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主观性试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哲学主观题型解题思路归纳
哲学主观题型解题思路归纳题型一:运用xxx哲学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要求同学们运用指定的某一(或某些)原理,分析阐明材料中的具体问题,不需要同学们猜测或判断其隐含什么哲学道理。
在解这类题时,应做到以下四点:第一,仔细阅读材料;第二,回顾相关的原理内容;第三,把原理和材料中的具体问题有机结合;第四,答题格式是“原理+材料”。
例1:材料在拟定“十二五”规划建议过程中,全会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全会指出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把握发展规律,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结合材料,分析我党在拟定“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是如何体现意识能动作用的。
(12分) 答:①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十二五”规划建议的提出,体现了意识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分)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能够正确反映物质。
全会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3分)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全会指出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3分)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体现了意识对生理活动的调控作用。
(3分)例2(08全国Ⅰ39)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
(10分)答:①整体与部分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
在我国,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②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相互依存。
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国家整体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高中政治主观性试题解题技巧
高中政治主观性试题解题技巧主观性试题题目的构成:主观性试题一般由“材料”和“题问”两部分组成。
有时没有材料,只有题问。
这类题目往往比较容易。
主观性试题的解题技巧:一、认真审题(一)审题问:1.“题问”的构成:“题问”一般由“范围限定”、“题问角度”、“题问落脚点”三部分组成。
2.审“题问”(1)审题问的范围限定:题问的范围限定主要是“所用知识范围的限定”,有时还包括其它条件的限定。
一般主观性论述题(限制性试题)都有明确指定知识的运用范围,有些试题对所用知识范围不作限定(扩展性或开放性试题)。
例1.(1998高考)某市国有纺织企业面向市场,采取了限产压绽等一系列措施,部分职工下岗。
该市政府积极推进实施再就业工程,为下岗职工提供就业信息,举办多种实用技能培训。
一些下岗工人很快便重新上岗,而有些人留恋“铁饭碗”,又不愿从事服务业等工作,因而很难实现再就业。
(1)运用经济常识,指出该市纺织职工下岗的原因。
(2)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为什么要把再就业工程当作大事来抓。
(3)从哲学上考虑,是什么原因影响了某些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
在例1中“运用经济常识”、“运用政治常识”、“从哲学上考虑”就是所用知识范围的限定。
在有的试题题目中,要求“结合上述材料”等字眼,可列为“其他条件的限定”。
(2)审题问的角度:题问的角度就是指试题要求作答者以什么身份从什么角度来作答。
如例1第(1)问“指出该市纺织职工下岗的原因”、第(3)问“什么原因影响了……”要求作答者以专家学者的身份,对下岗的原因作全面具体分析。
第(2)问“政府为什么要……”要求作答者从政府的角度来回答。
就经济常识而言,经常出现的角度有:生产者(企业或农民)、消费者、管理者(政府)、学者、我们(青年学生)等;就政治常识而言,经常出现的角度有:国家(含政府、人大等)、政党(主要是中共、民主党派、政协等)、公民(含青年学生)、学者等。
(3)审题问的落脚点:题问的落脚点就是试题要求作答者回答的中心话题(问题),突出体现答题内容和命题意图。
哲学主观题解题指导
哲学主观题解题指导哲学主观题解题三部曲1.读题干,看要求用什么哲学原理,定位原理2.抓材料,找体现原理的句子3.写答案,先摆原理,再结合材料一.(2012年北京卷)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
欧洲中世纪时,地图主要由神职人员绘制。
当时欧洲的世界地图千篇一律: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居于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呈“T”字型,把世界分割为欧、亚、非三部分。
中国古代地图大部分由官方或士大夫绘制,主要用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和作为读史的辅助工具。
在中国古代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中国占据绝大部分图幅,政区表现较为准确,中国疆域之外则绘制简略,严重失真。
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早期地图绘制者认为地球是平的。
15.16世纪哥伦布等航海家证实地球是圆的。
随着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的世界地图日益精准,更好地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
结合材料,说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12分)记忆:来源动力标准归宿解析(1)世界地图的绘制历史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世界地图的精确绘制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成的。
(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推动了世界地图的绘制日益精准。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绘制的世界地图是否与地理实际相符合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
(5)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绘制世界地图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践需要。
本题已经给定原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就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理论,具体包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真理性的检验标准、目的与归宿等。
其次分析材料可知,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人们对世界地图的绘制也是有限的,可见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随着人类实践范围的扩大及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世界地图日益精准,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及检验标准。
满足了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与归宿。
回答的关键是按着材料+原理或原理+材料的模式,不能就理论说理论,或者抛开理论只谈材料,这都是片面的。
哲学主观题的题型及解题方法
①首先要有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 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②又要搞好局部(优化部分结构), 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辩证法:发展观
原理内容(世界观)
1、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原理 ①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 根本属性;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2、规律原理
方法论要求 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
作用的。
造主观世界的关系原 理
在改造世界中,要实现主观与客 观、个人与社会的正确统一。
NO.2 掌握题型与相应解题方法, 在审题中过方法关。 哲学问答题常见题型
• 题型一:“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唯物论、辩证法、认
识论、价值观) 对上述材料进 行分析 或者 “ 找
NO.1 知识储备,过基本知识关
能力备考是重点,落实基础是关键。
1. 分清知识板快,过范围关; 哲学四大板块: (1)(辨证)唯物论 (2)(唯物)辩证法 (3) 认识论 (4) 价值观、人生观 2. 熟记原理内容与方法论,过知识关;
唯物论
知识 板快
原理名称
原理内容(世界观)
方法论要求
整个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 坚持无神论, 1.世界物质性 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 原理 反对有神论 原是物质。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 2.物质和意识 质的反映 的辨证关系 (2)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原理 ①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 ②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1)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 3.尊重客观规 能 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律与发挥主观 能动性的辨证 (2)认识和利用规律,要充分 发挥主观能动性 关系原理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使主观符合客观(具体 的历史的统一) 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 正确的意识 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 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 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哲学主观题解题技巧
题型五: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 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哲学道理,强调回答问 题要有针对性。 对于启示类题目,一般应从三方面考虑:
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先要分析材料; 二、是要明白我们应该怎么办,应吸取什么教训,坚持什么、反对什么; 三、结合设问和材料,抽象出给我们的启示。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 办”。
①物质决定意识,它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议是在 农村改革发展实际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并通过的,这一决议符合我国经济发展 的总体布局和阶段性特征。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它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 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这一决议对于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 用,能够指导我们解决好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 ③规律是客观的,它要求我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 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是在尊重社会主义建设规 律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例:(08全国卷Ⅱ)38.材料一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加快实现 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 结合起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 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和再分配 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中注重公平”的哲学依据。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针对我国09年大学毕业生增加,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实际 就业市场不适应等情况,国家制订了有关的就业政策。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或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求树立正确的意识。国家完善 各项政策和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实现就 业的重要措施。
哲学答题技巧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很多学生在初学哲学时谈主观题色变,不知道如何去解答主观题。
这时需要教师的帮助,从以下几方面逐步训练主观题的答题技巧。
1.总结主观题的原理内容学生初学时,面对主观题不知道写什么内容,原因在于没有对原理进行总结。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主观题的原理内容和方法论进行完整的总结归纳。
在归纳时,要注意对学生讲清楚,这个原理的名称、核心句和扩展句,方法论的核心句和扩展句。
必要时,要求学生把原理总结到作业本上,便于学生记忆掌握。
2.讲解主观题的答题格式学生初学的时候,写原理基本都不分段,或者每句原理都分段写一句,或者原理﹑方法论和材料很混乱。
对于此类现象,要告知学生:标准答案中,是按原理给分的,属于一个原理的要写在一段,另一个原理要再分段写。
这样便于改卷教师评卷,也利于学生获得较高分数。
对于初学的学生,要训练主观题的答题格式,即要求分段写原理,每段的格式是原理、方法论和材料。
初学时一定要学生多练习,多动手写,教师指导。
3.解释如何结合材料初学时,结合材料分析,被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是难点。
学生不知道如何结合材料分析,常常是从材料中摘抄一句或几个词,更有的学生干脆不写材料。
对于此类现象,一定要提醒学生:在主观题的标准答案中,材料是占有近一半分数的。
如果只写原理不写材料,即使原理写得再完美也只能拿到一半的分数;如果摘抄一只半句的材料分析不到位,也是会扣掉材料分的。
对于初学的学生,教师要举例教学生如何结合材料。
例如原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材料,可以结合题目材料这样写,“根据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现象”(此是物质),“国务院要求各地方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台相关措施。
”(此是意识)基本上也就是像套数学公式一样,把物质决定意识用材料中的词句自己组织语言表述出来。
4.提醒注意问题的原理限定和材料限定学生经常是不看问题,直接就把自己会背的原理方法论乱写一气,或者是觉得材料中体现了某个原理就写上了,殊不知问题中限定了“用唯物论原理解释材料”。
哲学大题解题技巧
哲学大题解题技巧哲学主观题的方法和技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设问明确答题范围和角度1、审设问明确答题范围。
主观题一般由材料和设问构成。
材料蕴涵着知识点,而设问却规定着答案的范围。
通过审设问明确使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还是价值观、人生观的相关知识来分析回答问题。
比如下面这道题:某贫困地区县政府要组织群众开垦荒山,可是荒山上长满了一亿多株的酸枣树,新树种不活,老树又挖不掉。
于是县政府组织农科人员对荒山进行实地考察,同时借鉴外地经验,从外地购入枣树进行接穗。
经过 5 个村的试验,使经济价值不大的酸枣变成了经济价值很大的甜枣。
“ 一花引来万花开” ,试验成功后,调动了农民承包荒山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使得该地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的有关知识,说明该县政府是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
如果不看问题,可以写的知识点要比实际答案多得多。
比如“ 一切从实际出发” 、“ 联系的观点” 等都可以写。
但此题已经做了限制,即“ 运用矛盾分析法的有关知识” ,所以答案就不能多写。
2、审设问明确答题角度。
一般说来,提问不外乎三种:一、“ 是什么,体现什么道理,二、“ 为什么,我们就要从必然性(原因),和影响性(意义、作用:积极作用、消极作用;后果:积极后果、消极后果)等几方面来回答” 。
三、“ 怎么样,即我们对题目所提供的现象或观点采取的态度或措施。
如果题目中的观点正确或为良好现象,那么我们应怎么样坚持和发展;如果题目中观点错误或为不良现象,那么我们应怎么样避免、克服。
”从难度看是逐渐加深,从知识点看“ 是什么” 和“ 为什么” 侧重于原理,“ 怎么样” 侧重于方法论意义。
从能力要求看,“ 是什么” 主要考查知识能力,“ 为什么” 主要考查分析能力,“ 怎么样” 更倾向于考查适用能力,所以,不同的提问角度要求同学们作出相应的不同的解答。
如上题设问的是“ 怎么样” 的问题,侧重于方法论意义角度。
政治哲学主观题解答方法与万能答题模板
政治哲学主观题解答方法与万能答题模板高考政治哲学主观题解答“四步骤”法那么,怎样才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呢?一般地说,“四步骤”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所谓“四步骤”法,就是指在解答哲学主观题时,要按“材料层次化,层次要点化,要点观点化,观点材料一体化”四个步骤进行。
下面以一道试题为例,来谈谈“四步骤”法的运用。
例:我国提出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而江苏省委提出了江苏在全国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任务。
总体构想是:到2010年左右,全省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左右,全省总体上基本实现现代化。
江苏省的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呈扩大趋势,苏南发展势头极好,而经济薄弱县几乎都在苏北地区。
2002年,苏南人均GDP为3456美元,苏中为1360美元,苏北为924美元。
针对这种情况,江苏对苏南、苏中、苏北提出了不同的要求:2007年前,苏南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2年前,苏中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苏南总体上基本实现现代化;2017年前,苏北先于全国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苏中部分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苏南进一步提高现代化水平。
江苏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提出和制定的哲学依据是什么?解答步骤:一是材料层次化。
即分解材料,分清其层次,把握其要旨。
本题的材料较长,按照题意,我们必须从材料中找出江苏省提出和制定了哪些目标,这是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工作。
通过材料的层次化,我们可以理出两大层次:江苏省提出了“两个率先”的目标;江苏省制定了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发展目标。
这样就把复杂的材料简单化、明确化了,抓住了材料的要旨,为下一步解题打好了基础。
二是层次要点化。
即紧扣题意从材料每一层次中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出每一层次的要点,这是第一步工作的深化和细化。
江苏省为什么要在全国提出“两个率先”的目标?江苏省为什么要制定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发展目标?原因和意义各是什么?通过对每一层次中有效信息的分析,我们不难概括出以下要点:①从原因上看,江苏省根据本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了“两个率先”的目标;根据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制定了三大区域发展目标。
哲学常识主观性试题的“三步”解题法
扣住象征春色 的“ 字 , 雨前” 见和“ 后” 花” 以“ 所 雨 情 景 相对 比 、 映衬 , 露 出 一 片 惜 春 之 情 。雨 前 , 天 吐 春 刚刚降临. 才l= 花l 】出骨朵儿, { 尚未 开放 ; 而雨后 , 花事
思路方 法
3 4
“ I
一法
■一
■ 苏 典枝
高考试题 中总是会有运用哲学常识解答的主观 性试题 , 要答好此 类 试题就要 运用 “ 二 ” 题法 。 -步 解 下 面就 以 20 高 考重 庆 文综 卷 第 3 题 第 3问 为 09年 8 例 分析 , 让大 家体 会 这 种方 法 的作 Ⅲ 。
秀 山 县 堤 古 镇 ; 灯 歌 舞 之 乡; 、 矿 深 加 石 花 锰 钒
工 基 地
( ) 料 一 、 是 如 何 体 现唯 物 论 和 辩证 法 道 理 3材 二
的?
第 一步 : 审清 设 问 , 明确 任 务 。 审清 设 问 , 确 任 务 是 做 好 试 题 的 前 提 。~ 要 明 审 清知 识 范 围 。 如 : 唯 物论 、 证 法 、 识 论 还 是 是 辩 认 人生观 、 价值观等 , 本题中的知识范围是唯物论和辩 证法。二审设 问指示我 们解决 什么问题 , 清题 目 弄 要求 回答“ 是什么” “ 、为什么” 还是“ 怎么样” 是 回答 , 原理还是方法论要求等。本题要求回答相关原理和
材料二 :
地 区
特 色与 优 势
黔 江 区 南 海 地 震 遗 迹 景 观 ; 销 重 庆 的 “ 小 畅 双 绿 ” 珍 珠 兰 花 茶 牌 黄 水 国 家森 林 公 园 ; 国黄 连 优 质 生 产 全 石柱县 基地 ; 中国农业 银行重庆分 行授 信贷款
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分析
(四)创新 18.辩证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 (2)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因素,保留合理因素, 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3)要求我们立足实践,树立创新意识。——扬弃、在什么的基础上推 出,自主创新等 19.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 新意识,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扬弃、在什么的基础上推出, 自主创新等 20.创新的作用:(说明为何创新以及体现了创新的什么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 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的变革,推动人类思 维和文化的发展。
(1)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这就要求我们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 住主流。——在认识或评价某事物的时候,既要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好的一面,但是一个方面 是主要的。比如: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利大于弊;总的来说等(3)矛盾的的主、次方面相互 排斥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分清主流和支流,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做到 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材料强调次要方面。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探索真理)关键词:实践 认识 真理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物质性、社会 历史性。——强调实践的计划步骤/阶段特点等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经历过××事情(实践)才第一次懂得了什 么道理,获取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经过××事情(实践),以前的认识进 一步完善(发展)了。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经过××事情(实践),已 有的认识得到了证实。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为了解决××问题,国家出台××政策措 施(政策措施出台后,有利于解决××问题) 3.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指导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在 ××的指导下,做××事情。 4.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以前 怎样,现在怎样;甲地怎样,乙地怎样等 5.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与时俱 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以 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认识(而且是正确的),后来,随着实践的发展,又形成 了新的正确理论。
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实用,必备!)
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综述:在解答哲学试题时,审题时注意设问对知识的限定。
要注意“原理+方法论+材料分析”的模式。
“依据类”应着力于原理,“如何做”和“启示”应重点阐述方法论。
考大切口时,原理方法论尽量简写,考小切口则要详写。
一、辩证唯物论(也叫唯物论,探究世界的本质)关键词:物质、意识、规律、主观能动性1.材料中要求用“唯物论”或“辩证唯物论”知识进行论述时,其答题模板是什么呢?①物质决定意识,。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材料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
+材料③规律具有客观性。
这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材料④物质是运动的,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材料2、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或“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回答问题①原理: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材料.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材料c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②方法论: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材料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
+材料4、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5、运用“规律”或“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①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材料②规律具有客观性,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规律。
+材料③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材料二、唯物辩证法(也叫辩证法,把握世界的规律)关键词:联系和发展(辩证法的总特征、基本观点)、矛盾(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实质与核心)联系观(联系的特点+整体和部分)1、联系特点的原理方法论①联系的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哲学主观题目解题技巧
题型二:运用特定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或从特定理论角 度分析为什么要这么做?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要求同学们运用给定的特定原理,分析阐 明材料中的实际问题,不需要同学们分析其内含的哲学依据。 在解这类题时,应做到以下四点:第一,回顾原理内容,理 清这一原理的内涵及方法论要求;第二,仔细阅读材料,理 清题意,审好题,答出原理的具体内容;第三,把原理和实 际问题联系起来,运用原理(一般道理)分析实际问题(具 体),说明理论的正确性;第四,综合回答,首尾呼应,得 出结论,表明态度。如:(2004年高考北京卷第41题)运用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分析上述材料。(2005年全国高 考文科综合试卷Ⅲ38)运用普遍联系的原理说明企业理性投 资和政府宏观调控的依据。(2004北京文综第39题)上述材 料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
参考答案:第一,该县领导坚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 论联系实际,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围绕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步伐的目标,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上下功夫。第二,该县 领导重视发挥正确意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充 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牢记"两个务必",艰苦奋斗,勤俭办 一切事业。第三.该县领导坚持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点, 以不增加农民负担为前提,把每件实事办成"民心工程", 深人到群众最困难的地方去,切实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 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第四,该县领导善于抓重点,着 力解决主要矛盾,切实把扶贫工作作为第一要务,作为头 等大事抓紧抓好抓出实效,以此带动全县经济的发展。
哲学主观题解题方法
1、做到理论结合材料 2、理论要求世界观和方法 论结合3、分点阐述(一般要求三点以上)4、重点 分析材料,注意材料的关键字和标点,逐句分析。
题型一: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什么)哲学道理(或蕴含着 什么哲学道理,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此题型要求同学们根据设问中的指导语和背景材料选定答题 时所用的基础知识和答题的方向、范围。这种题型有时会缩 小考查范围,如体现什么唯物论原理、什么辩证法原理、什 么认识论原理、什么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等。如:1、(2000 年全国高考政治卷第34题)云南省制定发展战略的思路主要 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2、(2003年全国高考卷第39题) 2002年夏天,北京等地为缓解当地旱情,采取了许多人工增 雨的措施,明显增加了降水。试分析“人工增雨”所体现的 哲学道理。
高三复习-哲学主观题解题技巧及答题思路
哲学主观题解题技巧及答题思路哲学主观试题从题型来看,主要有直接问答、如何体现哲学道理、辨析试题、为什么及怎么样等。
做哲学主观题要学会理清答题思路,下面是哲学主观题解题技巧,希望大家答题时都能静下心来。
哲学主观题有哪几类题型一是直接问答。
如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是一致的?这类试题直接根据课本知识作答就行。
二是体现、如何体现哲学道理、原理。
这类试题,就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块向逐一做答,一句原理,一句材料分析。
三是辨析试题。
辨析试题有完全肯定、完全否定、正误混合,其中主要是正误混合。
做答需要分清试题的层次,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回答。
如:规律是客观的,规律是亘古不变的,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这就有三个层次,我们就可以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回答就可以了。
四是为什么、怎么样、意义、说明什么道理等这类试题。
这类试题需要从不同的块板,不同的角度回答。
五是直接运用什么知识回答。
如果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回答什么。
从上面各类题型来看,2、4、5需要的做答是一个原理(世界观、方法论),一句分析,最好是原理在前,分析在后。
点击查看:高考各科精华答题技巧汇总哲学主观题解题技巧及答题思路首先,读问题的限制词,如:唯物论、辩证法、价值观等。
读后应快速回忆这块板的知识。
第二,再读问题,还有什么样的限制词,回答什么问题,回到什么类型的题型第三,阅读材料,读出刚回忆出的哪些知识。
最好是用词表示自己读出的知识。
第四,细读材料,把刚读出的知识再去读材料,是不是这些知识,有没有读漏。
第五,根据材料,确定作答的主次。
第六,根据题型,按作答要求作答。
高中政治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与规范
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与规范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主观题的成绩呢?总的来说,就是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熟记教材知识,进行合理的习题训练,注重答题技巧和规范,不断积累回答各类主观题题型的解答经验,以期在解题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政治主观性试题学生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 1、基础知识未落实:①概念界定不清——判断失误;②观点理解不透——迁移失败;③知识表述不全——要点失缺;④人文通识不广——思维失活。
2、常规能力未到位:①无法提炼有效信息——茫然失措,切题困难;②不能形成有机联系——思路不清,运用失当;③没有结合热点分析——东拉西扯,要点不明;④难以形成稳定观点——观点游离,点睛缺失。
3、解题技巧未掌握:①命题特点不清——定位不准;②问题要求不明——破题不易;③答题过程不白——思路不顺;④答题套路不熟——得分不高。
4、思维、答案有欠缺:①术语不准,辞不达意;②层次不清,逻辑混乱;③答案不全,丢三落四;④主次不分,详略不当;⑤不分段落,一逗到底;⑥书写潦草,难以评判。
二、主观题的类型按设问方式分,主观题主要有“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大类。
(一)“是什么”类的设问除了“是什么”还有“体现”和“反映”等设问方式。
(二)“为什么”类的设问除了“为什么”还有“原因”、“依据”、“意义”、“影响”等设问方式。
(三)“怎样做”类的设问除了“怎样做”,还有“如何”、“建议”、“对策”、“启示”等设问方式。
(四)此外,“理解”、“认识”等设问出现时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方面考虑,但是否要从这三方面组织答案,要视具体试题而定。
三、主观题解题的技巧和规范总的来说,主观题解题要做到“研究设问明关系,通读材料抓主题,细读材料分层次,活用归纳与演绎;根据设问找原理,理论联系实际要对齐,列出提纲再对照,语言规范有条理。
”(一)审题:审题过程“六部曲”(看、抓、悟、联、列、思) 1、看:看什么——看设问;怎么看——要看出设问的范围<政治学科的考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四个必修模块和《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选修模块,哲学又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主体<主要是政治生活中要区分主体包括国家、公民、政府、人大、政党制度(党、政协、民主党派)、民族、宗教、外交>等,并一次性将所有的问题看完。
道德与法治主观题解题方法及题例分析
(九年道法上册练习卷32题)概括材料中体现出的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
第三,答题思路(本环节需要训练答题模板,针对不同题型来训练)
参考答案表述不全面
对比教材P5倒数第二行的表述
第四、结合材料作答
1.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 值—联系教材知识 2.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小康—联系 教材知识 3.脱贫---联系教材知识
一
获取和解读信息类设问
建构思维模型
提取信息:
1.提取显性信息——直观描述材料本身的信息 2.提取隐性信息——关联分析材料之间的信息
解读信息:
特别提示:对信息的提取、 整合与解读,都是基于一 定的视角或模型。因此, 找准提解信息的认知图式 至关重要。(横比、纵比)
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揭示问题,提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定性分析 1.依据学科理论(教材中找) 2.依据国家意志(问题与政策,从时政中找) 3.依据即时学习的新知(从材料中找)
题例分析
(九年道法上册练习卷32题) 概括材料中体现出的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
• 第一,划好关键词 (划:材料、题干、设问、主语)
题例分析例
(九年道法上册练习卷32题)概括材料中体现出的我国改革开放 取得的成就?
本题联系教材知识点:P5
第二,找准知识点。(训练初期重点是找准教材知识点,即学科理论) 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揭示问题,提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定性分析 1.依据学科理论(教材中找) 2.依据国家意志(问题与政策,从时政中找) 3.依据即时学习的新知(从材料中找)
解题思维过程(依据国家意志提解信息)
☆材料信息:
现行联合国标准下的7 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 球减贫人口总数7 0 % 以上。
☆信息解读:(依据当年国家意志——脱贫攻坚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步找思路:
回归教材选依据,把有效信息还原成书本考点。练习: (1)“根据当地实际”—— 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2)“精神、思想、理想、价值观”—— 意识反作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因地制宜、特色、特点、不同”——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推广典型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和而不同”— — 矛普和矛特的关系 (5)“既看到成就又看到问题”—— 对立统一要求一分为二的观点 (6)“分清主流、看清本质”—— 矛盾的主要方面
(分点分段、原理最先、政治术语)
二、总体要求: 审设问 审材料 找思路 组织答案
第一步审设问:
1、定范围: (1)设问直接明确加以限制 “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 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等,这些限制一定 要加以留心。 (2)设问没有直接明确限制 要把材料和设问结合起来进行判断,根据材料和设 问中的“题眼”来确定相应知识。 2、定方向(指向角度) (1)如果是集中思维的题,则要通过对材料逐句分析, 分析出设问中的理论是怎样体现的。(如例31(1) “材料一体现的唯物论”) (2)如果是发散思维的题,要挖掘材料,从多角度、 多层面进行论述。(如 “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
第四步组织答案
答题规范要求
1、戴帽子:一般是观点、论点亮在本题或本角 度的最前面,不要让阅卷老师去为你一点点的 找答案 2、扣料子:紧密结合材料,格式一般是 “原理+方法论+材料” 3、分段子:能分段就分段,能分点就分点,强 调书写序号化,清晰化
哲学主观性试题
解题思路与技巧
一、以往主观性试题失分原因剖析:
1、从基础知识看:原理记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清、观点理解 不透、知识表述不全
(背、理解记忆、会而不全)
2、从解题方法看:知识界定不清,设问限定 不明,抓不住关键词,信息不会利用
(唯物论/认识论/ 辩证法、原因/结果、分析理解)
3、从规范要求看:要点不明确、逻辑不严密、 语言不规范、字迹不清楚
第二步审材料:
1、抓“中心”:通读材料把握大意
理解和把握情境材料的中心意思,归纳中心宗
旨,围绕中心做文章。 2、分层:逐句分析分出层次 首先看标点符号、对材料作语文式的分层。其 次要认真分析每层蕴含的主要观点 3、找“眼”:找出材料关键字眼 抓住材料的关键词语,挖掘每一个“有效信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