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技术在动物系统分类上之应用
生物了解动物的分类
生物了解动物的分类动物界是生物界中最广泛的一个分类单元,包含了数量众多的物种。
生物学家们通过对动物进行分类和归类,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研究不同类型的动物。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生物如何了解动物的分类。
一、什么是动物分类系统动物分类系统是一种用于对动物进行分类和命名的科学方法。
通过将相似的动物组合在一起,生物学家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为它们命名。
动物分类系统基于动物的形态特征、遗传关系和进化历史等信息。
二、动物的层级分类动物分类系统采用层级分类的结构,这意味着动物被划分为不同的级别。
这些级别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和种。
每个级别都代表了特定的分类单位。
1. 界(Phylum):动物界是最高的分类级别,将动物分为不同的大类。
例如,脊椎动物门(Chordata)和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分别属于不同的界。
2. 门(Class):动物门是对界内具有共同特征的动物进行进一步分类的单位。
例如,哺乳动物门(Mammalia)和鸟类门(Aves)属于脊椎动物门。
3. 纲(Order):纲是根据动物的共有特征将同一门内的动物进一步划分的单位。
如鲸目(Cetacea)和猫目(Carnivora)是哺乳动物门内的两个纲。
4. 目(Family):目是用来划分同一纲内动物的一种分类单位。
例如,虎科(Felidae)和豹科(Panthera)是哺乳动物门内的不同目。
5. 科(Genus):科是将同一目内相似的动物进一步分类的单位。
例如,非洲狮(Panthera leo)和亚洲狮(Panthera tigris)属于猫科(Felidae)内的不同科。
6. 属(Family):属是对相似物种进行分类的单位。
以狮属(Panthera)为例,非洲狮和亚洲狮属于同一属。
7. 种(Species):物种是动物分类系统中最小的分类单位。
它是指能够在自然条件下相互交配并产生可繁殖后代的个体群。
例如,非洲狮(Panthera leo)和亚洲狮(Panthera tigris)是狮属(Panthera)内的不同物种。
cytb分子标记技术在物种鉴定中的应用
cytb分子标记技术在物种鉴定中的应用随着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不断深入,物种鉴定技术逐渐成为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工具。
而在物种鉴定中,核糖体DNA(cytb)分子标记技术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的分子识别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cytb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应用方法以及在物种鉴定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要了解cytb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
Cytb是线粒体基因组中的一种编码蛋白的基因,其序列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和变异性,因此可以作为物种鉴定的良好分子标记。
在物种鉴定中,通常会选择cytb基因的特定区域进行PCR扩增,再通过测序技术获得该区域的序列信息。
基于这些序列信息,我们可以进行物种鉴定和进化研究,从而加深对物种关系和演化历史的理解。
其次,cytb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方法主要包括PCR扩增、测序和序列分析。
首先,通过提取样本中的线粒体DNA,利用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cytb基因的特定区域。
然后,将PCR产物纯化并送测序,利用测序结果进行物种鉴定和进化分析。
此外,还可以利用构建系统发生树等方法进行物种鉴定和分类分析。
这些方法在物种鉴定和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后,cytb分子标记技术在物种鉴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以鱼类为例,许多研究利用cytb分子标记技术对鱼类的物种鉴定和系统发生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分析不同鱼类的cytb基因序列,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不同的鱼种,揭示它们的遗传关系和演化历史。
此外,cytb分子标记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原生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兽类等各种动物的鉴定和分类研究中。
除了动物,cytb分子标记技术也在植物的物种鉴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对植物线粒体DNA的鉴定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植物种类,并研究它们的进化关系。
这对于植物分类学和保护生物学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cytb分子标记技术在物种鉴定中的应用极为重要。
其快速、准确、稳定的特点使其成为物种鉴定领域的重要工具。
在今后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中,cytb分子标记技术有望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生物世界的多样性和演化历史提供重要支持。
动物分类学习
动物分类学习动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其种类繁多而又各具特征。
为了对动物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研究,动物学家们划分了各种动物类别,并建立了动物分类学这一学科。
动物分类学旨在通过对动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遗传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将其分类并构建分类系统,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动物的进化、生态和行为。
一、动物分类学的历史和意义动物分类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早在公元前四世纪,亚里士多德就对动物进行了分类研究,并提出了各种分类标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动物研究的深入,现代动物分类学逐渐形成。
动物分类学的意义在于能够系统地描述和分类动物,为科学家提供了一种有序的研究工具。
通过对动物分类的研究,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揭示物种演化的路径,推断共同的祖先,同时也有助于人类保护和管理动植物资源。
例如,通过对昆虫分类的研究,我们能够了解它们对农作物的影响,进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动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在动物分类学中,科学家们依据一些基本原则对动物进行分类。
1. 形态特征:动物的形态特征是最常见的分类依据。
包括动物的外部形状、大小、颜色、鳞片、羽毛等方面的特征。
2. 解剖学特征:通过观察和比较动物的内部结构和组织,可以发现一些相似性,从而进行分类。
3. 生理学特征:对于某些功能特征相似的动物,可以根据其生理学特征进行分类。
例如,根据动物的呼吸方式(肺呼吸、鳃呼吸等)进行分类。
4. 遗传学特征:现代动物分类学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比较动物之间的基因序列,揭示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为分类提供了更为准确的依据。
三、动物分类的等级和分类系统动物分类学中,动物被分为不同的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和种。
其中,界是最高的分类单位,种是最低的分类单位。
动物的分类系统是一个架构良好、层次分明的体系。
在现代分类系统中,动物界被划分为不同的门,每个门下面又有不同的纲,纲下面则可以继续细分为不同的目、科和属。
DNA条形码技术在动植物物种鉴定中的应用
DNA条形码技术在动植物物种鉴定中的应用DNA条形码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可以通过对物种特定的DNA区段进行扩增和测序,从而为物种鉴定提供高效、准确的手段。
自从DNA条形码技术在2003年提出以来,其在动植物物种鉴定、生物多样性研究、食品安全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动物物种鉴定中的应用在动物物种鉴定方面,DNA条形码技术可以解决传统分类学无法解决的许多问题,例如对于外形相似,但分子水平存在巨大差异的物种,传统分类学很难准确定位其分类位置。
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可以识别物种间的遗传差异,准确地鉴定物种。
动物种类数目繁多,不同物种的DNA测序技术方案通常也会有所不同。
不过目前来看,最常用的DNA条形码序列为mtDNA的cytochromec oxidase subunit I (COI)和ITS2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
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给DNA条形码研究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可以同时鉴定数以万计的动植物品种。
同时,在动物保护中,DNA条形码技术也可以为野生动物分析提供有效手段。
例如,对于一些濒危物种,在采样过程中DNA样本的提取会带来很大的损伤。
传统的种系组分析可能会因为样本提取的方式导致鉴定出错误的分类结果,而DNA条形码技术由于其基于DNA序列的鉴定特征,在样本提取时对DNA片段的长短、数量变异性等也有相应的容错度。
此外,由于样本的可降解性,DNA条形码技术比传统分类学的标本保存容易得多,能够有效保存物种的种系信息。
植物物种鉴定中的应用在植物物种鉴定方面,DNA条形码技术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对于目前传统分类学无法准确标识的一些物种,通过对其基因组序列的测序,修改其圈分子标记,就可以将其精准地区分出来,并对其进行归类和研究。
DNA条形码技术在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中也有应用。
例如,可以利用DNA条形码技术识别复杂的草地和落叶乔灌丛等生态系统中的植物,这些植物彼此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通常是由于其共同的分支起源而发生的。
生物分类学的现状和趋势
生物分类学的现状和趋势生物分类学是生物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其主要任务是对生物进行分门、纲、目、科、属、种等不同等级的分类,以及确定各种类之间的演化关系。
生物分类学的发展历程长达几百年,一直以来都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和理论支撑。
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不断加深,现代生物分类学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一、生物分类学的现状生物分类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这时常被称为“现代生物分类学”的时期。
人们在对植物和动物的研究中,开始进行有组织的分类和命名,开创了生物物种概念的起源。
在18世纪和19世纪,生物分类学经历了极为重要的进展,包括分类学的基本原则得到建立,分类学家们提出了众多的系统分类方法,并发现了许多新的物种。
如今,随着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生物分类学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生物分类学现阶段主要的工作还是对新发现的生物物种进行分类和命名。
国际上统一采用《国际动植物命名规则》和《菌物命名规则》进行命名和分类,这两个规则是国际生物分类学委员会颁布的,涵盖了植物、动物和真菌等多个领域。
生物分类学家们运用分子生物学、形态学、生态学等多种手段,利用分系系统学的原则,不断完善对生物物种的分类,以及物种间的进化关系。
二、生物分类学的挑战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现象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当前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许多威胁,这也对生物分类学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其中一个挑战是生物物种的快速消失。
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以空前的速度消失,很多物种都正在走向灭绝。
如何追踪和保存这些消失或即将消失的物种,是生物分类学家们的一个重要任务。
另一个挑战是关于生物分类学的科学原则的改进。
随着生物学研究的深入,许多新的科技手段和实验方法被引入到生物学研究中,这些新的科学原则需要在生物分类学中得到运用和推广。
同时,许多生物物种在形态学特征上非常相似,难以仅仅依靠形态学来进行分类和鉴定,准确的物种命名和分类变得更加困难。
三、生物分类学的趋势面对现代化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的挑战,生物分类学正在向着以下趋势发展:1. 多学科融合:生物分类学的研究需要物种分类、进化、分子生物学、解剖学等多个学科的支持。
第专题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昆虫分类学中发展(ppt)
但是传统的形态学方法有不少的局限,例 如一些昆虫的形态特征不稳定、同种异型 和异种同型现象、近缘种,形态结构十分 相似等问题。
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的问世,使昆虫的形态学分类 达到了超微结构水平。
电子显微镜
热带火蚁 Solenopsis geminata
扫描电子显微镜
五、分子生物学方法
PCR技术常与RAPD技术结合应用,如 Kambhampati等(1992),应用RAPD-PCR技术
对蚊虫和蚜虫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的研究。 Paskewitz(1993)用PCR技术识别按蚊种类。 此外,RFLP、RARDPCR、DNAfp等方法
也应用在同翅目蚜科、蝉科和叶蝉科等昆
虫的研究方面。直翅目蝗科、鞘翅目叶甲 科、鳞翅目凤蝶科等方面也有类似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各个学科的交叉渗透, 已有200多年历史的昆虫分类学也获得了极大的发 展。
DNA模型
常用的昆虫分类技术
一、形态学分类法(分支--数值分类法) 二、行为学方法(系统生物学) 三、遗传学方法 四、生化分类方法(酯酶、同工酶等) 五、分子生物学方法
一、形态学分类法
形态学分类法是传统的昆虫分类方法中最 基础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根据形态结构 与功能相一致的原理。以昆虫的外部形 态.内部结构及各部分大小比例等特征为 依据,对昆虫进行分类鉴别。目前,昆虫 分类系统主要采用的形态学依据有:昆虫 的颜色和斑纹;翅的有无、性质以及翅脉 脉相:口器的类型及其在个体发育中的变 化;触角类型及节数:身体附属物类型及 其大小;马氏管的数目;生殖器官及其他 结构部位的形态特征。同时,昆虫的变态 类型、生活史、宿主范围及地理分布都是 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的时代. 传统形态分类与现代分类技术的关系。
动物分类学研究
动物分类学研究动物分类学是生物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旨在对动物进行分类和系统学研究。
通过研究动物的起源、进化、形态、生态和遗传等方面的特征,动物分类学帮助我们了解和解释动物的多样性,并为我们揭示生物学的奥秘。
本文将介绍动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分类系统、历史发展以及其在现代生物学中的应用。
一、动物分类学的概念与意义动物分类学,泛指对动物进行分类研究的学科。
其基本概念是根据动物的形态特征、生命周期、遗传关系以及生态习性等方面的特点,将动物划分为各个类群,并进一步进行分类、命名和描述。
动物分类学的研究意义在于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多样性,为动物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动物的分类系统动物分类系统是根据动物间的形态特征、进化关系和遗传关系等因素建立的。
现代动物分类系统主要基于植物形态学、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以建立分类关系树(phylogenetic tree)为主要手段。
1. 分类等级动物分类系统是按照从大到小的层级划分的。
一个完整的分类等级系统包括:界(phylum)、门(class)、纲(order)、目(family)、科(genus)和种(species)。
如:动物界(Animalia)、哺乳动物纲(Mammalia)、食肉目(Carnivora)等。
每个分类等级都有其特定的形态特征和进化关系。
2. 分类原则动物分类学基于多种分类原则。
其中,形态学分类法主要依据动物的形态特征,如鸟类翅膀的有无、花鳗鱼的形状等;进化分类法根据动物的进化关系排列,以反映物种的演化历程;分子系统学则主要基于DNA序列等分子信息,通过遗传特征来推测动物的分类关系。
三、动物分类学的历史发展动物分类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是最早进行动物分类的人之一。
他根据各个动物的外部形态特点,将其划分为了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等类群。
后来,卡尔·林奈(Carl Linnaeus)在18世纪进一步发展了动物分类学的基础,提出了以拉丁文命名的分类法,成为现代生物学分类的基石。
分子生物学在保护野生动物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的应用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中活跃的、引人注目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开展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研究对人类社会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目前,野生动物的保护研究中较多注重关注宏观、外在的现象,广泛应用宏观的、描述性的研究手段,而对分子生态的内在机理方面仍涉足较少。
物种内在分子机理是起源、进化或灭绝的重要内因,只有搞清楚内部的机制、机理,结合外因一起分析,才能掌握生物变化的本质。
近几十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分子技术趋于成熟。
野生动物的保护研究开始涉足到分子水平,蛋白质和DNA水平上的多样性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遗传标记(Genetic marker)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形态标记(Moiphological marker)、纟出胞标记(Cytological marker)、生化标记(Biochemical marker) 和分子标记(Molecular markeT) 4个阶段。
前3种是基因表达型的标记,是对基因的间接反映,标记数目有限,可利用的多态位点较少,易受环境影响,不能满足物种资源鉴定的需要。
直到1 9 8 0年,美国学者Botstein提岀用DNA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FLP)作为遗传标记,开创了直接应用DN A多态性发展遗传标记的新阶段。
与前3种遗传标记不同的是分子标记直接在DNA分子上检测生物间的差异,是在DNA水平上遗传变异的直接反映。
2 0世纪8 0年代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 c R )技术的出现,又推动了许多新型的分子标记,女口RAPD标记、S S R标记等技术的发展。
1 .分子标记技术概述分子标记技术及其优势分子标记技术是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产物,指反映生物个体或群体间在基因组上某种差异特征的DNA片段,是继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理想的遗传标记形式。
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水产动物疾病诊断中的应用_曾伟伟
动物医学进展,2010,31(6):111-117Progress in Veterinary Medicine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水产动物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曾伟伟,王 庆,石存斌,吴淑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广东省水产动物免疫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85) 摘 要:目前,各种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在水产养殖病原微生物检测和诊断中的广泛应用,对水产养殖病害的有效防控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论文回顾了主要免疫学技术(单克隆抗体、酶免疫、凝集反应、荧光抗体、胶体金)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核酸杂交、基于PCR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限制性内切酶分析、16S rRNA、基因芯片)的特点以及其在水产动物疾病诊断中的研究及应用情况,并分析了今后水产动物疾病诊断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免疫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水产动物;疾病诊断中图分类号:S854.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038(2010)06-0111-07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水域环境受到了较大的污染甚至恶化,导致水产动物病害频发、暴发和多发,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如弧菌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水产动物疫病,目前已发现的病原就有14种以上,其暴发性流行给水产养殖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又如对虾病,目前已发现危害较严重的病毒病就有10余种,加上细菌性、真菌性疾病,给对虾养殖业造成了较大的打击。
据统计,韩国1996年水产养殖业因病害所造成的死亡率为8.2%,但到2000年就增加到11.8%。
而我国2006年30%以上的水产养殖面积受到各种病害的严重侵扰,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40亿元。
一些主要的水产养殖品种如淡水鱼、对虾、鳗鱼、中华鳖和扇贝等相继发生了暴发性疾病,所发现的病害有300种以上,每年约有10%的养殖面积受到损失,直接经济损失在百亿元以上。
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已成为渔业发展的瓶颈。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病原微生物对水产养殖业的危害,首先必须建立对相关病原的检查方法,以确定养殖水体或养殖生物体内是否存在对水产养殖生物可能造成危害的病原。
基于分子进化的动物分类系统重建
基于分子进化的动物分类系统重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学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其中动物分类学更是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发展。
而动物分类的实现基础,则是通过对不同动物的形态和遗传信息进行研究和分析来确定物种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动物分类系统。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成熟,基于分子进化的动物分类系统重建成为了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将介绍基于分子进化的动物分类系统重建的相关内容,从中探索动物演化和多样性的奥秘。
1.分子进化及其应用范围分子进化指的是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内的遗传信息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生物大分子包括DNA、RNA、蛋白数量庞大的详细表述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在分子进化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不同物种间的DNA和RNA序列,来推导它们在进化过程中的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用于建立物种分类系统。
目前,应用分子进化做分类的物种已经非常多了,包括人类、各种动物、植物等等。
2.传统与分子进化的动物分类传统上,人们主要通过对动物形态结构的比较来进行动物分类。
不过,由于不同动物的分子序列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没有先进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时候,这种分类方法的准确性是有限的。
但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找到了一类新的分子和分子序列,可以通过研究这些分子在不同动物之间的差异,更准确地建立动物分类系统,这就是基于分子进化的动物分类系统重建。
3.基于分子进化的动物分类的优势和不足与传统的分类方法相比,基于分子进化的动物分类方法准确性更高,并且可以更好地探究存在于动物种群中的遗传变异。
通过这种技术,我们还可以确定不同动物的进化速度和生物多样性等问题。
然而,这种方法也有不足之处,分子序列可能会因环境、物种和技术的不同变化,因此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比较,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4.基于分子进化的动物分类的实践从最早的细菌和古菌,到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基于分子进化的研究方法在实践应用中不断发展和优化。
而针对不同动物的分子序列研究的结果表明,一些遗传特征、基因选择和环境适应等因素,对不同物种的进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动物进化与系统分类学研究
动物进化与系统分类学研究一、引言动物进化与系统分类学是现代生物学的核心研究领域之一。
生物的进化和分类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理解生物的起源、演化历程、生物多样性以及物种形成和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动物进化和系统分类学研究的进展和现状,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二、动物进化的研究1. 细胞遗传学的发展细胞遗传学是研究基因在细胞遗传学中的表达、调控和遗传效应等方面的科学。
通过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方法,揭示了基因变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等现象对物种进化影响的机制。
2. 分子进化的研究分子进化是研究基因组和蛋白质序列等分子结构的进化和演化历程的科学。
利用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建立起基于DNA甚至染色体水平的进化关系模型。
传统分类学对动物分类的影响逐渐减少,顶级分类单元的确定和分类树的构建不再仅仅依靠形态学方法。
三、系统分类学的发展1. 线粒体DNA的研究在系统分类学中的应用线粒体DNA在系统分类学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比较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可以确定不同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以及演化路径。
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可以通过PCR扩增直接获得,其序列长度较短,测序容易,扩增效率高,因此被广泛用于物种鉴定和系统分类学研究。
2. 形态学和分子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传统的分类学主要依靠形态学特征来分类和命名动物种群,但目前分类学家已经意识到仅依靠形态学来划分类群存在不足,分子学技术的应用成为了一个突破口。
同时,上下位群的关系也逐渐受到重视。
新进化学和比较系统学等理论方法上的创新,使动物分类学迈入更加严谨、完整和科学的领域。
四、动物进化和系统分类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随着人类活动的快速发展,地球生物多样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
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动物进化和分类学研究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生物进化历史和分类关系的深入认识,能够为区域和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重要理论和科学依据。
动物学的研究与应用方法
动物学的研究与应用方法动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动物的分类、结构、生理、行为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
在动物学的研究中,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技术来获取数据和进行分析。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动物学研究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野外观察法野外观察法是最常见的动物学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对动物的自然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来了解它们的习性和生活习惯。
科学家们通常会选择特定的研究地点,在不干扰动物的情况下进行观察。
野外观察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动物的食性、繁殖习性、迁徙规律等,对于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标记与追踪技术为了研究动物的迁徙、栖息地利用和行为活动,科学家们常常使用标记与追踪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动物标记、遥测跟踪、卫星追踪等。
通过给动物佩戴标记或植入芯片,科学家们可以追踪动物的位置、行动轨迹和迁徙路线,进而了解它们的迁徙规律和栖息地选择。
标记与追踪技术在保护濒危物种和研究生态系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实验室研究法实验室研究法是动物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在受控环境中进行实验,来研究动物的生理、行为和适应性。
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实验改变温度、光照、食物等因素,观察动物的反应和适应能力。
实验室研究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动物的生理机制和行为模式,为医学研究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四、遗传学研究法遗传学研究法是研究动物遗传特征和进化历程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对动物基因组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揭示物种的亲缘关系、种群遗传结构以及遗传变异的机制。
遗传学研究法对于保护濒危物种、探索进化规律和改良家畜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遗传学研究在动物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五、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是动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包括PCR、DNA测序、蛋白质分析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研究动物的基因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功能,进而了解动物的遗传特征和分子机制。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动物学的研究和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分子进化、基因工程和医学研究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生物学中的分子进化分析技术
生物学中的分子进化分析技术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研究的内容涉及到从细胞到有机体,甚至到群体的方方面面。
在生物学研究中,分子进化分析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方法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来讲述分子进化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基本概念进化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是指基因型和表型频率的改变,是生物体适应环境的结果。
分子进化是对分子层次上的遗传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
分子进化分析技术是应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数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方法,对生命物质分子的进化历程进行分析比较的一种技术。
分子进化分析技术的基础是分子谱系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分子系统发生进化比群体或物种层次更快、更敏感。
分子进化分析技术是通过比较分子序列或结构,推导出不同物种、亚种和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起源历史。
二、方法原理分子进化分析技术的方法利用了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特性,包括DNA、RNA和蛋白质等。
其中DNA序列比较是最常用的方法。
DNA序列是透露一个物种遗传信息的重要手段,是研究物种间亲缘关系、进化起源和种群生态历史的重要工具。
所谓的DNA序列比较,就是将不同物种、亚种、个体等的D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从而推断它们的遗传差异,进而推断这些生物种群之间的演化关系。
DNA序列比较是通过计算DNA序列之间的差异数和变异的位置来判断两个物种之间的遗传距离,并进行类似“家谱”的分类分析。
此外,还有蛋白质序列比较、蛋白质结构比较、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等方法。
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都与DNA序列比较类似,只是应用范围和分析内容有所不同。
三、应用分子进化分析技术应用广泛,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在分类学上,分子进化分析技术的应用可以协助系统分类学的研究。
在构建物种的分类树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的动物类之间的区别。
这可用于研究各种动物的起源、演化途径以及相关进化时间和起源地点等方面。
在生物学发育和进化的研究中,分子进化分析技术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生物分类与生物系统学
生物分类与生物系统学生物分类是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它涉及到对生物的命名、分类和归类。
而生物系统学则在生物分类的基础上,研究生物的进化、演化以及生物间的关系与亲缘。
本文将介绍生物分类与生物系统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一、生物分类的概念与方法生物分类是将生物按照一定的规则和依据进行分类和归类的过程。
它的目标是使生物界有序地组织起来,以方便研究和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进化。
生物分类基于生物的共同特征和演化关系,使用分类单元和分类层级进行组织。
生物分类的方法主要有形态学、生理学、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
形态学是基于生物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如植物的花朵形态、动物的外部器官等。
生理学是基于生物的生理功能进行分类,如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类型、动物的食性等。
生态学是基于生物的生境和生活方式进行分类,如生活在陆地或水中、生活在热带或温带等。
分子生物学是基于生物的遗传物质进行分类,通过比较DNA、RNA或蛋白质序列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二、生物分类的分类单元与层级生物分类按照一定的层级进行组织,有助于显示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和演化历程。
生物分类的基本分类单元包括物种、属、科、纲、目、门和界。
物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元,是指能够自由繁殖且后代能够保持相似性的个体群。
属是一组相似的物种的集合,科是一组相似的属的集合,纲是一组相似的科的集合,目、门和界以此类推。
三、生物系统学的概念与应用生物系统学是在生物分类的基础上,研究生物的进化、演化以及生物间的关系与亲缘的学科。
它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遗传变异和研究生物间的亲缘关系,揭示生物的进化历程和演化趋势。
生物系统学的应用十分广泛。
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演化。
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可以揭示不同物种之间的共同祖先和演化历史。
其次,生物系统学在生物分类的基础上,为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通过分析物种的亲缘关系,可以确定物种的保护优先级和开展物种保护工作。
动物学研究中的传统与现代验证方法探索
动物学研究中的传统与现代验证方法探索动物学研究以其研究对象的多样性和研究范围的广泛性而闻名。
在这个学科中,许多传统的验证方法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方法也得以应用。
本文将探讨一些传统方法和现代验证方法,并比较它们的优劣之处,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在动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传统方法对于生物学科而言,传统研究方法是最常见的方法,因为它们已经被许多科学家证明是有效的。
以下是一些传统的验证方法。
形态学方法传统的动物学研究中,形态学方法一直是最常用的验证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动物的解剖结构来识别和分类物种。
例如,通过观察不同种类昆虫的翅膀或各自不同特征,就可以对它们进行分类,使分类体系更加完整和详细。
生态学方法生态学是研究动物和它们所处环境的交互作用的学科。
一些传统的生态学方法包括对动物群落的物种构成和数量的分析,以及采用野外观察和实验来研究动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行为学方法行为学是关于动物行为的研究,使我们了解动物个体之间的关系,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物种中不同的行为类型和作用。
传统的行为学方法包括观察动物在自然环境下的行为和进行实验,以研究例如日夜节律、繁殖和求偶行为等。
现代方法虽然传统方法已证明可行,但现代动物学研究方法正在飞速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和新的验证方法,下面是一些现代验证的方法。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是利用大分子生物化学技术研究生物学的分支学科,它通过分析生物体内的分子,如DNA和RNA,来研究动物分类、演化关系、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
基因测序技术在此领域上的应用已极为普遍,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揭示动物种类和亲属之间的关系。
序列对比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使分子类研究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动物的亲属和进化历史。
生物光学方法生物光学研究是利用光学技术研究生物学的分支学科。
生物光学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在没有任何创伤性的情况下对活体生物体内的光学特性进行非侵入性、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检测。
动物分类学研究
动物分类学研究动物分类学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对动物进行分类和归类的科学方法和原则。
通过对动物的形态、生理、遗传等方面的研究,动物分类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动物界的多样性和进化关系。
本文将探讨动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以及其在科研和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一、动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动物分类学是对动物进行分类和归类的学科。
它的目标是将动物按照其相似性和进化关系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理解动物界的多样性和进化过程。
动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物种、科、目、纲、门和界等。
1. 物种:物种是动物分类学的最基本单位,它指的是一组能够繁殖并且能够繁殖出能生育后代的个体。
物种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也是生态系统和进化研究的重要对象。
2. 科:科是物种的上一级分类单位,它是由具有相似性状的物种组成的。
科的划分主要基于形态、解剖和遗传等方面的特征。
3. 目:目是科的上一级分类单位,它包含了多个相似的科。
目的划分通常是根据生物个体的结构、功能和生活习性等特征来确定的。
4. 纲:纲是目的上一级分类单位,它是由多个相似目组成的。
纲的划分主要依据于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发育等特征。
5. 门:门是纲的上一级分类单位,它是由多个相似纲组成的。
门的划分基于生物的整体结构、胚胎发育和进化程度等特征。
6. 界:界是门的上一级分类单位,它是由多个相似门组成的。
界的划分通常基于生物的组织结构、生活方式和进化关系等特征。
二、动物分类学的分类方法动物分类学基于对生物学数据的分析和比较,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来确定动物的分类和归类。
常用的分类方法包括形态学分类、系统发育分类和分子生物学分类。
1. 形态学分类:形态学分类是根据动物的外部形态和解剖结构等方面的特征来进行分类。
通过观察和比较动物的形态特征,可以判断它们的亲缘关系和分类地位。
2. 系统发育分类:系统发育分类是基于动物的进化关系来进行分类的方法。
通过比较动物的共有衍征和分子遗传学数据,可以建立动物的进化树,从而确定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水生动物的生物识别和分类
水生动物的生物识别和分类随着科技发展的不断加快,生物识别和分类成为了现代生物学的重要部分。
水生动物作为自然界中的重要一部分,其生物识别和分类也备受关注。
水生动物的生物识别和分类涉及到许多知识和技术,包括形态学、生态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是一门复杂而又精彩的学科。
一、形态学在水生动物的生物识别中的作用形态学是显微学的基础,也是生物学中重要的分支之一。
在水生动物的生物识别中,形态学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可以通过对水生动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确定其种类和分类。
例如,对鱼类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其种类,如鳕鱼的体长、体宽比例、头部的特征等都可以作为其识别的重要依据。
其次,通过对水生动物的形态特征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其适应环境的特点,推断其生活习性和食性。
例如,对海星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它的触角和吸盘的数量以及大小与其寻找食物和防御天敌的能力有关。
因此,形态学在水生动物的生物识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分子生物学与水生动物的生物识别和分类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生物学在水生动物的生物识别和分类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是生命体系的分子水平的现象和规律,是生物学中相对新兴的综合学科。
由于DNA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对生物分类的研究也从外形特征转向基因组学研究。
通过对水生动物的DNA序列的比对和分析,可以确定其分类、种类和亲缘关系。
例如,对于类群模糊的水母这个物种,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的研究,发现其在分类上有很大的改动,现在已经将水母分为很多功能和形态不同的类别。
并且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还可以研究水生动物的进化历史和地理分布,对我们了解自然界的演化历史和生物地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水生动物的分类系统作为生物学中重要的分类学分支之一,动物分类学对于了解和研究动物的生态、生理和行为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水生动物是一类广泛而且数量众多的动物,为了更好的对其进行分类,人们对其进行了许多的探索和研究。
最新分子遗传标记及其应用
分子遗传标记及其应用分子遗传标记及其应用摘要:分子遗传标记育种是一种新兴的分子标记技术,目前已经在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在分子遗传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分子遗传标记的概念及应用。
关键字:分子遗传标记,标记辅组选择Abstract:Served as an newly rising genetic marker technique,molecule genetic markers is being widely used on molecule biology,especially in molecule genetic researches. This article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olecule genetic markers.Keywords: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molecule genetic markers一.分子遗传标记技术1.1分子遗传标记的定义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分子标记技术,目前已经在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在分子遗传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都储存在染色体和细胞器基因组的DNA序列中,因此从理论上讲,DNA水平上的分子标记是所有遗传标记中最为稳定,最为可靠的。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直接利用DNA序列中核甘酸的变异作为遗传标记成为了可能。
目前,对分子遗传标记较完整的描述,是指易于识别,遵循孟德尔遗传模式的,具有个体特异性或其分布规律具有种质特征的某一类表型特征或遗传物质;其范围包括:①基因或遗传物质的产物的变异特征;②作为基因或遗传物质载体的染色体的形态学变异;③基因或遗传物质本身的变异[1]。
1.2分子遗传标记的作用分子遗传标记能够在DNA水平上对编码和非编码序列的遗传变异进行检测,不受内外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分子标记多态性的信息含量很高;而且检测迅速、方便,无组织差异。
生物分类学基础
生物分类学基础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从微小的细菌到巨大的蓝鲸,从娇艳的花朵到参天的大树,每一种生物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生存方式。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研究这些生物,生物分类学应运而生。
生物分类学,简单来说,就是将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物进行分类和命名的科学。
它就像是给生物们建立一个“户籍档案”,让我们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那么,生物分类学是依据什么来对生物进行分类的呢?这就要提到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遗传信息等多个方面。
首先是形态特征,这是最直观的分类依据。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植物的叶子形状、花朵结构,动物的体型、体表覆盖物等来初步区分不同的生物类别。
就拿哺乳动物来说,它们一般都具有毛发覆盖身体、胎生哺乳等特征。
生理特性也是重要的分类指标。
比如,不同生物的代谢方式、繁殖方式就有很大的差异。
有些生物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食物,像植物;而有些则必须从外界摄取食物,如动物。
再者,随着科技的发展,遗传信息在生物分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通过分析生物的 DNA 序列,我们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生物分类学有着一套严谨的等级系统,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元。
目前生物界主要分为五界,分别是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门”则是在界之下的一个分类级别。
比如,动物界中的脊索动物门,包含了我们熟悉的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纲”进一步细分了门中的生物类别。
例如,哺乳纲下又分为食肉目、灵长目等。
“目”让分类更加具体。
像灵长目就包括了猴子、猩猩和人类等。
“科”则更聚焦于具有相似特征的生物群体。
比如猫科,包含了狮子、老虎、猫等。
“属”和“种”是分类学中最基本的单位。
“种”是指能够相互交配并产生有生育能力后代的一群生物。
比如,人类就是一个物种,学名为Homo sapiens。
生物分类学的意义重大。
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的进化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生物技術在動物系統分類上之應用邵廣昭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摘要隨著分子生物技術之飛躍進展,將其應用在生物系統分類與演化方面之研究也成為目前極為熱門的一項課題。
它雖可增加許多基因層次的形質,提供系統分類研究一項嶄新與具突破性之工具,協助解決或印證若干過去以傳統方法所難以解決的問題,但這些方法的本身也有其問題或缺點存在。
本文係將筆者於本年度於中山大學所舉辦之「分子生物技術在生物分類上之應用」研習會中之演講內容予以整理而成。
由於筆者之專長並非在分子生物技術,故僅能就動物系統分類學原理與方法之演進,分子生物技術應用於動物分類學之進展與現況予以介紹,並舉若干實例予以說明。
文末並特別列述若干重要之書籍,文獻與電腦分析軟體,使有志於利用分子生物技術從事動物系統分類研究的同仁或學生,能多一份有用的參考資料。
一、生物分類觀念與方法之演變早期生物學的研究領域只有系統分類學(systematics),特別從林奈( Linnaeus)1758 年開始對生物有正式命名之分類系統時起。
當時的分類和生物的進化尚無關連,直到Darwin 1859, Haeckel 1866 才倡導分類系統最好能符合生物之演化關係(Mayr 1983, Mayr & Ashlock 1991)。
支序分類學派(cladistics)更是強調只有符合生物類緣關係的分類系統才是最自然的,最正確的。
在種之觀念上亦強調親緣種(phylogenetic species)而摒棄Mayr 的生物種(biological species)觀念;亦即由子孫共有或可鑑別之形質(synapomorphic or diagnostic characters)所定義或進化來的單元體系(monophyletic group)才是建立生物分類系統或親緣關係的正確方法。
在此期間,雖然亦有不同分類學派分別提出不同的分類原則或理念,特別是較早的表型分類學派(phenetics)倡導分類的目的,不一定要反映生物之血緣關係,只要根據生物之所有形質之表型相似性即可,既客觀又方便。
由於支序與表型二學派之基本理念不同,涉及哲理問題而難以用科學試驗來證明孰是孰非或孰優孰劣。
因此使目前之分類理論與分類結果有許多不一致或矛盾的情形。
在分類實際操作方法方面,另一歸類方法是分成(一)傳統或稱古典分類(Traditional, classical taxonomy),主要利用形態為依據;(二)細胞分類學(Cytotaxonomy)根據染色體之數目或形態;(三)化學分類學(Chemotaxonomy)包括免疫電泳或蛋白質、酵素、次級新陳代謝產物之有機化合物等;(四)分子分類學(Molecular taxonomy),利用 DNA或RNA 之序列比較。
另外所謂的數值分類學(Numerical Taxonomy)因本身並不會產生新的形質或特徵(Characters),只是利用前述四項方法所得到的形質,予以整理變成數值予以分析,故實際上只是一種數值或多變值統計分析方法而已,不應該和上述四種分類方法并列。
本文所介紹的分子生物技術即屬於分子分類學的範疇,它能夠獲得過去無法得知之基因庫的分子資料,因此不但多了一個新的形質組(Character suit),而且可以增加形質的數目甚多,對探討生物彼此間之血緣關係或分類系統又開啟了另一扇大門。
然而以上四種方法所獲得之資料,均可以用表型或支序的原理或方法來分析,並不一定只能用支序學派的方法。
分子生物技術所獲得之資料亦然,在這方面本文不擬詳予討論。
二、分子生物技術應用於動物分類學之興起廿世紀以來之系統分類研究可說分成兩方面,一為由 systematists研究phylogeny,一為由 population genetists 研究microevolutionary change。
而事實上兩者關係十分密切。
過去分類學家均借重形態或行為上之資料,直到1960 年開始隨遺傳學之發展而開使採用細胞與生物巨分子的資料。
如免疫方法應用在系統分類,最早是 Goodman(1961)研究hominoids 之進化Isozyme)之電泳技術研究果蠅種間之蛋白質變異(Hubby & Lewontin, 1966),如今此方法已成為最普遍之分子系統分類學技術(Avis, 1974, Lewontin 1974, Buth 1984)。
自從Zuckerkandal & Pauling(1962)提出胺基酸序列可推知「分子時鐘」(molecular clock)後,分子資料更是廣泛被應用在推算生物種間分歧或拓殖之年代。
分子資料可以量化來計算遺傳距離,確是過去傳統形態、生態、行為等形質所不易作到的。
染色體構造及數目的變異也提供分類及種間關係許多重要的資料(White, 1973)。
十年來核酸技術之突破更是使許多分類學家得以利用核內、粒線體內或葉綠體內之DNA或RNA之變異來研究生物系統分類。
這些技術依照Hillis and Moritz(1990)之Molecular Systematics 一書所載可分為:蛋白質之同功異構脢電泳(protein Ⅰ: Isozyme Electrophoresis)蛋白質之免疫學技術(protein Ⅱ: Immunological Techniques)染色體之細胞分子生物學(Chromosome: Molecular Cytogenetics)核酸之DNA分子雜合實驗(Nucleic Acids Ⅰ:DNA-DNA Hybridization)核酸之限制內切脢切位分析(Nucleic Acids Ⅱ: Restriction Site Analysis)核酸之序列分析(Nucleic Acid Ⅲ: Sequencing)有關利用分子生物技術於系統分類學研究之進展與現況,Gibbons(1991)在Science上曾有一篇很好的 review,題目為 "Systematics Goes to Molecular" ,文中記述到1960年代當分子生物技術開始應用在系統分類時曾與傳統形態分類學家發生過激烈的爭辯,遭到許多博物館內資深分類學家強烈的抵制。
但由於分子生物技術逐漸成熟精進,與應用成功的例証愈來愈多,在80年代後已開始為許多博物館的分類學家或決策者所接受。
如今世界上許多著名的博物館如 Smithsonian Institut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in New York , British Museum , Field Museum in Chicago, .....等等無不斥資改建舊館為新的分子生物技術實驗室,增添設備,聘請熟諳分子生物技術的年輕分類學家來結合資深的傳統分類學者(curators),共同合作在過去傳統分類的既有基礎上去尋找新的分類証據與答案,或是解決過去遺留下來無法解決的分類、進化問題。
U.C. Berkeley的Allen Wilson 是早期發展動物分子生物系統分類的先驅者。
他在1967年利用分子生物資料提出人類與黑猩猩的共同祖先大約只生活在四~六百萬年前一說時曾甚為轟動,此乃因此一年齡遠比古生物學家所預測的為短。
Wilson之實驗室25年來曾培養訓練出許多傑出的分子生物分類學家,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內從事系統分類的研究(圖一)。
其中的Tom White更是在聚合連鎖反應(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的技術上有所突破,此種方法可以利用在標本館中已被固定保存的標本來做。
故在1987年 PCR技術商業化後,迄今短短幾年內已開始被大家一窩蜂地採用。
此項技術因為可以應用在不論是已絕跡的種或存活短暫的單一族群的標本,而不再只侷限於活的或新鮮的生物標本,同時它也只需要很微量的樣本即可進行。
因此,分子生物的技術可以說又進入了一個更新的紀元。
三、分子生物技術應用於動物系統分類應有之觀念與作法由於分子生物技術的日新月異,從研究任何一個個體,族群或種的遺傳基因,分子結構或序列,到許多不同的族群,不同的種或種以上的分類階層(categories)之後;就可以用來比較這些不同生物群(taxa)之間之相似或相異性去推知其親緣關係。
換言之,分子生物的資料正如同任何一門其他不同的生命科學的領域一樣,如形態、細胞、遺傳、生理、生化、內分泌、生態、行為、地理分布等也算是「分類形質」( taxonomic characters)中的一類而已,都可以用來從事分類系統或類緣關係的推斷。
只是採用這些不同形質所作出來的結果常不相一致,以致於引起許多爭辯。
事實上生物的進化在不同的內在或外在,分子或形態,生理或生態等的形質間並不是一定平行一致的,也就是所謂的mosaic evolution。
造成這種形質進化不一致(incongruent)現象,也可能是本來生物的進化就是如此,也可能是由於個體的變異或人為取樣測量的誤差所造成。
這類問題也就是數值分類學(Numerical Taxonomy)中所謂的承異同形性( homoplasy),包括平行演化(parallelism),趨同演化(convergence)及逆轉(reversal)等的現象,它們可以由不同的表型(phenetic)或支序(cladistic)方法予以檢出。
但除非發明時光隧道之類的機器,讓我們可以看到過去,否則永遠無法証明生物真正的演化過程或親緣關係( true phylogeny ),或真正的種的界定(true species)。
因此目前實在不必要去爭論究竟那一類的分類形質或那一種資料分析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要綜合這些不同形質或不同方法(既便是分子生物資料本身也有許多不同的形質種類和不同的分析方法)所作出來的結果,目前大概只能用所謂的公同樹(consensus tree)或公同指標(consensus index)方法來加以整理。
分子生物技術只是一種最現代化的尖端技術,可用來作為系統分類學研究的工具。
它本身仍有許多限制或缺點,它也絕不是萬靈丹(panacea)。
它只是用來輔助過去利用形態、細胞、生態、行為....等形質無法解決的一些分類或進化的問題,特別是對族群或種間判別或兩似種( sibling species)間鑑別的有力工具。
分子生物技術的進展太快也會產生一些錯誤或過於大膽的推斷,以及盲目蒐集過多不需要的資料,甚至超過目前分類進化理論或分析方法的能力範圍。
因此如何針對重要有顯著意義或有學術價值的生物分類問題,再來挑選適當的分子生物技術來作,才不會浪費寶貴的人力物力。
四、分子生物技術應用於動物系統分類之一些研究實例由於篇幅有限,以下僅就分子生物技術在動物系統分類方面的利用的一些較具代表性的學術報告略作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