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雷和感应雷的区别
感应雷防雷方案

感应雷防雷方案一、概述目前,雷击灾害已成为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危害之一,每年由雷击引发的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额巨大。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等生产资料的投入,安全生产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由于雷电引发的灾害事故越来越多。
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以及安全责任的落实,防雷工作更应重视和落实。
二、雷电防护原理1、雷电入侵途径1)直击雷:所谓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构架、树木、动植物上,因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效应等造成建筑物等损坏以及人员伤亡。
一般防直击雷是通过外部避雷装臵即:接闪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避雷线)、引下线、接地装臵构成完整的电气通路,将雷电流泄入大地。
然而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臵的导通只能保护建筑物本身免受直击雷的损毁,但雷电仍然会透过多种形式及途径破坏电子设备。
2)感应雷:所谓感应雷,是指雷云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等现象称之为感应雷击。
雷电在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的放电时,会在附近的电源线路、信号线路、埋地管道、设备间连接线和铁路钢轨等等导体上产生静电和电磁感应过电压,使串联在线路中间或终端的电子设备遭到损害。
感应雷虽然没有直击雷猛烈,但其发生的几率比直击雷高得多。
直击雷只在雷云对地闪击时才会对地面造成灾害,而感应雷则不论雷云对地闪击或者雷云对雷云之间闪击,都可能发生并造成灾害。
此外直击雷一次只能袭击一个小范围的目标,而一次雷闪击则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多个小局部同时产生感应雷过电压,并且这种感应高压可以通过电力线、电话线等传输到很远,致使雷害范围扩大。
装有避雷针的建筑物,可以避免雷击损坏建筑物,但是在雷电从建筑物顶端泻放入大地或者附近发生雷击的时候,雷电电磁脉冲可以通过避雷针的引下线和接地系统地线产生很强的电场,建筑物内的所有金属物品均会产生感应电压,这些感应电压的高低随着金属形状、距地线的距离和雷击大小而变(根据IEC 61312标准,当雷击击中建筑物时,即使装有避雷针,直击雷电流的50%通过引下线和接地系统入地,仍然会有大约50%的雷击能量仍会分配到各线路系统)一旦您的电源输入线、电话线、网络线或其它电子设备的金属引出、引入线感应到瞬间高压,避雷针就无能为力了。
感应雷与直击雷的区别以及危害

感应雷与直击雷的区别以及危害感应雷与直击雷的区别以及危害转:直击雷:大气中带有电荷的雷云对地电压可高达几亿伏。
雷云同地面凸出物之间的电场强度达到空气的击穿强度时,产生的放电现象称为直击雷。
此时雷电的主要破坏力在于电流特性而不在于放电产生的高电位。
大气放电直接通过地面建构筑物和地面设备,强大的雷电流经过这些物体入地,在瞬间产生很大的机械振动力和高温高热使物体遭到破坏。
当雷电流通过具有电阻或电感的物体时将产生很大的电压降和感应电压,能破坏绝缘,产生火花,引起燃烧、爆炸,使设备部件熔化,在雷电流流过的通道上物体水分受热汽化而剧烈膨胀,产生强大的冲击性机械力。
该机械力可以达到5000~6000N,因而可使人体组织,建筑物结构、设备部件等断裂破碎,从而导致人员伤亡、建筑物破坏,以及设备毁坏等。
感应雷:感应雷是指当雷云来临时地面上的一切物体,尤其是导体,由于静电感应,都聚集起大量的雷电极性相反的束缚电荷,在雷云对地或对另一雷云闪击放电后,云中的电荷就变成了自由电荷,从而产生出很高的静电电压(感应电压),其过电压幅值可达到几万到几十万伏,这种过电压往往会造成建筑物内的导线,接地不良的金属物导体和大型的金属设备放电而引起电火花,从而引起火灾、爆炸、危及人身安全或对供电系统造成的危害。
另一种情况是,在雷电闪击时,由于雷电流的变化率大而在雷电流的通道附近就形成了一个很强的感应电磁场,对建筑物内的电子设备造成干扰、破坏,又可能使周围的金属构件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产生大量的热而引起火灾。
另外,当架空线遭受直击雷或产生感应雷,高电位便会沿着导线电源线以及信号侵入变电站或建筑物内,这种雷电波侵入也会对电气设备造成危害或使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放电,引起破坏作用。
它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1.静电感应雷:是由于带电积云接近地面,在架空线路导线或其他导电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电荷引起的。
它将产生很高的电位。
2.电磁感应雷:是由于雷电放电时,巨大的冲击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引起的。
直击雷和感应雷

直击雷是带电云层(雷云)与建筑物、其它物体、大地或防雷装置之间发生的迅猛放电现象,并由此伴随而产生的电效应、热
指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主要危害建筑物、建筑物内电子设备和人。
直击雷的电压峰值通常可达几万伏甚至几百万伏,电流峰值可达几十KA乃至几百KA,其之所以破坏性很强,主要原因是雷云所蕴藏的能量在极短的时间(其持续时间通常只有几us到几百us)就释放出来,从瞬间功率来讲,是巨大的。
防避直击雷通常都是采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或金属物件作为接闪器,将雷电流接收下来,并通过作引下线的金属导体导引至埋于大地起散流作用的接地装置再泄散入地。
感应雷
感应雷是指当雷云来临时地面上的一切物体,尤其是导体,由于静电感应,都聚集起大量的雷电极性相反的束缚电荷,在雷云对地或对另一雷云闪击放电后,云中的电荷就变成了自由电荷,从而产生出很高的静电电压(感应电压)其过电压幅值可达到几万到几十万伏,这种过电压往往会造成建筑物内的导线,接地不良的金属物导体和大型的金属设备放电而引起电火花,从而引起火灾、爆炸、危及人身安全或对供电系统造成的危害。
雷电的种类及危害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编订:XXXXXXXX20XX年XX月XX日雷电的种类及危害简易版雷电的种类及危害简易版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
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l.雷电种类雷电分为直击雷、感应雷和球雷。
直击雷是带电积云接近地面至一定程度时,与地面目标之间的强烈放电。
直击雷的每次放电含有先导放电、主放电、余光三个阶段。
大约50%的直击雷有重复放电特征。
每次雷击有三、四个冲击至数十个冲击。
感应雷也称作雷电感应,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
静电感应雷是由于带电积云在架空线路导线或其他导电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电荷,在带电积云与其他客体放电后,感应电荷失去束缚,以大电流、高电压冲击波的形式,沿线路导线或导电凸出物的传播。
电磁感应雷是由于雷电放电时,巨大的冲击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在邻近的导体上产生的很高的感应电动势。
球雷是雷电放电时形成的发红光,橙光、白光或其他颜色光的火球。
从电学角度考虑,球雷应当是一团处在特殊状态下的带电气体此外,直击雷和感应雷都能在架空线路或在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沿线路或管道的两个方向迅速传播的雷电冲击渡。
2.雷电危害雷电具有雷电流幅值大(可达数十千安至数百千安)、雷电流陡度大(可达50 kA/μs)、冲击性强、冲击过电压高(可达数百千安至数千千安)的特点。
其特点与其破坏性有紧密的关系。
雷电的种类-直击雷,感应雷,球形雷

感应雷
简介
感应雷[1]也称为雷电感应或感应过电压。它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
分类
(1)静电感应雷:是由于带电积云接近地面,在架空线路导线或其他导电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电荷引起的。它将产生很高的电位。 (2)电磁感应雷:是由于雷电放电时,巨大的冲击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引起的。这种迅速变化的磁场能在邻近的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雷电感应引起的电磁能量若不及时泄入地下,可能产生放电火花,引起火灾、爆炸或造成触电事故。
编辑本段描述
一种情况
感应雷是指当雷云来临时地面上的一切物体,尤其是导体,由于静电感应,都聚集
起大量的雷电极性相反的束缚电荷,在雷云对地或对另一雷云闪击放电后,云中的电荷就变成了自由电荷,从而产生出很高的静电电压(感应电压)其过电压幅值可达到几万到几十万伏,这种过电压往往会造成建筑物内的导线,接地不良的金属物导体和大型的金属设备放电而引起电火花,从而引起火灾、爆炸、危及人身安全或对供电系统造成的危害。
球状闪电俗称滚地雷,就是一个呈圆球形的闪电球。这是一个真实的物理现象,绝非科幻小说或卡通片集的能量炮。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1031-1095年)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一次球状闪电的实况,描述了暴雷运行的过程。球形闪电自天空进入“堂之西室”后,又从窗间檐下而出,雷鸣电闪过后,房屋安然无恙,只是墙壁窗纸被熏黑了。
指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主要危害建筑物、建筑物内电子设备和人。 直击雷的电压峰值通常可达几万伏甚至几百万伏,电流峰值可达几十KA乃至几百KA,其之所以破坏性很强,主要原因是雷云所蕴藏的能量在极短的时间(其持续时间通常只有几us到几百us)就释放出来,从瞬间功率来讲,是巨大的。 防避直击雷通常都是采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或金属物件作为接闪器,将雷电流接收下来,并通过作引下线的金属导体导引标之间的强烈放电称为直击雷。[1]直击雷的放电过程如图。 雷电直接击在受害物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从而对设施或设备造成破坏和人畜造成伤害。 直击雷的放电过程
雷电的种类和危害

雷电的种类和危害雷电是一部分带电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带电云层与大地之间产生的猛烈闪电并伴随巨大响声的放电现象。
一、雷电的种类1、按雷电的危害方式分类1)直击雷(1)直击雷是带电云层(雷云)与地面突出物之间的电场强度达到空气击穿强度时,发生激烈放电并显现闪电和雷鸣的现象。
(2)直击雷的放电过程每一次放电过程分为先导放电、主放电和余光三个阶段。
先导放电是雷云向大地进展的不太光亮的一种放电,当先导放电接近大地时,立刻发生从大地向雷云进展的极光亮的主放电。
主放电有微弱余光。
大约50%的直击雷有重复放电的性质。
平均每次雷击有三四个冲击,最多能显现几十个冲击。
第一个冲击的先导放电是阶段形先导放电,第二个冲击以后的先导放电是箭形先导放电。
阶段形先导放电的时间为5~20ms,箭形先导放电的时间约为1ms,主放电时间不超过0.5~0.1ms,余光延续时间为30~50ms。
2)感应雷感应雷也称雷电感应或感应过电压。
感应雷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两种。
(1)静电感应雷静电感应雷是雷云接近地面时,使邻近的金属设施特别是较长的金属设施(如架空线路)上,感应产生与雷云相反的大量束缚电荷。
在雷云对其他部位或其他雷云放电后,这些金属设施上的电荷失去束缚,以雷电波的形式高速传播,形成静电感应。
静电感应电压的幅值可达到几万到几十万伏,往往造成建筑物内的导线、接地不良的金属导体和大型的金属设备放电而引起电火花,从而引起电击、火灾、爆炸,危及人身安全或对供电系统造成危害。
(2)电磁感应雷电磁感应雷是由于雷电放电时,巨大的冲击雷电流在四周空间产生快速变化的磁场引起的。
这种强磁场能使四周的金属导体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压。
电磁感应雷会对建筑物内的电子设备造成干扰、破坏,或者使四周的金属构件感应出电流,产生大量的热而引起火灾。
3)雷电侵入波雷电侵入波是指雷击在架空线或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的冲击电压沿线路或管道的两个方向快速传播的雷电波。
典型雷电波形的定义

典型雷电波形的定义
发布时间:2008-11-25点击次数:517文章来源:本站
1、雷电波形
a)10/350uS是时间与电流的曲线,是典型雷电击穿大地的雷电流曲线,是雷电直接袭击电力线和避雷针的雷电流曲线。
我们一般称直击雷波形。
b)8/20uS是时间与电流的曲线,是典型雷电击穿大地(避雷针或临近接闪物)引起的电磁脉冲感应过电压,这个感应过电压击穿、烧毁设备时的电流曲线。
我们一般称感应雷波形。
2、直击雷波形和感应雷波形的区别:
a)标准与规定的差异性: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1024《建筑设计防雷规范》、IEC1312《雷电电磁脉冲防护》均执行10/350uS和8/20uS雷电波形。
国家标准GB11032-2000《交流避雷器》、GB3482-3483-83《电子设备雷击实验、导则》均执行8/20uS雷电波形。
b)根据理论计算,同等雷击电流作用下,10/350uS和8/20uS雷电焦耳能量之比为17.5(比如:一个8/20uS雷电流10KA其雷电焦耳为1000J,那么,一个10/350uS雷电流10KA其雷电焦耳近似为17500J),10/350uS和8/20uS雷电焦耳能量是有本质上的区别。
c)2000年10月1日,国家颁布了GB50057-2000《建筑设计防雷规范》标准,第一次强制要求必须执行10/350uS雷电波形,这是我国与国际接轨的第一个雷电防护标准。
直击雷与感应雷的防护

直击雷与感应雷的防护
一、直击雷防护目的是什么?按现代防雷技术要求,直击雷防护采用哪些措施?
答:直击雷防护是保护建筑物本身不受雷电损害,以及减弱雷击时巨大的雷电流沿着建筑物泄入大地时对建筑物内部空间产生的各种影响。
直击雷防护主要采用独立针(矮小建(构)筑物)。
建筑物防直击雷措施应采用避雷针、带、网、引下线、均压环、等电位、接地体。
二、什么叫感应雷?感应雷防护的目的是什么?应采取哪些防护措施?
答:感应雷的防护措施是对雷云发生自闪、云际闪、云地闪时,在进入建筑物的各类金属管、线上所产生雷电脉冲起限制作用,从而保护建筑物内人员及各种电气设备的安全。
采取的措施应根据各种设备的具体情况,除要有良好的接地和布线系统,安全距离外,还要按供电线路,电源线、信号线、通信线、馈线的情况安装相应避雷器以及采取屏蔽措施。
雷电的分类

雷电的分类我们根据生活常识和结合有关资料,发现雷的种类主要有四种:直击雷、球雷、感应雷和雷电侵入波。
1)直击雷:是雷电与地面、树木、铁塔或其它建筑物等直接放电形成的。
这雷击的能量很大,雷击后一般会留下烧焦、坑洞,突出部分削掉等痕迹。
2)球雷:是一种紫色或灰紫色的滚动雷,它能沿地面滚动或空中飘动,能从门窗、烟囱等孔洞缝隙窜入室内,遇到人体或物体容易发生爆炸。
3)感应雷:是指感应过压。
雷击于电线或电气设备附近时,由于静电和电磁感应将在电线或电气设备上形成过电压。
没听到雷声,并不意味着没有雷击。
4)雷电侵入波:是雷电发生时,雷电流经架空电线或空中金属管道等金属体产生冲击电压,冲击电压又随金属体的走向而迅速扩散,以致造成危害。
三、雷电的危害:自然界每年都有几百万次闪电。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
最新统计资料表明,雷电造成的损失已经上升到自然灾害的第三位。
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雷击以及雷击负效应造成的人员伤亡达3000~4000人,财产损失在50亿元到100亿元人民币。
1、雷击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五种:(1)直击雷直击雷是雷击危害最主要的一种形式,我们在前面的雷电的分类中已经介绍过了。
由于直击雷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上的某一点发生猛烈的放电现象,所以它的破坏力十分巨大,若不能迅速将其泻放入大地,将导致放电通道内的物体、建筑物、设施、人畜遭受严重的破坏或损害——火灾、建筑物损坏、电子电气系统摧毁,甚至危及人畜的生命安全。
(2)雷电波侵入雷电不直接放电在建筑和设备本身,而是对布放在建筑物外部的线缆放电。
线缆上的雷电波或过电压几乎以光速沿着电缆线路扩散,侵入并危及室内电子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等各个系统。
因此,往往在听到雷声之前,我们的电子设备、控制系统等可能已经损坏。
(3)感应过电压雷击在设备设施或线路的附近发生,或闪电不直接对地放电,只在云层与云层之间发生放电现象。
雷电的常见种类、侵袭途径及防雷知识和措施

雷电的常见种类、侵袭途径及防雷知识和举措三种雷害最常见雷电分直击雷、感应雷和球形雷,最常见的是直击雷和感应雷.直击雷,顾名思义就是直接打击到物体上的雷电;感应雷即通过雷击目标旁边的金属物等导电体感应,间接打击到物体上;球形雷那么像火球一样,会飘进室内.大厦一般要安装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主要预防直击雷和感应雷,所采用的材料一定要精密.预防球形雷主要方法是关闭门窗,预防球形雷飘进室内;如果球形雷意外飘进室内,千万不要跑动,由于球形雷一般跟随气流飘动.如果在野外遇到球形雷,也不要跑动,可拾起身边的石块使劲向外扔去,将球形雷引开,以免误伤人群.据专家介绍,家用电器都是低压产品,一般都安装了不同类型的避雷针,采取了相应的防雷举措.在野外,千万不要高举雨伞等.人乘坐在车内一般不会遭遇雷电袭击,由于汽车是一个封闭的金属体,具有很好的防雷电功能,一些油车后面拖着一条铁链,也是一种防雷设备. 专家提醒,驾车遭遇打雷时务必不要将头手伸向车外.雷电侵袭的主要途径一、直接雷击的侵袭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或暴露在空间的各种设备、各种架空金属线缆〔如电力电缆、通信线路、网络布线等〕.它可能在数微秒之内产生数万伏乃至数拾万伏的高压,产生火花放电,形成巨大的热能和机械能量,摧毁建筑物、设备,危及人身平安.二、雷电波侵入雷电虽然未直接击中建筑物或设备,但击中与本建筑物或设备相连的金属管、线,通过传导的方式经电阻性耦合将雷电波引入建筑物内,损害与之相连接的用电设备、通信设备、计算机网络等设备乃至危害人身平安.三、雷击电磁脉冲干扰雷击发生时,由于雷电流迅速变化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瞬变的强电磁场,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诱发强大的雷击电磁脉冲,经感性耦合、容性耦合或电磁辐射产生脉冲过电压和过电流损坏有关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开展,大量采用微电子技术的、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监控、通信等网络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建筑物中.而微电子设备的高度集成化,低工作电平和小工作电流的特点,又带来绝缘强度低,耐过电压、过电流的水平差等致命弱点.美国研究报告[AD-722675]指出:当雷电活动时,磁感应强度到达0.07GS时,计算机发生误动作, 当磁感应强度超过 2.4GS时,计算机发生永久性损坏.因而雷电所产生的雷电电磁脉冲对微电子设备将产生严重的危害.根据统计,雷电对微电子设备的破坏而造成的损失,已远远超过了雷击火灾的损失,成为当今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四、地电位还击当设备没有采取等电位接地举措的情况下,由于各接地系统本身的接地途径不同,冲击接地电阻差异,以及在泄放雷击电流时,所通过的雷击电流存在差异,导致地电位升高和不平衡,当地电位差超过设备的抗电强度时,即引起还击,损坏设备雷电平安常识一、雷电发生时应注意的人身平安?1.留在室内,并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2.不宜使用无防雷举措或防雷举措缺乏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4.减少使用和手提 .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或活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的场地,寻找地方躲避.6.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7.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8.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9.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锄头、铁锹、羽毛球拍、高尔夫球等扛在肩上.10.不宜进入无防雷设施的临时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11.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二、单位应该怎样进行雷电灾害防范?1.单位应定期由有资质的专业防雷检测机构检测防雷设施,评估防雷设施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要求,比方:学校、区级以上医院、四星级以上宾馆、特区内高度在45米以上的高层建筑需两年检测一次.2.单位应设立防范雷电灾害责任人,负责防雷平安工作, 建立各项防雷平安工作,建立各项防雷设施的定期检测,雷雨后的检查和日常的维护.如,雷雨过后,安装在程控交换机、电脑等电器设备电源上和信号线上的过压保护器应检查有无损坏,发现损坏时应及时更换.3.建设单位在防雷设施的设计和建设时,应根据地质、土壤、气象、环境、被保护物的特点, 雷电活动规律等因素综合考虑,采用平安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施工.4.应采用技术和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雷设备、器件、器材、预防使用非标准防雷产品和器件.5.新增加建设和新增加安装设备应同时对防雷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和建设,如:重新铺设电脑网络线、室外天线的移位和加高等等都应该重新设计和建设防雷设施.6.雷灾发生时应及时向市防雷所上报情况,以便及时处理,预防再次雷击.雷雨季节如何防护家用电器通常,雷电季节影响家用电器平安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感应雷的侵入而引起.感应雷是指当雷电发生时,在进入建筑物的各类金属管、线上产生的雷电电磁脉冲.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感应雷侵入主要有四条途径:供电线、线、有线电视或无线电视天线的馈线、住房的外墙或柱子.其中前三个途径都是与家用电器有直接的外部线路连接,当这些线路是属于架空入室时那么危害更为严重.由于强烈的雷电感应作用将在这些架空导体上产生很高的雷电电磁脉冲,电磁脉冲沿着这些导体直接进入家用电器而造成危害.目前常被人们忽略的是感应雷入侵的第四个途径,即家用电器的安装未与建筑物的外墙及柱子保持一定距离.由于当住户所在的建筑物发生直击雷或侧击雷时,强大的雷电流将沿着建筑物的外墙及柱子流入地下.在这个过程中, 由于建筑物的外墙或柱子有强大的雷电流流过,便在周围的空间产生电场和磁场,如果家用电器与外墙或柱子靠得太近,那么可能受到损坏.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家用电器和作用人员的平安呢?防雷技术标准和经验告诉我们:首先,建筑物应按防雷设计标准装设直击雷防护设施,如避雷针、引下线和接地体.它们能把雷电流的大局部引入地下泄放.其次,引入住宅的电源线、线、电视信号线均应屏蔽接地引入, 这样局部雷电流又会泄入地下.用户为保证平安,应在相应的线路上安装家用电器过压保护器〔又名避雷器〕.对一般家庭而言,需要3个避雷器:第一个是单相电源避雷器,第二个是电视机馈线避雷器,第三具是电话机避雷器.避雷器的作用是对从线路上入侵的雷电电磁脉冲进行分流限压,从而实现被避雷器保护的家用电器的平安.家用电器的安装位置应尽量离开外墙或柱子远一点.还要注意经常定期检查家用电器所共同使用的接地线,大多数的家用电器的外壳几乎都与这条接地线相连, 其主要目的是对人身平安起保护作用.当安装避雷器时,所有避雷器的接地都是与这条接地线相连的,如果这条接地线松脱或断开,家用电器的外壳就可能带电,避雷也无法正常工作.过去,许多人提出雷雨天不要使用家用电器,如拔下电视机的电源插头、天线插头、打雷时不要打 .当然,这种做法是比拟平安的,但有时会感到不方便,比方有人打来时, 是接还是不接?电冰箱、空调机拔了电源便无法作用.打雷时家里没有人怎么办?因此,建议大家还是采取上述防雷方法.当然,目前条件不成熟时,拔掉所有插头也不失为一种应急举措.近年来,许多厂家开发生产了一些家用电器防雷过电压保护器,有些家电厂家在产品中增加了过电压保护器件,声称能防雷击.这里要提醒广阔用户,防雷需要进行系统工程,不是简单地加一两个元件或买一个防雷击电源插座就能解决的,为了平安可靠,还是去找各地防雷机构为您提供技术和产品咨询吧.防雷的根本举措有哪些?一、防雷装置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突出地位,把雷引向自身,然后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把雷电流泄入大地.常见的防雷装置有: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避雷线、避雷器等. 根据保护的对象不同,接闪器可选用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或避雷带.避雷针主要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保护;避雷线主要作为电力线路的保护;避雷网和避雷带主要用于建筑物的保护;避雷器是预防雷电侵入波的一种保护装置.二、电离防雷是一种新技术,它由顶部的电离装置,地下的地电流收集装置及连接线组成.电离防雷装置是利用雷云的感应作用,或采用放射性元素在电离装置附近形成强电场,使空气电离,产生向雷云移动的离子流.这样,雷云所带电荷便得以缓慢中和并泄漏,从而使空气电场强度不超过空气的击穿强度,消除落雷条件,抑制雷击发生.三、可燃、易燃液体贮罐的防雷举措是:1.金属油罐的防雷:由于金属油罐本身就有着良好的屏蔽性能,只要油罐顶板有足够的厚度,利用自身的保护是可以满足要求的.当油罐顶板厚度大于3.5毫米〔mm〕且装有呼吸阀时,可不设防雷装置.但油罐体做良好的接地,接地点不少于两处,间距不大于30米〔m〕.当罐顶板厚度小于3.5毫米〔mm〕时,虽装有呼吸阀,也就要在罐顶装设避雷针,且避雷针与呼吸阔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米〔m〕.保护范围高出呼吸阀不应小于2米〔m〕.2.非金属油罐的防雷,应采用独立的避雷针, 以防直接雷击.同时还应有防雷电感应举措.对覆土厚度大于0. 5米〔m〕的地下非金属油罐,可不考虑防雷举措.但呼吸阀、量油孔、采光孔应做良好接地,接地点不少于两处.。
雷电知识

雷电雷电是由天空中云层间的相互高速运动、剧烈磨擦,使高端云层和低端云层带上相反电荷。
此时,低端云层在其下面的大地上也感应出大量的异种电荷,形成一个极大的电容,当其场强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产生对地放电,这就是雷电现象。
雷电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击雷,是指带电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
直击雷威力巨大,雷电压可达几万伏至几百万伏,瞬间电流可达十几万安,在雷电通路上,物体会被高温烧伤甚至融化。
通常在建筑物顶部安装避雷针或避雷网等来防直击雷。
另一种是感应雷,是指当直击雷发生以后,带电云层迅速消失,而地面上某些范围由于散流电阻大,以致出现局部高电压,或者由于直击雷放电过程中,强大的脉冲电流对周围的导线或金属物因电磁感应而产生高电压以致发生闪击的现象。
一、雷电干扰的入侵路径1. 当建筑物本身受雷电直击时,和建筑物连接的金属导体包括建筑物钢筋与地极之间产生瞬时电位差,构成摧毁电子设备之冲击过电压。
并且经下引线流过的大量电流,亦产生磁场冲击波。
如上图中①所示。
2. 当远端的导线因雷电而产生感应电压会由远端经导线传导过来,如图②所示。
3. 当云层间放电时,强大的电磁冲击会在邻近的地上金属导线感应出冲击电压,并且磁场冲击会漫延到地上的建筑物,如图③所示。
4. 另外,内部操作过电压,如变压器的空载,电机的启动,开关的开启等,也能引起强大的脉冲冲击电流通过线缆引入,破坏电子设备。
如上图中④所示。
由感应雷引起的事故约占雷害事故的80%至90%。
针对感应雷的破坏途径,我们可采取接地、分流、屏蔽、均压等电位等方法进行有效的防护,以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防雷器的作用就是在最短时间内将线路上因感应雷产生的大量的浪涌电流释放到地网,使建筑物内各点之间电位差大致不变,从而保护设备。
二、接地系统接地是避雷技术最重要的环节,不管是直击雷、感应雷、或其他形式的雷,最终都是把雷电流送入大地。
因此,没有合理而良好的接地装置是不能可靠地避雷的。
直击雷与感应雷有何不同

直击雷与感应雷有何不同
夏秋季节,常有雷电发生,雷击死人,损坏家电设备时有发生。
雷击现象可分为直击雷与感应雷两种。
落地雷是直击雷,它是云体与地面(特别是突起物)之间,由于带电的性质不同,形成很强的电场把大气击穿,从而击坏放电通路上的建筑物与输电线,击死击伤人畜等;而感应雷击是间接雷,是感应电荷放电时造成的。
感应电荷是由于雷雨云的静电感应或放电时的电磁感应作用,使建筑物上的金属物体(如管道、钢筋、电线等)感应出与雷雨云相反的一种电荷。
我们知道,当金属物体或其他导体处于雷雨云和大地间所形成的电场中时,就会感应出与雷雨云相反的电荷,在雷雨云放电后,其与大地间的电场突然消失,而金属物体或导体上的感应电荷来不及流散,因而能引起很高的对地电压,引起火花放电;而且在雷雨云放电时,在雷电流的周围空间里,还会产生强大的变化电磁场,也足以使导体间隙发生火花放电。
电磁感应还可以使闭合回路的金属物体产生感应电流,在导体接触不良的地方,造成局部发热,这时易燃易爆的物品也是十分危险的。
目前,我国家用电器(如电视机、电话等)日渐普及,高层建筑增多,金属建材(如防盗门、铝合金门窗等)使用日益普遍的情况下,预防感应雷击是十分重要的。
感应雷与直击雷的危害

感应雷与直击雷的危害
感应雷是在直击雷基础上发生的,在建筑物上设置的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只能对付直击雷,对感应雷不起作用。
感应雷虽然没有直击雷猛烈,但其发生的机率比直击雷高得多。
直击雷只发生在雷云对地闪击时才会对地面造成灾害,而感应雷则不论雷云对地闪击或者雷云对雷云之间闪击,都可能发生并造成灾害。
此外直击雷一次只能袭击一个小范围的目标,而一次雷闪击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多个小局部同时产生感应雷过电压现象,并且这种感应高压可以通过电力线、电话线等传输到很远,至使雷害范围扩大。
直击雷的破坏作用主要是:电效应破坏、热效应破坏和机械效应破坏。
(1)电效应破坏
电性质的破坏作用,表现在雷击形成的数十万乃至数百万伏的冲击电压,产生过电压作用,可击穿电气设备的绝缘,烧断电线而发生短路放电,其放电火花、电弧可能造成火灾或爆炸;绝缘的损坏,还会造成高压窜入低压和设备漏电的隐患,可能引起严重的触电事故;巨大的雷电流流入地下,会在雷击点接地周围的5~10m范围内形成极高的电压,可直接导致接地电压和跨步电压的触电事故。
(2)热效应破坏
热性质的破坏作用,表现在巨大的雷电流通过导体时,在极短的时间内转换出大量的热量,高温作用造成易燃品燃烧或金属熔化、飞溅而引起火灾或爆炸。
如果直接雷击在易燃物上,更容易引起大面积的火灾。
(3)机械效应破坏
机械性质的破坏作用,表现为被击物直接遭到破坏,甚至爆裂成碎片,这是由于巨大的雷电流通过被击物时,使被击物缝隙中的气体剧烈膨胀,缝隙中的水分也急剧蒸发为大量气体,致使被击物破坏或爆炸。
此外,同性电荷之间的斥力、电流拐弯处的电磁推力、发生雷击时的气浪都有较强的破坏作用。
直击雷和感应雷的区别

感应雷也称为雷电感应或感应过电压。
它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
一种是指当雷云来临时地面上的一切物体,尤其是导体,由于静电感应,都聚集起大量的雷电极性相反的束缚电荷,在雷云对地或对另一雷云闪击放电后,云中的电荷就变成了自由电荷,从而产生出很高的静电电压(感应电压)其过电压幅值可达到几万到几十万伏,这种过电压往往会造成建筑物内的导线,接地不良的金属物导体和大型的金属设备放电而引起电火花,从而引起火灾、爆炸、危及人身安全或对供电系统造成的危害。
另一种情况是,在雷电闪击时,由于雷电流的变化率大而在雷电流的通道附近就形成了一个很强的感应电磁场,对建筑物内的电子设备造成干扰、破坏,又或者使周围的金属构件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产生大量的热而引起火灾。
另外,当架空线遭受直击雷或产生感应雷,高电位便会沿着导线电源线以及信号侵入变电站或建筑物内,这种雷电波侵入也会对电气设备造成危害或使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放电,引起破坏作用。
直击雷是带电云层(雷云)与建筑物、其它物体、大地或防雷装置之间发生的迅猛放电现象,并由此伴随而产生的电效应、热效应或机械力等一系列的破坏作用。
指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主要危害建筑物、建筑物内电子设备和人。
直击雷的电压峰值通常可达几万伏甚至几百万伏,电流峰值可达几十KA乃至几百KA,其之所以破坏性很强,主要原因是雷云所蕴藏的能量在极短的时间(其持续时间通常只有几us到几百us)就释放出来,从瞬间功率来讲,是巨大的。
防避直击雷通常都是采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或金属物件作为接闪器,将雷电流接收下来,并通过作引下线的金属导体导引至埋于大地起散流作用的接地装置再泄散入地。
雷电直接击在受害物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从而对设施或设备造成破坏和人畜造成伤害。
地球上每年若发生31亿次闪电,直击雷占1/5--1/6。
直击雷放电电流可达200KA以上,并有1MV以上的高电压。
雷云放电大多具有重复放电的性质,一次雷电的全部时间一般不超过500ms,大约50%的直击雷每次雷击有三四个冲击,最多能出现几十个冲击。
雷电简介

雷电的分类和危害1、直击雷破坏当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强大的雷电流使建(构)筑物水份受热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很大的机械力,导致建筑物燃烧或爆炸。
另外,当雷电击中接闪器,电流沿引下线向大地泻放时,这时对地电位升高,有可能向临近的物体跳击,称为雷电“反击”,从而造成火灾或人身伤亡。
2、感应雷破坏感应雷破坏也称为二次破坏。
它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两种。
由于雷电流变化梯度很大,会产生强大的交变磁场,使得周围的金属构件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可能向周围物体放电,如附近有可燃物就会引发火灾和爆炸,而感应到正在联机的导线上就会对设备产生强烈的破坏性。
2.1静电感应雷带有大量负电荷的雷云所产生的电场将会在金属导线上感应出被电场束缚的正电荷。
当雷云对地放电或云间放电时,云层中的负电荷在一瞬间消失了(严格说是大大减弱了),那么在线路上感应出的这些被束缚的正电荷也就在一瞬间失去了束缚,在电势能的作用下,这些正电荷将沿着线路产生大电流冲击。
易燃易爆场所、计算机及其场地的防静电问题,应特别重视。
2.2电磁感应雷雷击发生在供电线路附近,或击在避雷针上会产生强大的交变电磁场,此交变电磁场的能量将感应于线路并最终作用到设备上。
由于避雷针的存在,建筑物上落雷机会反倒增加,内部设备遭感应雷危害的机会和程度一般来说是增加了,对用电设备造成极大危害。
因此,避雷针引下线通体要有良好的导电性,接地体一定要处于低阻抗状态。
2.3雷电波引入的破坏当雷电接近架空管线时,高压冲击波会沿架空管线侵入室内,造成高电流引入,这样可能引起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事故。
如果附近有可燃物,容易酿成火灾。
雷电的形成雷电:由于云层相互摩擦、碰撞而使不同的云层带不同的电,当电压达到可以穿过空气的程度以后,临近的两片云层会发生放电现象,产生电花和巨大的响声。
肉眼看到的一次闪电,其过程是很复杂的。
当雷雨云移到某处时,云的中下部是强大负电荷中心,云底相对的下垫面变成正电荷中心,在云底与地面间形成强大电场。
防雷篇

防雷篇一、雷击的类型1、直击雷。
指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上某一点发生的强烈放电;2、感应雷。
指当直击雷击中地面目标后,通过雷击旁边的金属物等导电体感应,间接打击到物体上,主要对用电设备设施产生干扰或破坏,也称“二次雷”;3、球形雷。
指在雷雨天,一些带颜色的火球在空中、地面水平方向移动或流动,其直径由十余厘米至几十厘米,甚至超过一米,存在时间从几秒钟到几分钟,一般多为几秒钟到十几秒钟,可通过门、窗、烟囱等通道侵入室内。
闪电可击穿物体和人体,击中物体,可产生6000~10000℃的高温,击中人体则有生命危险。
二、防雷击常识1、高大建筑物及油库、弹药库等要害部位要安装避雷针;2、雷雨天要想办法到安全地方躲避。
外出值勤人员要穿雨衣、胶鞋。
大树(特别是空旷环境的独立树或高大的古树)下、树林的边缘、电线杆旁、高压电线下、铁质结构帐篷、草堆、山顶、铁路、开阔的水面等,都是易遭雷击的物体和地形,要尽量不在这些地方避雷。
一旦发现附近有强雷出现,表明放电通道即在附近,应立即俯卧在地面或迅速匍匐前进远离强雷区通道。
3、不要在水中游泳,不要在空旷的地带互相拉手奔跑,因为步子大了两脚间便形成较大的电位差,通过身体的电压就大,容易伤人。
4、离开垂直的墙壁或悬崖,避开裸露的山峰以及平坦的开阔地形。
万不得已,可以坐在散乱的石块中间。
5、不要走进高大的树木。
如在露天下,应蹲在离开孤立大树高度的两倍距离之外。
6、如进洞避雷,应离开垂直岩壁3米之外。
7、人若在室内,应距照明线、动力线、电话机、电视天线、金属门窗1.5米以上,不要使用室外天线,以免将雷电引入电视机等电子设备,造成电器爆炸及人身被雷击事故。
非紧急情况一般不要打电话或接打手机,要暂停看电视,并拔掉电视、计算机及其他家电的电源及天线插头,电子设备的外接天线应该有可靠的防雷措施。
8、认真检查维护避雷设施。
在雷雨季节来临之前,对所有的避雷设施彻底进行一次检查,及时更换不合格的设施,确保安全。
铁路防雷标准

铁路防雷标准铁路防雷标准是确保铁路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涉及到铁路设备、建筑物和通信信号系统的防雷保护。
以下是铁路防雷标准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一、防雷分类铁路防雷分为直击雷防护和感应雷防护两类。
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中铁路设备、建筑物和通信信号系统等,造成巨大的破坏和安全隐患。
感应雷是指雷电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和电压,对铁路设备、建筑物和通信信号系统等造成的影响。
二、防雷设备避雷针:避雷针是铁路防雷中最常见的设备之一,用于吸引雷电并将其引入地下。
避雷针应安装在铁路设备、建筑物和通信信号系统的最高点,并保证其接地电阻小于等于10欧姆。
避雷带:避雷带是一种环形布置的避雷设备,用于保护铁路建筑物和通信信号系统等。
避雷带应安装在铁路建筑物和通信信号系统的顶部,并保证其接地电阻小于等于10欧姆。
接地网:接地网是铁路防雷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将雷电电流引入地下并散逸。
接地网应设置在铁路设备、建筑物和通信信号系统的周围,并保证其接地电阻小于等于10欧姆。
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是铁路防雷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用于保护铁路设备、建筑物和通信信号系统等免受雷电电流的影响。
电涌保护器应按照不同设备的电压等级和接口类型进行配置,并按照要求进行安装和维护。
三、防雷设计防雷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并根据铁路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设计。
铁路设备的防雷设计应考虑到设备的性质、位置、使用情况等因素,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例如,车站站房、信号楼等重要建筑物应采取多重防雷措施,如避雷针、避雷带、接地网等。
铁路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应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高度、面积等因素,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例如,钢结构建筑物应采取良好的接地措施,以提高其防雷效果。
铁路通信信号系统的防雷设计应考虑到信号线的屏蔽、接口的保护、信号电涌保护器的设置等因素,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例如,信号线应采用屏蔽电缆,并采取多点接地措施;信号电涌保护器应按照不同接口类型进行配置,并按照要求进行安装和维护。
雷电的种类

雷电的种类带电积云是构成雷电的基本条件。
当带不同电荷的积云相互接近到肯定程度,或带电积云与大地凸出物接近到肯定程度时,发生剧烈的放电,发出刺眼的闪光。
由于放电时温度高达20000℃,空气受热急剧膨胀,发出爆炸的轰鸣声。
这就是闪电和雷鸣。
1、直击雷带电积云与地面目标之间的剧烈放电称为直击雷。
直击雷的放电过程如图1所示。
图1直击雷放电过程示意图雷电直接击在手害物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从而对设施或设备造成破坏和人畜造成损害。
地球上每年若发生31亿次闪电,直击雷占1/5--1/6。
直击雷放电电流可达200KA以上,并有1MV 以上的高电压。
雷云放电大多具有重复放电的性质,一次雷电的全部时间一般不超过500ms,大约50%的直击雷每次雷击有三四个冲击,最多能消失几十个冲击。
2、感应雷感应雷也称为雷电感应或感应过电压。
它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
(1)静电感应雷:是由于带电积云接近地面,在架空线路导线或其他导电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电荷引起的。
它将产生很高的电位。
(2)电磁感应雷是由于雷电放电时,巨大的冲击雷电流在四周空间产生快速变化的强磁场引起的。
这种快速变化的磁场能在邻近的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
雷电感应引起的电磁能量若不准时泄入地下,可能产生放电火花,引起火灾、爆炸或造成触电事故。
3、球雷球雷是雷电放电时形成的发红光、橙光、自光或其他颜色光的火球。
球雷消失的概率约为雷电放电次数的2%,其直径多为20cm左右,运动速度约为2m/s或更高一些,存在时间为数秒钟到数分钟。
球雷是一团处在特别状态下的带电气体。
球雷通常沿地面滚动或在空中飘行,能从门、窗、烟囱等通道侵入室内,造成火灾和爆炸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应雷也称为雷电感应或感应过电压。
它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
一种是指当雷云来临时地面上的一切物体,尤其是导体,由于静电感应,都聚集起大量的雷电极性相反的束缚电荷,在雷云对地或对另一雷云闪击放电后,云中的电荷就变成了自由电荷,从而产生出很高的静电电压(感应电压)其过电压幅值可达到几万到几十万伏,这种过电压往往会造成建筑物内的导线,接地不良的金属物导体和大型的金属设备放电而引起电火花,从而引起火灾、爆炸、危及人身安全或对供电系统造成的危害。
另一种情况是,在雷电闪击时,由于雷电流的变化率大而在雷电流的通道附近就形成了一个很强的感应电磁场,对建筑物内的电子设备造成干扰、破坏,又或者使周围的金属构件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产生大量的热而引起火灾。
另外,当架空线遭受直击雷或产生感应雷,高电位便会沿着导线电源线以及信号侵入变电站或建筑物内,这种雷电波侵入也会对电气设备造成危害或使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放电,引起破坏作用。
直击雷是带电云层(雷云)与建筑物、其它物体、大地或防雷装置之间发生的迅猛放电现象,并由此伴随而产生的电效应、热效应或机械力等一系列的破坏作用。
指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主要危害建筑物、建筑物内电子设备和人。
直击雷的电压峰值通常可达几万伏甚至几百万伏,电流峰值可达几十KA
乃至几百KA,其之所以破坏性很强,主要原因是雷云所蕴藏的能量在极短的时间(其持续时间通常只有几us到几百us)就释放出来,从瞬间功率来讲,是巨大的。
防避直击雷通常都是采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或金属物件作为接闪器,将雷电流接收下来,并通过作引下线的金属导体导引至埋于大地起散流作用的接地装置再泄散入地。
雷电直接击在受害物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从而对设施或设备造成破坏和人畜造成伤害。
地球上每年若发生31亿次闪电,直击雷占1/5--1/6。
直击雷放电电流可达200KA以上,并有1MV以上的高电压。
雷云放电大多具有重复放电的性质,一次雷电的全部时间一般不超过500ms,大约50%的直击雷每次雷击有三四个冲击,最多能出现几十个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