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与朱元思书》教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8《与朱元思书》教案 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8《与朱元思书》教案 苏教版

《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也可称《与宋元思书》(版本流传原因),是一篇以骈文写成的书信。

骈文,又称“骄体文”,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

骄文的最大特点是讲求对仗。

全篇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性、词义相互配对,句子的字数通常是四字句、六字句相互交替。

所以这种文体,晚唐时被称为“四六文”,以后历代相沿,到清代才叫做骈体文。

其次是讲求平仄,上下联要平仄相对,平对仄,仄对平。

其三是讲究用典,目的是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练。

用典有明典和暗典,有时还将典故反用,起衬托、对比作用。

为了追求形式美,骈文还讲究词藻华丽,大量使用颜色、金玉、花草等类词汇。

骈文对唐宋以后的文学语言,特别是律诗、律赋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由于过分追求形式,逐渐走向形式主义,妨害思想内容的表达,成为文章的桎梏。

《与朱元思书》具有骈文的音韵美,却无骈文的繁富复杂,全文清新、优美;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描写山水的经典之作。

【知识与能力目标】在准确朗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

【过程与方法目标】1.掌握积累一些常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2.培养学生利用想像望“文”生“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领略自然美景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1.掌握重点字词,翻译课文,疏通大意;2.引导学生领略自然美景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1.掌握积累一些常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2.培养学生利用想像望“文”生“景”的能力。

1. 制作多媒体课件;2.熟读课文;3. 尝试翻译课文。

第一课时一、 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课文导入:各位同学,语文学习犹如快乐的旅行,她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和幸福,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知识和感悟。

今天,就让我们背起智慧的行囊,继续我们的快乐之旅。

我们的目的地,是一头连着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西湖,一边连着“五岳归来不看岳”的安徽黄山的富春江。

2.作者简介: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

与朱元思书教案五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五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五篇与朱元思书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积累文言词语,感知课文大意。

2、熟读并背诵课文,品味写景佳词妙句,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像能力。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寄情于奇山异水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像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借助工具书识记生字词,反复朗读课文,直至熟练背诵。

爱好美术的同学可以通过绘画展示文中美景,也可选择与美文相配的乐曲进行配乐朗读。

教师:搜集有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可教授记忆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记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述说行旅所见的信,寥寥百余字,将富春江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

__语言精练生动,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背诵、通过联想与想像,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作者写作时的心境。

【教学设计】一、恰当导入1、可以由美景图片导入,也可以播放富春江山水的录像,渲染气氛,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可以放《高山流水》等古筝曲,让学生想像,音乐为我们创设了怎样一幅图画。

同学们,你到过富春江吗?它位于浙江省境内,是全国闻名的胜景之一。

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撰文盛赞过它,其中最有名的是古代文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在文中,作者给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赞誉。

这篇与一般书信不同的写景小品文,向我们展示了富春江雄奇秀丽的景色。

现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去饱览一下富春江的美景吧!(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课题:与朱元思书吴均目标:学习积累文言词语,感知课文大意。

熟读并背诵课文,品味写景佳词妙句,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像能力。

二、整体感知1、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缥碧甚箭轩邈泠泠千转直视无碍千百成峰鸢飞唳天望峰息心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有条件的可利用课件或投影出示字词,学生识记)2、教师导读:阅读文言文要掌握合理的方法与步骤。

(方法适当也可以提高阅读效率) 熟读全文,把握大意,识记词语,揣摩句意。

《与朱元思书》的教学设计

《与朱元思书》的教学设计

《与朱元思书》的教学设计《与朱元思书》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志趣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鉴赏水平。

3.再现写景画面,感受富春江独特的自然美景,体会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难点】1.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正确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内涵,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1.借助阅读提示和注释,自读课文,把握文意。

2、从观察角度、感官调动、写景方法等入手,品味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语言特点。

【知识链接】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

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省安吉县)人。

家世寒贱,好学有俊才,沈约尝见均文,颇为称赞。

初任郡主簿,后官奉朝请(一种闲职文官)。

他有志于历史著述,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遂私撰《齐春秋》,因实录齐梁间的历史,称梁武帝为齐明帝佐命之臣而触怒梁武帝,遭焚书免官的迫害。

今存诗一百余首,所作多抒发郁勃不平之气和怀才不遇之慨。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

本文见于《艺术类聚》卷七。

由于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的秀美风光,历来被人们当作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阅读欣赏。

“与”:给,“书”:信。

【预习】一、读准字音。

ABCpiǎo碧() 急tuān()轩miǎo()línɡlínɡ()经lún()横kē()二、自读课文,理解文意。

ABC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实用的与朱元思书教案三篇

实用的与朱元思书教案三篇

实用的与朱元思书教案三篇与朱元思书教案篇1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养成诵读的习惯,培养文言语感。

2、用心领悟课文内容,养成积累语汇的习惯。

3、提高学生欣赏品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设想:__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引导学生在课文阅读中感悟美、品位美、尝到乐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五一假期马上要到了,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旅游),老师给你推荐一个旅游胜地富春江,那儿可是一个很美的地方,我从网上收集了好多图片,想先一曙为快吗?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欣赏。

2、欣赏完后,请学生谈感受。

3、师:宋代作家吴均他也曾一游富春江的,并为之陶醉,想知道吴均有何感受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品读这篇曾在文坛上独树一帜的写景小品文《与朱元思书》。

二、初读,整体感悟。

1、齐读文题,指名释题(多媒体出示)。

2、你觉得庆该怎样学这篇文言文?学生讨论交流,再指名回答。

师归纳读的方法。

(多媒体出示)3、生自读课文,给10分钟时间→找出不懂的地方。

4、检查生自读情况:(多媒体出示试题)①字的读音。

②实词、虚词的意思。

③句子的翻译。

5、指名有感情地读,生点评。

6、师范读,生再次欣赏画面。

三、细读,品悟__美。

1、你觉得富春江美吗?美在哪里?2、再次品读,找出表现富春江美的句子。

3、学生发言,谈感受。

4、师小结:富春江的确美,美在它的碧波荡漾,美在它的鱼群穿梭,美在它的寒树群山,美在它的鸟鸣猿啼,置身于此山此水中,作者不禁发出感慨,你能在文中找出表达作者内心感受的句子吗?鸢飞戾飞者5、你怎样理解这个句子呢?谈感受?师:这山这水,多诱人啊,让人忘记一切烦恼,一切世俗,让人的心变得宁静透明,读到这句,让我在感受了自然之美之余感受到了深遂的情景之美,大自然的力量真是太神奇了!6、让我们在美的享受中去享受美,美美地读一读吧!(齐读)四、课外延伸:1、出示罗丹的名言名句。

2、学生欣赏短片,屏幕显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有关于季节的,有关于动物的,有关于运动的,有关于亲情的让学生欣赏,欣赏完后让学生就自己的'发现或感悟写一句关于美的格言,写一首小诗即兴发言。

与朱元思书教案苏教版

与朱元思书教案苏教版
与朱元思书教案苏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一课,选文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与朱元思书》。本课重点让学生理解并背诵这篇优美的书信,同时体会作者通过书信表达的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此外,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并能够运用书信进行日常交流。
2.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展览,让学生亲身感受书法艺术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开展书信写作比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书信格式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引导学生通过书信的方式与历史上的名人进行对话,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关于书信的文化知识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书信写作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书信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要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书信格式和情感表达的重点,强调书信写作的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书信写作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②关键词:思念、友谊、书信格式、文言文。
③句子:王羲之在信中表达了对朱元思的思念之情,如“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④艺术性和趣味性:设计一个书信的形状,将关键词和句子融入其中,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
⑤板书示例:
1.标题:与朱元思书
2.主要内容:思念之情、友谊主题、书信格式
3.关键词:思念、友谊、书信格式、文言文
然而,我也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均衡,有些学生可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指导。在课堂互动环节,我应该更加积极地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使他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此外,我在教学资源的选择上也可以更加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九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苏教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2.观景赏物,揽胜探美3.品味语言写法、评说成败得失【学习难点】翻译“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理解作者于写景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学习方法】朗读与赏析法;联想与想象法;合作探究法【学习课时】1课时【学习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文人墨客竞折腰。

浙江境内的富春江就是一处人间仙境,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在此流连忘返,吟诗作赋,成就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

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

而南朝梁代骈文家吴均所写美文,更以其独特的视角、超然物外的情怀和凝练精湛的笔致,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雄奇秀丽的画卷。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去欣赏富春江迷人的景致,去感受这篇模山范水经典作品的非凡魅力。

(板书课题与作者)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入乎其内投影:1.自由朗读,互相订正生字读音;默读,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小组内质疑释疑。

2.先体会文章情感和内容特点,确定并标注语段内不同句子的情感语调、节奏停顿、语速快慢,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由组合,自选方式(如一人演读,男女生两人分读,三人接读,四人齐读)。

过会儿开展小组比赛。

展示:1.齐读生字词。

2.提出不能理解的字词;质疑释疑。

3.朗读展示比赛;并引导评价。

“三分文章七分读”;通过朗读展示我们理解的程度。

教师示范朗读第一节;然后出示朗读这一节的说明:投影:“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语调高昂,一字一顿。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语调舒缓,欣喜的情感;“荡”“东”“西”适当拖音。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一句语速较快,第二句速度放慢,“水”字拖音,最后一句中的“独”“绝”读得简短铿锵有力。

本小节总体语调变化过程:高昂——舒缓——铿锵有力学生朗读其他小节,教师点评读得是否到位,并加以指导:第二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18课《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18课《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

《与朱元思书》教案学习目标:1.能通过书下注释和同班互助了解文义。

2.通过品读能够理会作者观察角度的独特,写法的精妙,志趣的高雅。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山水的感情。

教学重点: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及全文内容。

教学难点:1.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2.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本课标题与内容“奇特”之处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1、个别朗读,师生评2、集体读,点评三、读懂课文:学习古文不仅要求会读文章,还要能读懂文章。

下面我们还是先来疏通文意。

要求:结合课下注释,如有困难词句,做上标记。

1、个别尝试翻译。

2、师生点评3、重点难点词句的解决。

四、研读课文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富春江的美景好象就在我们眼前。

同学们,如此秀丽的自然美景,你知道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提问:1、文中哪句话概括了富春江山水的特征?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师: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对富春江迷人的景色作了的高度的概括和赞叹。

然而仅仅发出赞叹并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富春江的景色的呢?生:作者先写异水,再写奇山师:那么,富春江水的“异”表现在哪里?生:①江水清澈之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②江流气势磅礴之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师:从以上句子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清澈透明的静态美和一种气势磅礴的动态美。

富春江水的清澈,使人的心灵仿佛也变得透明而无杂质了。

富春江水的汹涌急流,不得不让人的心情随之澎湃!可以说作者不仅仅是用眼睛在观察美景,而是在用心灵去感受美景。

师:作者又是通过描绘几种景物来写奇山?从感觉角度看,分别运用了什么感官?生:①视觉――山峰、树木②听觉――泉水、鸟叫、蝉鸣、猿啼生:运用修辞手法①拟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②对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新版)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新版)苏教版

《与朱元思书》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背诵并默写全文。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3.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捉高鉴赏水平。

4.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2.背诵课文。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温故习新导引自学1、熟读课文,了解什么是书,了解作者。

2、读准字词缥碧轩邈泠嘤窥谷鸢飞戾天横柯3、划分停顿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水皆缥碧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4、解释重要字词5、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全文。

一.导入: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我们要有仁智之人的修养,就要会醉于山水。

好,就让我们跟随散文家吴均,让他带我们到富春江那奇山异水去走一走,看一看。

二.检查预习了解书:书,即书信,是一种文体。

本文是作者吴均写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

了解作者: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

字叔庠,吴兴故鄣人。

他的诗文以写山水景物见长,风格峻拔清新,时人纷纷效仿,人称“吴均体”。

由于仕途不得意,其诗多含有对现实愤激之情交流质疑精讲点拨这是一篇文言文,学习文言文有三步骤,第一步:读通;第二步:读懂;第三步:读透一.读懂1、正音缥碧轩邈泠嘤窥谷鸢飞戾天横柯2、停顿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水皆缥碧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齐读课文,说说课文句式有什么特点?骈体文,是以骈字、偶句为主要特征,以四字六字相间而定句型的文体,又称“四六文”。

此种文体一般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二.读懂1、解释字词,尤其是实词从流飘荡自富阳一百许里缥碧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争高直指泉水激石泠泠作响鸢飞戾天望峰息心经纶世务横柯2、文言现象通假字:(1)窥谷忘反(2)蝉则千转不穷词类活用:(1)净:风烟俱净(2)东西:任意东西(3)奔:猛浪若奔(4)上:负势竞上(5)轩邈:互相轩邈一词多义:(1)直:争高直指直视无碍(2)绝: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3)上:负势竞上横柯上蔽3、对照注释,翻译全文。

与朱元思书说课稿(精选3篇)

与朱元思书说课稿(精选3篇)

与朱元思书说课稿(精选3篇)与朱元思书说课稿1一、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设计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与朱元思书》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堂要求背诵课文。

《与朱元思书》是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的吴均写给友人信中的一部分,选文层次清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富春江自富阳到桐庐间的山光水色,描绘了祖国南方秀丽江山的奇异景象,使人读后确有悠然神往之感。

同时,文中也表现出作者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从形式上,__是一篇骈文,文笔精美,自然流畅,基本上使用四六句式,声律和谐,具有一种音乐美。

根据以上内容和要求,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背诵、译讲课文。

2、品味山水意境,感受__语言美、志趣美。

学习重点:1、背诵课文2、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学习难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的含意。

二、说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为了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的放矢,首先采用“目标导学法”。

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是居于支配地位的,教和学的活动首先要确定好准确适度的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成功的愉悦感。

因此,在引入课题后,即出示教学目标,在其引导下,分步实施完成。

__是一篇美文,是学生积累的最佳材料,在一课时内力求达到背诵,因此,诵读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

而诵读能力的训练又与其他能力的培养相辅相成。

对课文内容理解得透彻,朗读才能把握得有分寸,朗读才会有正确的语音、语速、音量;对课文的字词句熟悉,朗读时才会有准确的发音、停顿、重音。

课堂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个别学生的试读、全体学生的齐读齐背;穿插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在诵读中熟悉、理解、品味、鉴赏、记忆、积累。

多媒体的运用,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力求通过课件的介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完成学习目标。

与朱元思书教案4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4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4篇与朱元思书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4.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1、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2、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文言文知识,自主、合作、探究。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

"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索绕徜徉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课件展示: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元吴桓赞)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唐韦庄)三吴行尽于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宋苏东坡)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

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

(清刘嗣绾)再看几幅富春江的图片,看后用最精炼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

(美。

)这一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富春江山光水色的短文――《与朱元思书》。

(.课件展示:课题)二、作者作品简介课件展示:吴均(469-520),一作吴筠,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人。

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

文词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亦能诗。

本文选自《》,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

这看似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可称得上一篇山水小品。

三、范读课文1、学生边看大屏幕边听课文范读。

有三个任务:注意字音、语速、语调。

2、检查学生听读情况。

.课件展示下列词语,指名学生认读后,再齐读一遍。

韵柯飘荡负势轩邈泠嘤缥碧横柯窥谷鸢和鸣戾天息心经纶四、学生自读课文,有三个任务:1、熟读课文,争取背下来。

与朱元思书教案(优秀5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优秀5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下面是作者漂亮的小编为家人们找到的与朱元思书教案【优秀5篇】,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与朱元思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通过书下注释和同班互助了解文义;2、通过品读能够理会作者观察角度的独特,写[]法的精妙;3、通过不同层次地朗读能够领会到富春江绮丽的美景和作者的感情。

【重点难点】重点是能够理会作者观察角度独特,写法精妙的特点。

难点是了解文义。

【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说起古文就不能不提写山水的文章。

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留恋于大川名胜,寄情于小桥幽径,写下了无数动人的篇章和优美的佳句。

你还记得哪些描写山水的诗句或古文片断?参考: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山随平野尽,江如大荒流。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吴均所写的《朱元思书》,相信你会看到很多熟悉的山水美景。

请大家打开书,听我朗读课文,注意读音的正确。

3、要与古人对话还需过翻译这道关:老师从网上找到一篇文章的译文,请大家对照书下注释和手头的参考资料进行检查,看看有没有翻译不到位的地方,有的话请及时在旁边进行纠正,看谁的眼光较犀利,谁的古文翻译能力较强?每小组负责一段,给大家三分钟时间。

(分发材料)4、进行每小节节意的分析。

明确:古文翻译要注意逐字翻译,灵活成句;字字正确,语句通顺;句意要与文意一致。

5、再齐读,停顿的适当、节奏的缓急。

老师在找课文翻译的同时,又找到一篇《与朱元思书》的文章,作者也是吴均,据说这是原稿。

真实性我想也无从考证。

但我们可以看看与课文有哪些不同?有改动的地方哪个更好些?为什么?明确:文章结构特点:总分;语句多用对偶句,增强气势;抓住景物特征,注重细节描写;善用精妙词语,表现事物特征;语句书写为情感表达服务。

与朱元思书教案4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4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4篇与朱元思书教案篇11.通过学习,能熟练正确诵读全文;理解文意,并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2.整体把握全文结构,理解作者行文思路,3.能通过想象和联想,把文字变成生动的图景,感受大自然的美。

1.熟练诵读全文,感受语言之美、自然之美,培养想象力是学习重点。

2.把握行为思路,理解鸢飞戾天两句的深意是导学的难点。

学生学习活动概要:指导诵读,读对读顺----自主学习,整体感知----互助学习,理解文意----学习提问,理清思路----自由朗读,感受语言----创新思维,激发想象。

学生学习活动一.了解作者,诵读全文过程及要求:激兴入课----教师范读----明示目标----学生对照课下注解给生字注音----教师提示其它生字的读音(由学生提出)----齐读。

(矫正读法)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快速默看课文,思考回答两个问题①__可谓写景小品文,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这里的景物有何特色,能否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作者对这里的美景怎么评价称赞的?②所写之景属于哪个季节?你怎么看出来的?2、集体交流学习情况。

三.互助学习,理解文意1、分四人小组边读边疏通文意2、检查解疑小组代表发言,其余组员补正。

四.思路探讨,感受语言l、依次探讨以下问题(若前整体感知②未完成,则先从此切入)(1)全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景的?(先探讨此问)(2)第一段总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上有什么特点?(3)第二段分写水、富春江的水有什么特点?(清碧与湍急矛盾吗?为什么?)(4)__写景重在写山,文中直接写山的句子有哪些?请概括山的特点。

(5)第三段分写山,除直接写山的特点外,还写了些什么内容,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6)你怎样理解鸢飞两句?2、自由朗读,感受语言。

五.创新思维,激发想象独立思考后,创新复述:1、教师示范复述第一段。

2、学生分四组分别重点准备复述二、三段的部分内容。

3、学生复述、教师点评。

六.归纳小结、结束学习(教师帮助活动)----激兴导入: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有着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

课文与朱元思书教案(精选12篇)

课文与朱元思书教案(精选12篇)

课文与朱元思书教案课文与朱元思书教案(精选12篇)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文与朱元思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文与朱元思书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感受文中所描写的富春江独特的自然美景。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4、背诵并默写全文。

5、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6、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主旨。

7、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鉴赏水平。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让我们细心体味、尽情观赏。

二、作者简介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声韵美。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示读音:缥碧(piǎo)急湍(tuān)轩邈(xuānmiǎo)泠泠(líng)戾天(lì)鸢飞(yuān)经纶(lún)横柯(kē)2、指名学生读课文。

四、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语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可以指定某位同学回答,也可请老师回答。

4、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五、理清背诵思路根据文章想象富春江美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巧妙。

学生分六小组交流,每组在统观全篇的基础上重点负责一个语段,然后各组选一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2023年《与朱元思书》教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整理

2023年《与朱元思书》教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整理

2023年《与朱元思书》教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整理上庸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部余方斌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背诵课文,关键句段能够默写;了解“骈文”这种文体的有关学问2、熟读课文,把握重点文言字、词的意思;会精确翻译课文。

3、富春江山水的秀丽多姿;抓住特点有层次写景的方法;寓情于景的写法。

4、抓关键句子理解文章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1、本文语言美丽,反复朗读背诵课文,读中体会语言美、景物美,体会的意旨。

2、小组合作学习,老师解难。

3、辅以多媒体手段,增加直观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同学理解通过对富春江美丽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他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疏通文字:把握关键词语,精确翻译课文。

2、抓住特点有层次的写景方法。

3、富春江山水的秀丽多姿。

教学难点:借景抒情,表达他寄情山水、厌弃尘俗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及教具:多媒体、合作探究、沟通、点拨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其次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现:在浙江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山水的景色特殊美丽,南朝时有一位文人吴均见到这种美景后,迫不及待的给他的友人朱元思写了一封信,信中除了描绘富春江山水的美丽景色外,他还表达了观赏这种美丽景色后与众不同的情感。

那么毕竟他描写了怎样一幅美丽的景色呢?又表达了怎样一种与众不同的情感呢?让我们共同来观赏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听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结构内容的支配。

(一)问题导学:1、文中最能概括富春江山水特点的语句是哪一句?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从哪些方面对这一特点进行详细描写?由此可知这篇文章的结构是?(二)互动探究各小组选一人朗读课文,组员边听边思索答案,争论形成共识。

(三)沟通展现指定发言人展现小组意见,别组点评。

三、再读课文,重点研讨读其次段,体会富春江的秀丽多姿,体会多层次写景方法。

(一)问题导学:1、异水“异”在哪些方面?写异水用了什么方法?你能就其中一种谈谈用这种方法的好处吗?2、奇山“奇”在哪些方面?写奇山用了什么方法?你能就其中一种谈谈用这种方法的好处吗?3、在文中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它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仕途不如意,寄情山水排解苦闷,以致产生厌世隐居的想法”,你怎么看待这种处事方式?4、由上可知,这篇文章采纳了什么写法?(二)互动探究各小组在组长指导下探究,先各自默读独自思索,然后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在组内争论,争论形成共识。

《与朱元思书》教案(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共3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共3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共3篇《与朱元思书》教案(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1《与朱元思书》教案(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朱元思的生平和代表作。

2. 掌握阅读技巧,了解《与朱元思书》中的篇章结构。

3. 理解文章内容,领会作者崇拜朱元思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朱元思的生平和代表作。

2. 阅读技巧,了解篇章结构。

3. 文章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与朱元思书》中崇拜朱元思的思想情感。

2. 熟练运用阅读技巧,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四、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戏剧化的演示和图片或视频资料的呈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进而探究朱元思的生平和代表作。

2. 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篇章结构和阅读技巧。

3. 实践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个别答题等形式,学习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五、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引入教师通过图片展示朱元思的画像,并让一位学生演示朱元思,引导学生了解朱元思的生平。

接着,以“朱元思的代表作”为主题,展示《春江花月夜》等作品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朱元思的代表作。

第二部分:阅读讲解教师引领学生读完《与朱元思书》全文,并对文章的结构进行介绍与讲解。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总结,介绍故事的发生和描绘人物形象的方式,概括文意和情感。

然后,详细讲解课文中的每一段,让同学们熟悉文章的细节和特点,掌握阅读技巧。

第三部分:理解篇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自主分析篇章结构和文学手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所学知识,理解作者崇拜朱元思的思想情感,并用适当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四部分:检测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检测评价。

通过一些个别答题和小组讨论等形式,检测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评价学生的阅读技巧和思辨能力。

六、教学评价:此次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重视启发性与互动性的教学,既有教师的讲授,又有学生的互动讨论,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活跃发展。

关于与朱元思书教案三篇

关于与朱元思书教案三篇

关于与朱元思书教案三篇与朱元思书教案篇1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语言文字和文学的热爱,培养健康的审美水平;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鉴赏文学性课文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对语言文字的体悟能力,并学习一些初步的学习方法;3、进一步进行朗读训练,除表情达意外,还要求表现出作品的音乐美。

重点难点1、在总的教学要点中,以语言欣赏为要点,在语言欣赏中,以深入体悟词语的表现力为重点;2、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文学与形象的转换,通过想象与联想,通过一些具体方法来感受语言的表现力,能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1、设计并制作多媒体课件2、给学生分组,每组推选出以为能代表自己水平的嘉宾。

教学内容和步骤(师)课前我们各族已经推选出今天的嘉宾,我相信大家一定不会辜负自己小组的希望,会有很好的表现,待会儿我会请听课的老师评价,那一组表现最好,那几个同学表现最出色。

一、导入(多媒体)中国政区图(师)这是一张中国地图,这儿是浙江,在浙江境内有一条河,叫富春江。

(多媒体)富春江地图(师)唐代许多大诗人都来过这儿,并写下了许多诗,后人于是把它叫做“唐诗之路”。

那么,为什么吗么多的诗人会到这儿来呢?仅仅是因为这个地方景物美吗?请大家迅速读课文,告诉我,这篇__都写了些什么样的景物?(多媒体) 简单的景物结构图(师)这并不是富春江一带独有的,咱们张家界也有。

为什么这些诗人偏偏对这篇__所描写的地方——富春江一带情有独钟呢?我想,这主要得益于这篇__语言所具有的特点。

(多媒体)语言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__吧!二、初读课文配乐配画面朗读三、语言鉴赏(师)景色真是美极了!可是,唐朝的那些诗人可没有看到这些画面。

在去富春江之前,他们看到的只是吴均的__。

可是我想,他们看到吴均的这篇__时,一定就象看到真的景物一样,读到“风烟俱静,天山共色”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想象到眼前广阔的视野、明净如洗的天空,感受到作者阔大的胸襟以及从容出游的舒畅心情。

《与朱元思书》教案(精选13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精选13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一、教案的具体内容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点)七、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引导自学,注重启发思维)八、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九、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十、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十一、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十二、教学反思(教者对该堂课教后的感受及学生的收获、改进方法)二、《与朱元思书》教案(精选13篇)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朱元思书》教案(精选1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朱元思书》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和培养学生利用想像望“文”生“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通过品味语言、描绘画面,体会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略自然美景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和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学习本文任何从“奇山”和“异水”两方面去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设计(1):同学们,我们在大自然中欣赏了生机勃勃的春,领略了火热坦诚的夏,更感受到了秋天的成熟与丰硕,也品味了冬的严肃与温柔。

这多姿多彩的四季皆是现代的四季,这四季的多姿多彩也是现代人的感受,那么同学们,你想换换口味,欣赏一下一千五百年前的自然风光吗?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古代的浙江,来欣赏富春江的美景吧!设计(2):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历代文人墨士为这歌唱。

《与朱元思书》教案(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

《与朱元思书》教案(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

《与朱元思书》教案(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与朱元思书》教案教学理念:把研究性学习和语文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课文的主旨。

3.深入文章意境,吟咏体会,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从中获得美的享受。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教学方法: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一、导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骚人墨客吟诗作文,为今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山水佳作。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元•吴桓赞) 富春江早已为世人所熟知。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南朝梁代著名骈文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仅用114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旖丽风光,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

吟诵此文,可谓美不胜收。

作者及作品二、作家作品介绍:吴均,字叔庠(xiáng),南朝梁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出身寒贱,好诗文,文章风格清拔有古气,称为“吴均体”。

为人耿直,因私下撰写《齐春秋》,如实记录齐、梁历史,被焚书稿并免职。

后奉诏撰写通史,未成而卒。

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信,描绘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本文为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

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声律和藻饰。

其中以四句、六句相间定句者又称“四六文”。

三、读得顺畅。

自主朗读,熟悉课文。

要求:1、读得流畅响亮。

2、读得字正腔圆。

3、读得抑扬顿挫。

4、读得层次分明。

具体实施如下:A、生自由读。

B、抽一位同学来读。

C、请同学对刚才那位同学的朗读进行点评。

D、教师朗读课文。

E、学生评价教师的读法。

四、课文学习:学生活动: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不解之处可提出疑问,共同商议解决。

教师活动: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俱:都共:相同色:颜色)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晴空一尘不染,与青青远山融为一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朱元思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指导学生积累课文中常见词语的用法,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3.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有层次的写景的方法。

4.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1,掌握本文中的常用词语尤其是词类活用。

2,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写景方法进行探求。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

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可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在板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背诵提纲,帮助学生背诵。

2.合作探究法。

以学生为主体,在相互讨论中交流看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

[教学器具]: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可爱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名山秀水更是数不胜数,同学们知道有哪些有名的山水呢?有哪位同学愿意为我们大家讲一讲?
今天呢,老师带来几副浙江富春江山水的图片,请大家一同来欣赏一下,要求欣赏完图片以后请同学来谈谈感受。

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吴均在写给他朋友朱元思的信中就描绘了美丽的富春江,这封信由此还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名篇。

欣赏完了富春江的图片,让我们再一同翻开书,再来领略一番吴均笔下的富春江。

二、反复诵读:
1、听录音,注意其中的字音,停顿,节奏和所包含的感情。

2、来放录音,请同学们跟着录音轻声的跟读,体会其中的意境。

3、请两位同学读课文。

其他同学点评。

4、请全班同学集体朗读课文,读得时候注意把自己的感情一起投入进去。

三、疏通文意“
1、课前,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书下注解和工具书集体讨论这篇文章的意思。

2、上课请几位组长代表各组将讨论结果展示给大家看。

其他同学指正。

(明确:古文翻译要注意逐字翻译,
3、灵活成句;字字正确,语句通顺;句意要与文意一致。


3、翻译完后,出示重点字词
任意东西一百许里急湍甚箭孟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鸢飞戾天者横柯上蔽
四、1、从文中找出概括富春江景色的句子
2、找出下文中描写水,山景色的句子?请同学来读一读,品一品。

3、作者怎样写“异水”,写了水的什么特点?
明确:写水,突出“异”。

水清、水急。

4、作者如何来写“奇山“的,写了哪几个方面?
明确:(1)写了山的形态,非常赋有生命的活力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非常和谐宁静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日光明暗的林中景致,枝繁叶茂,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感觉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小散文,我们欣赏了这么多描写优美山水的景色,那么到底哪一句抒发了作者的感情呢?
明确: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往反。

有什么作用?你觉得从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侧面烘托了山水的巨大魅力。

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更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五,品味语言,学习作者多样的写作手法。

吴均的这篇简练精彩的山水游记小品文,宛如一首韵味昂然的诗,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作者的文笔清新流畅,语言生动,又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从各种角度精细地刻画富春江上的山水。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一同来品味一下文章的语言,找出课文中具体的例子,说说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好的地方?
1、写水的清澈用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2、用比喻,夸张写出了水流的迅急
3、描写水的时候动静结合
4、描写山的形态时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峰争先恐后,向上崛起的形状。

化静为动。

5、写山中景色时用了反衬,以闹显静
6、写山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多角度的描写山的奇。

六、背诵课文
第一段: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二段:水水清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水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山两岸山的形态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山中声音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泉,鸟,蝉,猿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山中感受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往反。

山林景色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