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合集下载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一、教学现状分析在我国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语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字词、句型,形成初步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学生兴趣不足、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明显等。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二、教学策略探讨1. 激发学生兴趣(1)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2. 优化教学方法(1)采用分层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3. 强化阅读训练(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指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速读等,提高阅读效果。

(3)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三、教学评价与反思1.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过程,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加强家校合作,发挥家长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四、教学实践与案例分析1. 实践探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将上述策略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以下是一则教学案例:案例: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小蝌蚪和青蛙,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细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4)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找到的课文中的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论文

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论文

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之一,也是我们民族兴旺、国家富强的关键。

而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关键是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培养与调动,使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一、转变观念,树立学生主体意识以往的传统教学往往是教师讲条条,学生抄条条、背条条。

“满堂灌”、“喂养式”的教学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主动性难以得到发挥。

甚至对思想政治课产生逆反心理。

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就要转变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快,社会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所以每个人都必须学会学习,对学生来说,必须培养和发展主体参与意识,参与课堂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激发兴趣。

创造主体参与的前提条件兴趣是个人成功的动力和源泉。

所以,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习成为他们的自觉要求。

只有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反应,启动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这是主体参与教学的前提条件。

为此,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三、营造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创造主动参与的教学氛围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改变在过去课堂中的权威地位,变传授者为促进者,变管理者为引导者,变居高临下为“平等中的首席”。

把自己视为“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共同筑起探讨的平台。

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良好教学气氛,会成功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主探索,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

四、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先决条件之一。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

”教学生会学,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以科学的学习方法武装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学生从接受转向探索,从记忆转向发现,从掌握转向研究,教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学会自学等方法,最终掌握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李爱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教学活动必须紧紧围绕学生展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面谈谈本人在课堂教学中就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所作的尝试。

一、营造和谐课堂,送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天地。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的双向交流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摈弃所谓“师道尊严”的陈腐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平等、互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呈现在课堂上的是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场面,而不应是教师强制学生被动学习。

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主观能动地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2、用爱心召唤、感染学生,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催化剂。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给学生奉献一片爱心,生活中关心,学习上鼓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时时刻刻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

这样学生就会亲近老师,信任老师,乐于接受老师的指导,激发自己主体作用的发挥。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探索者”。

只有学生对所学知识具有强烈的兴趣,学生才会全身心地关注它、探究它,学生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发挥。

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激发学习兴趣的途径有多种,比如,运用媒体技术,化学实验,化学中与日常生活有关的事实、现象等。

教师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就等于完成了教学任务的一半。

比如在“盐类的水解”这一节课的教学中,开始先提出问题:“碳酸钠溶液显酸性、碱性、还是中性?”大多数学生凭感觉回答显中性;抓住学生的这一错误认识,演示碳酸钠溶液使酚酞变红色的实验,使学生感到惊奇,充满了疑问。

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钻研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技艺,促使主体作用的发挥。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摘要:教学实践证明,要使学生对数学知识能深刻理解、牢固记忆、灵活应用,并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教师必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启发引导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探究、索取知识,成为知识的探索者。

那么,应如何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组织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呢?关键词:意识;问题情境;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要由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传递,转变为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主体、交叉、多向的信息传递。

具体做法如下: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欲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由于问题是思维之源,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从而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在良好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下来获取新知。

如,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新课伊始,先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问:同学们,你们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学生各抒己见,我接着问: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进行验证?学生众说纷纭,有的说:“把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比试一下。

”有的说:“用数方格的方法……。

”我边请学生演示,边分析。

这时有位学生说了句:“这样比较太麻烦了,要是能计算出他们的面积,就好了。

”我立即来了个顺水推舟,提示课题: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以前我们已经学过了,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接着,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哪些知识?学生提了好多问题,本人又进行了筛选,这时,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求新兴趣油然而生,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地进行讨论、探究,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我再注意引导,穿针引线地参与学生的讨论,最后共同归纳出结论。

由于我巧设问题情境,使整个教学过程在师生共同研讨中完成,学生的参与意识强烈,课堂气氛自然活跃、轻松,学习效果好。

二、联系实际,诱发学生主动探究兴趣如何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促使他们主动去探究呢?实践证明,关键之一是必须重视紧密联系生活实践。

如何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如何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如何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想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下面,笔者就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谈几点体会。

一、增强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作用:在教师传授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方可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要善于自我调动学习的主动性,自觉地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认知结构。

二、建立协调、和谐、互补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课堂上常会遇到这样的局面:英语教师精心设计了语言交际的模拟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对话操练,但总有学生羞于开口,特别是叫他们站在教室前面演示对话时,众目睽睽之下,不远处还站着英语教师监督着,他们更显得局促不安,英语说得语无伦次。

因此,应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自在地表现自己。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从心理上分析学生的愿望,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建立起一种协调、和谐、互补的师生关系。

三、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尽量采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动画,播放声音创设具有特色的英语教学情景,协调课堂环境,创造一种轻松的气氛。

使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很快地就进入了最佳的语言学习状态,有助于把英语知识信息储存到学生深层的记忆中。

四、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在英语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的良好表现加以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学习成功、例如:在教初中英语第三册Unit 11 THOMAS EDISON 一课时,我们在课文整体理解和分段讲述之后,要求学生围绕课文内容以多种方式做展开性的提高练习。

我们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让学生把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在实际交际中运用。

根据课文线索,分别请学生扮演Edison、Edison’s father、Edison’smother、Edison’s teacher、the doctor who saved Edison’s mother等,其余同学均为Reporter进行现场采访:采访Mother and Father,了解Edison小时候的爱好;采访Teacher,了解Edison在学校的情况;采访Doctor,了解抢救Edison’s Mother的过程;也可直接采访Edison。

教师提高学生课堂互动能力方案

教师提高学生课堂互动能力方案

教师提高学生课堂互动能力方案一、明确目标和重要性课堂互动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意识到提高学生课堂互动能力的重要性,并为此设立明确的目标。

二、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是提高学生课堂互动能力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点,如关心学生的情感需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等。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

教师可以运用小组讨论、问题解决、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学生课堂互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五、开展课堂游戏和竞赛课堂游戏和竞赛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

六、建立学生互助学习团队建立学生互助学习团队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并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让他们在互相帮助和合作中提高课堂互动能力。

七、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现代技术手段如电子白板、网络教学平台等可以增加课堂互动的形式。

教师可以借助这些工具开展讨论、问题解答等活动,提高学生课堂互动能力。

八、鼓励学生多问问题鼓励学生多问问题可以提高他们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表扬、回答问题等方式,促使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和观点。

九、及时反馈和评价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表现,并对其进行及时的调整。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参与互动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建议。

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提高课堂互动能力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做报告、发言、表演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十一、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团队合作是课堂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在小学课堂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如何在小学课堂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浅谈如何在小学课堂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摘要:数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我们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唤醒、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养成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样,学生才会获得发展的主动权,成为独立的个体,课堂效率才会大幅提高。

关键词:小学课堂;学生主体意识;培养方法“新课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因为成长无法代替,发展必须主动。

促进学生自身积极主动发展,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化过程。

内化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从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等方面人手。

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教学实践和体会。

一、创设情境,召唤学生主体参与学生的参与有自发的,但不完全是自发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营造一种情境,给学生主体参与搭建舞台,从而召唤学生主动的、乐意的学习,那么良好的课堂引入就应首当其冲。

一个好的引入,将学生引人到教学情境中,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在讲《减法》时,我先把一个录音机放在讲台前,让学生听了一段夏天天气预报。

然后让他们计算各大城市的温差以及各城市之间的最高温差和最低温差。

一开始,学生们很好奇,以为老师要做什么,听得非常认真,然后开始算,因为这样问题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基本上大家都会,参与热情很高,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中,很自然地解决了减法的运算,效果非常好。

二、创设学生表现的机会,鼓励学生施展才华,培养自主意识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我们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探索数学王国的奥秘,鼓励他们展示才华。

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在总结出长方形的面积后,我就采取了让学生们分组自主讨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大家有的动手、有的动口、有的动笔、争论得面红耳赤,又悄悄地达成一致意见。

师生互动,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师生互动,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篇中明确指出:“《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由此可见,新的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列为《标准》内容的第一主题,并要求具体内容和操作不能减少,只能拓展和丰富,以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同时还明确提出,生物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为此,教材安排了系列化和多样化的科学探究活动,其中包括观察与思考、实验、调查、探究、资料分析、模拟制作、探究设计、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等。

直观教学、实验教学一直是生物学科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落实《生物课程标准》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达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的目的。

一、师生互动,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通过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注重知识的探究和发现过程,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成为“教”与“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形式,要求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这一过程使教师长期以来形成的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权威过渡到平等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实现教与学的双边互动。

教学是为了育人,学生获得知识是发展自己的起点,学生的内因是获得知识的关键。

所以,应首先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兴趣成为学习的第一动力,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如在“制作叶的临时玻片标本”实验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到永久叶玻片标本的奇妙形状,然后启发学生是否想制作标本,请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制作标本,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使用刀片切取较薄的叶的横切面标本材料的技巧。

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研究

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研究

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而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环节。

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主体参与意识逐渐被认为是提高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思考和反思,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而不是机械地接受传统的教师授课。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和信息的对象,缺乏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如何引导学生提高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拟对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影响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因素,探究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以及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通过实践案例的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改善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为提升教学质量和推动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究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探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概念内涵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机制,深入剖析学生参与意识的重要性和价值。

2. 分析影响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因素,包括教师因素、学生自身因素以及教学环境因素,以期找出有效促进学生参与意识的方法与策略。

3. 探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探索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有效途径,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2. 正文2.1 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概念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是指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负责任地对待学习任务的态度和意识。

教师工作计划——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教师工作计划——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教师工作计划——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一、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通过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其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
1. 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将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上,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同时,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同时,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三、教学安排
1. 课堂互动:在每节课中安排一定时间进行课堂互动,可以是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形式。

通过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创新思维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新思维训练,通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 实践教学:结合课程内容,安排适当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

四、评价与反馈
1.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测试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2. 反馈机制: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指导其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中的课堂互动让学生更积极参与

教学中的课堂互动让学生更积极参与

教学中的课堂互动让学生更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教学中的课堂互动如何让学生更积极参与。

一、提供积极的学习氛围在教学环境中,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营造这样的氛围。

首先,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良好沟通,关心学生的感受和需求。

其次,营造互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

例如,引入小组活动、讨论或角色扮演等交流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二、合理运用教学工具教学工具是促进课堂互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现代化设备,展示图像、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加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此外,互动式教学软件和在线学习平台也是提高课堂互动性的有效工具。

通过这些教学工具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吸引力。

三、设计多样化的互动活动为了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教师需要设计多样化的互动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问答形式的活动,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观点。

还可以进行辩论活动,让学生就某个话题展开辩论,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此外,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有效的互动形式,可以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四、及时给予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在课堂互动中,教师的反馈和鼓励对学生的参与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学生表现出积极参与的行为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惑,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引导学生不断进步。

五、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互动并不是完全由教师主导,也需要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他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

总结起来,课堂互动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

教师工作计划——加强课堂互动教学

教师工作计划——加强课堂互动教学

教师工作计划——加强课堂互动教学作为一位初中教师,我深知课堂互动教学的重要性。

课堂上的互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新的学期里,我制定了以下加强课堂互动教学的工作计划。

一、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是进行有效互动的前提。

我将在课堂上营造一个积极、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会在课前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或者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帮助学生放松心情。

同时,我也会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他们感受到课堂的温暖。

二、采用多样化的互动方式为了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我会采用多种互动方式。

首先,我会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自由交流,分享彼此的看法。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还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其次,我会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可能会在课堂上组织一些小型的答题比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最后,我还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导他们自主学习。

三、设置合理的问题情境问题是课堂互动的核心。

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我会设置合理的问题情境。

这些问题将会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同时,我还会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特点,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问题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会耐心倾听,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会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课堂互动的重要补充。

我会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通过提供学习资源、指导学习方法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我还会在课堂上组织一些自主学习活动,如让学生自己讲解课文、自己设计实验等,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五、及时反馈和评价在课堂互动中,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是必不可少的。

我会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和回答问题的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

教案模板中的课堂互动与学生主体性培养

教案模板中的课堂互动与学生主体性培养

教案模板中的课堂互动与学生主体性培养教案模板中的课堂互动与学生主体性培养在教育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设计有效的互动活动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教案模板中的课堂互动和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案模板中的课堂互动教案模板中的课堂互动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的双向交流和互动。

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在教案模板中,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来实现课堂互动,如小组合作、问题探究、讨论和角色扮演等。

首先,小组合作是一种常见的课堂互动方式。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合作完成某项任务或者解决某个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合作探讨,增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其次,问题探究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学生可以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增强自己的分析、推理和创新能力。

此外,讨论是一种常见的课堂互动形式。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话题或者一个观点,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辩论,从而拓宽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视野。

最后,角色扮演也是一种引人入胜的课堂互动形式。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某个知识点。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

二、教案模板中的学生主体性培养教案模板中的学生主体性培养是指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创新和自主意识的发展。

在教案模板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首先,创设情境和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情境和问题。

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主动探索和学习动力。

唤起学生主体意识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精品文档

唤起学生主体意识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精品文档

唤起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新课程改革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课堂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

笔者认为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瞄准学生心理特点,把握学生的心理流向。

结合课堂改革,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摸索出一些体会。

创立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基础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

教师要敢于放下架子,勇于丢掉面子,给学生创造一种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氛围,学生只有在多说多写,多做的锻炼中,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创立交往互动的教学关系,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尊重学生情感是艺术创造中活泼因素,是开动想象的强大动力。

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情感,无论任何想象的思维没有情感都不能进行。

教师只有把学生作为具体的人来对待,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关心学生的进步,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做到师生互动、相互促进。

讲民主、讲平等、讲进取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学生的朋友。

要让学生充分暴露各种疑问,和他们一起去积极探索。

和学生做朋友,讲民主、讲平等、讲进取,与学生达成互动,使学生正确理解自己的意图和行动,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鼓励学生积极创新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说“不”,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不仅向学生传播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不断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工作计划——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教师工作计划——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教师工作计划——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一、目标
本学期,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策略
1. 教学方法创新:采用小组合作、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互动质量。

2. 运用多媒体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音频等,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 建立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等纳入评价范围,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三、实施步骤
1. 备课阶段: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的教案和教学活动。

2. 授课阶段: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3. 反思与改进阶段:课后,教师应对课堂互动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四、预期效果
通过本学期的努力,我们期望实现以下效果:
1. 学生参与度显著提高: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2. 教学质量明显提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互动策略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互动策略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6年6月号管理主持人:熊平凡Em ai l:x iongpf1202@si na.c om所谓互动策略,就是直接或间接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或方法,培养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能力,发挥他们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通过自身主体与学校、老师或其他外部世界的不断互动,形成一个丰富多彩的教书育人的环境。

互动策略相对于控制策略而言,更有利于提高学生民主管理班级的主体意识。

第一,贯彻优化组合原则,这是互动策略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关键。

在班级管理的互动策略中,优化组合原则处于首位,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关键。

它包括师生关系的优化、班干部组合的优化、学习小组的优化等。

如班干部的优化组合。

班干部是一个班集体的核心力量,培养一支良好的干部队伍,就为班级管理中的师生互动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为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大开了方便之门。

因此,班主任必须认真做好班干部的优化组合。

其主要途径有毛遂自荐、民主选举、岗位考察等,但不管是哪种形式,都要经过一至两周的岗位考察,然后选拔最能干、最胜任的同学担任相应的学生干部岗位。

对一个新组建的班团干部班子,班主任可以用两至三周的时间,有意识地安排活动,细心观察,耐心指导,同时一个岗位还可以设多个预备干部,从而实现班干部的优化组合。

优化组合成功后,班主任还要注意着重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努力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树立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给他们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

第二,贯彻民主管理原则,这是互动策略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班级管理,如果只靠班主任的控制策略来管理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监督他们的行为,短时间内能奏效,但是,天长日久,有的学生就会形成逆反心理,或口服心不服,也会使有些学生形成一种陋习:班主任在就表现好一点;班主任一离开,就表现得不那么尽如人意了。

所以在发挥班干部的核心作用的同时,还要注意班级的民主管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摘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依旧有着各种各样的不足和缺陷,尤其是在现阶段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时候,学生缺少足够的兴趣,而且也没有一定的主体参与意识,这些问题都让教师感到头痛。

想开展一节高质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并不容易,尤其是怎样在课堂中激发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带领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是教师们需要给予重视的事情。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参与意识;方法策略引言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自身的个人素质。

但是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学生没有主体参与意识。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学生是教学主体,当学生参与进课堂教学的时候,初中道德与法治才会真正发挥出作用。

因此,基于此,教师也要改变教学方式以及任务,明确怎样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一、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意义和重要性(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育的主要核心是为了进一步塑造学生的思想和意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正好有着该方面的效果。

初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一个快速成长的时期,一味给学生讲授理论知识只会使他们对学习变得越来越抵触,还会存在逆反的情绪。

为了使初中生的自身思想道德品质得到良好的提升,教育改革要重新明确方向,改变以往传统观念,让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创新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增强,让学生不但有着主体意识,同时也会对创新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自主活动的方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使用主体意识参与到课堂教学,这种用自主参与意识,让学生能够凭借体验新式课堂学习得到经验,激发学习积极性,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最优教学形式。

该教学模式改变传统课堂无法激发学生自主性的现状,让学生可以独立思考。

二、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方法策略(一)培养学生的自信,激发其参与意识所有的学生都想得到老师的赞赏以及表扬,这是推动其可以努力学习的内驱力。

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里,往往存在一些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缺少积极主动性,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没有足够的自信心,害怕回答问题发生错误的时候会受到教师的批评,或者受到同学们的嘲笑。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作者:暂无来源:《教育家》 2017年第11期文|陈然“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觉地、积极地、独立地进行学习,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克服学习过程中的难题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符合《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要求。

教师应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为此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

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愿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陶行知先生曾说: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

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为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相信学生、热爱学生,让学生喜欢老师,进而喜欢数学课;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让学生敢问敢发言,形成一种关系融洽、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探究知识,使课堂充满生气和活力,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诱导学生思维,使学生乐学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创设情境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做好这一环节关系到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系到整节课的学习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得好:“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的种类很多,方式也多样,有利用一些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创设的问题情境,有利用学生好胜心强而创设的竞赛情境,有故事情境、游戏情境、生活情境等。

教师工作计划——强化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工作计划——强化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工作计划——强化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一、目标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强化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堂氛围进行全面的规划和改进。

二、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选择适合互动的教学内容。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探究性的主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同时,我们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需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我们也需要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

四、课堂氛围
在课堂氛围方面,我们需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同时,我们也需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观点,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五、评估与反馈
最后,我们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同时,我们也需要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课堂互动需要两方面或者多方面的共同参与,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
的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师生相互平等,互相信任,相互尊重的前提下而形成的一种和谐民主
的教学模式。

”互动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进而改善了教学效果。

它在中学数学课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激发学生课堂主体意识的有效方法。

互动教学
的关键在于认真做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一、要做好“师生互动”
以往的教学模式多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就是教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听、记,这样一节课
下来并不能学到太多的东西。

而且,在此过程中有些学生容易对课堂教学产生厌倦,久而久
之必然导致学生上课开小差,打瞌睡,甚至逃课的现象。

要改变这一状况,我们的首要任务
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课堂充满好奇心。

1、优化教学模式,促进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绝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动“或学生被动的动”,而要通过教师对学生深入地了解,结
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生活环境、人文环境和教材的重难点,以及教师对教材
的理解来展开互动。

例如在讲授多边形内角和时,可以首先引入学生比较熟悉的三角形来激
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通过对三角形的认识来猜想多边形内角和的规律,从而激发学生课堂
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进而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讨论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促进了师生互动。

2、积极创设情境,使师生互动更具活力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上课伊始便形成积极的学习动因,同时使每个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教师应该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
龄特征采用不同的形式来创设情境。

这样,更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同时教师通
过创设情境,使课堂营造出开放的教学情境和民主宽松的思维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想像,敢
于挑战权威,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

所以通过创设情境,可以使师生互动更具活力。

例如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讲到雪花曲线时,可以这样来导入:通过、大屏幕显示漫天飞雪的
情景,并且对某一雪花进行定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雪花的形状(对定格的雪花进行放大),发现它的形状并非日常所说
的六角形,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烘托研究课题:雪花的形状与特性。

3、遵循民主平等原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而增强师生互动
互动教学是建立在师生相互尊重、平等、信任、理解的基础上,建立在双方共同的利益基础上。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具有独立的人格,有着其独特的内心世界。

首先,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由于每个学生存在差异,同一个问题对待不同的学生要采
取不同的方法,以防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其次,教师要改变以往那种严厉的形象,要运用恰当的表情和语言与学生交流。

在课堂上我
们不妨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肯定。

例如以本人自己的亲身体会,每当自己课上要开小差时,
有的老师会给我一个微笑,这样我就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从而专心听讲。

相反有的老
师会给我一个严厉的目光或是一句严厉的训斥,这样我反而不会用心听课,心里想的全是对
位老师的不满。

这种无形互动,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就可以打动学生内心,促
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学习。

只有尊重学生,便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进而才能真正地与学生走到一起,促进师生间有
效互动。

4、教师应做好学生的组织者和合作者
教师可以适当地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让他们增加相互交流的机会。

同时
教师也可以加入讨论的行列,跟学生共同研究,适当地引导。

但要牢记自己只是以合作者的
身份加入的,切忌大揽大包,这样的话讨论就没意义了。

教师应通过合理的组织学生去做试验,创设一个数学试验的情境,使得学生在这个情境下,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像真正的数学家那样去尝试数学的发现发明,从而获得发明创造的体验,感到发明创造的乐趣。

二、教师应搞好课堂上的“生生互动”
生生互动,是让学生在课内相互讨论、交流,让他们灵感的火花相互碰撞。

作为学生在过去
总是扮演一个纪录员的角色,现在我们新课程观念要求把这种被动行为变为主动。

教师在每
节课可以留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分组讨论本节课所学知识。

例如可以出
一道与本节课所学知识有关的思考题,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代表对其讨论结果进
行阐述。

这样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发言中及时的发现问题,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
握程度,从而可以及时的纠正学生对知识点的错误认识,确定下一节课的进程。

同时在讨论
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团队意识。

在分组讨论的同时,我们还应该采取先进带动后进的措施,来帮助那些在数学学习中有困难
的学生。

一般后进生由于自己成绩比较差,在学习讨论过程中就会缺乏自信,不敢同别人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我所说的先
进带动后进就是在相互交流过程中,学习较优秀的同学应主动去接近后进生,让他们感觉到
原来先进分子并不是那么盛气凌人,原来自己并没有被大家所遗忘。

并且在适当的时机让后
进生回答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后进生慢慢地重新找回自信,找回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次,在课外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学习,让其利用课余时间,以实现对课堂
内容的复习与巩固。

总之,互动式教学,不仅能够促进教学,改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推动学生主动学
习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它需要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
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走向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