖系统中卵巢椭圆形,位于虫体中部。
日本血吸虫雌雄合抱
口吸盘
腹吸盘 雌虫
雌虫常位于雄 虫的抱雌沟内, 与雄虫合抱。
抱雌沟
雌虫
活动雌雄合抱体
伴随免疫
人类对血吸虫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其主要对再次 入侵的童虫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而对原发的感染 的成虫不起杀伤作用。
病原诊断
粪检: • 水洗沉淀法 • 毛蚴孵化法 • 加腾法透明法 肠粘膜活检
六 实验诊断
免疫诊断
• 内皮试验 • 抗体检测 • 循环抗原检测
分子生物学检测
流行概况:
临床表现:大量虫体移行时,可出现咳嗽 、咯血、发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肺等脏 器炎症。
成虫所致静脉内膜炎
静脉内寄生的成虫,借助吸盘附于血 管壁而移动,可引起静脉内膜炎及静脉 周围炎,但临床表现不明显。
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寄生于人体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的童虫与成虫的分泌物 、排泄物、代谢产物与虫卵内毛蚴的分泌物以及虫体表皮 更新的脱落物均排入至血液中(循环抗原) 并随血液循环至个组织,刺激人体产生抗体水平急剧上升 ,产生大量的免疫复合物,超过了机体免疫系统的清除能 力,从而沉积在肾小球等处的血管壁基膜上。 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使中性粒细胞集聚于复合物处,引 起肾功能损伤导致肾小球炎,蛋白尿。
急性血吸虫病
急性血吸虫病多见于无免疫力的初次重度 感染的青壮年和儿童。 临床上表现为肝脾肿大、肝区痛及压痛, 并有发热、腹痛、腹泻或粘液血便等症状 。
临床表现
慢性血吸虫病
患者因经少量、多次反复感染而获得部分免疫力。
病人可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部分病例有腹痛、腹 泻、粘液血便、消瘦、乏力及劳动力减退等。
虫卵所致肉芽肿:
虫卵是血吸虫病的主要致病阶段
部位:肝内门静脉分支、结肠壁静脉,尤以直肠 ,乙状结肠和降结肠最多。
病理变化:虫卵沉积在局部静脉内,引起该部位 的虫卵肉芽肿和纤维化病变 虫卵肉芽肿形成的机制:SEA可溶性抗原(酶、 蛋白质和糖类)。
虫卵的致病机制 卵内毛蚴释放SEA
刺激宿主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刺激浆细胞产生抗体
七 流行
建国初期我国长江流域以及以南的湖南,湖北、江西、安 徽等12个省的370各县累及感染者达到1160万,钉螺分布 面积143亿平方米。 目前全国现有患者41.29万,钉螺面积37.23亿平方米。
流行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流行因素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流行区类型
湖沼型 山区丘陵型 平原水网型
日本血吸虫病兔肝脏标本
虫卵结节
图中病免肝脏表面凹凸不平,可见大量灰白色虫卵结节。
晚期日本血吸虫病
晚期血吸虫病人
晚期血吸虫病人
晚期血吸虫病人
晚期血吸虫病人
晚 期 日 本 血 吸 虫 病 人 照 片
血吸虫病-侏儒患者
五 免疫
先天性免疫(固有免疫)
人类对寄生人体的6种血吸虫均无先天免疫力。但 对禽类及动物的血吸虫具有一定的固有免疫力。
医学寄生虫 学
(Medical Parasitology)
授课人:汪 涛 九江学院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
第2篇 医学蠕虫
第7章 扁形动物门(裂体吸虫) 概述:
裂体吸虫通常称为血吸虫,寄生于人及 哺乳动物的静脉管中,引起血吸虫病。 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有6种,其中以埃及 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所引起 的疾病流行最广、危害最大。我国仅有日 本血吸虫病流行。
致病类型
尾蚴性皮炎
是由血吸虫尾蚴侵入皮肤后由活尾蚴的分泌物 和排泄产物引起的免疫应答或毒性反应,是一种 速发型(Ⅰ型)和迟发型(Ⅳ型)变态反应性疾 病。
临床表现:瘙痒丘疹,多次反复感染者反应加 重,严重者可伴有全身性水肿和多形红斑。
童虫所致肺炎
童虫移行时,可引起所经脏器的病变,特 别是肺,可使肺部发生炎症、产生局部细胞 浸润和点状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