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SK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如图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示意图表示的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常温下一定能发生B.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2.在实验室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点燃B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水,搅拌C除去混在木炭粉中的氧化铜在空气中灼烧D鉴别空气、氮气、氧气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A.A B.B C.C D.D3.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B.蜡烛熄灭时并没有消耗装置内所有的氧气C.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D.蜡烛燃烧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耗尽4.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

下列实验方法设计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B鉴别空气和氧气将燃着的木炭放入集气瓶中C鉴别食盐和白糖观察颜色进行区别D验证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氧气和空气中A.A B.B C.C D.D5.将25克甲物质跟5克乙物质发生反应,所得混合物中有10克甲,11克丙,还有另一种新物质丁,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化学式分别为A、B、C、D。

则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A + B ═ C + 2D B.A + 2B ═ 2C + DC.A + 2B ═ C + 2D D.2A + B ═ 2C + D6.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①通入N2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O2片刻,加热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a中红磷不燃烧,b中红磷燃烧。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取10%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下:反应过程反应前反应后质量变化(不含容量质量)34.3g32.7g若反应后,双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A.反应速率逐渐加快B.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1.6gC.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3g D.反应得到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9:82.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B除去CO2中的少量CO点燃C检验H2中混有的CH4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D鉴别H2O2溶液和H2O分别加入二氧化锰A.A B.B C.C D.D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组成CO和CO2的元素相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B.煤既是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所以煤对人类有利而无害C.同种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D.一定条件下,碳和一氧化碳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都具有氧化性4.电解水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栄参与反应),电解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B.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变大C.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 D.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小5.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B.乙、丙、丁三种物质都属于氧化物C.甲物质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D.生成物中丙、丁分子个数比为2:36.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像是A.A B.B C.C D.D7.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15.3 B.X、Z 是反应物,Y、W 是生成物C.Z 为化合物D.反应中 Y、W 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8.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A.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 B.用MnO2鉴别蒸馏水和双氧水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H2和CH4 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和CO29.含杂质的Fe2O3固体样品20g,高温下用足量的CO完全还原(杂质不与CO反应),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吸收后,产生30g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的CO质量为8.4g B.还原后的固体质量为11.2gC.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 D.样品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一定为24%10.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1)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1)

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1)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含杂质的Fe2O3固体样品20g,高温下用足量的CO完全还原(杂质不与CO反应),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吸收后,产生30g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的CO质量为8.4g B.还原后的固体质量为11.2gC.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 D.样品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一定为24%2.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W X Y Z反应前质量g222340反应后质量g240待测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 B.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3.明胶,可以在制药与食品工业中使用。

明胶里含有多种蛋白质,其中某蛋白质在人内水解产物之一为苯丙氨酸(化学式为C9H11O2N)。

下列对相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苯丙氨酸分子有23个原子构成B.苯丙氨酸分子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C.苯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质量比为9:11:2:1D.苯丙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4.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CO2CO点燃B CO2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C Cu Zn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 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A.A B.B C.C D.D5.下列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A.实验一可以证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B.实验二可以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C.实验三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D.实验四可以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6.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像是A.A B.B C.C D.D7.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15.3 B.X、Z 是反应物,Y、W 是生成物C.Z 为化合物D.反应中 Y、W 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8.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A.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 B.用MnO2鉴别蒸馏水和双氧水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H2和CH4 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和CO29.将14.6g 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19610%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19g B.30.1g C.32.2g D.36.2g10.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对现象的认识B、对安全的认识①气体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②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③电解水时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③家中天然气泄漏赶紧打开排风扇C、对鉴别除杂方法的认识D、对人物贡献的认识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②除去CO2中少量CO,通入足量灼热的氧化铜③除去CaO中CaCO3,高温充分煅烧①拉瓦锡--测定空气组成②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③张青莲--测定水的组成A.A B.B C.C D.D11.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C.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D.向小试管中加入适量干冰,看到U型管中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1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定C.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13.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 g新物质D;若增加10 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册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如下图所示实验。

(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前开关K1、K2均处于关闭状态):I.打开K1,通入N2一段时间,点燃酒精灯;Ⅱ.关闭K1,打开K2,通入O2,观察现象;Ⅲ….针对上述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Ⅱ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由步骤Ⅱ可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C.步骤Ⅲ,若将装置B中的红磷换成木炭,不能验证燃烧的另一条件D.本实验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B中的红磷在通入氮气时不燃烧,通入氧气时燃烧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一定量过氧化氢在密闭容器中分解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C .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D .用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3.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 .探究燃烧的条件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 .氧气验满4.已知:22Mg OH M O (gO+H ),CaCO 3高温CaO+CO 2↑。

取12.9gMg (OH )2和CaCO 3的混合物,加热,剩余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点剩余固体成分为CaCO3、MgO和Mg(OH)2 B.y点剩余固体中镁元素质量为1.2gC.z点发生的反应为CaCO3高温CaO+CO2↑D.若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0%,则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aCO3和MgO5.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

下列实验方法设计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B鉴别空气和氧气将燃着的木炭放入集气瓶中C鉴别食盐和白糖观察颜色进行区别D验证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氧气和空气中A.A B.B C.C D.D6.已知由CuS、CuSO3、CuSO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3xB.1-2xC.1-xD.无法计算7.气体由CH4、C2H4、C2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A.该气体可能含有CH4B.该气体可能是由C2H4和C2H2组成C.该气体- -定含有C2H4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28.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测试题和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测试题和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12 N 1416 S 3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导电性B.可燃性.延展性D.挥发性2.氢氟酸可用于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雕刻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4HF+Si2=SiF4↑+2H2,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置换反应D.以上都不是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B D4.下列说确的是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阴离子.原子不能再分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5.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类方法。

从组成分类看,Na2S4不属于A.化合物B.氧化物.硫酸盐D.钠盐6、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分类正确的是A、空气、糖水、铁粉B、水、氯酸钾、金刚石、天然气、氮气、合金、D、矿泉水、高锰酸钾、红磷7.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A.甲烷和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8.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9、依据氯元素的化合价的不同,有关物质按照一定的规律可排列为:①Nal②l2③Hl④R⑤l27,则R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A.kl3 B.a(l)2 C.Hl4 D.kl10.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合理的是A.铁生锈后质量变大,是因为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立即生成大量氧气,是因为二氧化锰中含有氧元素D.253石油气压缩后可装入0.0243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大小发生了改变11、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1.51倍,已收集好的该气体,放置正确的是A B D1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要倒入指定的容器中B.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有浑浊,应再次过滤.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人D.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15.788克固体食盐13、课堂上,某同学为探究2的性质,在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水,振荡后,塑料瓶变瘪(有些扁平),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发现溶液变红色,探究中由此现象得到的结论中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得到碳酸,碳酸使石蕊溶液变红B.可能是二氧化碳使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一定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D.二氧化碳溶于水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14.现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最简单的区别方法是A.测量三种气体的密度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D.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1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是A.Si2B.Fe23.Al23D.Al16、下列操作可使硬水软化的是A.加肥皂水 B.加入明矾.过滤 D.煮沸17、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林砍掉,其目的是A.便于消防队员灭火B.使热量散失快,降低着火点.隔离可燃物D.便于浓烟扩散,防止消防队员中毒18.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能和稀硫酸反应;将y放人X的盐溶液中,y 表面有X 析出。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g)1810221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A.反应物是X和Y,生成物是Z和Q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Q可能是催化剂C.Y、Z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X中元素种类相同D.反应后Q的质量为24g2.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B.蜡烛熄灭时并没有消耗装置内所有的氧气C.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D.蜡烛燃烧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耗尽3.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4.将过氧化氢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a和b,只向b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另一份微微加热。

则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A.B.C .D .5.工业上常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得生石灰,发生的反应为32CaCO CaO+CO 点燃。

现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进行煅烧(假设杂质不变),某变量y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纵坐标表示的是( )A .生成CO 2的体积B .生成CaO 的质量C .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D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6.小芳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总结整理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生活中的化学B 安全常识①自行车链条可采用涂油的方法防锈 ②用生石灰吸附水中的异味 ①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②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室内放一盆水 C 化学规律D 物质的鉴别①高锰酸钾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 ③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①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②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铜丝和铁丝A .AB .BC .CD .D7.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是推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 .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CaCO3中加入稀盐酸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C.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D.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2.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是()A.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气体B.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C.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O2气体D.在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少量黄河水中的泥沙3.取2%的NaOH溶液20g和2%的HCl溶液20g,使其充分反应,所得到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A.红色B.蓝色C.无色D.紫色4.已知:2KClO3=2KCl + 3O2↑,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5.电解水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栄参与反应),电解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B.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变大C.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 D.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小6.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像是A.A B.B C.C D.D7.完全燃烧2. 8g某有机物,生成8. 8gCO2和3. 6gH2O。

下列对该有机物的判断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且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B.该有机物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C.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H4D.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8.图中表示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纵坐标表示()A.固体的质量 B.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 C.二氧化碳的质量 D.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9.往12g铝和铁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产生1g氢气,则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分数为A.62.3% B.63.2% C.36.8% D.37.7%10.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C.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D.向小试管中加入适量干冰,看到U型管中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11.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 g新物质D;若增加10 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

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某化合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且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1,该化合物的化学式量为26,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2H2B.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2.3%C.3.9g该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13.2g二氧化碳D.5.2g该化合物与6.9g酒精(C2H5OH)含有等质量的碳元素2.一定质量的木炭与过量氧气在密闭容器内加热使其充分反应,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是()A.B.C.D.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一定量过氧化氢在密闭容器中分解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C.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D.用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4.已知由CuS、CuSO3、CuSO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3xB.1-2xC.1-xD.无法计算5.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B.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D.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B.一定量的红磷在密封容器中燃烧C.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D.碳和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7.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如图装置,利用传感器技术测得实验过程中温度、压强和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Y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B.X曲线中A到B点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是燃烧放热C.实验过程中大致在t3时刻打开活塞KD.Z曲线中C到D点变化的原因是装置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8.下列实验不可行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区分氯化钠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B除去CO2中少量的CO点燃C除去CO中少量的CO2通过足量灼热的炭层D 焊接金属时所用燃料乙炔(化学式C2H2)充分燃烧时的产物检验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的烧杯,一段时间后迅速倒转烧杯并加入澄清石灰水A.A B.B C.C D.D9.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丙是氧化物B.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 : 1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均不变。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蜡烛(足量)在如图所示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测得瓶内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B.瓶内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2.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读数为 a mL;随后又倒入部分该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b mL,则该学生第二次倒入液体的实际体积是( )A.大于(b-a)mL B.等于(b-a)mL C.小于(b-a)mL D.无法确定3.有氧化镁和另一种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共 4g,经测定其中含有氧元素 1.8g,则另一种金属氧化物是()A.Al2O3B.CuO C.CaO D.Fe2O34.已知某气体由H2、CO2、CO、CH4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点燃气体,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火焰,烧杯壁上有浑浊出现。

那么对该混合气体成分作出的以下推断中,合理的是()A.可能是H2和CH4B.可能是CO2和COC.一定含有CO2D.一定含有CO5.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 把带火星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瓶中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B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CO2能溶于水C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温度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D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该气体是CH4A.A B.B C.C D.D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A.A B.B C.C D.D7.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是推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1. 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如下表所示:根据上表,该物质的熔点为()。

A) -20℃ B) 0℃ C) 40℃ D) 80℃答案:A2. 下列能源中,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A) 水电 B) 太阳能 C) 风能 D) 石油答案:D3. 在排列组合方式制备盐酸混合物时,常用的酸和酸的配比是()。

A) 酸:水=3:7 B) 酸:水=7:3 C) 酸:水=5:5 D) 酸:水=9:1答案:B4. 经验式C6H12O6代表该物质分子中()。

A) 含有6个碳原子、12个氧原子、6个氢原子 B) 一个碳原子、12个氧原子、6个氢原子 C) 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 D) 6个碳原子、1个氢原子、12个氧原子答案:C5. 下列属于无机物的是()。

A) 石油 B) 动物骨架 C) 葡萄糖 D) 细胞膜答案:B......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10分)1. 完整写出CH4、O2和CO2分子的化学式。

答案:- CH4:甲烷- O2:氧气- CO2:二氧化碳2. 仿照例子,写出NaCl的离子式。

并说明该化合物的离子性质。

答案:- NaCl的离子式:Na⁺ + Cl⁻- 该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具有离子性质。

3. 解释动植物的区别。

答案:- 动物是多细胞有机体,可以活动、感知和产生行为反应。

- 植物是多细胞有机体,不能活动,但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

4. 解释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

答案:- 有机化合物是以碳为基础,含有碳氢键的化合物。

如糖、脂肪等。

- 无机化合物是除了有机化合物以外的其他化合物。

如盐、水等。

5. 解释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 化学反应速率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变化的快慢程度。

可以通过一定的实验方法进行测量。

......该文档仅为模拟考试卷,提供给学生参考使用,禁止未经授权进行商业传播。

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在硫酸亚铁()4FeSO 和硫酸铁()243Fe SO ⎡⎤⎣⎦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则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46%B .31%C .66%D .无法确定2.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 1、t 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物质为化合反应B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7D .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3.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 1010102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 21 2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 可能是催化剂B .a 、b 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 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C .b 物质可能是单质D .反应后a 物质的质量为3g4.明胶,可以在制药与食品工业中使用。

明胶里含有多种蛋白质,其中某蛋白质在人内水解产物之一为苯丙氨酸(化学式为C 9H 11O 2N )。

下列对相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苯丙氨酸分子有23个原子构成 B .苯丙氨酸分子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C.苯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质量比为9:11:2:1D.苯丙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5.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像是A.A B.B C.C D.D6.往12g铝和铁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产生1g氢气,则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分数为A.62.3% B.63.2% C.36.8% D.37.7%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7.将14.6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19610%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19g B.30.1g C.32.2g D.36.2g8.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C.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D.向小试管中加入适量干冰,看到U型管中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9.纯净物甲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含杂质的Fe2O3固体样品20g,高温下用足量的CO完全还原(杂质不与CO反应),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吸收后,产生30g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的CO质量为8.4g B.还原后的固体质量为11.2gC.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 D.样品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一定为24%2.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空气中点燃该气体,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壁上出现水雾,将烧杯倒转过来,向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气体成分不可能是()A.CO B.CH4C.H2和CH4D.H2、CO和CH4 3.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反应中有三种氧化物B.此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4.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W X Y Z反应前质量g222340反应后质量g240待测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 B.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5.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A生石灰碳酸钙先加水,再过滤B铁粉铝粉先加入稀HCl,再过滤C N2O2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D CO2CO点燃A.A B.B C.C D.D6.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B除去CO2中的少量CO点燃C检验H2中混有的CH4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D鉴别H2O2溶液和H2O分别加入二氧化锰A.A B.B C.C D.D7.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两份质量相等的碳,一份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另一份与氧气反应全部生成一氧化碳,则前者与后者消耗氧气的质量比为A.2:1 B.1:2 C.3:4 D.3:82.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a b c d反应前质量1010102(g)反应后质量待测2212(g)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C.b物质可能是单质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3.明胶,可以在制药与食品工业中使用。

明胶里含有多种蛋白质,其中某蛋白质在人内水解产物之一为苯丙氨酸(化学式为C9H11O2N)。

下列对相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苯丙氨酸分子有23个原子构成B.苯丙氨酸分子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C.苯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质量比为9:11:2:1D.苯丙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4.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是()A.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气体B.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C.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O2气体D.在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少量黄河水中的泥沙5.下列除去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CO2气体(CO):点燃 B.MnO2固体(KCl):加水过滤C.Fe粉中含少量铜:加盐酸 D.CO气体(CO2):通入水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6.将14.6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19610%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19g B.30.1g C.32.2g D.36.2g7.一定质量的乙醇燃烧,得到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为 27.6g,其中水为10.8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乙醇质量为 9.2gB.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2.8gC.燃烧产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质量比为 4:1D.若该质量的乙醇完全燃烧会多消耗 0.8g 氧气8.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

九年级(上)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共六套) (5)

九年级(上)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共六套) (5)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共32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并认真核对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Fe―56选择题(共50分)单项选择题(包括25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17年常熟市荣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我市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下列做法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A.焚烧落叶,减少垃圾的运输量B.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C.为增加节日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D.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增加农作物产量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C.石蜡熔化D.酒精燃烧3.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A.长劲漏斗B.量桶 C.坩埚钳 D.椎形瓶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加热试管内的碱式碳酸铜,绿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口有小水滴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棕色固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烟,生成黑色粉末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5.溶液的知识广泛用于生产、生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B.植物油加入水可得溶液C.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氢氧化钠固体加入水中,温度明显上升6.据统计中国每年有上千家庭发生火灾,酿成悲剧,如果掌握一些灭火措施和安全知识,可以减少悲剧的发生。

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厨房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C.电视机等电器着火用水扑灭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使用楼内电梯逃生7. 常熟地处江南水乡,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水资源较丰富,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B.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C.水通电在正极获得氧气D.活性炭可将自来水变为纯净水8.下来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客观事实微观解释A 电解水得到氢气水中有氢分子B 闻到浓氨水的特殊气味分子在不停运动C 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D 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9. 2017年5月,中科院、国家语委和全国科技名词委正式定名118号元素为“”,其部分分信息如图所示。

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来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KClO 32MnO Δ2KCl +3O 2↑现对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A .B .C .D .2.某有机物6.2g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17.6g 二氧化碳和10.8g 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A .一定只含有碳元素B .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 .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3.A 、B 、C 三种物质各15 g ,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 g 新物质D ;若增加10 gA ,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 。

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 剩余9 g B .第二次反应后,D 的质量是50 gC .反应中A 和B 的质量比是3∶2D .反应中A 和C 的质量比是3∶54.在由CO 2和O 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得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混合气体中CO 2和O 2的质量比为A .2∶1B .1∶2C .22∶3D .22∶75.A 和B 可发生如下反应:3A+2B═A 3B 2,某学生做了3次该实验(每次均充分反应),反应前A 和B 的质量和都是l0 g 。

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X∶Y 的比值可能为( ) 序号反应前A 的质量 反应前B 的质量 反应后A 3B 2的质量 ①8 g 2 g 6 g ②4 g 6 g 6 g ③ X g Y g 9 gA .1∶1B .2∶1C .1∶4D .3∶26.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通常情况下丙是气体C .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7.美国普度大学研发出一种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A、B、C三种物质各15g,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生成新物质D30g;若增加10gA,反应停止后,只有物质C剩余。

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 剩余9gB.反应中所消耗的A 和B的质量比是3:2C.第二次反应停止后,D 的质量为50gD.反应中所消耗的A 和C的质量比是5:32.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

下表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A.A B.B C.C D.D3.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A.A B.B C.C D.D4.实验室中有一瓶气体,它由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用它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对该瓶气体中可能有哪些气体,某同学做了如下判断:a.可能是甲烷b.可能是甲烷和氢气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d.可能是氢气和一氧化碳e.可能是甲烷、氢气和一氧化碳,其中判断正确的个数为()A.1个B.3个C.4个D.5个5.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A.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 B.用MnO2鉴别蒸馏水和双氧水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H2和CH4 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和CO2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 M、N、Q、P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M N Q 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26212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反应后物质x的值为13C.反应中 N、P 的质量比为5:4D.物质 Q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7.在一定的条件下,向一密闭的容器内加入A、B、C、D四种物质各20g,充分反应后,测定其质量,得到数据如下:物质A B C D反应前质量(g)20202020反应后质量(g)2030未知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A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容器内发生了化合反应C.其化学方程式为:2C+3D=5B D.反应后容器内C的质量为16g8.纯净物甲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

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木炭与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杂质不参加反应,不含铜、氧、碳、氢元素)的混合物26.2g,隔绝空气加热至高温,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只有铜和杂质)质量为15.6g,混合物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则孔雀石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提示: Cu2(OH)2CO3Δ2CuO +CO2↑+H2O]A.4.8% B.9.6% C.50% D.51.2%2.一定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是A.木炭B.一氧化碳C.氧化铜D.氧气3.明胶,可以在制药与食品工业中使用。

明胶里含有多种蛋白质,其中某蛋白质在人内水解产物之一为苯丙氨酸(化学式为C9H11O2N)。

下列对相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苯丙氨酸分子有23个原子构成B.苯丙氨酸分子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C.苯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质量比为9:11:2:1D.苯丙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4.某有机物6.2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A.一定只含有碳元素B.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5.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15.3 B.X、Z 是反应物,Y、W 是生成物C.Z 为化合物D.反应中 Y、W 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6.实验室中有一瓶气体,它由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用它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对该瓶气体中可能有哪些气体,某同学做了如下判断:a.可能是甲烷b.可能是甲烷和氢气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d.可能是氢气和一氧化碳e.可能是甲烷、氢气和一氧化碳,其中判断正确的个数为()A.1个B.3个C.4个D.5个7.图中表示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纵坐标表示()A.固体的质量 B.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 C.二氧化碳的质量 D.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8.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对现象的认识B、对安全的认识①气体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②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③电解水时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③家中天然气泄漏赶紧打开排风扇C、对鉴别除杂方法的认识D、对人物贡献的认识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②除去CO2中少量CO,通入足量灼热的氧化铜③除去CaO中CaCO3,高温充分煅烧①拉瓦锡--测定空气组成②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③张青莲--测定水的组成A.A B.B C.C D.D 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将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镁粉、锌粉C.水的电解D.向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氧气10.A和B可发生如下反应:3A+2B═A3B2,某学生做了3次该实验(每次均充分反应),反应前A和B的质量和都是l0 g。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g)1810221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A.反应物是X和Y,生成物是Z和Q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Q可能是催化剂C.Y、Z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X中元素种类相同D.反应后Q的质量为24g2.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读数为 a mL;随后又倒入部分该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b mL,则该学生第二次倒入液体的实际体积是( )A.大于(b-a)mL B.等于(b-a)mL C.小于(b-a)mL D.无法确定3.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B.蜡烛熄灭时并没有消耗装置内所有的氧气C.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D.蜡烛燃烧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耗尽4.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5.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6,已知Y元素核内有8个质子和8个中子,X元素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比Y元素少1个,则该化合物化学式为A.X2Y5B.X2Y3C.XY2D.X2Y6.某元素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M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M在此氧化物中的化合价为A.+6 B.+4 C.+2 D.+17.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B.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D.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8.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如图装置,利用传感器技术测得实验过程中温度、压强和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度初中化学期末考试试卷九年级上册化学科目期末测试一、选择题1.为了避免火灾,加油站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 .严禁烟火B .禁止使用手机C .架高顶棚加强通风D .降低燃料着火点答案:D2.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3.4.A.探究分子的运动 B.证明密度比空气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答案:ABCD解析:(解析)此题考察B 、D 为课本实验,正确。

C 为基本操作,正确。

A 为课本实验变形,图中将氨水变为稀盐酸,氨水使酚酞变红而酚酞欲盐酸不变色,故错。

故此题选A 。

A5.铜与浓硫酸共热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Cu + 2H 2SO 4 = CuSO 4 + SO 2↑ + 2H 2O,但是在工业上制取硫酸铜不是直接利用浓硫酸与铜反应,而是将铜屑在空气中加热氧化,然后浸入稀硫酸中反应过滤,并反复加热和浸入操作,你认为这样的优点是( ) A .节约能源B .不产生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C .提高硫酸的利用率D .提高铜的利用率答案:BC6.工业上常用乙炔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来切割金属。

若用R 表示乙炔,其燃烧的化学方( ) A .C 2H 4B .C 2H 2C .CH 3COOHD .C 2H 6答案:B7.(18分)最近,中央电视台正在热播大型记录片《水问》,向人们说明了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唤起人们关心水、爱护水、节约水的意识。

,(1)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

达标后方可以成为生活饮用水。

各种指标的主要要求为:a.不得呈现异色b.不得有异嗅异味c. 水应澄清透明d.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 ①前两个指标可以利用 的吸附作用(填物质名称)而达到; ②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过程如下图所示:由上图可知净化水时,c 、d 两个指标可通过上图中的B 、C 、 过程而达到。

③水的硬度是一项重要的化学指标。

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硬水与软水?请简述实验步骤与现象: 。

(2)在化学反应中,水既可充当反应物也可充当生成物。

下图表示几种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氧化物B 为黑色固体、氧化物C 为无色气体;E 、D 分别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D 能分解为C 和H 2O 、E 为白色难溶解于水的固体。

根据图示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C 、 D 、E 。

②写出反应b 的文字(或化学式)表达式 。

(3)以下是某市水环境监测中心2007年10月发布的该市境内团结河 三个不同河段水资源质量状况中的一部分内容: ①主要污染指标表述的文字中,涉及到的元素有N 、_____、_____等 (写出两种元素符号即可) 。

②请你举出一种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氮肥的施用不当是水体中含氮量超标的原因之一。

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大型户外广告。

根据相关信息计算:Ⅰ.小明同学通过计算判断该广告属虚假广告,其理由是。

Ⅱ.质量监督部门经过检测发现该化肥的含氮量为17.5%,则其中NH4HCO3的质量分数为。

Ⅲ.列式计算:多少千克的硝酸铵(NH4NO3)和这袋化肥的含氮量相当?解析:答:50.0千克的硝酸铵(NH4NO3)和这袋化肥的含氮量相当。

解得 x = 25.0Kg (1分)((2分)Ⅲ.设质量为x的硝酸铵(NH4NO3)和这袋化肥的含氮量相当(1分)Ⅱ.98.75% (2分)③Ⅰ.广告中含氮量为24%,大于了碳酸氢铵中的含氮量17.7%,(2分)②(答案合理均可)(1分)(3)①H、P、Hg(每空1分、写出任两个给全分)②水+二氧化碳碳酸(1分)(2)①CO2、H2CO3、CaCO3(每空1分)(18分)(1)①活性炭(1分)②D(1分)③用肥皂水区分,将试样与肥皂水混合搅拌,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1分)8.已知NaHS、MgSO4、NaHSO3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CA.a% B.2a% C.(100-1.75a) % D.(1-0.75a)%答案:C9.X元素原子的第三层比第一层多一个电子,Y元素原子的第三层比第二层少一个电子,它们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XY3B.X3Y C.X2Y3D.X2Y答案:A10.今年3月在日本发生的地震,引发了福岛核电站核燃料泄漏,释放出了容易致人体甲状腺损伤的放射性元素碘-131(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1)。

已知在元素周期表中碘的原子序数为53,则碘-131的中子数为A.131 B.53 C.209 D.78答案:D11.2011年3月,受里氏9.0级地震影响,日本福岛县第一核电站反应堆震后发生异常导致核蒸气泄漏。

其中放射性元素碘-131数月后才会完全消失,通过受污染食品在甲状腺内聚集,引发甲状腺疾病甚至甲状腺癌。

已知碘-131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131,则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88 B.核外电子数为53C.核电荷数为131 D.1个该原子的质量为131g答案:B12.小明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硬度,做了如下实验:用石墨在白纸上划过,白纸上留下石墨的痕迹;用一块铝片在白纸上划过,白纸断裂;用一块铁片在铝片上划过,铝片上留下凹痕。

根据小明的实验,你认为白纸、石墨、铁片和铝片的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A.白纸、石墨、铁片、铝片B.白纸、石墨、铝片、铁片C.石墨、白纸、铝片、铁片D.石墨、白纸、铁片、铝片答案:C13.下列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湿衣服晾干B.钢铁生锈C.纸张燃烧D.食物霉变答案:A14.(08乐山)下图所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答案:C15.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信息。

下列对图表资料的使用能达到目的是()A.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断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B.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推知离子间能否在溶液中共存C.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查出某元素的质量D.根据元素周期表查出某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答案:B16.(2010佛山)不同物质的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根据下表中PH的情况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pH<7一定是酸的溶液 B.pH>7 一定是酸的溶液C. pH=7一定是酸的溶液D.盐的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或中性1.(2010佛山)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共存,而且加入酚酞显红色的是()A.NaOH 、CuSO4 、H2SO4 B.NaCl、Na2SO4、NaOHC.NaCl、Ba(NO3)2、HCl D.NH4NO3、NaOH、NaSO4答案:B解析:BD17.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热量,主要由哪种能量直接转化而来()A.太阳能B.化学能 C.动能 D.电能答案:B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都很硬B.单质碳具有还原性C.用活性碳可除去硬水中的氯化钙杂质D.木炭燃烧时吸收大量的热答案:B1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Al+O2 === Al2O3B.2Mg+O点燃MgO2C.2Fe+6HCl==2FeCl3+3H2↑D.2Al+3CuSO4==Al2(SO4)3+3Cu答案:D20..在托盘天平的两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分别注人足量的稀盐酸,天平平衡。

向左边烧杯中加入10克金属锌,向右边烧杯中加入10克金属镁,当反应停止后,天平指针的指向是()A.分度盘的左边B.分度盘的中间C.分度盘的右边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答案:A21.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人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Z、Y、X B.X、Y、ZC.Y、X、Z D.X、Z、Y答案:B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0克水中溶解36克食盐达饱和,则食盐溶解度为36克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C .降低温度,一定能把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D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答案:D23.下列各因素中,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是 ( ) A .溶剂的性质B .溶质的性质C .溶剂的量D .温度答案:C24.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氯化铵的溶解度最大B .随着温度升高,硫酸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C .4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D .把40℃时饱和溶液降温到20℃,硫酸钠析出晶体最多答案:D25.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 2SO 4、Na 2CO 3、BaCl 2、NaOH 中的一种或几种。

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沉淀中滴加盐酸,沉淀的量、产生气体的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 ( ) A .可能存在NaOH B . 可能存在Na 2SO 4 C . 肯定不存在BaCl 2 D . 肯定只存在Na 2CO 3 八、(共16分)答案:A26.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合理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试剂均足量)答案:A27.将物质的量相等的铝粉和铁粉分别与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反应情况如下图所示。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铝粉、铁粉和硫酸均有剩余B .铝粉、铁粉均反应完,硫酸有剩余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温度/ C溶解度/gC.硫酸、铝粉均反应完,铁粉有剩余D.硫酸、铁粉均反应完,铝粉有剩余答案:D28.张红同学用pH试纸试验肥皂水,试纸变成蓝色,她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肥皂水显酸性B.肥皂水显碱性C.肥皂水的pH < 7 D.肥皂水的pH=< 7答案:B29.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试剂中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A.酚酞试液B.镁条C.氯化钾溶液D.氯化铜溶液答案:C解析:(C)30.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焰火表演B.霓虹灯表演 C.音乐喷泉D.气球升空解析:二、填空题31.(4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实验室用酒精作燃料;(2)金属铝在空气中不易生锈的原理;(3)人们用锤子高温锤打“百炼成刚”反应原理;(4)不能用铁桶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

解析:(4分).C2H5OH+3O2点燃2CO2+3H2O 4AL+3O2=2AL2O3 C+O2点燃CO2 Fe+CuSO4=Cu+FeSO432.(7分)(1)目前,我国一些城市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①乙醇属于化合物(填“有机”或“无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