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政府俘获”现象的一项社会学考察——以农村环境污染为例
外部性视角下农村环境污染分析及解决措施
外部性视角下农村环境污染分析及解决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环境污染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农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化。
农村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背景介绍这些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人们开始意识到农村环境污染对农民健康和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其潜在的外部性问题。
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主体的行为所带来的成本或收益影响了其他经济主体的福利水平,而在农村环境污染中,农民和农业企业的行为往往会给周围的环境和其他人带来负面影响,这就需要从外部性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通过对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措施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这一问题,为农村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背景介绍】至此完成。
1.2 问题意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农村环境污染不仅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还对周边地区的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农村环境污染不仅会导致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还会危害农产品质量和人们的健康。
农村环境污染也影响着生态平衡和社会稳定,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在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加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我们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找出其根源,并寻求可行的解决办法,以实现农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1. 农业活动排放:农村地区主要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物质会通过土壤和水体进入环境,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
2. 生活垃圾处理不善: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设施相对不健全,一些村民习惯于随意丢弃垃圾,导致环境污染。
3. 燃烧活动排放:农村地区以散煤、柴火等传统能源为主要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和灰尘会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
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
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作者:贾琦岳岩李苏彤来源:《知音励志·社科版》2017年第01期摘要论文用费孝通对乡土中国差序格局的讨论,分析农村人居环境污染的文化原因,认为以等级和差序为核心的儒家人伦观影响了人们对群体范围的界定,进而影响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边界,使得“私”的问题变得难以界定。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重视文化因素,变革传统文化中的人伦观,将其和行政、经济等手段结合起来,共同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
【关键词】人居环境;差序格局;人伦观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居住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城乡建设事业的重要目标之一。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对策主要分为三类:从环保的技术角度提出污染治理的措施和意见;从社会学的角度提高农民的环境权益与环保意识;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环境污染行为进行处罚。
(2256)也有学者认为应当加强关于农村环境问题的立法,比如,章力建等认为要制定农村污染防治的专门法规。
(2)现有人居环境整治主要从社会、行政、经济等角度入手,对农村人居环境污染背后的深层文化因素关注不够。
费孝通对差序格局的讨论,可以为人居环境污染问题提供新视角。
1 案例介绍论文把文化定义为一个民族生活和思维方式的体现。
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在本质上是传统文化在农村社会组织结构上的体现,农村人居环境污染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这种差序格局背后的乡土文化。
它导致团体边界难以界定,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边界难以划清。
乡民也以个人和本团体的利益为中心,把个人利益置于公共利益之上。
河流和空地等公共空间既没有明确的归属,便可以随意污染。
我们对龙江县的红旗村进行个案研究,以生活垃圾丢放为例,梳理从1990-2015年这25年间该村的人居环境污染过程,并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原因。
上世纪末以来,许多红旗村村民去外地务工,而且随着就业机会的减少和对东北文化的排斥,部分农民工和许多大学生选择在外地就业安家,导致村子人口减少,留下的多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法律视角
t v om n r l a ay or s aag a , ra ne n vr sl B cue fh qi dwtoth d s etf h e i n et po e hd n uc , r s l bod ag d ee r ut eas ei ura i ute j t no enr l a bm m s e l ec e r a s ee . ot n y n h aum
Chn s r I v r n n a o l t n i a st n I e id i e eRu a i o me t I l i Tr n i o a ro En P u o n i P
ZHANG Z qige a (  ̄ w s S ite nvri f A r u ueadF rsr, nl g S an i 1 1o) u- n t l No h et c-ehU i s yo gi h r n oet Ya gi , h a x 7 2 o e t c y n
再次 , 农村卫生习惯的落后是农村环境污染 的又一源头 , 由 于生活生产习惯的随意性导致了农村卫生状况的低下 ; 最 后, 在污染的源头上就表现为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 一些城 市工厂或者企业临近农村 , 大量的工业废水 、 废气和固体废
弃 物 排 向农村 。
在社会转型时期发展经济 以平衡因转型而产生的不平 衡是十分重要的 , 作用主要在于维系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全 , 但城市与农村的划分导致了现今环境立法 中对农村环境污 染问题 的忽视 。 计划经济下的二元社会结构在维持国家人 口 稳定流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但在市场开放后二元社会之间 的交流加强 , 由环境的整体性导致的环境问题并不仅仅存在 于城市 中, 也普遍存在于农村。 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 , 农村也 要发展 , 而农村发展更多的是一种粗放的生产模式 , 这导致 的环境问题将更加严重 , 这是个不容置疑的现实。但 当前国 内的环境立法却更多的指向了城市 , 尽管有的法律条文是总 体的、 综合性 的, 但从其隐性 的内涵 中也表 明对农村环境污
外部性视角下农村环境污染分析及解决措施
外部性视角下农村环境污染分析及解决措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它对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
在外部性视角下,农村环境污染不仅仅是农民自身行为所导致的,还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影响。
今天我们将从外部性视角下分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 农业活动的外部性影响农业活动是导致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化肥、农药的使用以及畜禽养殖等农业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质直接排放到土壤和水体中,导致土壤酸化、水源污染等问题,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
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和机械化作业也导致了土地的沙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恶化。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向城市周边和农村地区转移,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大量的工业排放和废水排放直接影响了农村地区的大气环境和水环境,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
而这些工业企业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往往是不可控的,农民往往无法通过自身力量解决这一问题。
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农村地区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和环境治理力量薄弱,加之政府对农村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不足,使得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
而这种城乡差距的外部性影响,使得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二、农村环境污染的解决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针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政府应该加强立法和完善相关政策,规范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的环保行为,强化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推动全社会形成对环境保护的共识和自觉性。
2. 加强宣传教育和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政府应当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他们的环保自觉性。
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知识的普及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环保技能和知识水平。
3. 构建农村环境治理的多元化体系政府应当积极推动农村环境治理的多元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环境治理中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监督的农村环境治理体系。
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完善的农村环境信息系统,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外部性视角下农村环境污染分析及解决措施
外部性视角下农村环境污染分析及解决措施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显,给农村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本文以外部性视角出发,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农村环境污染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市场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一些成本或收益,由于交易双方之间的不对等信息和权利,这些成本或收益不被充分反映在市场价格之中,从而使得市场出现失灵。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就是外部性市场失灵的典型案例。
1. 农业生产使得土地、水源和空气等自然资源受到破坏和污染,若干农村居民因此受到健康危害。
2. 农村居民为了节省成本,常常采用不合理的生产方式,比如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施用农药、化肥等农业输入品。
3. 农业废弃物和畜禽粪便等产生的工业废水和废气会加剧土地污染,水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恶化。
4. 农村居民缺少环保意识和法律教育,对环境污染的认识不足,致使其频繁进行非法倾倒或随意排放垃圾、污水、建筑渣土等行为。
从外部性视角看,农村环境污染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来解决。
1. 政府角色:政府应当负起监管和管理职责。
可以制定针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以执行,尤其是对违规排放和任意倾倒垃圾、废弃物的行为要严格惩罚,提高违法成本。
同时,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扶持绿色农业发展,引导农民使用更环保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经营模式。
2. 企业角色:农村企业应当承担起生态责任。
企业的环保意识要得到提高,应当采用绿色技术和生产方式,防治农药、化肥的乱用,减少农业污染源的产生。
同时,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淘汰设备等方面的相关监管、学习和宜居办公环境建设,确保自己的生产经营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3. 社会公众角色:公众应当加强环保意识的培养。
不能排污、倾倒垃圾和捕捉野生动物带来的短期收益,而应该从长远利益和责任的角度出发,自觉抵制这些行为,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使环保意识得到普及。
社会转型期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处置路径
关键词 : 社会转型期 ; 农村群体性事件 : 原 因及路径
中 图分 类号 : D 6 3 8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3 — 8 4 7 7 ( 2 0 1 3 ) 0会转 型时期 , 原有 的利 益格局 被 打破 , 新 的利益均衡机制 尚不 健全 , 在经 济 、 政治 、 文化和 社会生活等各个 领域发生深刻变化 的同时, 各种错综复杂 的
( 一) 土地征用问题 , 让矛盾激烈爆发。 改革开放 以来 , 伴随着工业化 、 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 , “ 土地城市化 ” 快于“ 人 口城市化 ” 的问题 比较突 出. 在 土地增 潮。据统计 , 我国的耕地 面积从 1 9 9 7年的 1 9 . 4 9亿亩减少到
多都卖 了。 可村 民都没看到卖地钱 。 唯一的两次领钱是 1 9 9 3 年前 , 每位村 民在 1 9 9 0年与 1 9 9 3年曾分两次 因国家征地修
快, 失地农 民的规模也不断扩大。由于农 民拥有 的土地权利 有 限, 这导致我 国现行的征地 补偿制度对被征地农 民的补偿 过少 、 安置办法单一 、 善后制度不健全 , 这些都直接对农 民失 地后 的生产生活产生直接 的冲击 。在征地过程 中, 一些农 民
营方案 , 征地补偿费 的使用 、 分配方案 , 以借贷 、 租赁或者其 他方式处分 村集 体财产等 ,需经村 民会议讨论决定 方可办
于此 。例如 , 2 0 1 1 年广东 “ 乌坎事件 ” , “ 据 了解 , 早 在土改时 期, 乌坎村 因为人 多 , 便 获得 了大量土地 , 总 面积 3万 亩左
右. 加 上文 革 时 期 填 海造 田 . 几年 下 来 . 填 出面 积 近 千 亩 的 良
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 , 从而积极探索预防和处置农村群体性
沦为附庸的乡村与环境恶化
水污染问题 , 尽管城市也一样饱 受水污染 的影响 , 但是农 村所受 到的水 污染影 响远 远 比城市严 重 , 一些 地 区农 民 所赖 以为生 的河流或者干涸 , 或者 被严重污染 ; 空气 污染 似乎是城市独有 的, 农村 被看做是 空气新鲜 的地区 , 是 但
除非 被 用 于 放 牧 。 当 工 业 可 以 产 生 更 多 利 润 的 时 候 , 放
缘 化 。在 环 境 保 护 政 策 设 计 中 , ij 济 利 益 , 强 怙经 比如 对 保 护 者 采 取 经 济 补 偿 和埘 资 源 的 使 用 及 破 坏 者 进 行 有 偿 使
用和罚款等 。在 这 个过 程 中 , 外部 的知 识一 直 在发 挥着 主导作 用 , 我们 可以看到 , 近年 来 中囝实施 的一 系列生态 环境 保护政 策 都 是 建立 在 农 村 社会 之 外 的 知识 基 础上 的, 不管是退 耕 还林 , 或新 农村 的环境 整治 , 抑 都在 按 照
但是这种本土的知识 正在让位 于外来 的知 识。所谓 外来的知识 实际上是伴随着工 业化而逐渐 占据主导 地位
的知识体系 。这种 知识 与传 统 的知识不 同 , 他们强 调通
亭 海 20 0. 12
过人的工作 , 使环 境 为人 类 眼务 。外 来 的知 识将 自然 界 看做 资源 , 必须产生 出产 品。一块 草地 没有存 在 的价值 ,
作方式 。
村地区原有 的独立性在逐渐 失去 , 从而沦 为城市 的附庸 。
人们 经常将环 境 问题 看作 是人 与 自然 界 的关 系 问题 , 但
是当我们看到这种关系背后 的权 力关系 和知识 问题 的时 候, 环境问题 才会落入到社会学的视角。 在农村开发 以前 , 农村社会 有 自己的知识体 系 , 现在 这些知识经常被称为地 方知识 , 并受 到学 界 的广泛关 注。 在有关少数民族 的研究 中 , 多地 方知 识被重 新发 掘 出 许
社会转型期规范政府行为的路径探求
社会转型期规范政府行为的路径探求在社会转型期,政府既是旧制度的供给者,又是新制度的创新者。
作为具有双重身份的改革主体,这种角色定位的冲突使政府可能产生失范行为。
政府失范行为在各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产生原因可归结为路径依赖、权力寻租、道德迷失、冲突加剧等方面。
规范政府行为,必须以科学理念指导政府行为、科学制度规范政府行为、科学方法优化政府行为,提高政府行为科学化水平,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政府“镶嵌式”运作中进行的。
作为改革主体的政府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旧制度的供给者,又是新制度的创新者。
这种角色定位冲突使政府常发生失范行为,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威信,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有完善的制度安排相配套,这就不论从理论上还是经济社会运作过程中都存在“规范政府行为”的问题。
一、政府失范行为的表现政府行为是政府运用国家权力进行管理和服务的相关活动。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当前我国政府行为具有治理高效性和方式灵活性等优势,但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政府行为时常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政府失范行为。
所谓“失范”,是指“当社会结构急剧变化时,社会体系各个部分因为变化速率不同而丧失原有的一体化,结果传统的规范失效,新旧价值观念冲突,人们陷入无规则的混乱状态,战争、经济危机和意想不到的经济繁荣都会导致一体化的破坏,从而产生离轨行为”[1]。
后来“失范”一词被运用到政府研究中。
政府行为失范是“指政府在管理国家、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作出的行为缺乏或脱离行政规范约束,偏离法制轨道和公共目标的行为”[2]。
对政府行为失范的表现,有学者归纳为“抑制行为、放任行为、短期行为和腐败行为”等四种。
[3]也有学者从权力的外部表现将其提炼为“部门利益至上、地区保护盛行、职能角色错位、行政权力扩张”等四个方面。
[4]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对政府失范行为的认识。
为全面评估政府行为,本文则从政府行为所属领域为立足点,观察政府失范行为的表现。
农村环境问题浅析
农村环境问题浅析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农村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畜禽养殖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农药化肥污染、工业污染等对农村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空气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标签:环境;畜禽养殖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农药化肥污染;工业污染Abstract: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China’s rural environment has been severely damaged,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pollution,garbage pollution,pesticide and fertilizer pollution,industrial pollution has caused serious impact on rural soil,surface water,groundwater,air environment,the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work brook no delay.Keywords:environment,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pollution,garbage pollution,pesticide and fertilizer pollution,industrial pollution1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工业向农村的迅速转移,化肥、农药的频繁使用,小城镇和乡村聚居点人口的快速增长,农村环境污染逐步加剧,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数亿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和食品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2农村环境污染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畜禽养殖污染、农药化肥污染、生活垃圾污染以及工业污染,其中畜禽养殖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是目前造成农村环境日益恶化的主要原因。
《2024年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与对策研究》范文
《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与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地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
然而,这一转型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环境问题,如农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也对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了威胁。
因此,深入研究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与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成因(一)现状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
其中,水体污染尤为突出,许多地区的河流、湖泊、地下水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此外,由于农药、化肥的不当使用,土壤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二)成因农村环境污染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工业污染;二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不当使用;三是生活垃圾和污水的随意排放;四是环保意识薄弱,环保设施建设滞后。
三、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必要性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于保障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因此,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势在必行。
四、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对策研究(一)加强政策引导和法规建设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明确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目标和任务。
同时,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农村地区开展环保工作。
(二)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工业污染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
鼓励农民使用环保型农药、化肥,推广有机农业。
(三)加强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处理系统,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同时,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四)提高环保意识,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同时,加强环保知识的普及,提高农民的环保技能。
(五)建立环保监管体系建立完善的环保监管体系,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的监测和治理。
社会经济转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社会经济转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
环境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也是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从环境问题的现状出发,探讨社会经济转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首先,环境问题的现状严峻。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愈发突出。
许多地区的水源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严重的环境污染不仅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也会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环境保护应当成为社会经济转型的核心任务。
社会经济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生产方式、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多个方面。
在这个过程中,环境保护不应该被忽视。
因为良好的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环境良好的条件下,经济才能持续增长。
然而,社会经济转型中面临的环境保护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方面,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资源过度开采、环境破坏等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而其获取过程中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如何在社会经济转型中保护好环境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政府需要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大对环境的监管力度。
同时,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形成有效的威慑机制。
其次,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的经济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投资环保设施、采用环保技术,为绿色发展提供经济支持和激励。
此外,还可以建立环境保护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环保领域。
最后,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通过教育培训、媒体宣传等形式,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引导公众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
综上所述,环境问题是社会经济转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保护环境不仅是维护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的需要,也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社会经济转型中,要将环境保护纳入核心任务,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强环境的监管和保护,促进经济环境的良性发展。
农业污染及其综合防控的环境经济学研究——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
农业污染及其综合防控的环境经济学研究——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农业污染及其综合防控的环境经济学研究——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一、引言农业是人类的根本生产方式,但同时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农业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了解决农业污染与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矛盾,环境经济学提供了一种理论和方法框架,用于分析和解决农业污染问题,并制定综合防控策略。
二、农业污染的特点农业污染是指由农业生产活动所引起的对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污染。
其特点包括:1. 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农业污染不仅在农田、水体、大气等农业生产环境中普遍存在,而且长期积累与释放;2. 产业链延伸效应:农业污染具有产业链延伸效应,不仅仅污染源头农业产业会受到影响,下游环境和人类健康也会遭受损失;3. 不对等的空间分布:农业污染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农业生产模式下存在分布差异。
三、农业污染的影响农业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污染:农业使用的化肥、农药和畜禽粪便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物质会渗入土壤中,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2. 水体污染:农业化肥和农药残留、畜禽养殖废水和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直接或间接进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3. 大气污染:农业生产中的氨气排放、农烟灰尘和气溶胶等物质进入大气,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四、环境经济学研究农业污染的理论与方法1. 外部性理论:环境经济学通过外部性理论分析了农业活动中的外部成本和效益,指出农业污染是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外部成本之一,需要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内部化和环境补偿。
2. 成本效益分析:环境经济学应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量化农业污染防控措施的成本与效益,为政府制定农业环境政策和决策提供经济学依据。
3. 政策工具:环境经济学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工具,如排污权交易、税收和补贴等,来引导农业生产者减少农业污染排放。
《2024年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与对策研究》范文
《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与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下我国社会转型的时期,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
由于经济活动的增加、人口流动的加剧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愈发凸显,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针对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与对策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分析1. 农业活动导致的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当使用,畜禽养殖业的废弃物排放等,是造成农村水体、土壤污染的主要因素。
2. 生活垃圾污染: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量大幅增加,但垃圾处理设施和方式相对落后,导致垃圾污染问题严重。
3. 工业污染转移:部分工业企业的污染转移至农村地区,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对农村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三、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必要性农村环境的污染不仅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对农业生产、农产品安全构成威胁。
同时,农村环境的恶化还会对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破坏,影响整个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防治农村环境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要任务。
四、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对策研究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2. 推广环保技术:鼓励和支持农业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如生态农业技术、有机农业技术等,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3. 建立健全垃圾处理系统:在农村地区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理系统,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和资源化利用率。
4. 实施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对工业企业进行严格的环保监管,确保其污染物达标排放,同时引导工业企业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发展。
5.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通过宣传教育、科普活动等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引导其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6. 建立环保长效机制:建立农村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包括定期的环境监测、评估和治理等,确保农村环境的持续改善。
五、结论在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农村转型期的经济社会学研究
农村转型期的经济社会学研究近几十年来,中国农村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这种转型期背后隐藏着许多经济和社会学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农村转型期的经济层面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农业生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逐渐被现代化、商业化的农业模式所取代。
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和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提升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此外,农村经济结构也在发生着重大的转变。
传统的农业劳动力逐渐流失到城市,转而从事城市化带来的制造和服务业。
这种经济结构的调整不仅影响着农村的经济发展,还对城市的经济运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农村转型期的经济层面是重要的,可以深入探讨农村经济的发展动力、结构调整以及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村转型期的社会层面也是一个关键的研究问题。
城市化进程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流,这给农村社会结构带来了重要的变化。
传统的三农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的家庭结构和社会关系也在发生着重大变革。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农村地区的老年人留守问题。
由于城市化的带动,农村的年轻人趋向外出谋生,留下了大量的老年人。
这些老年人面临着孤独、经济困难、医疗保障等问题。
因此,研究农村转型期的社会层面可以深入探讨家庭关系的演变、老年人问题以及社会保障等议题,对于解决乡村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农村转型期中的教育问题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不稳定,农村地区的教育机会受限,导致家庭教育压力增加,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
因此,研究农村转型期的教育问题可以深入分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公平以及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策略。
总之,农村转型期的经济社会学研究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领域。
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教育问题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
只有深入探索农村转型期的各个层面,才能为农村发展提供更有意义的政策建议和解决方案。
农村土壤污染治理与农业现代转型研究
农村土壤污染治理与农业现代转型研究在现代社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
特别是在农村,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人们的健康,进而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转型的进程。
因此,进行农村土壤污染治理与农业现代化转型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土壤污染的原因复杂多样,其中工业废弃物、农业投入品的过量使用、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土壤占用等都是主要因素。
在农村地区,传统农业往往以高强度的化肥和农药使用为特点,虽然短期内提高了产量,但也极大地影响了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土壤结构及水分保持能力,从而导致土壤退化和污染现象的加剧。
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食物安全,也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一系列破坏。
要实现农村土壤污染治理,首先需要开展详尽的土壤调查与监测,以便了解污染的程度和种类。
这一过程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对污染区域的精准定位和数据分析。
通过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土壤污染数据库,可以为后续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具体治理措施方面,需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污染实施相应的治理技术。
常见的治理方法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
物理修复技术如土壤置换、深翻或固化等可以有效去除或隔离土壤中的污染物。
化学修复则通过添加某些化学剂改变土壤中污染物的形态,使其无害化。
生物修复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方法,通过利用微生物或植物自然降解、吸附或转化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
不同地区、不同污染类型所采用的方法应因地制宜,确保实际效果。
在治理过程中,还需要合理利用生态工程技术。
采用植物修复技术,可以栽种一些耐污染植物,通过其根系吸附和积累重金属,清理土壤中的有害元素。
同时,通过构建湿地系统,将农村废水处理与土壤修复相结合,可以降低对水资源的依赖,并增加生态多样性。
除了技术手段,政策导向同样关键。
政府应制定一系列激励政策,比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促进农民采用环保的耕作方式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同时,设立环保标准,强化对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管,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频率,从源头上降低土壤污染风险。
中国社会转型期下的行政伦理失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社会转型期下的行政伦理失范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中国的社会转型期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变化,行政伦理失范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政府官员在权力的支配下,有时候难免会出现贪污腐败、滥用职权等不当行为,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公共利益,也破坏了政府与民众的信任关系。
因此,对于中国社会转型期下的行政伦理失范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选题意义1. 帮助发现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通过对中国社会转型期下的行政伦理失范进行研究,可以揭示背后的原因,探究是行政制度、政治文化还是其他因素导致了这一问题的出现,为规范行政行为提供参考。
2. 探讨行政伦理失范对社会的影响行政伦理失范不仅有损公共利益,也会破坏社会秩序和信任,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通过研究该问题,可以揭示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倡导行政官员遵守职业伦理,促进社会文明。
3. 推动行政伦理建设通过研究行政伦理失范的问题,可以发现行政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规范行为和制度缺陷,并提出改革建议,推动行政伦理建设,提高行政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本文将从行政伦理的概念入手,分析中国社会转型期下的行政伦理失范情况及其影响,探讨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同时,该研究还将对比分析国内外在行政伦理方面的经验和模式,为中国的行政伦理建设提供借鉴。
2.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
在收集有关行政伦理失范的资料时,将对国内外相关的专业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运用比较研究法,梳理国内外在行政伦理方面的经验和模式,并加以对比分析。
同时,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深入探讨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和处理该问题的措施。
四、预期成果通过对中国社会转型期下的行政伦理失范进行研究,本文预期达成以下成果:1. 揭示中国社会转型期下的行政伦理失范情况及其影响,探究其根源原因。
2. 探讨有关国家的行政伦理修建,借鉴国内外在行政伦理方面的经验和模式。
村庄公共环境恶化的空间社会学阐释——以西北地区X村为个案
村庄公共环境恶化的空间社会学阐释——以西北地区X村为个案谢丽丽【摘要】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人与空间相互之间形塑并生产不同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这即是空间社会学视角下空间作为实体性物质以外的社会性特征.传统农村社会的村庄公共空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社会性功用很强,公共空间与环境之间有很强的亲和性,因此,人与村庄公共空间相容,农村公共环境良好.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农村生产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文化秩序的消弭重塑了人们与村庄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人们的生产生活逐渐从村庄公共空间中剥离出去,村庄公共空间开始逐渐萎缩并沦为村落社会的一片"公地",村庄公共环境问题随之凸显并不断恶化.重建村庄公共空间是治理农村公共环境可能的出路.【期刊名称】《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16)002【总页数】7页(P46-52)【关键词】村庄公共环境;村庄公共空间;空间社会性功用;空间社会学【作者】谢丽丽【作者单位】河海大学社会学系,江苏南京 21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2.8随着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入推进,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瞩目成绩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30多年来农村和农业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农药、化肥及其残留,大型化、规模化的专业养殖工厂以及因农村生产方式的改变产生的各种牲畜粪便和其他废弃物、污染物已远远超过了其能消化的限度[1]。
二是工业生产导致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地区的招商引资和城市环境压力背景下污染向农村地区的转移,加重了农村地区的环境压力,致使农村成为环境污染“重灾区”。
三是非工业化村落生活垃圾“围村”,公共环境恶化严重。
主要表现在村庄公共基础设施破旧且毁坏严重,常年失修无人问津,村庄道路、打麦场、水渠、戏台甚至学校的操场等公共空间被诸如白色塑料、烂菜叶、纸屑、破旧衣物、建筑物残渣等垃圾“包围”。
我国转型时期环境治理的政府行为特征分析
看 成一个 利益 一 致 的统 一 体。 显然 , 这 与 当前 我 国 的实 际情 况是 不相 符 的。 由于我 国 目前 仍处 于 一 种 赶超 式 的压力型 体制 状态 , 经 济增 长 的压 力 非 常 巨 大 , 在这种 情况 下 , 各 级地 方政 府官 员无 论是 从地 方 公共 利益 出发还 是 从 个人 政 治 前途 着 想 , 都会 优 先 考虑 经济利 益 而不 是 环境 利 益 。 道理 很 明显 , 虽 然 名义 上地方环境质量好坏也 是考 核地 方政府 官员政 绩 的一 个方 面 , 但 实 际 上 , 经 济增 长所 带来 的利 益 比 环境质 量改 善所 带来 的 利益 要 更 直 接 、 更 明显 。 因 为环境质 量 的改善 往往 不是一 朝 一夕 就能解 决 的 问 题 , 其效 果通 常需要 一个 较长 时期 才能 显示 出来 , 而 地方 政府 官员 的任 期 却 是 相 对较 短 的 , 在这 种 情 况 下 , 追求 短期 的经济 利益 而 忽 视 长期 的环 境 利 益 无 疑是 地方 政府 官员们 的一 种理 性选 择 。 更进 一步 分 析 , 即使某 些有 远见 的地 方 政 府 官 员 真 的肯 下 定决 心来 治理好 环境 , 我 们 实 际 上 也很 难 全 面 衡 量 其环 境治 理 的业 绩。 因为 环境质 量 的改善 具有 比较 明显 的公 共产 品性质 , 有很 强 的外溢 效应 , 即 甲地环 境质 量的 改善 , 我们通 常 很 难 判断 出有 多 少 功 劳应 归 功 于甲地 官员 的努 力 , 而 又有 多 少 是 由于邻 近 的 乙 地 或丙 地 环 境质 量 改 善所 带来 的 结果 。 在 这种 情况 下 , 更 不 会有多 少 “ 大 公 无 私 ” 的 地方 政府 官 员 愿意 去做“ 为他人作嫁” 的 好事 了。 因此 , 在 以 实现经 济 目标 为 主导 的压 力 型 考 核体 制 下 , 地 方 政 府官 员 之 间 的环境责任考 核制在 一 定程 度 上就 容易流于 形 式 。 不仅 如此 , 地方 政府 为 了狭 隘 的 自身发展利 益 , 往往 与地方 污染 企业 之 间结 成 了 一个无 形 的利 益整 体 。 对此 , 我们 只要 做 一个 简 单的 分析便可 以确认 这样 一种现实 , 那 就 是地 方 政府 对其所辖企业 无 论 在经 济发展 层 面还 是社会 稳定 层面上 都具有 高度 的 依 赖性 。 造 成这 种现象 的原 因并不 复杂 , 自 20 世 纪 8 0 年代之 后 , 我 国地 方各 级财 政 基 本 上实 行 了 包 干 体制 , 即要求 地 方政 府 财 政 自筹 ; 90 年 代 初 又实 行 了“ 分税 制 ” , 中央 和地方二 级税 收 并存。 然而 , 由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 1 . 2 6 No . 5 Ma v . 2 01 3
转型期 “ 政府俘获 " 现象境 污染 为例
张金 俊
(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 会学 院 ,安徽芜湖 ,2 4 1 0 0 2 ) [ 摘 要] 在转型期 的农村环境污染 中,存在 “ 政府俘获”现象 ,地 方政府往往通过地 方性 法律 、规则 、规章制度、公权
第2 6 卷第 5 期
2 0 1 3 年5 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o f C h  ̄g c h u nUn i v e r s i  ̄o f S c i e n c emd ̄ c h n o l o g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
力等保护污染企 业而轻视 农村环境保护 ,村 干部往往 也被 污染企业的 “ 红包”所 “ 俘获” ,家族型污染企业也会在 “ 俘获”
地 方政府 的同时压迫农 民。有必要对农村环境污染 中的 “ 政府 俘获”现象进行 治理 ,避 免农村社会新 一轮的 “ 资本 无限扩
张—— 农村环境 污染——农 民贫困”的恶性循环 。
表 1 近年来全 国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单位 : 万吨
则 和规章制度 的选择 和制定 。 “ 政府俘获” 这一 概念具体描述 了转型背景下政治 与商业 之间的一系列关系 问题 , 通过俘获
政府机构 , 企业就能够将它们 自己的偏好 变成整个市场经济
博弈规则 的基础 , 创造大量可能 为特定部 门和个人产生高度 垄断收益的政策和制度扭 曲 。本文根据具体 的研究意 图对
[ 关键词 ] 政府俘获 ;农村 ;环境污染 [ 中图分类号 ] C 9 1 9 [ 文献标识码 ] A [ 基金项 目] 2 0 1 2年教 育部人文社会科 学研 究青年 基金项 目 “ 转型 时期 的农村社会 变迁 与农民环境 维权—— 以安徽两村
为例”( 1 2 Y J C 8 4 0 O 5 7 ) ;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资金资助课题 “ 环境 社会 学的中国本土化研 究”
[ 作者简介 ] 张金俊 ( 1 9 7 7 一) ,男,博 士,副教授 ,研 究方 向为环境社会学与农村社会学。
“ 政府 俘获” ( S t a t e C a p t u r e ) 是 一种腐败形 式 , 指的是企 业 或企业集 团通过 向政府 官员提供私人报酬来影 响法律 、 规 土壤 污染 相互作用 的格 局 。从 全国环境统计年报来 看 , 近 年来 , 我 国主要 污染物 的排 放量 大大超 出 了环境 承载 的能 力, 环境 污染整体上相 当严重 , 如表 1 和表 2 所示 。
“ 政府俘 获 ” 这 一概 念 的含义进 行稍 微 的变动 和扩充 , 认为
\项 目 二氧化硫排放量
烟尘排放量
工业粉尘
年度\ 合计 工业 生活 合计 工 业 生活 排放量
1 9 9 8 2 0 9 1 . 4 1 5 9 4 . 4 4 9 7 . 0 1 4 5 5 . 1 1 1 7 8. 5 2 7 6 . 6 1 9 9 9 1 8 5 7 . 5 1 4 6 0 . 1 3 9 7 . 4 1 1 5 9 . 0 9 5 3 . 4 2 0 5. 6 2 0 0 0 1 9 9 5 . 1 1 6 1 2 . 5 3 8 2 . 6 2 1 2 . 1 1 1 6 5 . 4 9 5 3. 3 2 0 0 1 1 9 4 7 . 8 1 5 6 6 . 6 3 8 1 . 2 1 06 9 . 8 85 1 . 9 21 7. 9 2 0 0 2 1 9 2 6 . 6 1 5 6 2 . 0 3 6 4 . 6 1 0 1 2 . 7 8 04 . 2 2 0 8. 5 2 0 0 3 2 1 5 8 . 7 1 7 9 1 . 4 3 6 7 . 3 1 O 4 8 . 7 8 46 . 2 2 0 2. 5 2 0 0 4 2 2 5 4 . 9 1 8 9 1 . 4 3 6 3 . 5 1 0 9 4. 9 8 86 . 5 2 0 8. 4 2 0 0 5 2 5 4 9 . 3 2 1 6 8 . 4 3 8 0 . 9 1 1 8 2 . 5 9 48 . 9 2 3 3 . 6 2 0 0 6 2 5 8 8 . 8 2 2 3 7 . 6 3 5 1 . 2 1 0 8 8 . 8 8 6 4 . 5 2 2 4. 3 2 0 0 7 2 4 6 8 . 1 2 1 4 0 . 0 3 2 8 . 1 9 8 6 . 6 7 7 1 . 1 2 1 5. 5 2 0 0 8 2 3 2 1 . 2 1 9 9 1 . 3 3 2 9 . 9 9 0 1 . 6 6 7 0. 7 2 3 0. 9 2 0 0 9 2 21 4 . 4 1 8 6 5 . 9 3 4 8 . 5 8 4 7 . 7 6 0 4 . 4 2 43 . 3 2 0 1 0 2 1 8 5 . 1 1 8 6 4 . 4 3 2 0 . 7 8 2 9 . 1 6 03 . 2 2 2 5 . 9 2 0 1 1 2 2 1 7 . 9 2 0 1 7 . 2 2 0 0 . 4 1 3 21 . 2 1 1 7 5 . 3 1 0 9 2 . 0 9 9 0 . 6 9 41 . 0 1 0 21 . 0 9 0 4 . 8 9 1 1 . 2 8 0 8 . 4 6 9 8 . 7 5 8 4 . 9 5 2 3 . 6 4 4 8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