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可视化平台初步方案

合集下载

供电大数据分析平台项目方案

供电大数据分析平台项目方案
技术更新迭代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关注 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及时更新平 台技术,以保持平台的先进性和 竞争力。
实施风险
项目延期
由于供电大数据分析平台项目的复杂性,可能出现项目进度延期的情况。为应 对此风险,需要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并加强项目进度管理。
资源不足
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人力资源、设备等资源不足的情况,影响项目的实 施进度和效果。因此,需要提前规划和调配资源,确保资源的充足和合理利用 。
数据来源与类型
• 用户反馈数据:通过供电服务热线、APP等途径收集的用 户反馈信息。
数据来源与类型
01
数据类型
02
时序数据:智能电表数据和天气数据都属 于时序数据,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03
结构化数据:用户反馈数据通常以结构化 的形式存储,如文本、数字等。
04
非结构化数据:用户反馈数据中可能包含 图片、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
社会责任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社会 可持续发展。
社会效益分析
促进经济发展
供电大数据分析平台项目有助于 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提高生活质量
电力是现代社会运转的基础,供 电大数据分析平台项目能够保障 居民用电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推动科技创新
供电大数据分析平台项目涉及到 先进的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推
负责从各种数据源中采集和汇总供电 相关数据,包括电力生产、电力消费 、设备状态等数据。
03
数据处理层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转换 等处理,为数据分析提供高质量的数 据集。
05
04
数据分析层
基于处理后的数据,利用统计分析、 机器学习等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挖掘 数据中的价值。

2024版智慧电力解决方案(智能电网解决方案)

2024版智慧电力解决方案(智能电网解决方案)

平台层技术及应用场景
平台层技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用于对感知层采集 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挖掘。
应用场景包括电网规划、调度控 制、故障诊断等。
通过平台层技术,实现对电网的 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运行,提高电
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应用层技术及应用场景
1
应用层技术包括电力市场交易、需求侧管理、综 合能源服务等,用于实现电网与用户之间的互动 和增值服务。
通信信道
采用230MHz无线专网、GPRS/CDMA无线公网、光纤专网等多种 通信方式,确保用电信息采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分布式能源接入设备与系统
分布式电源接入设备
包括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变流器等,实现分布式电源 的灵活接入和高效利用。
微电网控制系统
实现微电网的并网运行、孤岛运行以及两种模式间的平滑切换, 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成果转化
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智慧电力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培育新兴产业,拓展应用领域
通过培育新兴产业,拓展智慧电力的应用领域,推动电力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结合新能源发电特性和市场需 求,开发新能源发电与传统能 源发电的联合调度和优化运行
模式。
05
智慧电力解决方案价值体现
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
01
02
03
通过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 及时发现并处理电网故障,
减少停电时间和范围。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 信技术,实现对电网设备 的远程监控和操作,提高
运维效率。
通过智能用电设备和家庭能源管理系统,实现用户侧能源消费的可视化、可控制和 可优化。

智慧电网一体化管控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电网一体化管控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运营维护策略
01
02
03
04
05
1. 建立运维团队 2. 制定运维流程 3. 定期巡检与维 4. 性能监控与优 5. 持续改进与升



成立专业的运营维护团队 ,负责智慧电网一体化管 控平台的日常运维、故障 排除、优化升级等工作。
建立完善的运维流程,包 括故障报修、问题处理、 系统备份、安全防护等环 节,确保系统稳定高效运 行。
安全管理与防护:建立 电网安全防护体系,对 外部攻击和内部误操作 进行实时防范和处置, 确保电网运行安全。
通过以上平台架构和功 能的实现,智慧电网一 体化管控平台能够为电 网企业提供全面的电网 监控、管理、调度和安 全防护能力,助力企业 实现电网运行的高效、 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03
解决方案详细设计
02
在智慧电网建设过程中,一体化 管控平台的需求日益凸显,实现 对电网设备的集中监控、优化调 度和智能分析。
方案目的
本方案旨在为智慧电网提供一体化管 控平台的整体解决方案,通过集成先 进技术,助力企业实现智慧电网的高 效运营和管理。
方案将重点关注平台的可扩展性、可 维护性、安全性和易用性,确保满足 未来智慧电网不断发展的需求。
展,推动社会的绿色转型。
社会责任履行
企业通过建设智慧电网一体化管 控平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展 示在智能电网技术和创新方面的 领先地位,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
价值。
THANKS。
根据需求调研结果,设 计智慧电网一体化管控 平台的整体架构、功能 模块、技术路线等。
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系 统的开发和测试工作, 确保系统功能和性能的 稳定性。
将开发完成的系统部署 到现有电网环境中,完 成与现有系统的集成工 作。

可视化智能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可视化智能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可视化智能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概述:可视化智能平台建设的目标是开发一个集成多种数据来源和智能分析技术的可视化平台,以提供直观、实时的数据可视化呈现,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支持决策制定和业务管理。

本文将提出一个基于以下步骤实施该方案的详细方案:1. 需求分析:-明确用户需求和目标业务场景。

-确定数据来源和类型,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

-识别必要的数据处理和分析需求。

2. 数据集成:-建立数据集成框架,支持从不同的数据源中提取、转换和加载数据。

-实现数据清洗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理、格式转换和缺失值处理。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3. 可视化设计:-选择适当的可视化工具和技术,包括图表、图形和地图。

-设计可视化界面和交互功能,使用户能够快速获取和解释数据。

-考虑多种用户需求,提供灵活的可视化选择和自定义功能。

4. 智能分析模型集成:-选择合适的智能分析技术,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

-构建和训练智能模型,包括数据特征提取和模型优化。

-将智能模型集成到可视化平台中,实现自动化的数据分析和推断。

5. 平台开发与测试:-根据需求和设计制定平台开发计划,包括前端和后端的开发工作。

-进行系统测试和性能优化,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与用户进行沟通和反馈,及时修复和改进平台功能。

6. 部署与维护:-选择合适的部署方式,包括本地部署和云平台部署。

-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和更新,保证平台的安全性和性能。

-持续监测和优化平台的运行效果,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功能扩展和改进。

通过以上步骤,可视化智能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可以确保高质量的可视化结果和智能分析功能,提供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

智能电网解决方案

智能电网解决方案

智能电网解决方案第1篇智能电网解决方案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电力系统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安全、高效、清洁的运行日益受到关注。

在此背景下,智能电网应运而生,成为我国能源转型和电力系统升级的重要方向。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智能电网解决方案,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促进清洁能源发展,保障电力安全。

二、目标1. 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线损,优化供电质量。

2. 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实现能源结构优化。

3. 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

4. 保障电力系统安全,降低事故风险。

三、解决方案1. 构建坚强电网架构(1)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输电线路和变电设施的容量、抗灾能力及自动化水平。

(2)推进特高压输电技术,实现大范围、高效率的电力传输。

(3)优化配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线损。

2. 智能化升级(1)推进电力系统自动化,实现设备状态在线监测、故障自动诊断和处理。

(2)建设智能调度系统,实现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预测分析和优化调度。

(3)发展需求侧管理,引导用户合理用电,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

3. 清洁能源接入与消纳(1)优化清洁能源发展规划,确保清洁能源优先上网。

(2)加强清洁能源发电与电网的协同规划,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

(3)推广储能技术,实现清洁能源的平滑输出,提高电网调峰能力。

4. 安全保障(1)建立健全电力安全监管体系,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水平。

(2)加强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提高抵御外部攻击和内部故障的能力。

(3)开展电力系统风险评估,制定事故应急预案,降低事故风险。

四、实施步骤1. 开展电网现状调研,明确智能电网建设需求。

2. 制定智能电网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

3. 启动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推进关键项目和重点工程。

4. 开展智能化升级改造,逐步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化。

5. 推进清洁能源接入与消纳,优化能源结构。

6. 加强电力安全监管,提高电网安全水平。

智能微电网解决方案(40页 PPT)

智能微电网解决方案(40页 PPT)
网调及各省调应每年编制一次本系统的低频减负荷方案,网调于每年元十二月份完成并下达各省调。各省调应在于次年二月一月完成方案的编制,并下达到各地区及厂站,要求于三月末完成实施。低频自动减负荷装置的运行管理,低频减负荷装置正常均应投入使用,不得自行退出。若低频减负荷装置因故停运,所在省调应及时向网调汇报。在系统频率降到该装置的启动值时,所在厂站值班人员应手动切除该装置所控制的线路负荷。
目录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智能微电网
01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历 程
03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智能微电网技术
02
智能电网的定义
智能电网是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 1 硬件基础:电网和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2 软件基础:智能的控制技术,是指诊断电网状态,防止供电中断,改善电能质量扰动的装置和算法。
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各省调调管范围内发电机组一次调频功能的试验、监督和考核工作,由相应省调负责。第33条 全网频率二次调整主要由网调及其直调发电机组负责。西北电网第一调频厂由网调指定,一般由直调水电厂担任,网调其它直调水电厂以及AGC投频率调节模式的火电机组担任第二调频厂。西北电网的AGC控制策略和发电机组的AGC控制模式由网调确定。当网调直调发电机组AGC投入频率调节模式运行时,正常频率主要首先靠AGC来调整。
智能电网的功能
特征
传统电网
智能电网
激励/包括电力用户
电价不透明,缺少实时定价,选择很少
充分的电价信息,实时定价,有许多方案和电价可供选择
提供发电/储能
中央发电占优,少量分布式发电, 储能或可再生能源
大量“即插即用”的分布式电源补助中央发电(节能、环保)

试析智能电网调度中的可视化技术

试析智能电网调度中的可视化技术

: ( 2

工 业 技 术
Ne W Te c h n 0 1 0 g i e s a n d Pr o d u c !
试 析智 能 电网调度 中的可视化 技术
李节 宇 ( 国网四川省 电力公 司雅安供 电公 司,四川 雅安 6 2 5 0 0 0 )
摘 要 :文章研 究 了智 能 电网调 度 管理 中可视 化技 术 ,该技 术依 靠 可视 化数 据接 口、 可视 化数 据 集成 、 可视化 模 型等 技 术 的 支撑 ,创 建 了电网调度 可视 化集 成 式框 架 ,并探 讨 自动 绘 图、语 音 交互 、 可视化 部 件等 技术 的 可视 化应 用 支撑平 台 的 应用 。在 实 际的应 用过 程 中 ,分别从 实时控 制 、 实时分析 、 实时观 测 、 实时监视 等 方面 阐述 了电网调度 可视 化 。
1 - 3 展 示 多应 用
对 于其 他 的 应 用 展示 而 言 , 电 网调 度可 视 化 的大 部分 是 对 S C A D A实 时信 息 的 展 示 。伴 随着 不 断 扩 大 的 电 网 规 模 , 也随 之增 加 了 E MS系 统 所 包 括 的 高 级 应 用 ,例 如 :分 析 电压 稳 定 ,通 过 分 析 E M S电压 稳 定 高 级 应 用 软件 的可 视 化 展
关键 词 :可视 化 ;智能 电 网 ;调度 中 图分 类号 : T M7 3 2 文献 标 识码 :A
1 可 视化 展示 方案
1 . 1 设 备动 态定 位 定位的效果可以借鉴电子游戏 中动 画来 展 示 ,当电气设 备 中心 出现 鼠标 后 , ・ 电 气设 备 科 通 过 两个 定位 圆 圈来 进 行 动 态 标 识 ,圆 圈 一 的 大 小 不 做 改 变 ,核 心 为 电 气 设 备 ,以 这个 为 中 心做 顺 时针 旋 转 ; 以 电气 设 备 为 核 心 , 圆 圈二 从 小 至 大 缩 放 ,对 调度 人 员 的 感 官 进 行 刺 激 , 跟随着动画视图,电气设备 中心成 为了 目光 聚集 的焦 点 。

智能电网方案

智能电网方案
(2)提供双向互动服务,实现用户与电网的信息交互;
(3)推广智能家居、电动汽车等新型业务,促进电力市场发展。
四、实施步骤
1.项目立项:根据本方案,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完成项目立项;
2.可行性研究:进行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可行性研究;
3.设计与开发:依据可行性研究结果,进行系统设计与开发;
4.系统集成:完成各子系统之间的集成,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3)实现变电站与电网的信息交互,提升变电站运行效率。
4.智能配电网
(1)引入分布式能源、储能等新技术,提高配电网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2)实现配电网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和远程控制;
(3)构建智能配电网管理系统,优化配电网运行和资产管理。
5.互动化服务
(1)开展用户需求侧管理,引导用户合理用电,提高能源利用率;
2.可行性研究:进行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可行性研究;
3.设计与开发:根据可行性研究结果,进行系统设计与开发;
4.系统集成:完成各子系统之间的集成,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5.试点示范: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示范,验证方案效果;
6.推广应用:总结试点经验,全面推广智能电网方案;
7.运营维护:建立健全运营维护体系,确保智能电网长期稳定运行。
二、目标与原则
1.目标
(1)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2)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3)提升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实现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
(4)提高用户满意度,促进电力市场发展。
2.原则
(1)合法性:遵循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相关政策;
(2)安全性: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用户信息安全;
(5)可扩展性:预留发展空间,满足未来业务发展需求。

输电线路智能安全预警与可视化管理解决方案

输电线路智能安全预警与可视化管理解决方案

近年来,输电线路由于大风引起的绝缘子脱落、金具磨损、导线疲劳断线、风偏闪络等故障时有发生。

因此,建立输电线路在线智能预警机制,对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一、系统概述“智能电网”是当今世界电力发展趋势。

智能电网能够进一步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提高电网运行状况的可控、在控、能控能力。

输电网中的架空线路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比较恶劣,导地线及金具锈蚀、绝缘劣化、导线舞动、导线覆冰、洪水泥石流破坏塔基、闪电雷击等因素,都成为输电网安全运行的隐患;同时,人类活动带来的诸如机械施工、竹树砍伐、取土堆土、爆破作业、采空塌陷、钓鱼碰线、异物漂浮、盗窃、火灾、腐蚀等外力破环事件,成为电网安全运行的主要隐患。

为此,电力公司需要派大量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巡视、巡查,工作量巨大,难以管理,而且存在巡视真空期较长、覆盖面不足,不能持续监测等问题。

系统把上述问题中的监测对象划分为变化缓慢的相对静止目标和变化快速的运动目标,采用不同的监测手段,主要解决线路廊道、杆塔本体、塔上设备、施工现场等严重危害电网的安全隐患预警问题。

系统是集硬件、软件、网络、传输(有线、无线)于一体的大型联网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多级分布式联网及跨区域监控,在监控中心即可对全域输电线路集中监控、统一管理。

系统主要由智能在线监控装置、传输网络、智能安全预警管理与可视化软件平台三部分组成。

它以软件平台为核心,连接监测装置与移动终端,把在线监测、人工巡检、隐患管理等融为一体,形成了多方位的智能化管理系统。

二、解决方案● 根据目标对象的监控要求不同,可选择图片在线监测装置、视频在线监测装置、防外力破坏智能预警装置等;● 图片在线监测装置支持不大于8台数字监拍摄像机组成的局域网络,可以实现对同一处杆塔的线路廊道、杆塔本体、所有塔上主要附属设备的定时拍照或唤醒拍照,一天多次巡视。

做到想看就看,随时掌握前方状况;● 智能监控装置传回的图片经后台系统智能对比分析,提取出异常图片,自动推送给用户或管理人员,使其便捷了解监控对象情况;● 防外力破坏智能预警装置本身可以自动分析采集的图片和视频,发现隐患及时预警,向现场当事人员告警,并把信息推送给线路管理人员,便于其采取进一步处理措施;● 系统服务器布置灵活,既可以采用私有云,接入内部生产管理网络,实现本地访问;也可以采用公有云,实现远程访问,从而节省投资;● 系统能够及时更新辖区内的所有杆塔、线路的最新状态,分类和统计杆塔信息、线路信息、隐患信息、维护信息等,给管理人员决策提供详细的参考信息。

智慧电厂可视化云平台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电厂可视化云平台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采用自主研发的智慧电厂可视化云平台,根据国电集团需求定制化开发,实现了对多个燃机厂的全面监控、生产优化和安全监控等功能。
成果展示
平台上线运行后,提高了电厂管理效率,降低了能耗和排放,生产效益显著提升。
成功案例二:国电集团某电厂
06
建设方案与实施计划
阶段1:需求调研和方案设计需求调研深入了解电厂的实际需求和业务特点,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阶段2:平台开发和系统集成系统集成根据方案设计,开发智慧云平台并整合电厂相关系统和设备。阶段3:测试和优化系统测试对整个系统进行严格的测试,发现并修复潜在的问题。阶段4:用户培训和技术支持用户培训为用户提供专业的培训,确保他们能够熟练使用平台。
数据处理
02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过滤、归纳等处理,提高数据质量和可用性,满足各种业务需求。
数据存储
03
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云平台的数据中心,方便后续查询、检索和分析。
智能分析与决策
要点三
数据分析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采集和处理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数据中的隐藏信息和规律。
要点一
要点二
模型构建
构建各类预测和优化模型,如负荷预测、运行优化等,为电厂的智能决策提供支持。
分阶段建设方案
计划1:实施时间表时间安排制定明确的实施时间表,确保每个阶段按时完成。计划2:资源分配与协调资源协调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确保项目顺利进行。计划3:风险评估与管理风险管理识别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项目风险。
详细实施计划
效益1:提高运营效率运营效率通过智慧云平台,实时监控和优化电厂运营,提高生产效率。效益2:降低运营成本成本效益减少人力干预和资源浪费,降低运营成本。效益3:增强决策支持能力决策支持通过数据分析和可视化,为管理层提供准确、实时的决策支持。效益4:提升安全性与可靠性安全性与可靠性实时监控关键设备和参数,提前发现潜在问题,确保生产安全和可靠性。

智能电网全景展现系统建设方案

智能电网全景展现系统建设方案

智能电网全景展现系统建设实施方案正文目录1总述71.1建设目标 (7)1.2建设原则 (8)1.3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9)2项目总体解决方案102.1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10)2.1.1设计思想 (10)2.1.1.1分级负责、综合协调、统一指挥102.1.1.2整体规划设计并具备分步实施及功能扩充空间112.1.1.3提供图像存储、实时监控、预警联动功能112.1.1.4采取分区存储、实现快速查询功能122.1.1.5发挥网络化平台优势、适合不同用户的管理需求122.1.2系统架构 (12)2.1.2.1中心管理服务器(CMS)142.1.2.2流媒体网关(SMG)152.1.2.3控制信令网关(CSG)152.1.2.4存储服务器(SA)162.1.2.5告警服务器(AS)162.1.2.6认证服务器(RA)172.1.2.7视频访问及转码单元(VAU)172.2以企业服务总线(ESB)架构软件体系 (18)2.2.1实现稳定的软件集成平台 (19)2.2.2实现标准化的数据交互 (19)2.2.3基于算法插件、服务注册的软件功能扩展 (19)2.3标准化可伸缩的数据交换平台 (20)2.3.1基于消息中间件的数据交换平台 (20)2.3.2应用适配器 (20)2.3.3数据交换平台总体规划 (21)2.4基于ESRI产品的GIS图形支撑平台 (21)2.4.1W ebGIS技术架构 (21)2.4.2基于ArcIMS的webGIS应用环境 (23)2.4.3图形应用支撑实施内容 (24)2.5EF-GIS (26)2.5.1系统架构 (26)2.5.2功能设计 (29)2.5.2.1功能分类依据292.5.2.2功能结构图292.6加强数据治理,改善分析效果 (32)2.6.1质量差的数据情形 (32)2.6.2预处理数据方法 (32)2.7应用“数据挖掘”等商业智能工具提升决策支持价值 (33)2.7.1引入数据挖掘等商业智能工具的意义 (33)2.7.2商务智能软件的构成 (33)2.7.3基于商业智能的分析决策场景 (34)2.8应用CIM和SVG构建配电网空间信息模型 (34)2.8.1面向集成的配电网空间信息模型 (35)2.8.2基于SVG的空间信息描述 (35)3功能概述373.1视频监控系统 (37)3.1.1视频采集 (37)3.1.2图像传输 (38)3.1.3网络要求 (38)3.1.4报警系统 (39)3.1.5供电与防雷 (39)3.1.6中心处理 (40)3.1.7数据存储 (40)3.1.8系统软件功能 (40)3.2电网全景信息展现 (41)3.2.1影像调阅 (41)3.2.2影像墙 (42)3.2.3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联动 (42)3.2.4站端巡检 (42)3.2.5站端摄像机控制 (42)3.2.6在线监测信息展示 (43)3.2.7智能图像分析 (43)3.2.8一次接线图监控 (44)3.2.9G IS定位 (44)3.3电力设备状态数据集成 (45)3.3.1集成内容 (45)3.3.2监测预警 (46)3.3.3实时展示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数据 (47)3.4电网全景展现门户 (48)4项目实施方案504.1资料收集、数据准备 (50)4.1.1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50)4.1.2资料收集内容 (50)4.2应用CIM来规范信息建模 (50)4.3制定全面的依据最新标准的技术规范和工作标准 (50)4.4项目成果 (51)5技术服务和技术承诺525.1技术开发队伍体系结构 (52)5.1.1项目实施人员保证 (52)5.1.2三层研发支撑体系 (53)5.1.3需求分析人员与专业开发人员紧密配合 (53)5.2标准内码规范和开发过程控制规范 (53)5.3项目质量控制 (54)5.3.1项目执行过程各环节质量控制 (55)5.4售后技术支持 (57)5.5系统维护计划与保证 (58)5.6系统培训计划与保证 (58)6系统报价、工期596.1项目计划 (59)6.2报价 (60)1总述为了加强变电站的综合管理水平,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正在考虑建设或者已经建设集中式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即除了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外,增加了另一内容:遥视。

智慧电网一体化管控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电网一体化管控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与录 入
电网物资标准录入
15
四、应用方案介绍 —— (2)设计平台
STD数字化变电三维设计平台 以统一的网络数据库为核心,以AUTOCAD作为图形设计平台,将变电全部七 个专业进行整合,统一在该平台下进行协同设计。并为电网全生命周期信息化服务 提供数据源。
实现二维设计达不到的精细化设计成果 智慧小区云服务平通台过整数体字解驱决方动案实智现慧设小计区云过服程务的平自台动整体化解,决将方设案计智慧效小率区提云高服到务平前台所整未体有解的决方高案度
7
三、整体框架——项目概述
本解决方案由数字化三维设计平台、电网信息移交平台和电网应用三部分组成, 实现电网工程数据全生命周期(规划、设计、采购、建设、运行、维护到设备报废)管 理,实现数据的生产、移交、验收、共享,深化应用方案。
第一:数据生产
第二: 数据移交验收
第三:深化应用
1、以设计平台产
生电网工程的数据
电网
目录与内容管 理
数据成果检索
数字化移交成果管理
移交验证管理
移交审核管理
共享发布管理
移交进度管理
数据全息展示 移交变更管理
数字化成果应 移交用服务管 理…
智工 信 移慧程 息 交小区云设服计务平资台料整上体传解决方案物智资慧数小据区共云服享务平台整评体审解资决料方共案享智慧小区云基服建务数平据台共整享体解决方运案维数据共享…
基于GIS的动态
4D可视化施
可视化电网规划。
工管理平台。
10
智能电网信息化建设一体化解决方案
一、关于博超 二、项目背景
智慧小区云服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智慧小区云服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智慧小区云服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三、整体框架 四、解决方案 五、方案实施

智慧电厂可视化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电厂可视化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电厂可视化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电厂的规模和复杂性都在不断提升。

为了提高电厂的运营效率和生产安全性,建设一套智慧电厂可视化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势在必行。

该平台将集成现有的监控系统、数据分析系统、运维管理系统等,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实现电厂生产过程的可视化,提供电厂运营人员所需的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从而提高电厂的运营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二、建设目标1.提供全面的电厂生产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控功能,及时掌握电厂各项生产指标和参数。

2.建立电厂生产过程的数据分析模型,提供数据分析和预测功能,优化电厂生产过程。

3.建设电厂维护管理系统,实现对电厂设备的维护记录和计划管理,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4.提供多维度的报表和分析功能,帮助电厂管理层制定科学的生产计划和决策。

三、建设方案1.系统设计:根据电厂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套层次清晰、功能齐全的智慧电厂可视化综合运营管理平台。

平台包括数据采集、实时监控、数据分析、运维管理和报表分析等模块。

2.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控:引入现代化的传感器和监控系统,实时采集电厂各项数据,并通过可视化界面实时展示。

包括电压、电流、温度、湿度等参数的监测,以及设备运行状态、生产效率等指标的监控。

3.数据分析:建立电厂生产过程的数据分析模型,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并提供预测功能,为电厂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

例如,根据历史数据和天气预报,预测电厂的负荷需求,提前调整生产计划。

4.运维管理:建设电厂维护管理系统,实现对设备的维护计划和记录管理。

通过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实现设备的预防性维护,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和维护成本。

5.报表分析:提供多维度的报表和分析功能,帮助电厂管理层制定科学的生产计划和决策。

例如,生产效率分析、负荷预测分析、能源消耗分析等。

四、建设步骤1.前期准备:明确项目目标和需求,与电厂管理层进行沟通,确定系统设计方案。

电力系统中的可视化监控与分析平台设计

电力系统中的可视化监控与分析平台设计

电力系统中的可视化监控与分析平台设计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维护和管理电力系统变得愈发复杂。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一个具有可视化监控和分析功能的平台成为必要。

本文将着重介绍电力系统中可视化监控与分析平台的设计方案,并重点关注其功能、数据采集与处理、用户界面和技术支持。

1. 功能设计可视化监控与分析平台的功能设计应满足以下需求:(1)实时监控:能够实时监控电力系统中的各个元件,包括发电机、输电线路、变电站等。

平台应提供实时数据流,显示各元件的状态和运行参数,以及故障、告警等信息。

(2)历史数据分析:平台应具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功能,可以从大量的历史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识别潜在的问题,为电力系统的运行优化提供决策支持。

(3)事件管理:能够记录和管理电力系统中发生的事件,包括故障、修复过程、升级等,以便追溯和分析事件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4)报表生成:平台需能够自动生成各类报表,包括运行情况报表、故障统计报表等,方便用户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决策。

2. 数据采集与处理可视化监控与分析平台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是实现其功能的关键步骤。

首先,需要部署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采集电力系统中各个元件的数据,并将其传输到平台。

平台需要具有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提供准确的监控和分析结果。

此外,对于历史数据的处理,平台需要设计合适的存储和索引机制,以便用户可以快速检索和分析历史数据。

3. 用户界面设计可视化监控与分析平台的用户界面设计应简洁直观,方便用户使用和操作。

首先,界面应能够清晰展示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让用户一目了然地看到各个元件的位置和连接关系。

其次,界面应提供多种可视化方式,例如图表、地图等,以便用户能够方便地查看和分析数据。

此外,界面需要支持用户自定义功能,让用户能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定制和配置。

4. 技术支持可视化监控与分析平台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技术支持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青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专题报告十智能电网可视化平台(送审稿)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二零一一年三月目录1 前言 (1)2 编制依据 (2)3 建设目标 (4)3.1存在的主要问题 (4)3.2国内外现状 (5)3.3 总体思路 (6)3.4 总体目标 (8)3.5 建设原则 (9)3.6 技术要求 (11)4 实施方案 (16)4.1系统建设内容 (16)4.2系统技术架构 (18)4.2.1系统框架 (18)4.2.2硬件系统结构 (20)4.3系统集成 (21)4.3.1信息交互总线 (21)4.3.2信息集成内容 (32)4.3.3信息集成方案 (36)4.3.4 一体化配网管理系统与现有系统的关系 (40)4.3.5 各应用系统集成的安全策略 (47)4.3.6 各应用系统的集成 (48)4.4基于集成平台的系统功能 (52)4.4.1 系统功能 (52)4.4.2 辅助功能 (57)4.4.3 调控一体化功能 (58)4.4.4应急指挥 (63)4.4.5新能源接入及电能质量监测 (63)4.4.6配电生产管理 (66)4.5网络安全防护方案 (68)4.6基于集成平台的高级应用 (70)4.6.1 分布式电源及电动汽车与配网协调运行控制 (70)4.6.2配网实时风险评估和管控 (71)4.6.3配网全寿命周期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4区域动态能效优化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5配用电协同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7可视化平台建设 (75)4.7.1可视化展示形式 (75)4.7.2工具化的可视化手段 (81)4.7.3可视化主题管理 (86)4.7.4电网运行状态可视化 (87)4.7.5综合信息可视化 (92)4.7.6基于虚拟现实的设备可视化 (94)4.7.7智能电网全维度仿真 (97)4.7.8故障处理预案制定及演练 (98)4.7.9离线分析应用可视化 (101)5投资估算 (104)5.1 设备费用 (104)5.2 总费用估算 (108)6 预期效益 (109)7 进度安排 (110)1 前言共青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2011年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综合示范项目,为满足综合示范项目建设的要求,本项目以展示智能电网“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一体化融合,以及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特征为目标,建设符合国家电网标准的共青城智能电网全程、全景、全维度的整合立体GIS及一体化配网管理系统的智能电网可视化平台。

平台综合集成了坚强智能电网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六大环节和通信信息平台的清洁能源接入、储能系统、配电自动化、电能质量监测、用电信息采集、智能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营业厅营销、物联网应用及通信信息网络、上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等各业务子系统的信息,形成综合的数据集成平台。

在此基础上,采用三维虚拟现实技术、电力系统动态仿真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等,通过实时在线分析计算和离线仿真多种手段,实现针对共青城智能电网的全维度可视化功能,以更全面、更直观、更综合的方式对共青城电网各环节、各系统进行管控与展示,提高工作人员对电网状态的掌控和决策能力。

2 编制依据本方案编制主要依据了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相关指导文件和研究报告,以及江西省电力公司智能电网指导意见和相关专业技术规范。

具体如下:●《国家电网总体规划设计》●《智能电网综合研究报告》●《智能电网发展规划纲要》●《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编制工作大纲》●《城市区域智能电网典型配置方案(试行)》●《江西“十二五”主网架规划设计报告》●《江西省电力公司三年重点发展计划》●《江西省电力公司坚强智能电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江西电网智能化规划》●IEC 61968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at Electric Utilities -System Interfaces for Distribution Management●IEC 61970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ApplicationProgram Interface (EMS-API)●电监安全[2006]34号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DL 451 循环式远动规约●DL/T 550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功能规范●DL/T 599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L/T 630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DL/T 634.5-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第101部分●DL/T 634.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第104部分●DL/T 814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Q/GDW 370 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Q/GDW 382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配电自动化试点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IEC 60870 Telecontrol Equipment and Systems ●GB/T 13730 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DL/T 667 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电监安全[2006]34号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3 建设目标3.1存在的主要问题配网管理系统建设在我国供电企业中已有10 多年的历史,基本功能组成模式为SCADA+FA(馈线自动化)+DPAS(配网高级应用软件)+ GIS(AM/FM 以及配电工作管理等)。

多年配网建设实践证明该模式实际上并不能完全反映配电网的真实特点和实际应用需求,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如下:1) 传统模式(SCADA+FA+GIS)的局限性由于资金原因FA 功能不可能覆盖到全部配网,对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大,很难看到较高的投入产出比。

2) GIS 系统的使用瓶颈很多供电企业都建设了自己的GIS 系统,但系统缺乏清晰定位,实用的案例很少,没有很好地和DMS 系统结合起来。

3) 信息孤岛问题目前国内供电企业中建设了FA、GIS、LMS、TCM、CIS 等独立的配电系统,但是由于缺乏整体的规划,信息没有得到充分的共享和利用,限制了DMS 系统的应用水平。

3.2国内外现状国内:调配控一体化自动化系统在上海世博会的配网供电、浙江省桐乡市供电局投入试运行。

该系统除基本的SCADA功能以外,新增加了一些功能,包括:可以实时监视配电网工况,对配网线路故障实现快速排除,有效缩小配电线路故障停电时间和范围;进一步优化配电网运行方式,通过合理控制用电负荷提高设备利用率;同时,进一步提高配网运行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扩展了配网自动化数据接入的容量和并发量,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用户服务质量。

国外:阿尔斯通公司与美国S&C公司计划联合开发新一代配网管理系统。

2011年2月11日,阿尔斯通公司与美国S&C公司(输配电设备制造商)提出,将在阿尔斯通的配网集成管理系统(Integrated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和S&C公司的IntelliTEAM SG ™自恢复系统的基础上,联合开发新一代配网管理系统(包括实时监控和资产管理等功能)。

预计新系统将大幅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效率,最大限度的减少用户停电时间,并使风能、太阳能、储能等分布式能源无缝接入配电网成为可能。

美国伊利诺伊州电力调度中心(电网可视化调度系统)3.3 总体思路整合立体GIS及可视化平台的一体化配网管理系统的总体思路是:全面遵循IEC61970/61968 国际标准,以获取广域、全景信息实现电网高度信息化为前提,以统一的基础平台为基础,围绕分布式一体化共享的信息支撑、多维协调的配网风险评估预控、精细优化的调度计划和规范的流程化高效管理这四条主线,覆盖全部配网设备,涵盖配网调度、集控、管理、检修的全部业务流程,实现信息的共享集成利用。

(1)将调度、集控、配网三类实时系统从“各自为战”整合到统一的数据库结构平台中,消除电力生产安全一区各系统间信息交互的障碍。

使得电网运行过程中,哪里出现问题,一体化系统平台就能实时监测到,并通过共享界面,实现维护、告警等,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人力,真正做到实时、高效、经济、实用。

(2)实现完整的DSCADA功能和集中型馈线自动化功能,能够通过配电主站和配电终端的配合,实现配电网故障区段的快速切除与自动恢复供电,并可通过与上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等其他应用系统的互连,建立完整的配网模型,实现基于配电网拓扑的各类应用功能,为配电网生产和调度提供较全面的服务。

(3)通过信息交互总线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互连,整合配电信息,外延业务流程,扩展和丰富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功能,支持配电生产、调度、运行及用电等业务的闭环管理,为配电网安全和经济指标的综合分析以及辅助决策提供服务,交互数据的格式应符合IEC 61970/61968协议。

(4)通过扩展配电网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微电网的接入及应用功能,在快速仿真和预警分析的基础上考虑运行应对策略与停电管理应对策略约束进行配电网自愈控制,并通过配电网络优化和提高供电能力实现配电网的经济优化运行,以及与其它智能应用系统的互动,实现智能化应用。

(5) 可视化展示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展示电网及相关设施总体运行情况,突出显示异常信息;实现智能电网场景、设备的三维虚拟仿真;实现电网运行仿真功能,为互动体验、方式预想及事件重演提供支持。

3.4 总体目标依据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和配电自动化建设的框架和原则,深入贯彻国网公司、省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共青城社会经济和配电网发展现状,将配网调度、集控、配网自动化、应急指挥、电能质量监测、分布式电源及微电网管理、电动汽车充放电监测、配电设备巡检及管理、配电线路监测、视频监控、应急指挥、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等系统全面纳入一体化设计方案统筹安排,建设一个完善的、先进的、可持续发展的整合立体GIS 及可视化平台的一体化配网管理系统,通过界面、维护、告警事项等三个一体化,实现配网实时风险评估、预控,检修策略,配网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有力推进调度运行与设备运行监控的融合,减少中间环节,缩短业务流程,强化电网运行管理,提高运行工作效率,使电网调度运行控制能力和水平真正适应“两个转变”的工作要求,同时能够提高试点区域配电网用户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实现电网结构优化、运行经济;实现实时、准确和全面的配电网监控;最大限度的减少用户停电时间,并使太阳能、储能等分布式能源无缝接入配电网成为可能,实现与用户之间的互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