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它们去哪了》教案
《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
《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以极大热情投入到《它们去哪里了》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中。
我深知,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来学习和成长是最自然、最有效的方式。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一课程时,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旨在通过孩子们感兴趣的方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的核心目的是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和掌握关于动物和环境的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观察并描述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习性。
2. 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理解保护动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3. 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环境的关系。
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从观察中产生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动物图片、自然环境图片、故事书《它们去哪里了》。
2. 学具:画笔、画纸、玩具动物模型。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谜语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什么东西有尾巴,跑得快,还喜欢晒太阳?”在孩子们猜出答案后,展示动物图片,进入本次活动。
2. 故事分享:讲述故事《它们去哪里了》,引导孩子们观察故事中的动物和环境,让孩子们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3. 观察与讨论:展示自然环境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描述其中的动物,引导孩子们思考动物与环境的关联。
4. 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用画笔和画纸记录下这个动物的生活环境,并讨论如何保护这些动物和环境。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环境的关系。
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从观察中产生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次活动中的教学效果,观察孩子们的反应和参与程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同时,我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继续观察身边的动物和环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一年级下册科学 它们去哪里了 教学设计
《它们去哪里了》教学反思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教育的责任和目的是: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它们去哪里了》该课,采用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运用《驴子过河》的故事趣味导入,创设情境,引起学生们对小毛驴的帮助心理,以任务为导向,帮助小毛驴解决问题,开展对食盐、红糖和小石子在水中能有什么样的变化的探究,再小组汇报交流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采用任务——探究——结论的活动模式,旨在创建有趣的科学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有些物质在水中能溶解,有些物质在水中难以溶解,最后开展家庭小实验,寻找生活中的溶解现象,体验科学的魅力。
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反思。
一、教学优点(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达成教学目标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中,我在教学中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三维主原则,选择创设情境法、观察实验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互动式教学法为主要教法,以“做”中学为主要学法,力求将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因素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学科学的乐趣,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态度。
如对《驴子过河》故事新编,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帮助小毛驴解答盐和糖去哪里了这一问题。
采用观察实验法,小组分工明确,协作开展溶解实验的探究;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小组讨论还有哪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如制作实验微课,倒计时,希沃拍照上传与投屏功能等,对教学进行辅助;互动式教学,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师生互动频繁。
(二)创建充满童趣的课堂课堂充满童趣,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
如《驴子过河》的故事引出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探究结束后,小朋友帮PP T中的小毛驴擦掉眼泪,并唱起来《小毛驴》之歌。
希沃课堂游戏,分组竞争,找出哪些物质能溶解在书中。
部编一年级下册科学。《它们去哪里了》教案
部编一年级下册科学。
《它们去哪里了》教案激发学生兴趣。
1)请学生看看课桌上的物品,你们知道这些物品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吗?让学生猜测并说出理由。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品溶解在水中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吗?让学生想象并讨论。
二、探索活动1.实验操作。
1)教师向学生展示食盐、红糖、小石子,并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外观。
2)教师向学生展示三个装水的透明杯子,并让学生观察水的状态。
3)教师让学生将食盐、红糖、小石子分别放入三个小玻璃盒中。
4)教师让学生将食盐、红糖、小石子分别加入三个杯子中的水中,并用搅拌棒搅拌。
5)观察每个杯子中的物质是否溶解在水中,观察物质溶解后水的变化,用放大镜观察溶解后的物质。
2.讨论交流。
1)让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讨论哪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哪些不能。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不能。
3)让学生探究为什么用搅拌棒可以让物质充分混合。
三、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强调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能。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场景可以应用到溶解现象。
3.教师布置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将本节课研究的内容整理并写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混合实验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的现象,初步认识了“溶解”这一科学概念。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交流,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团体合作意识得到了锻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掌握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设计意图: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巡视指导,确保学生操作正确、安全。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记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
2.总结归纳。
1)师:通过实验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请你们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指导要点:①让学生先从物质的变化情况入手,描述物质在水中的变化;②引导学生思考变化的原因,即物质去了哪里;③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得出结论:物质在水中溶解了。
一年级下册科学《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科学《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6课。
在上节课《观察一瓶水》的基础上,学生将通过把水与其他物质混合,来进一步研究水的特征。
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活动:1.聚焦问题;2.探索活动;3.研讨交流。
通过观察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后的变化,学生将进一歩了解水的特征——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则不能。
考虑到“溶解”一词一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并不为他们建立溶解概念,不给出具体的解释,而只在词汇表中给出“溶解”这一科学词汇,学生只需要通过实验现象来初步认识“溶解”即可。
学生分析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再描述的基础,对水和固态物体的许多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
并根据生活经验知道,把食盐或糖放入水中会慢慢“化”掉,但是把小石子放入水中则不会“化”。
本节课学生将运用一种不同于前面几课的实验方法——混合。
把一些物质放入水中,观察混合后发生的变化。
混合实验将丰富学生对前面研究的物体属性的认识,学生将从实验中观察并认识到:有一些物质较难溶解在水中,有一些物质较易溶解在水中。
一年級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行为能力上有所提高,但课堂中仍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需要培养。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
料学探究目标1.通过对比的方法。
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2.能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物体。
3.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
科学系度目标1.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
2.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
难点: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器材准备为学生准备:3个装水的透明杯子、3个小玻璃盒、放大镜、搅拌棒、小勺、食盐、红糖(块状)、小石子、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单。
(完整版)《它们去哪里了》优秀教学设计
《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6课。
在上节课《观察一瓶水》的基础上,学生将通过把水与其他物质混合,来进一步研究水的特征。
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活动:1.聚焦问题;2.探索活动;3.研讨交流。
通过观察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后的变化,学生将进一步了解水的特征——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则不能。
考虑到“溶解”一词一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并不为他们建立溶解概念,不给出具体的解释,而只在词汇表中给出“溶解”这一科学词汇,学生只需要通过实验现象来初步认识“溶解”即可。
【学生分析】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再描述的基础,对水和固态物体的许多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
并根据生活经验知道,把食盐或糖放入水中会慢慢“化”掉,但是把小石子放入水中则不会“化”。
本节课学生将运用一种不同于前面几课的实验方法——混合,把一些物质放入水中,观察混合后发生的变化。
混合实验将丰富学生对前面研究的物体属性的认识,学生将从实验中观察并认识到,有一些物质较难溶解在水中,有一些物质较易溶解在水中。
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行为能力上有所提高,但课堂中仍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自我控制力较弱;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需要培养。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2.能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物体。
3.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
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
2.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
难点: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器材准备】为学生准备:水、透明杯子、放大镜、搅拌棒、小勺、食盐、红糖(块状)、小石子、学生活动记录表等。
一年级教科版科学《它们去哪里了》教案
一年级教科版科学《它们去哪里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观察并描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知道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学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验证物质的溶解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质溶解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区分能溶解和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准确描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三、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杯清水和一些不同的物质,如盐、糖、沙子、小石子等。
提问学生:如果把这些物质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呢?引出课题。
2.实验探究分组实验:将盐、糖、沙子、小石子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物质放入水中后的状态,是否消失、是否有沉淀等。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不要把水洒出来,不要品尝实验中的水。
3.观察描述让学生描述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引导学生说出盐和糖在水中逐渐消失,而沙子和小石子在水中没有消失,有沉淀。
教师总结:像盐和糖这样能在水中消失的现象叫做溶解,盐和糖能溶解在水中;像沙子和小石子这样不能在水中消失的现象叫做不溶解,沙子和小石子不能溶解在水中。
4.拓展应用提问学生: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哪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引导学生思考并举例,如洗衣粉、洗洁精能溶解在水中,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可以让学生回家后继续进行实验,观察更多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5.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表扬学生在实验中的认真观察和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探索科学。
6.布置作业让学生把今天的实验过程和结果讲给家人听。
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的溶解现象,并记录下来。
【K12学习】一年级科学一师一优课《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
一年级科学一师一优课《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临江市苇沙河镇中心学校谭言【教材分析】本课是科教版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6课。
在上节课《观察一瓶水》的基础上,学生将通过把水与其他物质混合,来进一步研究水的特征。
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活动:1.聚焦问题;2.探索活动;3.研讨交流。
通过观察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后的变化,认识“溶解”。
考虑到“溶解”一词一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并不为他们建立溶解概念,不给出具体的解释,而只在词汇表中给出“溶解”这一科学词汇,学生只需要通过实验现象来初步认识“溶解”即可。
【学生分析】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再描述的基础,对水和固态物体的许多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
并根据生活经验知道,把食盐或糖放入水中会慢慢“化”掉,但是把小石子放入水中则不会“化”。
本节课学生将运用混合的实验方法,把一些物质放入水中,观察混合后发生的变化。
混合实验将丰富学生对前面研究的物体属性的认识,学生将从实验中观察并认识到,有一些物质较难溶解在水中,有一些物质较易溶解在水中。
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行为能力上有所提高,但课堂中仍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自我控制力较弱;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需要培养。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2.能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物体。
3.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
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
12.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
难点: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器材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3个装水的透明杯子、3个培养皿、放大镜、搅拌棒、小勺、食盐、红糖、小石子、学生活动手册、实验记录纸等。
一年级科学它们去哪里了教案
一年级科学它们去哪里了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知道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2. 初步形成“像食盐和红糖那样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均匀分布的现象,叫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科学探究目标1.观察和描述食盐、红糖、小石子在水中发生的变化,并用简单示意图进行记录。
2.观察和描述红糖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1. 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
2. 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中。
难点:观察和描述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教学准备】教师:食盐若干、小勺、红糖方糖块、小石子、烧杯、搅拌棒、水、水彩笔、板贴烧杯图片、食用油、滴管。
小组:每人一块红糖方糖、一个烧杯、水、一份食盐、一个小勺、一根搅拌棒、一份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聚焦(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红糖、小石子、烧杯、水]1.如果把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水会发生变化?红糖或小石子会发生什么变化?2.揭示课题——它们去哪里了。
二、探索:三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预设22分钟)[材料准备:红糖、小石子、烧杯、搅拌棒、水、水彩笔、食盐、小勺](一)观察红糖和小石子在水中的变化1. 播放微视频:小石子在水中的变化操作。
通过视频中的操作,发现小石子在水中有变化吗?2. 老师提出观察红糖在水中变化的步骤。
学生先作出假设,然后按照下列步骤进行操作。
在操作前,提出记录的要求。
操作步骤:(1)观察红糖的样子,记录。
(2)放入水中,不搅拌,观察并记录。
(3)充分搅拌,静置,记录最后的状态。
(4)用勺子捞取,看是否还能从水中捞出来。
(5)相互交流发现。
记录要求:(1)用小点的大小表示颗粒大小。
(2)用斜杠的多少表示颜色深浅。
提示:每一步必须记录完成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
搅拌棒可以根据学生记录情况适时发放。
4.全班交流,“红糖和小石子放到水里的现象一样吗?”适时追问学生“放红糖的水为什么变黄了?”(因为红糖跑到了水的各个地方去了;水的每一个地方都有红糖;每个地方的红糖一样多,因为水的颜色是一样的)可以让学生尝一尝水的味道是不是甜的。
课题它们去哪里了年级一年级执教人牛卉卉
课题:它们去哪里了年级:一年级执教人:牛卉卉备课组讨论时间:2018-4-28 地点:分校一4班参加人员:姚益民周金龙蒋春华
整体来说,引入新颖,实验安排得当,能够调动学生动手和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但是整个实验过程稍有混乱,应该更加注重课堂设计的可控性。
为了使整个课堂井然有序,顺利完成,可以将实验用品依次发放,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让学生明确实验
字体:小四行距:1.5倍。
1年级科学教案《它们去哪里了》
教材版本: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课题:它们去哪里了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学生虽然知道一些常见溶解现象,但是并没有意识到这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也就无从达到映射层级。
本节课学生将运用一种不同于前面几课的实验方法——混合,把一些物质放入水中,观察混合后发生的变化。
混合实验将丰富学生对前面研究的物体属性的认识,学生将从实验中观察并认识到,有一些物质较难溶解在水中,有一些物质较易溶解在水中。
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行为能力上有所提高,但课堂中仍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自我控制力较弱;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需要培养。
4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能力:
水平1.能够观察、对比糖、石子在水中的变化。
水平2.能够通过画图、文字的方式表述溶解的过程。
水平3 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7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300-500字
需要课后反思
[1]王唯小学儿童观察能力研究报告[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5,V13:26-32
[2]张学民, 申继亮, 林崇德,等小学生选择性注意能力发展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241:19-24
[3]郭玉英, 姚建欣基于核心素养学习进阶的科学教学设计[J] 课程教材:教法, 202111:64-70
[4]翟小铭, 郭玉英, 李敏构建学习进阶:本质问题与教学实践策略[J] 教育科学, 2021, 312:47-51
[5]童海云科学教学要重视集体论证[J] 人民教育, 202120211-44
附表1 郭玉英姚建欣
科学概念理解发展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它们去哪里了
【教学过程】
一、聚焦问题
1.向学生呈现实物——食盐、红糖、小石子,提出问题:“把它们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预测,可能会说,“食盐(红糖)化掉了,小石子不会”。
2.接着,提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食盐放入水中看不见了,它们去哪了?”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探索活动: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情况
1.“怎样研究这个问题呢?”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实验方法,然后让他们阅读“探究”部分的操作要求。
2.指导学生向全班演示操作,注意如何用小勺取物体、如何搅拌、如何观察等,过程中,让学生说说操作的方法。
3.示范观察记录方式,在黑板上画简图和记录关键词,比如记录糖放入水中后的情况:糖变小——看不见;水变红,透明。
强调观察到没有变化与观察到变化同样重要,所有观察结果都要记录在表中。
4.分发材料,分小组探究。
教师要注意巡视和指导:是否按照操作流程在一步步地进行实验;是否合作愉快;在每一个环节是否做到仔细观察;是否在学生活动手册上及时记录等。
5. 实验结束后,要求各小组将实验材料收好,并放到指定的位置。
三、研讨活动:物体放入水中的情况
1.先组织学生汇报:“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后,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引导学生分别描述 3 种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过程中提问“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发生变化?”边梳理学生回答的结果,边用图和关键词在黑板上呈现出来。
2.再组织学生进一步思考:“它们的变化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学生如果说出“红糖或食盐放入水中,搅拌后,就看不见了, 但是小石子仍然能被看见”时,教师可以借机说明,红糖或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小石子在水中没有溶解。
3.接着,进一步提出“食盐、红糖放入水中后,真的‘消失’了吗?”引导学生说出判断的理由,比如说“盐放入水中后,盐水是咸的,说明盐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红糖放入水中后,水是有颜色的、甜的,说明糖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
过程中,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大胆假设,鼓励他们不断研究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
4.鼓励学生在课后实验,比如观察把面粉放入水中后的状态,它能像食盐和红糖那样溶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