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外古诗词背诵 商山早行》公开课教案_3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商山早行》教案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商山早行》教案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商山早行》教案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九年级语文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本教案将以九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商山早行》为例,介绍如何进行课外古诗教学。

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商山早行》的作者、背景和意义。

2.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3.提高学生的朗读、注释和赏析古诗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商山早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2.朗读古诗并体验古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商山早行》中的诗意和意象。

2.感受并表达古人的情感。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设备。

2.课件、习题。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古诗的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2.整体教学(30分钟)(1)导入古诗《商山早行》让学生阅读古诗《商山早行》,并回答问题:你如何理解“商山”?为什么此时为“早行”?(2)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艺术特点让学生感受古诗中的意境和艺术特点,例如景物描写、韵律表达、意象运用等。

(3)注释古诗词句让学生逐句注释古诗的词句,帮助他们理解古诗的含义和修辞手法。

(4)讲解古诗背景和意义讲解古诗《商山早行》的作者、背景和意义,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

3.分组合作(20分钟)(1)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诗句进行朗读,然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这个诗句的意义和形象。

(2)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接龙朗读古诗,其他小组成员进行注释和赏析。

(3)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形式,如图片、视频、小品等,展示他们对古诗《商山早行》的理解和创作。

4.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选择古诗中的一句话或一幅图,写一篇文章,表达他们对这句话或图的理解和想法。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在小组合作和整体交流中的表现。

2.检查学生对古诗《商山早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3.检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作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外古诗词背诵 商山早行》公开课教案_5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外古诗词背诵  商山早行》公开课教案_5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味意象,领会意境,体会情感。

2、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常见意象和思想感情。

3、训练透过意象把握情感能力。

【教学重点】景物描写的层次感,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品味意象,领会意境,体会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感悟法、研讨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知美明确目标一、导入古诗浩如烟海,但从内容上看,大体上可分为五种类型。

1、怀古诗杜牧《赤壁》2、写景咏物诗孟浩然《过故人庄》3、送别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边塞诗王维《使至塞上》5、羁jī旅思乡诗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今天,我们来学习从晚唐诗灿烂的余辉中走出来的著名诗人温庭筠的一首羁旅诗《商山早行》,并借此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意象和思想感情。

二、作者简介温庭筠:(812—866),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唐宰相温彦博之裔孙。

温彦博,我国古代著名词人,两《唐书》有传。

温庭筠虽为并州人,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诗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

据考,温庭筠幼时已随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雩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杜陵游客。

诗辞藻华丽,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

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

三、写作背景:诗人本来是太原祁人,但由于在长安南郊安了个家,所以在他的一些诗歌里,是把长安南郊说成他的故乡的。

唐宣宗大中末年,他离开长安,出外宦游。

当他在商洛一带的山区里跋涉的时候,还念念不忘“故乡”;晚上住在茅店里,也在做着“杜陵梦”。

赏美合作探究四、鉴赏诗歌(一)初读诗歌,感诗歌大意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叮当作响,出门人踏上旅途,想念家乡倍感悲伤。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檞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凫雁,正嬉戏在明净的池塘。

(二)再读诗歌,赏早行美景1、题目中“早行”在诗中如何体现出来的?直接表现:晨起动征铎(清晨起床,车马铃声叮叮当当,旅客套马、驾车活动已暗含其中。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商山早行》优质课教案_5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商山早行》优质课教案_5

九年级上第三单元《商山早行》教案设计教学目标一、学习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诗歌。

二、体味分析诗歌的意蕴,体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

三、学习诗人品格情操,感受诗人人格魅力。

四、熟读成诵,默写积累。

教学重点一、学习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诗歌。

二、体味分析诗歌的意蕴,体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

学法指引指导学生按照“读、析、品、悟、默”五字法学习古诗词。

“读”就是初读诗歌、了解诗歌大意;“析”走近作者、明晰写作背景,解释诗词重点词语的意思;“品”品味词句深刻内涵,写法;“悟”通过品析诗词的意象,悟出作者真实的思想情感,“默”熟读成诵,准确默写,陶冶自身情操。

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读:初读诗歌、了解诗歌大意,解释诗词重点词语1、朗读检查,全班点评要求:字音准确;读出节奏感2、了解诗歌大意(提示:从诗歌描写的意象、表达情感的关键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诗歌大意3、重点词解释:二、析:走近作者、明晰写作背景1、检查学生预习:(1)走进作者——温庭筠(2)写作背景三、品:品味诗句深刻内涵;明确写法1、名句赏析:(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2、写法鉴赏:虚实结合;精炼的词语四、悟:品析诗词的意象,悟出作者情感1、找出诗句中所描写意象:霜、茅店、鸡声、板桥、月亮、槲叶、山路、枳花、野鸭、大雁、池塘……体会情感:诗人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

五、默:熟读成诵,准确默写(在理解诗歌的意思、作者情感的前提下,熟读成诵,准确默写。

)1、堂上大声朗读,默读2、默写,小组交流,杜绝错别字六、作业1、积累五句关于“思乡”的诗词2、能背诵并准确默写。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商山早行》优质课教案_3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商山早行》优质课教案_3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一、导入――作者简介晚唐有这么一位著名的文人,但有评论却说他文不如诗(诗歌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晚唐有这么一位著名的诗人,但有评论却说他诗不如词(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为“花间派”鼻祖)。

他就是这样一位颇有影响力的诗词名家——温庭筠。

温庭筠极富才情,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有“温八叉”之称。

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故屡举进士不第,生活坎坷,仕途失意。

然而温庭筠的诗,写得清婉精丽,备受时人推崇,《商山早行》一诗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不朽名句,流传千古。

相传宋代文学家欧阳修非常赞赏这一联,曾自作“鸟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但终未能超出温诗原意。

二、写作背景1.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诗词俱佳,以词著称。

与李商隐并称“温李”;词多写女子闺情,风格浓艳精巧,清新明快,在词史上,与韦庄并称“温韦”,被誉为花间派鼻祖。

2.诗人本是太原人,因在长安南郊(即“杜陵”)安了个家,在一些诗歌里,他把长安南郊说成故乡。

唐宣宗大中末年,他离开长安,出外宦游。

当他在商洛一带的山区里跋涉的时候,还念念不忘“故乡”;晚上住在茅店里,也在做着“杜陵梦”。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温庭筠的这首《商山早行》。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清早起来出行,马车上的铃铛响声不断,出门人想念家乡倍感悲伤。

雄鸡唱晓,茅草店外残月当空,布满寒霜的板桥上,早有行人足迹。

槲树叶纷纷凋落,铺满山路;驿站墙头,枳花开放,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于是,想到我昨夜梦会杜陵的故乡景色:凫和雁布满了曲折的池塘,嬉戏玩乐。

四、文本解读,问题探究思考一:题目中“早行”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提醒:4处)答:(1)直接表现:晨起动征铎(清晨起床,车马铃声叮叮当当,旅客套马、驾车活动已暗含其中。

)(2)间接表现:鸡声茅店月(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人迹板桥霜(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枳花明驿墙(明反衬天暗,说明“早”)思考二:本诗描写的景色是哪个季节?答:早春(1)槲树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仍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新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商山早行》教案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商山早行》教案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商山早行》教案3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商山早行》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作者的感情和写作手法教学重点:诗歌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感情的理解教学方法:诵读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温庭筠或作“廷筠”“庭云”,本名岐,字飞卿,行十六,太原祁人。

相貌奇丑,人称“温钟馗”。

才思敏捷,作诗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时号“温八叉”“温八吟”。

为人放荡不羁,性格倨傲,好讥刺权贵,为执政者所恶。

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又与李商隐、段成式以骈文绮丽著称,三人皆排行十六,时号“三十六体”;词以隐约迷离之境,写怅惘悱恻之情,是“花间词派”的鼻祖。

二、评讲:朗读诗文1.注音:铎槲枳凫2.结合诗题、注解和背景知识,通读全诗。

3.列出结构:早行思乡早行图景路上图景昨夜梦乡起承转合4.指导赏析: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1.请用自己的语言想象“晨起的场景”。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

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

2.“客行悲故乡”中的“悲”字的作用。

“悲故乡”在全诗中的作用。

“悲”字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悲故乡”点明了题旨。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1.分析两句的结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其中“鸡声”“茅店”“人迹”“板桥”四个词皆是偏正结构的名词性词语,“月”和“霜”也是名词。

两句共写了6种典型景物,中间没有一个动词或形容词等名词以外的词。

2.补充类似诗句:“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秋怀》欧阳修“鸟声梅店雨,野色板桥春”《过张至秘校庄》欧阳修“楼船夜雪瓜洲度,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陆游“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总结:A.“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李东阳B.“状难状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语。

C.音韵铿锵(指音乐美),意象具足(形象鲜明,内涵丰富)。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商山早行》优质课教案_1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商山早行》优质课教案_1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大意。

2、赏析诗歌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大意。

2、赏析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

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东南)人。

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在词史上,与韦庄并称“温韦”。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的《商山早行》。

二、学习新课1、正音正节奏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诗句理解(1)黎明起身,套子驾车铃声叮当。

踏上征途,游子不禁思念故乡。

(2)残月高挂,村野客店传来声声鸡叫;板桥清霜,先行客人留下行行足迹。

(3)槲树枯叶,飘落山路;枳树白花,映亮店墙,触景伤情。

(4)不由想起夜回长安的梦境。

野鸭大雁,早已挤满堤岸曲折的湖塘。

3、诗歌赏析(1)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

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

“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

”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淡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

“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2)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是必然要体现的。

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

“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的特征都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出来。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

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3)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

2024版《商山早行》公开课教案

2024版《商山早行》公开课教案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9
27
黎明时分的山村静谧之美
诗中通过“晨鸡初叫”、“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等意象, 生动地描绘了黎明时分山村的静谧与美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 之美的赞美。
早春时节的清新与生机
诗中通过“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等描写,展现了早 春时节的清新与生机,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的到来。
2024/1/29
12
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和思考
创作表演
扮演诗人的学生可以尝试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或者对《商山早行》 进行改编或续写;扮演评论家的学生则可以对诗歌进行点评和分析。
分享感受
表演结束后,让参与者分享自己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加 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认识。
2024/1/29
21
课堂表现评价标准及奖励机制说明
2024/1/29
评价标准 制定明确的课堂表现评价标准,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发言 质量、小组合作情况等方面。
2024/1/29
14
04 知识拓展与延伸 阅读
2024/1/29
15
相关历史文化知识介绍
商山地理位置及历史背景
商山位于陕西省商洛市,是秦岭山脉 的一部分。历史上,商山曾是重要的 交通要道和军事战略要地。
商山早行的文化内涵
商山早行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描绘, 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 的思考。
01
02
03
04
商山早行的背景、作者 及时代背景介绍
2024/1/29
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表 现手法
诗歌中的意象分析和象 征手法
押韵、平仄等诗歌韵律 特点
24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提交要求说明
报告内容应包括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存在的 问题和不足等方面的自我评价。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商山早行》优质课教案_0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商山早行》优质课教案_0

《商山早行》课前自主学习(学案)学习目标1、品味意象,领会意境,体会情感。

2、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常见意象和思想感情。

3、训练透过意象把握情感能力。

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

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

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精通音律。

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

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2.相关知识在晚唐的词家中,温庭筠填词最多,占有一定的地位,被誉为“花间派”鼻祖。

(1)有才。

温庭筠有一外号“温八叉”。

相传他才思敏捷,下笔可谓神速。

在考试时,押官韵作赋,叉八次手,十六句的八韵贴诗就写完了。

在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数步成诗的曹植,而像他这样八叉手八韵成者再无第二人了。

(2)不幸。

虽很有才气,但奇丑,且是个不幸的诗人,属于屡战屡败的考生,从四十岁到五十六岁一直考不了进士,真不知是上帝的公平还是不公平。

(3)失败原因。

第一是曾卷入政治斗争之中;第二是名声不好,平时不修边幅,随随便便,时常和歌妓们厮混在一起,要不然就和纨绔子弟在一起喝得酩酊大醉,然后借着酒意即兴吹拉弹唱,他极富音乐天分,有孔即吹,有弦即弹,根本用不着什么好琴名笛就能奏出美妙的音乐来。

在民间,他的确是个大红人,相当于现在有“超男”;第三,他太狂傲,是个狂人,有点目中无人,得罪了不少权贵,他瞧不起别人,别人也看不惯他;第四是考试作弊,他在考试中代人答卷,帮助他人作弊,并强行索取报酬,并且还大闹过考场,这一恶劣行径引起了一些公愤,成为他考学中的巨大障碍。

总之,他是一个穷困潦倒,仕途失意的文人。

3.文题背景诗人本来是太原祁人,但由于在长安南郊安了个家,所以在他的一些诗歌里,是把长安南郊说成他的故乡的。

唐宣宗大中末年,他离开长安,出外宦游。

当他在商洛一带的山区里跋涉的时候,还念念不忘 “故乡”;晚上住在茅店里,也在做着“杜陵梦”。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商山早行》教案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商山早行》教案

03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准备
教具准备
黑板
用于书写古诗题目、作 者、朝代、诗句注释等
重要信息。
粉笔
与黑板配合使用,用于 书写和标注。
教学挂图
展示古诗所描绘的场景 或相关背景图片,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
录音机
播放古诗朗诵,让学生 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多媒体资源准备
投影仪
连接电脑,展示课件和相关图 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讨论诗人的其他作品
简要介绍诗人温庭筠的其他作品及时 代背景等元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商山早行》的背景和内涵。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情境教学法
通过多媒体手段,如展示商山的风景图片、播放相关背景音乐等,营造与《商山 早行》相符的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诗意。
小组合作探究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手法等,培养学生的 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方式,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 等方法,探究诗歌的艺术特色。
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和创造 性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 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畏 和感恩之心。
领悟诗中蕴含的哲理,引导学 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预习下一篇课文
阅读下一篇课文的原文,了解文章大意和主题思想。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元素,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 基础。
思考并回答预习问题,如文章的中心思想、主要人物性格特点等,以此 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教学重点

九上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商山早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九上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商山早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九上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商山早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商山早行教学设计素养目标:1 .能够借助注释读懂并能初步鉴赏温庭筠的诗歌2 .鉴赏温庭筠高超的写景状物技巧,弄清《商山早行》的“言外之意、3 .学习掌握分析诗歌意境的基本方法。

4、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教学重点:鉴赏温庭筠高超的写景状物技巧。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本诗的“当前之景”和“言外之意”教学方法:诵读法质疑法探究法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羁旅诗:又称为记行诗、行旅诗,是指诗人因各种原因远离家国,用诗歌的形式反映客居异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并引发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归,对自我人生如寄处境的感慨等内容的诗歌。

温故知新:我们之前学过的羁旅诗名篇有哪些?《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唐)《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春夜洛城闻笛》作者:李白(唐)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己亥杂诗》作者:龚自珍(清)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我知温庭筠一二温庭筠(约812-866),晚唐诗人、词人。

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客路青山外, 潮平两岸阔, 海日生残夜,乡书何处达? 行舟绿水前。

风正一帆悬。

江春入旧年。

归雁洛阳边。

西祁县东南)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裔孙。

温庭筠极富才情,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有“温八叉”之称。

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故屡举进士不第(在唐文宗、唐宣宗年间他曾三次27、35、43岁参加进士考试),生活坎坷,仕途失意。

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

晚年的温庭筠境况极其凄凉,穷困潦倒,声名狼藉,落魄江湖,甚至因夜宿街头而遭到巡夜士兵毒打。

最终,贫病交加,客死他乡。

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诗词俱佳,其诗辞藻华丽,与李商隐并称“温李”;词多写女子闺情,风格浓艳精巧,清新明快,在词史上,与韦庄并称“温韦”,被誉为“花间词派”的鼻祖。

《商山早行》公开课教案

《商山早行》公开课教案

《商山早行》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商山早行》的背景及作者生平。

(2)理解并背诵《商山早行》全诗。

(3)分析《商山早行》的意境、艺术手法及主题思想。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剖析《商山早行》的诗意。

(2)运用比较阅读法,将《商山早行》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领会其独特之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

(2)体会诗人追求理想、奋发向前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诗歌背景及作者介绍2.《商山早行》全诗解析3.《商山早行》意境、艺术手法及主题思想分析4.比较《商山早行》与其他作品,领会其独特之处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唐代诗歌,激发学生对唐代诗歌的兴趣。

(2)介绍诗人温庭筠的生平及创作背景,为学习《商山早行》打下基础。

2.诗歌背景及作者介绍(1)介绍《商山早行》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历史背景。

(2)介绍诗人温庭筠的生平,让学生了解诗人的性格特点及创作风格。

3.《商山早行》全诗解析(1)学生自主朗读《商山早行》,初步感知诗意。

(2)教师逐句解析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4.《商山早行》意境、艺术手法及主题思想分析(1)分析《商山早行》的意境,让学生领会诗歌所描绘的美丽景色。

(2)分析《商山早行》的艺术手法,让学生了解诗人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情感。

(3)分析《商山早行》的主题思想,让学生把握诗歌所传达的人生哲理。

5.比较《商山早行》与其他作品,领会其独特之处(1)选取其他唐代诗歌与《商山早行》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商山早行》的独特之处。

(2)引导学生总结《商山早行》的艺术特点及价值。

6.总结全诗,布置作业(1)教师总结《商山早行》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布置作业:背诵《商山早行》,并撰写一篇关于《商山早行》的鉴赏文章。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商山早行》的背景及作者的了解程度。

秋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商山早行》说课稿

秋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商山早行》说课稿

秋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商山早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商山早行》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收录在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的课外古诗词诵读中。

这首诗以旅人为题材,描绘了旅人在清晨踏上旅途的景象,表达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

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文阅读基础,对古诗的韵律、意境有一定的理解。

但这首诗的意境较为深奥,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同时,学生对旅人情感的体验可能还不够深刻,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商山早行》;理解诗中的词语和意境;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旅人的孤寂之情,理解游子思乡之意,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商山早行》;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难点: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深刻理解旅人的孤寂之情和游子的思乡之意。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中的景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的意境;同时,通过音乐、图片等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幅清晨的山水画作为导入,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商山早行》,理解诗中的词语和意境。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4.说课:教师进行说课,详细解读《商山早行》的诗意和修辞手法。

5.实践:让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加深对诗的理解和记忆。

6.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八.说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堂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商山早行》公开课教案

《商山早行》公开课教案

《商山早行》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背诵并默写《商山早行》这首诗。

理解诗歌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准确翻译诗句。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人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羁旅在外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掌握诗歌中的意象,如“鸡声”“茅店”“月”“板桥霜”等。

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含蓄委婉的抒情方式。

理解诗歌中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进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诗歌中的画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

3、问题引导法: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古代,交通不便,人们出行往往要经历漫长的旅程。

在旅途中,他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风景,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看看他在旅途中有怎样的所见所感。

(二)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三)理解诗意1、结合注释,学生自主理解诗句的意思。

2、小组交流,互相补充和纠正。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重点字词和诗句的理解。

重点字词: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

槲叶:一种落叶乔木。

枳花:枳树的花。

诗句翻译: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一路远行,游子悲思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依稀,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边。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和鹅,正嬉戏在岸边弯曲的湖塘里。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商山早行》优质课教案_13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商山早行》优质课教案_13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味诗歌韵律的和谐、表意的含蓄、语言的凝练。

2、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常见的意象和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韵律美、含蓄美、凝练美的感知教学方法:朗读法、归纳法等过程:一、导入近年来,”穿越”成了艺术作品的热门题材。

其基本要点是,主人公,由于某种原因,从其原本生活的年代穿越时空,到了另一个时代,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

同学们,你们想穿越一下吗?好的,请大家发挥想象,并参考古装影视剧中积累的常识等,讲述一下,如果你穿越到古代,为了求学、做官或者经商,去很远的地方,在路上有可能遇到哪些困难?产生怎样的情感?给几张图片,提示你们。

(学生:交通工具的匮乏、山路艰险难行、风餐露宿、猛兽的侵袭、强盗的袭扰、古代人情淡薄,安土重迁,一旦离开家乡,就思乡情重,在异乡内心肯定凄苦难言)看来,在科技不发达,交通不便的古代,长途旅行并不那么惬意。

今天,我们要讲一位唐代诗人,他迫于生计,辗转千里,去当一个小官,那么他的旅程中又会有哪些坎坷与心酸呢?让我们走进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板书)。

二、颂诗之韵1、诗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先从读入手。

老师范读(点击音频);自由朗读;同学们齐读;男女生对读;抽读;评读。

2、诗歌的韵律美首先体现在押韵上,找找韵脚;专读偶数句。

3、韵律美还体现在停顿上,停顿恰当,节奏感才强,以二三联为例,分析;专读二三联。

4、这首诗除了韵律美,内容如何呢?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描诗之景。

三、描诗之景1、选择最喜欢的一联,用现代汉语,将诗中的美景写出来。

2、给几点提示:借助注释理解诗语;依照常识补全省略;发挥想象生动渲染;理顺文句力求高雅。

3、教师及时点评(让学生带着理解,再读该诗句)4、出示完整的描写,学生齐读。

5、今天,我们练习了如何把古诗描写得生动、优美。

接下来,我们回到诗歌题目,思考一个令我困惑的问题。

四、探诗之妙1、题目中说诗人很早出门,但诗句中却没再写。

聪明的你们能不能帮帮老师,找出诗句中哪些内容表明出行很早呢?2、小结一下:“早行”在诗中的体现:清晨起行,车铃叮当;残月未落,雄鸡报晓;霜生春朝,人迹可见;叶落声晓,枳花明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商山早行》教案
教学目标1.体会景物描写的层次感。

2.体会晚唐诗人凄清的情感基调。

3.理解诗人的羁旅愁思。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一、导入1、花间词派:是以唐词人温庭筠、五代前蜀词人韦庄为代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的词派。

后蜀赵崇祚将温、韦等十八人词编为《花间集》,故名。

2、南唐词:以宫廷为中心,以君臣为主体,以“二主一相”为代表,情调伤感而意境开阔,结束了“花间”,开启了北宋词。

3、本专题学习主要目标是通过对所选六首词的鉴赏,初步了解“花间”和南唐词的艺术风格。

二、诵读(一)一读诗歌,整体感知
在这首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提示:结合词意给“女性”添加定语并作具体分析)。

贵族、美丽、孤独、寂寞——整合答案:这首词刻画了美丽而寂寞的贵族女子形象。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二)二读诗歌,评品赏析
(1)在这首词中,作者是如何来表现人物形象的?(后讨论)
(描写女子从起床的肖像而梳洗、画眉、簪花、照镜、以至着装的一系列动作或细节,从中展现人物的处境和心情)
(2)说说你体会到抒情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怀?其中是否有所寄托?
(探究、讨论。

结合作者生平遭遇各抒己见,也可参考《商山早行》的中心和作者的有关介绍)
提示:此词表面上看是写一女子晨起梳妆过程、姿容服饰之美及其慵懒无聊的心境和自矜自怜的情怀,但联系作者累举不第、坎坷终生的遭遇,我们有理由认为其中一定程度地流露了词人怀才不遇之感。

(可参考“鉴赏助手”⑩关于“闺怨”的寄托)
(3)结合这首词,谈谈你对“绮丽香艳、婉约柔媚”这一风格的认识。

试由学生自由分析体会。

明确:所谓“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便是指诗歌内容多以描绘女子闺中生活情态为主,带给人女性化的审美感受的特征。

4.写作手法:
细节刻画、对比、象征。

1.“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 分析“懒”、“迟”、“弄”三字之妙
——三字相互照应,刻画人物神态、动作,暗示人物心情,巧妙的传达出闺中女子娇慵、惆怅、百无聊赖之情。

2.张燕瑾《唐宋词选析》:《菩萨蛮》不仅称物芳美,也具有“其文约,其词微”的特点,富有暗示性,容易
使人产生种种联想。

说说你从词人“约文微词”中所体会到的女主人公情怀?其中是否有所寄托?
——闺中女子内心的寂寞空虚。

——联系作者累举不第、坎坷终生的遭遇,我们有理由认为其中一定程度地流露了词人怀才不遇之感。

3.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娇美又满怀幽怨的闺中女子形象,试分析其表现手法
——细节描写。

描写闺中女子懒起后梳洗、画眉、籫花、照镜、穿衣等系列动作,塑造了一个娇美又满怀幽怨的女子形象。

——反衬。

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

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
——比喻、借代。

“鬓云欲度香腮雪”,鬓发密如云,香腮白如雪,表现闺中女子之的美。

“小山重叠金明灭”,以“小山”借指眉妆,以“金”借指额黄,表现闺中女子之娇美。

“双双金鹧鸪”借指绣罗襦上用金线绘制之图案,反衬闺中女子之孤独。

4.结合这首词,谈谈你对“绮丽香艳、婉约柔媚”这一风格的认识。

试由学生自由分析体会。

——所谓“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便是指诗歌内容多以描绘女子闺中生活情态为主,带给人女性化的审美感受的特征。

四、小结
上片刻画女主人公醒后娇慵之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全词通过描写闺中女子懒起后梳洗、画眉、籫花、照镜、穿衣等系列动作,并成功运用反衬、比喻、借代等手法,塑造了一个娇美又满怀幽怨的女子形象。

(三)三读诗歌,把握寓意
【思考】宋代著名词人梅尧臣对三、四两句高度赞赏,说它是最好的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
意见于言外”。

你能体会出其“难写之景”和“不尽之意”吗?
清晨天气阴凉,道路辛苦难走等;游子的羁旅愁思。

四、总结这首诗选取了一些富有意味的典型意象,运用意象叠加、相互映衬、虚实相生、情景交融、首尾呼应等手法,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仕途失意的落寞情怀。

五、课外延伸羁旅诗通常表现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与向往。

这些感情是人类亘古相通的,容易引起共鸣,所以羁旅诗大多浅显易懂,符合《考试说明》上“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要求,因此备受命题人的青睐。

了解羁旅诗的常见特点。

1、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月、客、浮萍、飞蓬等
2、情感:旅途艰辛、漂泊无依、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怀才不遇、幽怨愤慨等
3、思乡缘由:战乱频仍,背井离乡;山长水阔,有家难回;久戍边关,遥无归期;宦游在外,身不由己
4、常用手法: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烘托,还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①乐景反衬哀情。

②侧面落笔(想象)。

不说自己,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

六、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写景有“虚景”和“实景”之分,请具体说说这首诗写了哪些虚景和实景。

(2)、整首诗表现出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实景:白雪、牧马、明月、羌笛、戍楼;虚景:梅花、关山。

(2)此诗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想到梅花之落,表现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