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考语文二轮专题总复习课件第6课时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词意境课件
课后作业
度破讷沙二首(其二)
李益 (唐)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本诗。
初夏江村
高启 (明) 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 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 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 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 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出诗人 怎样的心境?
①本诗描画了诗人春行时的所见所闻的宜 阳城草木疯长,涧水流淌,花儿凋零,鸟 凄清鸣叫的图景。②运用情景交融、以乐 景写哀情的手法,营造凄清冷寂氛围。 ③表达诗人对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感伤。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忆昔西池会,鹓yuān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
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
愁如海。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注]
——王国维《蝶恋花》
①千秋岁: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
②西池:汴京(开封)金明池。
③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1.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简要描述。
海盐官舍早春
唐 刘长卿
小邑沧洲吏,新年白首翁。 一官如远客,万事极飘蓬。 柳色孤城里,莺声细雨中。 羁心早已乱,何事更春风。 本诗描画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请简析。
海盐官舍早春 唐 刘长卿
小邑沧洲吏,新年白首翁。 一官如远客,万事极飘蓬。 柳色孤城里,莺声细雨中。 羁心早已乱,何事更春风。 本诗描画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简析。 ①本诗描画了新年时,诗人看到孤城中柳 色青青,濛濛细雨里莺啼声声的情景。 ②以乐景写哀情,营造悲凉寂寥的氛围。 ③表达诗人对久居官场的厌倦、思乡而不 得回的孤苦以及韶华易逝之感。
《诗歌鉴赏·意境》课件
研究诗人的生平、创作风格、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时代背 景,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并更好地把握诗人的创 作意图。
04
意境的实践应用
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意境的鉴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 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从而激发他 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品味和鉴赏,学生 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 对语言的敏感度。
意境的创造和领悟是评价一首诗歌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 之一。
中国古代诗人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独特的意境创造手法和理论体系,为世 界文学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02
意境的构成
意象
总结词
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元素,是诗歌中呈现出的具体形象或画面。
详细描述
意象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是诗歌中呈现出的具体形象或 画面,如“月”、“花”、“鸟”等。意象的选择和组合是构成意境的重要手段 ,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从而感受到诗歌的深层含义。
情感
总结词
情感是构成意境的重要因素,是诗歌中表达出来的情感和情绪。
详细描述
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是构成意境的重要因素。诗人通过语言和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如喜怒哀乐、离别 思念等。情感的表现是构成意境的重要手段,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感动,使读者深入感受到诗歌的内在美。
语言
总结词
语言是构成意境的媒介,是诗人用来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
详细描述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是诗人用来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诗歌中的语言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通过语言 的运用,诗人能够创造出独特的意境和氛围。语言的运用对于构成意境至关重要,不同的语言风格和 表达方式会营造出不同的意境效果。
04
意境的实践应用
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意境的鉴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 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从而激发他 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品味和鉴赏,学生 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 对语言的敏感度。
意境的创造和领悟是评价一首诗歌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 之一。
中国古代诗人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独特的意境创造手法和理论体系,为世 界文学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02
意境的构成
意象
总结词
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元素,是诗歌中呈现出的具体形象或画面。
详细描述
意象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是诗歌中呈现出的具体形象或 画面,如“月”、“花”、“鸟”等。意象的选择和组合是构成意境的重要手段 ,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从而感受到诗歌的深层含义。
情感
总结词
情感是构成意境的重要因素,是诗歌中表达出来的情感和情绪。
详细描述
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是构成意境的重要因素。诗人通过语言和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如喜怒哀乐、离别 思念等。情感的表现是构成意境的重要手段,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感动,使读者深入感受到诗歌的内在美。
语言
总结词
语言是构成意境的媒介,是诗人用来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
详细描述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是诗人用来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诗歌中的语言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通过语言 的运用,诗人能够创造出独特的意境和氛围。语言的运用对于构成意境至关重要,不同的语言风格和 表达方式会营造出不同的意境效果。
高考诗歌鉴赏之意境ppt优秀课件
(2005年全国卷1)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 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
考
答
案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 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 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 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 情景交融。诗中 “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 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8
• 简要总结答题步骤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体现的意境。
第一步:
野、天、树、江、月、人
第二步:
日暮时刻,旷野无垠,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 夜晚,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
第三步:
旷远、清冷
第四步:
物象 作者的主观情感
意象
意象: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意)的物象(象), 是“意”与“象”的统一,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 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有主观色彩 词
意象组合构成凄凉氛围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藤——枯藤—— 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说一说 什么是意境?
意 境
是诗人的主观思 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 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 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 味的艺术境界。
• 练习书上P171 页 • 《关山月》
• 这首诗通过巍巍的天山,苍茫云海、一轮 倾泻银光的月亮和掠过万里关山的浩荡长 风描绘出一幅广阔无垠的万里边塞图,营 造出壮阔而又苍凉的意境。
意境类考题 自己试着总结答题套路
参
考
答
案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 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 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 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 情景交融。诗中 “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 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8
• 简要总结答题步骤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体现的意境。
第一步:
野、天、树、江、月、人
第二步:
日暮时刻,旷野无垠,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 夜晚,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
第三步:
旷远、清冷
第四步:
物象 作者的主观情感
意象
意象: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意)的物象(象), 是“意”与“象”的统一,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 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有主观色彩 词
意象组合构成凄凉氛围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藤——枯藤—— 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说一说 什么是意境?
意 境
是诗人的主观思 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 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 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 味的艺术境界。
• 练习书上P171 页 • 《关山月》
• 这首诗通过巍巍的天山,苍茫云海、一轮 倾泻银光的月亮和掠过万里关山的浩荡长 风描绘出一幅广阔无垠的万里边塞图,营 造出壮阔而又苍凉的意境。
意境类考题 自己试着总结答题套路
高三第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 PPT优秀课件
结合尾联诗句,赏析整首诗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
答案一: 刻画了一个孤独的老者形象。
答案二: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来刻画诗人的形象,写作者旅途中看到一只 飘飞的沙鸥,来引发感慨,突显人物的 。
答案三: 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在旅夜之中看到静寂、空阔的景 象,想到自己仿佛就象天地间孤独飘飞的一只沙鸥, 刻画了一 个孤苦无依、辗转飘零、孤独老迈的诗人形象。
一、古代诗歌表达技巧单项练习
送别杜审言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诗歌形式 ------ 表达技巧
诗歌内容 ------ 形象 (人物 ------ 思想情感
事物 景物)
二、古代诗歌形象单项练习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四、课堂作业
生查子
朱淑贞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 泪满春衫袖
1、此词历来为人所称道,人多以为 “抒感伤怨抑之情 ”,请简要赏析。
答题步骤: (三段论)
明确表达技巧 +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表达效果
表 达 技 巧
表现手法 (描写 抒情)
描写: 方位 正侧 虚实 动静 视听 想象 抒情: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借古讽今 托物言志
(用典) (象征)
修 辞 : 比喻 拟人 对比 衬托 列诗句中运用的表达技巧。 1、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2、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意境 PPT优秀课件
【例2解析】:诗的后四句写出了夕阳西下, 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 归的景象;这是一幅恬静美好的景象;诗歌景 中含情,寄情于景;表现了诗人悠然闲适的心 情。
4. 总结 【 意境鉴赏答题公式】
诗歌意境鉴赏=
图景画面
+图景画面的特点
+景与情的关系
+情感
【公式阐释】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解析:诗的后四句写出了夕阳西 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 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这是一 幅恬静美好的景象;诗歌景中含情 ,寄情于景;表现了诗人悠然闲适 的心情。 思考:参考答案包含几个步骤?
【例1解析】 :这首诗写出了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 万物一新,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 莲,浣女欢快回家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恬静幽美的意 境。诗歌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 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公式阐释】
解答此类题,应包括四个要点: 1.结合诗中的意象,展开适当的想象,描绘诗中展 现的图景画面。 2.对这个图景画面的特点做一个简要的总结。 修饰意境的词语 3.指出景与情的关系。
【情与景的关系】
1、借景抒情 2、情景交融(触景生情、景中含情、寄 情于景) 3、以乐景衬哀情 4、以哀景衬乐情 5、通过对比、烘托等手法抒情
【例2解析】:诗的后四句写出了夕阳西下, 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 而归的景象;这是一幅恬静美好的景象;诗 歌景中含情,寄情于景;表现了诗人悠然闲 适的心情。
【例1解析】 :这首诗写出了初秋的傍晚山雨 初霁,万物一新,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 松、水中碧莲,浣女欢快回家的景象,营造了一 种恬静幽美的意境。诗歌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 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
4. 总结 【 意境鉴赏答题公式】
诗歌意境鉴赏=
图景画面
+图景画面的特点
+景与情的关系
+情感
【公式阐释】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解析:诗的后四句写出了夕阳西 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 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这是一 幅恬静美好的景象;诗歌景中含情 ,寄情于景;表现了诗人悠然闲适 的心情。 思考:参考答案包含几个步骤?
【例1解析】 :这首诗写出了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 万物一新,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 莲,浣女欢快回家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恬静幽美的意 境。诗歌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 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公式阐释】
解答此类题,应包括四个要点: 1.结合诗中的意象,展开适当的想象,描绘诗中展 现的图景画面。 2.对这个图景画面的特点做一个简要的总结。 修饰意境的词语 3.指出景与情的关系。
【情与景的关系】
1、借景抒情 2、情景交融(触景生情、景中含情、寄 情于景) 3、以乐景衬哀情 4、以哀景衬乐情 5、通过对比、烘托等手法抒情
【例2解析】:诗的后四句写出了夕阳西下, 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 而归的景象;这是一幅恬静美好的景象;诗 歌景中含情,寄情于景;表现了诗人悠然闲 适的心情。
【例1解析】 :这首诗写出了初秋的傍晚山雨 初霁,万物一新,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 松、水中碧莲,浣女欢快回家的景象,营造了一 种恬静幽美的意境。诗歌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 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
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鉴赏课件
三、看意象。写诗是为了抒情、言志,而情和志是虚的, 需要借助于实物来传达,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典型的意象,把握 诗歌的意境和主旨。 四、看注释。注释是对诗歌写作的说明或提示,往往隐含 着写作的动因、背景等重要信息,它凝聚着前人的智慧,也是 帮助我们打开诗歌艺术宝库的钥匙。
五、看所属类别和诗歌风格。我们有时可以借助内容和风 格来把握诗作的思想倾向和诗人的情感变化。 1.山水田园诗: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 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 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一 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时所寄托的感情。
【读文示范】
3.边塞诗:鉴赏边塞诗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 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 4.咏史诗: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 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从而表现作者历尽沧桑之后的沉 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 六、看题干。在诗歌鉴赏中,试题也为我们解读诗歌,得 出正确答案,提供了不少信息。
专题六 古代诗歌鉴赏CFra bibliotek目 录
ONTENTS
读文 整体理解
古代诗歌鉴赏是高考的必考内容, 也是考生感觉难度较大 的一个题型。很多考生面对一首诗歌鉴赏题时,不知该如何下 手。下面就我们面对一道诗歌鉴赏题时,该从哪些方面考虑和 下手提供如下的几个切入点。
古代诗歌鉴赏六大切入点 一、看标题。诗歌的标题往往是诗歌的眼睛、核心,常起 到统领全篇的作用,点出了诗歌所抒写的人物和事件,暗示着 诗歌的类型与意境等。鉴赏时可以根据诗歌提供的信息,较为 准确地理解诗歌。 二、看作者。看作者就是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和风格来解 读诗歌。每个作者有每个作者的风格。 如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陆游诗风 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等等。了解 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高三语文复习 第2部分第6节 古代诗歌鉴赏(上)课件 粤教版
4.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如果说以上三点是鉴赏诗歌的“形”,是鉴赏 诗歌切入的目标和对象,那么“评价诗歌的思想内 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是评价诗歌的“神”,由 “形”入“神”,体现了探究事物的一般规律。在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时要尽可能 地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思想的发展轨迹,围 绕具体诗作的字词句篇所透露的信息,进行分析归 纳,作出中肯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考查内容:以鉴赏形象、技巧和评价作者的观 点态度为主。
从近几年广东高考的诗歌鉴赏题来看,选取的 诗歌都不是名家名篇,如 2005 年选取的是宋代寇 准的五言律诗; 2006 年选取的是清代广东诗人谭 敬昭的七言绝句; 2007 年选取的是宋代林景熙的 五言律诗; 2008 年考查形式为比较阅读,所选诗 歌为吕本中的《木芙蓉》和范成大的《窗前木芙 蓉》,所考考点为所写对象特点、修辞手法和形象; 2009 年考查的是名家杜甫的《月》,但不属于其 名篇。虽然篇目不为考生所熟悉,但诗歌中很
望 江 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 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 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 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 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答案】①(客观)视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 归路;②(主观)情感的阻隔:思念之情无法传递。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 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 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 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案】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 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六ppt
3、报国无门的悲伤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4、山河沦丧的痛苦
示儿 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4、山河沦丧的痛苦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此诗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烈场面:唐军 誓死杀敌,奋不顾身,但结果五千将士全部丧身 “胡尘”。三四句把现实与梦境虚实对比,荣枯 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此诗表现了诗人对 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 1、 建功立业的渴望
二
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
2、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
建 3、报国无门的悲伤
功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报 4、山河沦丧的痛苦
国
如:陆游《示儿》 文天祥《过零丁洋》;
1、 建功立业的渴望
龟 虽 寿曹操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生
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悦
活
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
杂
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感
4、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意境课件 粤教版
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 春水,满城的春花,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
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
寒食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
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 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
鉴赏7 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2)请从“情”和“景”
乡了,姑且用新火来烹煮新茶,趁著时光 未老,借吟诗饮酒来自得其乐吧。[
鉴赏5
花草的芳香消失,而山间秋色却是我永远留
驻的理由。
9
鉴赏6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栖树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问:这首诗描绘了 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思想感情?
(1)此诗用了“中庭、树鸦、冷露、 桂花、月夜、秋”等意象、描绘了 一幅中秋月夜图; (2)月光照射在庭院中, 地上好 像铺了一层霜雪,院中的树上乌鸦 停止了聒噪,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刻, 秋露轻盈无迹,打湿了庭中的桂花。 (3)这是一幅宁静伤感的画面, (4)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 委婉动人。抒发了诗人望月情怀的 乡愁。
课前一背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 苌弘、师襄、老聃(dān)。郯 (tán)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 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学科网
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pán),年十七 ,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 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江枫渔火对愁眠。 (2)写出羁旅者孤孑清寥、愁
姑苏城外寒山寺, 绪满怀的情感。
夜半钟声到客船。
(1)在诗中作者 写了哪几种景物?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 征?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1) 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来写的。上阕写的情景是 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 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
(2) 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 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 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 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
第6课时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
一、设题方式 1 .诗中哪两联写了什么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 融的意境。 2 .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 在某两句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3 .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二、应答分析 所谓“意”,指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在理解、认 识现实生活基础上形成的典型感受,是“情化的理”, 又是“蕴理的情”;所谓“境”是诗人所描写的具体 景物,即鲜明的生活图画,是从大量的现实生活中提 炼出来的、富有特性的艺术形象。“意境”,就是作 者的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 的艺术境界。意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 缺一不可,只是有所侧重而已。
1.物境:重在写景,情浓,意淡,如韦应物《滁州 西涧》。 2.情境:重在抒情,景散,意明,如杜甫《闻官军 收河南河北》。 3.意境:重在写意,情浓,景淡,如王之涣《登鹳 雀楼》。
三、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 画面。描述时既要忠实于原诗,又要用自己的联想和 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有诗意。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静 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恰切的吻合 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四、方法点拨 1.解读全诗,勾其玄要。要总体把握意象、形象 的特征(什么景、什么地、什么时令、什么人、什么特 征)。 2.理清景与景、景与人、景与情的关系。有时诗 中所描写景物比较复杂,要分清景物间的主从、详略、 先后、虚实、动静、点面等关系,分清景与情之间的 并列、因果、互衬、交融或交叉等关系。
★答案★
(1) ①喜爱幽静:“人意静”“寒雾生”等;②亲 近自然:“临水”“稍见初日开”等;③向往自由: “学野凫”“逐清景”等;④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 “安得”。(意思对即可) (2) 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听 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② 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 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节奏优美 ( 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 ) ,意境深阔、 淡雅(或幽静、清新)。(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 哀伤、惆怅、寂寞、孤独、烦闷、积极向上、消极颓 废、坚守节操、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 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思乡之情、怀友 之情、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壮志未酬的愤激等, 但切忌空洞,要答得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哀 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哀伤”。
★答案★
(1)拟人。第一首例句:海棠脉脉要诗催。第二首例 句: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2) 第一首诗通过写海棠的脉脉含情、灿烂妩媚, 表达了诗人对海棠无限的喜爱和欣赏。第二首诗借 海棠不惧春寒、独立风雨的傲然之态,寄托了诗人 虽处家国离乱之中却仍析写景技巧,主要从三方面考虑:层次角度 (时空顺序、动静虚实、色调冷暖、正反点面等),遣词 造句( 炼字及修辞手法 ) ,具体技巧 (渲染、烘托、白描、 对比、象征、比兴等)。 4.体会意境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心情,表达 志向,抒发情感等。 5.语言组织:先分后总,联系诗句,分条作答。
五、误区指津 1.描绘诗中图景、形象,不能翻译诗句,要用自 己的语言再现。既要忠于原诗又要适当创新。 2.概括意境气氛和形象的特点用语要全面准确。 3.分析思想感情要具体,要突出题干中的“怎么 样”,而不是“是什么”。 4.分析纯写景诗时,就诗论诗,不必牵强附会地 向作者境遇和时代背景上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