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少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
二、讲授新。

观察认识多种形状的三角形
三角形的样子可多了,请看屏幕。

小结:它们有的边长,有的边短,有的角大,有的角小,但它们都有三条边,三个角,
所以,它们都是三角形。

联想生活中三角形物品
小朋友们想一想: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或接近三角形的?
小结: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品都是三角形,或者接近三角形,这一节,我们学画三角
形的物品。

引导学生欣赏教材图片
图片「同学们请看:画面上蓝天、白云、碧蓝的大海、洁白的风帆,这是一幅多么美
丽的画面!在这幅画面中,你发现什么是三角形的?谁知道风帆具有什么作用?
图片2•请看这一幅:画面上夕阳西下,落日的余阵将这几座小亭子映成了一幅美丽的
剪影。

谁来描绘一下小亭子是什么样?从整体上看,这些小亭子是什么形状?
小结:这幅画之所以这么美,关键是美在亭子的造型上。

图片3•这是一座雪山,在蓝天的映照下,给人一种稳重的美。

他的外形也是三角形的。

图片4,小朋友请看:这是在高空拍摄下的一幅城市建筑图,这蓝色的三角形建筑都是
楼顶,你们谁知道这座楼顶为什么要建成三角形的呢?除了美观还有什么作用呢?
辨别认识图片申的三角形物品
•辨别三角形物品。

谁能说说这幅画上有哪些物品是三角形的?
小结:切成块的西瓜,瓜尖最甜,小朋友们最爱吃。

火炬冰激凌下部宽,上部尖,拿在
手里既方便又好看。

扒学会整体观察三角形物品。

下面这些物品是三角形的吗?
小结:热带鱼的边缘线虽然不像三角形那样规则,但我们从整体上看,可以把它看成是
三角形的。

蝴蝶的翅膀我们从整体上看,也是三角形。

演示三角形物品的画法。

画任何三角形物品,都要先画出它的基本形即三角形,然后再具体描绘
我想了解一下,同学们是否已经想好了许多三角形物品。

屏幕显示:
看到这个三角形,你想到了什么?
老师想到了伞:
展示:
小朋友想到了什么?
电脑演示:
想到了什么?
展示:
又想到什么?
你们知道吗?古代埃及有一种著名的建筑叫什么?金字塔它的外形也是山
角形的。

小结:看来小朋友心里早己想好了很多要画的三角形物品。

下面,我们就开始画。

"比一
比,谁想得多,画得多。

二、学生作业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三、师生合作,完成一幅创意画。

教师将黑板演示的画随即联成半成品,让学生组合添画。

教师启发引导:小朋友请看,这就是我们公园的一角。

山坡上,有美丽的凉
亭,亭子下面有一条幽静的小路,小路的旁边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这就是我们家乡美丽"
的狮河。

小朋友们想一想:在这幅画里,远处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天上飞的有什么?水里游:
的有什么?周围还有什么?谁能帮剪老师把这幅画画完整?用我们今天学的三角形物品的画鳖
法。

最后谁来补充一下,让这幅画更完美?。

四、堂总结。

这一节,我们认识了三角形,小朋友画出了许许多多的三角形物品,这说明小朋友们
平时对生活观察得很仔细。

只要我们多观察生活,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美。

第二时
一、学生讲述观察所得:哪些物象的组成含有三角形?
二、指导学生欣赏本中的照片及学生作品。

理解:1.所有的图例是单纯的三角形的吗?为什么?2.每幅画有哪几种形?
每一物象由哪几种形组合而成?学了形物体的画法后,我们应怎样使用它去帮助观察记忆物体形象?
三、作业:画一幅以三角形物象为主并有圆方物象在一起,表现一个主题的记忆画。

四、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五、讲评:再强调形象记忆的方法。

一、指导学生作业时要注意让学生在画面上先画出一个三角形的整体,然后再根据这个三角形的外轮廓画出具体细节的东西。

要教会学生作画时从整体着手,再进行局部刻画。

二、鼓励学生多用几何形去分析生活中
所见的物象结构。

第8
拼拼搭搭(一)(二)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2、认知目标:
掌握形的组合规律。

3、技能目标:尝试用多种材料、多种表现方法创作。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欣赏及创作,发现和体会形的组合的美感。

能合理运用各种形进行组合,处理好点、线、面的关系。

教学时:2时。

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
教师准备:收集大师的作品:如米罗的作品。

学生准备:准备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时
a.导入
分小组活动:利用教师分发的基本形拼一拼,再“添画”几笔成为一个新的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的
兴趣。

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形自由发挥想像力,展开联想翅膀,想像创意。

揭示题:拼拼搭搭。

用这种方法还能做出什么有趣的图案呢?这节我们来学习。

b.新授
a.请学生们欣赏大师(米罗易宝)作品,感受用不同的形“拼搭”的奇妙世界。

b.学生讨论交流生活中各种形的组合运用,感受它们带来的美。

.欣赏图片(本中的学生作品),再次感受拼拼搭搭的美妙:
色彩的美:可用对比的鲜艳色彩也可用协调的美丽色彩。

形状的美:大小不同的各种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有点有线也有面。

内容的美:有写实的具体内容,也有抽象的内容。

构图的美:画面饱满有虚有实。

d.学生小组讨论用这种方法可装饰什么呢?(手帕、书签、钥匙扣和封面等)
e.教师出示各种拼拼搭搭装饰的实物,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f.作业布置:每组选择一种实物来装饰。

g.教师巡回指导,学生作业。

.小结
a.作品展示:通过各种途径(悬挂、粘贴、赠送等)。

b.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作品奖。

.后拓展:你能做出立体的拼拼搭搭吗?用什么方法呢?
第二时
a.导入
.出示图片,让学生在图片中找出有哪些形状在其中。

2.由此引入题:形的组合联想。

b.新授
a.出示形的组合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让学生了解组合的基本概念。

b.欣赏生活中形的组合的应用。

.欣赏大师的作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形的组合的独特美感。

d.教师出示用较硬的纸剪出各种形状,启发学生考虑:怎样“拼搭”出立体组合作品?(学生分小
组讨论并交流)
e.学生第一次作业:尝试用“插接”的方法制作立体的作品,教师参与制作。

f.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相互交流制作的心得体会,评选出造型独特、色彩美丽的作品。

教师引导
学生欣赏用废旧材料组合的作品,发现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激发他们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兴趣。

启发学生用多种材料和多种方法来创作立体的形的组合。

g.学生欣赏图片:现代装置艺术。

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h.学生第二次作业:用废旧材料分小组完成一个形的组合装置,教师巡回指导。

举办废品装置艺术
展览:展示各小组的组合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

.一年级教案小结
a.学生谈谈自己对装置艺术的看法。

b.组织学生将装置作品布置在教室中,美化教室的环境。

第九
太阳、月亮你们好
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启发学生独立或合作想像画或使用各种材料表现太阳和月亮。

2、认知目标:制作或者自编太阳和月亮的故事,创造出太阳和月亮的拟人形象。

3、情感目标:为儿童提供自由创作的机会,释放紧张压力,体会游戏的欢乐,发现不可思议的想像带给人的趣味和轻松。

教学重难点
发展开放性思维,通过想象创造出有特色的新形象。

教学时:2时
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准备圆形纸板、作画工具、剪刀、胶水、台灯。

共同收集各种材料:如绳子、吸管、纽扣、小石子、果壳、包装纸、金属丝等。

这些材料虽多,但只要平常多留心,就能收集到各种有趣的东西。

教学过程
第1时
、变一变:师生围坐一圈,教师引导:出示圆形硬纸板:“这是什么?”变个魔术:画上五官,剪贴出光芒:“圆形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太阳娃娃。


2、看一看:原来圆形可以变成太阳,那么关圆形呢?
瞧瞧书上有许多会变的太阳和月亮,他们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你能看出他们是怎样画或做出来的吗?
总结出:有的是用单色线画的,有的是用蜡笔画的,有的是水彩作品,有的是电脑制作的,有的是手工制作,还有的把太阳画在了圆盘上……
3、想一想:看到了这么多有趣的画法,你有没有受到启发?如果给你一颗太阳或月亮的种子,你想种出一个什么样的果实呢?
4、谈一谈:把你的想法告诉给大家吧!
总结出:原来每人心中的太阳、月亮是不同的,在建筑工人的心中太阳是最好是绿色的凉爽的,这样他们在夏天的阳光下工作就不怕晒了。

长着大嘴巴的太阳能说出你心中的愿望,并帮你实现。

月亮可以是一把乐器,可以是老婆婆,也可以是小孩……
、做一做:用你们手上的各种材料画出或制作出你想像中的太阳和月亮吧,一定很好玩。

有什么困难跟老师商量商量。

教师此时的指导便是不断地给予鼓励,这将会使儿童产生“我想这样做做看”,“我想那样画画看”的念头,使每个儿童除了能持有表现的构思与主题外,同时还能涌现乐于创作的意愿。

对于学生可能遇到的粘贴、固定等技能问题,教师可以集中指导。

6、议一议:把“太阳”贴到东边的窗玻璃上,把“月亮”贴到西边的窗玻离上,创设情境,美化教室。

或者把自己的作品放到台灯前展示,让其作品有光亮的感觉,使作品
更美,增加情趣。

7、玩一玩:开展传球游戏,接到球的同学请你到作品前来介绍自己的作品。

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建议。

8、改一改:根据同学的建议补充修改自己的作品。

9、评一评:评出最好玩的太阳和月亮。

最漂亮的太阳和月亮。

最新奇的太阳和月亮
后指导学生把桌上,地上的废料收拾进垃圾箱,多余的材料收入纸箱,以备再次使用。

第2时
、太阳是个大火球,又发热,又发光。

它比地球大很多很多,离地球非常非常遥远。

它照射到地面的光和热减弱了许多,植物才能生长。

植物又养活了地球上的动物和人类。

2、有关月亮的民间传说有很多,嫦娥、吴刚、桂花树,每年的中秋节也是月亮的节日。

写月亮的诗也非常多,“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李白的《静夜思》,大家都会背。

3、以小组为单位商量编一个太阳和月亮的故事,合作做出故事中的太阳和月亮。

制作指导时,重视表现的过程。

4、小组根据故事分配角色,设计人物台词、动作,还可以调配服饰、头饰等把自己打
扮起来,上台表演小话剧《太阳和月亮的故事》,组织
学生出现一个个体现集体智慧的“情景展示”。

在学生表演时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给以充分的肯定。

、老师用录音机把大家的故事录下来,作为素材积累,为今后的作文打下基础。

重放录音还可以成为学生评价的依据。

6、在即将结束之时,让学生把地上的纸屑一起收集到大塑料袋里,把口扎紧,进行装饰,做成最的太阳和月亮。

让学生知道,废纸还能再创造。

10、水墨游戏
教学目标
、了解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及其特点。

2、尝试练习、体验水墨特性。

3、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水墨特性。

毛笔、水分的控制。

教学时:2时。

前准备
教师准备:欣赏作品、图片、装墨汁的小碟等;中国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古筝曲等);音响器材。

师生共同准备:墨汁、毛笔、水瓶、2~3张小宣纸、每一小组1~2张大宣纸、毛毡或报纸。

教学过程
第一时
前气氛营造:在教室四周挂上水墨画原作,播放中国古典音乐。

、游戏介绍

“小朋友们都喜欢做游戏,大家知道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做什么游戏吗?”“今天的游戏非常特别,做什么待会儿告诉大家,但是要想做好今天的游戏吗,就得先了解清楚它的规则!你们看墙上这些画,它们与我们平时用水彩笔、铅笔等画出来的画有什么明显不一样的地方?”(学生观察思考,然后回答。



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示范(把毛笔蘸饱了水和墨,在宣纸上重重的画一笔)。

“快看!出现什么变化?再画第二笔,又出现什么变化?第三笔呢”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学生试画。

指导交流。

③板书题:《水墨游戏》(一)
2、游戏开始
①游戏接龙:
教师在黑板上贴好宣纸(注意宣纸下面要垫好报纸),每组边上放上一支毛笔,小组排好队,第一个学生先用毛笔
饱蘸墨汗和水在宣纸上画上一笔(各种大小点、长短变曲线均可),再后面的学生接着笔不再蘸墨和水继续画,画出的墨迹要与前面同学的不一样。

(一个一个接龙,让学生感受一下水墨的特性,体验墨迹从湿到干的变化。


②认识工具:
a.图片欣赏: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发明了笔、墨、宣纸和中国画颜料,它们是进行水墨游戏的主要工具材料。

b.小组讨论:毛笔和其他笔有什么不同?宣纸和其他纸有什么不同?
③图片欣赏,体会教材中的学生作品:用笔方法的不同及为什么会有淡淡不同的变化。

(通过欣赏,认识到一支笔行会因为用笔方法的不同可以画出细的线条、粗的笔触;水分的多少导致的变化:干燥的擦痕、渗化的墨渍……)
④探讨尝试:墨色的浓淡与水份多少的关系。

(此处墨色变化只作点拨,不作重点要求。


3、游戏比赛
a.小组比赛:一起合作在一张大纸上随意涂鸦,看看谁的墨色、笔触的变化最丰富。

b.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手中的毛笔,用各种不同的用笔方法画出各种不同的笔触。

感受线条的粗细、点的大小、墨迹的干湿等笔触的变化。

4、比赛结果展示
a.把每组作品一起贴到黑板上,教师随意点到哪个笔触目惊心,就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画出来的。

b.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自己的作品。

.教师点评具有突出代表性的作业。

、后拓展
今天的游戏大家表现得非常积极,各组都画出了好多的好作品,但是今天的游戏并没有结束,下次的美术上,我们将继续进行更有意思的水墨游戏,如果想在下节上取得好的成绩,那就可以在后尝试更多更新的画法,并多作练习。

另外,可以从外书报上搜集大人们的水墨作品,将你认为好的作品图片带来与同学交流。

第二时
、游戏介绍
a.谈话:上节的水墨游戏大家玩得非常开心,今天还想玩吗?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更有意思、更富有变化的水墨游戏。

b.揭题:《水墨游戏》(二)
2、游戏活动
A.听雨声:小朋友,听!是什么声音?原来是小雨点在说话。

B.示范:
a.教师示范用笔蘸墨在宣纸上画点。

b.重点解决墨色的浓淡:再画一个不一样的小雨点。

(师:“再加点水,这次点重一点,慢一点。

比比看和刚才的小雨点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用墨用水多少及用笔轻重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学生练习:在纸上尝试各种点,画好后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并说说和老师画的点有什么不一样?是怎样画出来的?
(教师小结:点可以变的:浓浓淡淡、干干湿湿、大大小小、疏疏密密……)
D.作业形式:“这些各咱各样的点组合在一起像什么?你能不能把它们变成一张画呢?”
E.欣赏:
a.大师作品:黄宾虹及张大千用点来表现的山水画。

比较两幅画的不同。

b.学生作品:看看小朋友画得多丰富啊!
F.搞个小小展览,看哪个小组的作品既好又多又有创意。

教师巡回辅导。

要求:a.小组合完成。

b.教师提醒学生小心墨汁不要弄翻,注意不要把墨汗翻掉型脏教室。

G.展评:
各小组将作品集中展示,大家巡回欣赏,谁的点变化最多?谁的画最美?
3、后拓展
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画各种各样丰富的线条、色块、形象,看能否像大师一样画出更加精美的水墨画来。

搜集画报上画家们画的水墨画作品,并带到学校来与同学们交流。

11、玩泥巴
教学目标:
认知:通过玩泥巴的游戏活动体验感受泥性,尝试并掌握几种玩泥的基本方法。

情感:通过游戏活动,共享玩泥巴的快乐,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能力:通过对玩泥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初步的感知能力、口头发表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及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索感知泥性,归纳玩泥的几种方法。

感受、探索、泥性及口头表达。

前准备
学生:小水桶、毛巾、可塑泥、可用来印纹的小物品
教师:教学图片、媒体素材、不同干湿的泥材。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时:
一、导入:
教师拿出三个布袋,内有三种湿度不同的泥巴。

引出问题: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
鼓励学生上前摸一下,闻一下布袋。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观察:用简单的形容词,回答自己的感觉,如:柔软、泥土气息等。

揭开谜底:是泥土。

你们想玩吗?
出示图片欣赏,初步认识泥塑艺术,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种类。

观赏作品
简介几种泥巴的用途。

二、感受实践:
1到户外,提问:你玩过泥巴吗?你是怎样玩的?玩时有什么样的感觉?与学生一起无主题的玩泥巴游戏,提出问题:怎么才能让泥变得不粘呢?你还有其它办法让泥变得不粘吗?大家试一试!
学生分组交流,发表自己对泥的不同感受。

找到问题答案:泥巴太湿的时候,可以经过摔打后湿度适中;泥巴太干时,可以加点水搅和一下,即可。

泥巴听话吗?你还能让听话的泥巴变成什么好玩的东西吗?你用泥巴做了些什么?它们是什么东西?干什么用的
呢?
学生略答。

成组讨论问题。

讲一讲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2讲解泥巴是如何被运用的。

根据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用了多少种技巧来玩泥巴?来联想一下还可以用哪几种其他的方法?
3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泥巴的用途是什么?有哪些东西与泥巴有关?
4比赛活动:
建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来做东西,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力求与众不同。

看谁做的圆球最圆?看谁做的泥条最长?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要指导和提示学生通过触摸、观察、嗅觉、摔打、重量来更为细致的感知泥性。

教师经过讲解、评比后给予适当的奖励。

整理现场,清洁卫生。

引导学生把工具清洗干净放回原地,打扫地面卫生,给自己清理。

札记:本作为小学美术中首次出现的泥工,不强调要让学生做出某一具体形象作品,而要强调通过有趣的学习活动方式,激发学生自由表现、大胆探索、感知泥性、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从而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问题的意识及口头发表、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第二节
一、引导阶段:
猜谜语:说一说你的一种文具的形状、大小、功能,请大家猜一猜是哪种文具。

(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并抓住每种文具的特征。


看老师制作的文具使用了什么材料?(橡皮泥)
大家试着用橡皮泥做一枝铅笔,看谁做的像,请他介绍一下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出示几种造型、花纹独特的铅笔,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可以在橡皮泥做的铅笔上装饰上这么好看的花纹,试着做一下。

通过制作,总结出用橡皮泥进行文具造型的方法是:基本形制作和添加装饰。

可用的造型手段有:搓、捏、按等。

二、再分组合作用橡皮泥制作一下其它的文具,比比哪一组做的最多,造形最新颖独特。

引导学生搓成不同的线、捏成各种的点和立方体、长方体形象进行组合,如制作铅笔盒时,可制作方形、椭圆形等外形,并可夸张其长短及粗细,并装饰上小花纹,使制作的文具更有新意。

三、在充分肯定学生大胆、自由的设计基础上,进行相互欣赏和交流,进一步鼓励学生设计出更新颖的学习用品。

四、收拾与整理:
要求学生制作前铺一张旧报纸在桌子上,以免把桌子弄脏。

制作结束后,要及时收拾剩余的橡皮泥。

后拓展:
后利用多余的橡皮泥再设计制作几种学习用品。

札记:
在利用橡皮泥制作文具时,有的学生提出:做出来的有些文具根本就不能用,这叫变废为宝吗?我告诉孩子们,虽然这样的玩具不能用,但它们很有装饰性,可以装饰我们的生活。

同时提出,希望同学们能设计、制作出可以用的文具,真正的变废为宝。

12、秋天来了
教学目标:审美能力的培养,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能利用各种材料大胆,直率地表现创作画;初步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了解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全方位地感知秋天,让学生从色彩斑斓的秋天景色中体验生活的美。

通过欣赏表现秋天的一系列作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手法进行创新设计,大胆表现,大胆装饰,以小组身份展示自己的成果。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知秋,拓宽视野,学会创作的表现手段。

教学难点:激活学生的创作灵感,直率表达,个性作画。

前准备:教师准备:大量秋天的图片,秋天的乐曲磁带,碎花布等;学生准备:水彩笔或油画棒,各种废旧纸张,废旧材料,剪刀,胶水。

教学方法:观察体验欣赏讨论
教学思路:第一时
(一)谈话导入:
老师拿出一张枯树叶“小朋友,这是老师早晨来学校时在路上捡到的,仔细看看,它是什么颜色的?
生:“黄色,灰色。


师:“为什么会变成这种颜色呀?”
生:“树叶枯萎了,从树上掉下来了。

”“风把它吹下来了。

”“秋天来了。


出示板书——秋天来了
(二)找一找秋天:
1.师:“是啊,秋天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老师发现在我们的教室里就有一些秋天的迹象。


2.师:“小朋友再想一下,你还能在哪些地方找到秋天呀?”
生:“树叶掉下来啦。

”“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

”“小河里的水变凉了。

”“大雁飞向南方了。

”田野里的稻子成熟了,远远看去就像给大地盖了一层黄黄的地毯。

”……
3.教师总结:“秋天来了,这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季节,
一个丰收的季节,是一个孕育生命的季节,那小朋友你们想用怎样的方式赞美秋天呢?”(生答)
生:“我来朗诵一首诗,题目是《落叶》,风儿阵阵吹来,叶儿片片落下,它们离开妈妈,不哭也不说话。


4.师:“除了背诵诗歌,老师知道你们还教过有关秋天的歌曲,如《雁儿飞》《小树叶》等。

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跳一跳,好吗?”(歌表演)
(三)欣赏秋天:
1.师:“小朋友的知识可真丰富,真了不起!前一阶段啊,老师还悄悄拍了一些秋天的景色,你们想欣赏一下吗?”(多媒体展示秋天的景色图片)
2.师:“小朋友们欣赏了这些秋天的图片,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秋天可真美啊!”“秋天的色彩可真丰富!”“秋天的果实可真多啊!”
师:“是啊,看了这么美的景色,小朋友们想把它们画下来吗?”
生“想!”
师:“我知道你们肯定忍不住要动手了吧!先别急,老师要讲一些作画的要求啦!
(1)构图要大胆,东西要画大一些,可不要缩在一起。

(范作欣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