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扫描版)

合集下载

高中联考协作体_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 试题

高中联考协作体_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 试题

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21-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一中、孝昌一中等26所重点高中2021-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1.C 〔C张冠李戴。

根据原文,清代有偿采买的土贡物品“为国家和皇室采购或者消费所得〞,“其余各直土贡〞才“仍为对皇室或者国家的义务与负担〞。

〕2.D 〔D略不当。

根据原文,应是“东北所贡的各类动物毛皮,除消费和售变外,嘉庆时每年还从售变局部中取一局部貂皮交衣库做成貂褂,由内务府草拟,皇帝钦定HY与等级,‘赏卖’给在京的大臣、御前侍卫与乾清门侍卫〞,而非直接“赏卖〞。

〕3.C 〔C以偏概全。

根据原文,“与前代相比,清代土贡的种类与数量有所减免,余下的那么多数折银征收〞,说明并非“往往是不能折银征收〞。

〕7.翻译:〔1〕秦始皇时期,蒙恬将HY向南方讨伐楚国,在驻扎,准备举行大型的狩猎行动来使楚国恐惧。

〔“次〞1分,“将大猎〞1分,“惧楚〞使动用法1分,句意2分〕〔2〕秦灭诸侯,毛颖参与有功绩,得到的恩赐不可以报答他的辛劳,还因为老迈而被疏远,秦始皇真是薄情寡义啊。

〔“与〞1分,“酬〞1分,“以老见疏〞被动句1分,句意2分〕文言文译文毛颖是〔地名〕人。

他的祖先叫明眎〔是兔子〕,辅佐大禹治理,〔因〕养育万物有功,因此在卯地获得封地,死后成为十二神之一。

〔他〕曾经说:“我的子孙是神的后代,不可以和其它生物一样,〔消费〕是从嘴里吐出来的。

〞后来果然是这样。

秦始皇的年代,蒙恬将HY在南方讨伐楚国,在停留,准备举行大型的狩猎行动来威吓楚国,召集左右的庶长〔官名〕和HY尉〔HY官名〕一起,用连山占卜这次行动,预测天时和人和的预兆。

占卜者恭贺道:“这次要捕获的,是没有角牙齿不锋利,穿短布衣的动物,缺嘴并且颈脖子长,有八窍象打坐一样坐着,就取他的毛,可以用来作为形成〔写〕书册的东西,天下都用它来书写〔‘书’字一字双意,书写、文字,又指统一文字〕,秦将兼并诸侯吗?〞于是开场狩猎,围捕毛〔毛颖〕家一族,拔下它们的毛,将毛尖〔颖:原意是尖端。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艺术创作与欣赏中的审悲快感,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说明。

艺术创作和欣赏中的审悲快感是作为艺术活动而存在的。

艺术活动中对苦难的描写与现实生活中的苦难不能等同。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失去亲朋,或陷入困境,或者目睹了别人的不幸,而你又是一个正常的人的话,那么,除哀痛之外,是不会有丝毫愉悦的。

因为当人遭遇不幸时,全部注意力都被苦难本身所吸引,伴随着痛感的是该如何手忙脚乱地处理后事,反反复复地考虑得失,忧心重重地瞻望未来,想超脱这一切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艺术活动中,对苦难的描写与欣赏,则是拉开距离的超越功利的观照。

这样的“审悲”,也就是把苦难通过艺术这支弓箭,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这时候,哀伤痛苦的呻吟变成了五彩斑斓的意象,使人在瞬间离开现实的重压而升腾于幻境。

这样,悲哀本身就变成并非全然是痛苦了,我们的回味给它添上一种甜美。

列夫·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强调艺术家对感情要“再度体验”。

一个男孩子在遇到狼的那一刻,他只能处在惊恐之中,无暇顾及其他。

但是当事过之后,这个男孩回忆他遇到狼时的情景,将遇狼的经过绘声绘色地叙述出来,那么这种再度体验过的感情,就是审美观照,就是艺术。

在审悲体验中,形式化则是造成“距离化”并促成痛感转化为快感的又一原因。

苦难是悲哀的,但艺术创作中所运用的艺术形式用愉悦之情与之对抗,并进而征服它。

这样,在审悲观照中痛感就转化为快感。

一出悲剧,譬如《红楼梦》,要是除去了它的富于表现力的文字,无懈可击的结构等一切表现形式的魅力,把这悲剧化为单纯的事实,用报道性的语言讲出来,那么《红楼梦》悲剧的全部的美也就失去了,剩下的只是一些勾心斗角、争风吃醋的人类的愚蠢行为而已,它至多只能引起我们某种好奇心,但要我们去欣赏它却是万万做不到了。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一、基础知识(10分,每题2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言筌(quán) 供(gōng)奉模(mó)样落入下乘(chéng)B.鞶(pí)鼓睇(dì)眄箭镞(cù) 泠(líng)然善也C.熏陶(táo) 颦蹙(cù) 拔擢(zhuó) 如翚(huī)斯飞D.戗(qiàng)兽憎(zèng)恶岑(cén)寂今兹捧袂(jué)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2分)A.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源。

B.李仁义和王鹏这对哥们大学本科毕业后就劳燕分飞了,李仁义到北京读博士,王鹏去深圳一家外资企业工作。

C.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D.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识盈虚之有数数:数量,数目君子见机机:预兆B.猥以微贱,当侍东宫当:担任而刘夙婴疾病婴:早时C.三径就荒就:接近悟已往不可谏谏:劝止,挽回D.适莽苍者,三餐而反适:到,去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已:语气词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窜梁鸿于海曲A.乐琴书以消忧B.兰亭已矣,梓泽丘墟C.而后乃今将图南D.谨拜表以闻5.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例句:奚以知其然也A.将有事于西畴B.彼且恶乎待哉C.纤歌凝而白云遏D.去以六月息者也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名句默写(10分)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0分,每小题1分)(1)富贵非吾愿,。

(陶渊明《归园田居》)(2) ,审容膝之易安。

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考生须知:本试卷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试卷 I一、选择题。

〔共28分,每题2分〕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栖.(qī)息尸骸.〔hái〕倜傥..〔tìtǎng〕强.(qiáng)颜欢笑B.不惮.(dàn) 徘徊.〔huí〕纤.(xiān)手更.(gēng)相为命C.脖颈.〔gěng〕札.记〔zhá〕盘桓.(huán) 呱呱..(gūgū)而泣D.汲.(jí)取愠.(wèn) 色会稽..〔kuàijī〕栈.〔zhàn〕桥2.以下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晦朔蛊惑委曲求全食不裹腹B. 繁衍纹身伏法受诛不径而走C. 恶运俯瞰金榜题名引人注目D. 震撼磨砺流觞曲水皇天后土3. 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源。

B.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格言警句和诗辞歌赋,都是劝人要发奋向上,淡泊名利,不要为了一点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蝇营狗苟地生活。

C.这所房子看上去装修得十分豪华,但因为地点太偏僻,故而显得茕茕独立....。

D.人生不会一帆风顺。

当遇到困难,甚而陷入困境时,我们尤其需要一个能与我们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的朋友帮助我们渡过难关。

4. 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当前房地产形势、发展及相关问题为主题展开讨论,或对以往的房地产情况进行总结,或对未来的房地产发展进行展望。

B.影片深刻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日军的人性沦丧,但并没有导向绝望,因为其主旨是保卫民族尊严、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无时无刻都在谱写着生命的赞歌。

C.从去年开始,因全球密集发生大型跨国石油公司漏油事故,使公众对石油公司的安全措施和责任意识产生疑心。

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有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有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有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苇.(wěi)草倏.(shū)忽擘.(bò)画含情凝睇.(tì)B.岑.(céng)寂驽.(nú)钝楔. (xiē) 子联袂.(mèi)而往C.恓.(xī)惶孱.(càn)头卫冕.(miǎn)因噎.(yè)废食D.撺.(cuān)掇罪愆.(qiān)啮.(niè)噬情意绸缪.(móu)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赋予抵毁苌弘化碧鲤鱼跳龙门B.古董迄今举案齐眉可望不可即C.博取烦躁拾人牙惠疾风知劲草D.孟浪销魂礼尚往来佛争一柱香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窦娥冤》揭露了封建社会吏治的腐败和司法的黑暗,被认为是古代悲剧的。

②一些玉器商人大量仿制古玉器,玉器收藏爱好者,以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

③大圣笑道:“师父,你也忒不通变。

常言道:‘单丝不线, 。

’那魔三个,小妖千万,教老孙一人,怎生与他赌斗?”④按照美国交通规则,校车的路权可谓,其“待遇”与警车、救护车、消防车是一样的。

A.典范蒙骗孤掌难鸣至高无上B.典型诱骗孤掌难鸣无与伦比C.典范蒙骗孤立无援无与伦比D.典型诱骗孤立无援至高无上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2014年10月10日,凭借“为保护儿童和青年人权益而进行的斗争”,巴基斯坦女孩玛拉拉成为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此次把奖项授予“那些为年轻人权益而斗争的人”,在和平奖历史上尚无首例。

B.西方对中国的整体屈服——包括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对中国的某种屈服,向外界传达出一个信号,即西方外交中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理想主义和原则主义正在淡化,而现实主义外交正在成为西方的普遍选择。

C.南京大屠杀历史证据充分,国际社会早有定论,通过国家公祭的形式悼念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既可表达对死难者的哀悼,也借此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捍卫和平、牢记历史的决心。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题.doc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题.doc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题高二语文答案一.【12分】1.C2.D “俗滥的思想情感源于俗滥的语言”错,原文为“语言跟着思维情感走”3.A 原文为“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二.(一)【22分,选择题每题4分】4. C 危:端正5. A6. D (A. 自卜:为自己占卜;B. 于公并未识破卜者的诡计;C. 烛:用蜡烛看)7. (1)仆人生病卧床不起,于公很担心。

恰好集市上有一个会占卜的人,能判断人的生死命运,于公想要替仆人问一问病的吉凶。

【5分】(2)于公于是手持烛灯等待天明。

这才悟出鬼怪都是那个算卦的人派来的,想致人于死地,来使他的法术显得很神灵。

【5分】(二)【11分】8.【5分】娇憨可爱:未及成年便对镜学梳妆;②多愁忧郁:泣下沾馨,长愁难解;③聪慧美丽:多慧娉婷,堪比文姬。

④善解人意:父女互为知音(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9. 【6分】首联运用渲染之法,惨白的秋月照在窗棂上,露痕白中泛青,寒气袭人,烘托出凄凉的气氛。

尾联用典,以文姬比师芳,以显其聪慧美丽、善解人意,更衬托出作者的失女之悲。

(尾联答直抒胸臆可酌情给分)(三)【6分】10. (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3)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三. 【21分】11. 【4分】C. 母亲胸襟博大,对晚辈倾注着全部的爱,并不会真正生气。

12. 【6分】在结构方面,贯穿全文,起着线索作用:妻子的好奇、排斥,女儿的嫌弃,我的左右为难,都因伤疤而起,最终揭示伤疤的来历。

在内容上,伤疤折射出文中各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伟大母爱的见证,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13. 【6分】对比。

①城里狗和乡下狗对比,城里狗生活条件优越,被人伺候着,享受着与人同等的待遇;乡下狗生活条件简陋,忠诚地守护着主人。

②狗和人的境遇的对比:狗在“他”家享受着人的待遇,而母亲却遭“他”妻子和女儿的嫌弃。

小狗对待母亲的态度与小时的“他”及“他”的孩子们对待母亲的态度的对比。

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高二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两汉时期,由于“独尊儒术”政策的施行,学校教育得到普遍发展,再加上以“经学取士”为重要内容的选官制度的确立,也使两汉家学得以蓬勃发展。

学者专长一艺之后,在授徒讲论的同时,亦受学术家传习惯的影响,极为重视家中子弟的学业继承。

如《后汉书·伏湛传》:“(伏)晨谦敬博爱,好学尤笃,以女孙为顺帝贵人,奉朝请,位特进。

卒,子无忌嗣,亦传家学,博物多识。

”这种传家世袭的学业就是家学。

家学是两汉经学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据粗略统计,在两汉明确有家学情况而且颇有名望和影响的经学世家约有百家之多。

他们或者子承父业世代相传、家业不断,如孔氏之学;或者宗族内相承以传其学,如大、小夏侯之学;或者如睢孟授业其姐的儿子颜安乐以传其学。

从而为两汉经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另一方面,家学一直是私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中有着独特作用,家学首先影响汉代统治阶级的教育。

家学中因传经学而至仕的比例很大,有的甚至累世儒官,其中又有不少担任帝师或者太子太傅。

他们或亲自执讲,或开办学校,在其倡导下,兴学重教也成为评价官吏政绩的一个重要标准。

在汉代隆儒的氛围中,帝王多养成崇儒好学的风气。

元帝“柔仁好儒”,即位之后又制诏御史:“国之将兴,尊师而重傅”;明帝曾“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环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

这些由家学而仕宦的势力,通过影响最高统治者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影响着两汉政治和学术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家学本身的发展。

作为官学的补充,家学是私学的特殊力量。

汉武帝时兴太学,此后官学在国家教育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私学并未因此停顿,反而在官学的影响下得到进一步发展。

汉代私人讲学的事例不胜枚举,读书人学成即授徒相当普遍。

家学中约有四分之一的学者从事私学教授活动,他们或开门授讲,或声称著闻、学者争相归之,或隐居教授,所授学生常常数百人至千人,著录弟子多至千人乃至万人。

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2 (2)(共17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2 (2)(共17页)

五校联盟2021-2021学年度第一(dìyī)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第一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一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①美学上的移情说,是认为在审美欣赏时,主体将心理的情感状态移入或者投射到对象上,从而形成对于对象的感受。

当代学术界关于移情的系统考虑,是从立普斯开场的。

立普斯认为,美的价值是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价值感,移情是审美欣赏的根本前提。

立普斯以后,移情说又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开展。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对移情说复兴提供重要推动力的是神经生理学。

研究者发现,有一种镜像神经元,可以被看成是移情的最根本的机制,即当人们观察到其别人的某种行动时所产生的大脑神经区刺激,与人们自己从事同样的活动时的神经区刺激,有着本质性的重叠。

人们通过面部表情发觉别人的情感,并在面对面交往中互相识别对方情感,从而实现人与人的交往,建立起互相间的关系。

对象的表情反映了对象的情感,我们可以通过自我的内实现对对象的理解。

②从这里出发,移情成了一种独特的人文方法,出现了这样一些人文学科研究者。

他们认为,存在着两种学术方法,一种是解释,一种是理解。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取解释的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说明其规律。

这时,文本对他们来说,只是证据。

而人文的方法,那么致力于理解。

将自身移植到对象中,进入到对象的时代和环境,再造理解的语境,从而实现理解。

这时,文本成了复原人的真实活动的通道。

这种方法,今天有人称为生命的复原。

它所需要的,不是用例子证明事实,进而将事实连结起来,讨论现象间的互相连系的规律;而是复原语境,再根据这个语境,用人的理论理性和情感逻辑来理解人的行动。

例如,通过复原庄子写书时的特殊家世背景和个人现实处境,来解释?庄子?一书中寓言的本义。

③心理学家们在研究移情时,作出了两种区分,即“感染性移情〞与“认知性移情〞。

“感染性移情〞只是情感的投射,物皆着我之色彩:快乐时山欢水笑,悲伤(bēishāng)时愁云惨月。

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共20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共20页)

“长汀、上杭、武平、连城(lián chénɡ)、、永定一中〞六校联考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是是:150分钟总分:150分〕一.语文根底知识〔29分,1-7题每一小题2分,8-12每一小题3分〕1.以下加点字的音形都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2分〕A.赍.发〔jī〕棨.戟〔qǐ〕襜纬.〔wéi〕星分翼轸.〔zhěn〕B.鲲.鹏〔kūn〕夭阏.〔yān〕央浼.〔měi〕梓.泽丘墟〔zǐ〕C.泠.〔líng〕然沮.〔jǔ〕丧狙.〔jū〕击之浦.〔pǔ〕D.怂.恿〔sǒng〕涎.皮〔dàn〕蓬蒿.(hāo) 委.以微贱〔wěi〕2.以下各项中加点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2分〕机.机:时机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就:接近,将要懿.范懿:美妙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宁:怎么,哪里C.抢.榆枋而止抢:抢先虽赊.,扶摇可接赊:遥远D.披.绣闼披:开他日趋.庭趋:走向3.以下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哪一项〔2分〕B.小知不及大知C.云销雨霁D.气息奄奄,人命危浅4.对以下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2分)①园日.涉以成趣②悦.亲戚之情话③宾主尽东南之美.④乐.琴书以消忧⑤而后乃今将图南.⑥屈.贾谊于⑦臣不胜(bùshèng)犬马..怖惧之情⑧臣具以表闻.A.①③/②④⑥/⑤⑦/⑧ B.①⑦/③/②④/⑥⑧/⑤C.①③⑤⑦/②④⑥⑧ D.①⑤⑦/②③⑥/④/⑧5.以下各句中的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哪一项〔2分〕幸运....,保卒余年 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C.众人..,高朋满座..逢迎6.以下各组选项里面,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哪一项 (2分)A.遂见用于小邑既自以心为形役B.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齐谐?者,志怪者也C.彼且恶乎待哉之二虫又何知D.奉晨昏于万里今臣亡国贱俘7.以下两组句子中对加点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2分〕①问征夫以.前路②农人告余以.春及③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④且.举世誉之而不加沮A.①②一样,③④不同B.①②一样,③④一样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一样8.以下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3分〕A.三秋:指秋季。

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扫描 试题 4

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扫描 试题 4

2021-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扫描版〕创作人:历恰面日期:2020年1月1日2021年11月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答案1、A 【解析】“龟裂〞的“龟〞应读“jūn〞2、D 【解析】 A犯—范,密—秘B蔼—霭C愁—筹3、B 【解析】无所适从:不知道依从谁好;不知道按哪个方法做才好。

强调选择的困难。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者发急。

正告:严正地告诉。

侧重于告知时态度郑重明确。

警告:提醒,使警觉;对有错误或者不正当行为的个人、团体、国家提出告诫,使认识所应负的责任。

这是对犯错误者的一种处分。

栖居:寄居;居住。

栖息:多指鸟类的停留、休息。

4、A 【解析】A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指空谈大道理。

此处褒贬失当。

B惨淡经营:指艰辛从事某种事业。

C推成出新:去掉旧事物,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开展。

多指继承文化遗产。

D动人心弦:冲动人心,非常动人。

5、C 【解析】 A语序不当。

应为“成认与尊重〞。

B两面对一面。

“能否〞表示事物的两个方面,所以对应的结论也应该是两个方面,而“有效开展〞只表示了积极的方面,前后明显不对应。

D “说明了……张扬〞动宾不搭配。

6、D 【解析】“这些文明的一个一共同特征在于〞可以看出是轴心文明的一共同特征7、A 【解析】因果、轮回、业报是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在汲取当地文化根底上创造的,此后一直是指导印度居民生活的核心精神,时至今日并未有根本性的改变8、C 【解析】“文明通常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稳定性,因此文明得以延续〞强加因果关系。

9、A 【解析】宴:宴饮10、D 【解析】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HY性。

A ①介词,因为;②介词,用。

B①介词,替,给;②动词,成为 C ①趁机;②依,随着11、答案:C 【解析】③是王及善的父亲的封号⑤说王及善有大臣的节操⑥武后因王及善的进言而不快乐。

12、B 【解析】帝曰:“以尔忠谨,故擢三品要职。

群臣非搜辟,不得至朕所。

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A.宿莽(mǎng)栖息(qī)凝噎(ya)磨牙吮血(shǔn)B.迸发(bang)彩笺(jiān)惩罚(chěng)断壁残垣(yuán)C.偃仰(yǎn)崔嵬(wěi)谂知(shěn)雕阑玉砌(qia)D.修葺(qì)绯闻(fēi)会稽(kuàijī)流觞曲水(shāng)A. 晦朔胸臆委曲求全珊珊来迟B. 繁衍栈道长相厮守不径而走C. 潦倒俯瞰鹏骋万里万籁俱寂D. 震撼磨砺杯盘狼藉呼天抢地(1)最近,国家海洋局审议批准了第25次南极总体方案,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全面有序展开,建立南极内陆站是这次科考活动的核心任务。

(2)姜昆痛苦回忆马季先生,认为马季先生作为人民艺术家的地位毋庸。

(3)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对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进展了艺术提炼与加工,使之成为广为的世界名曲。

A.考察质疑留传B.考查质疑流传C.考察置疑流传D.考查置疑留传A.基层政府一定要教育党员干部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只要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都要无所不为,直到群众满意为止。

B.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开展,弹棉花、补锅钉碗等许多曾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老行业正逐渐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

C. 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 中国开展合法正当的海洋活动无可厚非, 日方应正视历史和现实, 与中方一道为维护东海和平稳定作出努力。

D. “简练为文”是适应快节奏运行的时代要求的,所以写作时应删除繁文缛节,追求“句无可削”“字不得减”的高水准。

A.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为了应对消费需求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必须把改进效劳提到与研发新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B.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表达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C.跟随播送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电台英语播送的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

D.“网络水军”通过雇佣大批人手在互联网上集体炒作某个话题或人物,以到达宣传、推销或攻击某些人或产品的目的。

安徽省淮北市三校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扫描版)

安徽省淮北市三校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扫描版)

安徽省淮北市三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扫描版)高二三校联考语文答案1.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

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B项,过于绝对。

原文有限定语“以往一度禁止”。

故选B。

2.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回答本题,先在文中分别找到备选项内容的对应语段,采用比对方法,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A项,“越来越浓”于文无据。

故选A。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C项,“雅俗分明”曲解文意。

故选C。

4.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诵读语句,通过诵读,力求对语句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答题时要注意运用以下一些具体方法:找虚词、察对话、据修辞、辨句式。

本题划线文字的大意是:贾谊辞别皇帝后前往长沙赴任,他听说长沙地势低且潮湿,自认寿命不会很长,况且政治上不得意,到湘江时,写了《吊屈原赋》。

可以在把握大意的基础上,根据虚词断开。

“既辞往行”是一个连动式的谓语,不应断开,可以排除CD;“意不自得”语意较为完整,可以排除B。

故选A。

5.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答题时,应根据平时课内对文化常识的知识积累,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要仔细分辨选项,然后做出判断。

本题中,D项表述有误,“说”不是臣下向君王、皇帝陈述自己对某事意见、看法的文书。

故选D。

6.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通读文本,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本。

按照题目要求,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段,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仔细辨析。

语文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解析版)

语文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解析版)

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文化被称为礼乐文化,政治被称为礼乐政治。

就中国古人对诗、礼、乐的理解看,我们很难分清它到底是属于美学还是伦理学的问题。

“礼”主要涉及道德伦理问题,“乐”却指向伦理性的至善理想。

也就是说,虽然按照现代学科划分,美与善或者美学与道德之间存在分界,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论述中,两者却是混融的,其一体性要远远大于分离性。

但是,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美与善之间仍然存在差异。

比如在《论语·八佾》中,孔子评价上古乐舞《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则“尽美矣,又尽善也”。

这一方面说明美与善不可相互取代,另一方面则说明善必然是从美出发的善,美对于道德之善而言具有奠基性和先发性。

正是因此,自孔子以降,中国儒家向来主张以审美教育涵养道德教育,即以美储善。

所谓以美储善,就是通过美对善的渗透和包容,使美成为道德的容器和存在境域。

春秋时代,孔子对西周政治推崇备至,一段时间梦不见周公就心怀惶恐。

但他在讲西周政治的特色时并没有讲到善或道德的问题,而是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这说明人文性的美并不仅仅是为善的到来铺陈前奏,而是对至善之境具有整体的涵盖和弥漫性。

中国传统儒家强调美对善的生成和涵养作用,同时也强调善向美的二次生成。

人们相信,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与外在形貌具有一体关系。

孟子认为涵养内在的“浩然之气”是培育君子之德的要务,被这种道德化的浩然之气充盈的状态就是美的状态,由此显现的形象的光辉就是崇高。

在中国古代,美一方面涵养道德,另一方面引领道德;它在个体层面涉及“以美立人”问题,在国家层面涉及“以美立国”问题。

一种美德共济、美善相乐的雅化国风正是借此得以形成。

在美与德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者之所以以美和艺术作为国家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原因无非在于美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础。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高二语文满分: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30分)一、(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缄.默信笺.悭.吝草菅.人命B.妲.己澹.泊菡萏.殚.精竭虑C.嗜.好对峙.侍.奉恃.才傲物D.畜.牧勖.勉酗.酒体恤.下情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句是()A.少年时代就告别亲友,作客..他乡的好友回到故土,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亲访友,而他访问的第一位朋友就是我,对于他的做客..我家,我们一家都表示了极大的热情。

B.他就是这么样的一个人:有事情要他帮忙,他总是找借口推脱..。

..;有责任要他负责,他总是找理由推托C.新华社多哈12月5日体育专电:亚运会体操男子单项结束, 中国队七项中染指..六金。

D.“身教重于言教”,是为人父母者应当时刻牢记的原则。

如果我们平时注意礼仪,举止文明,不沾染赌博等恶习,那么,上行下效....,孩子们就一定会走出一条正确的人生大道。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建设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能够明显改善对热带气旋或台风登陆位置及强度预报的准确性,尤其对中小尺度的灾害性天气能进行有效监测。

B.我们平时写文章感到思路不顺畅,一个主要的问题是把所有的事物孤立起来,看不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才出现这样的情况。

C.疫情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自身陷入文明的深度和退出的难度,从而有可能使我们感知到技术与文明的局限。

D.倡导并鼓励多写多演现代戏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否则,拿不出新的作品来,就难于抵制一些不健康的甚至低级庸俗的东西。

二、(12分,每小题3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为无为之为,品无味之味80年代末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教授曾赠一幅方斗于友,乃:“为无为之为,品无味之味”。

任先生的赠语意味深长。

“无为”是老子的哲学思想。

“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无违”,即不违背客观事物的规律,改变客观事物的节奏。

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应.届(yīng) 扁.舟(piān)瞋.目(chēng)屏.气静神(bǐng)B.商贾.(gǔ) 亲昵.(ní)创.伤(chuāng)垂涎.三尺(xián)C.晕.车(yùn) 发酵.(jiào)俯瞰.(kàn)戛.然而止(jiá)D.绿.林(lù)披靡.(mí)挑衅.(xìn)数.见不鲜(shuò)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过期鸡肉优先供给中国市场”,这句话让人五味杂陈。

它的潜台词是,在中国,造假不会追责、欺骗不需代价,监管部门越俎代庖、消费者可以被随意对待。

如果这句话让人愤怒,我们是不是也该想想,洋供应商为什么就敢这么胆大妄为?是他们逃避监管的能力太强,还是食药监管部门不作为?如果属于前者,就说明监管制度存在严重的漏洞;如果是后者,那就是监管部门失职,甚至是犯罪。

A.五味杂陈 B.潜台词 C.越俎代庖 D.甚至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北京市审计局近日公布的审计结果显示,6所高校部分设备设施购入后形成闲置,涉及金额2941万元,很明显,这是盲目攀比和学术评比片面化的结果。

B.记者发现,包里尽管揣着数张银行卡,但不少市民对银行业务收费标准并不清楚,有些人“被扣费”后才恍然大悟。

C.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D.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秋夜听雨,别有一番妙处。

①少妇思夫,游子怀乡,心情常常不能自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淮北市三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扫描版)高二三校联考语文答案1.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

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B项,过于绝对。

原文有限定语“以往一度禁止”。

故选B。

2.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回答本题,先在文中分别找到备选项内容的对应语段,采用比对方法,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A项,“越来越浓”于文无据。

故选A。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C项,“雅俗分明”曲解文意。

故选C。

4.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诵读语句,通过诵读,力求对语句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答题时要注意运用以下一些具体方法:找虚词、察对话、据修辞、辨句式。

本题划线文字的大意是:贾谊辞别皇帝后前往长沙赴任,他听说长沙地势低且潮湿,自认寿命不会很长,况且政治上不得意,到湘江时,写了《吊屈原赋》。

可以在把握大意的基础上,根据虚词断开。

“既辞往行”是一个连动式的谓语,不应断开,可以排除CD;“意不自得”语意较为完整,可以排除B。

故选A。

5.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答题时,应根据平时课内对文化常识的知识积累,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要仔细分辨选项,然后做出判断。

本题中,D项表述有误,“说”不是臣下向君王、皇帝陈述自己对某事意见、看法的文书。

故选D。

6.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通读文本,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本。

按照题目要求,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段,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仔细辨析。

本题中,B项“奉命制定”错误,根据原文,贾生只是修订各项法令的提议者。

故选B。

7.(1)每次皇帝下令让臣子们讨论问题,各位老先生们都无法应对回话,而贾谊就替他们一一应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

(2)梁怀王是孝文帝的小儿子,很受孝文帝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才让贾谊担任他的老师。

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

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本题中的关键点:(1)补充省略的成分“皇帝”,“议下”译为“使臣子商量问题”,“为”译为“替、给”,“所欲出”译为“想说的话”;(2)“梁怀王,文帝之少子”是判断句,“爱”译为“宠爱”,“好书”译为“喜欢读书”,“傅”译为“担任老师”【参考译文】贾生的名叫谊,是洛阳人。

十八岁的时候,便以能赋诗作文而闻名全郡。

吴廷尉当时是河南郡郡守,听说贾谊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把他罗致到自己门下,对他很赏识。

孝文皇帝即位不久,了解到河南郡的吴郡守治理政事、安抚百姓在全国最有成绩,过去又因与李斯是同乡而常向李斯学习,就把他征召到朝廷担任廷尉。

吴廷尉便向皇帝推荐贾谊,说他很年轻,颇为通晓诸子百家的学说。

于是,文帝便把贾谊召到朝廷任命为博士。

当时贾谊才二十岁出头,在朝臣中是最年轻的。

每当皇帝诏令臣下商议政事,各位老先生往往无言答对,而贾谊却总是答得很完满,人人都感到贾谊所讲的,正是自己所要说的。

于是,大家都认为自己的才能赶不上贾谊。

文帝也很喜欢他,一年之内,就把他从博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

贾谊认为,从汉兴到文帝经过二十多年,天下已经安定,朝野和睦,应当更定历法,改变所崇尚的颜色,订正法令制度,统一官名,大兴礼乐,便详细草拟了各项仪礼和办法,建议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重新确定官名,全部变更秦朝的法度。

文帝刚刚即位,谦恭谨慎,一时还顾不上这些事。

但一些律令的更定,以及在京城的诸侯回到封国,都是贾谊出的主意。

因此,皇帝和大臣商议,打算把贾谊提拨到公卿大臣的位置。

绛侯周勃、颖阴侯灌婴、东阳侯张相如、御史大夫冯敬等人都嫉妒贾谊,便在皇帝面前谮毁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轻没有经验,专想揽权,把许多事情都搞乱了。

”因此,皇帝从此也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建议,并派他去作了长沙王吴差的太傅。

贾谊辞别朝廷前往任所,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自度寿命不会长久,再加上又是被贬滴而去的,心情抑郁。

在渡湘江的时候,作了一首赋,来凭吊屈原。

又过了一年多,贾谊被征召到京城晋见皇帝。

正赶上文帝坐在宣室接受神的赐福。

文帝有感于鬼神之事,便询问鬼神的本源。

贾谊就详细说明了鬼神形成的情形。

一直谈到夜半,文帝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向贾谊面前移动。

谈完之后,文帝说:“我好久不见贾生了,自以为超过了他,今天看来还是不如他。

”时间不长,就任贾谊为梁怀王刘楫的太傅。

梁怀王是文帝喜爱的小儿子,好读书,所以文帝让贾谊做他的师傅。

文帝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都为列侯。

贾谊谏阻,认为这样做祸患就会由此产生。

贾谊屡次上书,指出诸侯势力过大,有的封地连接数郡,不符合古代的制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

文帝不听。

几年以后,粱怀王骑马时,从马上跌下摔死了,没有后代。

贾谊认为自己这个老师没有当好,很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也就死去了。

贾谊死时只有三十三岁。

8.DC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鉴赏能力。

要注意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表现手法,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根据理逐个排除选项,筛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综合分析此题各选项可知:A项,首联所写杜甫并非隐居不仕,而是失去朝职、穷困潦倒;B项,颔联写诗人老眼昏花,身体衰弱,所以在舟中飘荡起伏如同坐在天上云间,看岸边的花草也如雾里看花一般看不真切,实是表达诗人暗自伤老的情绪;E项,尾联“愁”句属于直抒胸臆。

故选DC。

9.①因年老体衰而愁,从颔联年老以致看不清四周之景可见;②因壮志难酬而愁,从首联他穷困潦倒戴鹖冠可见;③因担忧君主,心忧社稷而愁,从尾联于万里之外忧看长安的方向可见其心中牵挂。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情感和人物形象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通读诗歌,掌握诗歌内容;然后结合标题、景物、表达情感的关键词理解诗人的情感。

“老年花似雾中看”,因年老体衰而愁;“隐几萧条戴鹖冠”,因壮志难酬而愁;“愁看直北是长安”,因担忧君主,心忧社稷而愁。

)10.略11.答A 给2分,答B 给 3分,答D 给1分;答C E 不给分。

(C项,“小说的线索”错误,小说前半部分写智珠禅师建七级浮屠和黄庭坚写《承天院塔记》以及黄庭坚的被贬等,后半部分写黄庭坚向智珠禅师求《莲荷图》,由此可以看出,《莲荷图》不是小说的线索。

D项,黄庭坚受人举报的原因是文章《承天院塔记》,但举报人未必是陈举,所以黄庭坚遭受贬谪的原因不是没有写陈举的名字。

E项,强加因果。

智珠禅师建塔、让黄庭坚写文、给黄庭坚画画不能说是他坐化的原因。

)12.①“这天早晨的阳光灿烂无比”,表现了黄庭坚的乐观精神,虽然被贬,但能与智珠禅师结交,能生活在如此幽静的环境,他的内心感到无比快乐。

②“山道崎岖,山雾缭绕,空中有飞鸟盘旋”,表现承天寺环境的清幽以及到承天寺的道路的曲折,以此表现智珠禅师建造七级浮屠的艰难。

③“在霏霏的江南细雨中有说不出的庄严”,展现江南风光以及七级浮屠建造好后的庄严状态,表现了对智珠禅师六年时间建造好七级浮屠的赞美之情。

④“夜深人静,草虫相鸣”,用环境的幽静体现被贬的黄庭坚内心的悲凉之情,引出下文黄庭坚向智珠禅师求《莲荷图》的事情。

⑤“残阳如血”,描写黄昏的景色,营造悲凉的氛围,表达对智珠禅师坐化的悲伤以及对黄庭坚命运的感受等。

(任意两点即可)13.①相信别人。

当黄庭坚出现在自己面前时,智珠禅师说“果然来了”,表明他对朋友充满信心,相信朋友的承诺。

②做事执着,有信念。

为了建造一座七级浮屠,坚持了六年时间。

③重视朋友之情。

落难中的黄庭坚向自己求《莲荷图》时,他拿出最好的纸,用了六天六夜画好《莲荷图》,并尽快把画送给朋友。

14.①第一次“笑”,写黄庭坚与智珠禅师六年后的又一次相会的快乐之情,“笑”体现了对智珠禅师用六年时间建成七级浮屠的欣慰和再次见到智珠禅师的快乐之情。

②第二次“笑”,写黄庭坚与智珠禅师六年前的约定:智珠禅师建成七级浮屠后黄庭坚写文纪念。

③第一次“哭”,写黄庭坚看到去世的好朋友秦观画像的悲伤,表现了黄庭坚对好朋友秦观去世的悲伤以及自己处境的悲凉。

④第二次“哭”是用“泪水就模糊了双眼”来体现的,写黄庭坚看到智珠禅师画的《莲荷图》后对自己高洁品行追求的坚持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伤,同时也表现了对智珠禅师坐化的悲伤之情等。

15.B【解析】名不虚传: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名副其实:指名称或名声同实际一致。

实至名归:指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

16. 此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

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

病句中较多出现的是结构上的语病,因此,要学会查找句子的主干和修饰成分,查看搭配、语序、结构、成分等方面的问题。

其次,要看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是否简洁、明确。

另外,还要考虑到我们平时的表达习惯、日常用法等。

A项,句式杂糅,错在“原因是……造成的”,改为“原因是……”或者“是由……造成的”。

B项,中途易辙,应将“自从”调至第一个“新生代农民工”前,让“各级政府”作主语。

C项,句式杂糅,“借口……为名”错误,改为“借口……”或者“以……为名”。

故选D。

17. 本题考查语言运用中连贯的能力。

答题时一方面要注意横线前后的内容,看是否有相关的内容提示;其次要将给定的句子仔细分析其内部的联系,注意代词、关联词语、相同的词语等等提示前后位置的信息。

分析六句话可知:④和⑥联系最紧,表述二十四节气“是什么”;①②③⑤表述二十四节气的“重要性”或者说是“意义”。

从逻辑上说,④⑥在前,①②③⑤在后。

根据个人、历法、民族的逻辑顺序,可知③②⑤为正确顺序。

故选D。

18.①它们毛囊中的黑色素干细胞会“迁徙”至皮肤(2分)②压力越大(2分)③为何压力过大会“一夜白头”(2分)19.【参考答案】国企业绩确立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综合评价标准。

20.此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这类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是指应考者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材料主旨,确定作答文章的主题,及其所要表达的观点。

这是一道新闻材料作文题,材料叙述了中国选手孙杨面对莫名的指责,迎着压力,最后夺冠的事情,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从孙杨和霍顿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表现角度分析,可以立意为:做人要有良好的风度;文明素养不可丢;从容的态度;尊重对手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