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方案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研究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一种由许多小型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分布式系统。
这些节点可以自组织、自协调,协同完成各种任务,包括环境监测、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等。
WSN已经成为了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方面的重要基础技术,在诸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然而,WSN的安全问题也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WSN节点的资源十分有限,受到的攻击手段也比一般计算机系统更为复杂。
因此,在WSN中保障数据和网络的安全已经成为了WSN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对安全有较高要求的应用场景中,如军事、政府、金融等领域。
一、WSN的安全问题WSN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包括:节点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
下面分别介绍。
(一)节点安全WSN节点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网络的安全性,因为攻击者可以通过攻击一个或多个节点来破坏整个网络的稳定运行。
影响节点安全的因素主要有物理安全、认证鉴别、加密等。
物理安全指的是保护节点的物理安全环境,防止被非法拆卸或者受到破坏。
认证鉴别指的是验证节点的身份。
WNS中,认证鉴别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密钥认证技术,使得只有具有密钥的节点才能访问网络资源。
加密指的是对节点之间传输的消息进行加密保护,确保传输的完整性和机密性。
(二)数据安全数据安全主要涉及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可靠性、不可抵赖性等,防止数据遭受未授权读取、篡改、冒充等多种攻击,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秘密性。
数据安全的具体实现包括数据加密、数字签名、访问控制等。
(三)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保护WSN中网络通信的安全,其中包括网络拓扑结构、路由协议、信任管理、入侵检测、抗拒绝服务攻击等方面。
网络安全的具体实现包括安全路由、安全感知、信任建立等技术。
二、WSN的安全性研究WSN的安全性研究包括三个方面:攻击模型和威胁、安全机制和安全体系结构。
(一)攻击模型和威胁攻击模型和威胁指攻击者利用漏洞或效仿合法消息来破坏WSN节点的行为模型和所引发的威胁。
安全可靠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设计
安全可靠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许多节点连接起来的网络,每个节点都能够感知到周围环境的信息并将其传输给其他节点。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普及,无线传感器网络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因此,如何设计安全可靠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
无线传感器网络不同于传统的有线网络,它通常具有以下特点:节点数量巨大、能源受限、信道带宽较窄、网络拓扑随时变化。
这样的特点给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的设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时,必须考虑到这些特点,并且要特别注意网络的安全和可靠性。
首先,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的设计必须重视安全性。
传感器节点通常会涉及到重要的机密信息,比如温度、湿度、声音等,这些信息泄露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
因此,每个节点之间的通信必须进行加密处理,保证信息不会被黑客窃取。
而且,为防止节点被入侵,协议应该包括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等措施,及时检测并阻止非法入侵者的攻击。
其次,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的设计还必须关注可靠性。
由于网络中节点数量极大,节点间的连接关系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时刻变化,因此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缺失、重传甚至乱序等问题。
如何保证网络传输过程的可靠性成为协议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这里可以采用可靠广播协议来解决这个问题,当网络中的节点向其他节点发送数据时,可以先通过检测机制确保数据发送的成功,并在必要的时候重传数据。
最后,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到网络的可扩展性。
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数量可能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增加或减少,因此,协议的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
如果网络的节点数量突然增加,会导致网络的拥堵,甚至导致网络崩溃。
因此,在协议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如何动态改变节点之间的拓扑关系,保证网络的稳定性。
此外,在节点的能源管理方面,也要考虑到能源的节省,减少节点无限耗损。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安全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安全设计
传感器网络安全技术的设计也包括两方面内容,即通信 安全和信息安全。
通信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础,保证传感器网络内部的数 据采集、融合和传输等基本功能的正常进行,是面向网 络功能的安全性;
② 隔离入侵者的能力: ➢根据入侵检测信息调度网络正常通信来避开入侵者 ➢丢弃任何由入侵者发出的数据包
③ 消灭入侵者的能力: 在网络提供的入侵信息引导下,由用户通过人工方式消灭入侵者(自动 有困难)。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安全
2、信息安全需求
信息安全就是要保证网络中传输信息的安全性。在WSN中信息安全需求 内容包括如下:
• 阻塞攻击 • 冲突攻击 • 路由攻击 • 泛洪攻击
– Sybil攻击:一个恶意的设备或结点违法地以多个
身份出现
从系统角度看安全威胁
➢多跳自组织路由 ➢时间同步 ➢定位 ➢数据融合 ➢甚至安全服务 ➢特别的:能量消耗攻击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安全
1、通信安全需求
1)节点的安全保证 节点不易被发现和节点不易被篡改;
SNEP协议提供点到点通信认证、数据机密性、完 整性和新鲜性等安全服务;μTESLA协议则提供对广 播消息的数据认证服务。
SPINS协议的实现问题与系统性能
SPINS定义的是一个协议 框架,在使用的时候还需要 考虑很多具体的实现问题。 例如,使用什么样的加密、 鉴别、认证、单向密钥生成 算法和随机数发生器,如何 在有限资源内融合各种算法 以达到最高效率等。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安全设计
对网络协议的不同层,考虑侧重点不尽相同:
➢物理层主要侧重在安全编码方面 ➢链路层考虑的是数据帧 ➢网络层考虑路由信息的加解密技术 ➢应用层考虑密钥的管理和交换过程
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与设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精品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与设计目录摘要: (IV)ABSTRACT (V)第一章绪论 (1)1.1 课题背景概述 (1)1.2 WSN简介 (2)1.2.1 WSN体系结构 (2)1.2.2 WSN的协议栈结构 (4)1.2.3 WSN特点及其关键问题 (6)1.2 几种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 (7)1.3.1 蓝牙技术 (7)1.3.2 红外技术 (7)1.3.3 ZigBee技术 (8)1.3.4 Wi-Fi技术 (8)1.3.5 RFID技术 (8)1.3.6 HomeRF技术 (9)1.3.7 UWB技术 (9)1.3.8 几种无线通信技术对比 (9)1.4 本文结构组织 (10)1.5 本章小结 (11)第二章 ZigBee/IEEE802.15.4技术标准 (12)2.1 ZigBee/IEEE802.15.4技术概述 (12)2.2 ZigBee技术特点 (12)2.3 ZigBee技术的体系结构 (13)2.4 ZigBee技术的网络配置 (15)2.4.1 两种功能设备 (15)2.4.2 三种节点类型 (15)2.4.3 三种拓扑结构 (16)2.4.4 两种工作模式 (17)2.5 ZigBee组网 (17)2.5.1 基本通信原语 (17)2.5.2 ZigBee网络的组网 (18)2.5.2.1 网络管理服务 (18)2.5.2.2 数据传输服务 (20)2.6 ZigBee 路由 (21)2.6.1路由协议 (21)2.6.2 路由过程 (22)2.7本章小结 (23)第三章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硬件设计 (24)3.1 ZigBee的几种实现方案 (25)3.2 CC2430芯片介绍 (26)3.2.1 CC2430芯片概述 (26)3.2.2 CC2430引脚功能介绍 (29)3.2.3 CC2430的增强型8051内核 (31)3.2.4 CC2430的射频部分 (32)3.2.5 CC2430的其它外围设备 (34)3.2.5.1 直接存取(DMA)控制器 (34)3.2.5.2 MAC定时器 (35)3.2.5.3 模数转换器(ADC) (35)3.2.5.4 温度传感器 (36)3.3 节点的控制和显示电路 (36)3.3.1 控制电路 (37)3.3.2 状态显示电路 (38)3.4 节点的接口电路 (39)3.4.1 USART接口(串行通信接口) (40)3.4.2 JTAG接口 (40)3.5 节点实图 (41)3.6 本章小结 (41)第四章基于ZigBee2006协议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软件设计 (43)4.1 Z-Stack (43)4.1.1 Z-Stack软件架构 (43)4.1.1.1 系统初始化 (44)4.1.1.2 操作系统的执行 (44)4.1.2 Z-Stack项目中的文件目录 (49)4.2 Z-Stack开发软件 (51)4.2.1 IAR EW8051集成开发环境 (51)4.2.2 ZigBee2006协议栈 (52)4.2.3 SmartRF Flash Programmer软件 (54)4.2.4 ZigBee协议分析仪软件Packet Sniffer (55)4.3 Z-Stack开发的一些基本概念 (55)4.4 实验测试 (60)4.4.1 开关灯控制实验 (60)4.4.1.1 功能描述 (60)4.4.1.2 实验程序 (61)4.4.1.3 实验操作及其结果 (65)4.4.2 温度传输实验 (66)4.4.2.1 功能描述 (66)4.4.2.2 实验程序 (67)4.4.2.3 实验操作及其结果 (73)4.5 本章小结 (76)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77)5.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设想 (77)5.2 总结与展望 (78)5.2.1 本文总结 (78)5.2.2 展望 (78)参考文献 (79)附录 (80)致谢 (89)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与设计作者:闫彦含指导老师:何自立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涉及多学科、知识高度集中、在当今国际上备受关注的前沿热点和研究领域。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技术
试论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技术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不断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其中无线传感器的方便快捷性特点使其得以迅速传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无线传感器技术不仅适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还渗透到医疗、教育甚至是国防方面,加强对其的安全保护工作势在必行。
本文主要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的相关问题,分析其破坏其安全性能的种种因素并找到合适的研究对策。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tp212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目前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生活和国家生活中,对人们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保护,尤其要注重军事或者是科技的安全问题,避免消息泄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但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本身的一些特点就非常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再加上外来的一些挑战,对于我们保护网络安全技术的挑战性极大。
因此加大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技术的重视程度,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更好的作用于人们的生活。
1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的相关问题所谓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指由部署在监测区内的大量廉价微型传感器的节点,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自组织网络。
其中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导致无线传感器网络出现种种安全问题:1.1 自组织性以及节点组织的随机性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批量的传感器所组成的网络体系,并没有系统规范化的制度保障,因此带有自发性,不能保障网络体系的稳定和安全。
同时,节点的组织也带有随机性,它们之间的位置在布置之前不能确定,因此不能做好实现的保护工作。
1.2 通信的不可靠性无线网络通信的通道不稳定,并且多跳路由的较大延迟性都不能保证网络通信的安全性,有些重要的信息容易被拦截遭到泄露,网络通信不安全,不能保证信息安全的传输。
1.3 能量的有限性节点在被安排部署之后很难再进行更替,并且某些无线网络设备没电之后也不能进行有效的充电,而无线网络都是由高耗能的设备组成,不能保证无线网络长效的发挥作用,不利于网络通信的发展,我们应该非常重视对低耗能设备的设计改进。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论文)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技术综述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广泛应用之前必须解决好网络安全问题。
本文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易遭受的各种非法攻击,从密钥管理和安全路由协议两个方面介绍了其安全研究的现状,为下一步更加深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攻击;密钥管理;安全路由协议Overview of Security Technology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Abstract:Security issues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must be resolved before it is widely applied. This thesis analyzes a variety of illegal attack which th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easily suffer from and introduces its current situation of security research from two aspects including the key management and secure routing protocol. Then point out the direction clearly for the next in-depth study.Key words: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ttack; key management; secure routing protocol0 引言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大量的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地理区域内感知对象的监测信息,并报告给用户。
与传统网络相比,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无中心、自组织、多跳路由、分布密集、动态拓扑的网络、网络的点数量众多、热点使用有限的电池能量[1]。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研究毕业论文
energy multiplex paths routing theory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与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与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意。
1.1
近年来,微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产生了能够进行局部信息处理和无线通信的分布式设备,这种体积小、价格低廉且低能耗的节点被称作传感器节点。每个传感器节点仅能进行有限的信息处理,但是大量节点相互协作就可以详细观测一个给定的物理环境。大量这样的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自组织构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媒介可以是红外设备或者无线电等。与传统的网络不同,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依靠密集的散布以与相互协作来完成它们的任务。
1.低能耗。低能耗的要求基于两种原因:一是由于传感器节点的体积小,因此能量供给有限;二是由于传感器网络的工作环境往往难以更新电池或因更新代价大而不可操作。节点的能耗大小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存时间具有重大影响,是其核心优化目标之一。
2.可扩展。由于传感器节点可能非常多,因而要求其应用的各项技术能有效用于大规模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从传感器网络开始的,传感器网络经历了如图1-1所示的发展历程。第一代传感器网络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使用具备简单信息信号获取能力的传统传感器,采用点对点传输、连接传感控制器构成传感器网络;第二代传感器网络,具备获取多种信息信号的综合能力,采用串,并接口(如Rs-232、RS-485)和传感控制器相联,构成有综合多种信息的传感器网络;第三代传感器网络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本世纪初,用具备智能获取多种信息信号的传感器,采用现场总线连接传感控制器,构成局域网络,成为智能化传感器网络;第四代传感器网络正在研究研发,现在成形并大量投入使用的产品还没有出现.用大量的具备多功能多信息信号获取能力的传感器,采用自组织无线接入网络,和传感器网络控制器连接,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本文所介绍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指第四代传感器网络。
面向物联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与安全性分析
面向物联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与安全性分析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物联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面向物联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与安全性分析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对于确保物联网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和安全性展开论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指导。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这些节点能够感知周围环境的信息并将其传输给基站。
传感器节点的设计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的核心问题之一。
在面向物联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感器节点的能源管理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的重要问题。
由于传感器节点通常需要长时间运行并且无法更换电池,因此通过设计低功耗的传感器节点以延长其工作寿命至关重要。
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案是利用睡眠功耗管理方法,即在非工作状态下将传感器节点置于休眠状态以减少能量消耗。
另外,采用能量收集和能量传输技术也能有效延长传感器节点的使用寿命。
其次,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也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的重要问题之一。
拓扑结构决定了节点之间的通信方式和距离。
一般来说,星形、树状和网状是常见的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
不同的拓扑结构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例如,星形拓扑结构适用于节点与基站之间的通信,而树状和网状拓扑结构适用于节点之间的通信。
最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分析至关重要。
在面向物联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由于节点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传感器节点易受到各种攻击,如欺骗、篡改和拒绝服务攻击。
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来确保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
首先,身份认证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性分析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传感器节点应该能够验证和识别与网络中其他节点进行通信的实体的身份。
身份认证可以通过使用对称密钥和公钥密码学机制来实现。
其次,传感器网络传输的数据应该被保护起来。
数据加密是防止传感器网络数据被未经授权的实体获取和篡改的重要手段之一。
无线传感网络安全机制分析与设计
无线传感网络安全机制分析与设计随着物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无线传感网络已经成为实现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场景的重要技术基础。
然而,由于传感器节点资源有限、信号传输存在干扰等因素,无线传感网络安全性问题尤为突出。
本文将对无线传感网络的安全机制进行分析,探讨其设计原则及方法,以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一、无线传感网络的特点及安全威胁传感器节点资源有限,功耗较大,无法直接支持复杂的安全算法和对等安全通信,导致网络易受攻击。
自组织、分散式的网络结构使其易受到拒绝服务攻击、中间人攻击、数据篡改等安全威胁。
因此,无线传感网络安全性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无线传感网络的安全机制为了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和可用性,无线传感网络需要采用相应的安全机制。
其安全机制包括存在性验证、机密性保护、完整性保护和防重放攻击等方面。
1. 存在性验证在无线传感网络中,有必要通过身份验证来保护网络的安全。
该过程包括节点身份识别、节点之间密钥交换以及密钥管理等内容。
在密钥交换和密钥管理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密码学工具,比如RSA算法和Diffie-Hellman算法等。
这些算法可以在节点之间交换密钥并在之后的通信过程中使用这些密钥确保通信的安全。
2. 机密性保护在无线传感网络中,传感器节点参与的多数数据通信都需要机密性保护。
因此,加密算法是必不可少的安全机制之一。
对于传感器节点来说,需要考虑算法的执行时间和计算成本,以及加密算法对于处理器的要求。
数据库加密、传输层安全协议(TLS)和虚拟私有网络(VPN)等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机密性保护。
3. 完整性保护完整性保护是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对于任何未经授权的操作或破坏进行防范。
完整性保护机制包括认证码和数字签名等。
任何访问者的异常行为都需要得到控制,无效请求会被拒绝或阻挡。
4. 防重放攻击重放攻击是指攻击者在传输过程中,拦截信息并重复发送,以达到欺骗的目的。
如何防止重放攻击是无线传感网络安全机制的关键要素。
面向未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研究
面向未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研究一、引言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它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医疗保健、智能交通等领域。
然而,由于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分布式特性和传输安全性的限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该文旨在介绍面向未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研究方向。
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安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可以通过无线信道传输数据,这些数据很容易被攻击者窃取或篡改,从而导致数据泄露、伪造等安全问题。
2. 身份认证: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数量很大,节点之间需要相互认证来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位置隐私保护:无线传感器节点通常被布置在公共区域和敏感区域,攻击者可以通过节点的位置信息来进行攻击或破坏。
三、面向未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研究方向为了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研究者一直在尝试提出新的安全方案。
下面是一些面向未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研究方向:1. 安全协议设计安全协议是保证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好的安全协议可以有效防止攻击者的攻击行为。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当更加注重安全协议的设计,例如基于身份的安全协议、基于信息的安全协议等。
2. 网络安全设备设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安全设备被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例如加密技术、身份验证技术等。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当着重于设计更加高效且实用的安全设备,以增强网络的安全性。
3. 隐私保护隐私保护是保护用户隐私的一种有效手段,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当更加注重隐私保护技术的设计,例如基于匿名的隐私保护、基于差分隐私的隐私保护等。
4. 安全防御技术安全防御技术包括攻击检测与修复、攻击追踪等。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当更加注重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来防御和修复攻击行为,以增强网络的安全性。
四、总结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它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面向物联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机制设计
面向物联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机制设计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正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环境监测、智能交通、医疗健康等。
然而,WSNs的安全性问题也随之变得日益突出。
本文将探讨面向物联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机制的设计。
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及安全挑战WSNs具有节点众多、通信距离短、资源有限等特点,使得其安全性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WSNs中的节点通常分布在广大区域,相互之间通信距离有限,这使得网络中可能存在中间人攻击、重放攻击等问题,对数据的可信度和完整性构成威胁。
其次,节点资源有限,包括计算能力和存储容量,导致传统的加密和认证算法难以在节点上实现。
此外,WSNs广泛应用于军事、能源等关键领域,一旦受到攻击,将对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二、WSNs的安全机制设计原则针对WSNs的安全挑战,设计一个有效可行的安全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在设计安全机制时,需要考虑以下原则:1. 资源效率:WSNs中的节点资源有限,因此安全机制应尽可能减少计算和存储开销,以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2. 充分保护数据: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攻击,因此安全机制应确保数据的可信度和完整性,同时防止重放攻击和中间人攻击。
3. 快速检测和响应:WSNs对事件的实时检测和响应能力要求较高,安全机制应能够快速检测到攻击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反击。
三、为了应对WSNs的安全挑战,可采用以下安全机制:1. 密钥管理:密钥管理是建立安全通信的基础,可以采用基于身份的密钥协商协议,如Diffie-Hellman协议,实现无线传感器节点之间的密钥分发和更新。
此外,还可以引入基于时空的密钥预分配方案,将密钥预先分配给节点,以减少对网络中心的依赖。
2. 数据完整性校验: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以使用哈希函数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校验,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被篡改。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技术研究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技术研究一、引言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一组大量的物理装置,包括传感器、计算机和通讯硬件所组成的网络。
它能够实现高效的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存储,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环境监测等领域。
然而,无线传感器网络有其独特的安全挑战,安全问题是其实现和应用的核心问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技术研究,是保障网络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基础。
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挑战1.低功耗、有限资源当今的无线传感器节点,大多由一些非常小的设备组成,其能够实现高效的节能,并以极低的成本生产出来。
然而由于成本和硬件限制,节点内只能内嵌有限运算能力,以及一些非常小的存储器,不能支持复杂的加密算法或防御工具。
同时,传输能源也受到限制。
在如此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设计和实现高安全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就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2.网络拓扑问题与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拓扑不同,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不规则,节点之间的距离和数量不同。
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使用的是广播通信方式,数据是通过多个节点传输的。
其中的每个节点都是对网络进行监视的,这也为恶意攻击者攻入网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3.安全和便携性之间的平衡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具有便携性的网络,能够随时随地布置在需要监测的区域。
然而,网络的便携性导致无线传感器节点需要在更加复杂和危险的环境中运行,包括在野外和户外等恶劣环境下。
这就增加了节点被攻击或被损坏的可能性,安全问题更加突出。
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技术为了保持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信息的安全性,需要针对上述安全挑战,设计和实现一些安全技术。
1.节点bootloader安全策略空姐节点被破坏引发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对于保证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可靠性,整体节点的安全是基础。
简单来说,bootloader是计算机硬件中一种用来启动计算机或者其他电子设备的程序。
基于此,提出了节点bootloader安全策略,即选用出厂时的安全计算机制,确保节点的唯一标识码(NodeID)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不被伪造。
安全可靠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安全可靠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一种由大量分布式、自组织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的网络,用于采集、处理和传输环境信息。
传感器节点通常具有有限的计算、储存和通信能力,因此面临着一系列的安全和可靠性挑战。
设计一个安全可靠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检测系统,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方面:节点安全、数据传输安全、能量管理和可靠性。
首先,节点安全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础。
传感器节点容易受到恶意攻击和物理攻击,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机制来保护节点的安全。
例如,可以使用加密算法对节点之间的通信进行加密,防止信息被窃取或篡改。
此外,还可以采用物理层安全技术来防御物理攻击,如物理层加密和信号干扰技术。
其次,数据传输安全是保护数据完整性和隐私的重要环节。
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传输通常通过无线信道进行,容易受到窃听、数据篡改和重播攻击。
为了保护数据传输的安全,可以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和身份认证机制。
数据加密技术可以通过加密算法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而身份认证机制可以验证通信双方的身份,防止伪造节点参与数据传输。
另外,能量管理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由于传感器节点通常由有限的电池供电,能量消耗必须合理管理,以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
能量管理的方法包括节点休眠技术、能量平衡协议和能量收集技术。
节点休眠技术通过使节点进入低功耗休眠状态来节省能量。
能量平衡协议可以通过调整节点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方式,使网络中的能量均衡。
能量收集技术可以通过利用环境能源来为节点供电,如太阳能电池板和振动发电器。
最后,可靠性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在环境检测系统中,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可以采用冗余传输和数据融合技术。
冗余传输技术可以通过多次传输同一数据来消除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数据融合技术可以将多个节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设计和实现安全可靠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检测系统时,需要综合考虑节点安全、数据传输安全、能量管理和可靠性等方面的需求。
【精品】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方案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题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方案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目录教师评语Ⅰ答辩记录Ⅱ毕业设计任务书Ⅲ毕业设计开题报告Ⅳ中英文摘要V引言 (1)第一章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础知识 (3)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述 (3)1.2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架构 (3)1.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需求 (5)1.4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协议 (6)1.4.1 概述 (6)1.4.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 (6)1.4.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重要性 (9)第二章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性分析 (10)2.1 攻击种类 (10)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防范对策、安全协议概述 (11)2.2.1 路由安全协议 (11)2.2.2 密钥管理协议 (14)2.2.3 安全定位协议 (16)第三章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协议有效方案设计 (18)3.1 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的安全性能 (18)3.2 典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的方案和协议 (18)3.2.1 Eschenauer随机密钥预分配方案 (18)3.2.2 对E-G方案的几种改进 (19)3.2.3 基于栅格的密钥预分配方案 (22)3.2.4 基于组合论的密钥预分配方案 (23)3.2.5 SPIN协议及LEAP协议 (23)3.2.6 基于IBC的密钥预分配方案 (25)第四章总结 (29)参考文献 (30)引言随着微电子技术和MEMS技术的不断进展,作为信息获取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技术——传感器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性分析与改进方案设计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性分析与改进方案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由许多节点组成的自组织网络,这些节点通过无线连接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
由于其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控制、环境监测等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以提高其安全性。
首先,我们需要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开放性和分布性使其容易成为攻击者的目标。
常见的安全威胁包括数据窃听、数据篡改、拒绝服务(DoS)攻击等。
在采集传感器数据的过程中,数据可能被窃听,导致隐私泄露。
另外,攻击者可能修改传感器数据,导致误判和错误决策。
此外,DoS攻击可能导致网络瘫痪、能源浪费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安全威胁,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方案。
首先,引入安全认证机制来确保网络中的节点是合法的。
每个节点可以分配唯一的身份标识,并使用加密算法保护其身份验证过程。
这样可以防止未经授权节点进入网络,并提高整个网络的可信度。
其次,加强数据的保护措施。
传感器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需要进行加密,以防止数据窃听和篡改。
可以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和公钥加密算法结合的方式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此外,还可以使用散列算法来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完整性校验,以便及时发现数据篡改行为。
另外,引入多路径路由机制来提高网络的鲁棒性和抗攻击性。
通过建立多条路径,即使部分路径遭到攻击或中断,网络仍能保持通信,并能够及时检测和恢复被攻击节点。
此外,使用动态密钥管理方案可以防止密钥泄露和密钥失效的问题,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此外,网络中的节点应该能够检测和抵御各种类型的攻击,包括DoS、虫洞攻击、节点伪造等。
可以利用入侵检测系统来监测网络中的异常行为,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另外,节点间的协作和相互信任也是提高网络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通过建立信任机制,节点可以相互验证并共享可信度信息,以便更好地进行协作和合作。
最后,为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还应该注重网络的管理和维护。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设计技术
内容提要
1. WSN安全挑战 2. WSN安全需求 3. WSN安全威胁 4. WSN基本安全技术 5. WSN加密技术 6. 节点安全技术 7. WSN服务组件安全 8. 总结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设计技术
WSN加密技术
• 在安全设计中,几种常见的加密技术:
– 公钥密钥 – 对称密码 – 消息认证 – 硬件加密
– 多路径路由增强入侵容忍 – 路由更新限制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设计技术
入侵检测
• WSN IDS实现不能回避的问题是:由于 资源受限,不可能在每个节点上都运行 一个全功能IDS代理;而且,WSN通常 是高密度冗余部署,让每个节点都参与 分析邻居传来的所有数据包明显多余和 浪费资源;那么如何在WSN中合理地分 布IDS代理,进而合理分配IDS任务。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设计技术
正常节点通信被俘获概率
Random key predistribution schemes for sensor networks
• q-composite协议直接扩展了E&G基本方 案,即要求节点对之间至少共享个密 钥才能建立安全通信
被俘获节点数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设计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设计技术
WSN基本安全技术
• 基本安全框架(SPINS)
– SPINS安全协议族是最早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的安全框架之一,包含了SNEP和μTESLA 两个安全协议。
– SNEP协议提供点到点通信认证、数据机密 性、完整性和新鲜性等安全服务。
– μTESLA协议则提供对广播消息的数据认证 服务。
新的安全威胁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设计技术
WSN安全挑战
• 安全设计时,须着重考虑的无线传感器 网络的三大特点: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与保护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与保护在现代社会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其可以帮助我们收集和传输数据,从而满足我们的各种需求。
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也面临了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
在本文中,我将讨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与保护,包括其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存在问题无线传感器网络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安全问题。
这是因为无线传感器网络易受攻击,例如黑客攻击、病毒攻击等等。
攻击者可以窃取机密信息、破坏网络和控制传感器等等。
此外,无线传感器网络还面临着传输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问题。
由于采集到的数据可能包含机密信息,如位置、电力或能源消耗信息,这些信息如果泄露出去,将对个人隐私或商业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如何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在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时,关键在于预防和响应于网络攻击。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防范网络攻击。
1. 加密传输加密传输是防范网络攻击的基本措施之一。
在传输数据时,加密技术可以对数据进行加密,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一旦数据加密,攻击者就无法解密数据,这将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机密信息。
2. 采用多云架构多云架构是另一个重要的防范网络攻击的措施。
它通过将数据存储在多个不同的云中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这样一来,假设一个云被攻击了,数据和信息不会完全消失。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数据泄露的风险,并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3. 验证用户身份验证用户身份是防范网络攻击的另一个重要措施。
用户身份验证可以防止未授权的访问和信息泄露,并维护数据的完整性。
在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时,一般都需要用户提供用户名和密码以进行身份验证。
在进行身份验证时,我们可以使用双重身份验证等高级技术,以进一步加强用户身份认证的安全性。
4. 设置防火墙设置防火墙也是防范网络攻击的基本措施之一。
防火墙能够限制某些未授权访问并保护系统,从而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防火墙可以隔离网络,过滤恶意数据和流量,并阻止未授权的数据访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题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方案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目录教师评语Ⅰ答辩记录Ⅱ毕业设计任务书Ⅲ毕业设计开题报告Ⅳ中英文摘要V引言 (1)第一章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础知识 (3)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述 (3)1.2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架构 (3)1.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需求 (5)1.4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协议 (6)1.4.1 概述 (6)1.4.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 (6)1.4.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重要性 (9)第二章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性分析 (10)2.1 攻击种类 (10)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防范对策、安全协议概述 (11)2.2.1 路由安全协议 (11)2.2.2 密钥管理协议 (14)2.2.3 安全定位协议 (16)第三章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协议有效方案设计 (18)3.1 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的安全性能 (18)3.2 典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的方案和协议 (18)3.2.1 Eschenauer随机密钥预分配方案 (18)3.2.2 对E-G方案的几种改进 (19)3.2.3 基于栅格的密钥预分配方案 (22)3.2.4 基于组合论的密钥预分配方案 (23)3.2.5 SPIN协议及LEAP协议 (23)3.2.6 基于IBC的密钥预分配方案 (25)第四章总结 (29)参考文献 (30)引言随着微电子技术和MEMS技术的不断进展,作为信息获取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技术——传感器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伴随着信息时代网络化的进程,传感器信息获取技术已经从过去的单一化渐渐向集成化、微型化和网络化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后PC时代,后PC时代的一个特点就是推动了计算机从桌面系统和数据中心进入到物理环境中。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是在以上技术的进步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集成了监测、控制和无线通信技术的网络系统。
传感器网络节点一般搭载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感知物理世界。
它采用多跳的传播和无基础设施组网,节点既是信息的采集和发出者,又充当信息的路由者,具有规模大、自组织、动态性、应用相关、以数据为中心等特点。
无线传感器网络不同于传统的无线网络:其一,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数目众多,一般没有全球唯一的网络标识符,传统的有线、无线网络中,每个节点都有唯一的地址用于路由。
传感器网络是以数据为中心,某些节点之间的路由是不需要的,所以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不宜采用传统的路由协议。
其二,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的流向是多对一的,需要的信息一般是来自一个区域,经过数据融合后,得到需要的信息,再传送到目的节点——sink节点,由其统一交付给用户。
其三,传感器节点电能和存储容量都很有限。
由于在被观测对象内部或附近部署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一个节点中收集的数据有可能和其他附近节点收集的数据存在因为这些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数据是相同或相近的,即存在冗余信息,传输数据会消耗大量的节点能量,因而没有必要将这些数据全部发送给汇聚节点。
这就需要路由协议具有数据融合能力,以提高带宽利用率。
其四,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大部分节点不像传统的Ad hoc网络中的节点一样快速移动,因此没有必要花费很大的代价频繁地更新路由表信息。
由于是无线传输、电池供电、覆盖范围和节点生存期受到一定的限制。
一个现实问题是如何在远处从部署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提取数据,一种方法是连接WSN和现有的网络设施,包括国际互联网。
今天大部分网络使用的是IP协议作为其基本的技术,因此,如何实现把WSN和IP网络互联网成为了热门的研究课题。
因为WSN采用多跳的传播和无基础设施网组,在野外或战场等恶劣且偏远的环境中,在电力系统以及运营通信网络覆盖不到的地方,却往往是传感器网络大有用武之地,依靠计算机等功率较大的设备实现对野外目标探测传感器的实时监控并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访问是不现实的,采用低功耗单片机或微控制器组成的系统,利用以太网供电技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拓展以太网的覆盖范围,延伸了WSN接入点的作用半径,成为具有实用和研究意义的课题。
第一章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础知识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述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当前国际上备受关注的由多科学交叉的新兴前沿研究热点领域。
简单地说,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就是由许多集传感与驱动控制能力、计算能力、通信能力于一身的资源受限(指计算、存储和能源方面的限制)的嵌入式节点通过无线方式互联起来的网络。
也指在特定应用环境中布置的传感器节点以无线通信方式组织成网络,传感器节点完成指定的数据采集工作,节点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将数据发送到网络中,并最终由特定的应用接收。
WSN是由大量密集部署在监控区域的智能节点构成的一种网络应用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
广泛运用于设施安全、环境监控、工业应用、交通控制等。
与传统的无线Ad hoc网络不同,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没有统一的标识,节点之间按通过广播,多跳的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交换;节点数量大,随机分布,密布较大,网络拓扑结构随时间动态变化,节点设各供电电源能量有限,生命周期短。
所以WSN需要研究新的技术,以保证实现网络能量消耗最小化,节点生命周期最大化,能量负载均衡化,以及通信能力最优化的目标。
WSN技术涉及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集中在网络层的路由协议、链路层的MAC协议、系统节能策略以及同步和定位等共性技术。
WSN应用的目标是协作的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地区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给观察者,因此它的三个要素是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
因此可以说WSN将逻辑上的信息世界与客观上的物理世界融合在一起,改变了人类与自然界的交互方式。
随机分布的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模块的微小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网络,借助节点中内置的形式多样的传感器测量所在周边环境中的热、红外、声纳、雷达和地震波信号,从而探测包括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体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众多我们感兴趣的物质现象。
在通信方式上,虽然可以采用有线、无线、红外和光等多种形式,但一般认为短距离的无线低功率通信技术最适合传感器网络的使用,为明确起见,一般称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
[6]1.2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架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如图1-1所示,传感器网络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节点(sensor node)、汇聚节点(sink node)和管理节点。
大量传感器节点随机部署在检测区域(sensing region)内,以自组织方式构成网络,通过多跳中继方式将检测到的数据传送给汇聚节点,最后通过互联网或卫星到达管理节点。
用户通过管理节点对传感器网络进行配置和管理,发布检测任务及收集检测数据。
[7]图1-1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传感器节点是一个微型的嵌入式系统,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通信能力非常有限,能量也很有限。
传感器节点除了进行本地信息的收集之外,还要对其他节点转发来的数据进行融合。
相比较而言,汇聚节点各方面的能力要强得多,并且具有足够的能力供给。
汇聚节点通常与外部网络直接相连,负责发布管理节点的检测任务,并把收集的数据转发给外部网络。
传感器节点一般由数据采集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这四部分组成。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数据的采集和转换,处理器模块负责数据处理,无线通信模块负责与其他节点进行数据传输,能量供应模块负责运行所需的能量,通常采用微型电池。
传感器节点的处理器通常使用嵌入式CPU,如Intel的8086.另外系统还需要一个微型化的操作系统以进行任务调度与管理,如UC Berkeley的TinyOS,嵌入式Linyx等。
图1-2描述了节点的组成,数据感知单元通过对传感器所在区域进行数据采集和感知,进行模数转换;经由数据处理单元对数据信号进行简单处理后由数据传送单元调制后发射出去。
[17]图1-2 传感器节点体系结构1. 数据采集模块:由一组传感器和数模转换装置构成的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将周围环境的物理现象转换成数字信号,例如测量所在周边环境中的热、红外、声纳、雷达和地震波信号,从而探测包括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体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众多用户感兴趣的物理现象。
数据采集模块提供了采集信息的能力,将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联系起来。
2. 处理器模块:由处理器和存储器构成的处理器模块,负责协调无线传感器各个模块的工作,如对数据采集模块获取信息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存储,控制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的工作模式等。
处理器模块提供了处理信息的能量,将无线传感器节点智能化。
3. 无线通信模块:由短距离无线收发电路构成的无线通信模块,负责与其他无线传感器邻居节点或基站进行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模块提供了传输信息的能力,将单独的无线传感器节点联接成为协作网络。
4. 能量供应模块:由电池构成的能量供应模块,为无线传感器的其他模块提供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