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传播的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教育传播学知识点

教育传播学知识点

教育传播学第一章(1)绪论;教育传播学是教育学与传播学等多个领域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而独立的学科。

教育中有传播,传播中教育,二者相互需要,相互扶持。

(2)传播的定义:传播就是人与人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是一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传播是受双方借助,媒体和符号,通过信息的交流和沟通,达到相互影响的活动过程。

(3)传播的类型:大自然的传播,动物的传播,人类的传播,机器的传播,(4)人类的传播包括: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5)大众传播的核心特征:1它针对较大的数量的,异质的和匿名的受众。

2消息是公开传播的,安排消息传播的时间,通常是以同时到达大多数受众为目的,而且其特征是稍纵即逝。

(6)传播的功能:传播的心理功能(社交功能和内传功能)传播的社会功能探测,协调,娱乐(7)国际传播问题研究委员会在《多种声音,一个世界》长篇报告中以全球眼光归纳了八种传播功能:(获得信息情报:社会化;动力;辩论和讨论;教育;发展文化;娱乐;一体化)(8)教育传播的概念: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得目的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9)教育传播的演进:视动传播阶段;口语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电子视听传播阶段;多媒体互联网交互传播阶段。

(10)什么是传播学: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它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也是传播研究者对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形成的知识体系。

(11)传播学的五位奠基人及其主要贡献:1拉斯韦尔:(5w模式)2拉扎斯菲尔德:(二级传播理论)3勒温;(把关人)4霍夫兰(将心理学引入传播学研究领域第一人)5施拉姆;(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大众传播学》)教育传播系统第二章传播过程的基本属性(1)教育传播是一个过程(2)教育传播是一个系统(3)教育传播过程互相联系又互为循环(4)教育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行为具有多种可能性1.有意图的传播者一未接收的受播者2.有意图的传播者一偶然的受播者3.有意图的传播者一有意图的受播者4.无意图的传播者一未接收的受播者5.无意图的传播者一偶然的受播者6.无疑图的传播者一有意图的受播者教育传播过程与要素分析传播过程是一种表示时间不断变化运动的信息传递的现象教育传播过程的六个阶段(1)确定教学信息(2)选择传播媒体(3)媒体传递信息(4)接受和解释信息(5)评价和反馈(6)调整和在传递教育和传播过程的要素分析(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2)教育信息与教育媒体(3)干扰(噪音)(4)反馈(5)教育传播环境(6)教育传播效果教育传播过程的模式(核心)模式的含义:模式是作为真实世界理论化和简约化的一种表达方式模式的建立模式的功能(1)组织(2)启发(3)预测(4)测量传播过程的经典模式传播过程的经典模式(1)亚里士多德传播模式扼要地列出了五个最基本的传播要素:说话者演讲内容听众场合及效果(2)拉斯韦尔传播模式是传播主体是传播内容是传播媒介是传播对象是传播效果教育传播过的经典模式(1)罗密佐斯基双向传播模式传播模式对教育传播活动的启发与应用(1)确定了教育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确定信息选择媒体通道传送接受解释评价反馈调整和在传送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2)结构性(3)功能性(4)层次性教育传播系统教育传播系统的子系统(1)功能系统(2)控制系统(3)支持系统教育传播系统的基本特点(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皆为积极的主体(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皆借助符号进行信息交流(3)教育信息传递的三程性交流存在着三个方向:教一学(第一程)学一教(第二程)教一学(第三程)(4)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互影响(5)教育传播现象的复杂性第三章(1)信息定义;‘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表征。

石大现代教育技术讲义第4章 教育传播媒体

石大现代教育技术讲义第4章 教育传播媒体

第4章教育传播媒体学习目标1.理解教育传播媒体的基本概念。

2.了解视听媒体的基本类型与主要特点。

3.了解常用视听媒体的基本工作原理。

4.理解各种视听媒体的教学应用方式及其特点。

4.1教育传播媒体世间万物无时不在进行信息的传递,一切信息的传递都必须依赖着媒体这个中介物。

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时,必须考虑为了有效实施这一活动而选择何种教育传播媒体。

因此,了解教育传播媒体的一般概念,熟悉常用教学媒体的基本知识与功能,掌握它们的选择和使用技能,是教育工作者基本的专业素质要求。

1.教育传播媒体什么是媒体?加拿大学者麦克鲁汉(Marshall McLuhan)认为:•媒体是人体的延伸一一笔是手的延伸,书是眼的延伸,广播是耳的延伸,电视是眼和耳的延伸。

媒体的变化,会引起人的感官的变化,引起感觉重心的转移。

例如:使用书本,感觉重心是视觉;改用录音,感觉重心就从视觉转移到听觉了。

•媒体也是信息一一随着媒体而来的〃内容〃可能是另外一种媒体。

如:电影的内容可能是一部小说、一部戏剧,或是一部歌剧,而小说、戏剧、歌剧都属于媒体。

•媒体有〃冷〃、〃热〃之分一一对象参与程度小的是热媒体,如报纸、书籍、广播;对象参与程度大的是冷媒体,如电影、电视。

•媒体是导致社会变动的最强大动力一一影响并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改变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

什么是教育传播媒体?教育传播媒体是传递教育教学信息的物体,是连接教育者与学习者双方的中介物,是用来传递和取得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

2.教育传播媒体的分类(1)传统教育传播媒体(2)现代教育传播媒体2教育传播媒体功能与特性1.在教育传播活动中的基本功能传递信息。

•存储信息。

•控制学习。

2.在教育传播活动中的特殊作用•给教学活动提供具体的经验,使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的意义更加明确,使抽象事物的概念更加清楚,防止过分重视讲述形式的教学。

•促进学习者的思维活动,供给更加详细的思考材料以扩大经验的范围,提供模仿的良好示范以训练正确的观察与思考方法。

教育传播的基本模式

教育传播的基本模式

教育传播的基本模式教育传播是指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将知识、信息和观念传递给受众,以促进其学习和思考的过程。

在教育传播中,有几种基本模式被广泛应用,它们分别是一对一传播、一对多传播、多对多传播和媒体传播。

一对一传播是指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直接互动。

这种传播模式常见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过程。

教师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技能,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

这种模式能够满足学生个别差异的需求,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深入思考。

一对多传播是指教育者向一组学习者传递信息和知识。

这种模式常见于课堂教学和讲座等场景。

教育者通过演讲、讲解和示范等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学习者。

学习者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等方式与教育者进行互动。

这种模式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使得大量学习者能够同时受益。

多对多传播是指学习者之间相互交流和分享信息。

这种模式常见于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等活动。

学习者通过互相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探索知识和分享经验。

这种模式能够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学习者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媒体传播是指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向广大受众传播教育信息和知识。

这种模式常见于电视、广播、网络和社交媒体等渠道。

教育者通过制作和发布各种教育资源和内容,使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和获取教育资源。

这种模式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育资源得以广泛传播和共享。

教育传播的基本模式包括一对一传播、一对多传播、多对多传播和媒体传播。

这些模式在不同的教育场景中应用广泛,并相互补充和影响。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传播模式,可以更好地促进教育的传递和发展,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教育传播理论

教育传播理论

有问题?去提问吧!第五节教育传播理论传播(Communication)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信息交流的社会现象,是由传播者运用适当的媒体,采用一定的形式向接受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它是按照确定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媒体将相应内容传递给教学对象的过程。

一、传播模式传播是一种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复杂过程。

传播学者研究传播过程,往往先将这个过程简化为若干个组成要素,然后分析这些要素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这样就构成了多种多样的传播模式。

这里介绍在当前比较有影响的几种传播模式。

(一)拉斯威尔传播模式1948 年,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威尔 (Haold Lasswell) 在一篇论文中提出了一个用文字形式阐述的线性传播过程模式。

如图 1-4 所示图 1-4 拉斯威尔传播模式该模式简要阐述了传播行为包括的五个要素:谁(Who)、说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 、对谁说 (To Whom) 、有什么效果 (With what Effect) ,这就是著名的“五 W 模式”。

从拉斯威尔传播模式的五个传播要素,我们得到传播研究的五大内容:1. 控制分析研究“谁”,也就是传播者,进而探讨传播行为的原动力。

2. 内容分析研究“说什么” ( 或称信息内容 ) 以及怎样说的问题。

3. 媒体分析研究传播通道,除了研究媒体的性能外,还要探讨媒体与传播对象的关系。

4. 受众 ( 对象 ) 分析研究那庞大而又复杂的受传者,了解其一般的和个别的兴趣与需要。

5. 效果分析研究受传者对接收信息所产生的意见、态度与行为的改变等。

拉斯威尔传播模式在大众传播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对现代媒体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但这一模式过于简单,具有以下明显的缺陷:首先,它忽略了“反馈”的要素,它是一种单向的而不是双向的模式,由于他的模式的影响,过去的传播研究忽略了反馈过程的研究;其次,这个模式没有重视“为什么”或动机的研究问题。

教育传播学知识点总结

教育传播学知识点总结

教育传播学知识点总结教育传播学知识要点第一章传播: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移动。

传播的类型: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人的内在传播传播的功能:沟通、协调、教育、娱乐教育传播功能:在沟通、协调、教育、娱乐的基础上培养合格的公民和人才。

教育传播四要素:教育者、教育媒体、教育信息、受教育者教育传播学(15~18)第二章教育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媒体、编码、解码、噪音、反馈和效果。

编码过程包括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

将信息转换为符号称为信源编码,将符号转换为信号称为信道编码。

解码过程包括信道解码和接收解码。

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符号称为信道解码。

将符号转换为信息含义的过程称为接收器解码。

教育沟通模式应遵循的原则:1科学性科学性是指构建教育传播模式所依据的理论是正确的,必须科学的反映教育传播的规律,揭示教育传播各要素的关系。

2.现实模型应该来自现实。

现实的感应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它应该有一定的现实基础来反映实际情况。

简明模型是现实的简化形式,应该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而不是全面性。

4操作性构建的模式应思路清晰,符合逻辑,所需的条件应容易实现。

5.创新的新模式比原有模式更能反映现实,发现事物的新联系;一个好的榜样不仅要反映现实,还要高于现实,体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教育传播的基本模式(图、评价)p32~391拉斯韦尔模式第一个模拟考试是w模式:谁、什么、什么渠道、什么样的效果(传播者-媒体-受众效应)在大众传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开创了传播模式的研究方法。

但是第一次模拟考试太简单了。

此外,1忽略了“反馈”因素2不重视“为什么”或移动研究。

3.关注传播者的地位,忽视甚至剥夺传播者的“主体参与”地位。

2香农-韦弗模型这一传播模式能解释人类的一般传播过程,成为其他许多传播模式的基础。

她系统考虑了“信号”与“信息”之间的转换关系,运用数学模式测量信息量、信号与通道容量。

还分析了噪音等干扰因素的问题。

教育传播学知识要点

教育传播学知识要点

《教育传播学》知识要点第一章教育传播学概论一、传播1、传播的含义传播是人们通过符号、信号、传递、接收与反馈信息的活动;是人们彼此交换意见、思想、情感,已达到互相了解和影响的过程。

2、传播学主要考察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是人的传播,特别是人对人的传播。

3、传播的内涵①传播一般是在两个以上的若干人中进行的②传播是一种过程③传播是一种互动④传播必带信息⑤传播需以符号和信号为中介⑥传播可以通过语言、文字,也可以通过音乐、图画、戏剧、舞蹈,甚至所有人的行为都可以是传递信息的媒体⑦传播的目的,在于分享信息,互相影响,建立共识,不断调节各自的行为态度⑧广义的传播,包括一种机器影响另一种机器程序的信息传播,即机器的传播,当然也包括自然界动物、植物之间的信息传播。

4、传播的类型传播一般分为四大类:自然的传播,动物的传播,人的传播,机器的传播。

人的传播又分为人的内在传播,人对人的传播。

人对人的传播主要有四种类型: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教育传播)。

通常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是人的传播,特别是人对人的传播。

5、传播的功能传播的主要功能是:沟通,协调,教育,娱乐。

第一个功能是沟通。

通过传播,可以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沟通信息,使之互相了解,建立关系,发展友谊。

第二个功能是协调。

通过传播,可以协调个人或群体的行为。

第三个功能是教育。

教育主要是传递前人的思想、经验、知识与技能,这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系统的传播行为。

第四个功能是娱乐。

传播的娱乐功能十分明显。

二、教育传播1、教育传播的概念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

2、教育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异同①大众传播的目的一,主要是通报消息、提供娱乐、宣传教育。

教育传播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合格公民,造就优秀人才。

②大众传播的对象,主要是成年人为主题的一般大众。

教育传播媒体的名词解释

教育传播媒体的名词解释

教育传播媒体的名词解释当今社会,教育传播媒体在教育领域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教育传播媒体是指通过传媒工具和技术手段,传播教育内容、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以促进教育的发展和促进学习者的全面成长。

教育传播媒体包括了多种形式,例如图书出版、电视广播、在线教育平台、移动应用程序等。

一、教育图书出版教育图书出版是最传统的教育传播媒体形式之一。

它通过文字和图像的组合,将知识和信息固定在书籍中,便于学习者随时查阅。

教育图书不仅包括教科书、辅导书,还有各种参考书、题库等,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同时,图书的出版也需要考虑文化传承和价值观的传递,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价值观念的塑造。

二、电视广播教育电视广播教育是以电视和广播为主要媒介的教育传播形式。

通过电视台和广播台向观众和听众传递教育内容和知识。

电视广播教育既可以提供专题讲座、学术研讨等高层次的教育节目,也可以提供体育、文化等多种形式的教育节目。

它具有视听效果好、内容形式多样等特点,能够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增强学习的乐趣和兴趣。

三、在线教育平台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线教育平台成为教育传播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线教育平台通过网络技术,提供在线课程、学习资源和交互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便利、灵活的学习方式。

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节奏,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

在线教育平台也为教育从业者提供了分享教育资源和知识的平台,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四、移动应用程序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应用程序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育传播媒体。

移动应用程序通过手机应用的形式,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和学习辅助等功能。

学习者可以通过移动应用程序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练习和查阅。

同时,移动应用程序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教学工具和管理平台,方便教师进行教学和学生管理。

综上所述,教育传媒媒体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便捷化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图书出版、电视广播、在线教育平台和移动应用程序等形式的教育传媒媒体不仅扩大了教育的覆盖范围,还提高了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教育传播学(全)

教育传播学(全)

1。

传播传播是人们通过符号、信号,传递、接收与反馈信息的活动;是人们彼此交换意见、思想、情感,以达到相互了解和影响的过程;(传播处处存在,时刻存在)世界处处充满了传播现象,生命的每时每刻都再进行传播活动,生命不息,传播不止.2.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媒介即传递信息的工具,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通道,包括传统教育媒体与现代教育媒体(指在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从信源到受传者之间承载信息和载体或工具)。

4.传播者即这个系统的控制者,各种学习条件的安排者,也是教育信息的发送者(发起传播的人或组织,利用某种传播技术和工具,以发出信息主动作用与他人)。

5.传播内容即信息(即教育信息,以知识构成的各种课程,而这些内容不能凭空传出来,必须将其转换成某种符号通过某种媒体才能传播出去)6.受传者即教育信息的接受者,包括学生、其他学习人员(受众即传播内容的接受者,通常指“观众、听众、读者").7.传播效果传播在受教育者身上引起的变化,称为传播效果。

8.反馈将传播效果传递给传播者的过程称为反馈.9。

信息是指具有某种意义的消息情报知识材料数据等,是指对消息接受者来说预先不知道或对某种事情的预报,信息以物质载体,以符号来展现,以媒介来传递的省资源省空间省能量产物。

信息是指消息、知识和情况,是减少或消除某种情况不确定性的东西,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规律的表征.10.教学系统是教育系统的子系统.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由各种教学要素有机结合而成并有一定影响的教学功能整体。

11。

受众传播活动的对象,信息传播的接受者。

12。

教育传播即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

13。

信息资源是人通过一系列的认识和创造过程,采用符号形式或存储在一定载体(包括人的大脑)之上可利用的全部信息。

《教育传播学》教案

《教育传播学》教案

《教育传播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教育传播学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基本理论。

2. 掌握教育传播的过程、要素和方式。

3. 学会运用教育传播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 提高教育传播素养,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指导。

二、教学内容1. 教育传播学的概念与发展历程教育传播学的定义教育传播学的发展历程教育传播学的重要性2. 教育传播的基本理论教育传播的基本概念教育传播的心理学基础教育传播的社会学基础3. 教育传播的过程与要素教育传播的过程概述教育传播的要素及其作用教育传播的过程模型4. 教育传播的方式与技巧口头传播书面传播非言语传播现代传播技术5. 教育传播的应用与实践教育传播在教学中的应用教育传播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教育传播在教育改革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教育传播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教育传播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教育传播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实践演练法:设计教育传播的实际操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参与讨论积极性等。

2. 期中考试:测试教育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

4.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教育传播学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育传播学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3. 案例库:收集教育传播的实际案例,便于分析与讨论。

4. 参考文献:提供丰富的教育传播学相关文献,拓展学生视野。

5. 在线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六、教学安排1. 教育传播学的概念与发展历程(2课时)2. 教育传播的基本理论(3课时)3. 教育传播的过程与要素(4课时)4. 教育传播的方式与技巧(3课时)5. 教育传播的应用与实践(4课时)6. 教育传播案例分析(2课时)7. 教育传播实践演练(2课时)8. 教育传播学综述与展望(2课时)9. 课程总结与反思(1课时)10. 考试与评价(1课时)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育技术学 第六章 传播理论

教育技术学 第六章 传播理论
共识律
不共识-> 共识-> 不共识->
谐振律
教师传递信息的“信息源频率”同学生接受信息的 “固有频率”
选择律
“代价与效果比”
匹配律
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特性
传播技术
态度
成分
结构
视 听 触
知识
内 容 社会制度 文化 处理 符 号


SMCR模式(D.K.Berlo)
传播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说明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要素 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双向性 确定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 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的若干规律
1.说明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要素
Who
谁 教师或其他信息源 教学内容
第六章 传播理论
任课教师:钱玲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 Email:iceqianling@
教育技术的传播学基础
传播是利用媒体把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传者 的过程。 传播的类型
教育和传播的关系
教育的本质 传播的本质 教育与传播的共性 教育传播
教育的定义
广义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 形成和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过程都是教育。广义的教育 可以分为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和社会教育。 狭义教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向受教育者的 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 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构成要素:不论是广义和狭义的教育,其基本构成要素 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和受 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
传播的概念
强调“信息共享”的概念
传播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亚历山大.歌德)
强调“影响”的概念
( 1 )传播是传播者传递刺激以影响接受者行为的

第二章 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

第二章 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

第二节 教育传播模式
网络教育传播模式 2-2-3 网络教育传播模式
一、基于网络的课堂讲授型的教育传播模式 二、基于网络的个别辅导的教育传播模式 三、基于网络的讨论式教育传播模式 四、基于网络的探究式教育传播模式 五、基于网络的专题网站式教育传播模式
第二节 教育传播模式
网络教育传播模式 2-2-3 网络教育传播模式
谁 说什么 通过什 么渠道 对谁 产生什 么效果
Who 谁
says What 信息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s 接受者 媒体 效果
第二节 教育传播模式
2-2-2 教育传播的基本模式
一、几种著名的传播模式
3.香农-韦弗模式: 3.香农-韦弗模式:单向线性传播 香农
确定信息 选择媒体 通道传送 接受解释 评价反馈
调整再传送
第一节 教育传播过程
2-1-3 教育传播过程的设计
一、教育信息的设计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 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策略: 渐进分化策略、逐级归纳策略、 渐进分化策略、逐级归纳策略、整合谐调策略 五段教学策略: 五段教学策略: 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 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 九段教学策略 假设-推理教学策略: 假设-推理教学策略: 问题-假设-推理-验证- 问题-假设-推理-验证-结论 示范-模仿教学策略: 示范-模仿教学策略: 定向-参与性练习-自主练习- 定向-参与性练习-自主练习-迁移
二、教育传播的基本模式与典型模式
1.教育传播的基本模式 1.教育传播的基本模式
教育环境
教 育 者
教 育 信 息 反馈

《教育传播学》课件

《教育传播学》课件
育传播的重要发展方向。
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技术与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教 师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如何适 应这一变化,发挥教师在教育传 播中的新作用,是教育传播面临
的重要挑战。
06 教育传播学案例 分析
案例一:在线教育平台的传播策略
总结词
在线教育平台的传播策略是教育传播学中的重要案例,它涉及到如何通过互联 网和数字媒体有效地传递教育信息。
详细描述
在线教育平台如Coursera、Udemy和edX等,通过精心设计的传播策略,吸引 了大量学习者。这些策略包括制作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利用社交媒体和论坛进 行互动交流、以及利用数据分析来优化课程和提升学习效果。
案例二
总结词
MOOCs是一种新兴的教育传播模式,它通过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方式,打破了传统 教育的门槛,使得更多人可以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特殊群体的教育需求
如何针对特殊群体如残障人士、少数民族等提供 适合他们的教育传播内容,实现教育公平,是教 育传播的重要挑战。
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数字化教育的推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教 育已成为趋势,如何将教育与技 术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效果是教
育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学习者个性化需求的增加,要求 教育传播更加精准、定制化,如 何利用技术实现个性化学习是教
评估方法
评估传播效果的方法包括实验法、调查法、内容分析法等。 通过对传播效果的评估,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 优化教育传播过程,提高教育传播的效果和质量。
03 教育传播学的应 用领域
教育教学
教学策略
评估与反馈
教育传播学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 略,如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等,以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绪论-教育传播的概念和特点

绪论-教育传播的概念和特点

文明程度的提升。
02
教育传播的核心概念
传播与教育传播
传播的定义
传播是指信息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传递、接收 与反馈的过程。
教育传播的定义
教育传播是特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定合适 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 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 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01
教育传播的受传者是特定的,即 在校学生或社会成员。
02
受传者具有不同的年龄、性别、 文化背景等特征,因此教育传播 需要针对不同受传者的特点进行 个性化传播。
媒体的多样性
教育传播可以运用多种媒体进行,如语言、文字、图像、音 频、视频等。
不同媒体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可以相互补充,提高教育 传播的效果。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媒体形式不断涌 现,为教育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教育传播的发展历程
01 口语传播阶段
人类早期的教育传播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 行。
02 文字传播阶段
随着文字的出现和发展,教育传播开始以书写和 印刷为主要手段。
03 电子传播阶段
电子技术的出现使得教育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 时代,如电影、电视、广播等电子媒体被广泛应 用于教育领域。
教育传播的重要性
教育传播的模式
教育传播模式是指在教育传播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作方式的描述。常见的教育传播模式有直线传播 模式、循环传播模式、系统传播模式等。这些模式揭示了教育传播的内在机制和规律,为优化教育传播效果提供 了理论支持。
03
教育传播的特点
明确的目的性
教育传播是以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培养社 会所需的各种人才为目的的一种活动。

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应用

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应用

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应用概述教育传播是指通过教育的方式,将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传递给学习者的过程。

在教育传播中,有一些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以提高传播效果,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和发展。

原理一:启发学习兴趣•教育传播不应仅仅是灌输知识,还要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引入活动和案例,让学习者参与其中,并尽可能与学习者的个人经验和兴趣相关。

•创造有趣的教材和教学环境,鼓励学习者主动探索和发现。

原理二:个性化教育•学生在智力、兴趣、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个性化教育对于提高教育传播效果非常重要。

•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差异化教学。

•提供不同的学习路径和资料,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原理三:交互式学习•通过交互让学习者参与到教育传播中,提高学习效果。

•利用讨论、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鼓励学习者参与互动,积极思考和表达。

•教师可以成为学习者的指导者和引导者,激发学习者的思考和创造力。

原理四:应用型学习•教育传播的目标是使学习者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强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习者进行实践和实践反思,提高学习的可持续性和实效性。

原理五:多媒体技术支持•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教育传播形式。

•利用图表、视频、声音等多媒体元素,激发学习者的观感和注意力,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教育传播更加生动、直观和有趣。

原理六:持续评估和反馈•教育传播过程中需要进行持续评估和反馈。

•及时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和困难,根据学习者的反馈做出相应调整。

•鼓励学习者自我评价和互评,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结论以上是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当教育工作者能够充分拥抱这些原理,并灵活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能够提高教育传播效果,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教育传播基本原理

教育传播基本原理

教育传播基本原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教育传播,作为一门跨学科的领域,其基本原理承载着深远的意义。

谈谈如何将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用于课堂教学

谈谈如何将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用于课堂教学

谈谈如何将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用于课堂教学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教育传播的最终目的,是要取得良好的教育传播效果。

教育传播效果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传播过程完成之后,受教育者在知识、能力和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以及与此相关的教学效率、教育规模等。

研究发现,教育传播要取得好的效果,须遵循一些原理或规律,其中利用媒体进行传播的几个主要原理为:1 、共同经验原理教育传播是一种信息传递与交换的活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必须建立在双方共同经验范围内。

一方面,对学生缺乏直接经验的事物,要利用直观的教育媒体帮助学生获得间接的经验;另一方面,教育媒体的选择与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经验。

–教师与学生必须把沟通建立在双方共同经验范围内,才能进行有效的传播;–要使学生了解一件事物,教师必须用学生经验范围内能够理解的比喻,引导他们进入新的知识领域。

教育媒体的选择与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经验。

2 、抽象层次原理抽象层次高的符号,能简明地表达更多的具体意义。

但抽象层次越高,理解便越难,引起误会的机会也越大。

所以,在教育传播中,各种信息符号的抽象程度必须掌握在学生能明白的范围内,并且要在这范围内的各抽象层次上下移动。

–传播的内容必须在学生能明白的抽象范围上进行,并且要在这个范围内的各抽象层次上下移动;–既要说出抽象要点,又要用具体事物来支持;讲了熟悉的具体事物,又要分析、综合、推理、演绎得出抽象的概念。

3 、重复作用原理重复作用是将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或用不同的方式去重复呈现。

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将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重复呈现。

如在几个不同的场合下接触某个外语生词,以达到长时记忆。

二是将一个概念用不同的方式去重复呈现。

如同时或先后用文字、声音、图像去呈现某一概念,以加深理解。

–将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重新呈现,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同一概念用不同的方式去重复呈现,能增强教育传播效果。

4 、信息来源原理有权威、有信誉的人说的话,容易为对方所接受。

教育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区别和联系

教育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区别和联系

大众传播是‎传播者用专‎门编制的内‎容,通过媒‎体,对广大‎受众进行信‎息交流的活‎动。

而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

它是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教育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不同点‎:(1)‎目的不同。

‎大众传播的‎目的,主要‎是通报消息‎、提供娱乐‎、宣传教育‎。

教育传播‎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合‎格公民,造‎就优秀人才‎。

(2)‎对象不同。

‎大众传播的‎对象,主要‎是成年人为‎主体的一般‎大众。

教育‎传播的对象‎,主要是正‎在成长的年‎轻一代。

‎(3)传者‎不同。

大众‎传播的传者‎,主要是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的编辑记‎者和节目的‎制编者。

教‎育传播的传‎者,主要是‎教师、教育‎管理者和教‎材编制者。

‎(4)传‎播方式不同‎。

大众传播‎主要是一种‎间接的传播‎,是传者通‎过媒体(报‎刊、图书、‎电影、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向‎广大公众进‎行传播。

教‎育传播既可‎以通过媒体‎的间接的传‎播,又可以‎是面对面的‎直接的传播‎。

(5)‎反馈不同。

‎大众传播中‎的反馈过程‎,一般迂回‎缓慢,具有‎更多的单向‎传播特点。

‎教育传播能‎较快地反馈‎信息,具有‎更多的双向‎交流特点。

‎(6)信‎息要求不同‎。

大众传播‎中,信息的‎选择,有很‎大的随意性‎。

在教育传‎播中,信息‎的选择,有‎严格的规定‎性,要求高‎度的科学性‎大众传播‎与教育传播‎的相同点:‎两者都是人‎的传播活动‎,都是以信‎息为核心的‎.学习教‎育传播学的‎意义在于通‎过传播学的‎眼光来分析‎教育教学过‎程,并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达到教‎育教学最优‎化的效果。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使‎自己对教育‎传播学这一‎新兴学科的‎总体框架有‎大致的认识‎;对教育传‎播学的发展‎脉络有基本‎的了解,并‎能够对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思‎考;帮助自‎己提高跨学‎科学习的能‎力,以及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能够为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实际教育‎工作和研究‎工作打下基‎础教育传‎播的最终目‎的,是要取‎得良好的教‎育传播效果‎。

教育传播理论

教育传播理论

教育传播理论教育传播理论是一种关于教育交流的观念和模型。

它是一种基于传播学的学科,将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应用到教育领域中,旨在研究人们如何接受和传播教育信息的过程。

教育传播理论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显著的影响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教育传播理论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理论框架以及实践应用情况。

一、基本概念教育传播理论是一门研究学科,它对教育、媒体和传播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

它认为教育过程是一种信息传递过程,传达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教育的过程离不开审核、编排、传播和反馈回访等环节。

因此,教育传播理论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目标的传播:这涉及到教育内容的设计、组织和传播过程,以及教育目标对受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2.教育信息的传播:这包括教育信息的编制、传播渠道的选择和实现,以及对于教育信息传播的形式和内容的监控与关注。

3.教育受众的传播:教育接受者与传播者间的互动,受众文化、心理与态度特征,对于教育信息的接受、表述、传播和评价等。

二、历史背景教育传播理论起源于20世纪上半叶,当时教育传播理论主要集中在对于公共教育和大众传媒的研究上。

20世纪40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金纳思考如何利用有机条件反应的技术进行教育,这一思路引发了教育界广泛关注。

20世纪50年代,美国日久节目出现,不断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推动了教育节目的出现和发展。

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社会变革和群体关系的多元化,教育理论逐渐从客观的知识传递,向个体情感体验和沟通交互方面转化。

三、理论框架教育传播理论的主要理论框架包括:1.传播过程模型:该模型认为,教育传播是一个信息传递和反馈的过程,它由源头、信息、媒介、受众和效果等五个要素组成,每一个要素都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教育传播的生态系统。

2.信息处理理论:该理论模型认为,人们对信息的接受、转化和处理是基于人类认知活动的。

它从人的思维和记忆机制的角度来探讨教育信息的传递和接受。

3.多媒体理论:随着新媒体应用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多媒体教育正在逐渐替代传统教育,并成为教育传播理论的新研究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化学习和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流形式! 教育传播要素的变革:教师、学生、信息、媒体 教育传播方式的变革:课堂教学——网络学习;
MOOC;在线学习;数字化学习
第三节 教育传播学
一、传播学
1、什么是传播学——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 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 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 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 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
4、学习和研究教育传播学的意义:
使我们认识教育传播的过程、本质、规律。 可以指导我们有效地学习\教学。 有助于我们知道自己应具备哪些素质和知识结构,
从而指明学习的方向。 有助于提高人际传播与沟通技能、技巧。 可以指导我们克服教育弊端,进行教学改革。 可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可以促进教育科学的现代化。
3、理解传播概念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传播在两人以上之间进行的; ②传播是一个过程;③传播是一种互动的活动; ④传播的四个基本要素(通道、传者、受者、信息); ⑤传播媒体的多样性(语言、文字、音乐、舞蹈,
行为等); ⑥传播活动的广泛性,人际传播,机器传播,
动植物间传播 ⑦传播是有目的的。
二、传播的分类:
传播: 自然的传播;动物的传播; 人的传播;机器的传播。
人的传播:人对人的传播;人 的内在传播。
人对人的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教育传播。
人际传播
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 形式:面对面直接传播
以媒体为中介 的间接传播
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是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内 部成员之间开展的信息交流活动:
5.我国教育传播学的建立
80年代初,华南师范大学,施拉姆教授,余也 鲁博士
1984年,期刊 1985年,教育传播学教材 1987年,专业必修课 1988年,江西师范大学,魏奇教授 1988年后,陆续开设教育传播学课程
3、教育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异同
相同:都是人的传播活动,以传播信 息为主。
相异:目的、对象、传者、形式、反 馈、信息的选择不同 。
二、教育传播的四大特点
1.明确的教学目标 2.严格的教学内容 3.特定的教学对象 4.教学媒体的多样性
三、教育传播的演化与发展
1.语言传播阶段(方言是如何形成的?) 特征:信息少、媒体简单、方式(口—耳)、感官:听
觉,简单、快捷 局限:距离有限,不易保存。 2.文字传播阶段:
特征: 信息量、媒体、传播方式;传播感觉重心;打 破时空;局限性:抽象。 3.电子传播阶段:
特征:优越性:表现力强;扩大数量规模;增值快;适 用面广泛。
4 .网络传播阶段:下节课提问与讨论!!
四、互联网引发的教育变革
教育传播观念的变革: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 学习方式的变革:传统的学习——数字化学习
2、传播学的五位奠基人
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
勒温(卢因);霍夫兰;
施拉姆(宣伟伯)
二、教育传播学
(一)、教育传播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重媒体阶段 2.重过程阶段 3.重优化阶段
4 .重效果阶段
(二)、教育传播学的学科性质 和研究对象
1.学科性质:单一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 合学科、横断学科) 属于交叉学科中的边缘学科。
2.定义:教育传播学是综合运用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理 论和方法,去研究和揭示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过 程和规律,以求得最优化的教育效果。
3.研究对象:
总体上是教育传播现象及其规律。
具体包括九方面: ①教育传播系统的研究; ②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的研究; ③教育传播内容的研究;④教育传播符号的研究; ⑤教育传播通道与媒体的研究; ⑥教育传播传者与受者的研究; ⑦教育传播环境的研究; ⑧教育传播效果研究; ⑨教育传播研究方法
传播是人们通过符号、信号、
传递、接收信息,以交换意见、思想、感情、
达到相互了解和影响的活动过程。
教育传播…… 活动。
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合适 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 技能、思想等传送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
2、教育传播与教育技术的关系 从目的来看—— 从对象来看—— 从实践领域来看—— 从实践手段来看——
大众传播
传播者专门 编制的内容
广大受众
通过媒介
教育传播:
教育传播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的信息交 流活动。
三、传播的பைடு நூலகம்能
1.拉氏威尔:监视环境,应付环境, 传播文化遗产
2.宣伟伯(施拉姆):政治功能、经 济功能、社会功能
3.一般认为:沟通、协调、教育、 娱乐
第二节、教育传播
一、教育传播的定义
1.定义:
第一节 传播
1、传播是自然界存在的普遍现象
人类自古以来,时刻都在进行着传播活动,……
人类传播活动的进步与发展:
传播的工具与手段(语言、烽火台,驿站、电 话……);
信息的记录与贮存(结绳记事,石壁刻画、 文字、声音图像记录……);
2、传播的定义:
借助语言、文字、形象来传递或交换信息。
定义:传播是人们通过符号、信号 (媒体),传递、接收信息,以交换意 见、思想、感情、达到相互了解和影响 的活动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