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_2

合集下载

2014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信息技术学科考试大纲(试行)

2014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信息技术学科考试大纲(试行)

2014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信息技术学科考试大纲(试行)一、命题依据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福建省教育厅颁布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方案(试行)》和《2014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信息技术学科考试大纲(试行)》,并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1.导向性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理念,充分发挥基础会考对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2.基础性原则。

注重对学生所学模块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试题难易适当,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学业水平。

3.科学性原则。

试题设计必须与考试大纲要求相一致,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试卷结构合理,试题内容科学、严谨,试题文字简洁、规范,试题答案准确、合理。

三、考试目标要求根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与目标,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业基础会考,以考查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作为重要内容。

四、考试内容(一)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为必修模块,也是作为普通高中学习内容与义务阶段学习内容相衔接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基础模块,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是学习后续模块的前提。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

软件环境:Microsoft Office 2003。

1.信息获取⑴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

⑵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⑶了解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

⑷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⑸了解信息来源多样性的实际意义⑹能根据具体问题定位信息需求⑺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信息来源⑻了解几种常见的采集信息的工具⑼熟练掌握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的策略与技巧。

福建省初中化学学业考试大纲

福建省初中化学学业考试大纲

201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化学)一、考试性质初中化学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省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学业水平。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依据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指导,以《201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化学)》为依据,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三、命题原则贯彻教育部有关中考命题改革的意见,落实省教育厅有关中考命题文件的精神。

命题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凸显学科特点、加强实验教学,引导教师改进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提升科学素养。

2.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加强考查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科思想与方法,考试内容应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化学问题和对学生后续学习有用的知识。

3.时代性:关注初中化学与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考查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和化学学习能力。

4.开放性: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做到试题形式、思维过程、答案标准多样化,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科学性:严格按照命题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控制主、客观题比例,把握试卷的长度,留给学生充分思维和解答的时间。

试题要科学、严谨,避免出现知识性、技术性的错误。

四、内容目标(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1.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够通过对简单的化学事实(实验现象、模型图表及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并与已有知识整合的能力。

2.分析和解决(解答)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的化学现象进行解释的能力;(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的化学问题进行推理与判断的能力;(3)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的能力。

2014福建考试大纲

2014福建考试大纲

2014福建考试大纲2014年福建省的考试大纲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但不限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

这些大纲为考生提供了考试内容和要求的详细指导,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准备。

以下是对2014年福建考试大纲的概述:语文语文考试大纲强调了对文学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的考察。

考试内容包括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鉴赏、作文等部分。

文言文阅读部分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并翻译古代文献,现代文阅读则侧重于对文章主旨、结构、语言特色的把握。

古诗词鉴赏要求学生能够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艺术手法。

作文部分则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数学数学考试大纲注重基础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通常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统计和函数等。

代数部分涉及方程、不等式和函数的概念与应用;几何部分包括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空间想象和图形推理;概率统计部分则要求学生理解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函数部分则考察函数的性质、图像和应用。

英语英语考试大纲旨在评估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考试内容通常包括听力、阅读、写作和翻译。

听力部分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不同场景下的英语对话和讲座;阅读部分则要求学生能够快速阅读并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写作部分考察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翻译部分则测试学生的语言转换能力。

物理物理考试大纲强调对物理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

考试内容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等。

力学部分包括运动学、动力学和能量守恒等概念;热学部分涉及温度、热量和热力学定律;电磁学部分包括电场、磁场和电磁感应等;光学部分则考察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

化学化学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

考试内容通常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等。

无机化学部分包括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和化学反应类型;有机化学部分涉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物理化学部分包括化学平衡、热力学和动力学等;分析化学部分则考察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福建省初中生物学业考试大纲(1)

福建省初中生物学业考试大纲(1)

201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生物)一、考试性质初中生物学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省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学业水平。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依据以《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指导,以本大纲为依据,结合初中生物学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三、命题原则贯彻教育部有关中考命题改革的意见,落实省教育厅有关中考命题文件的精神。

命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凸显学科特点、加强实验教学,引导教师改进课堂教学。

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提升科学素养。

2.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加强考查初中生物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考试内容应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生物学问题,及对学生今后可持续性学习发展有用的知识。

3.时代性: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关注初中生物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

4.科学性:严格按照命题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控制主观题、客观题比例和难度。

试题要科学、严谨,避免出现科学性、技术性的错误。

5.开放性:适当增加试题形式,力求思维过程、答案的多样化,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内容目标1.对考试能力的要求(1)识记能力:再认知识;辨识事实性证据;描述事物特征。

(2)理解能力:举例说明知识;对相关知识进行解释、推断、分类、比较。

(3)实验与探究能力:正确使用显微镜等常用实验仪器和工具,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初步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

(4)信息处理能力:能从图文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初步进行分析和处理。

(5)应用能力: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评价能力:能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所涉及的事物进行检查与评判。

2.对考试目标层次的要求(1)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厦门市2014年中考地理考试说明

厦门市2014年中考地理考试说明

厦门市2014年初中生学业考试说明地理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室制定2014年4月2014年福建省厦门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地理学科考试说明一、命题依据1.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

2.福建省教育厅制定的《201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地理学科考试大纲》。

3.本年度厦门市教育局颁布的有关规定。

4.本考试说明。

二、命题原则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基础,注重能力,难易适中,做到思想性、科学性、技术性的统一,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普通高中招生的改革。

(一)基础性符合义务教育要求,体现课程改革理念,考查学生是否达到《课标》要求。

难度适中,杜绝设置偏题、怪题,在依据《课标》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的水平。

(二)科学性保证试题内容正确,不出现科学性错误。

试题应做到文字表述规范简洁,问题指向明确无歧义,地图图表清晰准确,参考答案简明扼要。

(三)发展性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倡导学以致用,强调能力立意,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四)地理性加强对获取和解读图表信息能力的考查,加强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空间分布规律、相互联系、发展变化和形成过程的考查,突出地理学科的地域性和综合性。

(五)思想性关注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体现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关注家乡、关注祖国、关注全球。

(六)实践性地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试题应尽可能考查地理实践内容,如图表绘制、地理实验、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

三、考试目标(一)注重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主要包括学生对地理位置、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空间分布、区域差异等方面的理解。

考查学生能否在具体情境中调动已有地理基础知识,合理应用地理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2014福州中考考试说明(英语、物理化学)

2014福州中考考试说明(英语、物理化学)

英语科学科考试说明一、命题依据与原则(一) 命题依据以教育部制订的《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为依据,参考《20l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英语)》,按照《2014年福州市初中学业考试英语学科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 命题原则1.命题严格依据《英语课程标准》来确定考查内容与标准。

试题从学生发展为本出发,坚持做到考查内容不受教材内容的制约,鼓励教师落实“用教材来教”的教学指导思想,有利于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落实课标所设定的课程目标。

2.命题坚持以能力立意的命题理念。

以全面、准确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宗旨,全面考查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3.命题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生活和身心发展水平。

试题所选择的语言素材和创设的语言运用情景尽量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严格按照命题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确保试题的信度和效度。

杜绝繁、难、偏、旧的试题,做到试卷结构合理、简约,主观性试题与客观性试题比例得当,科学配置题型结构,合理制定评分标准.使考试结果能准确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一)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以《英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九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五级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进行命题。

具体内容详见《英语课程标准》附录部分的语音项目表、语法项目表、功能意念项目表、话题项目表及词汇表所涉及的内容。

(二) 考试要求将《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五个方面的目标,即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目标的基本要求确定为合格标准,同时也为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展示他们实际学业水平的机会。

《英语课程标准》中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的五级的具体目标要求如下:五级认知策略1. 根据需要进行预习。

2014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

2014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

《2014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出炉,分别对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历史、物理、化学等7大科目作了考试规定。

与往年相比,今年各科《考试说明》只是略微调整,中考试题难易度为8∶1∶1,不出偏题、怪题和死记硬背的题目。

早报邀请市教育局教科所专家对各个科目进行逐一解读,并为广大考生提出复习建议。

【语文】填空题、简答题 50%—55%作文45%—50%谢贵荣市教科所语文教研员今年中考语文将延续此前的命题思路,即总体基本不变,持续“维稳”。

略微变化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文言文阅读。

与去年相比,增加“不应直接考查词法、语法等方面的知识”。

二是现代文阅读。

今年更明确地界定了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的考查任务和职能,即“掌握浏览、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并运用于阅读理解”。

三是写作。

今年更加突出记叙文“文从字顺、具体明确”的要求。

四是试题示例。

2014年《考试说明》在“试题示例”部分删除“背诵/积累”中的相关小题。

这样的改动,进一步明确了“背诵/积累”的考查功能,即考查“识记”能力。

此外,今年的《考试说明》还对名著阅读试题做了调换,主要目的是展现名著阅读试题的考查题型、手段与方式的多样性,避免将名著阅读试题单一化、呆板化。

【数学】解答题 59.3%选择题14%填空题26.7%选择题是4选1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作图题等。

张白翎市教科所数学教研员今年泉州中考数学《考试说明》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与延续性。

鉴于泉州市中考数学(不设附加题,不计入附加得分)全体学生的考试成绩,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均居福建省各设区市首位,故取消附加题。

根据《考试说明》,今年数学考试仍旧关注学生学习数学“双基”的结果与过程,重视对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性评价,试题背景来源于学生所能理解的生活现实,使试题设计与其评价的目标相一致,杜绝“题海”,不出偏题、怪题和死记硬背的题目。

福建2014年中考历史大纲:

福建2014年中考历史大纲:

201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历史)一、考试性质初中历史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省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学业水平。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依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本考试大纲。

三、命题原则1.认真学习和领会《历史课程标准》的精神,充分体现课改理念;严格遵照本《考试大纲》的规定实施命题。

2.试题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体现基础性;试题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体现时代性;考试要求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体现发展性。

3.试题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考查;注重考查学生自主与合作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注意试题对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导向作用。

4.试题要确保考试的信度和效度;测试目标明确、难易适当、题意明白、语言准确,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学业水平;试卷中避免出现纯识记的大分值试题。

四、考试范围中国历史、乡土历史、世界历史。

五、内容和目标要求(一)目标要求历史学科考试目标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重点,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注意过程方法的体现。

知识能力由低到高的九个层次,较高层次的目标要求包含了较低层次的目标要求。

具体如下:1.再认重大的历史事实、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

2.再现历史的发展过程、阶段特征。

3.阅读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简单的问题有正确判断和认识。

4. 识读简单的图、表、数据,把握历史事件的主要特征及其内在联系。

5.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

6.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问题进行简单说明、辨析。

7.初步运用史论结合、辩证等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8.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并做出自己的判别和解释。

2014届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数学考试大纲

2014届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数学考试大纲

201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数学)一、考试性质初中数学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省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学业水平。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依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及本考试大纲.三、命题原则⒈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有利于促进数学教学,全面落实《数学课程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有利于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综合有效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状况.⒉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双基”的结果与过程的评价,重视对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性评价,重视对学生数学认识水平的评价.⒊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命题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⒋试题的考查内容、素材选取、试卷形式对每个学生而言要体现其公平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尊重不同的解答方式和表现形式.⒌试题背景具有现实性.试题背景应来自学生所能理解的生活现实,符合学生所具有的数学现实和其他学科现实.⒍试卷的有效性.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结果与过程的考查,加强对学生思维水平与思维特征的考查.中考试卷要有效发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求解)题、证明题、开放性问题、应用性问题、阅读分析题、探索性问题及其它各种题型的功能,试题设计必须与其评价的目标相一致.试题的求解思考过程力求体现《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活动方式,如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等.四、考试范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7—9年级)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四个部分的内容.五、内容目标⒈初中毕业生数学学业考试的主要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活动过程;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对数学的基本认识等.⑴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考查的主要内容了解数产生的意义,理解代数运算的意义、算理,能够合理地进行基本运算与估算;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有效地应用代数运算、代数模型及相关概念解决问题;能够借助不同的方法探索几何对象的有关性质;能够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几何对象的大小、位置与特征;能够在头脑里构建几何对象,进行几何图形的分解与组合,能对某些图形进行简单的变换;能够借助数学证明的方法确认数学命题的正确性;正确理解数据的含义,能够结合实际需要有效地表达数据特征,会根据数据结果作合理的预测;了解概率的涵义,能够借助概率模型、或通过设计活动解释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⑵“数学活动过程”考查的主要方面数学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思维水平,对活动对象、相关知识与方法的理解深度;从事探究与交流的意识、能力和信心等.⑶“数学思考”方面的考查应当关注的主要内容学生在数感与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意识、推理能力、应用数学的意识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其内容主要包括: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够使用符号表达数量关系,并借助符号转换获得对事物的理解;能够观察到现实生活中的基本几何现象;能够运用图形形象来表达问题、借助直观进行思考与推理;能意识到作一个合理的决策需要借助统计活动去收集信息;面对数据时能对它的来源、处理方法和由此而得到的推测性结论作合理的质疑;面对现实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角度、用数学思维方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活动获得数学猜想,并寻求证明猜想的合理性;能合乎逻辑地与他人交流等等.⑷“解决问题能力”考查的主要方面:能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⑸“对数学的基本认识”考查的主要方面:对数学内部统一性的认识(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同数学方法之间的相似性等);对数学与现实、或其他学科知识之间联系的认识等等.⒉依据数学课程标准,考试要求的知识技能目标分为四个不同层次: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具体涵义如下:了解(认识):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理解: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灵活运用: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具体涵义如下:经历(感受):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体验(体会):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探索: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它对象的区别和联系.以下对《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四个领域的具体考试内容与要求分述如下:数与代数(一)数与式⒈有理数考试内容:有理数,数轴,相反数,数的绝对值,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加法运算律,乘法运算律,简单的混合运算.考试要求:(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2)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运算律、运算顺序以及简单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4)能用有理数的运算律简化有关运算,能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⒉实数考试内容:无理数,实数,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简单的实数四则运算.考试要求:(1)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科学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3)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4)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5)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会按要求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6)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运算法则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⒊代数式考试内容:代数式,代数式的值,合并同类项,去括号.考试要求:(1)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2)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3)能解析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4)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找到所需要的公式,并会代入具体的值进行计算.(5)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和去括号的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⒋整式与分式考试内容:整式,整式加减,整式乘除,整数指数幂,科学记数法.乘法公式:22222+-=-+=++.a b a b a b a b a ab b()();()2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式、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考试要求:(1)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包括在计算器上表示).(2)了解整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其中的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3)会推导乘法公式:22a b a ab b+=++,了解公式()2+-=-;222()()a b a b a b的几何背景,并能进行简单计算.(4)会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两次)进行因式分解(指数是正整数).(5)了解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二)方程与不等式⒈方程与方程组考试内容:方程和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考试要求:(1)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2)会用观察、画图或计算器等手段估计方程的解.(3)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4)理解配方法,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5)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方程的解的合理性.⒉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考试内容: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考试要求:(1)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3)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三)函数⒈函数考试内容:平面直角坐标系,常量,变量,函数及其表示法.考试要求:(1)会从具体问题中寻找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2)了解常量、变量、函数的意义,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会用描点法画出函数的图象,能举出函数的实际例子.(3)能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4)能确定简单的整式、分式和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并会求出函数值.(5)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某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6)结合对函数关系的分析,尝试对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初步预测. ⒉ 一次函数考试内容: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考试要求:(1)理解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意义,会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2)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解析式(0)y kx b k =+≠,理解其性质(k >0或k <0时图象的变化情况).(3)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4)能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⒊ 反比例函数考试内容: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图象及其性质.考试要求:(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解析式(0)k y k x=≠理解其性质(k >0或k <0时,图象的变化情况).(3)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⒋ 二次函数考试内容:二次函数及其图象,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考试要求:(1)理解二次函数和抛物线的有关概念,能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能结合图象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3)会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公式不要求推导和记忆),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空间与图形(一)图形的认识点、线、面,角.考试内容:点、线、面、角、角平分线及其性质.考试要求:(1)在实际背景中认识,理解点、线、面、角的概念.(2)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会进行简单换算.(3)掌握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⒉相交线与平行线考试内容:补角,余角,对顶角,垂线,点到直线的距离,线段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平行线,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及性质.考试要求:(1)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2)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3)知道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4)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5)了解平行线的概念及平行线基本性质,(6)掌握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及性质.(7)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8)体会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会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⒊三角形考试内容:三角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中位线,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考试要求:(1)了解三角形有关概念(内角、外角、中线、高、角平分线),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2)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3)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4)了解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掌握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5)掌握勾股定理,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⒋四边形考试内容:多边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正多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和性质,平面图形的镶嵌.考试要求:(1)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2)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和性质,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3)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和判定定理.(4)了解线段、矩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重心及物理意义(如一根均匀木棒、一块均匀的矩形木板的重心).(5)通过探索平面图形的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这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⒌圆考试内容:圆,弧、弦、圆心角的关系,点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切线的性质和判定,弧长,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积、全面积.考试要求:(1)理解圆及其有关概念,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了解点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2)了解圆的性质,了解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3)了解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4)了解切线的概念、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5)会计算弧长及扇形的面积,会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⒍尺规作图考试内容:基本作图,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考试要求:(1)能完成以下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角的平分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能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已知三边作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3)能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4)了解尺规作图的步骤,对于尺规作图题,会写已知、求作和作法(不要求证明).⒎视图与投影考试内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视点、视角,盲区,投影.考试要求:(1)会画简单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示意图,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2)了解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3)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球除外)之间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物体的包装).(4)了解并欣赏一些有趣的图形(如雪花曲线、莫比乌斯带).(5)知道物体阴影的形成,并能根据光线的方向辨认实物的阴影(如在阳光或灯光下,观察手的阴影或人的身影).(6)了解视点、视角及盲区的含义,能在简单的平面图和立体图中表示.(7)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二)图形与变换⒈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考试内容:轴对称、平移、旋转.考试要求:(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或平移、旋转),探索它们的基本性质;(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或平移、旋转)后的图形,能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3)探索基本图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正多边形、圆)的轴对称(或平移、旋转)的性质及其相关性质.(4)利用轴对称(或平移、旋转)及其组合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轴对称(或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⒉图形的相似考试内容:比例的基本性质,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图形的相似及性质,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图形的位似,锐角三角函数,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考试要求:(1)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通过实例了解黄金分割.(2)通过实例认识图形的相似,了解相似图形的性质,知道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面积的比等于对应边比的平方.(3)了解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概念,掌握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4)了解图形的位似,能够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5)通过实例了解物体的相似,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利用相似测量旗杆的高度).(6)通过实例认识锐角三角函数(sinA,cosA,tanA),知道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会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它对应的锐角.(7)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三)图形与坐标考试内容:平面直角坐标系.考试要求:(1)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2)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3)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4)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四)图形与证明⒈了解证明的含义考试内容:定义、命题、逆命题、定理,定理的证明,反证法.考试要求:(1)理解证明的必要性.(2)通过具体的例子,了解定义、命题、定理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3)结合具体例子,了解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并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4)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证明一个命题是错误的.(5)通过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6)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体会证明的过程要步步有据.⒉掌握证明的依据考试内容:一条直线截两条平行直线所得的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若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若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考试要求:运用以上6条“基本事实”作为证明命题的依据.⒊利用2中的基本事实证明下列命题考试内容:(1)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和判定定理(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则两直线平行).(2)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内角的和,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4)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内心).(5)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干一点(外心).(6)三角形中位线定理.(7)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8)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考试要求:(1)会利用2中的基本事实证明上述命题.(2)会利用上述定理证明新的命题.(3)练习和考试中与证明有关的题目难度,应与上述所列的命题的论证难度相当.⒋通过对欧几里得《原本》的介绍,感受几何的演绎体系对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价值.统计与概率⒈统计考试内容:数据,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抽样,总体,个体,样本.扇形统计图.加权平均数,数据的集中程度与离散程度,极差和方差.频数、频率,频数分布,频数分布表、直方图、折线图.样本估计总体,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总体的平均数、方差.统计与决策,数据信息,统计在社会生活及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考试要求:(1)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统计数据.(2)了解抽样的必要性,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知道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3)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4)理解并会计算加权平均数,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5)会探索如何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会计算极差与方差,并会用它们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6)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7)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能用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8)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比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9)能根据问题查找相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会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数据发表自己的看法.(10)能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在社会生活及科学领域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⒉概率。

201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地理考试大纲

201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地理考试大纲

2.基础性原则。突出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学科基本思想和学习方法的考核,考查初步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难易适当,不出偏题和怪题。
3.科学性原则。试题设计必须与考试大纲要求相一致,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试卷结构合理,内容科学严谨,文字简洁、规范,答案准确合理。
四、考试范围
二、命题依据
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指导,以《201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地理)》为依据,结合初中地理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三、命题原则
1.导向性原则。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基础,注重能力培养,做到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的统一,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推动初中学校全面实施新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五、内容目标
1
201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
(地 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考试性质
初中地理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省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福建中考考试历史大纲说明与解析【2】.doc

福建中考考试历史大纲说明与解析【2】.doc

2014年福建中考考试历史大纲说明与解析【2】【- 中考历史】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识记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知道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知道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的史实。

了解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了解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⒍科技、教育与文化识记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了解”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

⒎社会生活识记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了解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知道《义勇军》的词曲作者。

理解以人们衣、食、住、行、用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的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乡土历史内容各设区市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确定内容,以不增加学生过重负担为原则。

※世界古代史⒈上古人类文明识记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漠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

2.中古人类文明识记知道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3.文明的冲撞与融合识记知道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知道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的史实。

⒋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识记了解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产生和传播;了解阿基米德的主要成就。

※世界近代史⒈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理解概述《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知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重要史实,理解其历史影响。

理解了解新航路开辟和文艺复兴的史实,认识它们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运用评价华盛顿、拿破仑。

⒉第一次工业革命识记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了解蒸汽机的作用。

理解简述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⒊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识记知道”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与残酷性;了解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2014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

2014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

附件:2014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语文科学科考试说明一、命题依据与原则(一)命题依据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参照《201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语文)》的精神,结合福州市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1.命题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2.命题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不仅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水平,还要关注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情况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状况。

3.重视考查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关注语言文字这一特殊信息载体的人文价值导向,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4.现代文阅读的材料全部选自课外,选用的文字材料既要文质兼美,又要适合初中生阅读;文言文阅读的材料选自课内。

5.试题应符合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

通过测试发挥学生的潜能。

6.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试题,这类试题不规定统一的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作出自己富有个性的解答。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一)积累与运用1.识记3500个常用汉字,能规范书写。

重点掌握教材中涉及的常用字词的音、形、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理解、运用这些词语。

积累并正确使用课外常见常用的词语(包括成语、熟语)。

2..能辨析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冗繁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常见语病。

3.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体会它们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表达效果,并能灵活运用。

4.背诵、默写规定的古代诗文60篇(见附录)。

5.课外名著必读书目:(1)《西游记》(2)《水浒》( 3)《骆驼祥子》(4)《童年》(5)《简爱》(6)《海底两万里》6.在语文综合实践和生活实际中运用语言。

(二)阅读1.文言文(I)顺畅地朗读课文,句间语意停顿正确。

2014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地理考试大纲

2014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地理考试大纲

2024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老师公开聘请考试中学地理学科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福建省中小学新任老师公开聘请考试是符合聘请条件的考生参与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

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老师公开聘请面试的依据。

聘请考试应从老师应有的专业素养和教化教学实力等方面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用。

聘请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1.考查考生比较系统地驾驭《一般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验)》、《义务教化地理课程标准(2024年版)》所要求的地理基本学问以及主要分支学科发展的前沿学问;娴熟驾驭地理学科思维方式,具有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试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探讨等实践活动的实力。

2.考查考生理解与《一般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验)》、《义务教化地理课程标准(2024年版)》相关的高校地理学内容,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学问说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某些地理学问题;关注目前地理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及其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3.考查考生比较系统地驾驭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基本学问和基本方法,能运用这些基本的理论、学问与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具备从事中学地理学教化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教学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基本实力。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中学地理学科考试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内容、高等教化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内容、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一)《一般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验)》的内容及其延长《地理Ⅰ》1.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别的行星(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地壳物质循环(2)地表形态改变的内、外力因素(3)各种地貌类型的特征(4)大气的组成和结构(5)大气受热过程(6)大气中的水分(7)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8)锋面、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9)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0)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全球气候改变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4)自然灾难发生的主要缘由及危害《地理Ⅱ》1.人口与城市(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分(3)人口迁移的主要缘由(4)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5)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缘由(6)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7)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1)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2)农业区位理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3)工业区位理论,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4)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5)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改变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人地关系论(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地理3》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区域的含义(2)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3)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4)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2.区域可持续发展(1)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爱护措施(2)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3)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4)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5)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1)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难监测中的应用(2)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3)数字地球的含义选修2《海洋地理》1.海洋和海岸带(1)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2)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3)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4)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5)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6)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7)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8)海平面改变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2.海洋开发(1)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2)潮汐能、波浪能等的特点,海洋能的开发前景(3)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5)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3.海洋环境问题与爱护(1)风暴潮、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福州中考物理考纲

福州中考物理考纲

2014福州中考《物理》考试说明大纲一、考试性质初中物理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所规定的学业水平。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依据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参照《201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物理)》,并结合我市初中物理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三、命题原则贯彻教育部有关中考命题改革的指导意见,落实省教育厅、市教育局有关中考命题改革的精神。

命题体现:1.正面导向性: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

命题遵循《标准》中内容标准所确定的考查内容和要求,体现课改理念,注重三维目标的考核,强调能力立意。

引导师生关注科学探究,注重科学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适当体现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有利于我市的高中物理教学。

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引导学校加强教学管理。

2.基础应用性: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主干知识、核心内容的考查。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提供真实的生活情景,命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试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机械性记忆”。

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应该从过程与方法入手,立意于能力,侧重于科学知识、物理思想、科学方法的理解和内化,避免将探究能力的考查程序化、形式化和标签化。

注重试题的问题性、情景性、生活性和开放性,注重试题的创新,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考查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达成度。

3.公平适用性:试题的考查内容、素材选取及试卷形式体现公平性,努力使试卷较好地适应我市教育的发展水平。

试题的素材和背景具有现实性,试题编制尽力体现“公平、公正、合理”,符合学生具有的认知水平、其他学科现实和身心发展水平。

2014年生物科学科考试说明-概要.

2014年生物科学科考试说明-概要.

2014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生物科学科考试说明(2014年福州市中考生物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初中生物学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生物学科学业水平。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命题依据以《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指导,以本大纲为依据,结合初中生物学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三、命题原则贯彻教育部有关中考命题改革的意见,落实省教育厅有关中考命题文件的精神。

命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凸显学科特点、加强实验教学,引导教师改进课堂教学。

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提升科学素养。

2.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加强考查初中生物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考试内容应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生物学问题,及对学生今后可持续性学习发展有用的知识。

3.时代性: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关注初中生物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

4.科学性:严格按照命题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控制主观题、客观题比例和难度。

试题要科学、严谨,避免出现科学性、技术性的错误。

5.开放性:适当增加试题形式,力求思维过程、答案的多样化,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适用范围全日制义务教育八年级学生生物学学业考试。

四、内容目标(一)对考试能力的要求(1)识记能力:再认知识;辨识事实性证据;描述事物特征。

(2)理解能力:举例说明知识;对相关知识进行解释、推断、分类、比较。

(3)实验与探究能力:正确使用显微镜等常用实验仪器和工具,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初步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

(4)信息处理能力:能从图文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初步进行分析和处理。

(5)应用能力: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自-2014年泉州市初中学业语文考试说明

自-2014年泉州市初中学业语文考试说明

2014年泉州市初中学业考试说明语文一、考试性质初中语文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省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学业水平。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依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及教育厅制订的《201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语文)》。

三、命题原则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

正确处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维度的关系,正确处理语文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关系,正确处理语文学习过程中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重视考查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在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前提下,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使语文考试最大限度地为每个学生服务。

四、考试范围《语文课程标准》中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

五、内容和目标要求(一)积累和运用识字主要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正确拼写音节、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

写字的考查,要关注学生写字的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积累一定量的词语(包括成语),准确理解常用词词义,能够根据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特定含义及表达作用,准确用词;能熟练使用常用的字典、词典。

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积累基本的语法、修辞知识,体会其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及灵活运用于表情达意中。

辨析并修改常见病句。

(语病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背诵《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诗文50篇,积累并能够运用一定量的名人名言。

积累课内(阅读、文体、文化)知识,潜移默化,触类旁通。

(二)阅读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初中语文教学与学业考试的重要内容。

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名著阅读等。

2014年泉州市中考考试说明(物理)

2014年泉州市中考考试说明(物理)

2014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物理一、命题依据以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福建省教育厅颁发的《201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物理)》为依据,结合我市初中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1.导向性原则: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促进物理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

2.基础性原则: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注重与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的联系,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3.全面性原则:试卷充分体现对三维目标的全面考查。

在考查物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注意体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现代意识。

4.探究性原则:加强对实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重视开放创新能力的考查。

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5.发展性原则: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同时,适当注意到初、高中的教学衔接,重视对主干知识考查,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适用范围全日制义务教育九年级学生初中物理学业考试。

四、考试范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内容标准所要求的内容。

五、考试内容和目标要求考试内容和要求掌握的程度,根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各部分内容要求的层次在“表:考试内容和目标要求”中用字母A、B、C标出,他们的含义如下:A:能知道知识的内容及含义,并能在相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

B:能理解知识的确切含义及内在逻辑关系,并能简单运用,如:简单作图、解释简单现象,进行简单计算等。

C:能将知识应用在新情境中,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和综合运用。

表:考试内容和目标要求续表续表续表续表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七、试题难度试题难度控制:易、中、难占分比例为8:1:1。

及格率达8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数学)一、考试性质初中数学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省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学业水平。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依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及本考试大纲.三、命题原则⒈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有利于促进数学教学,全面落实《数学课程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有利于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综合有效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状况.⒉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双基”的结果与过程的评价,重视对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性评价,重视对学生数学认识水平的评价.⒊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命题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⒋试题的考查内容、素材选取、试卷形式对每个学生而言要体现其公平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尊重不同的解答方式和表现形式.⒌试题背景具有现实性.试题背景应来自学生所能理解的生活现实,符合学生所具有的数学现实和其他学科现实.⒍试卷的有效性.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结果与过程的考查,加强对学生思维水平与思维特征的考查.中考试卷要有效发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求解)题、证明题、开放性问题、应用性问题、阅读分析题、探索性问题及其它各种题型的功能,试题设计必须与其评价的目标相一致.试题的求解思考过程力求体现《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活动方式,如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等.四、考试范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7—9年级)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四个部分的内容.五、内容目标⒈初中毕业生数学学业考试的主要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活动过程;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对数学的基本认识等.⑴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考查的主要内容了解数产生的意义,理解代数运算的意义、算理,能够合理地进行基本运算与估算;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有效地应用代数运算、代数模型及相关概念解决问题;能够借助不同的方法探索几何对象的有关性质;能够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几何对象的大小、位置与特征;能够在头脑里构建几何对象,进行几何图形的分解与组合,能对某些图形进行简单的变换;能够借助数学证明的方法确认数学命题的正确性;正确理解数据的含义,能够结合实际需要有效地表达数据特征,会根据数据结果作合理的预测;了解概率的涵义,能够借助概率模型、或通过设计活动解释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⑵“数学活动过程”考查的主要方面数学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思维水平,对活动对象、相关知识与方法的理解深度;从事探究与交流的意识、能力和信心等.⑶“数学思考”方面的考查应当关注的主要内容学生在数感与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意识、推理能力、应用数学的意识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其内容主要包括: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够使用符号表达数量关系,并借助符号转换获得对事物的理解;能够观察到现实生活中的基本几何现象;能够运用图形形象来表达问题、借助直观进行思考与推理;能意识到作一个合理的决策需要借助统计活动去收集信息;面对数据时能对它的来源、处理方法和由此而得到的推测性结论作合理的质疑;面对现实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角度、用数学思维方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活动获得数学猜想,并寻求证明猜想的合理性;能合乎逻辑地与他人交流等等.⑷“解决问题能力”考查的主要方面:能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⑸“对数学的基本认识”考查的主要方面:对数学内部统一性的认识(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同数学方法之间的相似性等);对数学与现实、或其他学科知识之间联系的认识等等.⒉依据数学课程标准,考试要求的知识技能目标分为四个不同层次: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具体涵义如下:了解(认识):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理解: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灵活运用: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具体涵义如下:经历(感受):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体验(体会):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探索: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它对象的区别和联系.以下对《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四个领域的具体考试内容与要求分述如下:数与代数(一)数与式⒈有理数考试内容:有理数,数轴,相反数,数的绝对值,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加法运算律,乘法运算律,简单的混合运算.考试要求:(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2)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运算律、运算顺序以及简单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4)能用有理数的运算律简化有关运算,能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⒉实数考试内容:无理数,实数,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简单的实数四则运算.考试要求:(1)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科学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3)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4)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5)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会按要求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6)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运算法则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⒊代数式考试内容:代数式,代数式的值,合并同类项,去括号.考试要求:(1)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2)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3)能解析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4)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找到所需要的公式,并会代入具体的值进行计算.(5)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和去括号的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⒋整式与分式考试内容:整式,整式加减,整式乘除,整数指数幂,科学记数法.乘法公式:22222()();()2+-=-+=++.a b a b a b a b a ab b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式、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考试要求:(1)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包括在计算器上表示).(2)了解整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其中的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3)会推导乘法公式:22a b a ab b()2+=++,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进行简单计+-=-;222()()a b a b a b算.(4)会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两次)进行因式分解(指数是正整数).(5)了解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二)方程与不等式⒈方程与方程组考试内容:方程和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考试要求:(1)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2)会用观察、画图或计算器等手段估计方程的解.(3)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4)理解配方法,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5)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方程的解的合理性.⒉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考试内容: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考试要求:(1)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3)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三)函数⒈函数考试内容:平面直角坐标系,常量,变量,函数及其表示法.考试要求:(1)会从具体问题中寻找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2)了解常量、变量、函数的意义,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会用描点法画出函数的图象,能举出函数的实际例子.(3)能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4)能确定简单的整式、分式和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并会求出函数值. (5)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某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6)结合对函数关系的分析,尝试对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初步预测. ⒉ 一次函数 考试内容: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 考试要求:(1)理解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意义,会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2)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解析式(0)y kx b k =+≠,理解其性质(k >0或k <0时图象的变化情况).(3)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 (4)能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⒊ 反比例函数 考试内容: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图象及其性质. 考试要求:(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解析式(0)ky k x=≠理解其性质(k >0或k <0时,图象的变化情况).(3)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⒋ 二次函数 考试内容:二次函数及其图象,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考试要求:(1)理解二次函数和抛物线的有关概念,能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能结合图象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3)会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公式不要求推导和记忆),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空 间 与 图 形(一)图形的认识 点、线、面,角. 考试内容:点、线、面、角、角平分线及其性质. 考试要求:(1)在实际背景中认识,理解点、线、面、角的概念.(2)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会进行简单换算.(3)掌握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⒉相交线与平行线考试内容:补角,余角,对顶角,垂线,点到直线的距离,线段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平行线,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及性质.考试要求:(1)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2)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3)知道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4)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5)了解平行线的概念及平行线基本性质,(6)掌握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及性质.(7)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8)体会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会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⒊三角形考试内容:三角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中位线,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考试要求:(1)了解三角形有关概念(内角、外角、中线、高、角平分线),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2)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3)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4)了解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掌握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5)掌握勾股定理,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⒋四边形考试内容:多边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正多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和性质,平面图形的镶嵌.考试要求:(1)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2)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和性质,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3)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和判定定理.(4)了解线段、矩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重心及物理意义(如一根均匀木棒、一块均匀的矩形木板的重心).(5)通过探索平面图形的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这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⒌圆考试内容:圆,弧、弦、圆心角的关系,点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切线的性质和判定,弧长,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积、全面积.考试要求:(1)理解圆及其有关概念,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了解点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2)了解圆的性质,了解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3)了解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4)了解切线的概念、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5)会计算弧长及扇形的面积,会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⒍尺规作图考试内容:基本作图,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考试要求:(1)能完成以下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角的平分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能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已知三边作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3)能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4)了解尺规作图的步骤,对于尺规作图题,会写已知、求作和作法(不要求证明).⒎视图与投影考试内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视点、视角,盲区,投影.考试要求:(1)会画简单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示意图,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2)了解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3)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球除外)之间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物体的包装).(4)了解并欣赏一些有趣的图形(如雪花曲线、莫比乌斯带).(5)知道物体阴影的形成,并能根据光线的方向辨认实物的阴影(如在阳光或灯光下,观察手的阴影或人的身影).(6)了解视点、视角及盲区的含义,能在简单的平面图和立体图中表示.(7)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二)图形与变换⒈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考试内容:轴对称、平移、旋转.考试要求:(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或平移、旋转),探索它们的基本性质;(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或平移、旋转)后的图形,能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3)探索基本图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正多边形、圆)的轴对称(或平移、旋转)的性质及其相关性质.(4)利用轴对称(或平移、旋转)及其组合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轴对称(或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⒉图形的相似考试内容:比例的基本性质,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图形的相似及性质,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图形的位似,锐角三角函数,30 、45 、60 角的三角函数值.考试要求:(1)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通过实例了解黄金分割.(2)通过实例认识图形的相似,了解相似图形的性质,知道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面积的比等于对应边比的平方.(3)了解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概念,掌握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4)了解图形的位似,能够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5)通过实例了解物体的相似,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利用相似测量旗杆的高度).(6)通过实例认识锐角三角函数(sinA,cosA,tanA),知道30 、45 、60 角的三角函数值;会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它对应的锐角.(7)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三)图形与坐标考试内容:平面直角坐标系.考试要求:(1)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2)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3)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4)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四)图形与证明⒈了解证明的含义考试内容:定义、命题、逆命题、定理,定理的证明,反证法.考试要求:(1)理解证明的必要性.(2)通过具体的例子,了解定义、命题、定理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3)结合具体例子,了解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并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4)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证明一个命题是错误的.(5)通过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6)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体会证明的过程要步步有据.⒉掌握证明的依据考试内容:一条直线截两条平行直线所得的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若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若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考试要求:运用以上6条“基本事实”作为证明命题的依据.⒊利用2中的基本事实证明下列命题考试内容:(1)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和判定定理(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则两直线平行).(2)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内角的和,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4)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内心).(5)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干一点(外心).(6)三角形中位线定理.(7)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8)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考试要求:(1)会利用2中的基本事实证明上述命题.(2)会利用上述定理证明新的命题.(3)练习和考试中与证明有关的题目难度,应与上述所列的命题的论证难度相当.⒋通过对欧几里得《原本》的介绍,感受几何的演绎体系对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价值.统计与概率⒈统计考试内容:数据,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抽样,总体,个体,样本.扇形统计图.加权平均数,数据的集中程度与离散程度,极差和方差.频数、频率,频数分布,频数分布表、直方图、折线图.样本估计总体,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总体的平均数、方差.统计与决策,数据信息,统计在社会生活及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考试要求:(1)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统计数据.(2)了解抽样的必要性,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知道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3)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4)理解并会计算加权平均数,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5)会探索如何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会计算极差与方差,并会用它们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6)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7)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能用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8)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比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9)能根据问题查找相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会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数据发表自己的看法.(10)能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在社会生活及科学领域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⒉概率考试内容:事件、事件的概率,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实验与事件发生的频率、大量重复实验与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考试要求:(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2)通过实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知道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3)能运用概率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课题学习考试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