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农村地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七年级上册心里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七年级上册心里健康教育教学计划李虾一、指导思想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为目标,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精神,不断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工作思路1、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发展性、预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预防、疏导为主,干预、治疗为辅。
加强每次心理健康班会课的指导与研究工作。
2、加强班主任的联系,更好地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
3、发挥班级分包教师的作用,并对他们进行培训。
4、认真细致地做好个别咨询辅导工作,力求在个案上有所突破。
三、具体工作1、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我们积极开展针对学生和老师的个体咨询和针对学生的团体教育。
做好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为来访的学生提供个案咨询,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扰,对于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应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业诊治部门。
2、做好班级分包教师培训工作班级分包教师是我校针对班级学生教育的发展实际,实施加强班级管理的一项措施,旨在在班级中普及心理科学,方便促进班级心理卫生工作的开展。
心理咨询室对各班分包教师进行不定期的心理培训。
3、积极做好七年级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工作针对七年级新生,积极作好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工作,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有利于教师或班主任迅速找出一些特殊适应困难的学生问题,依据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从而提高教育与辅导的效率,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同时有利于预防学生的心理疾病,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体现发展性指导的原则,且可以形成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帮助学生家长了解其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心理困扰。
4、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积极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从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心理素质,提高应对生活和学习中困难与挑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七课《认识自己》: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欣赏自己,培养自信心。
2. 第八课《情绪管理》:教授学生情绪管理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4. 第十课《应对压力》:教授学生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抗压能力。
5. 第十一课《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2.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情境应对能力和心理素质。
4. 互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2. 案例素材:相关心理健康案例及分析3. 影像资料: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动画等4. 作业纸张:用于布置课后作业5. 小组讨论记录表:用于记录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六、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第七课《认识自己》第2周:第八课《情绪管理》第3周:第九课《培养良好习惯》第4周:第十课《应对压力》第5周:第十一课《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七、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3. 保护学生隐私,尊重学生意愿,营造安全、舒适的课堂氛围。
4.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传递正能量。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范文(精选8篇)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范文(精选8篇)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范文(精选8篇)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教学计划了。
教学计划怎么写才能切实地帮助到自己将来的工作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范文(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卫生保健与疾病预防,心理健康与青春期保健及安全应急自救自护方面的相关知识;2、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课堂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提升素质和能力;3、使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掌握疾病预防方法,关注健康、快乐成长。
教学资源分析:本学期主要有四部分内容1、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2、卫生保健与疾病预防;3、心理保健与青春期保健;4、安全应急与自救自护。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学年的教学对象为初中一年级学生,这些学生刚升入初中既有好奇心、求知欲,又没有掌握初中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学中要循序渐进采用导学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以求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设计:根据课改的实际,结合本学科的具体要求和特点,采用独学、群学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解决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教学内容设计为十六个专题,每两周讲授一个专题(1课时)教学评价方案:1、课堂测试;2、课堂即时评价;3、学生自评与互评;4、期末“健康知识”检测。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的指导下,加强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人。
针对大部分中学生是独生子女或留守学生,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坚强的意志品质、团结协作精神、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等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意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影响。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七课《认识自我》,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自信心。
2. 第八课《情绪管理》,培养学生正确表达和处理情绪的能力。
4. 第十课《应对压力》,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小组分享、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结合案例分析、故事讲述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心理健康知识。
3. 利用心理测试、小组讨论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四、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2. 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心理测试等成果进行评价。
3. 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
2. 辅助材料:PPT、案例、故事、心理测试工具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六、教学安排1. 每周一次课,每次课45分钟,共10次课。
2. 每次课内容安排如下:第一次课:认识自我第二次课:情绪管理第三次课:培养良好习惯第四次课:应对压力第五次课: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第六次课:自我调节与情绪控制第七次课:时间管理与学习效率第八次课:积极心态与成功心态第九次课:人际沟通与冲突解决七、教学活动设计1. 认识自我:活动一:自我介绍,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活动二:制作自我介绍卡片,让学生写下自己的特点和特长。
2. 情绪管理:活动一:情绪脸谱游戏,让学生表达和识别不同情绪。
活动二:情绪调节方法分享,让学生学会合理处理情绪。
3. 培养良好习惯:活动一:好习惯与坏习惯讨论,让学生认识到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4. 应对压力:活动一:压力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压力水平。
七年级上学期心理健康教学计划(精选5篇)
七年级上学期心理健康教学计划(精选5篇)七年级上学期心理健康教学计划篇1(一)做好心理辅导的日常工作1、认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根据学校的工作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安排好本学期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每一次课、上好每一节课。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学好知识是老师的职责。
因此,在每节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保证学生在学习时保持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感受,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测试、问卷等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和和谐气氛,让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促进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
2、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和学生信件回复工作。
(1)加强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知道并了解心理咨询工作,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来访的意识。
(2)充分发挥心理工作室各功能室的作用,真正为师生的心理健康服务。
心理咨询室、宣泄室的开放做到定时定人,并做好记录。
(3)认真做好个别咨询的个案记录,对特殊的学生要进行随访。
3、利用板报、广播等平台宣传一些心理常识,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氛围。
4、进行相关心理测量,完善学生心理档案。
(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1)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资料,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学习,科学制定心理健康咨询方案,关注学生心理问题,针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采取可行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勇于进取的良好心理品质。
(三)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把个别学生的心理信息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与班主任一起辅导学生,让班主任在班会课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四)努力做好各种迎检工作,完成好医保等各种辅助性工作,促进我校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抗压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
2. 自我认识与自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尊心,培养自信品质。
3. 情绪管理:教授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4. 人际关系与沟通:讲解人际关系的处理原则,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5. 时间管理与学习压力: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应对学习压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自我认识、情绪管理、人际关系与沟通、时间管理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实践训练法:设计相关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心理调节技巧。
四、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及自我认识与自尊2. 第3-4课时:情绪管理3. 第5-6课时:人际关系与沟通4. 第7-8课时:时间管理与学习压力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实践活动等方面的表现。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心理测试:进行心理健康相关测试,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心理健康讲座:邀请专业心理教师进行讲座,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有更深入的了解。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场景,提高沟通能力。
3. 情绪调节游戏: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情绪调节方法。
4. 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组织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心理健康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习材料。
初一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初一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按照国家卫生部、国家教委联合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扎扎实实开展好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和各种健康教育实践活动。
结合当地和本校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努力实现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
二、本书特点:1、内容丰富。
书里选取了20个主题,内容覆盖自我、学习、人际交往、情绪情感、生活与社会适应、生涯与生命六个领域,依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需求,循序渐进地呈现;2、形式多彩。
“触动我心”创设暖身情境和活动,提出你关心或困惑的问题;“心灵情堂”通过有针对性的体验活动,引领你进行讨论、反思和感悟;“心路指南”不仅有理论上的说明总结,更注重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心动行动”从生活实际出发,让你在课堂内的学习感悟学以致用,更好地去解决现实中的困惑。
3、本书注重探究性学习,强调自身和个性化体验,引导大家一起探究,达到助人自助、共同成长的目的,帮助大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教学目标:根据《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和本期的教材特点,本学期初一年级健康教育应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
2、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
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
3、自我认知层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能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
四、教学方法:本学期健康教育教学以班级教学为主,个别课题可采用大班讲座方式。
教学过程中尽量多使用直观教具(模型、挂图),多使用多媒体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和感性认识。
教过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充体验有关健康知识,感悟健康知识,自觉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范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范文一、教学目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认识自己的情绪,具备自我调控和应对困难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定义和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
2. 认识自己的情绪。
3. 学会自我调控情绪。
4. 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
5. 学会应对困难和压力。
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
2. 情境演练。
3. 小组讨论。
4. 角色扮演。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心理健康的概念1. 导入:通过举例和图片,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思考。
2. 讲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3. 给学生分发心理健康问卷,让学生自行填写,并进行小组讨论。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第二节:认识自己的情绪1. 导入:播放一段情绪表达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不同情绪的表达方式。
2. 讲解不同情绪的定义和特点。
3. 分组讨论不同情绪的体验,并向全班汇报。
第三节:学会自我调控情绪1. 导入: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自我调控情绪的重要性。
2. 教授自我调控的方法:深呼吸、放松身体、转移注意力等。
3. 分组练习自我调控情绪的方法,并向全班展示。
第四节: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1. 导入:讲解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定义和特点。
2. 分组讨论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方法。
3. 分角色扮演,演练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场景。
第五节:学会应对困难和压力1. 导入:通过图片和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困难和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 讲解应对困难和压力的方法:寻求支持、设立目标、积极应对等。
3. 分组讨论应对困难和压力的实践案例,并向全班汇报。
五、教学评价方法:1. 问卷调查:学生填写心理健康问卷,根据问卷结果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 学生讨论和汇报: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汇报中的表现和贡献。
3. 角色扮演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理解。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六、教学资源准备:1. PPT课件:包括心理健康的概念、情绪认知、自我调控等内容。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心理保健意识。
3.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第五课《我们的心灵》:了解心灵的构成,认识青春期心理特点。
2. 第六课《揭开情绪的面纱》:认识情绪的类型及影响,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
4. 第八课《与人相处的艺术》: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提高沟通能力。
5. 第九课《面对压力》:了解压力来源,学会应对压力,提高抗压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
2.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互动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心理素质测试:通过心理素质测试,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成长变化。
4. 学生反馈意见: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意见,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
2. 参考资料:相关心理健康教育书籍、文章、视频等。
3. 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PPT、心理健康教育课件等。
4. 实践活动材料:如角色扮演道具、心理健康测试问卷等。
六、教学安排1. 第五课《我们的心灵》:第1-2周2. 第六课《揭开情绪的面纱》:第3-4周4. 第八课《与人相处的艺术》:第7-8周5. 第九课《面对压力》:第9-10周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计划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根据中学教育的特点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二、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在心理上表现为: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新鲜感与紧张感的统一。
同时,七年级的学生面临着环境、教学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同学同伴之间相互对比竞争,一旦遇到不理想的现实,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发生冲突,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从而陷入自卑与孤独,出现适应不良和心理障碍。
针对七年级学生的情况,本学期从自我认识,情绪调适,人际关系处理学习管理四个方面设计课程,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心理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在以上四个方面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增强对新的环境,新的学习内容的适应性;了解心理健康课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正确认识自我,能够做到自我认同,自我悦纳;对父母,老师有感恩之心。
四、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正确面对青春期的困惑,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
五、教学方法心理训练、游戏辅导、问题辨析、角色扮演、情境设计等。
六、方法及措施1.抓住学生心理,以趣促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同样的内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乐意和主动。
从情绪感染到情绪升华,从“肢体语言”到“从众”,引起了学生对心理世界的好奇,进而讲述提高心理素质的好处:提高学习效率;合理调节情绪;形成良好性格;学会与人交往等,同时说明这些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后要涉及的内容。
2.坚持核心原则,形散神聚: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点在于活动中的体验,绝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应该有主题,有核心。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目标本教学计划的目标是帮助七年级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并促进积极的人际关系。
内容第一单元:自我认知- 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提升自我理解能力。
- 培养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和不足,培养自信心。
第二单元:情绪管理- 教授学生掌握情绪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情绪识别和情绪调节。
- 帮助学生解决情绪问题,并培养积极的情绪表达方式。
第三单元:人际交往- 指导学生研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方法和技巧,如交流和合作。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方法- 利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游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兴趣。
- 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如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定,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进步。
时间安排- 每周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每节课50分钟。
- 整个学期共计10周,分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约三周。
资源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和讲义。
- 提供学生课堂参与和互动的材料,如小组活动任务卡片和角色扮演道具。
评估方法- 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及时反馈。
- 设计小测验和反思性任务,检测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参考资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法》该文档为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的简要介绍,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资源,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其进行评估和改进。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范文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范文教学主题: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并能够识别和应对这些问题。
3.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如自信、乐观和适应能力。
4.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应对困难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课堂导入:引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思考,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常见的心理问题:介绍和解释常见的心理问题,如压力、焦虑、抑郁等。
3. 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应对:教授学生如何识别自己或他人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并分享一些简单的应对方法。
4. 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介绍积极的心理品质的重要性,如自信、乐观和适应能力,并分享一些培养这些品质的方法。
5. 解决问题和应对困难的能力:教授学生一些解决问题和应对困难的策略和技巧,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6. 课堂总结:回顾课堂内容,强调重点和总结要点。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进行反思,并列出几个自己感兴趣的培养心理健康的方法。
教学方法:1. 情境模拟法: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不同心理问题的影响,并学会应对方法。
2. 观摩与讨论法:通过观摩和讨论一些相关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心理问题的本质和应对方式。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和分享经验。
4. 情感教育法: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增强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关爱和理解。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课堂小练习,检验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2. 口头表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评估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课本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提供学生所需的相关知识和信息。
2. 多媒体设备: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案例,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实际案例:准备一些真实的案例,用于情境模拟和学生讨论。
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正文:在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个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应当围绕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以下是一份精心编制的教案范本,供相关教师参考和使用。
一、教案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面对挑战时的应对策略。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心理健康基础知识讲解:通过课堂讲授和互动讨论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常见的心理问题。
2. 情绪管理技巧培养: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教授学生如何识别不同的情绪,并掌握基本的情绪调节技巧。
3. 自我认识与自尊建设:利用小组讨论和个人日记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索自我,树立正面的自我形象,增强自信心。
4. 人际沟通与交往技能:通过模拟练习、同伴辅导等手段,提高学生的社交技巧,帮助他们建立和维护健康的人际关系。
5. 应对压力与解决问题的策略:结合生活实际情境,训练学生面对困难和压力时的应对策略,鼓励他们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或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主题的兴趣。
2. 知识传授:老师系统地讲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为学生提供理论支持。
3. 活动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互动活动,如情景剧、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
4. 反思总结:课程结束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并鼓励他们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以及教师评价。
重视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和成长。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样本(4篇)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样本一、指导思想根据《____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定》和教育部《____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经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忙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教学目标总目标: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的礼貌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和卫生习惯,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自立自强的生存、生活本事,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职责感,会做人,会求知,会创新,能从容迎接未来挑战的高素质的人才。
具体目标:1、能够经常对自我进行“警句长鸣”――必须要做到“守信”与“守时”,消除嫉妒心,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充满信心,能够正确对待自我的学习成绩,勤于思考,不甘落后,走上成功之路。
2、使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间怎样进行交往好,如何同教师、同学坚持密切的感情联系,有团体荣誉感,并掌握必须的社会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本事。
3、使学生明白遇到困难和挫折应怎样办,自觉地控制和改变不良行为习惯,锻炼自我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个人灵活应对的品格,初步学会休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经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忙学生学会调适。
帮忙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自我、接纳自我,化解冲突情绪,坚持个人心理的内部和谐。
矫治学生的问题行为,养成正确的适应学校与社会的行为,消除人际交往障碍,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
5、经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清自我的潜力与特长,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追求高质量、高效率的生活。
三、教学资料:1、立下坚强志―――坚强意志与耐受挫折的教育。
(1)培养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2)培养学生构成处事果断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控制力。
(4)引导学生正确应对挫折与困难。
2、浇灌友谊花―――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教育。
(1)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尊重自我、相信自我。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意识到青少年时期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提高心理素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与挑战。
二、教学内容1. 第七课《我们的心灵》: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2. 第八课《调控情绪》: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调控情绪,掌握一些缓解压力和焦虑的方法。
3. 第九课《拥抱快乐》: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从生活中寻找快乐,提高生活质量。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案例分析、情景剧、心理测试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3. 注重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心中的困惑,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表演等环节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和练习: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和练习,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课后与学生交流、家访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评估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2. 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 视频或音频资料: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视频或音频资料。
4. 心理测试工具:用于测试学生心理状况的工具,如焦虑测试、抑郁测试等。
5. 情景剧道具:用于课堂表演的情景剧道具。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2. 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 视频或音频资料: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视频或音频资料。
4. 心理测试工具:用于测试学生心理状况的工具,如焦虑测试、抑郁测试等。
5. 情景剧道具:用于课堂表演的情景剧道具。
6. 小组讨论指南:用于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问题和话题。
七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七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书
一、工作目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自护能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工作内容:
1. 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邀请心理学专家、心理医生等开展讲座,提高学生和家长心理健康素养。
2. 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增强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组织学生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规避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4. 进行心理健康调查,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5. 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帮助,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6. 组织心理健康宣传栏展示,加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认识。
7. 鼓励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相关主题的课外读书活动,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兴趣。
三、工作措施:
1. 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明确分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2. 加强与家长、社会资源的合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 组织学生志愿者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责任意识。
4. 注重评估和总结,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和满意度。
该计划书经校长审核同意后生效。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初一心理健康教学计划书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初一心理健康教学计划书教学计划书一、教学目标1.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提升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3.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解决问题和应对压力的能力;4.增强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5.培养学生对他人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帮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2.提升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3.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应对压力的能力;4.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5.对他人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帮助。
三、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讲解心理健康的概念、方法和技巧;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3.小组讨论: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经验;4.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练习解决问题和应对压力的能力;5.心理测试:进行心理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6.心理辅导:进行小组或个别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讲授: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方法和技巧;3.案例分析:选择一些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4.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经验;5.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练习解决问题和应对压力的能力;6.心理测试:进行心理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7.心理辅导: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个别或小组心理辅导。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2.小组活动表现: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3.案例分析和讨论:评估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能力;4.心理测试结果和反馈:分析学生的心理测试结果和反馈,评估学生的心理状况;5.个别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估个别心理辅导对学生的帮助和效果。
六、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包括心理健康的概念、方法和技巧的介绍;2.案例材料:收集一些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案例;3.心理测试题库:准备一些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心理测试题目;4.心理辅导材料:提供一些与心理辅导相关的资料和工具。
初中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引镇初中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本学期我承担七年级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工作,为努力完成好本职工作,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计划,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一)做好心理辅导的日常工作1、认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根据学校的工作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安排好本学期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每一次课、上好每一节课。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学好知识是老师的职责。
因此,在每节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保证学生在学习时保持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感受,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测试、问卷等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和和谐气氛,让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促进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
2、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和学生信件回复工作。
(1)加强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知道并了解心理咨询工作,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来访的意识。
(2)充分发挥心理工作室各功能室的作用,真正为师生的心理健康服务。
心理咨询室、宣泄室的开放做到定时定人,并做好记录。
(3)认真做好个别咨询的个案记录,对特殊的学生要进行随访。
3、利用板报、广播等平台宣传一些心理常识,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氛围。
4、进行相关心理测量,完善学生心理档案。
(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1)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资料,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学习,科学制定心理健康咨询方案,关注学生心理问题,针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采取可行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勇于进取的良好心理品质。
(三)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把个别学生的心理信息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与班主任一起辅导学生,让班主任在班会课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四)努力做好各种迎检工作,完成好医保等各种辅助性工作,促进我校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标准模板(三篇)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标准模板一、指导思想认真____教育方针,落实《____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____〈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____》、《____办公厅____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____》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以新修改的北京师范大学版的《心理健康》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二、班级情况本学期,我担任初一级____个班心理健康课教学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不少。
1、学生绝大部分是来自八个管理区的小学毕业生,小部分是由外省学校转过来学习的。
对于初一学习还是不适应。
2、有一部分是各班所谓的“差生”,小学的时候就极少受到老师的“阳光关爱”。
3、有一部分同学受家庭因素(如:离异、单亲)影响,心理存在着障碍,人际关系缺乏热情、协调。
4、因年龄以及所受教育影响,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极具缺乏,不系统,没有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5、小学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心理课堂学习。
6、初一学生身体开始发生变化,对自己的身体没有很科学的认识。
三、目标和任务1、目标: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发个体潜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2、任务: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四、主要内容1、学会认识自己、关心自己,加强自我认识,客观评价自己;2、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积极的沟通;3、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等方面常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下学期漆树中学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学计划
李娟
一、指导思想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为目标,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精神,不断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人今年担任涟源市伏口镇漆树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及心理咨询工作。
由于当地经济条件、地理位置的影响,当地整体的思想水平并不理想。
很多学生出现学习焦虑、人际关系协调、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现象的存在。
尤其在留守儿童中,现象更为严重。
漆树中学的留守儿童占据了大部分,所以一些方面亟待解决。
三、教学目标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充分发掘潜力;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能够克服心理困扰;培养乐观进取、自信、自律、负责诚信、友善和群、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不畏艰难、诚实勇敢、情绪稳定、坚韧意志的健全人格;树立人生理想,做一个身心健康、出色的初中生。
四、大致教学措施
1、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发展性、预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预防、疏导为主,干预、治疗为辅。
加强每次心理健康班会课的指导与研究工作。
2、加强班主任的联系,更好地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
3、发挥班级分包教师的作用,并对他们进行培训。
4、认真细致地做好个别咨询辅导工作,力求在个案上有所突破。
五、具体教学措施
1、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我们积极开展针对学生和老师的个体咨询和针对学生的团体教育。
做好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为来访的学生提供个案咨询,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扰,对于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应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业诊治部门。
2、做好班级分包教师培训工作
班级分包教师是我校针对班级学生教育的发展实际,实施加强班级管理的一项措施,旨在在班级中普及心理科学,方便促进班级心理卫生工作的开展。
心理咨询室对各班分包教师进行不定期的心理培训。
3、积极做好七年级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工作
针对七年级新生,积极作好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工作,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有利于教师或班主任迅速找出一些特殊适应困难的学生问题,依据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从而提高教育与辅导的效率,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同时有利于预防学生的心理疾病,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体现发展性指导的原则,且可以形成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帮助学生家长了解其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心理困扰。
4、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积极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从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六、教学进度预估表
第一周适应新生活
第二周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三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周学会人际交往
第五周国庆放假、第一次月考
第六周走出自我中心
第七周克制你的冲动暴躁
第八周做笔记的学问
第九周小型心理讲座(1)
第十周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正确看待考试
第十二周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第十三周小型心理讲座(2)
第十四周第二次月考
第十五周让思维活跃起来
第十六周喜欢不等于爱情
第十七至十八周期末复习、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