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的主要代谢途径和剂量调整

合集下载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分级管理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分级管理

经济性原则
优先选择价格合理、性价比高 的抗菌药物,降低患者医疗负 担。
分级管理目标
通过建立完善的抗菌药物分级 管理制度,促进抗菌药物的合 理使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
患者安全。
不同级别医院职责划分
三级医院
负责复杂、疑难感染性疾病的诊疗,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 用指导原则,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和细菌耐药监测 ,对下级医院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分级 管理
演讲人:
日期:
• 抗菌药物概述 •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 • 分级管理策略及实施 • 临床实践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效果评价与持续改进方向
01
抗菌药物概述
定义与分类
抗菌药物定义
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 性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由细菌 、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
通过电子病历、实验室信 息系统等途径收集抗菌药 物使用相关数据。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 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 掘潜在问题。
及时反馈
将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临 床医生和医院管理部门, 为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针对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跟踪
制定改进措施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针对 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改 进措施,如调整用药方案 、加强病原学检测等。
联合用药指征
仅在严重感染、混合感染或单一用药效果不佳等情况下,才 考虑联合使用两种或多种抗菌药物。在联合用药时,应注意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副作用。
03
分级管理策略及实施
分级管理原则与目标
安全性原则
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减少药物 不良反应。
有效性原则
根据患者病情和病原菌种类, 选择针对性强、疗效确切的抗 菌药物。

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前言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最为常见,因此抗菌药物也就成为临床最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

在抗菌药物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

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特制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对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原则、抗菌药物治疗及预防应用指征以及合理给药方案的制订原则进行阐述,并列出常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各种常见细菌性感染的病原治疗,以期达到提高我国感染性疾病的抗菌治疗水平,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降低医药费用的目的。

《指导原则》共分四部分,一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二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三是“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四是“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对上述内容有以下几点说明。

1、本《指导原则》为临床应用抗菌药物获取最佳疗效,并最大程度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而制定,不是教材或参考书,也不涉及具体的给药方案。

2、本《指导原则》主要限于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不包括各种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治疗药物。

3、本《指导原则》中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在临床治疗中必须遵循,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以及各种感染的病原治疗则供临床医师参考。

4、为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本《指导原则》对抗菌药物应用中的管理也提出了要求,应当遵循。

5、本《指导原则》仅涉及国内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部分品种,重点介绍各类药物的抗菌作用、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有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详细内容仍应参考有关专业书籍。

CRRT实施期间抗菌药物的剂量调整

CRRT实施期间抗菌药物的剂量调整

阿米卡星
95%肾脏排泄
甲砜霉素 林可霉素 克林霉素
70-90%肾脏排泄 4.9-30.3%肾脏排泄
肾脏排泄 10 %肾脏排泄
药物名称
环丙沙星 左旋氧氟沙星
氟康唑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卡泊芬净 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利奈唑胺
磷霉素
清除途径
50-70%肾脏排泄 75-90%肾脏排泄
80%肾脏排泄 <0.03%肾脏排泄 <2%肾脏排泄,大 部分肝脏代谢 1.4%肾脏代谢 80-90%肾脏排泄
甲砜霉素
1.4
林可霉素
0.7
药物名称 环丙沙星 左旋氧氟沙星
氟康唑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卡泊芬净 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利奈唑胺
磷霉素
表观分布体积 2--3
1.5-2.5(1.8)
0.65-0.7
>10
4.6
未知 0.43-1.25(0.65)
0.94-1.4 0.57-0.85(0.6)
0.36
药物的分子量
30%肾脏排泄
不需调整
不需调整
<2% 肾 脏 排 泄 , 大 部 若 CrCL<50 时 , 因 环
分肝脏代谢
糊精蓄积,改口服或
停药
常用抗菌药物的清除途径-1
主要经肝脏代谢无需调整剂量的抗菌药物
阿奇霉素、头孢曲松、氯霉素、克林霉素、米诺环素 、利奈唑胺、多西环素、甲硝唑、莫西沙星;
肾功能受损无需调整剂量的抗真菌药物: 两性霉素B和两性霉素脂质体、卡泊芬净、伊曲康唑 口服、米卡芬净、伏立康唑口服
778
VitB12 Vitamin B12
1355
菊糖
Inulin

药物代谢动力学_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药物代谢动力学_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药物代谢动力学_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药物动力学的叙述,错误的是答案:药物动力学只能定性地描述药物的体内过程,要达到定量的目标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2.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有答案:结合型与游离型存在动态平衡3.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特征中哪一个叙述不正确答案:药物代谢物的组成和(或)比例不会由于剂量的变化而变化4.平均驻留时间MRT被称为答案:一阶矩5.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是指答案:药物在体内达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之比6.对于静脉注射呈单室模型特征的药物:t1/2=( ) × MRTiv答案:0.6937.零阶矩的数学表达式为()答案:AUC0-n+ Cn/λ8.静脉滴注给药的MRTinf为()答案:MRTiv+T/29.为达到最佳治疗血药浓度,除了可以调整给药剂量,还可以调整以下哪项()答案:τ10.下列关于肝脏疾病患者给药方案调整的描述正确的有()答案:药物主要经肾排泄或肝外代谢时,一般不需要调整给药方案1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有答案:结合型与游离型存在动态平衡12.有关药物的组织分布叙述正确的是答案:当药物对某些组织具有特殊亲和性时,该组织往往起到药物贮库的作用13.静脉滴注稳态血药浓度Css主要由()决定,因为一般药物的()和()基本是恒定的答案:滴注速率、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14.华法林在体内有很高的蛋白结合率,随剂量增加,其蛋白结合过程可被饱和,这样随着剂量的增加,其药动学参数哪一个叙述是正确的答案:AUC/Dose会随剂量的增加而下降15.治疗指数低的抗癫痫药苯妥英钠,主要在肝脏代谢发生羟基化反应,生成无药理活性的羟基苯妥英钠(占50%~70%),其代谢过程可被饱和,这样随着剂量的增加,其药动学参数哪一个叙述是正确的答案:AUC/Dose会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16.青蒿素连续给药后可诱导自身药物代谢酶,连续给药7天后,关于清除率和AUC的叙述正确的是口服清除率增加和AUC降低17.口服给药,为了迅速达到坪值并维持其疗效,应采用的给药方案是答案:首剂加倍(2D),使用剂量及给药间隔时间为D~t1/218.静脉注射某药物100mg,立即测得血药浓度为1µg/ml,则其表观分布容积为答案:100L19.关于隔室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答案:隔室是根据组织、器官、血液供应的多少和药物转运分布的快慢确定的20.单室模型药物的体内动力学特征是药物在机体内各部位的转运速率处于“均一状态”21.关于隔室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答案:隔室是以速度论的观点来划分22.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叙述正确的是答案: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23.有关药物吸收描述正确的是答案:从给药部位到达血液循环的过程24.研究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的常用方法有超滤法平衡透析法25.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包括答案:主动转运胞饮和胞吐被动转运26.下列关于药物t1/2的叙述,错误的有答案:具一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其t1/2与给药剂量有关具一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其t1/2与给药途径有关27.通常情况下,生物等效性研究中要求进行等效评价的指标是( )答案:CmaxTmaxAUC0-t28.生物样本分析具有的特点包括 ( )答案:样品量少干扰物质多个体差异大药物浓度一般较低29.口服固体制剂申请生物豁免需满足的条件()答案:药物具有高渗透性辅料的种类与用量符合FDA的规定药物具有较宽的治疗窗药物在pH1~7.5范围内具有高溶解性30.患者给药时,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有()答案:代谢酶的多态性年龄药物剂型肾脏疾病31.对于老年人药物动力学的描述正确的是()答案:老年人体液量减少,水溶性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减小,血药浓度增加主要肝脏代谢清除的药物在老年人用药时,给药剂量可调整为青年人的1/2~2/332.抗菌药物给药方案设计时,主要依据的PK-PD参数有()答案:Cl/MICAUC0-24h/MICT>MIC33.以下关于I类新药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说法正确的是答案:实验所用的药品应与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使用的药品相一致雌雄动物兼用,以便了解药物的体内过程是否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所用的给药途径和方式应尽可能与拟定的临床用药方式相一致34.关于血浆蛋白结合答案:血浆蛋白结合率在在0与1之间酸性药物通常与白蛋白结合,而碱性药物与a1-糖蛋白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选择性差,几种理化性质相近的药物间可产生相互作用在一定的范围内,血浆中药物的蛋白结合是线性的35.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包括答案:生理因素和病理因素给药途径、剂型和给药剂量药物代谢酶的诱导和抑制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36.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可能是答案:L/kgLmL37.关于静脉滴注给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答案:为使危重病人的血浆药物水平迅速达到稳态,可采用静注加滴注的方式提高滴注速率可提高稳态药物浓度38.药物代谢的过程通常分为I相代谢和II相代谢,下列属于I相代谢的反应包括答案:还原反应氧化反应水解反应39.药物代谢的后果包括答案:活性降低毒性增加代谢物活性与母药相当活性增加40.下列哪些药物可以诱导CYP3A4表达答案:苯巴比妥地塞米松利福平41.CYP450酶的特点包括答案:对底物结构特异性不强,有广泛的底物具有多型型,包含众多代谢酶亚型具有遗传多态性受年龄、性别和疾病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42.以下哪些说法正确答案:替代终指标可代替临床终指标替代终指标本质上也是生物标记物43.通过不同的血管外途径给药,药物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可能不同;然而,无论血管外给药的途径和给药剂量的大小,药物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不能大于1答案:正确44.静注多次给药时,稳态血药浓度的峰值和谷值受到药物的剂量以及给药的间隔的影响。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国卫生部(2015年)前言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最为常见,因此抗菌药物也就成为临床最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

在抗菌药物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

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特制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对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原则、抗菌药物治疗及预防应用指征以及合理给药方案的制订原则进行阐述,并列出常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各种常见细菌性感染的病原治疗,以期达到提高我国感染性疾病的抗菌治疗水平,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降低医药费用的目的。

《指导原则》共分四部分,一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二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三是“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四是“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对上述内容有以下几点说明。

1.本《指导原则》为临床应用抗菌药物获取最佳疗效,并最大程度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而制定,不是教材或参考书,也不涉及具体的给药方案。

2.本《指导原则》主要限于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不包括各种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治疗药物。

3.本《指导原则》中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在临床治疗中必须遵循,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以及各种感染的病原治疗则供临床医师参考。

4.为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本《指导原则》对抗菌药物应用中的管理也提出了要求,应当遵循。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规范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规范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规范应根据药物的特点、患者的情况和感染部位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口服给药方便、经济,但对于严重感染或胃肠道吸收不良的患者,应考虑静脉给药。

对于局部感染,可选用外用或局部给药途径。

4.疗程:应根据病情和药物特点制订合理的疗程,一般情况下,疗程应不少于7天,严重感染或病情复杂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5.联合用药:应根据病原菌的特点和药敏结果,结合临床情况,合理选择联合用药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耐药性发生。

二、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注意事项一)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和不良反应临床医师应仔细掌握各种抗菌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和不良反应,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和临床指南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和误用。

二)合理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广谱抗菌药物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但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因此,在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同时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和控制。

三)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耐药性发生,但不必要的联合用药会增加不良反应和药物费用,同时也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因此,在选择联合用药方案时,应根据病原菌的特点和药敏结果,结合临床情况,合理选择联合用药方案。

四)避免滥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滥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传播,加重患者病情,增加治疗费用,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证,避免滥用和误用抗菌药物。

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和控制细菌耐药性是当前临床治疗面临的严峻问题,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和控制是保障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重要措施。

临床医师应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了解和掌握,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传播。

1.对于轻症感染,应该选择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而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

对于重症感染和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该采用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

当病情好转后,应该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2.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应该尽量避免。

抗菌药的合理用药-2022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

抗菌药的合理用药-2022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

抗菌药的合理用药1.抗菌谱窄,肾毒性低,免疫原性弱,对金属β内酰胺酶稳定,可替代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是?()A头孢他啶B氨曲南C头孢米诺D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正确答案:B2.病原微生物耐药性可分为天然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两种。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3.四环素类药()岁以下儿童禁用。

A8B9C10D11正确答案:A4.氨基糖苷类抗菌药治疗急性感染通常疗程不能超过()日。

A10~15B6~10C8~15D7~14正确答案:D5.治疗肠球菌、李斯特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是?()A氨苄西林B阿奇霉素C米诺环素D依替米星正确答案:A6.病毒感染不用抗生素,预防疾病也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7.第三代头孢菌素与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的不同在于?()A对少数G-杆菌有活性B对部分G-杆菌有活性C对肠杆菌科等G-杆菌作用强大D对真菌有作用正确答案:C8.头孢曲松用于轻、中度敏感菌感染,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一日()次给药。

A1B2C3D4正确答案:A9.抗菌药物日剂量一次给药或在最小中毒量以下首剂加倍比一日多次给药效果好。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10.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包括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类。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11.第三代头孢菌素血浆()。

A半衰期长B体内分布广C组织穿透力强D有一定量渗入脑脊液中正确答案:ABCD12.()可减少青霉素类抗菌药的肾小管分泌而延长其血浆半衰期。

A丙磺舒B阿司匹林C保泰松D磺胺类药正确答案:ABCD13.由于抗生素的滥用,昔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十分有效的青霉素如今()以上出现耐药。

A50%B60%C80%D70%14.四环素类药可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尤其适用于()感染。

A螺旋体B衣原体C支原体D立克次体正确答案:BCD15.所有氨基糖苷类药物对其抗菌作用均差,这种菌是?()A铜绿假单胞菌B大肠埃希菌C肺炎链球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D结核分枝杆菌正确答案:C16.下列哪个药物用于支原体感染无效?()A阿奇霉素B红霉素C克拉霉素D头孢克洛正确答案:D17.青霉素的血浆半衰期短暂,约()A3minB10minC30minD15min正确答案:C18.杀菌药是仅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药物。

CRRT时抗生素使用规范

CRRT时抗生素使用规范
0.22~0.29
0.22~0.33
0.25 q6h 0.25~0.5 q8h 0.5~1.5 q6h 0.25~0.5 tid 1~2 q12h 0.75~1.5 q8h 1~2.0 q8h
7.5mg/kg q12h
1.7mg/kg q8h
透后给药 透后给药 0.5~1 0.25 透后给药 透后给药 1.0
根据PK/PD调整给药方式
β内酰胺类、糖肽类以及唑烷酮类抗生素是时间依赖性抗 生素,这类抗生素大多没有抗菌后抑菌效应,药物的疗效 主要取决于给药期间的血浆血药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 (MIC)的时间(T>MIC)占给药间期百分比。选择:增加给药 剂量、缩短给药间隔、延长输注时间来保证每日 T>MIC>40~60%
血液侧
透析液
弥散方式(血透)
原理与机制
弥50000
药物所带电荷
由于膜在血液侧对阴离子蛋白(如白蛋白)的吸附,增加 了阴离子的清除,减少了阳离子的清除。
如氨基糖苷类,蛋白质结合率低, Vd小、分子量小, CRRT时似乎容易被清除,但结果恰恰相反。其主要原因, 由于其携带多价阳离子,血液透析时仍有部分药物被潴留, 这使得估计氨基糖苷类的透析清除率变得复杂。
对于大部分需要经肾代谢的抗菌药物,其生产厂商提供不同GFR或 CCr值相对应的剂量
CRRT的Ccr,早期CRRT的CCr大多在10~25 ml/min左右,目前 CRRT的CCr可达到25~50 ml/s。
例如:培氟沙星的肾清除占10% 无需调整
肝脏清除 90% 肾脏清除 10%
根据药物代谢途径调整剂量
主要经肾脏排泄的抗生素,应该根据AKI时肾功能减退程 度进行剂量调整。如:大部分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 氟喹诺酮类以及糖肽类;

药物代谢动力学_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药物代谢动力学_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药物代谢动力学_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包括参考答案:胞饮和胞吐_主动转运_被动转运2.静脉滴注给药的MAT为()参考答案:T/23.按一级动力学吸收的MAT为()参考答案:1/ka4.关于BCS 分类的描述( )参考答案:临床给药最高剂量在pH 1.0~6.8范围内的250 mL (或更少)水溶性介质中均能完全溶解, 则可认为该药物为高溶解性_第三类(BCS Ⅲ):高溶解性、低渗透性_第二类(BCS Ⅱ):低溶解性、高渗透性_第一类:高溶解性、高渗透性5.当药物与蛋白结合率较大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药物难以透过血管壁向组织分布6.某药物口服与静注相同剂量后药时曲线下面积相等表明参考答案:口服吸收完全7.地高辛的半衰为36 小时,若每日给予维持剂量,则达稳态血药浓度约要()参考答案:5 天8.对于静脉注射后具备单室模型特征的药物:t1/2=()×MRTiv参考答案:0.6939.某药静脉滴注3个半衰期后,其血药浓度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参考答案:88%10.对于具有两房室模型特征的静脉注射药物,由于药物从体内排出的过程,血浆药物浓度在剂量减少后立即出现最大的下降参考答案:错误11.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是指参考答案:药物在体内达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之比12.平均驻留时间MRT被称为参考答案:一阶矩13.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特征中哪一个叙述不正确参考答案:药物代谢物的组成和(或)比例不会由于剂量的变化而变化14.药物动力学的叙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药物动力学只能定性地描述药物的体内过程,要达到定量的目标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15.人类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家族成员有参考答案:P-GP_BCRP_MRP16.和原研药相比,仿制药具有( )参考答案:规格相同_化学成分相同_给药途径相同_适应症相同17.体内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哪一个叙述不正确参考答案:能显著增加药物消除速度18.以下关于蛋白结合的叙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蛋白结合率越高,由于竞争结合现象,容易引起不良反应19.一般而言,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参考答案:小肠20.生物样本分析具有的特点包括( )参考答案:样品量少_干扰物质多_个体差异大_药物浓度一般较低21.NMPA推荐首选的生物等效性的评价方法为 ( )参考答案:药物动力学评价方法22.用于生物等效性评价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是( )参考答案:AUC, Cmax, Tmax23.根据药物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以下哪项为III类药物( )参考答案:高的溶解度,低的渗透性24.根据药物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以下哪项为II类药物 ( )参考答案:低的溶解度,高的渗透性25.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包括参考答案:生理因素和病理因素_给药途径、剂型和给药剂量_药物代谢酶的诱导和抑制_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26.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可能是参考答案:L/kg_L_mL27.以下关于I类新药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雌雄动物兼用,以便了解药物的体内过程是否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_临床前药动学研究一般需要设置至少三个剂量组_实验所用的药品应与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使用的药品相一致28.以下有关I类新药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有()参考答案:有助于在开发早期淘汰成药性差的候选化合物_尽量在清醒状态下进行实验并从同一动物多次采样_有助于了解药效或毒性的靶器官29.在进行口服给药药物动力学研究时,不适于采用的动物是 ( )参考答案:家兔30.关于静脉滴注给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参考答案:为使危重病人的血浆药物水平迅速达到稳态,可采用静注加滴注的方式_提高滴注速率可提高稳态药物浓度31.药物代谢的过程通常分为I相代谢和II相代谢,下列属于I相代谢的反应包括参考答案:还原反应_氧化反应_水解反应32.静脉滴注给药的MRTinf为()参考答案:MRTiv+T/233.药物代谢的后果包括参考答案:活性降低_毒性增加_代谢物活性与母药相当_活性增加34.下列哪些药物可以诱导CYP3A4表达参考答案:苯巴比妥_地塞米松_利福平35.某一具有一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口服后肝脏首过作用大,改为肌肉注射后叙述错误的有( )参考答案:t1/2和生物利用度均无变化_t1/2减少,生物利用度也减少_t1/2增加,生物利用度也增加36.CYP450酶的特点包括参考答案:对底物结构特异性不强,有广泛的底物_具有多型型,包含众多代谢酶亚型_具有遗传多态性_受年龄、性别和疾病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37.在PK—PD模型中,有关PD参数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EC50用以反映药物的与作用部位的亲和力_Emax用以反映药物的内在活性_s为陡度参数,决定效应曲线的斜率或陡度_keo用以表示药物从效应室中消除的速率38.对于无明显PAE的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给药方案设计时参考的PK-PD结合参数是()参考答案:T>MIC39.通常情况下与药理效应最为密切的指标是()参考答案:血药浓度40.有关药物代谢描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部位41.有关药物代谢动力学描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药效学、毒理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共同构成创新药物临床前评价体系42.应用于药物动力学研究的统计矩分析,是一种()的分析方法。

抗菌药物药学特征

抗菌药物药学特征
XDR:以多黏菌 素为基础的联 合
1.对于耐药菌,舒巴坦国外推 荐可增加至6.0g/d,甚至 8.0g/d,分3~4次给药;
2.PDR:常需通过联合药敏试 验筛选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 也可结合抗菌药物PK/PD参 数要求,尝试通过增加给药剂 量、增加给药次数、延长给药 时间等方法设计给药方案。
1.周华、周建英、俞云松.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解读
抗感染疗效不佳时给药方案的调整
影响抗感染治疗效果的因素众多,在抗菌治疗无 效情况下菌/真菌感染性疾病。
充分有效清除感染源 保障感染灶彻底引流 改善营养和免疫状态 做好防返流误吸 排除导管相关感染、抗菌药物相关性肠炎 再作出抗菌治疗方案的调整,避免随意广覆盖联合用药!
临床常见难治性感染菌给药方案
病原菌 首选药物
备选方案
关注点
MRSA 万古霉素 (菌血症)
达托霉素、奎奴 普丁达福普汀、 TMP-SMZ、利 奈唑胺、特拉万 星1
1.对于MIC>1mg/L,可考虑首选达托霉素(但不可 用于肺部感染);
2.不建议联合庆大霉素或利福平(临床疗效无显著性 差异,但副作用明显增加)3;
类或喹诺酮类
酮类
对于分离菌为非 MDR-PA的较轻症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 ,没有明显基础疾 病,可单药治疗。
1.多粘菌素主要应用于XDR、PDR菌株感染;
2.磷霉素与抗PA有效药物联合应用对PA感染具有协 同或相加作用。提前1h使用,可以提高合并用其他 药物对PA细胞壁的渗透性,增强疗效;
3.14元环与15元环大环内酯类药物与抗PA有效药物 联合应用对PA生物被膜相关感染具有协同作用;
临床常见难治性感染菌给药方案
病原菌
首选方案
备选方案

抗菌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课件

抗菌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课件
② 当40%-60%时间体内血药浓度超过了MIC时,药物的疗效达到最 佳。
❖ 代表药: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及林可霉素等。
❖ PK/PD评价指标:T>MIC
第6页,共30页。
一、抗菌药物根据PK/PD特点分类
3、时间依赖性且后效应(PAE)较长的抗菌药物
❖ 由于PAE较长,给药间隔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也可通 过增加给药剂量来提高PK/PD。
❖ 体液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又与血药浓度呈平行关系。 ➢ 因此,传统上对抗菌药物治疗的药效参数指标主要以MIC(最
低抑菌浓度)、MBC(最低杀菌浓度)等为指导。
第3页,共30页。
第一节 抗菌药物PK/PD与双向个体化给药
药物 人体
致病菌
❖ 双向个体化给药(dual individualization)就是将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参数整合起来进行给药 方案设计的方法。
第14页,共30页。
第三节 头孢菌素类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时间依赖性
PK/PD参数:T>MIC
➢ 第一代:头孢唑啉、头孢氨苄 ➢ 第二代:头孢呋辛、头孢西丁 ➢ 第三代: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 ➢ 第四代:头孢吡肟
第15页,共30页。
【给药方案优化】
❖ 例:在对头孢唑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中,当T>MIC为 55%时(即高于MIC的时间占24小时疗程的55%时),可达到最 大细菌清除率。
❖ 为了获得较好的T >MIC,可增加给药次数,以增强临床疗 效。
❖ 注:半衰期长、PAE比较长的此类药物,如头孢曲松,半衰期8.5小 时,再12-24小时中,给药1次就能维持血药浓度,而且治疗效果也不 会降低。

抗菌类药物合理的应用

抗菌类药物合理的应用

前言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 agents)按其来源分抗生素、半合成抗生素、抗菌素三类。

抗生素(antibiotics):由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为了生存竞争,产生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如:青霉素G、红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

半合成抗生素(semisynthetic antibiotics):以微生物生物合成为基础,对其结构改造获得的新的合成物。

如:氨苄西林、头孢唑啉、二甲氨四环素、利福平。

抗菌药(antibacterial drug):完全由人工合成,如:磺胺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

抗菌药物是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临床应用广泛,而在国内,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甚至滥用的现象十分普遍,不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而且易使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一旦产生了耐药性,将会难以控制感染,对治疗造成极大的困扰,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正常情况下,大多数新启用的抗生素在若干年内都会因病原菌产生抗药性而失去原有效力,而不正确的使用,更加重了耐药细菌的急剧增长。

一般来说,几乎所有临床医师都基本了解抗生素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0 -内酰胺类的致敏性;氨基糖甙类的耳毒性;大环内脂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量大,面广、品种多、更新快、各类药品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复杂,联合用药日趋增多,预防用药日趋广泛。

因此临床上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耐药性仍然逐年增加。

这些问题的发生,除抗生素本身的因素外,与药物的有效选择、合理应用都有重要关系。

而合理使用抗生素需具体病人具体分析,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

绝没有一个固定方案可以在不同情况下套用。

选择针对性较强的抗生素是及进取得抗感染疗效关键。

因此,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与合理用药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两个关键性问题。

1.抗菌药物发展简史1929年,弗来明(Alexander Fleming)发现青霉素。

194O年,弗劳雷(Florey and Chain)分离提纯青霉素成功,开创了抗生素化学治疗的新纪元。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1)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1、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应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一)品种选择: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二)给药剂量: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

(三)给药途径:1.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

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2.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四)给药次数:为保证药物在体内能最大地发挥药效,杀灭感染灶病原菌,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

(五)疗程: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特殊情况,妥善处理。

但是,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布鲁菌病、骨髓炎、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和扁桃体炎、深部真菌病、结核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

(六)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指征1. 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2.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3.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4. 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5. 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1.用于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如目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

吉林省基本药物合理用药网络课程答案

吉林省基本药物合理用药网络课程答案

中国用药错误管理专家共识•1、错误用药C级是指()A、发生错误但未发给患者,或已发给患者但患者未使用B、患者已使用,需要监测错误对患者造成的后果,并根据后果判断是否需要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伤害C、患者已使用,但未造成伤害D、错误造成患者暂时性伤害,需要采取处置措施E、错误对患者的伤害导致患者住院成延长患者佳院时间•2、关于用药错误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A、隐匿程度高B、文化关联低C、责任关联高D、没有制度保障E、报告系统尚不完善•3、处方环节用药错误的危险因素不包括()A、人员因素B、医疗机构系统因素C、药品因素D、管理/流程因素E、环境因素•4、用药错误的信息利用,不正确的是()A、发布预警信息B、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辨识和防范能力C、作为医疗事故,医疗诉讼和处理药品质量事故的依据D、挖掘用药错误数据资源,改善医疗机构信息系统,有效提升防范水平E、医疗机构应通过适当途径向卫生和药品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政策建议,促使药品生产及流通企业优化系统和流程,减少因药品包装,标签等原因引起的用药错误•5、()用药错误兼具隐性和高责任关联性的特点,发生错误的信息通常通过投诉获知A、药物咨询环节B、给药环节C、处方环节D、药物制备环节E、用药环节新版《药品管理法》解读(下)•1、关于药品储备与供应叙述有误的是()A、国家实行药品储备制度,分别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药品储备B、国家实行基本药物制度,旨在满足疾病防治基本用药需求C、国家建立药品供求监测体系,及时收集和汇总分析短缺药品供求信息,对短缺药品实行预警,采取应对措施D、国家实行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制度。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制定E、国家鼓励短缺药品的研制和生产,对临床急需的短缺药品、防治重大传染病和罕见病等疾病的新药予以优先审评审批•2、药品经营企业购销药品应当有真实、完整的购销记录,购销记录需注明的内容不包括()A、药品的通用名称、商品名称及英文名称B、药物的剂型、规格、产品批号及有效期C、上市许可持有人及生产企业D、购销单位、数量、价格及日期E、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3、药品上市后若发现问题,当下正确的处理是()A、及时停止生产、销售、使用并及时召回B、先行调查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C、立即向上级单位的有关部门进行报告D、上交药品不良反应报告E、以上都对•4、关于网络售药叙述有误的是()A、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经营企业通过网络销售药品应该遵守药品经营的有关规定B、针对疫苗、血液制品等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批准许可,方可在网络上进行销售C、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D、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依法对申请进入平台经营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经营企业的资质等进行审核,保证其符合规定要求,并对发生在平台的药品经营行为进行管理E、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发现进入平台经营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经营企业有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5、新版药品管理法对于政府职责明确规定()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药品监督管理工作负责B、建立健全药品追溯制度C、建立药物警戒制度D、建立健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E、以上都是新版《药品管理法》解读(上)•1、药品管理法提出要保障药品的()A、安全、有效、可及B、安全、有效、适用C、安全、有效、经济D、有效、经济、稳定E、安全、经济、适用•2、2001年《药品管理法》修订后相较于调整之前,叙述有误的是()A、明确药监部门执法主体地位B、“一证一照”变成“两证一照” C、统一药品审批,取消药品地方标准将中药材、中药饮片逐步纳入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轨道D、扩大了假劣药范围E、增加药品监管部门人员法律责任•3、可委托生产的药品是()A、血液制品B、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C、抗生素D、医用毒性药品E、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4、2015年《药品管理法》修正删除的内容不包括()A、删去第七条第一款中的“凭《药品生产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 B、删去第十四条第一款中的“凭《药品经营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

简述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

简述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

简述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
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靶标改变:细菌通过基因突变或水平基因转移,使得药物作用的靶标结构发生改变,从而降低药物对细菌的亲和力或阻止药物与靶标结合。

2.药物外排泵系统:细菌通过表达外排泵蛋白,将药物从细胞内排出,使药物在细胞内的浓度降低,从而降低药物的抗菌效果。

3.药物代谢酶改变:细菌通过产生或表达代谢酶,将药物分解或修饰,使其失去抗菌活性。

4.细胞壁改变:细菌通过改变细胞壁的结构或合成新的细胞壁成分,使药物难以穿透或作用于细胞壁。

5.生物被膜形成:细菌通过形成生物被膜,将自身包裹在多糖基质中,使药物难以穿透生物被膜,从而降低药物的抗菌效果。

6.抗药性基因传递:细菌通过水平基因转移,将抗药性基因传递给其他细菌,使后者获得耐药性。

抗菌药物的主要代谢途径和剂量调整

抗菌药物的主要代谢途径和剂量调整

抗菌药物的代谢途径肝胆肾氯霉素青霉素类头孢哌酮大多数头孢菌素多西环素氨曲南米诺环素碳青霉烯类莫西沙星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复方SMZ克林霉素环丙沙星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异烟肼氟康唑利福平吡嗪酰胺伊曲康唑伏立康唑1.肝功不全时:有严重肝功损害时,主要经肝胆代谢的药物可考虑总剂量减半使用,或换用非主要经肝胆代谢的药物2.肾功不全时:计算肌酐清除率(CrCl)。

男性(女性×0.85)CrCl (ml/min)=140-年龄(岁)×体重(kg)72×血肌酐值(mg/dl)血肌酐换算1 mg/dl=88.41 mol/L3.氨基糖苷类每日剂量一次给药可显著降低其肾毒性。

4.主要经肝胆代谢的药物,肾功不全时常不需要减量,但红霉素、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吡嗪酰胺例外。

5.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注射液中含有载体环糊精,有肾毒性,在CrCl时不推荐使用。

部分药物肾功不全时剂量调整方案抗菌药物正常剂量调整方法肾功不全时剂量调整(CrCl,ml/min)>50-90 10-50 <10阿米卡星15mg/kg,qd 减量12mg/kg, qd 4-7.5mg/kg,qd3mg/kg, qd亚胺培南0.5g q6h 减量和延长给药间期0.25-0.5gq8h-q16h0.25gq6h-q12h0.125-0.25gq12h美洛培南 1.0g q8h 减量和延长给药间期1.0g q8h 1.0g q12h 0.5g qd头孢吡肟2g q8h 减量和延长给药间期2g q8h 2g q12h-qd 1g qd头孢他啶2g q8h 延长给药间期2g q8h-q12h 2g qd 2g q48h左氧氟沙星750mg qd 减量和延长给药间期750mg qd 750mg 首剂,750mq48h750mg 首剂,500mq48h万古霉素1g q12h 延长给药间期1g q12h 1g q24-96h 1g/4-7d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375gq6h减量和延长给药间期3.375g q6h 2.25g q6h 2.25g q8h氟康唑200-400mg,qd 减量200-400mg,qd100-200 mg,qd100-200 mg,qd。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抗菌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具有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了解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合理使用药物、防止药物耐药性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1. 细胞壁的合成抑制:很多抗菌药物可以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发挥抑制菌落生长的作用。

例如,青霉素类药物可以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成酶,进而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完整性。

2. 蛋白质合成抑制:抗菌药物还可以通过干扰细菌中的蛋白质合成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丙氨酸酶抑制剂就是通过抑制革兰氏阳性菌中的蛋白质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

3. 核酸合成抑制:某些抗菌药物可以抑制细菌DNA或RNA的合成,从而阻断细菌的遗传物质的合成和复制。

这类药物通常被用于治疗细菌性感染,如链霉素就是通过干扰蛋白质合成的前驱物的正常合成来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

4. 合成代谢的干扰:还有一类抗菌药物可以干扰细菌的合成代谢途径,如磺胺类药物就是通过干扰细菌的代谢途径、抑制必需物质的合成来发挥抗菌效果的。

二、抗菌药物的影响因素1. 药物种类:不同的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的抗菌谱和作用机制。

有些药物只能对特定的细菌或细菌类别产生有效抑制作用,而不能广谱覆盖各类细菌。

因此,在选择抗菌药物时需要根据病原菌的类型和药物的特点进行合理选择。

2. 药物浓度和给药方法:药物浓度和给药方法对于药物的抗菌活性有着重要影响。

高浓度的药物可以更好地杀灭病原微生物,但浓度过高可能带来毒副作用。

此外,给药方法也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抗菌效果。

3. 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抗菌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也是影响药物治疗效果的因素。

剂量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出现抗菌活性降低的情况,而使用时间过短或过长也会影响药物的疗效。

4. 细菌的抗药性:药物耐药性是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

细菌的抗药性可以通过基因突变、耐药质粒传播和选择压等方式发展。

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是减缓药物耐药性的发展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长给药间期
2gq8h-q12h
2gqd
2gq48h
左氧氟沙星
750mgqd
减量和延长给药间期
750mgqd
750mg首剂,750mq48h
750mg首剂,500mq48h
万古霉素
1gq12h
延长给药间期
1gq12h
1gq24-96h
1g/4-7d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3.375gq6h
减量和延长给药间期
2.肾功不全时:计算肌酐清除率(CrCl)。
男性(女性×0.85)CrCl(ml/min)=140-年龄(岁)×体重(kg)
72×血肌酐值(mg/dl)
血肌酐换算1mg/dl=88.41mol/L
3.氨基糖苷类每日剂量一次给药可显着降低其肾毒性。
4.主要经肝胆代谢的药物,肾功不全时常不需要减量,但红霉素、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吡嗪酰胺例外。
3.375gq6h
2.25gq6h
2.25gq8h
氟康唑
200-400mg,qd
减量
200-400mg,qd
100-200mg,qd
100-200mg,qd
亚胺培南
0.5gq6h
减量和延长给药间期
0.25-0.5gq8h-q16h
0.25gq6h-q12h
0.125-0.25gq12h
美洛培南
1.0gq8h
减量和延长给药间期
1.0gq8h
1.0gq12h
0.5gqd
头孢吡肟
2gq8h
减量和延长给药间期
2gq8h
2gq12h-qd
1gqd
头孢他啶
2gq8h
抗菌药物的主要代谢途径
肝胆

氯霉素
青霉素类
头孢哌酮
大多数头孢菌素
多西环素
氨曲南
米诺环素
碳青霉烯类
莫西沙星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复方SMZ
克林霉素
环丙沙星
甲硝唑
左氧氟沙星
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
异烟肼
氟康唑
利福平
吡嗪酰胺
伊曲康,主要经肝胆代谢的药物可考虑总剂量减半使用,或换用非主要经肝胆代谢的药物
5.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注射液中含有载体环糊精,有肾毒性,在CrCl时不推荐使用。
部分药物肾功不全时剂量调整方案
抗菌药物
正常剂量
调整方法
肾功不全时剂量调整(CrCl,ml/min)
>50-90
10-50
<10
阿米卡星
15mg/kg,qd
减量
12mg/kg,qd
4-7.5mg/kg,qd
3mg/kg,q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