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隔离”惩罚孩子

合集下载

各国父母惩罚孩子的方式

各国父母惩罚孩子的方式

各国父母惩罚孩子的方式中国父母借鉴:各国父母惩罚孩子的方式(资料图)容忍孩子的不良行为,甚至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寻找诸如“他累了”、“他没有午睡”、“他情绪不好”之类的借口,都是父母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

新西兰父母冷处理:让孩子体验后果新西兰Bernny儿子2岁半,女儿半岁在新西兰,打孩子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父母一般都不会体罚孩子。

如果儿子在公共场所闹腾,只要不影响到别人,Bernny一般都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待孩子,比如随他闹去。

如果影响到别人,Bernny会将孩子抱走,将他放在一个比较开阔而安静的地方,让他继续闹,直到他闹够。

Bernny认为,孩子闹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者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他的某些目的。

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闹腾没有效果,他自然会选择放弃。

有段时间,老大总喜欢往花园的鱼池里扔鹅卵石,并且屡教不改。

Bernny会对儿子说:“你看看,你把小鱼砸痛了,把水池弄乱了。

水池不漂亮了吧-”然后Bernny会要求儿子把水池里的石头捡出来。

有的时候,儿子可能也会耍赖,不肯去捡石头。

如果儿子耍赖,Bernny 一般不会强迫他去,他会自己下去把石头捡出来给儿子看。

如果正好碰上儿子闹着要跟爸爸玩,Bernny就会借机对儿子施行教育:“你看看,你把石头扔进水池了,现在我要去捡石头,没有时间陪你玩。

”这时候,儿子会体验到他不良行为的后果。

于是,他会明白,他真的不能把石头扔进水池。

Bernny认为,孩子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不懂事,他只是控制能力差一点而已,因此,Bernny主张父母把孩子当成人看,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教他学会承担责任,学着约束自己。

日本父母避免当众处罚:给孩子留下尊严日本TsukuBa儿子2岁半对日本家庭来说,父亲是绝对的权威。

正是因为习惯了服从,所以日本人才成为最守纪律、最富于集体主义精神的民族。

如果孩子犯了错误,日本父母会采取各种措施惩罚孩子。

比如取消孩子外出玩的计划,甚至让孩子饿上一顿,或者进行适度的体罚等等。

5.3惩罚孩子的4个妙招,巧妙不伤感情!

5.3惩罚孩子的4个妙招,巧妙不伤感情!

惩罚孩子的4个妙招,巧妙不伤感情!大一班 2017年5月15日—5月19日谈到如何惩罚幼儿,相信许多老师与家长都有一肚子的苦水。

责备得过重,可能会伤害幼儿的自尊心,甚至引起幼儿的反抗,但如果批评不力,反而会让他觉得无所谓。

好啦,那今天我就来教你几招科学“惩罚”孩子的办法以及注意事项。

惩罚幼儿要注重的5个原则这里我们要明确,我所指的“惩罚”是要加上一个引号的,不是打骂幼儿,逼迫他们遵守规则,而是通过科学的引导,减少惩罚带来的负面情绪,让幼儿不再犯或少犯这样的错误,这才是教育的意义。

首先,我们自己也要约法三章,坚持5个惩罚的原则:1.与幼儿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立好规则,让幼儿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不能,违反规则会有什么后果。

2.幼儿犯错,先给一个严厉的警告,如果再犯,就给予正式的惩罚。

3.惩罚前给幼儿一个解释的机会,听听幼儿的想法。

4.惩罚时应该针对问题行为,告诉幼儿做错了什么,而不是惩罚幼儿本身。

5.明确惩罚的开始与结束,惩罚之后不再提及,不要再给幼儿贴标签。

哪些行为一定要惩罚?3-6岁是幼儿养成遵守规则的关键时期,对于一些问题行为我们必须要给予一定的惩罚,否则长大之后就更难以教育了。

那幼儿的哪些行为必须要惩罚?1.冒险分子常见行为:喜欢从高处往下跳;喜欢到处乱跑,什么东西都要摸摸看;排队时喜欢推搡戏弄前面的小朋友。

2.破坏家常见行为:喜欢插嘴、捣乱课堂秩序;吃饭挑食,不喜欢吃的菜故意扔在地上;上厕所互相打闹,故意尿在其他地方3.暴力分子常见行为:不开心的时候会用暴力解决问题(打人、咬人、掐人);故意损坏班级公共物品;破坏其他小朋友的作品以上这些都是必须要做出对应的惩罚,如果老师或家长没有引起重视加以惩罚,幼儿会变得越来越淘气,甚至其他的幼儿也会开始模仿。

如何科学地惩罚幼儿?那下面1b+老师就来具体讲讲在幼儿园里常见的5个惩罚方法:1.自然惩罚教育学家卢梭认为,“儿童所受到的惩罚,应为其自身的过失所导致的自然结果。

美国人怎样处罚孩子

美国人怎样处罚孩子

美国人怎样处罚孩子用自然后果来处罚孩子的过失,也就是"自作自受",最先由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

他主张孩子犯了错误,不要给予人为的惩罚,而是让孩子在错误所造成的直接后果中去自己体验不快或痛苦,从而迫使其改正错误。

我们很多父母,都习惯于用固定的模式去处罚孩子,而忽略了孩子犯错的本身所带来的自然后果,其实这才是处罚孩子最有效的方式。

1.计时隔离,让孩子离开犯错现场在美国的家庭或幼儿园中,有一个人人知晓的词,叫"time-out"(暂停,计时隔离)。

如果孩子犯了错,警告提醒后仍然屡教不改,家长或老师会把孩子抱到一旁,让他们停止正在做的事情,几分钟以后才能得以继续。

经常可见美国人以这种方式处罚他们的孩子。

一次豆豆与几个美国孩子一起玩沙子,其中一个小女孩开始恶作剧,把另一个孩子的铲子埋到沙子里。

小女孩的妈妈在一旁命令把铲子还回去,小女孩不听,妈妈开始数123,小女孩还不听。

于是妈妈走过去,一把把小女孩抱出来放在一旁的椅子上,说,your time is out (你的时间到了)。

小女孩很听话的坐在那,似乎很习惯这样的事情。

一直等到她妈妈说,你可以回去了,她才从椅子上跳下来,之后在玩的过程中,变得非常友好。

所以说,time-out就是利用自然后果来处罚孩子的一个典型。

孩子正狂热于手中的某一件事的时候,他最不愿意的事情是什么?那就是让他停止,离开现场,让他行动受到限制。

而计时隔离正是做到了这一点,甚至,当孩子看着别的孩子还可以继续玩,而他得到区别对待的时候,他的心里会受到的震动,因为这与他平时所受的待遇反差极大,让他能反思自己的行为。

2.冷处理,让孩子体验犯错后果孩子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不懂事,他只是控制能力差一点而已。

但是,很多父母对待孩子的犯错表现都过于激烈。

其实,采取冷处理的方式,更有益于教育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过错。

有段时间,豆豆很喜欢把玩具丢到到处都是,但不是每次都愿意收拾,那我也不强迫他,我自己开始收拾,碰到他要求我做另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开始趁机教育:你看看,你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自己又不收拾,现在妈妈要帮着你收拾,没有时间去帮你做。

宝宝不良行为的小小惩罚

宝宝不良行为的小小惩罚

宝宝不良行为的小小惩罚
1、温顺惩处法: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明确表示责备或不赞成,注视孩子的眼睛,说清不对在哪里,为什么不对。

2、临时隔离法:在孩子因不良行为产生欢快时,让孩子到一个单调乏味的地方,时间以1分钟为原则,使其从欢快状态转为不欢快。

3、自然惩处法:以不危险为前提,让孩子在实施不良行为的过程中遭到自然的惩处。

4、权利剥夺法:临时剥夺其权利对订正孩子不良行为有作用。

如对于孩子嚼口香糖后乱粘的行为,剥夺其一星期吃口香糖的权利。

- 1 -。

了解其他国家对于孩子的惩罚方式

了解其他国家对于孩子的惩罚方式

了解其他国家对于孩子的惩罚方式新西兰父母冷处理:让孩子体验后果新西兰Bernny儿子2岁半,女儿半岁在新西兰,打孩子是一种违法行为,所以,父母一般都不会体罚孩子。

如果儿子在公共场所闹腾,只要不影响到别人,Bernny一般都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待孩子,比如随他闹去。

如果影响到别人,Bernny会将孩子抱走,将他放在一个比较开阔而安静的地方,让他继续闹,直到他闹够。

Bernny认为,孩子闹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者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他的某些目的。

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闹腾没有效果,他自然会选择放弃。

有段时间,老大总喜欢往花园的鱼池里扔鹅卵石,并且屡教不改。

Bernny会对儿子说:“你看看,你把小鱼砸痛了,把水池弄乱了。

水池不漂亮了吧?”然后Bernny会要求儿子把水池里的石头捡出来。

有的时候,儿子可能也会耍赖,不肯去捡石头。

如果儿子耍赖,Bernny一般不会强迫他去,他会自己下去把石头捡出来给儿子看。

如果正好碰上儿子闹着要跟爸爸玩,Bernny就会借机对儿子施行教育:“你看看,你把石头扔进水池了,现在我要去捡石头,没有时间陪你玩。

”这时候,儿子会体验到他不良行为的后果。

于是,他会明白,他真的不能把石头扔进水池。

Bernny认为,孩子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不懂事,他仅仅控制水平差一点而已,所以,Bernny主张父母把孩子当成人看,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教他学会承担责任,学着约束自己。

日本父母避免当众处罚:给孩子留下尊严日本TsukuBa儿子2岁半对日本家庭来说,父亲是绝对的。

正是因为习惯了服从,所以日本人才成为最守纪律、最富于集体主义精神的民族。

如果孩子犯了错误,日本父母会采取各种措施惩罚孩子。

比如取消孩子外出玩的计划,甚至让孩子饿上一顿,或者实行适度的体罚等等。

但是,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犯错,父母一般不会当众处罚孩子。

TsukuBa像绝大部分的日本父母一样,她认为在公共场所处罚孩子是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而且也会损害孩子的自尊。

惩罚孩子有妙招:暂时隔离法

惩罚孩子有妙招:暂时隔离法

暂时隔离法是孩子在不良行为发生后,立刻将她置于一个单调、乏味的地方。

他必须呆在那里,直至定时器响了之后方可离开。

隔离的时间长短遵循一岁一分钟的原则。

父母如能正确使用暂时隔离法,则它对于终止孩子的不良行为是安全的、有效的,同时也能减少父母的生气和不安,并能使亲子关系迅速恢复至正常。

目前没有证据证明正确使用暂时隔离法会对孩子产生情感上的伤害。

惩罚妙招--暂时隔离法那么哪些不良行为应受到暂时隔离的处罚呢?1.对父母或其他大人无礼,顶嘴2.生气地大嚷大叫3.抢别人的玩具或故意损坏玩具4.踢人、咬人或威胁要咬人5.揪头发或掐别人的脖子6.拧人或抓人7.打小报告8.用东西打人9.向别人扔沙土、石头或树枝10.饭桌上乱扔食物11.有意损坏家具或房屋12.警告之后仍不服从命令,不能立刻终止错误行为。

当孩子出现上述某种行为之后,父母如何使用暂时隔离法呢?1.以不超过10个字的言语和10秒钟的时间将孩子送入隔离地点2.以依据一岁一分钟的原则设定好定时器,将定时器放在孩子能听见铃响的范围内3.等待定时器铃响,等待时不要给孩子任何关注4.定时器铃响后,问孩子被送入隔离地点的原因。

示范艳艳正在饭桌上画画。

妈妈手里端着一摞餐具对艳艳说:"请把彩笔和画本收起来,我要摆餐具了。

"艳艳不理妈妈的要求。

妈妈再次说道:"艳艳,现在就把彩笔和画本收起来!"艳艳回答道:"我还没画完呢,讨厌!"妈妈立刻说:"暂停!这是很不礼貌的。

现在就去卫生间暂时隔离!"艳艳不高兴地离开饭桌走向卫生间。

妈妈拿起定时器,设定五分钟,并将它放在卫生间门外。

五分钟后定时器响了,艳艳从卫生间回到了厨房。

妈妈问道:"艳艳,为什么你要被暂时隔离?"艳艳说:"我对您说话不礼貌。

"在以后的几个星期中,随着暂时隔离法的反复应用,艳艳明显地减少了言辞无礼。

孩子任性不听话,家长应该如何管教?

孩子任性不听话,家长应该如何管教?

孩子任性不听话,家长应该如何管教?家中孩子任性不听话,这时候家长应该怎么管教呢?一、任性的表现孩子太随心所欲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道理根本行不通。

比如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买想要,否则就大哭大闹。

相信很多妈妈为此都伤透了脑筋。

二、任性的心理分析这种任性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父母对孩子过分宽容和娇纵的结果。

比如,父母总是在孩子哭声的折磨下顺从宝宝的心愿;加上孩子的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经常以执拗发泄不满,更助长了任性行为。

有的孩子不听话,父母感到无奈,于是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导致任性的形成。

三、管教的方法1.转移注意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所以要善于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物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

孩子的注意力一旦转移后,会很快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

2.提示在先已掌握孩子的任性行为规律后,“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任性的发作。

如只要带孩子去商场,提前就跟他约好:“今天上街买衣服不是买玩具,答应就带你去。

”3.有意冷落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耍赖时,家长要不予理睬,给他造成一个无人相助的环境,更不要和他讨价还价。

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没趣而作出让步。

事后再对孩子做简单而认真的说明,说清不能做的原因,并用“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之类的话来鼓励他。

4.榜样示范利用孩子喜欢童话故事人物的心理,激发他克服任性的信心。

如孩子不肯吃菠菜,家长可以说:“你不是喜欢铁甲小宝吗?他就喜欢吃菠菜。

”5.适当惩罚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如宝宝故意把东西扔到地上,家长可以对他的行为做出批评后,要求他将东西拣起来。

如果孩子不服从,则可采取取消购买食物或玩具的承诺,或是“单独隔离”的惩罚方式。

这种惩罚性的措施,会使他确切地感到大人的教育态度十分坚决。

这样,宝宝那种“我独占”,“我为主”,“服从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为,将随着良好环境与教育的熏陶而消失。

6.注重表扬在平时的生活中,一方面要规限孩子的不良习性,一方面更要关注孩子听话、不任性的行为,对他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积极的表扬、夸奖。

美国科学家证明:孩子的屁股打不得

美国科学家证明:孩子的屁股打不得

美国科学家证明:孩子的屁股打不得作者:高阳来源:《留学》2017年第24期研究发现体罚会给孩子造成长久的不良影响,包括滋生暴力倾向和情感问题、影响学业、破坏亲子关系等。

孩子淘气却不能揍,那父母还有什么管教方法呢?人们常说在美国打孩子犯法,然而孩子不听话,家长打屁股依旧是很多美国人认同的教育子女的方式,不过科学家指出,3岁的孩子如果遭受打屁股这样的暴力惩罚,2年后暴力倾向会增加3倍。

根据CNN报道,美国儿科医学会及多所大学的儿科专家近期研究体罚儿童和心理健康障碍及暴力倾向之间的关系,最新数据显示,73.6%的美国人强烈认同在某些时候,打屁股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然而从小挨打的孩子,未来出现攻击性暴力行为的几率比不挨打的孩子高出3倍。

家长用暴力体罚来让孩子遵守纪律,历来存在争议,现在遭到心理学家一致声讨,因为研究发现体罚会给孩子造成长久的不良影响,包括滋生暴力倾向和情感问题、影响学业、破坏亲子关系等。

孩子淘气却不能揍,那父母还有什么管教方法呢?奇葩的教育方式引争议体罚孩子的后果不堪设想亚特兰大一个理发师Russell Frederick,他给孩子的的体罚方式不是责骂,而是帮孩子剪一个一夜老30岁的发型。

他还给这款发型取名为:Benjamin Button Special本杰明·巴顿特别款。

感觉比什么体罚都管用呢,好伤自尊!他在剃完孩子的头过后发现这个方法很有效,于是弗雷德里克提供了免费的剃发服务。

一对兄弟吵架了,父母让他们穿上了一件可以让他们“好好相处”的T恤。

之前有位朋友回忆,在家里,一旦做错事会被爸爸拿小木棍敲打,以至于再犯错时,只要爸爸指一下小木棍自己就立马认错。

小学的时候,因为犯错,被老师抬到墙头上,想动又不敢动,还不能下来,这也是够奇葩的……奇葩的教育方式固然不妥,但是与打屁股等体罚相比,暴力方式的“后遗症”更严重。

美国儿科医师学会的发言人赛格(Bob Sege)博士指出,在家中遭受暴力的儿童,未来在面对个人利益的问题上会使用暴力,简而言之,父母对孩子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他们在家庭中学习到的实际上是如何与人相处的社会规范,体罚会让孩子认为,只要愤怒就可以打人。

了解其他国家对于孩子的惩罚方式

了解其他国家对于孩子的惩罚方式

了解其他国家对于孩子的惩罚方式【导语】家长最无法忍受的就是孩子淘气不听话家长教育他,还总是振振有词的。

面对孩子这样的情况来说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呢,如果是脾气比较暴的家长还是还会让孩子来点梨花带雨的教育过程。

新西兰父母冷处理:让孩子体验后果新西兰Bernny儿子2岁半,女儿半岁在新西兰,打孩子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父母一般都不会体罚孩子。

如果儿子在公共场所闹腾,只要不影响到别人,Bernny一般都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待孩子,比如随他闹去。

如果影响到别人,Bernny会将孩子抱走,将他放在一个比较开阔而安静的地方,让他继续闹,直到他闹够。

Bernny 认为,孩子闹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者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他的某些目的。

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闹腾没有效果,他自然会选择放弃。

有段时间,老大总喜欢往花园的鱼池里扔鹅卵石,并且屡教不改。

Bernny会对儿子说:“你看看,你把小鱼砸痛了,把水池弄乱了。

水池不漂亮了吧?”然后Bernny会要求儿子把水池里的石头捡出来。

有的时候,儿子可能也会耍赖,不肯去捡石头。

如果儿子耍赖,Bernny一般不会强迫他去,他会自己下去把石头捡出来给儿子看。

如果正好碰上儿子闹着要跟爸爸玩,Bernny就会借机对儿子施行教育:“你看看,你把石头扔进水池了,现在我要去捡石头,没有时间陪你玩。

”这时候,儿子会体验到他不良行为的后果。

于是,他会明白,他真的不能把石头扔进水池。

Bernny认为,孩子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不懂事,他只是控制能力差一点而已,因此,Bernny主张父母把孩子当成人看,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教他学会承担责任,学着约束自己。

日本父母避免当众处罚:给孩子留下尊严日本TsukuBa儿子2岁半对日本家庭来说,父亲是绝对的。

正是因为习惯了服从,所以日本人才成为最守纪律、最富于集体主义精神的民族。

如果孩子犯了错误,日本父母会采取各种措施惩罚孩子。

比如取消孩子外出玩的计划,甚至让孩子饿上一顿,或者进行适度的体罚等等。

惩罚孩子的方法和艺术123457

惩罚孩子的方法和艺术123457

---------------------------------------------------------------最新资料推荐------------------------------------------------------ 惩罚孩子的方法和艺术123456惩罚孩子的方法和艺术 123456 惩罚孩子的方法和艺术[摘要] 惩罚孩子是一门艺术,要注意采取什么样的惩罚方式最恰当,让孩子养成一种行为习惯,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注意惩罚的程度对孩子的精神可塑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

[关键字] 惩罚快乐负责社会逐渐意识到惩罚儿童的负面影响,文明的进步不再依靠个人的努力,或人的心灵的炽热。

社会应该重视儿童,并真诚地努力把儿童的努力从他所在的巨大的危险中救出来,即使在我们这个文明发达的时代,也没有一个国家的儿童在家中是不受惩罚的。

虽然有教养的家庭中惩罚孩子已不多见了,但是他们并没有绝迹。

父母们仍然用刺耳的声音和威胁性的语调对子女乱嚷。

成人认为惩罚儿童是他们的自然权利,母亲认为打一巴掌是一种职责,但是往往会伤害儿童,给他们的心灵加上重重的一个法码,惩罚孩子是一门艺术。

惩罚是教育孩子的一种辅助手段,虽然不能过多的运用,但是当运用时可以起到强化教育的作用,这种手段不可滥施。

惩罚是个双刃剑,不可用的太随便,太热心。

必须讲究方法,不要动辄施罚,当孩子故意犯错的时候!当1 / 13孩子反复犯同样的错误的时候;当孩子对温和的说教不敏感的时候;当孩子不讲道理的时候。

不同情况,不同方式。

1. 当孩子犯了错误,要惩罚他,首先要肯定他是一个好孩子,再指出他的错误,比如,对他说你其实挺棒的,但今天这件事,你伤害了别人,你是怎么想的,你怎么办?惩罚的基本出发点和目的,应还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然后在不伤害孩子自尊的前提下实施惩罚。

2. 如果孩子性格孤僻,就应该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如果孩子动手能力不强,就应该鼓励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

孩子不听话时的惩罚方法

孩子不听话时的惩罚方法

孩子不听话时的惩罚方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听话是一种常见的行为问题。

对于孩子的不听话,父母或者教育者需要采取合适的惩罚方法来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本文将讨论几种有效的孩子不听话时的惩罚方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沟通和引导在惩罚孩子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沟通和引导。

家长或者教育者可以坐下来和孩子进行诚实的交流,了解孩子为什么不听话的原因。

可能是孩子不明白你的要求,或者他们正在经历情绪上的困扰。

通过细心倾听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找到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

二、限制特权孩子喜欢一些特权,如使用电子产品、外出游玩等。

当孩子不听话时,可以限制他们的特权。

例如,暂时收起他们的电子产品或者暂停他们的外出活动。

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认识到不听话会导致失去一些特权,从而激发他们的行为改变。

三、自我反思将孩子引导到一个安静的地方,让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

通过对话和提问,帮助他们意识到不听话的后果以及别人受到的影响。

让孩子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要求他们承诺改正错误行为。

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孩子的自我反省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时间隔离当孩子的不听话行为严重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考虑采取时间隔离的方式进行惩罚。

将孩子安排到一个安静的地方,独自思考他们的行为,并等待一段时间让他们冷静下来。

时间隔离不仅可以让孩子认识到错误的性质,还可以给予他们反思和改正的机会。

五、奖励和惩罚相结合除了采取惩罚措施外,还要及时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

当孩子听话表现良好时,可以给予他们一些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奖励,如表扬、额外的玩具或者参与有趣的活动。

奖励的给予能够增强孩子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在行为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总结孩子不听话是一种常见的行为问题,但是正确的惩罚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改正不良行为。

在惩罚孩子时,要注意时机和方式,避免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

同时,要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和引导,通过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关系,培养孩子积极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育儿知识-惩罚孩子需注意哪些事项

育儿知识-惩罚孩子需注意哪些事项

惩罚孩子需注意哪些事项惩罚是给孩子的行为消极的回馈以减少行为发生的次数。

使用惩罚,有几条基本原则。

(1)越早越好。

一旦发现孩子违反规则,就立刻采取行动制止。

不要等到情况失去控制个别情况才作出反应。

8岁的孪生小洁和云云互相开玩笑,做鬼脸,接着开始互相揭短,语气越来越不友好了。

爸爸在一旁看报纸,扭过头来说了声:“别闹了”,就又专心读新闻。

他以为孩子们闹一会儿自然会停止。

谁知,没多久,两个小孩打起来了。

爸爸非常生气,罚姐妹俩和云云一个星期私自不许看电视。

如果小洁爸爸在孩子开始斗嘴的时候就出面干预,放下手中报纸,走到孩子们面前,死板地警告她们一下,或者丑事安排孩子分头去做一件事,就不会导致最后大家的不愉快。

所以家长在发现孩子的不当行为时,及时制止,而且不会因为忙于做手中的事,心不在焉地应付呵呵。

孩子们很擅长察言观色,他们能看出你的推卸责任,不会把你的警告照样。

惩罚应该在发现不良行为之后立刻实施,而不要拖延。

家长常说:“等你爸爸回来再跟你算账。

”“回头再教训你。

”这样的警告往往不了了之,幼儿很容易过后忘了这件事。

即便记得,事后惩罚小孩子孩子使孩子无法体验到他的行为的直接后果,尤其幼小的孩子可能想不起他刚才犯了什么错,因此这对行为的纠正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2)保持冷静、客观。

有时家长的恼怒也是孩子想要的。

而且对家长的情绪的惧怕或排外,有时会使促使孩子忽略对违反规则本身的反思。

柯柯的丈夫工作都很忙,常常身心俱疲地回到家,几乎没有力气再理会柯柯。

5岁的柯柯很调皮,常常犯“错误”让父母又急又恼。

最近他又出有了新花样,经常去弄爸爸的电脑,骚扰爸爸工作。

为此,父母没少教训他,有一次爸爸气急了,还打过他。

但对柯柯还是不起作用。

柯柯的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可能在用“犯错”来获得养父母的关注。

对大多孩子来说,得不到家长足够小学生的注意比得到负面反馈还糟。

也就是说,他们宁可挨骂挨打,也不愿被家长忽略。

所以,当孩子发现自己某些事准能引起父母的反应,就可能利用这一点,试图获取父亲的关注。

计时隔离,惩罚孩子的妙招

计时隔离,惩罚孩子的妙招

计时隔离,惩罚孩子的妙招前年,我在美国一所幼儿园考察,熟识了一个叫小约翰的男孩。

他很热心,曾主动地向我及一些新到的孩子讲解、示范各种玩具的玩法,而且有问必答。

其次天,我发觉他一个人坐在教室外面,样子很孤独。

我问:“你怎么一个人呆在这里?”小约翰低下了头:“我在计时隔离(Time -Out)。

”由于,大家午休时,他还在滔滔不绝地讲故事……“Time-Out”,在体育竞赛中表示“暂停”。

然而,在许多美国家庭里,这已经成了父母用来“惩处”犯错孩子的方法,翻译成汉语就是“计时隔离”,类似于我们特殊生疏的“关禁闭”。

在美国,不管在幼儿园还是家里,“计时隔离”对孩子都特殊有威慑力。

当然,这与美国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很大关系。

美国法律规定,孩子必需随时有成人陪伴或看护,幼儿园还明文规定:老师的职责包括赐予孩子充分的关注,不能凭老师的意愿任凭遏制孩子的要求。

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很少会感到被冷落或孤立无援。

所以,一旦被隔离,被冷落,就自然会对产生一种强大的威慑力。

“计时隔离”还使孩子感到自己与别的孩子有差别了。

对这一点,孩子其实特殊敏感。

有一次,我与一位美国母亲及她的两个孩子驱车外出。

一开头,母亲只忙着和6岁的大孩子交谈。

一会儿,3岁的小孩子就开头在座位上有意发出响声,甚至还用脚尖踢前面的东西。

母亲明白了,对我笑着说:“他不兴奋呢。

”然后,她立刻向小儿子赔礼,并且立即转变谈话题目,两个孩子很快都欢乐起来。

我想,“计时隔离”之所以这样奏效,是由于这种做法与孩子平常所受到的待遇有着极大的反差,所以才能在心理上给他以极大的震动。

让犯错的孩子与别的孩子分开,可让他自己反思自己的过错,而且又不会再去影响别的孩子。

在我离开美国之前的那个星期,我应约到小约翰的幼儿园开会。

吃过午餐,见到了正预备午休的小约翰。

我向他打了声招呼,小家伙热忱地跑了过来。

我有意问:“友爱的约翰,今日不和小朋友谈天了?”他连忙向我摇摇手:“午休了,说话会影响别的小朋友睡觉!这是不对的!”逗得我哈哈大笑。

美国父母惩罚孩子不听话“计时隔离”

美国父母惩罚孩子不听话“计时隔离”

美国父母惩罚孩子不听话“计时隔离”关于正处在成长期的小孩,顽皮不听话是专门常见的行为。

而类似容忍小孩的不良行为,甚至为小孩的不良行为查找诸如“他累了”、“他没有午睡”、“他情绪不行”之类的借口,差不多上父母对小孩“不负责任”的表现。

父母们对小孩适当的惩处是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小孩行为的有效手段。

而惩处也远远不是打小孩小屁屁几下那么简单的情况,惩处是一门艺术。

下面我们来看看外国父母是如何惩处小孩的?新西兰父母冷处理:让小孩体验后果新西兰Bernny亲小孩2岁半,女儿半岁在新西兰,打小孩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父母一样都可不能体罚小孩。

假如亲小孩在公共场所闹腾,只要不阻碍到别人,Bernny一样都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待小孩,比如随他闹去。

假如阻碍到别人,Bernny会将小孩抱走,将他放在一个比较开阔而安静的地点,让他连续闹,直到他闹够。

Bernny认为,小孩闹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者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他的某些目的。

假如小孩看到自己的闹腾没有成效,他自然会选择舍弃。

有段时刻,老大总喜爱往花园的鱼池里扔鹅卵石,同时屡教不改。

Bernny会对亲小孩说:“你看看,你把小鱼砸痛了,把水池弄乱了。

水池不漂亮了吧?”然后Bernny会要求亲小孩把水池里的石头捡出来。

有的时候,亲小孩可能也会耍赖,不肯去捡石头。

假如亲小孩耍赖,Bernny一样可不能强迫他去,他会自己下去把石头捡出来给亲小孩看。

假如正好碰上亲小孩闹着要跟爸爸玩,Bernny就会借机对亲小孩施行教育:“你看看,你把石头扔进水池了,现在我要去捡石头,没有时刻陪你玩。

”这时候,亲小孩会体验到他不良行为的后果。

因此,他会明白,他确实不能把石头扔进水池。

Bernny认为,小孩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不明白事,他只是操纵能力差一点而已,因此,Bernny主张父母把小孩当成人看,从小孩小的时候起就教他学会承担责任,学着约束自己。

日本父母幸免当众处罚:给小孩留下威严日本TsukuBa亲小孩2岁半对日本家庭来说,父亲是绝对的权威。

儿童行为矫正:惩罚原理

儿童行为矫正:惩罚原理

惩罚原理一、惩罚的涵义上述小明被狗咬过而不敢再去抚摸狗就是日常生活中惩罚的例子。

在行为改变技术中,惩罚是指在某种情境或刺激下产生某一行为后,及时给予行为者以厌恶刺激或撤除英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以降低该行为在相同或相似情境或刺激下的岀现率,这个行改变原理就叫惩罚。

而惩罚物则是指人们所不喜欢或不需要的并令人不愉快的刺激,也称厌恶刺激。

上述例子中的被狗咬就是一个惩罚物,即人们不喜欢的令人不愉快的刺激。

惩罚原理用公式可表示为:S-R-S*或S-R—S「这里而S代表一种刺激或情境:R代表在这种刺激或情境下发生的反应:S"为反应发生后所受到的惩罚物。

-S"为反应发生后所撤除的正强化物。

上述公式可以看出,惩罚原理有两种方式,一是指:一个行为之后,立刻跟随着一个厌恶刺激物(惩罚物)的出现,那么,作为结果,这个行为将来再次发生的可能性降低。

比如, 当一个儿童出现攻击性行为时,老师就让他连续10次起立坐下,以后他攻击别人的行为就会慢慢减少。

另一种方式是指:一个行为发生之后,跟随着一个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的撤除,那么,作为结果,这个行为将来再次发生的可能性降低。

例如,一个小女孩喜欢发脾气,每当她发脾气时,父母就拿走她正在享用的喜爱的零食,这样,女孩发脾气的行为就会慢慢减少。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惩罚的应用比较广泛。

比如说,对于违反交通规则的司机给予罚款,这也属于惩罚,因为司机损失了钱这个正强化物。

二、惩罚的类型为了能正确了解惩罚对个体的作用,必须先弄淸楚各种惩罚种类对个体尤其是儿童身心所产生的影响,以便我们能分析英利弊,正确、适度地使用惩罚原理。

依据惩罚实施过程中所使用的厌恶刺激种类的不同,施予厌恶刺激的方式的不同,实施惩罚者所受训练的不同,可以将惩罚原理分为体罚、言语惩罚及隔离三种。

(一)体罚体罚是指随着儿童不良行为的岀现,立即对儿童的身体施予一种厌恶刺激(惩罚物),使其产生生理上的不适感,以达到减少或消除儿童这种不良行为的目的。

(幼儿学前教育)惩罚孩子的方式要合适

(幼儿学前教育)惩罚孩子的方式要合适

惩罚小孩的方式要适宜边玉芳惩罚与奖励相对应。

通过惩罚,儿童明白做出某种行为后会引起不愉快的后果〔被批判、被惩罚等〕,为了减少那些令人不愉快的后果,以后做出这种行为的频率就会降低。

惩罚是我们改变小孩坏行为、坏适应,培养小孩好行为、好适应的重要手段。

跟奖励一样,如何惩罚小孩同样是有技巧的。

成长规律规律1 受儿童认知开展水平、道德开展水平的限制,惩罚有时是必不可少的认知开展水平的限制使婴儿幼儿难以完全“听话〞0-2岁的儿童处于认知开展的感知运动阶段,他们运用感知觉和动作来猎取对环境的全然理解,他们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但受制于现在语言能力、理解能力的缺乏,专门难明白成人的“道理〞和规矩。

3-4岁的儿童经常认为他们与自己看到的东西是一样的。

在初期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而不能意识到他人的观点。

道德开展水平的限制使儿童需要他人监督从儿童道德开展情况来看,他们对道德规那么的遵守不是出于内心对道德规那么的理解和心悦诚服,而是出于对某种外在威胁或制约力量的服从。

他们尊重权威〔父母、教师、警察等〕,服从规那么以防止惩罚,因此,他们的行为需要他人的监督。

对儿童的惩罚是教给儿童是非、对错的重要手段通过惩罚与奖励,儿童能专门明确地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对从小培养儿童的是非观念、养成正确的行为和适应专门重要。

规律2 不恰当的惩罚会引起儿童的怨恨,导致小孩焦虑、恐惧,甚至会阻碍其今后的开展常见的惩罚有许多种。

如:限制儿童喜爱做的情况〔少看卡通片15分钟〕、身躯限制〔坐在小板凳上5分钟不许动〕、体罚、训斥儿童等。

研究证明,不恰当的惩罚会带来消极阻碍。

有时,为了防止惩罚,儿童只是将不良行为变换了时刻、地点、方式,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过分严厉的惩罚会导致儿童过度焦虑,甚至恐惧,反而破坏了亲子关系。

而长期的负性情绪也会阻碍儿童的身心开展。

经常使用惩罚也会给儿童树立一个反面的典范。

有研究说明,受到体罚的儿童在青春期更可能出现欺负行为或撒谎,儿时受到体罚的父母在教育儿童时也更倾向于使用体罚。

隔离,是一种惩罚

隔离,是一种惩罚

隔离,是一种惩罚
子翔妈
【期刊名称】《《健康人生》》
【年(卷),期】2013(000)001
【摘要】最近,子翔很不会和小朋友相处。

只要小朋友拿的东西,他一定要去抢。

他的霸道,伤害了其他小朋友。

虽然我一直在和他沟通,但当时解决了问题,第二天他依然如此。

我不想用打骂的办法,因为孩子打了别人,你再打了孩子,这样对别人是有了交待,但打人的行为还是挺恶劣的。

所以,我想采取隔离的办法。

【总页数】1页(P32-32)
【作者】子翔妈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95.6
【相关文献】
1.一种带有自适应惩罚权重的惩罚最小一乘估计 [J], 赖学方;贺兴时
2.没有惩罚本身也是一种惩罚 [J], 王亦男
3.惩罚,教育中的另一种关爱--在实践中探索惩罚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J], 园林蕾;
4.没有惩罚本身也是一种惩罚 [J], 王亦男;
5.隔离,是一种惩罚 [J], 子翔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团队整理】杭州市育儿宝典名师推荐

【团队整理】杭州市育儿宝典名师推荐

家庭教育国外家长怎么惩罚孩子?美国:“计时隔离”惩罚孩子在美国的家庭及幼儿园中,父母和老师常用“计时隔离”的方式来惩罚一时不守规矩的孩子。

比如当孩子在家不听话,父母就会将其抱进自己的卧室,让其独处3分钟。

3分钟后,父母会准时把他抱出来,并借机对其进行说服教育,督促其改正缺点。

美国法律规定,小孩必须随时有成人陪伴和保护,孩子很少有被冷落或孤立无援的情感体验。

因此,一旦被隔离而受到“冷落”,必然会从心理上产生强烈的震撼。

孩子一般都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和群体意识,把孩子从群体中隔离开来,会使他们感到自己被区别对待了,从而产生一种“不平等”的感觉。

因此,“计时隔离”既可缓解大人和孩子之间的紧张气氛,又能使孩子冷静地反思自己的行为。

无论在家中,还是在幼儿园,这种教育方法都很有效。

新西兰:一般都采取“冷处理”在新西兰,打孩子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父母一般都不会体罚孩子。

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闹腾,只要不影响到别人,家长一般都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比如随他闹去。

如果影响到别人,家长就会将孩子抱走,放到一个比较开阔而安静的地方,让孩子继续闹直至闹够。

父母们认为,孩子闹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达到他的某些目的。

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闹腾没有效果,自然就会选择放弃。

新西兰父母主张把孩子当成人看,从孩子小时候起就教其学会承担责任、学着约束自己。

日本:公开场合犯错回家以后惩罚对日本家庭来说,父亲是绝对的权威。

正是因为习惯了服从,所以日本人才成为最守纪律的民族。

如果孩子犯了错误,日本父母会采取各种措施惩罚孩子,比如取消孩子外出玩的计划,甚至让孩子饿上一顿。

不过,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犯错,父母一般不会当众处罚孩子。

大多数日本父母认为,在公共场所处罚孩子是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而且也会损害孩子的自尊。

因此,他们会在回家之后再对孩子的表现进行点评或者惩罚。

针对依赖监督型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分析:短跑冠军的案例(体育满分,文化课都不及格,应对家长的游戏)1、自制力太弱,容易受到诱惑(游戏,玩耍,电视,同学邀约外出等);离开监督就不做作业。

美国人用“计时隔离”惩罚孩子

美国人用“计时隔离”惩罚孩子

美国人用“计时隔离”惩罚孩子美国人教育小孩有一个专门有意思的做法,叫做“time—out”。

这词本用于体育竞赛中,表示“暂停”,然而在美国的家庭及幼儿园中,这是一个人人知晓的词,是父母及老师用于“惩处”一时不规矩的小孩的方法。

可译为“计时隔离”,有点像中国的关禁闭。

使用这种惩处的手段时要注意:说理、警告在前,关禁闭在后,不能动不动就用此法;在关禁闭时,能够告诉小孩的时刻,如对小孩说:“关你10分钟!”也许大伙儿会认为,如此岂不是失去了威摄力吗?事实上只要是父母态度一致,表情严肃,小孩确实是关上几分钟,对他来说差不多上专门长时刻的,因为婴幼儿专门可怕离开父母。

另外有个时刻的规定,父母也好不失面子地终止对小孩的惩处;另外,关闭时不管小孩如何难过的哭闹,大人都不能随便去理他,一定要等时刻到了,再去理他。

因此为了防止意外,大人能够在门外悄悄监护,但不要让小孩发觉了;关闭终止后,大人也不要一下子都去理小孩,仍旧要保持安静的态度,只需一个大人去理理他,并简要地讲讲道理,并提醒小孩以后要注意改正就能够了。

“计时隔离”摒弃了打骂或溺爱,值得中国的父母专门好的借鉴。

在我们的周围,常常能够看到小孩犯了“错误”后,大多数家长差不多上溺爱、护短,不批判不教育,也有的家长对有过错的小孩施暴,打骂一顿。

这两种极端差不多上不可取的,前者容易使小孩产生把错误当荣耀的错觉,助长小孩的任性、霸道。

后者易使小孩心灵蒙上孤独、惧怕阴影,不利于他们健康心灵的培养。

“计时隔离”抓住了儿童的心理,堪称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儿童心理学认为,小孩对父母或大人的依靠性专门大,一旦受到冷落或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就会滋生来自外界的威慑力。

隔离使他们感受到自己与别的小孩不一样被区别对待了,小孩对这种厚此薄彼的“不一样”专门敏锐,固而在心理上产生专门大震动,促进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什么缘故不一样?什么缘故会犯“错误”?错在哪里?聪慧的小孩还会举一反三主动摸索纠正“错误”的方法,再通过家长的教育、点拨,如此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计时隔离”惩罚孩子
美国人教育孩子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做法,叫做“time—out”。

这词本用于体育比赛中,表示“暂停”,然而在美国的家庭及幼儿园中,这是一个人人知晓的词,是父母及老师用于“惩罚”一时不规矩的孩子的方法。

可译为“计时隔离”,有点像中国的关禁闭。

使用这种惩罚的手段时要注意:说理、警告在前,关禁闭在后,不能动不动就用此法;在关禁闭时,可以告诉孩子的时间,如对孩子说:“关你10分钟!”也许大家会认为,这样岂不是失去了威摄力吗?其实只要是父母态度一致,神情严肃,孩子就是关上几分钟,对他来说都是很长时间的,因为婴幼儿特别害怕离开父母。

另外有个时间的规定,父母也好不失面子地结束对孩子的惩罚;另外,关闭时不管孩子怎么伤心的哭闹,大人都不能随便去理他,一定要等时间到了,再去理他。

当然为了防止意外,大人可以在门外悄悄监护,但不要让孩子发现了;关闭结束后,大人也不要一下子都去理孩子,仍然要保持平静的态度,只需一个大人去理理他,并简要地讲讲道理,并提醒孩子以后要注意改正就可以了。

“计时隔离”摒弃了打骂或溺爱,值得中国的父母很好的借鉴。

在我们的周围,常常可以看到孩子犯了“错误”后,大多数家长都是溺爱、护短,不批评不教育,也有的家长对有过错的孩子施暴,打骂一顿。

这两种极端都是不可取的,前者容易使孩子产生把错误当荣耀的错觉,助长孩子的任性、霸道。

后者易使孩子心灵蒙上孤独、恐惧阴影,不利于他们健康心灵的培养。

“计时隔离”抓住了儿童的心理,堪称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儿童心理学认为,孩子对父母或大人的依赖性很大,一旦受到冷落或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就会滋生来自外界的威慑力。

隔离使他们感觉到自己与别的孩子不一样被区别对待了,孩子对这种厚此薄彼的“不一样”非常敏感,固而在心理上产生很大震动,促进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犯“错误”?错在哪里?聪明的孩子还会举一反三主动思考
纠正“错误”的方法,再经过家长的教育、点拨,这样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