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位移及沉降设计、检测方案教案资料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1.概况1.1 工程概况这个项目是一项大型的建筑工程,旨在建造一座现代化的大楼。
该建筑将包括商业和住宅用途,是当地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2 基坑概况该项目需要进行基坑开挖,以便为建筑物的地基做好准备工作。
基坑的深度将达到20米左右,需要进行支护工作以确保工人的安全。
1.3 工程地质概况该项目的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高,土质较软,需要采取特殊的施工方法来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和监测工作,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1.4 环境概况该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周围有许多居民和商业企业,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来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进行噪音、粉尘和污水处理等工作,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基坑支护及施工方案为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我们采取了多种支护措施,包括钢支撑、混凝土墙和土钉墙等。
此外,我们还采用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如挖孔桩、土钉墙和钻孔灌注桩等,以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我们还将采取噪音、粉尘和污水处理等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监测目的、范围、依据、原则及监测内容3.1 监测目的:本次监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对环境影响的评估。
3.2 监测范围:本次监测的范围包括公司生产厂区及周边区域,主要监测点包括废水排放口、废气排放口、噪声等。
3.3 监测依据:本次监测的依据主要包括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公司环境保护标准以及国家环境监测标准等。
3.4 编制原则:本次监测的编制原则主要包括科学性、规范性、客观性、可比性等原则。
同时,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将采用多种监测方法,包括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等。
以上是本次监测的目的、范围、依据、原则及监测内容的简要介绍。
我们将严格按照以上要求进行监测,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5 监测内容64、基坑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要求汇总表75、监测方法5.1 水平位移观测:水平位移观测是指对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等进行水平位移监测。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
目录1、概况 (3)1.1工程概况 (3)1.2基坑概况 (3)1.3工程地质概况 (3)1.4环境概况 (3)2、基坑支护及施工方案 (3)3、监测目的、范围、依据、原则及监测内容 (3)3.1监测目的: (4)3.2监测范围: (4)3.3监测依据: (4)3.4编制原则 (5)3.5监测内容 (6)4、基坑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要求汇总表 (7)5、监测方法 (7)5.1水平位移观测: (7)5.2沉降观测 (8)5.3基坑工程整个施工期内,每天均应进行巡视检查。
(8)6、监测点的埋设 (9)6.1基准点 (9)6.2水平和垂直位移监测点 (10)6.3周边管线沉降监测点 (11)6.4周边围墙沉降监测点 (11)6.5周边道路沉降监测点 (11)7、监测精度及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11)7.1监测精度 (11)7.2技术措施 (12)8、基坑监测组织方案 (13)8.1监测周期 (13)8.2监测过程策划 (13)8.3预警值 (14)9、监测资料处理与成果提交 (15)9.1日报 (15)9.2月报 (15)9.3最终监测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5)9.4监测数据提交 (15)10、监测人员和测量仪器安排 (15)11、其他监测要求 (16)11.1加强监测 (16)11.2应急预案 (17)11.3质量保证 (17)11.4安全生产与文明生产 (18)11.5观测标志保护及每日仪器校核、基准点复核 (18)12、附录 (18)A基坑监测数据记录表 (18)B巡视监测日报表 (18)WXLC-JL4.9-03-01 A基坑监测数据记录表 (19)基坑工程安全监测方案1、概况1.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市新区新坊路北侧、锡沪路南侧、新兴路东侧,建筑占地总面积约为100000㎡。
1.2基坑概况⑴基坑规模:施工范围内共有8处基坑独立开挖,合计基坑总周长约3300m。
⑵基坑开挖深度:该基坑实际挖深为5.40m,最大开挖深度达到5.85m。
基坑变形及主体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设计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观测内容 (3)(三)、基坑变形观测方案 (3)1、本方案所依据的有关技术标准 (3)2、基坑水平位移观测 (3)3、提交的成果内容 (6)4、仪器设备 (6)(四)、沉降观测方案 (7)1、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7)2、设立水准基点 (10)3、主体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10)4、最终提交的成果资料包括 (11)附件:1.监测点位布设示意图;2.埋设点位示意图(一)、工程概况1.1 本建筑为射洪县中医院扩建工程、射洪县中医院康复治疗中心建设项目——1#建筑,地处射洪中医院地块的西侧,其在美丰大道的北侧,开元路东侧;本项目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2层,地上16层。
建筑占地面积:2427.5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430.63平方米,其中(地下总建筑面积:5937.58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27493.05平方米).本建筑%%P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为:330.80m基坑开挖深度约为12m,根据有关《规范》及成都市建委相关规定,本工程基坑安全等级确定为二级。
建设方为获取该基坑在开挖过程中的支护结构顶部的位移变化情况及主体建筑物的沉降情况,拟委托我公司对该基坑进行水平位移和对主体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
测区拟埋设观测基准点3个, 基坑支护项目埋设水平位移观测点16个,基坑周边临近建筑物及重要道路布设沉降观测点9个;主体建筑物埋设沉降观测点8个(详见点位布设示意图)。
基准点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共观测3个周期,并且经常性地检核使用。
基坑按每七天为一个周期,共计六个月;主体沉降点观测按主体施工进度,主体每升高2-3层观测1个周期,自内外装修开始至大楼竣工,每1-2月观测1个周期,直至沉降速率达到0.01-0.04mm/d要求为止,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的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几天一次的连续观测。
(二)、观测内容射洪中医院扩建工程及康复中心项目基坑支护结构变形(水平、垂直位移)监测及主体建筑沉降观测。
基坑坡顶位移及建筑物沉降监测方案
基坑坡顶位移及建筑物沉降监测方案一(基坑概况福侨花园二期工程2#商业中心和5#、6#住宅楼均设有一层地下室,地下室面积分别为3857?(1#地下室即1#基坑)和6446?(2#地下室即2#基坑)。
1#基坑南侧为市政道路,北侧为已建小区住宅楼,西侧为小区道路和售楼处。
1#基坑坑顶相对标高约为-0.8M,坑底开挖相对标高为-7.1M(即开挖深度达6.3M左右)。
2#基坑南侧为在建4#楼,北侧有一泵房,东侧为小区道路,西侧为小区围墙。
2#基坑坑顶相对标高为-1.0~2.0米。
坑底开挖相对标高为-6.95米(即开挖深度为达4.85~5.85米)。
二、基坑边坡设计概况1#基坑上部周边1.5米高范围采用1?1.5放坡,表面采用50厚,6,300C20砼护坡。
下部采用,550,400水泥搅拌桩加土钉墙护坡的直立开挖形式。
2#基坑除西部约50M范围内采取自然放坡至基坑底外(表面同样采用50厚,6,300C20砼护坡),均采用,550,400水泥深层搅拌桩加土钉墙护坡的直立开挖形式。
1#、2#基坑均采用,550,400的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止水。
三.坡顶位移、地面及建筑沉降监测1、监测的必要性由于本工程基坑水泥搅拌桩、钢花管、土钉墙位于回填土层和淤泥土层中,加之土方开挖正值雨季,因此基坑开挖及打桩施工过程中为防止基坑支护变形,引起塌坍事故发生,必须加强位移、沉降等边坡稳定性的监控,另外对附近建筑沉降变形监测也尤为重要。
2、监测的工具1台精度达2″的全站仪和1台S3级水准仪及塔尺3、监测点的制作及布置坡顶位移监测点和地面沉降监测均采用,16的钢筋长度?570,以保证打入水泥搅拌桩中深度达500,露出地面70,后用C25砼将其露出地面的钢筋包裹,围成圆墩加以保护。
(包裹高度为50,露头20,顶端磨平,并锯出2深十字线,砼包裹范围为,200,作法详见附图一)。
位移及沉降点拟合二为一,具体布置原则为:沿基坑四周每隔20米设一个监测点,邻近建筑物(1#基坑西侧售楼处,2#基坑北侧泵房)各设置不少于4个沉降监测点,建筑物沉降监测点在设计观测的建筑上,距地约500高处用大红油漆做出三角标志。
建筑基坑沉降位移监测的内容及方法
建筑基坑沉降位移监测的内容及方法建筑基坑沉降和位移监测是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基坑土体变形情况的监测与分析。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基坑工程的稳定性和土体承载能力,从而制定相应的工程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本文将探讨基坑沉降和位移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一、基坑沉降和位移监测的内容基坑沉降和位移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1.沉降监测:沉降是指基坑周围土体由于施工活动而导致的下沉现象。
通过监测基坑周边地面和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可以了解土体变形的程度和分布。
这样可以帮助工程师及时发现并处理沉降引起的安全隐患。
2.位移监测:位移是指土体在受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包括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通过位移监测,可以了解土体的变形情况、变形速度和方向。
这对评估基坑稳定性、土体承载能力和与周围建筑物之间的影响至关重要。
3.基坑附近建筑物监测:基坑施工可能对周围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基坑沉降和位移监测时,还需要监测附近的建筑物变化情况。
这有助于判断施工对建筑物的影响以及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调整。
4.监测数据分析: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基坑沉降和位移监测的最后一步。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基坑工程的稳定性和土体承载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同时,还可以作为以后类似工程的参考,对施工过程进行优化和改进。
二、基坑沉降和位移监测的方法基坑沉降和位移监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具体方法根据工程情况和监测的要求而定。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监测方法:1.易损性监测:易损性监测方法是通过设置易损性点或基准点,通过测量点的位移来判断土体的变化情况。
常见的易损性监测点包括悬挂建筑物、监测桩和基坑围护结构等。
2.干涉测量:干涉测量是通过干涉仪进行测量,如干涉仪、全站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等。
这些仪器可以测量点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并提供相应的坐标变化数据。
3.激光扫描:激光扫描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利用激光器发射射线,通过扫描范围内的物体反射光束。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变形观测、沉降观测技术方案XXX检测有限公司2022年7月1.工程概况1.1 基坑概况XXX有限公司投资拟建的XXX有限公司创新药生产基地(三期)项目位于XXX 市高新区,已建XXX生产基地西侧。
场地北侧为康强二路,南侧为康强一路,西侧为安泰六路。
本项目建筑物±0.000标高为561.300m,设计基坑深度为4.45m-6.65m,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根据周边环境条件,拟采用喷锚支护,降水采用管井降水。
1.2 监测范围坡顶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
1.3 监测目的(1)使参建各方能够完全客观真实地把握工程质量,掌握工程各部分的关键性指标,确保工程完全。
(2)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实测数据检验工程设计所采取的各种假设和参数的正确性,验证支护结构设计,并及时改进施工技术或调整设计参数以取得良好的工程效果。
(3)对可能发生危及基坑工程本体和周围环境安全的隐患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报,确保基坑结构和相邻环境的安全。
(4)积累工程经验,为提高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整体水平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2.地质概况及现有资料情况概况2.1场地地形地貌拟建项目位于XXX市高新西区,已建XXX创新药生产基地西侧。
场地北侧为康强二路,南侧为康强一路,西侧为安泰六路,交通便捷。
拟建场地为空地。
因雨季局部低洼地段有地表集水。
场地地形较平坦,场地自然地坪标高(以钻孔孔口标高为准,采用成都高程系)559.31~561.78m,相对高差2.47m。
地貌类型属于岷江水系Ⅰ级阶地。
2.2现有资料XXX项目地下室基坑设计说明和平面图。
3.监测依据(1)《工程测量标准》(GB 50026-2020);(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 50497-2019);(4)本工程的重要性和周边环境条件。
委托方提供的该项目设计文件。
4.基准点及监测点布置4.1监测点布置监测点位置详见《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沉降位移监测方案
沉降位移监测方案沉降位移监测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护岸工程,位于某河流岸边。
工程范围包括河道内侧护岸和河道外侧护岸,总长约XX公里。
二、沉降、位移观测控制依据及参考标准本工程的沉降、位移监测控制依据为《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规程》(GB -2011)和《地基与基础工程监测技术规范》(/T 120-2016)。
参考标准为《地基与基础工程监测规程》(GB -2012)。
三、沉降、位移观测的类型、任务及目的3.1 变形观测产生的原因护岸工程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沉降、位移等变形现象,需要进行监测。
3.2 变形观测的类型及任务本工程的变形观测类型包括沉降观测和位移观测。
任务为监测护岸工程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3 变形观测的目的变形观测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护岸工程的使用安全,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同时为后续的维护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四、施测程序本工程的施测程序包括前期准备、测量方案设计、测量仪器校验、基准点设置、实测数据处理等步骤。
五、护岸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内容本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内容包括沉降观测和位移观测。
沉降观测包括基准点沉降观测和立柱沉降观测;位移观测包括水平位移观测和竖向位移观测。
六、沉降、变形观测要求及基准点设置6.1沉降、变形观测的要求沉降、变形观测要求测量精度高,数据可靠,测量结果准确。
同时,要求测量周期短,及时反馈变形情况。
6.2沉降、变形观测基准点设置本工程的基准点设置包括绝对基准点和相对基准点。
绝对基准点为固定点,可作为后续测量的基准;相对基准点为变形点,用于测量沉降、位移等变形情况。
七、观测准备及实施计划7.1组织准备组织准备包括人员组织、测量仪器准备及校验、基准点设置等。
7.2技术准备技术准备包括测量方案设计、测量数据处理等。
实施计划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确保监测工作顺利进行。
京杭运河嘉兴段是一项限制性Ⅲ级航道标准工程,其中“鸭子坝~丰登村”段航道长约17.52Km,按Ⅲ级三线通航要求建设;其余航段长约1.01Km,按Ⅲ级双向航道建设,总长度约42.76Km。
基坑边坡沉降、位移监测
基坑边坡沉降、位移监测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不仅涉及到结构问题和岩土工程问题,而且因为地下工程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必须结合工程地质水文资料,环境条件,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故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信息化施工,加强施工过程的监测和对周围环境的监测,及早发现问题,及时采用相应对策,消除事故隐患。
5.6.1 监测目的1)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相比较以判断前段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符合预期要求,以确定和优化施工参数,做好信息化施工。
2)根据监测结果,对即将出现的不良问题作出预报,及提前处理,预防工程事故发生。
5.6.2监测内容1)边坡坡顶沉降变形,水平位移及桩顶位移。
2)基坑周围地面及临时设施、围墙、城市道路和邻近房屋建筑的沉降和水平位移。
3)基坑内外地下水位及水量。
5.6.3监测点布置1)建立边坡监测预报系统,制定监测报告。
在边坡施工工程中应在坡顶每顶间隔5~10m左右设置观测点(不少于3个),见下图,观测边坡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对坡顶临边设置沉降观测点。
观测频率至少每3天应观测一次,发现异常情况,以便进行加固处理,以保证边坡安全。
2)基坑开挖至1/2深度时,在基坑壁每隔10m设一测点。
3)环境监测点,基坑开挖深度3倍范围内设测点。
如有地下管线将测点布置在管线本身上或靠近管线底面的土体里。
房屋及围墙测点布在墙角、柱身等外形突出部位。
监测监控平面布置图4)其它可采用直接观测法或者可达到到的观测效果途径。
5.6.4监测警戒值建立预警系统,边坡变形量预警值为3‰H(H为边坡高度),且每日变形量小于5mm,当变形量超过预警值时,应通报相关单位现场处理。
基坑侧壁:沉降或位移不得超过10mm,每天不得超过2mm。
5.6.5 监测位移和沉降观测要求;1)施工监测按三等精度执行,其高度中误差为±1.00mm,位移中误差为±6.00mm.2)由专人进行定期观测,基准点应在开挖前观测一次,开挖初期可每 24 小时观测一次,在接近安全控制值时,每日观测应不少于三次。
基坑监测方案资料
基坑监测方案资料一、项目背景本项目是位于某市中心的一座高层建筑项目,地理位置重要,周边有多个地铁线路和交通干道。
由于项目所在地地质条件复杂,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风险,因此需要进行基坑监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监测目的1. 监测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和预警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风险,确保施工安全。
2. 监测基坑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变形情况,保障周边环境的稳定和安全。
3. 收集监测数据,为后续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三、监测内容1. 基坑开挖前的地质勘察和预测分析,确定监测点位和监测方案。
2. 基坑开挖期间的地表沉降监测,包括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的测量。
3. 基坑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变形监测,包括裂缝的观测和测量。
4. 基坑周边地下水位和地下水位变化的监测。
5. 基坑开挖期间的地下水位降低对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影响评估。
四、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1. 地表沉降监测: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每隔一定时间进行测量,记录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的变化情况。
2. 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变形监测:采用裂缝计和位移计进行观测和测量,每隔一定时间进行测量,记录变形情况。
3. 地下水位监测:在基坑周边设置水位监测井,每隔一定时间进行水位测量,记录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五、监测频率和数据处理1. 地表沉降监测:每周进行一次测量,连续监测至基坑开挖完毕。
2. 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变形监测:每隔两周进行一次观测和测量,连续监测至基坑开挖完毕。
3. 地下水位监测:每天进行一次水位测量,连续监测至基坑开挖完毕。
4. 监测数据采用数字化记录,通过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生成监测报告。
六、监测报告和应对措施1. 监测报告应包括监测数据的详细记录和分析,对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2. 如发现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或预警信号,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固基坑边坡、增加支护措施等,确保施工安全。
位移及建筑物沉降观测监测方案
位移及建筑物沉降观测监测方案(总2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测绘资质:乙级资质证号:3710802 商河县市民服务中心项目变形监测技术方案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2018年6月单位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大学东路1499号联系电话:单位邮编:253015 电子信箱:目录一、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任务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引用规范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设计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监测点保护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监测结束应提交的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组织管理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确保质量的组织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确保安全的组织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确保周期的组织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程概况1、地理位置拟建商河县市民服务中心位于商河县彩虹路以北,田园路以东,府东路以西。
基坑位移监测实施方案
基坑位移监测实施方案一、前言。
基坑工程是指在地下施工的工程,通常用于建筑地下室、地下车库、地铁站等工程。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变化、土体变形等因素可能会引起基坑的位移,从而对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造成影响。
因此,对基坑位移进行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二、监测目的。
1. 监测基坑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位移问题。
2. 为工程施工提供数据支持,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保障工程安全。
三、监测方法。
1. 定点测量法,在基坑周边选择固定监测点,采用全站仪或GPS等设备进行定期测量,记录基坑位移情况。
2. 嵌入式测量法,在基坑周边建筑物或管线中嵌入位移传感器,通过无线传输或有线传输方式,实时监测基坑位移情况。
3. 遥感监测法,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基坑周边地表进行监测,通过遥感图像分析,获取基坑位移信息。
四、监测频率。
1. 定点测量法,根据工程规模和地质条件,一般每周进行一次测量,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加密监测频率。
2. 嵌入式测量法,实时监测基坑位移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警并进行处理。
3. 遥感监测法,根据工程进度和地质变化,定期进行遥感监测,及时掌握基坑位移情况。
五、监测数据处理。
1. 定点测量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绘制位移变化曲线,及时发现位移趋势,判断基坑稳定性。
2. 嵌入式测量法,实时监测数据传输至监测中心,采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
3. 遥感监测法,对遥感图像进行处理,获取基坑位移信息,通过地图软件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
六、监测报告。
1. 定点测量法,每月汇总测量数据,编制监测报告,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工程施工方提供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
2. 嵌入式测量法,实时监测数据传输至监测中心,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相关部门和工程施工方提供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
3. 遥感监测法,定期编制监测报告,向相关部门和工程施工方提供遥感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
七、监测措施。
1. 定点测量法,对监测仪器进行定期校准,保证测量精度;定期检查监测点周边环境,确保测量准确性。
某某工程沉降、位移监测方案
******工程沉降、位移监测方案一、概述*****工程位于****市中心城区西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该工程是****市防洪治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西起****东南侧,与****相通,沿*****,全长1.2km,其中明渠段长520m,暗渠段长630m,明渠段水深1.4 m,暗渠段水深1.2 m,****出口处布置有抽水泵房、船道、挡水坝等。
工程地处市中心闹市区,渠道工程由原城市主干道开挖而成,临街两边基本为商业繁华楼层及居民居住小区,局部施工作业宽度仅20m(含基坑开挖宽度16.5m),本工程施工区域内综合管线多且复杂,最大开挖深度达到9.3m。
工程区大部分段分布为杂填地、淤泥、淤泥质粘土,物理力学性差,多具高压缩性,而且厚度大,局部埋藏浅,局部基坑开挖后岸坡稳定性差;表层:1.5 m~6.2 m厚为杂填土,该层的底标高7.9 m~13.7 m。
上层:0.8 m~6.5 m厚为粉质粘土,该层底标高6.7 m~13.6 m。
淤泥质粘土厚 6.3 m~13.1m,底层标高 2.8 m~6.7 m。
粉质粘土厚1.3m~3.7 m,该层底标高4.1 m~0.8 m。
工程明渠段坡岸采用挡土墙加放坡处理;暗渠段采用箱涵处理。
依据设计院提供的边坡支护施工图纸,坡岸两侧从K0+054到K0+815段采用深层砼搅拌桩加土钉支护,从K0+815到K1+100段采用砼灌注桩(桩径1.2m、1.0m两种规格)加高压旋喷桩支护(直径不少于0.5m)。
为保证基坑开挖及支护结构工作期间,不对工程周边建筑及地质造成危害,故编制此监测方案。
二、编制依据1、根据****设计院提供的设计图纸及有关文件。
2、《城市测量规范》(GJJ8-85)。
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5、施工现场情况、公司人员及仪器配置。
三、监测项目1、渠道开挖基坑外地层变形(地表沉降、裂缝);2、临近建(构)筑物沉降和倾斜观测;3、临近地下管线沉降和位移。
大厦基坑及周边建筑物沉降位移监测设计方案
x大厦基坑及周边建筑物沉降变形监测设计方案x测绘有限公司1监测的目的及任务业主x城建投资有限公司为获取x大厦基坑在施工过程中基坑自身与周边建筑物的沉降、位移变形数据,以判定基坑自身安全及对周边建筑物有无影响及影响量大小情况,拟委托x省地质矿产勘查x进行变形监测。
1.1监测的目的通过监测,采集相关数据,以分析其变形与趋势、运行状态的稳定性与危险性,做出实时预报预警。
1.2监测的任务监测的主要任务:(1)对基坑四周进行水平位移监测、垂直沉降监测。
(2)对周边建筑物进行垂直沉降监测。
2监测设计方案主要技术依据与原则2.1监测设计的主要技术依据(1)《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2.2监测设计的原则(1)监测工程量均匀、合理;(2)突出重点。
监测重点应放在雨季及基坑开挖至一定深度时,尤其是持续降雨或大暴雨时应加密监测。
3监测设计方案3.1监测网的建立监测网由监测站及监测点组成。
3.1.1监测站的建立3.1.1.1监测站(基准点)的布置监测站(基准点)应选设在沉降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
水平位移监测在项目区外侧工业大道及瑞翔大道上设立3个观测墩JZ1~JZ3。
沉降监测在项目区内及项目外侧工业大道及瑞翔大道上设立3个基准点JZ4~JZ6(见附图1)。
3.1.1.2监测站(基准点)的建立水平位移基准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强制归心标,以减少仪器摆设产生的误差。
如条件不符的情况下采用标准埋石。
沉降基准点在项目区内项目外侧工业大道及瑞翔大道上敲击大头钉。
标准埋石施工尺寸见附图2。
3.1.2监测点的建立3.1.2.1监测点的布置监测点应均匀地布设在能全面能够反映各构筑物变形特征和变形明显,且便于观测和长期保存,又不影响构筑物的运行和美观的部位(如构筑物的四角或大转角处)。
基坑沉降变形观测方案
基坑沉降变形观测方案一、监测意义基坑与环境的安全与稳定,集中体现在土体的变位,边坡水平位移和沉降。
随着土方开挖深度的增加,大面积降水的影响,以及静压桩施工引起土体位移,边坡周围土体会产生一些变化,如应力重新分布、渗排水后土固结等引起土体变位,动态跟踪变位监测,已成为基坑施工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保障。
二、监测目的根据观测数据,及时调整开挖深度及位置,必要时采取补救措施,一方面保护临近建筑物及地下管线不因土体地面过大位移和沉降而遭破坏,一方面对基坑边坡土体变形位移实施动态跟踪,使其一直处于受控范围之内,以保证基坑边坡安全,顺利进行工程施工。
三、监测项目周围建筑物沉降、基坑变形位移,地下水位升降等。
四、监测点的布置4.1、控制点的布置控制点包括基准点、工程基点及联系点、检核和定向点等工作点,在选设和使用上应符合下列要求。
A基准点应选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
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查,并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测定变形的参考点,基准点应不少于3个。
B工作基点应选设在靠近观测目标且便于连测观测点的稳定或相对稳定位置。
2.2.2、观测点的布设A建筑物上的观测点,应选设在建筑物四角,转角处及沿墙每10-15m处。
B水位观测点,为观测井内水位。
C具体观测点的位置见附图2.3观测方法及观测要求2.3.1、沉降观测:采用DS3水准仪,按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观测。
精度要求: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1.0mm。
2.3.2、每次观测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采用相同的观测线路和观测方法。
B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
C固定观测人员。
D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2.4观测周期2.4.1井点降水前,首先对观测点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在降水与开挖过程中,每天观测一次,变化较大或突变时,应加大观测次数。
2.4.2当地下室砼浇筑完成或沉降变形较小后,观测周期可以作调整或加大间隔时间进行观测,一般可以5-7天进行观测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基坑位移及沉降设计、检测方案
5.1 监测依据
(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3)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4)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5)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
(6)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7) 《国家精密水准测量规范》(GB/T15314-940)
(8) 图纸设计要求
5.2 监测设计方案
5.2.1 监测目的
要保证该基坑顺利进行,除支护方案合理,支护措施到位以外,还需要组织严密的环境监测。
实施有效的监测工作,不仅可以指导基坑支护及开挖施工,同时还起到预警的作用,通过监测信息反馈来指导施工,保障基坑周边内外环境的安全运行。
5.2.2 监测内容
根据设计图纸,监测内容如下:
(1) 变形监测:变形监测包括支护桩、土钉墙和放坡时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地面沉降监测,临近建筑物及道路和管线的沉降监测(见监测平面布置图5.2-1)。
变形监测必须符合现行《建筑变形测量规程》和《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
(2) 应力监测:支护桩钢筋应力监测、锚索拉力监测。
监测桩身应力的桩同时在桩身上埋设测斜管监测桩身变形。
5.2.3 监测频率
(1) 施工前建立监测网、埋设监测点并进行初始值测量。
(2) 基坑施工期间,开挖深度≤5.0m,上述监测应每2天观测一次,开挖深度>5.0m应每1天观测一次,开挖深度>10.0m应每1天观测两次,如遇特殊情况应加密监测次数。
(3) 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地板浇筑后时间≤7天,上述监测每1天监测两次,7-14天每1天监测一次,14-28天每2天监测一次,>28天每3天监测一次,直至回填,如遇特别险情或特大暴雨,应加密观测频率
5.2.4 提交资料
以上监测数据,必须于观测后2日后及时提交基坑设计单位,便于分析
整理,及时指导下一步施工。
监测数据不得外泄。
监测计划提交资料如下:水平、垂直位移观测点位置图;水平、垂直位移量成果表;水平位移矢量图;垂直位移曲线图;沉降变形曲线图;垂直位移观测点位置图;倾斜位移量成果表;变形监测技术报告。
Y1 支护桩应力监测,共10处,20根桩;
M1 锚索拉力监测,共10处,16根锚索;
图5.2-1 基坑监测平面布置
5.3 监测实施方案
5.3.1 测量仪器及其精度
本次监测中沉降采用leica水准仪进行监测,根据《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和建筑物安全设防要求,建筑沉降测量等级选为二等,沉降监测点的高程中误差
不大于±0.5mm,相邻变形监测点高差中误差不大于±0.13mm。
本次监测中水平位移采用leica全站仪TCA2003,主要技术指标为:望远镜放大倍数:30倍;测试距离(三棱镜):3.5km;测距精度:lmm+1ppm;测角精度:0.5"。
5.3.2 工序管理及记录制度
监测中严格遵守技术人员现场监测制度,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水平位移观,测采用边角法进行,沉降观测采用闭合路线法进行。
当所监测结果指标接近或超过警戒值时,应及时分析其中原因,且跟踪测量,发现变形发展趋势,并协同建设方、监理方和土建单位共同准备补救措施。
5.3.3 观测人员组织
外业:测量工程师4人;
内业:资料整理、微机绘图4人。
5.3.4 基坑邻近岩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测斜)
管内由测斜探头滑轮沿测斜套管内壁导槽(与基坑边线垂直)渐渐下放至管底,配以伺服加速度式测斜仪,自下而上每 1 米(或0.5m)测定该点偏角值,然后将探头旋转180 度,在同一导槽内再测量一次,合起来为一测回,由此通过叠加推算各点的位置值。
每个测斜管每测点的初始值,为测斜管埋设稳定后并在开挖前取2 测回观测的平均值。
施工过程中的日常监测值与初始值的差为其累计水平位移量,本次值与前次值的差值为本次位移量。
5.3.5 锚杆、锚索应力监测
接通频率仪电源,将频率仪两根测试导线分别接在传感器的导线上,按频率仪测试按钮,频率仪数显窗口会出现数据(传感器频率)反复测试几次,观测数据是否稳定,如果几次测试的数据变化量在 1Hz 以内,可以认为测试数据稳定,取平均值作为测试值,由于频率仪在测试时会发出很高的脉冲电流,所以在测试时操作者必须使测试接头保持干燥,并使接头处的两根导线分开,不要有任何接触,不然会影响测试结果。
5.3.6 数据整理
水平位移观测主要提交:①观测点平面布置图,②水平位移纵、横断面图,③水平位移观测成果表,④钢筋应力监测成果图表,⑤锚索;拉力成果观测图表。
沉降观测主要提交:①沉降观测成果表,②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及各周其沉降展开图,③v-t-s(沉降速率、时间、沉降量)曲线图,④沉降观测分析报告。
地下水位监测:①地下水位监测成果表,②地下水位-时间关系曲线。
钢筋应力监测:①钢筋应力监测成果表,②钢筋应力-时间(基坑工况)关系曲线。
锚索拉力监测:①锚索拉力监测成果表,②锚索拉力-时间(基坑工况)关系曲线。
5.3.7 作业安全及其他管理制度
(1)监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生产的管理要求,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2) 监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基坑边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马路上测量需穿戴反光背心,进入工地现场作业严禁穿拖鞋。
(3) 施工现场作业结束后做到落手清,严格执行总包方施工现场文明施工规定。
(4) 现场办公室及宿舍要做到安全用电,严禁使用电炉等明火电器;严禁乱拉电线,现场宿舍严禁留宿非本单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