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09。9。8

合集下载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年级周课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九年课时总计课程品德与生活2 2 / / / / / / /品德与社会/ / 2 2 2 2 / / /626思想品德/ / / / / / 2 2 2 语文8 8 7 7 6 6 5 5 5 1985 数学 5 5 4 4 4 4 5 4 4 1357 外语/ / 3 3 3 3 4 4 4 832 体育 4 4 3 3 3 3 / / /课1009 体育与健/ / / / / / 3 3 3康程音乐 2 2 2 2 2 2 1 1 1 523 美术 2 2 2 2 2 2 1 1 1 523 门科学/ / 2 2 3 3 / / / 350类物理/ / / / / / / 2 3 169 化学/ / / / / / / / 3 99 地理/ / / / / / 2 2 /140生物/ / / / / / 3 2 /175历史/ / / / / / 2 2 2 206 信息技术/ / 1 1 1 1 2 2 2 346 综合实践/ /活动4 4 4 4 4 4 4 1182 地方课程与学校课3 3程周课时总数26 26 30 30 30 30 34 34 34 274 学年总课时910 910 1050 1050 1050 1050 1190 1190 1122 9522说明: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2:“综合实践活动”(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可分散每周安排也可集中使用②以融合方式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合理整合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

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交叉重合,根据活动内容二者可以打通进行,统一安排。

④除以上指定领域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年级周课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九年课时总计课程品德与生活2 2 / / / / / / /品德与社会/ / 2 2 2 2 / / /626思想品德/ / / / / / 2 2 2 语文8 8 7 7 6 6 5 5 5 1985 数学 5 5 4 4 4 4 5 4 4 1357 外语/ / 3 3 3 3 4 4 4 832 体育 4 4 3 3 3 3 / / /课1009 体育与健/ / / / / / 3 3 3康程音乐 2 2 2 2 2 2 1 1 1 523 美术 2 2 2 2 2 2 1 1 1 523 门科学/ / 2 2 3 3 / / / 350类物理/ / / / / / / 2 3 169 化学/ / / / / / / / 3 99 地理/ / / / / / 2 2 /140生物/ / / / / / 3 2 /175历史/ / / / / / 2 2 2 206 信息技术/ / 1 1 1 1 2 2 2 346 综合实践/ /活动4 4 4 4 4 4 4 1182 地方课程与学校课3 3程周课时总数26 26 30 30 30 30 34 34 34 274 学年总课时910 910 1050 1050 1050 1050 1190 1190 1122 9522说明: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2:“综合实践活动”(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可分散每周安排也可集中使用②以融合方式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合理整合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

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交叉重合,根据活动内容二者可以打通进行,统一安排。

④除以上指定领域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安排表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安排表

山东省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
考试时间2周。

2、设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科学和艺术)的不再设音乐和美术课程。

3、聊城市(莘县)教育局地方与学校课程开设要求:1—6年级:每周班队会1节、1——4年级每周写字课1节、1—2年级: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古诗文诵读)1节、 专题教育(法制、环境、心理健康、国防、安全、人生指导等)每周1节。

3—6年级学校特色课程和专题教育可以间周安排。

4、聊城市(莘县)教育局综合实践活动要求:3—6年级每周安排信息技术1节、劳动与技术教育1节、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可集中与间周安排相结合,3—4年级原则上每周1节、5—6年级原则上每周2节。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分科)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分科)

表三: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分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说明1.表一为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一至九年级的课程设置;表二为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周课时数、学年总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和各门课程课时比例;表三、表四是根据我省实际分别制定的义务教育分科类和综合类的课程计划实施表,供各地选择。

各地在制定本地课程计划实施方案时,应结合本地实际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设置和课时比例范围内作调整。

民族学校、复式教学点、简易小学等学校的课程设置,由各市、州依据本文精神,结合当地实际作出相应调整,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2.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

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

复习考试时间2周(九年级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

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晨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学校自主安排。

3.地方和学校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共占课时总量的16%~20%,该部分课时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课程层次化、多样化的体现,各地在课时的具体分配上要体现课程均衡性原则;其它学科不得挤占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地方和校本课程的课时。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各门课程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的内容。

学校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合理安排。

4.课程的设置既有分科课程,又有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由各地依据当地实际选择开设。

七至九年级若选择科学、历史、地理,可相应减少自然地理的内容;若选择历史与社会、生物、物理、化学,则应参照有关课程标准安排自然地理的内容。

5.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

具体要求按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鄂教基[2001]16号)执行。

初中阶段开设外语课程的语种,可在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中任选一种。

外国语学校或其他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第二外语。

6.各门课程均应结合学科特点,有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交叉重合,根据活动内容二者可以打通进行,统一安排。
④除以上指定领域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
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年级
周课时
课程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
会22///////
626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九年课时总计///85/4/22////////2/7433/222/////
12/7433/22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2/6433/223/////
12/6433/223/////
1/2554/311///232
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2:“综合实践活动”(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可分散每周安排也可集中使用②以融合方式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合理整合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
总之,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其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中安排:
法制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安全教育、民族知识教育、人民防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随州历史、广水历史等课程,由学校根据要求及实际合理分散或集中安排。
4:没有体育课的当天要安排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2/2544/311/2/222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一、学校概况1.1 学校名称、地质、联系方式、网址等基本信息; 1.2 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1.3 学校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1.4 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1.5 学校的特色教育项目和实践活动。

二、课程理念和目标2.1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理念和目标;2.2 课程设计与课程贯穿的原则;2.3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点和途径;2.4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点和途径;2.5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重点和途径。

三、学科课程设置3.1 语文课程设置目标和内容;3.2 数学课程设置目标和内容;3.3 英语课程设置目标和内容;3.4 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课程设置目标和内容;3.5 历史、地理、政治等社会科学课程设置目标和内容;3.6 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综合实践课程设置目标和内容。

四、教材选用和教学方法4.1 教材的选用原则和标准;4.2 不同学科的教材选用情况;4.3 多媒体教学和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4.4 探究式学习和团队合作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4.5 合理运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课程评价和评价制度5.1 课程评价的原则和方法;5.2 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的结合;5.3 不同学科的评价方式;5.4 全面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方式和方法;5.5 奖惩机制和成绩管理。

六、学生发展规划和个性发展辅导6.1 学生发展规划的目标和策略;6.2 个性发展辅导的方式和方法;6.3 学生兴趣培养和特长发展的措施;6.4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七、家校合作和社区资源7.1 家庭教育辅导的方式和方法;7.2 家长学校和家庭访问活动;7.3 社区资源的利用和联系;7.4 学校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和资源共享。

八、学校安全和健康教育8.1 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8.2 学校突发事件处置预案;8.3 学校卫生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8.4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青岛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一览表

青岛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一览表

青岛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一览表青岛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一览表一、语文课程1、语文课程目标与要求1.1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1.2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1.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2、语文课程内容及教学安排2.1 古代文学2.1.1 古诗文欣赏2.1.2 古代小说与戏曲2.2 现代文学2.2.1 现代文学作品阅读2.2.2 现代文学创作与表达2.3 语言文字运用2.3.1 语言文字规范与修辞2.3.2 语言文字技巧与应用2.4 口头表达与写作能力训练二、数学课程1、数学课程目标与要求1.1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1.2 培养学生数学模型建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培养学生数学兴趣和创新意识。

2、数学课程内容及教学安排2.1 数与量2.1.1 数的基本概念和操作2.1.2 量的测量和计算2.2 关系与函数2.2.1 图形与几何2.2.2 代数与方程2.3 数据与统计2.3.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2.3.2 数据的分析和解释三、英语课程1、英语课程目标与要求1.1 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1.2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和理解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1.3 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2、英语课程内容及教学安排2.1 听力与口语2.1.1 日常生活用语和表达2.1.2 听力理解和口语交际训练2.2 阅读与写作2.2.1 阅读理解和文章写作2.2.2 阅读材料分析和写作技巧2.3 文化与社交2.3.1 英语国家文化和习俗2.3.2 跨文化交流与合作附件:相关教学资料和文档信息法律名词及注释:1、义务教育:指国家法律规定的对年满6周岁至15周岁的公民进行的基本教育,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

2、课程设置:指学校根据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的要求,为学生制定的各学科的具体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

3、跨文化交流:指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互动,旨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合作。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4
4
4
外语
3
3
3
3
4
4
4
5
科学
2
2
3
3
4
4
4
6
历史与社会
3
3
3
7
体育
4
4
3
3
3
体育与保健(健康)
3
3
3
3
8
音乐
2
2
2
2
2
2
1
1
1
9
美术
2
2
2
2
2
1
1
1
1
10
信息技术
1
1
1
1
2
2
2
11
综合实践活动
劳动与技术、资源包、社会(区)综合实践
0
0
1
1
1
1
体育活动2Βιβλιοθήκη 12地方、学校课程
省地方课程
2
2
3
3
3
市地方课程
学校课程、
班队活动
1
13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
2
2
1
14
初中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
1
2
3
合计周课时
26
26
30
30
30
30
33
33
33
备注: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每学年按平均35周上课时间计算。
2、地方与学校课程主要包括:省地方课程、市地方课程(含资源包)、学校课程、班队活动
3、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社会(区)综合实践、体育活动、兴趣活动、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周课时分配表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周课时分配表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周课时分配表
年级
节数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科目
语文
776666666
备注
数学
665555555
英语 / / 4 4 4 4 5 5 5
思品
222222222
历史 / / / / / / 2 2 2
地理 / / / / / / 2 2 /
物理 / / / / / / / 2 3
化学 / / / / / / / / 3
生物 / / / / / / 2 2 /
艺 音乐 2 2 2 2 2 2 1 1 1 术 美术 1 1 1 1 1 1 1 1 1
体育
443333222
科 自然 / / 1 1 1 1 / / / 学 社会 / / 1 1 1 1 / / /
综合实践 / / 2 2 2 2 3 3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方课程 2 2 1 1 1 1 1 1 1
1-2年级一节地方课设为阅读课,7-9年级可将一节综合实践课设为阅读课。
3.因师资等条件有限,7-9年级体育仍按每周2节开设。
班团队会 1 1 1 1 1 1 2 2 2
安全教育课 1 1 1 1 1 1 1 1 1
合计 26 26 30 30 30 30 35 35 35
周课时总数 26 26 30 30 30 30 38 38 38
注:1.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信息技术教育。
2.因小学无电脑教室,3-6年级综合实践课中的一节信息技术教育课设为阅读课,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说明:
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2:“综合实践活动”(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可分散每周安排也可集中使用
②以融合方式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合理整合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

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交叉重合,根据活动内容二者可以打通进行,统一安排。

④除以上指定领域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总之,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其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中安排:法制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安全教育、民族知识教育、人民防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随州历史、广水历史等课程,由学校根据要求及实际合理分散或集中安排。

4:没有体育课的当天要安排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年级周课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九年课时总计课程品德与生活2 2 / / / / / / /品德与社会/ / 2 2 2 2 / / /626思想品德/ / / / / / 2 2 2 语文8 8 7 7 6 6 5 5 5 1985 数学 5 5 4 4 4 4 5 4 4 1357 外语/ / 3 3 3 3 4 4 4 832 体育 4 4 3 3 3 3 / / /课1009 体育与健/ / / / / / 3 3 3康程音乐 2 2 2 2 2 2 1 1 1 523 美术 2 2 2 2 2 2 1 1 1 523 门科学/ / 2 2 3 3 / / / 350类物理/ / / / / / / 2 3 169 化学/ / / / / / / / 3 99 地理/ / / / / / 2 2 /140生物/ / / / / / 3 2 /175历史/ / / / / / 2 2 2 206 信息技术/ / 1 1 1 1 2 2 2 346 综合实践/ /活动4 4 4 4 4 4 4 1182 地方课程与学校课3 3程周课时总数26 26 30 30 30 30 34 34 34 274 学年总课时910 910 1050 1050 1050 1050 1190 1190 1122 9522说明: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2:“综合实践活动”(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可分散每周安排也可集中使用②以融合方式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合理整合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

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交叉重合,根据活动内容二者可以打通进行,统一安排。

④除以上指定领域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
年级


总时数
必修课
思品
1
1
1
1
1
1
体育
2
2
3
3
3
3
语文
9
9
7
7
6
6
数学
4
4
5
5
5
5
常识
1
1
2
2
3
3
音乐
2
2
2
2
2
2
美术
2
2
2
2
1
1
生劳
1
1
11Βιβλιοθήκη 综合实践每学年2周
周总课时
22
22
23
23
21
21
开课目数
8
8
8
8
7
7
选修课
外语
3
3
信息技术
1
1
1
其他
2
1
活动课
晨间活动
综合实践3
综合实践3
综合实践3
综合实践3
589(6.4%)
地方与学校编制的课程
869(9.5%)
2
2
3
3
3
3
4
2
3
周总课
时数(节)
26
26
30
30
30
30
32
32
32
266
学年总
课时(节)
910
910
1015
1015
1050
1050
1120
1120

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表

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表

注:1.9年总课时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学校机动时间2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

寒假、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2.根据浙教基[2007]120号文件精神,小学1—2年级体育课程调整至4课时,地方和学校课程减至2课时;初中7—9年级地方和学校课程各减1课时,用于没有体育课的教学日下午课后集体体育锻炼时间。

3.综合实践活动可结合班、团、队、社团活动、学生实践基地、研究性学习等开展。

在地方与学校课程中,1—9年级开设1节《书法》,市、县编《走进宁波》、《走进象山》等地方课程,多余课时用于开设校本课程。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说明:
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2:“综合实践活动”(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可分散每周安排也可集中使用
②以融合方式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合理整合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

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交叉重合,根据活动内容二者可以打通进行,统一安排。

④除以上指定领域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
3: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