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形象之我见
公众表达中声音形象 心得
公众表达中声音形象心得公众表达是指在公众场合中,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情感的能力。
对于一个人来说,公众表达的能力往往是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的一项重要技能。
公众表达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个人形象的塑造,更能影响到他人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在公众表达中塑造出一个积极正面的声音形象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首先,公众表达中的声音形象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性。
在各行各业中,专业性是一个重要的要素。
无论是在演讲、写作还是参与讨论时,对于所要表达的主题要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才能保证表达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只有通过专业性的表达,才能让听众或读者感到你对所表达的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熟悉的掌握,从而增加信任感和说服力。
其次,公众表达中的声音形象需要有一定的情感色彩。
在与他人交流中,情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在表达中加入适当的情感元素,能够更好地与听众或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使表达更加生动、感人和有趣。
但是,在表达中过度夸张或沉湎于情感化的方式会让人感到虚假和不可信,因此需要把握好度,适度地运用情感。
此外,公众表达中的声音形象需要有一定的激情和亲和力。
激情是指对所表达内容的热情和投入,能够激发听众或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亲和力则是指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通过友善、和善的态度与他人进行交流,从而增加交流的亲密度和效果。
一个充满激情和亲和力的声音形象能够给人留下积极的印象,并在交流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最后,公众表达中的声音形象需要有一定的思辨能力。
在面对各种观点和意见时,能够客观、理性地进行思考和分析是一个重要的能力。
具备思辨能力的声音形象可以在交流中更好地应对挑战和质疑,从而使表达更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思辨能力还可以帮助自我反思和提升,使自己在公众表达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总之,公众表达中的声音形象是一个综合能力的体现,需要在专业性、情感色彩、激情亲和和思辨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发展。
通过培养和提升这些能力,我们能够在公众表达中塑造出一个积极正面的声音形象,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
播音学习之我见
播音学习之我见——王虹凯语言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文化。
而播音让他开出了灿烂的花朵,让人们得以聆听,得以欣赏。
首先,我们要明确播音是什么??播音是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传媒进行传播信息的创作性活动。
其次,我们的重点是怎样学好播音??一、既然播音是我们运用有声语言来进行,那么首先要美化自己的声音,我们不可能去要求每一个人的声音都像罗京,像海霞,因此我们不要盲目模仿某人,因为每个人的声音是不同的,要记住世界因不同而美丽,声音因各异而精彩。
但我们的声音也是有美的标准的,我们要使自己的声音更干净更明亮更亲切。
(我们美化声音在一定程度上也只是微调,不可能有大的改观,但我们依然要坚持)二、副语言是什么?是我们在播音时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等。
这也就要求我们在播音时要做到以情带声,而不是以声造情,做到声情并茂,才有使受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们也可以像其他班那样做一些小品练习,还有例如中传上课时还有一些语言夸张练习形象夸张练习等等。
让同学们能够放得开,现在很多同学都还是放不开,这是学习播音的一大拦路虎)三、我们要通过广播电视传媒进行传播信息,这样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播音的过程中就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提醒自己是电视人,新闻人。
体察生活,把握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关注社会,思考社会中的每一件小事。
了解民情,深入街头田间的每一个角落。
我想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我们在以后的上课时间可以开展一些外出采访的活动,做一期电视节目也好广播节目也好,这样不仅可以让同学们提前进入新闻圈子这个状态,增加课外实践,也让同学们觉得播音课不只是念念字词读读稿子播播新闻。
)四、播音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就像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处理同一篇稿子肯定是不完全相同的,但我们在学习播音初期要学会模仿,学习播音的过程是模仿——揣摩——创新的一个过程。
播音最后还要走向创新,那么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开拓思路,加入新鲜血液,不管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
播音之我见
致敬爱的老师:试音时得蒙老师您的一番点拨,我才发现我在播音这方面需要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回去后,借电脑查阅了中播网等近200个网站,来学习有关播音的知识(主要是播音的技巧、方法之类),整理汇集了自己的感受、经历而写了下面这篇文章。
为方便老师阅览,更主要是为了自己能留稿继续学习,特托人花时间将稿子打印出来。
我将根据自己的总结抓紧时间学习播音知识,继续练声、练音。
上次没有在当场好好理解文章的意思,所以在读时没有把握住新闻的意思,致使读出来调感觉很平。
以前虽然有过播音经历,但对播音工作的了解并不深刻,这段时间在网上查,才发现播音是如此的博大精深。
对所有从事播音工作的人的敬意增了一分,对大学播音工作的向往也更增了一分。
我总相信:只要态度认真,什么事都可以做的很好。
我相信以我的认真和对播音的无限热情,我一定可以做好播音工作的。
播音之我见——“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而播音员则是喉舌的喉舌”(一)播音的道德准则之我见俗话说“为职先为德,”做任何一个职业之前,都应该学习这个职业的操守。
播音员这个职业的职业道德准则如果复杂的说,须遵守的条目很多。
2004年制定的中国广播播音员职业道德准则共有六款35条。
简单点说,主要是四条:1.广播员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
但我个人觉得应该再加一点:促进人的心灵的健康,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和文化需要。
2.大学播音员应敬业奉献、诚实公正、团结协作、遵纪守法、谦虚谨慎,正确引导大学校园生活、思想风向。
3.努力完善自我,提高政治素养、文化内涵、语言能力、心理素质,保持内在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和谐统一。
4.播音员作为普通话的风向标,应发挥模范作用,严格规范自己的普通话,用词造句要遵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不滥用方言、文言、简称略语及生造词语。
大学播音员是新闻主播,所以在发音吐字上要尤为准确,免生歧义,以误导听众的理解。
声音形象塑造
声音形象是塑造广播节目主持人“形 象”的一大“硬件”。广播是通过声音来 传递信息的,所以广播节目主持人需要用 声音塑造形象。一个主持人若先天具备了 良好的声音条件,他(她)的受欢迎、受 欣赏的程度就会比较高,并能在短时间内 得到受众的认可,因为受众首人迈向成功的关键一步。
分类分析近年来我国优秀的广播节目主持 人如何塑造自己的声音形象 分析如何合理把握声音形象的个性化色彩 分析我国广播节目主持人声音形象塑造存 在的问题 分析如何从广播主持人声音形象角度来提 升中国广播节目整体质量
广播节目主持人如何根据自己的声 音形象来给自己定位?
如声音厚重、字正腔圆的,就比较适合新 闻类节目;声音甜美、亲切、自然的,就 适合音乐类节目;语速较快、语言幽默诙 谐,就适合娱乐类节目,广播节目主持人 只有根据自己的声音形象与所主持的节目 对号入座,才能最大程度的塑造好主持人 的声音形象。
播音员主持人声音形象的塑造
播音员主持人声音形象的塑造陈军在广播节目中,播音员主持人是通过声音与受众交流和沟通的。
它不仅对播音员主持人声音条件有要求,同时也需要塑造良好的声音“形象”。
而这个“形象”则是播音员主持人内在的知识储备、自身素养和外在声音的完美、和谐统一。
一、塑造有魅力的好声音形象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完美的视听组合是广大受众的精神享受。
而作为广播节目,运用和塑造好声音,则会使节目增光添彩。
因此声音形象的塑造是广播节目播音员主持人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些主持人先天就具备了良好的声音条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受众的认可。
也有一些主持人虽然先天条件不是那么好,但是他们扬长避短,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其受欢迎、受欣赏的程度也比较高。
广播节目的受众首先是通过声音来了解和认识播音员主持人的,好的声音形象是播音员主持人迈向成功的关键一步。
从目前受众的收听习惯来讲,如声音厚重、字正腔圆的,做新闻类节目较多;声音甜美、亲切、自然的,做音乐类节目较多;而语速较快、语言幽默诙谐,大多是做娱乐类节目。
因此广播节目播音员主持人只有根据自己的声音形象和所主持节目的特点,来进行声音形象的塑造才能使自己在播音主持行业中走得更远。
那么主持人如何使自己的声音给听众以美感那?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学好普通话。
学习普通话必须兼顾语音、语法、词汇三个方面。
我国各大方言区之间的语音系统差别较大,就是在一个地区、一种方言内部,语音方面也有明显的差异。
而在词汇和语法方面,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是有限的。
语音的差异主要表现有:多数地区平翘舌音不分,n、1不辨、缺少eng、ing、e、uo等韵母,没有轻声以及儿化音乱用,还有多数人的韵母圆唇度不够等。
因此在学习普通话过程中,首先要找出普通话和自己方言中的对应规律,加强记忆。
二是常听多练,反复练习。
就是我们所说的“听力”或“练耳力”,良好的听力是学好普通话的基础。
三是要多动口,说是重点,说好普通话应以字音准确为前提。
声乐发声与表现力之我见
HUANGZHONGDALV 黄钟大吕75总而言之,“气沉丹田”“喉头放松”是初学者应该高度重视的两个问题。
为了较快掌握这两个基本要素,可以从生活中的说话做起,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这也是笔者从事声音艺术,在发声方面的一个体会。
二、声乐艺术的表现力声乐是一门表演艺术,一切发声技巧都是为声乐作品表情达意而准备的。
我们要知道,声乐作品是通过诗和音乐语言的结合来塑造音乐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
谈到声乐作品的表达,我们就要了解声乐作品的创作过程。
词作者把生活中闪光的,打动自己内心世界的点点滴滴,用文字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曲作者根据词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情绪,用音乐语言加以深化,赋予歌唱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给歌词插上音乐的翅膀。
什么叫作音乐语言呢?音乐语言包含:乐汇、乐句、乐段、曲调、调式、调性、节奏、速度等等。
声乐表演者不但要学好音乐的基础知识,还要懂生活,情感丰富,形象思维活跃,并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这样才可能对歌词有深入透彻的理解,也才可能在音乐的表现上,准确到位,声情并茂,个性独到。
1、关于歌词的理解如雷子明作词、戚建波作曲的《亲吻祖国》,听这首歌,我们首先是被歌词深深地感染。
歌词的前面两句:“太深、太深、太深的记忆,太久、太久、太久的分离”,这种重复加强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这种强烈的情感自然会吸引每一位听众。
然后,“祖国啊,让我亲亲你”这一句歌词,就像女儿在母亲的怀抱,无法用更多的语言诉说对母亲的爱,只能用极简单的语言表达。
艺术的极致是既简单而又丰富。
接下来,用六个排比句娓娓道来:“亲那画中的泰山,亲那诗中的戈壁……”画中的泰山,诗中的戈壁,泪中的欢笑,笑中的泪滴,这些比喻非常生动、感人。
再如张千一填词作曲的《青藏高原》,歌词开头即两个排比句:“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那种问天唤地的豪迈之情跃然纸上,问得无理却问得有情,表述了青藏高原的历史厚重感、神圣感。
起、承、转、合中,转在“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这一句意味深长,这样的自问,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青藏高原“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的无限眷念。
简述声乐学习过程中对声音形象的理解
下 ,才 能树 立 好 的声音 形 象 。 二 、 声音 形象 的构 成 声乐 的学 习 如 同走 路 一 样 , 需要 有 一 个 明 确 的方 向 ,这 样我 们 才 能知 道 往 哪里 走 ,怎 样 去走 。同样 ,当我 们 的意 识 里形 成 正 确 的 声音 形 象之 后 ,才 能使 歌 唱练 习具 有 明确 的 目标 ,并指 引 我 们 不 断完 善 歌 唱 的 品质 。但 如 果对 发 声 的 正 确 规 律 这 些基 本 知 识 没 有 明确 的认 识 和 牢 固的 掌握 ,想象 中 自我 的 美 的声 音形 象 就 是 模 糊混 沌 的 ,这 样就 会 致 使 发声 器 官发 出 的声 音 没有 明确 的 目 标 ,美 的声音 造 型就 不可 能产 生 。 ( 一 )歌 唱技 巧 方面 要想 塑 造好 的声音 形 象 ,扎 实 的基 本 功 是不 可 或缺 的 。歌 唱 是 人 体 各发 声 器 官相 互协 调 运 动 的产物 ,基 本功 的 练 习也就 是 怎 样 协 调 各 发声 器 官 的运动 ,进 而 ,作 为歌 者 ,我 们 就要 了解 这 些 发声 器 官 ,才 能 知其 然更 知其 所 以然 。 ( 二 )情 感 体验 方面 好 的 声音 形象 不 仅要 有 娴 熟 的技 巧 ,还 要通 过 歌声 传达 出作 品 的感情 ,能表 达 出感情 的声音 形象 才 能称之 为 好 的声音 形象 。 “ 艺术 就 是情 感 ” ,法 国 意识 家 罗丹 这 样认 为 。不 论 是哪 种 艺术 形 式 ,其 最 终 目的 都是 要 传情 达 意 ,声 乐尤 其 如此 。声 乐是 直接 抒 发 人 的 内心情 感 世界 的一种 形 式 ,而 不是 表 现事 物 本 身 。
中外歌剧咏叹调演唱特色之我见
S CD
别 有 洞 天
为 四个字 ,宽、厚 、竖、亮 。所谓 “ ” 宽 ,是指宽广 的音 域 ; “ ,指音 乐比较结 实 ,丰满 ; 厚”
中 外 孜 剧
之破见
咏
“ 竖”是指声音具 有垂直立体感 .歌唱 口形以竖为主 ;“ ,指声音具 有坚实 的共 鸣 ,有较强 亮” 的穿透力。例如:莫扎特 的歌剧 ( 魔笛)中的 “ 夜女 王” 的咏叹 调、罗西 尼的歌剧 ‘ 维里 塞 韭的理发师)中的 “ 罗西娜 的咏叹调” ,在演唱时 。就充分体现 了 “ 宽、厚 、竖 、亮 ”的声音 特色。这里需要说 明的是 。“ 、厚 、竖、亮”只是 演唱欧洲歌尉一个基 本演唱特色 ,就某些 宽 咏叹调而言 。应更 灵活一些 。例如 :歌剧 ‘ 尼・ 纂基) 中的罗莱卡 的咏叹调 。声音 形象龌 佳 斯 造的是一个活泼、美丽 、多情 的少女形 象,声 音就 不能过于浓 重 。而应有 朝气。另外 ,外 国 歌剧咏叹调的声音形 象也 可以从我 国戏 曲唱腔 中寻找曼 感。如 :京剧 四大 名旦程 派 的唱腔 、 豫剧名旦常派的唱腔.声音形象都 比较结实 、宽亮 .甩腔奔放 , 声音 通畅 .且有 良好的共鸣。 中国歌剧咏叹调声音形象的设计 ,首先要符合 中 国人对 声音形象 审美 习惯 、审 美情趣 的 理解要求 .突出民族 音乐 的特点风韵 ,尽可能把声音 唱在 “ 嘴”上。 “ 前 前嘴 ”是 指人 的生理 嘴 。同时也需要借 鉴中国戏 曲的唱腔 。另外 。声乐学 习者还 必须熟悉 民族 音乐五大 类 ( 曲 戏 音乐 、山歌小诃、民间歌舞 、曲艺 音乐 、民族器 乐)相互 之闻 的融会 贯通 。这样才 能把握好 声音 的风格 韵味。例如:咏叹调 < 海风阵阵愁煞 人> 开始 的散板部 分 .它 吸收 了戏 曲音 乐 的 啜打慢唱 。行腔 自由 , 充分表现珊妹急切 、压抑 、悲愤交加的心情 ; “ 愁煞人 三个 字一气 呵 成.特别是 “ 人”字的拖腔.运用了戏曲中的哭腔,收放结合 ,如抽咽似哭泣,只此一句,
字正腔圆事半功倍——普通话语音发声训练之我见
字正腔圆事半功倍——普通话语音发声训练之我见摘要:随着普通话推广程度的加深,地处西南地区非核心城市的师范院校普通话教学任务日益艰巨,特别是师范生受方言影响,致使在普通话测试中冤枉失分。
为此,师范院校的非师范生普通话语音发声教学,应从语音发声开始,结合科学发声方法进行有效的训练。
使学生练习普通话语音的标准程度作好前期准备,掌握了科学发声习惯,也对以后教学工作奠定扎实的声音形象基础。
关键词:普通话;语音发声;教学;科学发声;呼吸控制;气息随着我国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大。
与此同时,各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作为大学生基本素质之一的语言交际、表达能力也日显重要,通常在招聘时都会遇到要求必须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并能进行流利沟通、表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科学的发声方法是在为提高师范院校的非师范学生今后在职场的竞争力(特别是地处西南地区的院校),有效且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奠定用声传递信息的基础。
同时这也是作为师范类院校必修课——《普通话》课程,学生在学习的前期应掌握的最基础的教学内容。
根据多年普通话语音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笔者总结出学生们在普通话语音发声中的主要问题有:不理解普通话语音发声中呼吸控制(气息控制)的原理;头脑中没意识到普通话语音发声对呼吸控制的要求;找不到普通话语音发声对呼吸控制的要领;不明白呼吸控制运用的感觉。
因而从语音发声开始,探索科学发声方法并进行有效的训练,对学好普通话非常重要。
一、普通话语音发声的呼吸原理针对西南地区高校中许多同学学习普通话,说话的时候感觉很“吃力”,特别是感觉说普通话很“费劲”的同学不占少数,这也致使许多同学进行普通话测试时屡考屡败(没有达到标准,从事教育的同学要求达到二级甲等)。
笔者认为想要学好普通话并非难事,首先需要的是让同学们清楚了解普通话语音发声的原理及方式。
只有了解其发声原理才能进一步学习呼吸控制,合理用气发声。
声乐教学之我见
声乐教学之我见_____如何唱好一首歌记得我是从高三的时候开始学习声乐的,到现在差不多已经有4年了,也谈不上说什么声乐教学之我见,只是根据我平常所学的知识,在这里跟老师共同探讨一下。
从刚刚初学的启蒙老师到现在,我已经跟过4位老师了,他们的教学方式都各具特色,但是,我听他们强调最多的都是气息、歌唱姿势、换声点、咬字吐字和情绪控制。
那么,接下来就从这几方面来谈谈如何才能唱好一首歌。
气息现在懂歌唱艺术的人都知道一句话:声乐是气息的游戏。
换句话说就是,只要掌握了气息的科学运用,声乐就显得轻车熟路,不足为虑了。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我这句话很好笑,但是,我这里说的气息,是肺部整个扩张充满气息,而不是所谓呼吸的气息,气息就像是人类的灵魂,少了它声音就变成了嘶喊干嚎,毫无色彩。
有了歌唱的气息,下面就该说的是腔体,就像有了水库就需要管道,在人体中有三个发音腔体,分别是胸腔、头腔、咽腔!接下来谈谈如何体会,你用手轻轻的摸着胸口,然后轻轻的咳嗽一声,可以感觉到胸部的震动,这就是我们的胸腔共鸣。
每个人都哭过,如果你记得,每次哭完后我们都会抽泣,一般这个时候都会发出一个声音“呜”,那么再做一次,你会感觉到两个地方会有细微的震动,眉心和上牙龈,那么这就是我们的头腔共鸣。
而这两个腔体是不可改变腔体。
下面我们要说可改变腔体——咽腔,咽腔可分2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牙谔、舌、喉头部分,这一部分的要求是放松打开,我们可以通过呕吐和打哈欠体会到。
我个人比较赞成第二种,因为第一种过于紧张容易造成舌根过硬。
第二部分是声带,声带必须保持放松的状态工作,可以做一个气泡练习。
歌唱姿势有人说:“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发声的源泉。
”唱歌训练,首先要有正确的歌唱姿势,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往往不够重视姿势,姿势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关系到发声时各个器官配合的协调姿势,姿势的正确了,发声各部分就能正常地工作,而不正确的姿势,则往往带来不正确的声音。
正确的歌唱姿势是:1、身体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松,这里的放松绝不是松垮、瘫痪,它应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也就是精神饱满的状态。
“微声”唱法之我见
寻找最美的音色, 我们说每一个人, 只要他独立去寻找, 就一
× 一 o L C 0 Z 0 》 Z o , 0. f
e
譬 麓 ≮
代背景、 音乐家的创作意图、 音乐特点以及所要求的特定的 演唱风格等等给予分析, 然后结合自己声音状况去决定如何 演唱。 用什么样的声音形象去表现这首曲目。 其次、 作为声乐
器官、 共鸣器官有一感性认识 , 对这些器官在发声时的作用
以及歌唱时应操纵的部位有所了解。 在有了第一步的基础以后, 我们可以进行第二步 LL I 一会儿又叫学生把声音靠
后点 , 一会儿说呼吸, 一会儿又说位置和共鸣, 学生被搞得莫 名其妙 , 这样, 老师很费劲 , 着急上火, 但效果不大 , 学生被折
腾得满头大汗. 却根本没弄明白老师手势、 动作的实际意义
何在。 这样既浪费了精力和时间, 效果却微乎其微, 究其原因
在哪?
我们说 , 每位老师都很热情 , 都想竭力去帮助指导学生
寻找最好、 最美的声音 , 但却忽略了一点: “ 循循诱导” 。要想
教师一开始,也就是学生的第一节课就要严格要求学生, 要
或女高, 其它的声部同样如此 , 男低音 、 女低音、 男中音、 女 中音等声乐类型都有 自己本类型的特殊音色,就是这个音
声它是在 自 然发声基础上的夸张和美化 , 它需要各发声器官
迅速做出相应的调节。 () 研究发声歌唱的机能状态 2
色, 才是非常动人 、 感人。语言感情 、 , 内容 就是要通过这些 感人的声音形象表现出来, 没有动人的音色、 动人的声音, 就不可能感染观众、 感人肺腑 、 动人心弦, 教师对初学声乐 的人 . 在细心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 性格的同时要特别注意
教师声音形象心得体会
在教育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教师的声音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声音形象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对教师声音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教师的声音要富有感染力。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语言是传递知识、启迪智慧的重要工具。
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那些富有感染力的教师,他们的声音充满热情,抑扬顿挫,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例如,当我在讲解一个复杂的概念时,我会用充满激情的声音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其次,教师的声音要清晰、准确。
在课堂上,教师的声音要清晰、准确,让学生能够轻松地听到并理解。
如果教师的声音含糊不清,学生可能会错过重要的教学内容,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我在备课时会仔细推敲每个词语,确保发音准确,同时注意语速和语调的适度,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
再次,教师的声音要富有变化。
单调的声音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而富有变化的声音则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语速、语调和音量。
例如,在讲述重点内容时,我会提高音量,放慢语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吸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我会用轻松的语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此外,教师的声音要充满关爱。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个充满关爱的声音,能够给予学生温暖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在我的课堂上,我会用温暖的声音鼓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支持。
最后,教师的声音要体现专业素养。
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保持专业素养,用专业的声音去教育学生。
这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做到言传身教。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自己的声音形象,避免使用粗俗、侮辱性的语言,以免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总之,教师声音形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声乐发声与表现力之我见
声乐发声与表现力之我见声乐,是通过人体喉、声带和呼吸系统来发声的一种艺术形式。
声音作为一种神秘的力量,有着自己的能量和自我渲染的方式,如何在声乐体验中达到良好的表现力,是每个声乐爱好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声乐发声声乐发声的基础在于深度呼吸,它是声音形成的前提。
良好的身体机能,能够使呼吸系统完美地运作,使声音更加顺畅自然。
第一步是要调整呼吸,让呼吸深沉。
这一点也是大家经常听到的“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的注意点有,不要让胸腔上升,要通过下腹肌肉收缩,向腹部挺出,以此来实现腹部的自然扩张,使得膈肌自然下降,吸入更多氧气。
接着,我们要有良好的发声配合。
通过把喉咙打开,让声带震动,发出响亮的声音。
扩张喉咙的一般方法是要张大嘴唇,露出牙齿,把下巴向下伸出,同时把呼吸喉张大,唱歌时心情要放松,发出响亮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
二、声乐表现力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声乐作为最动人心弦的音乐形式之一,它的表现力至关重要。
如何在声乐中发挥表现力呢?1、正确理解音乐的意蕴音乐作为一种文艺形式,每曲都以一定的主题或思想为其核心,音乐的表现力不仅在于声线、音色、旋律等等单一基本元素,还在于对音乐本身的正确理解。
对于一首歌曲,我们不仅要知道其歌词,还要深入了解歌曲的背景、情景、以及作者的心思,这样才能够把握其表现力的本质。
2、情感的转化情感的转化是指将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引起自己内心相应的情感,再加以转化,实现情感得到进一步提升的过程。
通过深入理解和咀嚼歌曲内容,将自己代入其中,感受其中的情感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感受,从而真实地表现出来。
3、舞台表情与动作舞台表情和动作是表现力的重要一环,是舞台气氛的重要营造者。
表情和动作可以为演唱会带来荧光,增加舞台的生动感。
当唱到特别激动人心的部分时,要注意表情要抓住高潮,升华出情感。
在唱到快乐愉悦的部分时,表情要放松,炫耀出好的一面,唱腔要吊嗓子,富有节奏的重心。
4、想象和感觉音乐是通过传达情感和启发想象的方式来表达的,因此想象和感觉是表现力方面的重要元素。
教师语声形象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通过我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和塑造学生的品格和习惯。
在这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逐渐认识到教师语声形象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教师的语声形象是传递知识的桥梁。
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思考的钥匙。
我发现,清晰、抑扬顿挫的语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听讲时更加专注。
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在过去的实践中,我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富有节奏感,既不单调也不刺耳,力求让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感到舒适。
其次,教师的语声形象是塑造学生品格的镜子。
语言是表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工具。
在教学中,我注意用积极向上的语言去鼓励学生,用真诚的态度去关心学生,用恰当的比喻和故事去启发学生。
通过这些方式,我希望我的语声能够成为学生心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同时,我也意识到,教师的语气和语速可以传递出不同的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保持平和、亲切的语调,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再者,教师的语声形象是建立师生关系的纽带。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在我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尽量做到平易近人,避免使用过于生硬或命令式的语言。
通过温和的语气,我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他们更愿意与我沟通,从而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此外,我还注意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有助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最后,教师的语声形象是提升个人魅力的途径。
一个有魅力的教师,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为此,我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努力让自己的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我也注重自己的仪表和举止,因为教师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评价。
总之,教师的语声形象对于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实践和反思,我逐渐认识到以下几点:1. 教师的语声形象要清晰、富有节奏感,以便更好地传递知识。
声音的塑造讲座心得体会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声音作为人类交流的重要媒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声音塑造的讲座,通过聆听专家的讲解和实践操作,我对声音的塑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次讲座的心得体会。
一、声音的内涵与价值讲座伊始,专家详细阐述了声音的内涵与价值。
声音不仅是语言交流的工具,更是情感表达、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一个富有魅力、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可以传递出说话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首先,声音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声音来获取外界信息,如新闻、音乐、教育等。
声音的塑造使得信息传递更加高效、准确。
其次,声音具有表达情感的功能。
人们在表达喜怒哀乐时,声音的音调、音量、节奏等都会发生变化,从而传达出内心的情感。
最后,声音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语言、音乐、戏曲等,都是声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民俗和文化内涵。
二、声音塑造的重要性专家在讲座中强调了声音塑造的重要性。
一个优秀的声音塑造者,不仅要有良好的发音、语调、节奏等基础能力,还要具备丰富的情感、独特的风格和较高的审美水平。
以下是声音塑造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个人形象。
一个富有魅力、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提升个人形象。
2. 增强沟通效果。
在人际交往中,声音的塑造可以使得沟通更加顺畅、高效,避免误解和冲突。
3. 提高演讲、主持等职业素养。
在演讲、主持等职业领域,声音的塑造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演讲效果、主持风格等。
4. 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声音的塑造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说话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三、声音塑造的方法与技巧讲座中,专家分享了声音塑造的方法与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发音训练。
正确的发音是声音塑造的基础。
通过科学的发音训练,可以改善语音面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语调、节奏训练。
语调、节奏是声音塑造的重要元素。
开学演讲中的声音和形象塑造技巧
开学演讲中的声音和形象塑造技巧一、引言开学演讲是一个展现个人魅力和领导力的机会。
然而,无论掌握多么精彩的演讲内容和思路,如果没有恰当的声音和形象塑造技巧,很容易让听众产生疲劳和不信任的感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在开学演讲中如何运用声音和形象塑造技巧来吸引听众、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二、声音的重要性声音在开学演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能够传递情感、引起听众的共鸣。
要想在演讲中有效运用声音,有以下几个关键点需注意:1. 音量:音量过小会让听众难以听清演讲内容,而音量过大则会让人感到刺耳不适。
合理的音量可以提高传达信息的成功率。
2. 语速:语速过快让听众无法理解,过慢则会让听众失去耐心。
适当调节语速,使听众能够跟随演讲的思路。
3. 音调:通过调节音调,可以给演讲增添不同的情绪色彩。
合理运用高低音调,能够让演讲更加生动有趣。
4. 音色:每个人的声音都有独特的音色,要学会发掘自己的优势音色,并在演讲中加以利用,以提升自身的吸引力。
三、形象的塑造在开学演讲中,形象的塑造同样至关重要。
一个具有亲和力和专业形象的演讲者,可以赢得听众的信任和尊重。
以下是一些形象塑造的技巧:1. 仪表整洁:注意衣着的搭配,保持整洁的形象。
穿着干净、得体,并且符合场合的要求,这样会给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
2. 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演讲中的重要表达手段。
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站姿和手势,用肢体语言与言语相辅相成,增强演讲的表达力。
3. 眼神交流:与听众进行眼神交流是建立连接和互动的重要方式。
通过与听众眼神交流,演讲者能够增加自己的亲和力和说服力。
4. 自信气场:自信是赢得听众信任的关键。
通过保持自信的姿态、语气和表情,演讲者能够在开学演讲中展现个人的魅力和领导力。
四、声音和形象的协同运用声音和形象在开学演讲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因素,而是需要协同运用的。
他们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进一步增强演讲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声音和形象协同运用的技巧:1. 感情的呈现: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和表情的变化,能够更好地展示演讲者的情感,让听众产生共鸣。
声音形象之我见
声音形象之我见第一篇:声音形象之我见一、声音形象的概念形象,一般指具体事物,而文学艺术的形象是“人们从审美理想的立场出发,根据现实生活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生活图画”。
从这个意义上讲,笔者认为,声音形象是在探索鲜明的声音和回声的实践活动中,在非理性的和无意识的状态下,通过理性的意识和精神上的再创造,以科学技能和智慧听觉来调解产生出来的声音客体的实际效果。
我们知道,嗓音并非仅仅是发声体的机能活动,它是声音的形象,是通过身体上的各种渠道的调动投射出的供人们辨听、欣赏的声音艺术空间的效果。
二、正确声音形象的构成声音:我们预期塑造出的形象,其声音应当是优美、丰富而又柔软的,既响亮又有润泽的,正确而理想的声音。
共鸣:我们阐述的共鸣是指高位置的头腔共鸣,其共鸣点很集中,像针尖一样,而且声音富于穿透力,但又感觉不太响。
气息:好的声音形象是一定要有呼吸支持的。
要用劲、不漏气、不费力、气很长,要有一种气永远用不完似的感觉。
喉咙:要达到声音形象的理想境界,必须在歌唱时打开喉咙,咽腔绷紧成共鸣管道,具体说就是抬软腭、下喉头,像半打哈欠状。
三、声音形象在歌唱中的作用笔者以为,好的声音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教唱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声音概念,教唱的全过程也就是不断改变学生声音概念的过程。
歌唱,作为一门纯粹的听觉艺术,以它的“非空间造型性”“非语文性”抽象的特征,使歌唱的实践性认识功能受到制约,使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显得无能为力。
在这种情形下,只有唤起非听觉的体验,即音乐声音形象化的联想,才使这种“神秘信息”的传递成为可能,从而把不可言传之情付诸语言,把不可见的声音美感付诸形象化的听觉。
通过形象的描述作为中介,去接近声乐艺术的本质。
四、声音形象的把握要塑造出理想的声音形象,就必须把所有的歌唱活动看作意识和机体的双重活动,我们要坚信,意识在身体的各种活动的控制和配合方面的统治力。
声音形象之我见
声音形象之我见——声音形象的影响与塑造形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就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在大脑中形成的关于某种事物的整体印象,简言之是知觉,即各种感觉的再现。
有一点认识非常重要:形象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人们对事物的感知,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感知不会完全相同,因而其正确性受到人的意识和认知过程的影响。
由于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事物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不同形象会对人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由形象的定义我们可以认为声音形象,即人们通过听觉形成的关于发声对象的印象。
而嗓音并不仅仅是发声的机体活动产生的声音,它更是声音形象的塑造者,通过对身体的各种发声和共鸣器官的调动与协调,理性的意识和精神上的再创造,给听众传达一种美的声音效果,树立良好的声音形象,所以也可以说声音形象的塑造过程也是美的创作过程。
人的声音是气流通过声音振动而发出的声波,它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心理属性等特点。
声音的物理属性即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
其中音色是最为神秘和复杂的。
音色也叫音质,它是声音的个性和特色,也是声音的本质所在。
音色的不同决定于发音体的差异、共鸣器的形状和发音方法的不同。
声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协同动作而产生的,人的发音器官及其运动是“声音的生理基础”,决定着声音的生理特性。
人类的发音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与人类心理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就是声音的心理属性。
人的听觉器官和大脑听觉中枢对语音的发音和声波的感知是声音的心理属性的重要方面,而听觉感知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概括性。
人的声音形象也是声音的各种属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一个人的整体素质。
很多人总把形象与外表混为一谈,尤其是给人的第一印象,认为有好看得体的外表就塑造了良好的形象,会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其实不然,外表只是形象的一部分,在与人的交往中,语言沟通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声音形象自然对人的整体形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举例子来说,当我们看到一个长得英俊帅气、穿得干净利落的青年的照片时,顿时会感觉不错,会觉得这个男生是一个处事大方、能力很强的人,而当他一开口讲话,犹如大米粒掺了一些沙子,在嘴里磕你的牙齿,喉咙像被一把锁锁住,字就这样被挤出来,轻飘飘的散到你的耳朵里,你会遗憾他的声音为什么不是像他的长相一样令人赏心悦目。
浅析角色声音形象
浅析角色声音形象形象”一词的解释是“能够引起人们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
在生活中,我们对所见的人或物都有具体存在的形状或姿态的认识,对遇到的事有抽象的印象感知。
从心理学看,“形象”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觉器官在大脑中形成的关于某一特定事物的整体印象,是对各种感觉的整体再现。
按照声音载体划分,声音形象可以分为由音响音效塑造的环境声音形象和依靠演员自身声音塑造的声音形象。
前者为观众呈现出衬托演出氛围和情感基调的声音形象,后者则呈现角色的声音印象。
声音形象可以依据戏剧学科内的不同领域来分类:即戏曲声音形象、歌剧声音形象和话剧声音形象。
戏曲声音形象:中国传统戏曲是通过对戏曲演员的唱词、念白的处理塑造角色声音形象的,同时“东柳西梆、南昆北弋、皮黄调”五大声腔体系及其他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其他声腔,为戏曲中的角色声音形象提供了丰富的色彩。
歌剧声音形象:角色声音形象的塑造多数时候是以演唱的形式进行表达,传统的经典语言多为意大利语,唱法以美声唱法为多见,当代音乐剧中也有少量的通俗唱法。
话剧声音形象:主要是通过演员对台词语言的处理来完成,表现形式多为口语化的独白、对白等形式,根据具体的演出需要,有时也加入少量的演唱形式。
话剧角色声音形象的特点话剧角色声音形象的特点:一是直观性。
可以说,所有话剧作品中角色的声音形象,都是通过观众的听觉带给观众最直接的感受。
例如:在话剧作品《骆驼祥子》中,虎妞一张嘴,三言两语就让我们感受到她骨子里流露出的“泼辣”。
祥子的出场,也可以从简单的对话中看出祥子声音洪亮、体魄强健的特点。
这些声音形象的特点都是通过观众的听觉器官直接触碰观众的感知系统,给观众带来最直接、形象的认识:“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
不信,你看看!”她把酒盅端起来,灌了多半盅,一闭眼,哈了一声。
举着盅儿:“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二是整体性。
话剧角色的塑造有时间阶段、生活环境、性格特点等方面要求的整体一致性,同样地,面对角色声音形象的塑造,演员需要站在整体把握的创作审美高度和审美角度去看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声音形象的概念
形象,一般指具体事物,而文学艺术的形象是“人们从审美理想的立场出发,根据现实生活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生活图画”。
从这个意义上讲,笔者认为,声音形象是在探索鲜明的声音和回声的实践活动中,在非理性的和无意识的状态下,通过理性的意识和精神上的再创造,以科学技能和智慧听觉来调解产生出来的声音客体的实际效果。
我们知道,嗓音并非仅仅是发声体的机能活动,它是声音的形象,是通过身体上的各种渠道的调动投射出的供人们辨听、欣赏的声音艺术空间的效果。
二、正确声音形象的构成
声音:
我们预期塑造出的形象,其声音应当是优美、丰富而又柔软的,既响亮又有润泽的,正确而理想的声音。
共鸣:
我们阐述的共鸣是指高位置的头腔共鸣,其共鸣点很集中,像针尖一样,而且声音富于穿透力,但又感觉不太响。
气息:
好的声音形象是一定要有呼吸支持的。
要用劲、不漏气、不费力、气很长,要有一种气永远用不完似的感觉。
喉咙:
要达到声音形象的理想境界,必须在歌唱时打开喉咙,咽腔绷紧成共鸣管道,具体说就是抬软腭、下喉头,像半打哈欠状。
三、声音形象在歌唱中的作用
笔者以为,好的声音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教唱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声音概念,教唱的全过程也就是不断改变学生声音概念的过程。
歌唱,作为一门纯粹的听觉艺术,以它的“非空间造型性”“非语文性”抽象的特征,使歌唱的实践性认识功能受到制约,使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显得无能为力。
在这种情形下,只有唤起非听觉的体验,即音乐声音形象化的联想,才使这种“神秘信息”的传递成为可能,从而把不可言传之情付诸语言,把不可见的声音美感付诸形象化的听觉。
通过形象的描述作为中介,去接近声乐艺术的本质。
四、声音形象的把握
要塑造出理想的声音形象,就必须把所有的歌唱活动看作意识和机体的双重活动,我们要坚信,意识在身体的各种活动的控制和配合方面的统治力。
关于这方面,笔者想从声音形象确立过程中的形象与活动的关系来论述。
1.意识与声音形象
艺术性歌唱是由歌唱者演唱时心中的想法和概念来支配的,一个人怎么想的,他就怎么唱。
这从根本上来说,“发出声音的是意识,而不是嗓音”。
因此,既然声音总是追随思想而动,只有想得美好,你才能唱得美好。
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
歌唱是高级心理活动现象之一,与其说是用喉部来歌唱,不如说是用智慧来唱歌。
笔者认为,声音必须在想象中或在内心中听到,而不是从身体上感觉到。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启发学生多思考。
要把学生的意识坚定地集中在所希望发出的理想的科学的声音上。
用心塑造形象,使学生的精力直接用到已准备好接受工作的嗓音渠道中去,并反复地回到这个形象上。
要有耐心地、坚持不懈地集中在这个形象上,直到从意识的控制中获得解放,从自然状态进入必然王国。
正所谓“声音是蕴藏在发出声音的想法之中的”,任何盲目地模仿现成的模式,或是用毫无意义的无动机、机械的活动来训练肌肉的做法,都会阻碍艺术性歌唱的表现动力和正确声音形象的树立。
2.听觉与声音形象
笔者认为,通过练耳来发展声音形象,这是一个想象声音的过程。
在实际发出声音之前,先在心里“听到”声音效果,对歌唱运动所发出的声音,通过敏锐的听觉和已知技巧和经验,
细心地去感受、辨别、判断出正误和优劣。
清楚整个歌唱活动所追求的音响和“声音形象”,总是把一个好的声音样板树立在歌唱训练的前面,竭力仿效它直到踏上自己的道路,就像一个画家试图画出物体之前一样,他会清楚地设想它的整体面貌。
长期的声乐教育实践使笔者体会到,一个好的声乐老师必须要有一副好耳朵,没有好的听力,就不可能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有正确的判断,更不会有好的富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对不同的声音,老师不要武断地下结论,要全面分析一下,然后再下结论,并且给出解决的办法。
否则,就会严重阻碍学生的进步成长,尤其是不利于声音形象的确立。
3.教学语言与声音形象
歌唱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从艺术歌唱的角度,是为了表现自我,释放压抑在心中的情感,交流歌者和受众之间的情绪。
从科学技巧的角度或者说从教学的角度,就更多地要涉及和检验表现的完成效果。
如果在歌唱训练中,要描述和分析所观察到的声音状态,并从构成这个状态的原因找到它们的效果,仅仅有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要把嗓音运动的基本原理及声音形象表述清楚。
可以说,声乐教学中的大部分困难就是在我们试图向学生讲解怎么做时产生的。
因此,为了准确地交流,加速想法的传递,教师在教学用语上要把握源于共同体验的某种特定的要素,以赋予形象化的语言或生动的比喻,引导学生用各种新的体验去感受它。
比如,“唱高音就好像声音从脑袋顶上跑出去冲到天上一样”,研究发现,这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帮助,是能够直接让学生建立声音形象的好方法。
再如,为了让学生把气吸得深而饱满,常用“打哈欠”“闻花”的形象来比喻。
为发出有气息支持的声音,激发学生去想象在自己腰上围着充气的汽车轮胎,要时刻感觉到一种富有弹性的力量在支撑着自己的腹肌。
通过长期的声乐实践,从发声运动的全过程中总结概括出来的专业声乐术语,作为教学实
践的科学的语言,不仅加强了解释能力,还使学生能够顺利地找到声音的位置。
这些明喻或暗喻有时候会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而迸发出强烈的艺术灵感,甚至能够产生顿悟的功效。
所以说,声乐教师的语言必须是科学的、生动的、形象的,甚至是夸张的,这绝对有利于尽快实现从抽象到具象的这一根本性转变。
4.示范与声音形象
在艺术家的成长过程中,尤其在学习声乐初、中级阶段,没有一个人会拒绝从模仿中获得灵感。
而任何能够示范的教师也从不低估这种极为直接的教学手段。
在声乐教学中,我们一直鼓励学生多听、多看,尤其是大师们的作品,要分析他们的技法,模仿他们创造性的技巧,目的是研究他们是如何最有效地利用自己的天赋,创造出卓越的声音。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