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信息窗二)-青岛版
七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信息窗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教案: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信息窗二(乘法的初步认识)》(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能够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内容1. 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 乘法算式的读写:掌握乘法算式的结构和读写方法。
3. 乘法的应用:能够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能够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磁性黑板、乘法卡片。
2. 学具:学生用磁性黑板、乘法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魔术,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乘法的初步认识。
2. 新课: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能够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乘法的理解和应用。
4. 总结:通过总结,使学生明确乘法的意义和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 乘法算式的读写:乘法算式的结构是由两个因数和一个积组成,读写方法与加法类似。
3. 乘法的应用: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找出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
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乘法的初步认识。
2. 拓展练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目标是否实现。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效果是否良好。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信息窗2)
3×4=12(只)
什么样的加法算式可 以改写成乘法算式?请 举例说明? 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 和,改写成乘法算 式计算比较简单
8 2
8 8
16 16
2 4
2 2
2 8
2
8
4 3 7
3
6
5
5
6
4 × 2
3 × 5
6 × 4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2
导学案: 1.仔细观察信息窗2, 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 息?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小组展示,评价。
图中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
宝葫芦 小 鸟 8串 每串5个 3笼 每笼4只 灯 箱 4个 每个6盏
一 共 有 多 少 盏灯 ?
我会算: 5+5+5+5+5+5+5+5=40
求8个5的和用加法算宝 葫芦的个数太麻烦了。
加数相同,8个5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5+5+5+5+5+5+5+5=40 5
8 × 5 = 40 读作:8乘5等于40
积
乘 因 号因 数 数
加法算式:
4+4+4=12(只)
写成乘法算式: 4×3=12(只) 或
一年级数学下册七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青岛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七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青岛版七.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经历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
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会读、写乘法算式,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解决能力。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4、通过摆小棒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是生动有趣的。
培养和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
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今天,汤老师带同学们去游乐园玩(出示主题图)2、游乐园里都有哪些游乐项目啊?(小火车、摩天轮、过山车)二、探究新知1、组织学生解答(1)让学生看小火车一节有几个人,有几节?一共坐了多少人?(2)让学生看过山车一节做了几个人,有几节?一共做了多少人?(3)让学生看摩天轮一个吊箱有多少人,有几个吊箱?一共坐了多少人?2、组织学生交流(1)让小组代表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书写算式(书写时速度慢一点)(2)引导A、刚才那位同学说得太快,数字太多,老师只记得加数是2(或是其他),忘记有几个2,怎么办呢?B、组织学生用“几个几”来表述板书:3+3+3+3=12 2+2+2+2+2+2=12 4+4+4+4+4=20 3、提问(1)让同学们观察看看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2)小组交流,组织学生汇报结论:都是加法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4、设疑:如果是20个3相加,30给4相加,怎样列算式?揭示:用加法列算式,算式很长,写起来很麻烦。
引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方法,乘法(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
5、以小火车图片为例:(1)出示小火车的加法算式,让同学们仔细观察,有()个3相加?(2)引出让我们看看科学家是怎样用我们的乘法来表示的?加法算式:3 + 3 + 3 + 3 = 12 乘法算式:3 ×4 或 4 ×3,读作:3乘4 或4乘3 带领学生读两遍(3)介绍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这是我们今天新学的运算符号,读作乘号。
七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教案: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感知乘法的意义,能够用乘法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乘法的初步认识,理解乘法的意义。
2. 能够用乘法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3. 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的初步认识,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用乘法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 教学难点:乘法与加法的关系,理解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魔术道具,乘法表,PPT课件。
2. 学具:学生自备计数器,彩色小棒。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魔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魔术中的物品是如何变化的?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魔术变化,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魔术中的物品数量变化,引出乘法的概念。
二、探究1. 教师引导学生用加法表示魔术中物品数量的变化,学生动手操作计数器,用加法计算。
2.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学生动手操作彩色小棒,用乘法计算。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乘法的意义,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
三、巩固1. 教师出示乘法表,学生用乘法计算表中的算式。
2. 教师引导学生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几个相同物品的总数。
3.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四、拓展1. 教师出示一些复杂的乘法算式,学生尝试用乘法计算。
2.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乘法与加法的关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3.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理解。
五、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理解。
2. 教师强调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与加法的关系,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乘法。
板书设计:1. 板书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2. 板书内容:乘法的意义,乘法与加法的关系,乘法表,乘法计算方法。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看魔术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乘法,重点是乘法的意义。
在前面学习100以内数的加法中,比较熟悉两个数相加和三个不相同的一位数相加,对于几个相同的数连加,显得比较薄弱。
为此,教材在教学乘法前加强几个相同数连加,提高学生计算几个相同的一位数连加的能力,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并知道它的各部分名称,注意了知识的前后联系,为学生乘法扫除障碍,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通过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除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式的积。
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注意算式与实
物、图形的对应。
主备:李庆峰。
信息窗二(米的认识)-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二(米的认识)-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了解身边的物品重量,掌握测量重量的方法;
3.学会使用天平及读取天平上的数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米的认识及测量重量的方法;
2.教学难点:使用天平及读取天平上的数值。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使用现实场景展开课程导入:
老师拿出一包曲奇饼干,问学生:如果我要将这一包饼干分给三位同学,怎么办?学生可以提出各种分配方案,老师适时提醒学生必须保证每位同学得到的数量相同。
这样,老师引入米的概念,米就是表示等量的一组数量单位,比如分饼干就是分成同一份量,每份就是1米。
2. 示范与合作探究
学生学会了米的概念,但如何测量物品的重量呢?老师将物品称放在天平上,指出需要称两次,读出两次的数据,然后将两次数据相加,即为物品的总重量。
示范完成后,老师与学生一起合作完成实践操作。
3. 个人探究活动
学生们分别拿出物品,通过同伴相互称重,读取天平上的数值。
可以在小组内多次测量,加深学生理解。
4. 展示结果
分享学生所测得的物品重量与计算过程,可将物品与数值对应一一展示在信息窗二中。
四、作业布置
指定学生在家中将物品称量,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小册子上,做好记录后,规整小册子并交给老师。
五、教学小结
本节课通过物品重量的测量,学生牢固掌握了米的概念,并且掌握了测量重量的方法,通过天平的示范和操作,学生们也能够简单地读取天平上的数值。
本节课的教学道具简单易获,是一节非常实用的数学课程。
小学数学_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称,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在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过程中,体会求几个几相加列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经历由加法算式,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
渗透分类的思想,对应思想等,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
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认识几个几1.谈话导入谈话导入:今天森林里的动物们正在举行盛大的聚会,你们想去看吗?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学生观看情景表演提出加法问题并解决。
(1)一共有多少只海豚?(2)一共有多少只老虎?(3)一共有多少只雄鹰?学生列算式师板书2.观察算式特点(1)刚才我们一起列式解决了几个问题,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点?(3)师小结:这些算式,每一道算式的加数都相同。
(板书:相同加数)3.认识几个几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中相同加数是几?数一数,有几个几相加?(二)尝试对比感知乘法1.谈话:除了这两个问题,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像这样用相同加数相加解决的数学问题呢。
比如,我们听讲用的是耳朵。
每人有2只耳朵,我们班10名男生一共有多少只耳朵?(1)全班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只耳朵?你能列式算一算吗?(2)你准备用多少个2相加?(3)学生说算式,师板书,师故意少些一个2,学生纠错。
(4)看到这个算式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加法算式写起来麻烦、易错。
(5)那我们能不能创造一种新写法,使得10个2写起来简便些呢?学生同桌讨论写法,全班交流展示。
2.揭示课题: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老师看得眼花缭乱,你们的想法都比原来的算式要简便,你们可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关于乘法的初步认识。
在这个魔术般的课程中,我希望大家能够理解乘法的概念,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我们要了解乘法的定义。
乘法是重复加法的运算。
比如,2乘以3,就是3个2相加,也就是2+2+2=6。
这就是乘法的基本概念。
我们还要学习乘法的口诀。
乘法的口诀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计算乘法。
比如,2乘以3,我们可以记住“二三得六”。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会给大家演示一些魔术,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乘法的概念。
同时,我还会给大家讲解一些例题,帮助大家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在课堂的我会给大家布置一些作业,让大家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
作业包括填空题和计算题。
板书设计方面,我会用大字写出乘法的定义和口诀,让大家一目了然。
课后,我希望大家能够反思今天的课程,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尝试将乘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这就是我今天的课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让我们一起进入乘法的神奇世界吧!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课程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大家特别关注。
乘法的概念是本节课的核心。
我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并掌握乘法是重复加法的运算。
例如,当我们说2乘以3时,实际上是将2加上自己3次,也就是2+2+2=6。
这个概念是乘法的基础,希望大家能够深刻理解。
乘法的运算方法也是我们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我会给大家演示一些魔术,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乘法的概念。
同时,我还会给大家讲解一些例题,帮助大家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对于这些重点内容,我会给大家足够的时间进行理解和消化。
在课堂上,我会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提问和解答问题。
同时,我也会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大家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对于乘法的概念,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和魔术演示,让大家更加直观地理解乘法的本质。
我会给大家展示2个苹果,然后再加上2个苹果,让大家看到一共有4个苹果。
这样,大家就能够理解2乘以2等于4的概念。
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1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李营街道中心学校第一单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部分)1、选取了充满童趣的素材。
本单元以儿童非常喜欢的“魔术”为背景,创设多种魔术表演的“情境串”,呈现了多彩的舞台场景。
素材的选取为学生提供了熟悉的、有趣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2、体现知识的形式与建构过程。
本单元把同数连加单独编一个信息窗,在这个信息窗中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同数连加计算,并体会同数连加算式的特点。
这样处理有助于强化学生对同数连加算式特点的认识,有助于体会加法的局限性,使学生充分的体验用加法计算解决这类问题的繁琐,充分感受乘法产生的必要性和简捷性。
3、体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教材通过三个不同的魔术表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在“数一数、摆一摆、算一算”的活动中积累丰富的表象,经历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
本单元设有三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魔术师正在表演变花的情境,通过“一共有多少朵花?”和“一共有多少个灯笼?”等问题,学习几个几连加,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感受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体会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魔术师正在表演变葫芦的情境,通过解决“一共有多少个葫芦?”和“一共有多少只小鸟?”等问题,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让学生认识到用乘法比较简便,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义,并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第三个信息窗呈现的是魔术师变鸽子的过程。
通过解决“原来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和“现在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两个问题,学习有关1和0的乘法,让学生知道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任何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数与算的过程,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捷性,初步有符号感。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_青岛版
第一单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部分)第一课时信息窗一:变花(新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相同加数连加。
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魔术,引入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
2、通过感受生活中的同数求和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多方位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列出的加法算式不同。
教具准备: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一、兴趣导入,提出问题。
由“看魔术”的话题引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出示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提出数学问题。
1、仔细观察第一页情境图,同桌相互说说图意。
2、小组讨论完成下面的内容:(1)魔术师变花,变了()次,每次变()朵;有()个鱼缸,每个鱼缸里有()条鱼;空中挂了()串灯笼,每串有()个;有()盏聚光灯,每盏有()个灯泡。
(2)你能根据以上信息提出哪些问题?小组相互说说。
(3)根据以上问题,请你在下面列式计算:①一共变了多少朵花?②4个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鱼?③空中一共有多少个灯笼?④4盏聚光灯中一共有多少个灯泡?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们很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及时板书。
第一题:2+2+2=6(朵)第二题:4+4+4+4=16(条)第三题:3+3+3+3+3+3=15(条)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几个算式,你发现有什么特点?生:都是连加生:加数相同。
师:对,每一题的加数都相同。
2+2+2是几个2相加?生:3个2相加,(依次说出后几个算式。
)师:请同学说一说20串灯笼的个数,怎么写算式?学生尝试动手写算式:3+3+3+3……师:你觉得写起来怎么样?生:很麻烦。
师:怎么就不麻烦了?生:用乘法。
师:大家真爱学习。
这个内容我们在下节课里学习。
三、巩固练习。
1、尝试练习:一个人一只手有5个指头,你和你的同桌两个人一共有多少个指头?2、达标练习:(1)一个同学有5支铅笔,你和你们组4个同学,一共有多少支铅笔?(2)自主练习1: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下棋?学生观察图意,独立列出算式,然后讲一讲,集体订正。
乘法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一年级下册数学
乘法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一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能正确计算表内乘法。
2. 培养学生初步的乘法应用意识,能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乘法的意义2. 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3. 表内乘法的计算及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表内乘法的计算及应用。
2. 教学难点:乘法意义的理解、乘法算式的正确读写、表内乘法的计算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乘法口诀表、练习题。
2. 学具:乘法口诀表、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意义,检查学生对乘法意义的掌握程度。
2. 新课导入:讲解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乘法算式的结构。
3. 巩固练习:让学生完成表内乘法的计算题,检查学生对乘法计算的掌握程度。
4. 应用提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知识,提高学生的乘法应用能力。
5.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乘法的意义2. 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3. 表内乘法的计算及应用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题,巩固乘法知识。
2.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乘法应用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否突破。
2.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教学效果是否满意。
3. 对学生的评价是否全面、客观,是否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4.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得当,是否需要调整和改进。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希望学生能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能正确计算表内乘法,并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数学思维品质,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否得到突破。
七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信息窗二(乘法的初步认识)》(导学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信息窗二(乘法的初步认识)》(导学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一、知识目标1.能够初步认识乘法的概念和符号。
2.能够用口算和重复加法的方法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二、思维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看过魔术表演?魔术师总会做出让你眼花缭乱的手法,令你大呼“神奇!”但是,你知道魔术的本质是什么吗?其实,魔术就是利用人的视觉和思维的错觉来表现出超自然的效果。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乘法,在第一次接触时也让我们倍感神奇。
但只要我们认真思考,理解了乘法的原理和应用,也一定会感到很有趣。
三、概念认知1.乘法的符号是“×”(叉号),表示相乘运算。
2.乘法的结果叫积(jī),读音和“鸡”相同。
3.乘数和被乘数的顺序不同,乘积也会不同。
四、练习乘法口诀表我们先来学习乘法口诀表,以熟记乘法结果。
1 × 1 = 1 1 ×2 = 2 1 ×3 = 3 1 ×4 = 4 1 ×5 = 5 2 × 1 = 2 2 × 2 = 4 2 × 3 =6 2 × 4 = 8 2 × 5 = 10 3 × 1 = 3 3 × 2 = 6 3 × 3 = 9 3 × 4 = 12 3 × 5 = 15 4 × 1 = 4 4 × 2 = 8 4 × 3 = 12 4 × 4 = 16 4 × 5 = 20 5 × 1 = 5 5 × 2 = 10 5 × 3 = 15 5 × 4 = 20 5 × 5 = 25我们不用记住乘法表的全部结果,只要能用心记住其中某些乘法就可以了,这样在口算时也会事半功倍。
五、重复加法的方法乘法运算的结果也可以通过重复加法进行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二课时信息窗二:变葫芦(新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7页,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2、通过同数连加引出乘法算式,掌握写法、读法及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乘法的意义。
2、乘法算式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教具准备:实物展台、小棒、小正方形、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展台出示主题图)
师:舞台上又进行了什么魔术表演?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回答,并提出自己的数学问题:
一共有多少个宝葫芦?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你能列式解决吗? 5+5+5+5+5+5+5+5=40(个) 4+4+4=12(个)
二、探究新知。
1、操作感知。
(1)让学生用小棒摆3个2或2个3。
教师指导学生摆小棒,既可以先横着一行摆3根小棒,摆2次,也可以先竖着摆2根小棒,摆3次。
学生摆完后,教师提问:
每次摆2根小棒,摆3次,要求一共摆了几根小棒,用加法计算?怎样列式?等于几?学生列出算式:2+2+2=6(根)
每次摆3根小棒,摆2次,要求一共摆了几根小棒,用加法计算?怎样列式?等于几?学生列出算式:3+3=6(根)
2+2+2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2相加?
板书:3个2。
3+3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相加?”
板书:2个3。
(2)让学生用小正方形摆4个3或3个4。
教师提问:每次摆几个小正方形?摆了几次?
求4个3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怎样列式?求3个4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怎样列式?
用加法算:3+3+3+3=12或4+4+4=12。
(3)让学生用小圆片摆5个4或4个5。
摆完后,先让学生写出加法算式。
用加法算:4+4+4+4+4=20或5+5+5+5=20。
(4)归纳小结:求3个2或2个3相加是多少,4个3或3 个4、5个4
或4个5分别相加是多少,都可以用连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方法-乘法。
教师板书:乘法
2、乘法算式的写法。
师:下面我们学习怎样写乘法算式。
教师明确指出:要想求一共有多少个宝葫芦?必须知道8个5或5个8相加是多少,用加法算是“5+5+5+5+5+5+5+5=40或8+8+8+8+8=40”,用乘法计算就可以写成“8乘5或5乘8”。
两个数中间写“×”,这个符号叫乘号。
教师板书:8×5=40 5×8=40
3、引导学生把上面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加以比较。
使学生看到:在乘法算式中乘号前后两个数分别表示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以及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4、教学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
教师结合8×5=40 5×8=40两个算式,教学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指出乘法算式的读法。
教师明确指出:8和5相乘可以写成8×5,也可以写成5×8。
说明:求两个数相乘的积是多少,可以用两个乘法算式中的一个进行计算。
5、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鸟?怎样列乘法算式?
学生独立解决,并在小组内交流。
三、自主练习。
自主练习1:看图列算式。
第1小题,教师先让学生说出图中表示的是几个几?学生回答出“表示2个8”后,提问:“可以怎样算?怎样列式?”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想,求2个8的和是多少,也就是求2个8相乘的积是多少,可以用乘法算式计算。
第2小题,学生独立完成。
自主练习2: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并讲述改写理由。
自主练习3: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写算式,然后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4个2相加可以写成4×2或2×4,6和4相乘写成6×4或4×6都是正确的。
自主练习4:连线。
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交流,并说一说连线的依据。
题目中的4+4+4+4+4是多余信息。
自主练习5:小游戏。
练习时,让小组同学合作完成,边活动边说算式。
练习结束后安排一些操作性和游戏性的练习。
要求学生只列出算式,不算出得数。
自主练习6:把盖住的画出来。
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弄清题意后说一说2×4表示的意思,明确2×4既可以表示2个4相加,也可以表示4个2
相加,再根据算式画图,以增加练习的开放性和趣味性,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自主练习7:解决问题。
练习时,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全班交流,反思自己的方法。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连加乘法
5+5+5+5+5+5+5+5=40 8×5=40 读作:8乘5等于40
也可以写作:8+8+8+8+8=40 5×8=40 读作:5乘8等于40
∶∶∶∶
因乘因积
数号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