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BIS麻醉深度监测减少术后谵妄的发生: 系统性评价与meta分析
ICU谵妄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ICU谵妄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一、本文概述《ICU谵妄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文章旨在对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中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分析。
谵妄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部综合征,表现为意识障碍、认知功能下降和睡眠觉醒周期紊乱。
在ICU环境中,由于患者病情的严重性和治疗的复杂性,谵妄的发生率较高,且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识别和分析ICU谵妄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汇总和比较多项相关研究的结果,以更准确地评估各种危险因素对ICU谵妄发生的影响。
我们将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取有关ICU谵妄危险因素的研究数据,并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和评估,以期为提高ICU患者谵妄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的内容将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
我们将详细介绍Meta分析的过程和结果,并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深入探讨。
我们还将对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说明,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文献综述谵妄是一种急性脑病综合征,常见于重症监护室(ICU)中的危重患者。
它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还可能导致不良的临床结局,如住院时间的延长、医疗费用的增加以及死亡率的提高。
识别并理解ICU谵妄的危险因素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了与ICU谵妄发生相关的各种因素。
通过广泛的文献检索和筛选,我们发现ICU谵妄的危险因素可分为多个类别,包括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疾病严重程度、生理状态、心理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医疗干预等。
例如,高龄、性别、种族等人口学特征被认为是ICU谵妄的危险因素之一。
疾病的严重程度,如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等,也被多项研究所证实与ICU谵妄的发生密切相关。
在生理状态方面,疼痛、缺氧、电解质紊乱、感染等因素也被广泛报道与ICU谵妄的发生有关。
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2018版)(精品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2018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近十余年来,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理念及其路径在我国有了较为迅速的普及和应用。
ERAS的临床实践表明,其理念及相关路径的实施必须以循证医学及多学科合作为基础,既要体现以加速康复为主要目的的核心理念,也要兼顾病人基础疾病、手术类别、围手术期并发症等具体情况,更需要开展深入的临床研究以论证ERAS相关路径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必要性。
为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和麻醉学分会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我国临床实际情况,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以多学科合作为模式,以具体术式为内涵制定本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以期在围手术期医学层面进一步推动ERAS在我国临床实践中更为规范、有序地开展,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1总论1.1 本共识及指南制订方法、过程、证据及推荐等级由腹部外科、麻醉科部分专家组成制定本共识及指南工作组,参与专家分工提出相应章节的核心临床问题及撰写提纲并提交工作组讨论通过。
工作组以问题为导向利用国内外数据库检索1997年以来相关文献,阅读并根据GRADE(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系统评价相关结论的证据级别,结合临床实际起草针对前述问题的推荐意见,评述研究现状。
推荐等级“强”一般指基于高级别证据的建议,临床行为与预期结果间存在一致性;推荐等级“弱”一般指基于低级别证据,临床行为与预期结果间存在不确定性。
工作组完成本共识及指南初稿,所有工作组专家通过函审及会审方式予以修改并最终审定。
本共识及指南包括总论及各论两部分,前者评述ERAS的共性问题,后者分别针对肝胆外科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胃手术、结直肠手术中ERAS相关的具体问题展开讨论。
指南与共识 成人术后谵妄防治的专家共识(2020版)
谵妄是一种急性发作且病程短暂的脑功能障碍,其特点是注意力障碍、意识水平紊乱和认知功能改变,并有明显的波动性1。
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是指患者在经历外科手术后1周内出现的谵妄,其发生具有明显的时间特点,主要发生在术后24h~72h以内2。
由于谵妄患者多表现为嗜睡、沉默不语等的“低活动型”症状,常为临床忽视3-5。
在ICU中约35%的谵妄患者被漏诊或误诊6,多数患者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相应的处理或治疗。
但术后谵妄的发生伴随患者预后不良7-9。
基于此,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组织专家,系统收集相关文献,在2014版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制定本专家共识,以提高大家对术后谵妄的重视。
一、术后谵妄流行病学和危害术后谵妄的发病率因患者人群、手术类型、手术时机(急诊或择期)、谵妄评估工具,甚至病房在医院内位置等因素而异。
不同报告的发生率差异很大,如心脏手术后谵妄发生率为6%~46%10,血管手术后为5%~39%11,胃肠道手术后为8%~54%12,关节置换手术后为5%~14%13。
一般而言,谵妄常见于老年患者,特别是手术前已有神经、精神合并症的老年患者14。
术后谵妄发生率也与手术类型有关,通常小手术和日间手术后谵妄的发生率较低,大手术后发生率较高。
如白内障手术后约为4.4%,耳鼻喉科手术后约12%,普外科手术后约13%,神经外科术后约21.4%,大动脉手术后约29%,而腹部大手术和心脏手术后分别高达50%和51%15-25。
另外,有创手术术后谵妄发生率高于介入手术,急诊手术高于择期手术17,20。
术后谵妄对患者早期和远期预后都有不良影响。
研究显示谵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2~3倍、围术期死亡风险增加2~3倍,且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期间医疗费用增加15-25。
长期随访研究结果显示谵妄患者术后远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增加、生活质量降低、远期死亡率增加10,26,27。
【推荐意见】谵妄是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多见于老年患者、大手术后,其发生常伴随患者预后不良。
2021年脑电双频指数在临床上的应用进展(全文)
2021年脑电双频指数在临床上的应用进展(全文)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主要反映大脑皮质的兴奋或抑制状态及镇静催眠的信息,不仅与正常生理睡眠密切相关,还能很好的监测麻醉深度中的镇静成分。
适宜的麻醉深度有益于患者围术期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
脑电双频指数是临床上应用最早、最广泛的麻醉深度监测工具。
大量的研究表明BIS不仅用于麻醉深度的监测指导麻醉管理,还对心肺复苏后神经系统的预测、重症监护室的镇静镇痛以及睡眠深度的监测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麻醉中BIS值的临床指导意义1.1 BIS监测与麻醉苏醒深麻醉被认为是苏醒延迟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术后康复的原因之一。
有研究表明BIS指导组与对照组相比能够明显减少麻醉用药和麻醉恢复时间。
Oliveira CR等人筛选出17篇相关研究作出的分析表示BIS监测能够有效的减少拔管时间、减少时间和地点定向力恢复时间、减少在手术室和麻醉恢复室的停留时间。
Chiang MH等人的研究分析了26个相关临床研究包含9537个患者,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发现BIS监测组与非BIS 监测组相比,BIS监测组能够有效的减少麻醉恢复时间。
早期苏醒是全麻后的一个理想目标,BIS监测可预测麻醉深度和苏醒时间,减少麻醉药物用量,避免苏醒延迟。
1.2 BIS监测与术后死亡率自2005年Monk等人提出术中低血压及长时间深麻醉(BIS<45)与术后一年的死亡率存在相关性以后,麻醉过深是否会增加术后死亡率的这一观点一直存在着争议。
2017年Maheshwari A等人的研究中,8239名心脏手术患者根据其术中是否出现双低(低BIS值、低血压)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与对照组的患者相比,其结果的风险增加了或者高于样本均值;同时低BIS值、低血压的持续累积时间增加了术后30天死亡的风险。
McCormickPJ等人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双低累积时间超过60min 的患者死亡的风险可能性是正常患者的两倍,双低的持续累积时间与术后死亡率密切相关。
中国老年患者术后谵妄防治专家共识2023
中国老年患者术后谵妄防治专家共识2023 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 )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急性综合征,是老年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
POD 常导致患者一系列不良临床结局甚至死亡,故其防治成为老年患者围手术期麻醉管理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POD 防治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国内外也发表了多部POD 相关的指南和专家共识,但是缺乏专门针对老年患者POD 的指南以及专家共识。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麻醉学分会基于当前的循证医学证据,组织国内麻醉学科专家,制定了《中国老年患者术后谵妄防治专家共识》。
本专家共识系统评价了国内外近年来发表的POD 领域的循证医学证据,旨在制定适用于中国老年人群POD 的专家共识,指导临床围手术期管理,改善老年手术患者预后。
一、POD概述『POD』是一种急性发作的、暂时性脑功能异常,多数发生在术后1周内,以注意力不集中、意识水平变化和认知功能急性改变为特征,病程和严重程度常有波动,有中间清醒期,可有多种临床表现。
01临床表现注意力障碍:患者对各种刺激的警觉性及指向性下降,如注意力难唤起、表情茫然或注意力不能集中。
意识水平紊乱:表现为对周围环境认识的清晰度下降或出现不同程度的木僵或昏迷。
认知功能障碍:是POD最常见的表现之一,主要症状包括知觉障碍、思维障碍、记忆障碍。
睡眠-觉醒周期障碍:常表现为白天昏睡、夜间失眠,间断失眠,甚至完全的睡眠周期颠倒。
神经运动异常:警觉、烦躁不安、易激惹或嗜睡、运动活动明显减少或两类行为交替出现。
情绪失控:间断出现恐惧、妄想、焦虑、抑郁、躁动、愤怒、欣快等。
02临床分型POD根据临床表现大致可分为 3 种类型,即高活动型、低活动型及混合型。
高活动型:约占25%,以躁动、攻击、幻觉和定向障碍为特点,一般易被护士或家属关注。
低活动型:约占 50%,以安静不动、沉默不语、运动迟缓、嗜睡和互动减少为特点,临床症状不典型,常被医护人员忽视。
心脏手术后谵妄的研究进展
- 183 -①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 山东 滨州 256600通信作者:王耀岐心脏手术后谵妄的研究进展肖琰① 静广建① 孙明月① 王耀岐① 【摘要】 谵妄是一种急性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从轻度到极重度不等,持续时间不定。
术后谵妄是心脏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会增加医疗保健费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因此,采取措施预防术后谵妄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术后谵妄的病理生理、危险因素、评估方法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
【关键词】 术后谵妄 谵妄评估 心脏手术 预防措施 Research Progress of Delirium after Cardiac Surgery/XIAO Yan, JING Guangjian, SUN Mingyue, WANG Yaoqi.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4, 21(08): 183-188 [Abstract] Delirium is an acute cognitive dysfunction, the severity of which varies from mild to extremely severe, and the duration is uncertain. Postoperative delirium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after cardiac surgery, which will increase the cost of medical care and reduc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take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postoperative delirium.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athophysiology, risk factor, evaluation method and preventive measure of postoperative delirium. [Key words] Postoperative delirium Delirium evaluation Cardiac surgery Preventive measure 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Binzhou 2566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4.08.041 谵妄(delirium)是一种急性认知功能障碍[1],世界卫生组织对谵妄描述为“谵妄的特征是在短时间内出现注意力、定向和意识障碍,通常表现为严重的意识模糊或神经认知障碍,在1 d 内症状常出现波动,并伴其他认知障碍(如记忆、语言、视空间功能或感知觉障碍等),可影响睡眠觉醒周期。
麻醉科麻醉深度监测方法
麻醉科麻醉深度监测方法麻醉是外科手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如何准确监测麻醉深度成为了关键的问题。
目前,存在着多种麻醉深度监测方法,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麻醉深度监测方法,以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麻醉科的相关知识。
一、临床观察法最朴素的麻醉深度监测方法就是通过医师的临床观察进行评估。
医师通过观察患者的生理指标、瞳孔大小、肌肉松弛程度、意识状态等来判断麻醉深度。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受医师主观因素和经验的影响较大,可能存在误判的风险。
二、BIS监测法BIS(Bispectral Index)是一种利用脑电图(EEG)信号分析来评估麻醉深度的方法。
该技术通过监测大脑皮层神经元活动的频率、幅度等参数,计算出一个从0到100的数值表示麻醉深度。
BIS监测法在麻醉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减少主观判断的误差,提高麻醉质量。
三、Cerebral State Index监测法Cerebral State Index(CSI)是一种基于脑电图和其他生理信号的多参数分析方法,用于监测患者的麻醉深度。
与BIS相比,CSI技术更加精细化,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患者的脑部活动情况,提供更可靠的麻醉深度监测结果。
四、Entropy监测法Entropy是一种综合了多种脑电图参数的麻醉深度监测方法,可以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麻醉深度评估。
Entropy监测法通过分析大脑电信号的复杂度和无序性来反映麻醉状态,是一种较为先进的麻醉深度监测技术。
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以上几种麻醉深度监测方法常常结合使用,以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并结合临床经验进行综合判断,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总的来说,麻醉深度监测方法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为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更多更先进的麻醉监测技术的应用,为医疗行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麻醉与BIS监测
BIS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的意识状态变化,预 防因麻醉过深或过浅导致的并发症,如术中知晓、 苏醒延迟等。
03 提高手术效率
通过BIS监测,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麻醉状态及时 调整手术进程,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
02
BIS监测的原理与技术
BIS监测的原理
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是一种通过分析脑电信号 01 来评估麻醉状态和镇静水平的监测技术。
它通过测量脑电活动的不同频率成分,包括α、β、 02 θ和δ波,来计算出一个数值,该数值在0-100之
间,用以反映大脑的意识状态。
BIS值越高,表示大脑越清醒;BIS值越低,表示 03 大脑越接近无意识状态。
BIS监测的技术指标
01 BIS监测需要使用专门的脑电监测设备,通过在头 皮上粘贴电极来采集脑电信号。
缺点
BIS监测需要使用电极片和黏合剂,可能引起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此外,BIS监测结果可能受 到一些药物和生理因素的影响,需要结合其他监测指标综合评估患者的状态。
03
麻醉与BIS监测的临床应用
麻醉深度监测
01 监测麻醉深度
通过BIS监测,医生可以实时了解患者的麻醉深度, 从而更好地控制麻醉药物的用量,确保手术过程 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重症监护、疼痛治疗等领域。
BIS监测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与价值
BIS监测能够为医生提供客观的 麻醉深度指标,避免主观判断 的误差,提高麻醉效果。
BIS监测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了 解患者麻醉状态,及时发现并 处理异常情况,保障患者安全。
BIS监测的应用能够促进麻醉学 科的发展,提高医生的诊疗水 平和手术室的整体管理效率。
BIS监测与静脉麻醉药的选择
静脉麻醉药是另一种常用的麻醉药物,但不同静脉麻醉药对BIS值的影响也有所 不同。研究表明,使用BIS监测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静脉麻醉药的效应,有助于减 少术中知晓和术后恢复时间。
麻醉监测之BIS监测
原理
§ BIS的运算法则是建立在对大量健康成年志愿者在 不同的麻醉药物浓度下及不同的临床关键点(如意 识消失、苏醒、气管插管等)的原始脑电数据的综 合分析基础上。研究表明,在丙泊酚、咪哒唑仑、 七氟醚、异氟醚麻醉下,BIS值与目前临床上广泛 应用的镇静评分及语言指令反应及血药浓度有高度 相关性 。
室、ICU以及各种需要镇静监护的病人
§ 在美国有95%的手术室应用了BIS
§ 全世界有160个国家使用BIS
§ 全球已装机器>35000台
§ BIS文献资料超过2500篇
——95%发表于全球前4位的国际麻醉期刊上
Aspect
原理
§ 脑电波形显示出脑细胞群自发而有节律的电 活动,一般用波幅、频率和相位等特征来描 述。
影响BIS值的因素
§ 肌电图(EMG)干扰和神经肌肉阻滞剂 (NMB)
§ 医疗仪器 § 严重的临床情况 § 异常脑电图(EEG)状态 § 某些麻醉药和辅助用药
影响BIS值的因素
影响BIS值的因素
影响BIS值的因素
影响BIS值的因素
影响BIS值的因素
BIS值波动的处理
§ BIS值异常升高 § BIS值异常降低
§ 将δ波段的相位锁定,把能量从δ能量中减除,并表 示为0~30Hz波段双波谱密度的比率,最后得出一 量化指标(0~100) ,即BIS。
§ 双频谱分析是定量EEG频率间的相位偶联(phase coupling),包含了频率和振幅信息,相位偶联是 非线性行为的特征,因而双频谱分析能精确地控测 和定量信号间线性和非线性变化,能更准确地反映 麻醉深度变化。
及预后
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
BIS传感器
围术期谵妄的诊治(1)
与大剂量镇静药物相比,小剂量镇静药物可以显著地降低 术后谵妄的发生(19% vs 40%,p<0.01)。
与大剂量镇静药物相比,小剂量镇静药物可以显著地降低 术后谵妄的发生(19% vs 40%,p<0.01)。
术后谵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
术后用药管理对谵妄也有重大影响。术后使用苯二氮卓类 药物和阿片类药物与谵妄的发生发展显著相关,尤其是哌 替啶。
尽管镇痛治药物会导致谵妄,但是足够的疼痛管理也十分 重要,因为术后疼痛强烈也与谵妄有关,所以应使用最小 有效剂量的阿片类药物提供足够镇痛的策略。这包括按计 划用药而不是按需用药、患者自控镇痛泵、区域镇痛、非 阿片类镇痛药物以及非药物方法,例如冰袋。
激无反应。
谵妄的定义和诊断
根据判断是否存在CAM的四项核心特征:
①病情急性发作或有波动性,
②注意力不集中,
③思维混乱,
④意识水平的改变,临床医师可以确立谵妄的诊断。
麻醉医师正确识别谵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常规诊疗中识别 的谵妄不到50%。
精神混乱评估方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CAM) 是最有用的谵妄床边评估工具。格式化的精神状态评估大大提 高了发现率和CAM评估的可靠性,一些简易评估工具使CAM更 具有可操作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谵妄的定义和诊断
谵妄是一种急性、波动性的精神状态改变,其定义在各指 南中略有不同。
基于第5版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进行 的综合精神病学评估,是诊断谵妄的金标准,包括突然发 作的意识改变、注意力和意识的下降、思维过程的混乱, 以及所有不能被其它原因解释的神经认知障碍或对外界刺
麻醉深度监测对全身麻醉恢复时间影响的Meta分析
麻醉深度监测对全身麻醉恢复时间影响的Meta分析作者:鹿曼曼杨改生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6年第01期[摘要] 目的分析评价全身麻醉手术中麻醉深度监测对患者术毕麻醉恢复情况的影响。
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ochrane图书馆、PubMed等数据库,收集应用麻醉深度监测,如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或脑电双频指数(BIS),或未应用麻醉深度监测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观察患者术毕麻醉恢复情况。
结果共纳入11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受试者743例。
在全身麻醉中,应用AAI监测或BIS监测时患者术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未应用任何麻醉深度监测者明显缩短(P < 0.05);应用AAI监测者与应用BIS监测者比较,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 0.05)。
结论全身麻醉中应用麻醉深度监测,可以缩短麻醉结束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与定向力恢复时间。
应用AAI 监测与BIS监测麻醉深度对患者术毕麻醉恢复情况的影响相当。
[关键词] 全身麻醉;恢复时间;麻醉深度监测;Meta分析[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1(a)-0071-04Meta-analysis of effect of the anesthesia depth monitoring on anesthesia recovery time with general anesthesiaLU Manman YANG Gaisheng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Air Force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142,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anesthesia depth monitoring during general anesthesia surgery on the recovery time after the operation. Methods A systematic search was performed in CNKI, Wanfang, VIP, PubM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 about application or un-application of anesthetic depth monitoring after the operation, such as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index (AAI) and bispectral index (BIS) were collected. The quality of studies was assessed and data was extracted,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the using of RevMan 5.0 software, the clinical impact of the anesthesia recovery time by the conducting of anesthesia depth monitoring was observed. Results A total of 743 subjects in 11 RC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re was an obviously reducing in the eye opening time, extubation time and orientation recovery time in patients with AAI or BIS monitoring during general anesthesia,compared with those without any anesthetic depth monitoring (P < 0.05). Nevertheles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ye opening time, extubation time and orientation recoverytime between patients with AAI monitoring and patients with BIS monitoring (P > 0.05). Conclusion Anesthesia depth monitoring in general anesthesia can decrease the eye opening time,extubation time and orientation recovery time. There has equal effect on between AAI monitoring and BIS of depth monitoring of anesthesia reducing for the anesthesia recovery time in general anesthesia.[Key words] General anesthesia; Recovery time; Anesthesia depth monitoring; Meta-analysis全身麻醉是指利用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无意识状态,完整的麻醉状态是指意识消失、术中无知晓、镇痛完善、肌松完全、可逆性和选择性的抑制的复合效应[1]。
BIS监测的临床意义及新进展
BIS监测的临床意义及新进展BIS(Bispectral Index)监测是一种用于评估麻醉深度的技术,它通过分析脑电图(EEG)中的频谱和时域特征,输出一个0-100的数值,代表患者的麻醉深度,越高表示麻醉深度越浅,越低表示麻醉深度越深。
BIS监测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有着不断的新进展。
首先,BIS监测具有临床意义,对于评估麻醉深度非常重要。
麻醉深度的控制是手术安全和患者舒适度的关键。
如果麻醉深度过浅,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恢复和疼痛感知,导致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动作,增加手术风险。
而麻醉深度过深,则可能会引起低血压、低心排等并发症。
BIS监测可以实时检测和评估患者的麻醉深度,指导麻醉药剂的调整和维持麻醉深度在合适的范围内,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其次,BIS监测的临床意义还包括指导麻醉的个体化管理。
不同患者对麻醉药物的敏感程度不同,同样剂量的药物对于不同患者的作用可能会有差异。
通过BIS监测,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类型,实现麻醉的个体化管理。
这样可以减少药物的使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手术体验和术后恢复质量。
此外,BIS监测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
BIS数值与患者的意识状态存在一定的关联。
在手术过程中,监测BIS数值可以提供一种客观的方法来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
对于需要保留或恢复患者意识的手术,可以根据BIS数值的变化来调整麻醉深度,以保持患者的意识状态在一个较恰当的水平上。
近年来,BIS监测在临床中也有了新的进展。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BIS监测在减少麻醉药品使用量、降低术后镇痛药使用量和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方面的优势。
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确立了BIS监测在麻醉管理中的地位,推动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另一方面,还有研究针对不同病种和情况下BIS监测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例如,在老年患者、儿童患者和神经外科手术中,BIS监测的应用已经得到了一些初步的结论,并为这些特殊情况下的麻醉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麻醉BiS的应用意义及正常值
麻醉BiS的应用意义及正常值麻醉诱导剂BIS(Bispectral Index)是一种监测麻醉深度的指标,通过对人的脑电活动进行分析和处理来评估患者的麻醉深度。
其应用意义在于保证患者在手术中获得适当的麻醉深度,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减少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麻醉是一种有创干预,通过给予药物使患者失去意识、疼痛感觉和运动能力,从而使患者安全地进行手术操作。
麻醉深度是麻醉效果的核心指标,过浅的麻醉深度会导致患者在手术中出现疼痛感觉和运动能力,增加手术过程中的不适和抵抗,甚至造成手术失败;而过深的麻醉深度可能导致患者血压下降、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准确评估和维持患者的麻醉深度对于麻醉过程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BIS作为麻醉深度监测仪的一种指标,通过分析患者的脑电信号,将其转化为一个0-100之间的数值,反映患者的麻醉深度。
BIS的正常值范围通常在40-60之间,该范围内表示患者处于较理想的麻醉深度,既不会出现麻醉过浅导致的意识和疼痛反应,也不会出现麻醉过深导致的生理功能受损和并发症。
根据具体的手术和患者的情况,医生可以根据BIS监测结果调整给药量和药物选择,以维持患者在合适的麻醉深度。
BIS的应用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手术安全性:麻醉深度的监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给药量和浓度,避免麻醉过浅或过深而导致的相关并发症。
通过合理控制麻醉深度,可以减少手术中发生的危险事件和医疗事故,提高手术安全性。
2. 减少麻醉相关并发症:过浅的麻醉深度可能导致患者在手术中出现疼痛感觉和运动能力,增加手术过程中的不适和抵抗;而过深的麻醉深度可能导致患者血压下降、呼吸抑制等并发症。
BIS的监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调整麻醉深度异常,减少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3. 降低患者手术的不良感受:麻醉深度的监测有助于医生调整麻醉药物的给药量,避免麻醉过深或过浅而导致的意识和疼痛感觉。
BIS监测的临床意义及新进展
BIS监测的临床意义及新进展BIS是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的缩写,是一种用来评估患者的麻醉深度的指标。
它基于对患者脑电活动的监测,通过分析脑电的频率和相位来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和麻醉深度。
在临床上,BIS监测被广泛应用于麻醉手术和重症监护等领域。
1.指导麻醉药物的使用:BIS监测可以帮助麻醉医生准确判断患者的麻醉深度,避免麻醉过深或太浅的情况发生。
麻醉过深可能导致术后意识障碍和延长清醒时间,而麻醉过浅则可能引发术中意识和疼痛。
BIS监测可以帮助麻醉医生进行个性化的麻醉管理,提高麻醉质量和术后恢复。
2.预测术后镇痛效果:BIS监测对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研究表明,术中BIS值与术后镇痛需求之间存在相关性,BIS值越高,术后镇痛需求越小。
因此,对于BIS值较高的患者,可以调整镇痛药物的用量和方案,以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
3.监测镇静状态:BIS监测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镇静状态,尤其适用于重症监护患者。
传统上,评估重症患者的镇静状态主要依靠临床观察和刺激反应。
而BIS监测可以提供客观的指标来判断患者的镇静深度,有助于合理调整镇静药物的使用和剂量,降低镇静过深或过浅的风险。
除了上述临床意义,近年来还有一些新的进展和应用方向:1.BIS监测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一些研究探讨了BIS监测在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障碍中的潜在应用。
例如,BIS监测可以帮助分析患者的脑电活动特征,进一步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此外,还有研究尝试将BIS监测与其他神经影像学技术相结合,以提高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2.BIS监测在麻醉药物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麻醉药物的个体化用药是麻醉学研究的一个热点,BIS监测可以为个体化用药提供一种客观的指导。
通过监测患者的脑电活动,可以实时评估麻醉药物在个体患者中的效应,从而调整用药剂量、种类和方案,提高麻醉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BIS监测在意识恢复过程中的应用:随着手术和麻醉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的术后意识恢复质量也日益受到重视。
术后谵妄护理的研究进展
日内。 谵妄与多种不良预后相关,可导致认知功能衰退、更
高的死亡率,重症监护病房和住院时间的增加以及以外的医
疗费用。 手术类型、年龄、既往病史、术前焦虑、睡眠剥夺等
是已知的 POD 风险因素。
二、 病因
目前,研究认为,谵妄是一种多因素综合征,一些因素被
术后谵妄护理的研究进展
李秋环 张毓茂
摘 要:术后谵妄( POD) 是一种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其主要特征为注意力和意识的减退,并伴有认知或感知障碍。 它是一
种多因素综合征,手术类型、年龄、既往病史、术前焦虑、睡眠剥夺等是已知的 POD 风险因素。 在护理工作中,应严密观察生命体
征、控制病因、早期预防,必要时使用药物。 近年来,文章就术后谵妄护理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术后谵妄;护理 ;老年患者
一、 引言
谵妄是一种常见于老年患者的神经精神病症,其主要特
征为注意力和意识的减退,并伴有认知或感知障碍。 这种障
碍在短时间内( 通常为数小时至数天) 出现,并在一天内出
现波动。 术后谵妄( POD) 是一种常见的手术并发症,约 15%
43(1) :134.
[8] 马宇,徐美英. 老年患者术后谵妄与睡眠紊乱的关
系[ J] .国外医学( 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3,24(5) :305.
[9] 何征宇,王祥瑞.右旋美托嘧啶在术后谵妄防治中的
应用[ 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
作者简介:
李秋环,张毓茂,福建省南平市第三医院。
三、 护理方法
( 一) 加强基础护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首先,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精神症
状是必须的。 其次,应做好生活护理,对多汗的患者擦身,坚
老年患者围术期管理与术后神经认知疾病防范
脑功能保护的预防性麻醉管理要点
(4)外科创伤诱发术后长时间炎性反应,可能诱发脆弱大脑长期 神经炎性反应,导致神经细胞凋亡甚至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因此, 围术期积极的炎性反应调控对于维护术后和长期脑健康至关重要。
脑功能保护的预防性麻醉管理要点
(5)术后采取有效方法实施多模式镇痛,防止中枢痛觉敏化,对 长期脑健康同样有益。如无禁忌证者可给予NSAIDs类药物或对乙 酰氨基酚,以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
相关研究
▪ 术前神经认知功能障碍(NCD)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教育程度 低、冠状动脉疾病、糖尿病、虚弱、术前功能和体力受限等。所 有65岁以上的患者以及任何具有认知功能受损危险因素的患者, 应在术前评估其基准认知能力。
相关研究
▪ 广泛使用的三种筛查工具包括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力状态评估量表 (Mini-Cog)。
▪ 2015年发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上的一篇前瞻性观
察研究,纳入594例平均年龄为74岁的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分 别在术后第1天有178例(30%)、第2天有176例(30%)发展 为谵妄。高龄、女性、术前认知评分低和较长手术时间均是发生 POD的危险因素。术中低血压的相对值(减少20%、30%、 40%)、绝对值(平均动脉压小于50 mmHg)和低血压持续时 间与POD无明显相关,而增加术中血压波动与POD相关。
▪ 同时,这篇文章强调,一些术中策略可降低术后神经认知功能障 碍的风险,包括避免低血压、监测并依据年龄调整吸入麻醉药呼 气末浓度、实行基于脑电图(EEG)的麻醉管理等。
脑功能保护的预防性麻醉管理要点
▪ 术前麻醉医生应该对老年患者建立基于脆弱脑功能的风险评估, 并给予对应的监护标准,制定相应的麻醉方法和预防性管理方案。
术后谵妄:围手术期评估、降低风险和管理(2020完整版)
术后谵妄:围手术期评估、降低风险和管理(2020完整版)谵妄是一种认知障碍,其特征是注意力和意识的急性和波动性损害。
术后谵妄通常发生在术后第2~5天。
虽然它在普通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发生率为2~3%,但据报道,在高危患者中发生率高达50~70%。
此外,术后谵妄的发生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明显增加以及医疗资源支出的增加有关。
动物和人类的研究推动了术后谵妄的病理生理学相关假说的发展,随之,新的治疗方法也被提出和更新。
然而,目前可用于临床的治疗方法选择有限。
到目前为止,术后谵妄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降低风险的举措,如恢复定向力、右美托咪定和褪黑素。
此外,目前对降低术后谵妄风险的围手术期最佳实践方案(如禁食时间、麻醉选择、围手术期液体和血压管理)的共识有限。
随着加速康复路径的发展,风险评估、降低风险和抢救治疗的框架已经应用于几种术后并发症(图1)。
利用该框架,我们在EMBASE和Medline 上进行了系统的文献检索,检索2000-2019年间发表的相关英文文章。
搜索词是根据美国促进康复、围手术期质量协会和欧洲麻醉学会指南以及其他常见的围手术期考虑因素决定的;详细的搜索策略在补充表1。
搜索于2020年1月28日完成,对文献积极跟踪到2020年3月30日。
本文以叙述性回顾的形式对这些文献的发现进行总结,探讨当前的临床证据,包括使用谵妄风险预测评分,围术期降低谵妄风险的干预措施,以及对已确诊谵妄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
图1.优化术后谵妄(POD)管理的建议框架流行病学与医疗费用据报道,在普通外科患者中,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为2.5~3%。
60~70岁以上年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更高,达10~20%。
择期四肢手术术后谵妄的风险为2.5~3%;相比之下,躯干手术术后谵妄风险为10~20%。
急诊手术术后谵妄风险达20~45%,高于非急诊手术的1.5到3倍。
需要术后重症护理的复杂手术,如心胸和肝脏手术,术后谵妄的发生率约20~50%。
麻醉科中的术中意识监测与麻醉深度评估
麻醉科中的术中意识监测与麻醉深度评估在麻醉科中,术中意识监测与麻醉深度评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准确地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和麻醉深度,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术中意识监测与麻醉深度评估的方法和应用。
一、术中意识监测术中意识监测是指在患者接受麻醉期间,通过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来判断其是否处于清醒或者麻醉状态。
常用的术中意识监测方法有以下几种:1. 麻醉深度监测仪器麻醉深度监测仪器如BIS(脑电双向谐波指数)和Entropy(熵值指数)等,通过监测患者的脑电活动来评估其意识状态和麻醉深度。
这些仪器可以将脑电信号转化为数字指标,供麻醉医生参考。
一般情况下,BIS值在40-60之间代表合适的麻醉深度。
2. 眼动监测眼动监测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术中意识监测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眼球运动情况,可以判断其是否处于意识清醒状态。
常用的眼动监测方法有观察眼球转动方向、注视反应等。
3. 面部表情监测面部表情监测是一种直观的术中意识监测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可以初步判断其是否处于麻醉状态。
例如,闭眼、笑脸等表情可以表示患者处于麻醉状态。
二、麻醉深度评估麻醉深度评估是指通过各种方法来评价患者的麻醉深度,以确保患者在手术期间处于合适的麻醉状态。
常用的麻醉深度评估方法有以下几种:1. 临床观察麻醉医生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生理指标和反应来评估其麻醉深度。
例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的稳定性可以反映麻醉深度的稳定性。
此外,对于某些手术,麻醉深度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麻醉医生可以根据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反应来调整麻醉深度。
2. 物理监测物理监测是指通过使用各种监测仪器来评估患者的麻醉深度。
例如,脉搏波指数(Pulse Wave Index, PWI)可以通过监测患者动脉波形来间接评估麻醉深度。
此外,呼吸氧浓度监测仪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仪也可以用于评估麻醉深度。
3. 脑电图监测脑电图监测是一种直接评估患者麻醉深度的方法。
老年泌尿外科术后患者谵妄发生的相
•综述•【摘要】 目的 探究老年泌尿外科术后患者谵妄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识别谵妄的发生提供依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1年5月。
通过文献检索,参考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12篇文献被纳入,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为8.02%。
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其中发生谵妄的患者381例,未发生谵妄的患者4371例。
Meta 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谵妄史、术前使用精神药物、术前感染、高龄、年龄(≥75岁)、受教育年限、术中低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术前焦虑、术后膀胱痉挛、术后睡眠障碍、术后缺氧是其相关危险因素(P <0.05);Meta 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年龄(≥75岁)、合并高血压、术前焦虑、术后膀胱痉挛、术后睡眠障碍、术后缺氧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 <0.05)。
结论 老年泌尿外科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其发生率。
【关键词】 老年;泌尿外科;谵妄;危险因素;Meta 分析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23.01.010老年泌尿外科术后患者谵妄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Meta 分析基金项目: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基金(编号:YC2022-S229)作者单位:330006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大学护理学院(华雅琪);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熊晓云,林初阳,陈受琳,涂萍)通信作者:涂萍,女,硕士,副主任护师华雅琪 熊晓云 林初阳 陈受琳 涂萍近年来,泌尿外科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老年患者占绝大多数[1]。
同时泌尿外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而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且发生率高,其中术后谵妄(POD)是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中常见的一种[2]。
术后谵妄 [3]是急性发病的波动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主要表现是意识状态和认知功能水平的下降。
目前术后谵妄在泌尿外科中的发生率约为8.8%,其中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占29%,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PR)占21%[4-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u Ti n g,ZHANG P e n g,W EI Xi n c hu a n
De p a r t me n t o f A n e s t h e s i o l o g y ,S i c h u a n Ac a d e my o f M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i c h u a n P r o v i n c i a l P e o p l e ’ S Ho s p i t a l ,C h e n g d u 6 1 0 0 7 2,Ch i n a
检索 C N K I 、 C B M、 万方 、 P U B ME D、 E MB A S E以及 C E N T R A L数据库 , 收集 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断麻醉 深度 的方法分别对术后谵妄发生 的影 响行随机对 照研究 。主要研究 指标 : 术 后谵妄发生率 、 麻 醉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 。结果 本研 究共纳入 4篇 2 8 3 5例患者 , 其 中 3篇共 2 4 9 8例患者 比较 了 B I S 监测 和依靠 临床 体征判 断麻 醉深度对术后谵妄发生率 的影 响 , 剩余 1 篇共 3 3 7例患者 比较 了 B I S监测 和依靠 呼气末麻醉药浓度判断麻醉深度对术后谵 妄发生率 的影响。结果显示 : 与传统非脑 电监测判断麻 醉深度相 比,B I S 麻 醉深度监 测不能缩短 麻醉时 间和平均住 院时间 ,但
l 7 2
麻醉安全与质控 ( P e r i o p e r a t i v e S a f e t y a n d Q u a l i t y A s s u r a n c e) 2 0 1 7 1( 4)
・
临床研 究 ・
术中 B I S麻 醉深 度监 测减 少 术 后谵 妄 的 发 生 :系统 性评 价 与 me t a 分 析
s t u d y wa s c o n d u c t e d b y a me t h o d o f s y s t e ma t i c l a r e v i e w.W e s e a r c h e d t h e CN KI ,C BM ,W a n f a n g ,P U BME D,EMB AS E a n d CE NT RA L d a t a b a s e s f o r r a n d o mi z e d c o n t r o l l e d t i r ls a i n v o l v i n g c o mp a r i s o n s o f t h e e f f e c t s i n B I S . - g u i d e d a n d n o n - - e l e c t r o e n c e p h a l o g r a m- - g u i d e d a n e s t h e . . s i a o n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d e l i i r u m f o r t h e p a t i e n t s u n d e r g o i n g e l e c t i v e s u r g e i r e s .T h e i n c l u s i o n c r i t e i r a or f t h e s t u d y we r e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p o s t — o p e r a t i v e d e l i iu r m ,d u r a t i o n o f a n e s t h e s i a a n d a v e r a g e l e n g t h o f h o s p i t a l s t a y .Re s u l t s A t o t a l o f 2 8 3 5 p a t i e n t s i n f o u r t ia r l s we r e i n c l u d —
BI S- g ui d e d a ne s t he s i a de c r e a s e s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de l i r i um :a s y s t e ma t i c a nd me t a-
a na l y s i s
Co r r e s p o n di ng a u t h o r :W EI Xi n c hu a n,E— ma i l :r o u r o u 43 0@ 1 2 6.c o n r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h e a i m o f t h e s t u d y w a s t o e v a l u a t e w h e t h e r B I S — g u i d e d a n e s t h e s i a d e c r e a s e s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d e l i i r u m. Me t h o d s T h e
可 以减少术 后谵妄的发生 。结论 择期 手术 中行 B I S麻醉深度监测 可以减少术后谵妄 的发 生。 [ 关键词 ]B I S ; 脑 电监测 ; 麻醉深度 ; 术后谵 妄
D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2 0 9 6— 2 6 8 1 . 2 0 1 7 . 0 4 . 0 0 3
许 婷 ,张鹏 , 魏新川 (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 四川省人民医院麻醉科, 四川 成都 6 1 0 0 7 2 )
[ 摘 要] 目的 生 。方法 采用 m e t a 分析和系统评价 的方法 分析 术 中行脑 电双频 谱指数 ( B I S ) 麻醉深 度监测 是否可 以减少术 后谵妄 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