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中历史学科会议纪要
2009-10学年度第一学期海口市历史学科教研计划研讨会[001]
3.怎样积累素材,发现主题
(1)在备课中发现主题 备课,特别是集体备课,研究教材、教法、
6
化学 37.9908
7
生物 57.6336
8
历史 41.0200
9
政治 49.1174
10
地理 45.7802
难度系数 0.547 0.2804 0.3476 0.4062 0.3131 0.3799 0.5763 0.4102 0.4912 0.4578
标准差 16.84 23.39 25.09 26.29 13.51 18.28 19.76 14.22 12.72 14.6
七年级期末考试
学校
考试人数 平均分
市一中 1074人 93.9
市四中 1148人 74.4
市十四中 428人 53.98
师大附中 690人 91.6
灵山中学 1389人 58
海天学校 75人
72.6
西城实验 161人 70
罗牛山学 38人 校
85.11
及格率 98.6% 79.5% 47.2% 98.8% 52.4% 84% 81% 82.47%
合格率% 100 98.60 96.7 97.0 93.0 93.0 82.2 89.9 84.6 81.4
2009年中考历史阅卷工作 7月4日至12日
118470份,最后一题双评 学科组长:林子齐 张丽萍 总 质 检:黄少红 题组长:吴红京 李月辉 “优秀评卷员”:洪 壮、张彩平、陈奕华 谢圣雄
《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李小倩 (海口一中)
三等奖( 10篇)
2.教育教学论文评比
历史论文评比相关注意事项 一、主题明确: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 二、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案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教学计划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教学计划2009.9 一、指导思想高三历史教学要使学生在历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培养和发展,为高等院校输送有学习潜能和发展前途的合格高中毕业生。
文科综合测试强调考查学生对文科各学科整体知识的把握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教学中要表现注重学生思考、知识迁移、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通识教育理念。
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往年的综合试卷,特别是北京自主命题以来的新特点,关注课程改革,转变教学观念,深刻反思我们教学中的得与失,以利于在新一年的高三教学中取得好的成绩。
高三阶段的单科复习工作应坚持学科教学为主,弄懂并牢记基础知识,培养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的基本技能与学科能力,首先培养学生历史学科内的综合能力。
根据新形势下的考试要求,教学中应重视对知识系统和线索的梳理,重视知识问的横向联系,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熏陶培养学生做人所需要具备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应以热点问题和长期以来被关注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问题为切入点,适当训练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分析问题的能力。
建议教师与地理、政治老师能够跨学科听课,共同研讨切磋备课,相互借鉴沟通,开拓视野,形成综合、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
教师应该适当给学生安排一些阶段性练习,在选择试题时要把握好适度的原则,不搞题海战术,不追求偏、难、怪,从自己学生的实际出发,落实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分析问题的水平。
为使练习的效果切实有效,应认真做好试卷讲评工作。
有条件的学校,期中期末的统一练习的阅卷工作,希望能够流水作业,协调评分标准。
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要讲究教学实效,也要尽可能使学生有参与体会的机会和感受,实现教学目标的全面要求。
二、教学依据和教材使用根据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普通高校对考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参照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2009年《考试说明》(教育部颁布)进行教学。
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计划
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历史组学科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与教研重点:继续贯彻落实“精深化研究、精细化管理”的工作要求,立足课堂,研究课堂,以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为切入点,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直接教学的有效性。
工作重点:一、协助做好“第3届浦东教学展示周”相关工作。
本届教学展示周由两部分组成:课堂教学展示,主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课堂表现”;教学论坛,主题是“从课堂教学改进到区域学科高地建设”。
这届展示周是由教育署承办,教研室在体现“四个有效”(有效目标、有效学法、有效评价、有效整合)以指导和配合。
如有安排,请各校及时通气。
二、继续推进对历史教改的深化理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重点是深入学习二期课改理念,熟悉新教材。
具体工作如下:第一、组织、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培训活动。
8月26、27日全市在上海市第四中学对高三历史新教材进行了集中培训,我区有近30所学校参加了培训,但有几所学校未参加培训(高桥、长岛、交大附中实验高中、侨光、浦外、上南、三林等)。
第二、第八周举行浦东新区历史教育教学论坛,由教研室与陆茂荣基地联合举办,地点待定。
第三、收集使用高三历史教材意见。
要求每所高中学校都要结合高三教学,对教材加以研究,并形成书面建议,有加试历史的学校提供一篇,要具体到页码和细节,截止时间11月15日。
第四、延请专家做报告,发挥专家引领作用。
计划在第3周和第10周。
第五、筹备浦东新区历史教学研究会第九届年会工作,选编浦东历史教师论文集第11集,本专集主题是:深化理解新课改理念,提高直接教学的有效性。
论文征集截止日期2010年四月中旬,年会召开初定为2010年10月中旬。
第六、开发、整合历史教学资源。
重点是筹划新教材中学历史训练体系,请我区教师能建言献策,做好此事。
三、开展学科网上教研活动浦东教师研修网是自2009年4月2日开通以来,历史学科一直走在新区前列。
本学期网上教研与研修的主要工作是:一是宣传、组织。
具体工作:一是登陆研修网,修改个人信息,(包括学科、学段、年级,网址是)(9月15前);二是让我区每一位历史教师都知道研修网,能利用研修网上传和下载资源,最后让组内老师意识到,不用研修网,在教育教学中就有迷失方向的感觉。
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历史学科
教研协作区主题教研活动安排
市直各中学:
现将本学期中学历史学科协作区主题教研活动安排如下,请各协作区认真组织,各学校教师按时参加。
协作区
教研主题
讲课教师
时间(14:30)
地点
高中
第三协作区
细化解读课标观摩课
十九中
谢燕国
3月29日
一课标观摩课
四十七中
陈淑静
5月19日
十一中老校区
高中
第二协作区
细化解读课标观摩课
七中
崔颖玲
4月15日
七中(三全路)
初中
第一协作区
细化解读课标观摩课
四十九中
董大伟
4月26日
二十六中
初中
第四协作区
细化解读课标观摩课
五十二中
王萌
5月12日
五十二中
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二○一○年四月七日
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
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本学期教研工作在市、校教研室的直接领导下,积极钻研学科理论,组织带领我校历史教师,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任务,加强师资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在配合市、校教研工作与自身业务素质提高、指导教师教学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
现将一学期来的主要工作回顾如下:一、坚持理论学习,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工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本“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长期坚持学习《教育创新素质与方法》《教育创新途径与趋势》《创造教育与挫折教育》《教学论新编》《成功教育理论》等教学理论,认真学习《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教学问题》等学科刊物,了解教研教改信息。
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当今,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自2005年始,在教研工作中就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任务,认真做好课改的指导工作。
1、进一步宣传发动,提高课改认识。
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项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提前进入状态,提前进入角色,充分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提高教师的认识。
转变教师角色,在学校的教研活动中宣传贯彻课改精神,带领大家把新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2、深入课堂,指导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实验的基本途径,只有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新的教学行为,课程改革才能取得实效性发展。
本学期,我组结合教学常规工作、管理检查,深入课堂听课,积极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改革,帮助教师形成由主客体关系转向相互交往关系、由以讲为主转向合作探究为主、由接受学习转向发现学习、由黑板粉笔的单一手段转向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新的教学观念,把新的教学评价观(关注并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开拓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立足于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等)贯穿于对老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引导学校和老师改变评课方法,从而改变教学方法,在历史新教材中体现了新理念。
2009年高中历史学科会议纪要
2009年高中历史学科会议纪要福州教育学院林景和2009~2010学年福州市高三历史学科会议于9月25—26日在福州教育学院举行。
全市所有的公办普通高中和大部分民办普通高中任教高三的170多位历史教师与会。
会议主要内容有:我省首次新课程高考自主命题的准备过程回顾及文综历史卷命题思路介绍;2009年福建省高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与考生答题情况分析;2009年福建省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说明(历史)》学习与解读;福州市2010年高三历史复习教学策略建议。
省普教室历史教研员李林川老师作了“平稳过渡·稳步推进——浅析2009年高考文综卷·历史”的专题讲座。
重点介绍了2009年我省高考文综历史卷命题思路:①严格依据《考试说明》命题,保证稳妥过渡。
四项能力层次12点能力要求,以第一、二两项能力层次为主,第三、四两项能力层次为辅;各题难度介于0.35~0.80之间,整卷难度系数预定为0.57左右;通盘考虑知识范围、呈现方式、考查层次、难度把握、版本差异、地区公平,主干知识的考查兼顾两种版本;重视省质检统计数据的参照作用;杜绝偏、难、怪、繁试题,体现能力立意而非知识立意。
②力求体现地方特色。
素材取自地方课程资源;探究新的文综形式;涉及史学前沿动态;重视时代特征考查;降低试卷总体难度。
③借鉴近年全国各地尤其是宁夏、海南、广东、山东、江苏五省区新课程高考试卷的经验与成果。
④注意与省质检试卷之间的对接、过渡。
同时,对改进未来命题提出了几点思考:如何实现题型、评价方式的稳中渐变?“研究性学习”如何入题?选修模块命题素材如何选取?福州教育学院历史科叶尚杰老师做了关于“2009年福建省高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与考生答题情况分析”的专题讲座。
首先分析了试题特点:①试卷设计体现“课标”的各项要求,严格遵循《考试说明》,重点考查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以及两者之间的整合与活用。
②能力立意,全面考查学科的各种能力要求。
2009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高三年级历史学科
2009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高三年级历史学科学习能力诊断卷 2010.4(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考生注意:本试卷分为选择题与非选择题,所有试题答案按照试题对应编号写在答题纸上,本试题卷不作为阅卷和评分依据。
第I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历史”有时也指历史记载或历史撰述。
历史记载是人们对当时或近期发生的事件及相关人物的言论、事迹的记录;历史撰述是人们在诸多历史记载的基础上,经过综合、会通,并按照一定的体裁、体例的要求写成的历史著作。
下列文献中,历史记载特征鲜明的是()A.《蒋介石日记》 B.《春秋》 C.《张学良回忆录》 D.《史记》2.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
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
导致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B.古代人们对神话传说特别钟爱C.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D.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3.社会区分阶级是常见的现象,但依据的理论基础各异。
下列哪一国家或地区社会阶级的区分是建立在宗教理论上的()A.先秦的中国B.古代的希腊C.中古的欧洲D.古代的印度4.一个雅典的家庭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
这个家庭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未成年男孩和女孩各一名、还有一名男奴隶和一名女奴隶。
那么真正投票时,这个家庭最多可投几票()A. 1票B. 2票C.3票D.4票5.某位皇帝即位后,读《孟子》至‚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时非常生气,下令即日把孟子逐出殿外,群臣敢有谏劝者以大不敬论。
孟子言论中引起皇帝生气的是()A.仁者爱人B.人性本善C.民贵君轻D.小国寡民6.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
这一情况折射出出唐朝()A.农业生产的发达B.对外交流的繁荣C.西域都护的设置D.泉州口岸的开放7.北宋司马光认为历史上的治乱兴亡都有共通的道理,应该从中总结经验,为当下社会提供借鉴。
海口市09年历史学科高考备考会
对08年选择题的再次盘点
08年高考成绩统计 选择题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 选择题有哪些主要的题目类型? 如何应对?
对08年选择题的再次盘点
全省历史科考生总数:15975人 选择题平均 26.27难度0.53 非选择 平均15.48 难度0.31 全省平均41.7分。 选择题最高:50分(1个);40分以上1068人。 非选择题前4名:37.5;37;36.5;34.5。 全卷最高分:82.5(48+34.5); 第1卷满分:80.5(50+30.5) 第2卷最高分:75.5(40+37.5) 77.5分可进入全省前10名。 第1、2卷反差最大者:46:6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艺术
葛老师授课风格:娓娓道来,美妙动听 思路清晰,条理性好 明确概念,定位时空、层层深入,构筑体系。 学法指导,解题点拨到位。 一、现代科技成就 两弹一星、航天技术(载人航天)、杂交水 稻
老师引导学生弄清人航天飞船叫什么?这些成就的代表 人物、出现时间?出现的原因?科技成就出现一般与 哪些因素有关?中国古代、近代科技发展的总体情况 如何?为什么?国力与科技的辩证关系?这些现代科 技成果的重大作用分别是什么? 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解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其意义(中国第一 次思想解放潮流,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双百方 针提出的背景、成就、作用。要处理好的三大关系。 三、教育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教育方针、教育特点、教育成就。教育与国家 发展等方面的关系。 唯一缺憾:没有多媒体,讲练难以结合。
完第一轮 优化探究 自己选编 余1选修 选修 高考文件1 高考文件 号
每月一考 3周一测 周一测 月考五次
完第一轮 三维设计
第一轮余 三维设计 两选修 金太阳
总697-期第147-期编2009-年5-月4-日高中2009级历史地理教研会纪要级-
697期第147期江油市教育研究室江油市教育学会编20020099年5月4日20092009级历史地理教研会纪要级历史地理教研会纪要4月29日,江油市高三历史、地理教研会在江油中学举行。
江油中学蒋红宇副校长到会作指导,她说,现在距高考还有40来天,语、数、外的复习已基本定型,而文综变数还很大,三科捆绑评价,学科教师一定要抓住这段时间,高效复习,努力使学生多涨分,希望各学校利用教研会这个很好的平台真诚交流,共同提高。
来自全市各高中的2009级全体历史、地理教师近40人参加了教研会。
大家对绵阳“三诊”前的复习得失和后期复习的有效性、针对性展开了讨论。
分科纪要如下:历史学科:首先观摩了江油中学蒲丽萍老师为教研会献的公开课——《近代社会生活》。
课后,与会教师对蒲莉萍老师上的专题复习课展开了研讨、交流。
大家一致认为:本堂课容量大,注重知识系统化,师生互动、讲练结合好,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会上,江油中学高三备课组长陈正军、江油一中张丽萍、太白中学严华林认真分析了目前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尤其是主干知识、边角知识掌握不好;审题能力较差;对历史的阶段特征把握不到位: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整体把握材料的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差。
另外,各校对学生的分层教学落实不够,教师对历史新课程研究及几种新史观的关注不够。
为此,高三联合教研组成员许勇等老师提出后期备考应注意:1、增强教学的计划性。
后期的教学内容要计划到每课时。
2、精心准备每节课。
课堂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把握知识点,强化主干知识,阶段特征。
3、抓住考纲,立足教材,夯实基础,大胆舍弃。
以周为单位推进回归教材任务的实现。
进一步落实教材的基本知识,重要结论,和历史阶段特征。
要求学生要记得住,记得准,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4、通过精选试题,强化训练,进一步规范学生审题、答题、时间安排以及提取信息,解读信息,提炼有效信息进行整合,加工信息的能力。
2008-2009年度上学期高二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2008-2009年度上学期高二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高二历史备课组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团结合作,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互相学习,认真备好课,上好每一节课,并结合新教材的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在教学中,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全面提高,为今后的会考和高考作好充分的准备,争取优异的成绩。
二、工作目标:1、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文科班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完成历史必修III、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
2、按照会考大纲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理科班完成历史必修III教学任务及会考复习工作,争取在基础会考中取得优秀成绩。
三、常规教学:1、备课: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妥善处理教学内容,教材的处理必须合理,这样才会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本学期教学时间只有15周(文科45节,理科30节)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不允许也不必要按部就班地处理教材。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针对教材的特点,做出取舍与整合。
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同心协力。
每次备课都要有中心发言人,详细解说本单元甚至于某一课的重点、难点、疑点,要提出教材处理意见。
备课组在听取这些意见后细致讨论,达成共识。
备课,我们将做到四个落实:课件、教学设计、配套习题(课内课外相结合,可以是自己拟的,也可以是拼版的,但不要随意拿来一份充数)、相关资料(有形的材料)。
我们力争每周都要搞一次集体备课。
研讨的内容也可以丰富多彩,课例研讨,教材质疑,经验交流,就是自己教学上的一次失误,也可以说出来,避免我们之中的其他人犯同样的错误。
2、教学:本学期所有班级的教学都要以“立足课本、狠抓基础、培养习惯”为教学指导思想,做到“起点要低,讲解要透,因人施教”。
尤其是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课、作业、笔记、积极思维、自主学习等行为习惯。
2009年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
2009年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高二骨干教师省级培训方案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工作的通知》(闽教人[2008]82号),经过福建教育学院2008年7月中旬对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的调研反馈分析,并由专家组论证,制定福建省2009年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师省级培训方案如下:一、培训目标以培养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骨干教师为核心,以推动和引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出发点和归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探索运用上下结合、交流分享、共同探究、专题研修等培训新模式,通过培训,帮助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高二骨干教师:1、正确理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及其与高中历史教材的关系;2、写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案;3、理解高中历史选修模块开发的意义及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的关系4、完善历史专业知识结构。
二、培训对象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高二骨干教师。
三、培训内容(一)三大模块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培训组织教师学习和研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掌握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实施建议和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学生评价的方法,结合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适应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等。
2、高中历史新教材培训组织教师学习和研究高中历史必修教材(《历史III》)和选修教材(《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等),重点放在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内容和要求等方面的新特点以及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关系,引导教师钻研、理解和把握新教材,努力提高历史教师驾驭高中历史新教材的能力,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新教材提供指导。
3、专项问题探索侧重历史教材新知识的研究和历史学科的知识拓展,完善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
(二)四个专题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析及总体教学建议2、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特点及教材的处理和运用3、历史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和历史学科知识的拓展与研究4、高考分析与教学建议四、培训方式1、专家讲座聘请国家级专家(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解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分析教材的编写和教材内容,提出总体教学建议。
与时俱进深化历史课程改革_记_2009年全_省略_教材与课程改革学术研讨会暨优秀
【收稿日期】2009-12-30[关键词]初中教学,北师大版,黄山会议[中图分类号]K2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0)03-0067-03与时俱进深化历史课程改革———记“2009年全国历史教材与课程改革学术研讨会暨优秀论文表彰会”刘东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100875)为进一步总结历史课程改革和北师大版历史教材的实验成果,明确历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在安徽省教研室、安徽省黄山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北师大版《历史》教材编写组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12月18—19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2009年全国历史教材与课程改革学术研讨会暨优秀论文表彰会”。
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80名历史教研员及优秀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邀请《历史教学》杂志主编任世江先生作主题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北师大版历史教材主编朱汉国教授出席会议。
安徽省黄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李沛明副主任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致辞。
大会听取了任世江主编的《怎样“用教材教”》专题报告。
他提出了“用教材教”的几个基本问题:由于初中历史教材在文字上要求准确而简洁,每课文字数都控制在1500字内,许多生动有趣的历史细节无法呈现在教材上,导致教材可读性差,因此,用教材教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一些重要内容进行再开发,或重新定位。
另外,每节历史课还应有一个“魂”,用一个思想贯穿课。
如“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应将传统社会主义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史实区别贯穿始终,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这样就给高中解决理论认识问题打下基础。
他还强调初中历史教师应善于讲故事,讲历史细节,激发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而不应过多地灌输所谓“结论”。
应当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史实,从史实中得出结论。
“用教材教”还要学会添加“佐料”,教初中历史尤其要会为教材添枝加叶。
现在初中历史中的中医学是从张仲景、华佗开始,到李时珍结束,这样就将中医学变成了名医学,中医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好素材。
09年历史中考复习研讨会材料
09年历史中考复习研讨会材料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资料红旗中学:李春宝2009-1-13目录第一专题、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第二专题、中外历史重大改革第三专题、近代中国的侵略与反抗第四专题、近代化的历程第五专题、思想解放运动第六专题、科技的进步第七专题、党的奋斗历程第八专题、资产阶级统治的建立与巩固第九专题、纪念性历史事件与热点第一专题、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一、西周、西汉初-----分封制:1、目的:控制全国广大地区。
2、受封者:周王子弟、亲戚,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后代。
3、诸侯权利:从周王那里得到土地和人民。
4、诸侯义务:(1)拥戴周王为天子(2)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典礼活动(3)贡献财宝和特产(4)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
5、作用:(1)巩固西周的统治(2)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西周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二、秦朝 -----皇帝、三公、郡县制1、皇帝制度特点是:皇帝世袭、皇权至上、皇位独尊。
2、三公及其权力:丞相——管理行政。
御史大夫——监督太尉——管军事3、郡县制:全国分 36 郡,郡下设县。
三、隋唐-----三省六部、科举选官1、三省六部名称和作用:三省:中书(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2、科举制度:正式形成标志:隋炀帝――设进士科基本特征::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常科中最重要的两科:进士科和明经科基本程序:州府初试合格者进京由尚书省组织“省试吏部考核后任用。
意义:是一种新的选官制度,表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已经从推荐考察为主转向以考试为主。
通过较为公正公平的考试,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
为一批出身低微的人提供了进入仕途的机会,激励这部分人通过读书博取功名,对我国历史有深远影响。
三、明清-----废丞相、设内阁、厂卫;军机处1、废除丞相,设六部,作用:皇帝直接控制了军政大权。
2、设内阁,成为权力中枢机构,作用加强了君权。
3、设厂卫: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等特务机构的设置,控制人们的思想,加强了君权。
2009年高中政治学科会议纪要
2009年高中政治学科会议纪要福州教育学院林颖2009年9月26——27日,高三政治学科会议如期在福州教育学院附中召开。
本次会议是本学年高三年段的第一次大型的会议,参加培训的五区八县的高三教师近180人,短短两天的时间,围绕2009年的福建省高考文科综合试卷的政治试题、考试说明、教学复习建议等问题授课教师与一线教师展开深度交流。
据会议结束后的问卷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参加培训的教师对本次培训表示满意。
总结培训的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一、2009年福建省高考文科综合试卷政治试题分析文科综合试卷中的政治试题的考试内容、题型、难度等严格遵循我省颁布的考试说明的要求,与往年的全国卷相比,试题总体平实,稳中有变、稳中求新,体现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人文性、实践性、选择性的要求,实现了“让改革者受益”的命题要求。
分析如下:(一)客观题据抽样统计,客观题的难度值在0.73左右。
客观题有如下特点:(1)比较注重基础,尤其是备选项干扰性不强。
错误项容易排除。
这启示我们教学复习中要注重基础过关,突出易混易错点的甄别,通过加强选择题的训练,争取多得分,得高分。
(2)选项的跨单元,覆盖面广。
这启示我们在复习中要以模块单元为中心进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整合,而以课为中心复习显得范围太小,而以模块为中心复习范围又太大。
(3)单选题的形式比较多样。
如果从内容上划分,选择题的形式包括了回忆型(概念、观点、比较、判断);内涵型(说明、表明、反映);因果型(原因、目的、依据、结果、造成);意义型(意义、作用、影响、能够、利于);拓展型(告诉、启示、警示、应该、必须)等,形式多样。
这启示我们,选择习题时要多角度,多题型。
(4)试题凸显生活化和时代性这是延续了2008年省质检的特点,也反映了课程改革的趋势,预测2010年的试题中仍然会得以保持。
这启示我们教学复习要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摒弃纯理论分析的教学复习方式。
(二)主观题据统计,主观题的平均分是24.3,难度值在0.47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高中历史学科会议纪要福州教育学院林景和2009~2010学年福州市高三历史学科会议于9月25—26日在福州教育学院举行。
全市所有的公办普通高中和大部分民办普通高中任教高三的170多位历史教师与会。
会议主要内容有:我省首次新课程高考自主命题的准备过程回顾及文综历史卷命题思路介绍;2009年福建省高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与考生答题情况分析;2009年福建省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说明(历史)》学习与解读;福州市2010年高三历史复习教学策略建议。
省普教室历史教研员李林川老师作了“平稳过渡·稳步推进——浅析2009年高考文综卷·历史”的专题讲座。
重点介绍了2009年我省高考文综历史卷命题思路:①严格依据《考试说明》命题,保证稳妥过渡。
四项能力层次12点能力要求,以第一、二两项能力层次为主,第三、四两项能力层次为辅;各题难度介于0.35~0.80之间,整卷难度系数预定为0.57左右;通盘考虑知识范围、呈现方式、考查层次、难度把握、版本差异、地区公平,主干知识的考查兼顾两种版本;重视省质检统计数据的参照作用;杜绝偏、难、怪、繁试题,体现能力立意而非知识立意。
②力求体现地方特色。
素材取自地方课程资源;探究新的文综形式;涉及史学前沿动态;重视时代特征考查;降低试卷总体难度。
③借鉴近年全国各地尤其是宁夏、海南、广东、山东、江苏五省区新课程高考试卷的经验与成果。
④注意与省质检试卷之间的对接、过渡。
同时,对改进未来命题提出了几点思考:如何实现题型、评价方式的稳中渐变?“研究性学习”如何入题?选修模块命题素材如何选取?福州教育学院历史科叶尚杰老师做了关于“2009年福建省高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与考生答题情况分析”的专题讲座。
首先分析了试题特点:①试卷设计体现“课标”的各项要求,严格遵循《考试说明》,重点考查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以及两者之间的整合与活用。
②能力立意,全面考查学科的各种能力要求。
③注重应用新史观的视角命题。
④关注“海西”地方文化特色。
⑤考查了历史学科的文化内涵。
⑥重视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反映鲜明的时代气息与时政热点。
接着对我省考生答题情况做了详细的分析:①2009年高考全省历史学科有效试卷共105167卷,平均52.5分,难度值0.525。
第Ⅱ卷历史题包括必考题38题和选考题41题中的A、B、C三选一,总分值52分(其中38题分值37分,41题分值15分)。
据电脑采样,38题考生平均分18.19分,难度值0.492;41题A考生平均得分6.87分,难度值0.458;41题B 考生平均得分4.55分,难度值0.30;41题C考生平均得分5.23分,难度值0.348;选修部分得分偏低。
②在对部分试题作了详细的分题分析后,归纳了影响考生成绩的主要因素:一是基础不够扎实,知识缺漏严重;二是知识链接、迁移能力不足,不能很好的结合试卷给定的新材料、创设的新情境和高中所学知识并加以灵活应用;三是材料阅读能力较低,不仅文言材料,就是现代文材料,有相当部分学生根本没有看懂,因此影响了有效信息的提取,无法准确答题;四是学生通史意识较薄弱,缺乏整体历史观念,对历史时代特征的把握较弱,时序、中外历史的结合融会贯通能力较弱;五是归纳、概括、比较能力较弱,本次考试,有多处对考生概括、比较能力的考查,结果相当多的考生只会罗列材料,不会进行对比、分析;六是文字表达能力不强,行文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叶尚杰老师还对2009年福建省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说明(历史)》进行了解读。
首先分析了《考试说明(历史)》在“考试内容”方面与“课程标准”的区别:①改变了“课标”的结构,按通史体系排序;②细化了“课标”的内容;③删减了部分内容。
接着对《考试说明(历史)》中的“考试内容”逐个考点、逐个专题作了详细解读,对教师把握复习教学的度和备考重点有很大的帮助。
福州教育学院历史科高三教研员林景和作了“福州市2010年高三历史复习教学的策略建议”的专题讲座。
为提高教师对高考的敏锐感觉,从而对高考作前瞻性预测,来指导教学,首先分析了近年来全国各地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命题的显著特点。
一是重视“课程观”,突破“教材观”的局限。
新课改强调的是课程观,教材虽然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但不是惟一的资源,可以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来命题;因而高考试题出现了新的变化,即试题注重呈现新材料、新情境,考查的不是教材知识,而是课程知识。
二是提供新材料,设置新情景,体现新角度。
即命题广泛选取各种版本的教科书之外的有关材料(包括图文、表格等不同形式),创设对于考生来说“新”的问题情景,设计出既出乎“意料之外”(课文图文表述之外),但又尽在“情理之中”(即在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范围之内)的“新问题”,以此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题注重对材料的解读以及运用材料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出自材料,而不是出自教材;引导学生从关注教材转向关注课标,由记忆教材基础知识转向对历史信息的理解和问题的解决;非选择题以材料解析题为主,选择题大多以材料入题,呈现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克服了教材版本差异的困扰,试题的视野更加开阔。
三是以新史学范式来设计习题已经成为近几年高考的显著趋势和特征。
除传统的革命史(阶级斗争史)范式外,出现了文明史范式、整体史范式、现代化(近代化)范式和社会史范式等史学范式;这是近年来对中学历史教学影响较大的几种新史学范式。
在上述几种范式中,由于文明史范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包容吸纳整体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的内容,因此人们日益重视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视角来研究历史,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同时,文明史范式对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影响也最大,必修课历史(Ⅰ)、历史(Ⅱ )、历史(Ⅲ),实际是分别讲述政治文明史、物质文明史、精神文明史;而选修课的六个模块主要是文明史某些内容的深化和展开,这样的课程体系决定了文明史必然成为高考历史试题的首选内容。
文明史范式已成为文综测试历史命题专家们采用的一种主导范式,近年对社会史范式考查也明显增多。
四是以通史为试卷的结构体例,取消专题形式的选择题型,代之(全部)以单体形式选择,扩大考点知识覆盖。
五是重视对地方史知识的考察,显示地域特色。
试题在选材上体现地方特色,挖掘乡土历史资源,加强地方区域史的考查,是地方自主命题的特点。
其次,为使教师加深对高三复习教学价值和意义的认识,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
总体上文科生的基础知识,学力能力、历史意识都相对薄弱。
高中新课程模块专题教学建立在初中通史教学基础上,由于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衔接上存在的缺陷,以及现有中考模式下历史学科不受重视,初中阶段历史课程的学习不足以支撑高中阶段历史课程模块专题的学习。
更由于当下社会对人文学科的轻视,加上课时的限制,高一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大多处于应付的状态,“夹生饭”现象严重,高二的反向会考,文科学生的历史学习也难于进入状态。
现实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到高三才因为高考而进行历史课程的学习,这直接影响了高三的教学与复习质量。
同时要求教师认识:复习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补充,而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首先是对整个学习过程的一种整合,通过复习将学生零散的学习意识进行整合从而提炼出对学习有益的因素;其次是对知识本身的一次整合。
所以,复习不是简单的旧有知识的重现,而是一种经由学习的过程而产生的学习的“深入”。
接着,对我市高三历史复习教学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
一要明确高考的考核目标与要求,把握历史复习方向。
依照我省《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历史)》,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内容标准中各“学习要点”的深度与广度,并在复习教学中予以落实;重视研读福建省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说明(历史)》,明确这些文本的指导作用和要求。
具体说,就是从课标中找方向,从考试说明中定范围,以教材为基本素材(注意与岳麓版知识的交叉点),寻找三者的结合点。
二要基于教材,立足考纲,构建三轮复习体系。
高三的教学计划要有通盘考虑。
传统的三轮复习仍不失为稳妥的方法,但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学科三轮复习的内涵发生了相应变化。
第一轮侧重专题,依据《课程标准》的课程体系;第二轮侧重通史,遵循考试说明的知识体系;第三轮侧重强化训练。
高三的历史复习教学应该是“条条道路通罗马”。
每位历史教师必须依据学生实际采用切合实际的复习方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只有针对性,才有有效性。
三要转变复习教学观念,优化复习过程与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在复习教学中要:①瞄准高考,克服盲目教学。
盲目教学的表现:一是教师一讲到底,不训练学生能力;二是只有纯知识的疏理、分析。
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单凭老师讲授是培养不出来的,需要在训练中培养;复习课要尽可能与高考显性链接,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②依托课本,狠抓基础知识、主干知识。
不管怎么复习,课本始终应该是学生最主要的依据。
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只有掌握了牢固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进行各种思维活动。
复习中把握历史主干知识,应建立主干知识的知识体系或知识的相互联系,把大量分散的或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阶段特征等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形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知识网络。
③加大材料教学的力度。
高考材料命题无处不在,如果课堂不进行材料教学,难以培养学生的材料处理能力;材料教学必须堂堂贯彻落实。
在指导上应遵循“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训练思路,有意识地渗透和加强对历史学科四项基本能力的训练。
④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在复习教学中老师要适时提出思维密度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和解决,老师重在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层次和指导思维方法;同时课堂结构要做到讲练结合,做到让学生训练及时、训练充分。
⑤实行分层教学。
知识的深浅是有层次的,思维的发展是按层次递进的,学生的素质也是有层次差异的,复习教学要注意分层教学。
课堂设计应有意识地把知识内容分成低、中、高三个层次,教学时,由低起点向高目标逐级梯度推进,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得到提高。
⑥运用新史学范式的思想指导高三历史复习备考。
高考考主干知识,考思维能力,考情感价值观,考查学生的史学,史识,究其实是考查教师才识、学识。
教师要提升自己的学养素质,应指导学生了解新史学范式的基本观点,转变认识历史事件、历史问题的视角,运用其基本观点分析认识教材中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问题,让学生具备基本的史学意识。
引导学生运用新的史学范式的主要观点指导专题复习,重新建构知识体系。
复习中要重视以下方面的内容:世界从分散到整体演进的知识;世界各国各地区相互交往的重要知识;不同文明间碰撞、交流的知识;中国和世界交往的知识;中国国内各地、各民族相互交往、彼此促进的知识。
复习时不仅要重视某一个时段,某一个专题,还应全方位的掌握知识体系,形成“通史意识”,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解读历史现象和规律;还应把中国历史重大事件“置身”于世界的角度来观察,努力培养“整体世界史观”;要重视选择或设计与几种史学范式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适当训练,并且在讲评时加以分析,把几种史学范式的基本观点、应用方法与实际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选择练习题目应注意试题可能是按某一种范式要求设计,也可能是多种范式的综合,应相互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