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的疗效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 卢洪栋
急性心肌梗死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卢洪栋发表时间:2018-07-17T13:54:16.08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3期作者:卢洪栋[导读]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
哈尔滨工业大学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冠状动脉再通效果、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冠状动脉再通率88.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4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而且溶栓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临床效果【 Summary】?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aleptase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Methods 118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6 to June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of 59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urokinase venous thrombolysi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typase venous thrombolysis.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coronary artery retransmission effect and complication incidence. Results The coronary artery recirculation was 88.14 %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62.71 %.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47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27.11 %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atyptase venous thrombolysis can not only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rate of coronary artery recirculation,but also have a low incidence of thrombolytic complications,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word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tipase;Intravenous thrombolysis;Clinical effects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比较高,是心内科常见急症,我国每年约有50万人新发急性心肌梗死,且该病在我国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钟杰文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钟杰文发表时间:2017-11-10T14:36:35.017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7期作者:钟杰文[导读] 在治疗后期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也较低,并且在加速给药方面的效果更为理想,因此此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武冈市人民医院湖南武冈市 422400)摘要:目的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
方法研究选取我院接收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尿激酶静脉推注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措施。
治疗结束后,统计临床疗效。
结果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与对照组(30.95%)相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86%)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利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高发、常见、死亡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其病因是因代谢产物在心肌的堆积、缺氧、缺血等导致心肌坏死、心功能不全[1]。
目前,静脉溶栓治疗方法是基层医院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手段,其特点是快捷、经济、简便,可快速、有效地重建血管,使死亡率降低,左心室功能得到改善[2]。
我院自2016年1月~2017年5月期间,对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方法,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从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于我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84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措施)以及对照组(采取尿激酶静脉推注措施)。
观察组42例,男21,女21,年龄 40 ~ 68岁,平均(54.00 ± 2.39)岁,患病病程10个月~ 12年不等,平均病程为(6.42 ± 3.34)年;对照组42例,男21,女21,年龄 39~ 70岁,平均(54.50 ± 3.26)岁,患病病程11个月~ 15年不等,平均病程为(7.96 ± 5.19)年。
阿替普酶50mg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c o n t r o l g r o up. Th e r e wa s t h e s i g n i ic f a n t s t a t i s t i c l a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e e n t h e t wo g r o up s i n t h e c o mp a is r o n o f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Cl i n i c a l Ob s e r v a t i o n o n I n t r a v e n o u s Thr o m bo l y t i c The r a p y wi t h Al t e p l a s e 5 0 mg i n
t h e Tr e a t me n t o f Pa t i e nt s wi t h Ac ut e M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ZHAO Z hi qi a n g
( T h e F i r s t H o s p i t a l o fS h a n x i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T a i y u a n 0 3 0 0 0 1 , S h a n x i , C h i n a )
me n t g r o u p ( 8 0 c a s e s )a n d c o n t r o l ro g u p( 7 0 c a s e s) .5 0 m g A h e p l a s e w a s u s e d i n t r e a t m e n t ro g u p a n d 1 5 0 0 0 0 0 U i n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2023-11-08CATALOGUE目录•引言•急性心肌梗死概述•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与数据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评价•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阿替普酶是一种纤溶酶原激活物,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
研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对优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及时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是治疗的关键。
研究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患者血管再通率、心肌坏死标志物、心电图及不良反应等指标。
研究目的评估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统计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研究目的与方法02急性心肌梗死概述•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AMI根据心电图表现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
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义与分类•AMI的主要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当粥样斑块破裂、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等导致冠状动脉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时,可引发AMI。
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血管收缩和内皮损伤等。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与发病机制•AMI的典型表现为胸骨后濒死样疼痛,可伴有发热、心动过速、恶心呕吐等。
根据心电图、心肌酶学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帮助诊断AMI。
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和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03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机制阿替普酶是一种血栓溶解剂,通过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使其转化为纤溶酶,从而溶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
药代动力学阿替普酶在体内代谢迅速,半衰期约为5-10分钟,主要通过肾脏代谢。
阿替普酶的药物机制与药代动力学适应症适用于发病时间短、无禁忌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特别是具备胸痛、心电图ST 段抬高和心肌酶升高等典型体征的患者。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6例临床观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齐鲁护理 杂 志 20 第 1 08年 4卷第 7期
阿替 普 酶静 脉 溶栓 治疗 急性 心 肌梗 死 4 6例 临床 观察
陈 立 , 玉梅 。 以芳 李 常 ( 聊城 市 第二人 民 医院 山 东 聊城 220 ) 56 1
摘 要 目的 : 探讨 阿替普 酶静脉 溶栓 治疗 急性心肌 梗死 ( MI 的 疗效及 并发 症发 生情 况。方法 : 9 A ) 将 8例
关键词 心肌梗死 ; 阿替普酶 ; 静脉溶栓
中图 分 类 号 : 43 5 R 7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0 6— 2 6 2 o )7— 0 8— 2 10 7 5 (0 8 0 0 1 0
Cl ia b ev t non it v n u ho b lt h r p t t pa e i te te t n f 6 p t ns wi c t i c l s rai r e o st rm oyi te a ywi Al ls h r ame t a i t t a u e n o o na c h e n o4 e h
5 0% i o r lg o p. The d o pi to ae o oon r re t i o sa tri ta e o s t o b lte t e a s 0. n c nto r u e p l in r t fc r a atr wihn 6 h ur fe nr v n u hrm oy i h rpy wa a y y 89 3% i b e a in g o p a d 6 0% i o to r u . n o s r to r u n 0. v n c nr lg o p. Th ini c n feen ewasf u d i h o e sg f a tdi r c o n n t e c mpa io fc r tv i f rs n o u aie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5例临床疗效观察
的重要方法 。现就 阿替普 酶静 脉溶栓 治疗 的 临床疗 效观察 结 果报道如下 。 1 资 料 与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2 0 1 0年 6月 至 2 0 1 2年 l 2月确 诊 的 9 0例 急性心肌梗 死 患 者 ,均无 静 脉 溶 栓禁 忌 症 ,年 龄 2 3~6 5 岁 ,平 均年龄 ( 4 4 . 2±1 0 . 2 )岁。 。采用 随机数字 表法均分 为观察 组和对照 组 。观 察组 男性 2 5例 ,女 性 2 0例 ,采用 阿替普 酶 ( 勃林格 殷格翰 ,生产批号 3 0 1 8 7 3 )静脉 溶栓治 疗 ;对 照组男性 2 3例 ,女性 2 2例 ,采用 尿激 酶 ( 南 京南 大药业 有限公司 ,生产批号 2 0 1 3 0 5 2 3 5 )静 脉溶栓治疗 。两 组 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 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具 有可
比性 。
前均服用 阿司匹林 2 5 0 m g( 拜耳 医药 保健 有 限公 司 ,批号 B J 1 1 7 9 3 )以及硫酸氢氯 吡格 雷片 2 5 0 m g( 赛诺 菲 ( 杭州 ) 制药有 限公 司 ,批 号 2 A 8 1 6 ) 。观 察 在此 基 础 上 阿替 普 酶 6 0 m g ,首 次 2 m i n内静推 1 0 m g ,其 余 5 0 mg 在 l O O mi n内静 脉滴注 ,然后 以 9 0 0 u / h 持续泵入肝 素 2 d ,皮 下注射低 分子 肝素钙 5 0 0 0 u ,累级 1 2 h ,共用 5 d 。对照组给予尿 激酶 2万 u / k g ,最 大 剂 量 1 5 0万 U ,与 l O O ml 生 理 盐 水 同 时 注 入 ,时 间为 3 0 m i n ,2 h 后皮 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 5 0 0 0 u ,共用 7 d 。 1 . 3 冠脉再通指标 ①溶 栓后 ,心 电图 s T段 回降 > 5 0 %; ② 溶栓后 2 h内,胸部 疼痛 感基 本 消失 ;③ 溶栓 2 h内 ,心 电图显示有心律 失 常出 现 ;④C K—MB提早 出现 ,是 间接 判断血栓是 否溶解 的指 标之 一。除② 、③ 组合 外 ,出 现上 述 2条及其 以上 的指标 即可认 为阻塞冠脉获得 临床再通 。 1 . 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采用 S P S S 1 7 . 0 0统计学软件 处 理 ,计数 资 料 以例 数 ( % )表 示 ,采 用 检 验 ,P< 0 . 0 5为差 异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急性心肌梗死21例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21例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观察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中断而导致的心肌损伤。
AMI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阿替普酶(Alteplase)是一种静脉溶栓治疗药物,能有效降低AMI患者的死亡率和心肌损伤程度。
护士在阿替普酶治疗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通过认真观察和细致的护理措施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AMI患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观察及处理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本文总结了21例AMI患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观察数据,通过充分的病例观察总结出操作规范和处理方法,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优化措施,以期为改善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结果21例患者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病史时间52 男高血压3h54 女高血压、冠心病4h61 男糖尿病5h62 男冠心病6h52 女无3h58 男糖尿病2h47 男高血压4h49 女高血压、冠心病5h63 男糖尿病、高血压6h68 男冠心病4h56 男高血压、冠心病3h53 女无2h57 女高血压5h55 男冠心病7h59 女糖尿病、冠心病4h64 男冠心病、高血压3h57 男无2h63 女冠心病5h67 男冠心病4h50 男高血压、冠心病6h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出血:共有1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其中有3例需要进行输血。
2.过敏:有2例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经及时处理后症状消失。
3.钾离子异常:5例患者在治疗后出现轻度高钾血症,饮食调整和药物干预后逐渐恢复正常。
4.呼吸困难:1例患者治疗后出现呼吸困难,需要重新调整雾化器治疗。
处理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处理方法:1.出血:在治疗前进行充分的评估,避免存在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应慎重使用该药物。
2.过敏:注射阿替普酶前应询问患者过敏史,治疗过程中经常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出现症状应及时处理。
如果有严重的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用药。
阿替普酶急诊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阿替普酶急诊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阿替普酶(alteplase)是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已经广泛应用于心肌梗死的治疗中。
超早期溶栓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现在已经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一线方法之一。
这里我们将探讨阿替普酶超早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超早期溶栓是指在发病后的3个小时内,也就是梗死介入治疗的“黄金时间”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由于超早期治疗可以使心肌梗死面积缩小,减少心脏功能的损伤,因此在现代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多项研究表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在超早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是非常有效的。
一项荟萃分析报道了包括9个随机对照试验共计8007例超早期AMI患者的数据。
这项研究发现,在规定3个小时内使用阿替普酶治疗AMI的患者中,溶栓治疗组的病死率、复发心肌梗死、残余冠状动脉闭塞和心脏病发作的比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在另一项大规模随机试验中,共有41个国家的超过22,000名AMI患者被随机分配到接受溶栓治疗或对照组。
这项研究观察到,固定3小时内使用阿替普酶比使用对照治疗降低了AMI患者的局部梗死面积、减少了不良后果,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另外,一项研究发现,与延迟溶栓8-12小时的AMI患者相比,超早期溶栓治疗患者的6个月生存率更高,心脏功能和左心室收缩功能也更好。
虽然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有时会导致出血等副作用,但这些副作用一般是可控的。
总的来说,阿替普酶超早期溶栓治疗是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使心肌梗死的面积缩小,减少心脏功能的损伤,并且降低病死率、复发心肌梗死、残余冠状动脉闭塞和心脏病发作的比率。
如果在合适的情况下,能够在短时间内实施超早期溶栓治疗,那么就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
在使用阿替普酶超早期治疗AMI时,需要注意病人的安全和副作用的控制,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应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螺旋C T的重要作用 之一是对黄疸病 例能比常规 C T更准确确定 胆道梗 阻的水平 和病 因。螺旋 C T所获得的肝脏 和胰腺优异 的增强图像和薄层扫描 是进 一步提高胆道病变诊断水平 的基 础。胆 道梗 阻的原因包括胆总管结石 。 原发 胆总管癌 、 壶腹癌和胰头痛。C T的首要作用是区别梗阻系胆总管结石或 肿瘤所致 _ 】 l 。选取 2 0 1 1 - 2 0 1 2 年3 2 例胆道梗阻病例 , 均行 M S C T平扫+ 增强扫 描以及 MR C P + MR , 观察两组诊 断情况 , 现报告如下。
螺旋 c T除其容积扫描不会遗漏某一层面胆管环 的变化外 ,最大优点是 其 多平 面重组 的胆管树 , 类 似于 P T C , 常可一 目了然地判断梗阻水平及梗阻端 形态 , 使梗阻水平定位及病因的诊断大大提 高。此外 , 螺旋 C T对肝门区淋 巴
结肿 大的判断也相 当敏感 , 这也有助于肿瘤 的诊断 。螺旋 C T在诊断胆管阻 塞厂的另一个应用是螺旋 c T胆系造影( S p i r a l C T e h o l a n g i o — g r a p h y , S C T C ) 。其 检查方法是采用 3 0 %胆影葡胺 4 O a r l 一 6 0 m l 静 脉缓 注, 延迟 1 0 m i n 一 2 5 m i n , 以肝
2结 果
圈11 。
MR C P的优势及 局限性: P T C检查 能清楚显示
胆道系统的整体构架 , 从而清晰显示胆道限塞的部位 , 梗阻端的形态特点及胆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60例临床观察论文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60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评价静脉溶栓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60例,于溶栓后观察再通情况、并发症及死亡例数。
结果:溶栓后再通率93.3%,无1例死亡。
结论: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再通率高,是冠脉再灌注有效的措施之一,在不能急诊pci的医院可优先选择。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阿替普酶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104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出现斑块破裂,血小板激活,导致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心肌坏死。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生后及时采取溶栓治疗,可防止梗死面积扩大,尽快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恢复心肌再灌注,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对维护心室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2010~2011年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疗法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全部病例符合who规定的ami诊断标准,并具备下列条件:①严重胸痛并持续30分钟以上,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②心电图st段2个或2个以上肢体导联抬高≥01mv,或在相邻2个或2个以上胸前导联抬高≥02mv;③发作时间180/110mmhg,准备溶栓的同时,予以硝酸甘油1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扩冠脉、降血压,血压控制在180/110mmhg以下开始溶栓。
4例入院时有室性心动过速,阿斯综合征发作,予以非同步电击复律治疗,同时开始溶栓。
心源性休克2例,予以抗休克治疗。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
疼痛剧烈者,通过应用吗啡针或哌替啶针疼痛缓解。
溶栓前检查:患者均行常规18导联心电图检查和抽血查心脏标志物,确诊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及大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脂、血糖、肝肾功能、血型。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1 Gl o b o e n i k PM , L u mi X, Dmo v g e k OB. Pr o g n o s t i c f a c t o r s i n o p e n e y e i n —
3 刘锋祥 , 杨文 昌.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联 合中药治疗的临床观察. 中华 中西医杂志 , 2 0 0 5 , 6 : 2 2 5 - 2 2 6 .
4 T h e Re t i n a S o c i e t y Te r mi n o l o g y Co mmi t t e e . Th e e l a s s i t l e a t o i l o f r e t i n a l d e t a c h me n t wi t h p ol r i f e r a t i v e v i t r e o r e t i n o p a t h y . Op h t h lmo a l o g y, 1 9 8 3, 9 0:
6 刘娅利 , 胡玉章 , 陈晓明. 玻璃体视 网膜手 术后 早期眼压变化 的规律 性. 国际眼科杂志 , 2 0 0 7 , 7 : 1 0 9 . 1 1 1 . 7 王绍伟 , 张少 冲, 吴文捷 , 等. 玻璃 体视 网膜 手术后 眼球屈光 系统 的 变化 .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2 0 0 8 , 2 6: 1 2 9 — 1 3 1 .
j u r y ma n a g e d w i t h v i t r e e t o m y :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s t u d y . C r o a t M e d J , 2 0 0 4, 4 5 :
2 9 9 - 3 0 3.
阿替普酶和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探究
阿替普酶和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探究引言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常常导致心肌细胞的坏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阿替普酶和尿激酶,这两种药物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阿替普酶和尿激酶的药理学特点、临床运用效果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探究,分析其在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阿替普酶的药理学特点阿替普酶是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能够促进纤溶系统的激活,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防止血栓形成和扩大。
其作用机制是将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通过激活纤溶酶原激活酶,从而加速纤维蛋白的溶解,使血栓得以溶解。
阿替普酶能够迅速溶解血栓,恢复冠状动脉的通畅,减少心肌梗死的面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阿替普酶和尿激酶的比较阿替普酶和尿激酶都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药物,二者在药理学特点、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上均有不同之处。
从药理学特点来看,阿替普酶和尿激酶均为纤溶酶原激活剂,但其作用机制略有不同。
阿替普酶主要通过激活纤溶酶原激活酶,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而尿激酶通过直接溶解纤维蛋白,促进血栓的溶解。
在临床上,两者的治疗效果也有所不同,具体体现在溶栓时间、溶栓速度和溶栓率等方面。
尿激酶的使用剂量相对较大,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溶栓后的出血并发症,因此在安全性上也需谨慎使用。
阿替普酶和尿激酶在临床运用效果方面阿替普酶和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运用效果。
研究表明,在药物治疗后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血流恢复、心肌梗死面积减小和患者预后改善等方面,阿替普酶和尿激酶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特别是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应用,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心肌梗死的面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虽然二者在治疗效果上稍有差异,但均可作为有效的溶栓治疗药物。
在临床运用中,阿替普酶和尿激酶的安全性受到广泛关注。
阿替普酶的安全性相对较好,溶栓出血的发生率较低,一般情况下可以安全使用。
阿替普酶和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探究
阿替普酶和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探究【摘要】本文探究了阿替普酶和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首先介绍了两者的背景和研究目的,然后分别讨论了阿替普酶和尿激酶的临床应用效果,并进行了比较分析。
接着对副作用和风险进行评估,并列举了临床研究案例。
最后给出了阿替普酶和尿激酶在治疗中的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读者可以了解阿替普酶和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阿替普酶、尿激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应用效果、比较分析、副作用、风险评估、临床研究案例、建议、未来研究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情况下,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肌细胞坏死,进而出现心肌功能障碍甚至心肌功能衰竭。
早期干预和有效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
阿替普酶和尿激酶是两种常用的纤溶酶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
阿替普酶是一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能迅速溶解血栓、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改善患者预后。
尿激酶是一种尿激酶原激活剂,具有溶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作用,同样可用于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
本文将探讨阿替普酶和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并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分析,评估它们在临床实践中的优缺点。
我们还将对阿替普酶和尿激酶的副作用和风险进行评估,以及提供一些临床研究案例作为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究阿替普酶和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从而为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通过对两种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副作用和风险评估以及临床研究案例的分析,旨在比较和评价阿替普酶和尿激酶的优劣势,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本文还将对阿替普酶和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中的建议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阿替普酶急诊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阿替普酶急诊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阿替普酶是一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能够溶解导致心肌梗死的血栓,恢复冠状动脉的通畅。
阿替普酶的溶栓时间窗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一般来说,阿替普酶的溶栓效果最佳时间是发病后3小时内,对于那些超早期AMI患者,即早期血栓溶解治疗的时间窗口更窄,疗效较差。
下面将对阿替普酶治疗超早期AMI的疗效进行综述。
研究表明,对于超早期AMI患者的治疗,连续静脉注射阿替普酶可以改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降低心肌损伤和心力衰竭的风险。
一项回顾性分析的结果显示,超早期AMI患者经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后,其冠脉再通率明显提高,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未增加。
研究还发现,在溶栓治疗前越早开始阿替普酶的连续静脉注射,冠脉再通率越高。
超早期AMI患者通过阿替普酶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超早期AMI患者阿替普酶治疗的临床疗效仍存在争议。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显示,对于发病后1小时内经导管介入治疗的超早期AMI患者,与对照组相比,静脉注射阿替普酶不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冠脉再通率。
研究还发现,超早期AMI患者阿替普酶治疗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对较高,主要包括心源性休克和颅内出血。
部分研究还观察到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和出血。
对于超早期AMI患者的阿替普酶治疗是否适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近年来,关于超早期AMI治疗中其他血栓溶解药物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一些研究发现,对于超早期AMI患者,与阿替普酶相比,重组尿激酶(r-UK)可以提高冠脉再通率和改善患者预后。
一些研究还发现,联合使用阿替普酶和其他溶栓药物,如尿激酶等,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但同时也增加了出血的风险。
这些研究结果尚未得到明确的证据支持,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临床验证。
阿替普酶和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探究
阿替普酶和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治疗过程中需要尽快恢复患者的心肌功能,以降低病情的严重程度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阿替普酶和尿激酶是两种常见的溶栓药物,它们通过溶解血栓以及恢复血流,来帮助患者恢复心肌功能。
本文将探究这两种药物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
我们来了解一下阿替普酶和尿激酶的作用机制。
阿替普酶是一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它能够在血栓形成的部位活化纤溶酶原,从而溶解血栓,恢复血流。
尿激酶是一种外源性的纤溶酶原激活剂,通过溶解血栓来促进血管再通。
两者都是经典的溶栓药物,被广泛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阿替普酶和尿激酶的使用方法和剂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症状严重程度等因素,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一般来说,这两种药物都是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且需在规定的时间内给药,以达到最佳的溶栓效果。
阿替普酶和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也需要考虑到药物的安全性和副作用。
虽然这两种药物在溶栓治疗中有明显的疗效,但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
最为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出血和出血并发症,如颅内出血、胃肠道出血等。
出现这些副作用时,需及时停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以保护患者的安全。
通过对阿替普酶和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的探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两种药物都是有效的溶栓药物,能够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们需要严格遵循药物的使用指南,合理选择剂量和给药时间,以确保患者获得最大的疗效,同时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风险。
阿替普酶和尿激酶作为溶栓药物,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心肌功能,减轻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但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医生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阿替普酶急诊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阿替普酶急诊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阿替普酶(alteplase)是一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常用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超早期溶栓治疗指患者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症状的1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
本文将
就阿替普酶在超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进行探讨。
阿替普酶是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通过激活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促进血栓的溶解。
在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阿替普酶可以迅速作用于冠状动脉中的血栓,解除冠状动脉
的阻塞,恢复心肌血液供应,减少心肌损伤程度,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研究显示,超早期溶栓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阿替普酶在超早期溶栓治疗中的疗效已得到充分证实。
一项临床试验研究表明,在发病后
1小时内使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可以使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并且减少
病情严重和再梗死的风险。
超早期溶栓治疗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
在溶栓治疗过程中,由于血栓溶解过程中释
放的纤维蛋白溶解产物可以激活血小板,导致血小板聚集,增加出血的风险。
在超早期溶
栓治疗中,需要权衡潜在的益处和风险,并在临床上进行个体化的决策。
阿替普酶在超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超早期溶栓治疗可以迅速恢
复心肌血液供应,减少心肌损伤和死亡风险。
患者在选择该治疗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潜
在的风险和益处,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静脉溶栓是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 死 (STEMI)的重要再 灌 注疗 法。随着 溶 柃药物 的改进 ,溶栓 成功 率不断 提高 ,急 性心肌梗死 (AMI)的病死率明显 降 ,有 效 改 善 r AMI患 者 的 近 期 和 远 期 预 后 。 现将 我 院 应 用 阿 替 普 酶 与尿 激 酶 静 脉 溶 栓 治疗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通 过 比较 溶 柃 后 临 床 『f【L管 冉 通 率 、早 期 心 脏 事 件 、山 及 不 良反 应 ,观 察 阿替 普 酶 静 脉 溶 栓 对 急性 心
参 考 文 献 1 中 华 医 学 会 心 血 管 病 学 分 会 .中 华 心 血 管
病 杂 志 编 辑 委 员 会 .急 性 sT段 抬 高 型 心 肌
肌 梗 死 的 疗 效 。
资 料 与 方 法 2010年 8月 ~2011年 10月 收 治 初
发 srr段 抬 高 型 心 肌 梗 死 患 者 46例 ,男 38例 ,女 8例 ,年 龄 4l~73岁 ,平 均 63.2 ±7.2 岁 。 随 机 分 为 阿 替 普 酶 组 和 尿 激 酶 组 各 23例 。 两组 在 年 龄 、性 别 、危 险 凶 素 、梗 死 部 位 、发 病 距 溶 栓 时 间 方 面 差 异 无 显 著性 (P>0.05)。
两 绀 心 脏 不 良 事 件 和 胸 痛 复 发 ,见 表 2。
两 组 …血 并 发 症 比较 ,两 绀 均 无 颅 内 卅 血等 严 重 并 发 症 ,阿 替 普 酶 组 轻 度 fJJ m 并 发 症 显 著低 下 尿激 酶 组 (P<0.05),见 表 3。
两组 过 敏 反 应 及 /卜良反 应 :两组 均 无 过 敏 反 应 ,无 月T肾 功 能 影 响 及 其 他 不 良 反 应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的疗效观察作者:解小萌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年第09期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的疗效,并对治疗体会进行总结。
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替普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血管再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09.0.02
急性心肌梗死指的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氧缺血而导致的心肌坏死,通常合并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休克等[1]。
近几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大幅度增长,严重威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4例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按照住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
对照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39~79岁,平均年龄
(55.8±8.8)岁;梗死部位:广泛前壁9例,前间壁11例,下后壁5例,高侧壁7例。
观察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41~81岁,平均年龄
(56.2±8.5)岁;梗死部位:广泛前壁8例,前间壁12例,下后壁4例,高侧壁8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梗死部位等各项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治疗:溶栓治疗前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阿司匹林肠溶片的首次服用剂量为300 mg,氯吡格雷的首次服用剂量为
150 mg,之后两种药物的服用剂量分别为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和氯吡格雷75 mg/d。
溶栓治疗后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钠5×104 U,腹部皮下注射,2次/d,连续治疗5天;第6天和第7天将低分子肝素钠的剂量减少至5×103 U,1次/d。
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对患者的合并
症以及并发症进行积极治疗,例如扩张冠状动脉药物有单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和硝酸异山梨酯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有胺碘酮、利多卡因和普罗帕酮等,降压药物主要有依那普利、氨氯地平、乌拉地尔、比索洛尔和硝普钠等,营养心肌药物主要有果糖二磷酸钠等,预防应激性出血药物和抗感染药物主要有奥美拉唑等[2]。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治疗:将尿激酶2×104 U/kg与生理盐水100 mL混合,静脉滴注,于30 min内滴完,尿激酶的最大剂量不能超过150×104 U;2 h后采用低分子肝素钠6×103 U皮下注射,2次/d,共治疗7天[3]。
1.2.2 治疗组
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替普酶治疗:在心电监护下,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3×103 U,
静脉推注;给予阿替普酶8 mg(浓度比例:
0.5~1 mg/mL),静脉推注,并且于1~2 min内推注完,然后给予患者阿替普酶40 mg (浓度比例:0.2~0.5 mg/mL),静脉滴注,并且于30 min内滴注完;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钠6×103 U,皮下注射,2次/d,共使用5天[4]。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或基本消失,并发症已经被控制,患者生活能够自理,血清酶恢复正常并且心电图稳定;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并发症基本得到控制,心电图基本稳定;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并发症没有改善,心电图没有变化,或者患者病情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8.13%;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
治疗组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18例,血管再通率为56.2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24例,血管再通率为75%。
治疗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9例,其中包括牙龈出血4例,鼻出血3例,消化道出血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13%;治疗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2例,其中包括牙龈出血2例,鼻出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
则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已经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主要以发病急、病情不稳定、病情进展快和致死率高等为主要的临床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办法是紧急开通闭塞血管使血流恢复,而救治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注的主要手段是静脉溶栓治疗,所以选择科学、有效的溶栓药物已经成为众多专业人员研究的热点。
阿替普酶具有低抗原性,能够可选择性地与血栓表面的纤维蛋白结合而不激活血液循环中的纤溶酶原。
在本次研究中,将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血管再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付志言,周爱贤,武中秋.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06):665-666.
[2] 张瑶俊,陈绍良,田乃亮,张娟,葛震,王海燕,谢渡江,肖平喜.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08):1494-1495.
[3] 王翔飞,王齐兵,葛雷,钱菊英,张峰,颜彦,刘学波,葛均波.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3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分析[J].上海医学,2010,33(07):641-642.
[4] 邓志华,袁勇,冯力,董剑廷,李飞.静脉溶栓及急诊PCI术治疗75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对比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03):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