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课程教学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合集下载

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学生法制观念

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学生法制观念

培养学生(xué sheng)法律意识提高学生法制观念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体系,是社会主体对社会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

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有针对性地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不仅对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也对我国的法制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也是建设法制国家的必然要求。

一、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大学生当前正处于长知识、长才干的时期,他们的法律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增强,但大多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水平上,法律意识比较淡薄,轻法等现象有所存在。

一方面大学生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实例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事例也不少见。

结合笔者的教学经历,分析当前高职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不难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对法律的认识是一知半解,处于感性阶段。

大多数学生都知道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杀人是违法的行为,但是法律上的依据却茫然不知,他们的法律意识是一种片面的、不系统的状态,缺乏理性的认识;第二,有被动的法律意识,但缺乏主动的法律意识。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多处于被动守法的状态,这与学校法制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局限性有关系。

我们经常在普法宣传栏上看到因为违法犯罪而受到惩罚,辅以法律课程上老师的讲解,这使得学生或多或少地感觉到法律的强制性,这样的状态下他们并没有体会到法律是他们生存的需要,是维护他们合法权益的武器,法律课堂上甚至有部分学生表达了“我不违法为什么要学法呢?”具有这样的观点,学生往往会以专业课学习任务繁重为由而对学院开设的法律类公共课产生抵触、厌学情绪。

笔者在课堂上讲授刑法、民法、婚姻法等内容时,很多学生都反映对这些跟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都只是知道一些,但不是很详细。

这种状态可能导致学生权利观念的缺失,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懂得如何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甚至会放弃法律武器,采用报复的手段来讨回所谓的“公道”,导致了违法犯罪产生的可能性。

培养法治思维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与社会责任感

培养法治思维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与社会责任感

培养法治思维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与社会责任感培养法治思维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与社会责任感法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治理的基本要求。

大学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阶段,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提升他们的法律素养与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就培养法治思维、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与社会责任感展开论述。

一、培养法治思维1. 法学教育的重要性法学教育是培养法治思维的一项重要手段。

在大学法学课程中,学生可以学习法律理论、法律制度和法律实践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法治的概念和原则,培养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同时,法学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使他们能够理性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法律的方式解决问题。

2. 校园法治文化的建设高校应该建设法治文化,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学校可以组织相关法律知识的宣讲活动,邀请法学专家讲座,开展法律案例分析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法律、遵守法律。

此外,学校还可以设立法治宣传栏,张贴相关法律法规和案例,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

3. 培养辩证思维能力法治思维强调辩证思维,学生应当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

辩证思维是一种全面、客观、包容、概括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

学生可以通过研讨班、辩论赛等活动,锻炼辩证思维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1. 多元化的法律课程设置大学应该设计多元化的法律课程,涵盖不同领域和层次的法律知识。

除了基础的法律课程外,还可以设置一些专门的选修课程,如劳动法、人权法、环境法等,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选择适合自己的法律课程,全面提升法律素养。

2. 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法律素养的提升需要结合实践进行教学。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模拟法庭、法律实务实习、社会调研等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的运作方式和重要性,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关键在于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

学校可以通过法律知识竞赛、法律鉴定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和关注。

依法治校背景下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依法治校背景下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园地 , 开展法律知识咨询 活动 ; 开设 大学 生法制讲座 ; 组织
3大学生缺少 法律信仰 , . 对法律持怀疑态度。 大多数人
相关法律 的学生社团等 。实践 证实 , 多种形式并 用的法制 教育要 比单纯的法律课程教学效果更好。△
注: 本文是“ 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 育 2 0 广 0 8年度一
21 0 0年 l 2月
黑 河 学 刊
Heh o ra ieJ u l n
De . 0 c2 1 0 S ra .6 .2 e ilNo 1 0 No 1
总第 10期 第 1 6 2期
依法治校背景下大学生法律意识 培养的有效途径
⑥ 刘 晓 丹
( 广东食 品药品职业学院 , 广东 广州 5 0 2 ) 15 0
近几年 , 大学生恶性犯罪案件屡屡发生 , 事实表 明, 当 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单薄 , 法制教育亟待加强。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 于法 和法律 现象 的思想 、观点 、 心 理和知识的总称 , 内容包括 法律认 知 、 其 法律 的感性 价值 体验 、 的思维。其 中法律认 知是对法律知识 的掌握 , 理性 属 于非价值性和非意识 形态性 的 ; 法律的感性价值体验包括 法律的情感愿望 和态 度 ; 理性 的思维是系统 的 、 理论 的评 析和阐述 , 属于法律意识 的最高表现。
意 识 。 高 校应 加 大 普 法 的 力度 和广 度 , 展 多 种 形 式 的 法 开
在一年级时学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掌握了一定 , 的法律基础知识 , 但仅仅是 大体 了解 了我 国法律 , 体的 具
法 律 概 念 仍 认 识 不 清 , 者 说 对 具 体 法 律 概 念 、 关 法 律 或 相
2 确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 明 营造培养大学生法律意

大学生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精)

大学生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精)

一、大学生应当具备的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

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

而作为大学生应当具备哪些法律意识呢?首先,应培养学生依法办事的思想观念,不仅要遵纪守法,而且要监督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和执行,坚决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使社会主义法制得以真正实现。

其次,培养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的观念。

树立法律权威即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任何个人和机关、组织都不具有超越干法律之上的权力,都必须依法办事,坚决反对“权大干法”,“人情大干法”的法律虚无主义观念。

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国家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无条件地服从和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

再次,也即最重要一点,即培养大学生权利义务相一致的观念。

法律最主要的精神即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

公民要正确对待权利义务关系,既要依法行使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要履行法律赋予公民的义务,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以社会主义法律为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在享有个人所拥有的权利时,不忘记尊重和承认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忘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

同时,应杜绝一切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培养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的良好观念。

另外,应培养大学生法律与自由相统一的观念。

我国宪法和法律从各个方面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义务,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以内,有着极为广阔的自由活动天地。

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时要慎重考虑自己的言论、行为的社会效果,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全民的合法权益。

大学生应树立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密切联系的自由现,珍惜和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

最后,应培养公民在法律面前八人平等的观念。

公民在法律面前人入平等,主要指公民不分性别、民族、种族、职业等一律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犯了法,都要依法受到追究。

创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增强大学生法制观念

创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增强大学生法制观念

高 党 和 国家 多 次 以 政 策 文件 的 形 式 明 确 和 强 调 高 制 观 念 的 形 成 也 需 要 进行 有效 的培 养 。事 实 上 , 校 思 的 首 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重 要 任 务 和 根 本 目的 。 9 5年 , 19 国 “ 想 道 德 修 养 与 法 律 基 础 ” 课 程 教 学 , 先 是 对
家 教 委 颁 布 的《 国普 通 高 等 学 校 德 育 大 纲 才 是 法 制 观 念 的 中 指 互 “ 育 目标 是 德 育 工 作 的 出 发 点 和 落 脚 点 ” 德 。而 “ 立 培 养 。两 者 相 辅 相 成 、 相 促 进 。 树
学 生 法 制 观 念 的 关 系 辨 析
( ) 强 大 学 生 法 制 观 念 是 “ 想 道 德 修 养 与 一 增 思
法律 基 础 ” 程 教 学的 重 要 任 务 和 根 本 目的 课
孙 国华 教 授 指 出 :社 会 主 义法 律 意 识 不 可 能 自 “
发 地 形 成 , 必 须 有 意 识 地 培 养 。 ”3 而 1同理 , 学 生 法 1 大
的相对稳定的法律意识定式, 是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核心。 高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程 与大学生法制观 课 念 的形成与增强关系密切 。作为大学生法制观念教育 “ 主渠道和主阵地 ” 思想道德修 养与法律基础” 的“ 课程体
系尚未成熟, 学中还存在 着不足 与缺漏 , 当从 更新教育理念 、 教 应 革新教育 内容等五个方面创新本课程 的教 学,
并 以此增强 当代 大学生的法制观 念。
【 键 词】 关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教育理念; 案例教 学; 大学生 法制观念
[ 作者简介】 曾玉珊 (9 5 , , 1 6一) 女 重庆人 , 南京农 业大学法律 系副教授 , 法学硕 士 , 主要从 事经济法 、 民商法研

大学生法律讲堂教案

大学生法律讲堂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法律制度;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3. 增强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法律制度;
2. 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培养。

教学难点:
1. 法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相关法律知识PPT;
2. 学生提前预习,了解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法律制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法律的了解和认识。

二、法律知识讲解
1. 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法律保护与惩罚相结合;
2. 我国主要法律制度: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诉讼法等;
3.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法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三、互动环节
1.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提出解决方案。

四、总结
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
2. 强调法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提高法律素养。

五、课后作业
1.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法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文章;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
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3. 加强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巩固教学成果。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法律常识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法律常识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法律常识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与法律常识不仅能够保护自己的权益,还能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本文将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法律教育的意义以及大学生应具备的法律常识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法律意识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识别并应对法律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法律纠纷和问题,如合同纠纷、侵权行为等。

如果缺乏法律意识,就难以正确应对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自身利益受损。

其次,法律意识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法律素养。

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升有助于大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同时也能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法律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公民意识,使其具有辨别是非、遵守法律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法律道德观念。

最后,法律意识的培养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行为准则。

法律是社会公认的道德和行为规范,通过了解和遵守法律,大学生可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提升自身道德水平,避免陷入违法犯罪的行为中。

二、法律教育的意义法律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法律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对法律的认知水平。

通过开设法律相关课程,讲授相关法律知识,帮助大学生熟悉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增强对法律的认知和了解。

其次,法律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法庭等教学方法,引导大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其法律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最后,法律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形成。

通过法律教育的渗透和培养,大学生能够了解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性,从而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三、大学生应具备的法律常识作为大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以保障个人权益和社会公德。

以下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法律常识:1. 合同法常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签订各种合同,如租房合同、网络购物合同等。

学生法律意识的教育重要性

学生法律意识的教育重要性

学生法律意识的教育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法治已成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而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建设者,其法律意识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逐步形成。

在这个过程中,法律意识的教育能够为他们提供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导向,帮助他们明辨是非,从而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一个具备良好法律意识的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时,能够做出合法、合理的选择。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法律意识是学生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武器。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能会遇到诸如消费纠纷、校园欺凌、网络侵权等问题。

如果他们缺乏法律意识,可能无法及时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可能因为不了解法律而陷入更大的困境。

相反,当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时,他们能够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利益。

例如,当遭遇消费欺诈时,知道可以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主张自己的权利;当遭受校园欺凌时,明白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寻求帮助和保护。

法律意识的教育对于学生的学业和职业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在学术研究领域,学生需要遵守学术规范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避免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

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无论是从事何种工作,都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比如,从事商业活动要遵循《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从事医疗行业要遵守《医疗法》等。

只有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学生才能在学业和职业发展中避免因违法违规而遭受挫折,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社会层面,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学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行为和观念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

当越来越多的学生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时,这种意识会逐渐传播和扩散,带动整个社会法治观念的提升。

一个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秩序更加稳定,各种矛盾和冲突能够通过法律途径得到妥善解决,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的法律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对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深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了解,我参与了某社会实践活动。

二、实践背景为了调研大学生对法律意识的认识和实践,我们选择了在大学校园开展一场法律讲座和互动活动。

通过邀请相关法律专家、大学生代表和社会公民,我们旨在提高大学生对法律意识的认识,并且促进他们在实践中运用法律知识。

三、法律讲座在活动中,我们邀请了一位资深法律专家给大家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专家从法律意识的重要性、法律知识的普及以及法律在大学生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

讲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刑法、民法、劳动法等,旨在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法律,并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四、互动环节在讲座结束后,我们组织了一场互动环节,邀请大学生代表和社会公民一同参与。

通过案例分析、法律问题答题等形式,我们旨在检验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法律的认知。

互动环节中,大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展现了良好的法律意识。

五、社会实践的意义这次实践活动对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讲座和互动环节,大学生在感知法律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法律如何保护他们的权益和如何建设一个公正、法治的社会。

实践活动还促使大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这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使他们能够在面对法律问题时更加从容应对。

六、结语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大学生法律意识对社会的重要性。

只有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培养合法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才能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因此,我们应当继续开展类似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合格的法制公民。

七、参考文献(注:本报告未使用任何网址链接,参考文献处可根据需要酌情添加)以上是我们对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社会实践报告的内容。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相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对于培养他们的法治观念和法制思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学法治教育教案—学会依法保护自己

大学法治教育教案—学会依法保护自己

大学法治教育教案—学会依法保护自己
引言
法治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学会依法保护自己是一个必备的能力。

本教案旨在培养学生的法治
意识和法律素养,使他们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并能应用法律保护
自己的权益。

一、法治意识的培养
1. 研究法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了解法治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探讨法治与个人权益保护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依法保护
自己的必要性。

二、基本的法律知识
1. 研究宪法和法律法规,了解基本的法律框架和体系。

2. 研究一些常见的法律概念和术语,如民事法、刑事法、合同
法等。

三、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
1. 研究法律途径和方法,如寻求法律救助、申请法律援助等。

2. 学会使用法律手段保护个人权益,如起诉、申请保护令等。

3. 探讨一些典型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

四、实践活动
1. 组织学生参观法院、检察院等法律机构,让他们亲身感受法律的力量。

2. 开展模拟法庭、辩论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结束语
通过大学法治教育的实施,学生将能够培养起法治意识,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并真正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

这将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社会的进步和稳定贡献力量。

【字数:254】。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与道德自律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与道德自律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与道德自律在现代社会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与道德自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法律意识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规范行为,而道德自律则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与道德自律。

首先,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需要从校园内部做起。

学校应当设立法律法规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遵守法律、认识法律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以及了解法律的实施和执行过程。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模拟法庭活动、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等方式,增加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和认识,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同时,学校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

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各类道德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让他们了解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重要性;学校也可以开展道德讲座,邀请专家学者给学生上课,传授正确的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到道德的力量,从而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

除了学校的努力外,家庭和社会也需要共同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与道德自律。

家庭应当成为学生的第一课堂,在家庭中,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法律教育,让他们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承担起监督和教育的责任。

家庭也应该倡导正确的价值观,给孩子树立榜样,让他们在道德上有所追求。

同时,社会各界也要发挥自身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

社会组织可以组织一些针对青少年的法律知识培训班,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媒体也可以通过报道正能量的事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值得注意的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与道德自律需要长期坚持和有计划的教育。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合作,形成合力,让法律意识和道德自律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中。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法律意识强、道德水平高的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让法律走进校园 让校园感受平安

让法律走进校园 让校园感受平安

让法律走进校园让校园感受平安标题:让法律走进校园让校园感受平安引言概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校园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让校园更加安全,让法律走进校园成为一种必要的举措。

通过法律的教育和宣传,可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维护校园秩序,让校园成为一个平安的环境。

一、加强法律教育1.1 开设法律课程:学校可以设置法律课程,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1.2 组织法律知识竞赛:通过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法律素养。

1.3 邀请法律专家讲座:邀请法律专家来校园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二、建立法律宣传平台2.1 制作法律宣传资料:制作法律宣传手册、海报等资料,向师生宣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2.2 开展法律宣传活动:组织法律知识宣讲活动、法律宣传周等活动,让师生参与其中,增强法律意识。

2.3 利用校园媒体宣传法律知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法律知识,扩大法律宣传的影响力。

三、建立法律服务机构3.1 设立法律咨询中心:建立校园法律咨询中心,为师生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解决法律问题。

3.2 建立法律援助机构:设立法律援助机构,为有法律困难的师生提供帮助,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3.3 开展法律服务活动:组织法律服务活动,如法律义工队、法律咨询日等,为师生提供法律服务,增强法律意识。

四、加强法律监督4.1 建立法律监督机制:建立校园法律监督机制,监督校园内的法律执行情况,维护法律权威。

4.2 加强法律宣传和教育监督:监督法律宣传和教育的开展情况,确保法律宣传和教育的有效性。

4.3 加强法律服务质量监督:监督法律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

五、建立法律文化氛围5.1 培养法治意识:通过法律教育和宣传,培养师生的法治意识,让他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5.2 倡导法治精神:倡导法治精神,弘扬法治文化,让校园充满法治氛围。

5.3 建立法治示范校园:通过各项举措,建立法治示范校园,为其他学校树立榜样,让更多的校园感受平安。

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摘要】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我国依法治国的前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今天我主要是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存在问题与原因,并对如何培养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提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培养途径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体系,是人们关于法律的思想、观念、知识、心理的总称,包括对法律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态度和评价、解释,对人们行为的法律评价、法治观念等等。

它既包括人们的法律知识、法律思维方式、法律感情、法律意志、法律态度、法律信仰,同时也包括法律心理、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因素和内容。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作为祖国未来的中流砥柱,其法律意识如何,直接影响着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与社会主义建设,研究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存在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从近年来发生在高校的一些案件来看,尽管我国高校的法律基础教育比较普及,但是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还是相当薄弱的。

例如,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泼熊事件”,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湘潭大学曾爱云、陈华章杀人案等。

根据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所做的一项调查,1965年我国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33%,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1%;“文革”期间,青少年犯罪开始增多,占整个刑事犯罪的60%,其中大学生犯罪占2. 5%;而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社会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

值得重视的是,在大学生犯罪中,盗窃案约为70%。

而大学生犯罪也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违法犯罪约占高校总人数的1.26%。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整体法律知识水平较低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重要内容,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

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指个体对法律规范的认知、理解和遵守的意识形态。

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学生群体的法律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不仅有助于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还有助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文将从法律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和方法以及教育者的责任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法律意识教育的重要性法律意识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法治观念的基础,并且对于学生的成长和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加强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

法律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有助于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遵守社会规则。

其次,加强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如果缺乏法律意识,他们就很难意识到风险的存在,也无法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再次,加强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有助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法律是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加强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和尊重,有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道德修养。

最后,加强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

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每个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修养,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应该成为法律意识强烈的维护者和践行者。

二、加强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和方法为了有效地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教育。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法律意识教育的渗透性和全面性。

制定全面的法律教育计划,将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贯穿于各个学科和各个环节中,使学生能够在各个方面都能接受到法律意识的教育。

其次,学校可以通过法律活动和模拟法庭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法律的力量,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同时,家庭教育也是加强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

家长作为学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应该关注孩子的法律意识教育,以身作则,引导孩子正确理解和尊重法律规范。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自觉性在当今社会,法制意识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为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本文将从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法制教育的策略以及学校责任三个方面来阐述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第一,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自觉性具有重要意义。

法制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意识,维护国家法制稳定的重要途径。

通过法制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自觉地遵守法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这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二,法制教育的策略多样而灵活。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法制教育。

首先,可以通过开设法制课程,让学生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其次,可以通过举办校园法制宣传活动,如法制讲座、法制知识竞赛等,提升学生对法律的关注和理解。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模拟法庭、法治实践等方式,增强学生对法律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三,学校应承担起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自觉性的责任。

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应该注重法制教育的全方位和系统化。

首先,学校要明确法制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将法制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总体规划中,制定相应的法制教育课程和教学计划。

其次,学校还应配备专业合格的法制教育人员,加强对教师的法制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法律素养和教育水平。

同时,学校还要建立健全法制教育的监督机制,确保法制教育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自觉性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学校应该充分认识法制教育的意义,制定有效的法制教育策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通过全面、系统、科学的法制教育,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自觉性,为建设法治社会和实现国家繁荣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大学法律课程教案: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理

大学法律课程教案: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理

大学法律课程教案: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理1. 引言1.1 概述在当今社会,法律的知识和素养对于每个公民来说都至关重要。

大学法律课程作为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和基本法律素养的重要途径,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宪法和法律作为一切司法决策的基础,是大学法律课程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1.2 文章结构本文旨在探讨大学法律课程教案设计中,关于宪法和法律基本原理的教学内容。

首先,我们将分析宪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宪法的定义、作用、起源和发展以及其中所体现的基本原则。

随后,我们将深入探讨法律的基本原理,涵盖法律的定义、作用、来源、分类、适用和解释等方面内容。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大学法律课程教案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应考虑的要点,包括教学目标设定及重点内容安排、教学方法与教材选择以及学生评估与反馈机制建立等方面。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强调大学法律课程教案的重要性,展望未来课程的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大学法律课程中宪法和法律基本原理的教学内容,并为教师在设计和实施相关教案时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

通过深入研究宪法和法律基本原理,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宪法和法律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逻辑思维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分析能力。

希望本文可以对大学法律教育的改进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 宪法的基本原理2.1 宪法的定义和作用宪法是一个国家最高的法律文件,它规定了国家政治体制的组织方式、权力机构的职责和权限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宪法扮演着保护公民权益、限制政府权力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角色。

2.2 宪法的起源和发展宪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但现代意义上的宪法起源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

随后,其他国家也相继颁布了自己的宪法。

宪法经过不断地演变和修订,逐渐形成了现代意义上对国家组织原则、公民权利保护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定的文件。

2.3 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所包含的基本原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国家主权原则:认为国家是独立自主且具有最高决策权和控制权的实体。

大学知法懂法守法主题班会

大学知法懂法守法主题班会

大学知法懂法守法主题班会
同学们,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开展一次特别的主题班会,我们的主题是“大学知法懂法守法”。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具有很高的学术素养和文化水平,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遵守法律,让自己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在本次班会上,我们将共同探讨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首先,我们要了解法律的重要性。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基石,它保护公民的权利和利益,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稳定。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法律对我们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其次,我们要学习法律知识。

掌握基本法律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法律的内涵和适用,提高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我们可以通过关注法律法规动态、参加法律知识竞赛和法律讲座等方式不断学习法律知识。

接下来,我们要强调守法意识。

守法是每个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我们应该牢固树立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要遵纪守法,做到尊重他人权益,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不进行非法活动。

最后,我们要强调法律责任。

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之材,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违反法律的行为不容忽视。

如果发现他人违法行为,我们应该及时举报,并积极参与维护法律的执行。

同学们,大学是我们成长的重要阶段,法律意识的培养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

让我们共同努力,通过学习法律知识、遵守法律法规,成为具有高度法律素养的大学生,为构建法治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大家!。

加强学生法律意识活动方案

加强学生法律意识活动方案

加强学生法律意识活动方案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他们的法治观念,积极参与社会法律事务并提供必要的法律保护,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加强学生法律意识活动方案。

一、法律教育课程1. 在课程设置中增加法律教育内容,包括基本法律知识和相关案例的讲解。

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法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 特设法律实践课程,组织学生参观法院、检察院等法律机关,让他们近距离了解和感受法律的实际运行,增强法治观念。

二、模拟法庭活动1. 组建学校模拟法庭,邀请法学专家和律师作为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法庭模拟活动。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体验到法院审判的过程,并加深对法律程序和规则的理解。

2. 定期组织模拟法庭比赛,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设置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参与,提高活动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三、法律知识竞赛1. 开展校内法律知识竞赛,设置多个层次的题目,考察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法律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组织与其他学校之间的法律知识竞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其他学校的比拼,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

四、社会实践活动1. 安排参观与法律相关的机构,如警察局、法院、检察院等,让学生亲眼见到法律机构的工作,对法律运行有更深刻的认识。

2. 鼓励学生参与法律服务志愿者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法律咨询,在实践中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操作能力。

五、法律文化节1. 定期举办法律文化节,邀请律师、法官等专业人士进行法律讲座。

通过专业人士的分享,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法律领域的知识,拓宽视野。

2. 组织学生参与学校法律论坛,学生可以在论坛上就法律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增加对法律理论的了解,并培养学生的辩论能力。

六、法律杂志建设1. 学校建立法律杂志社,组织学生编辑和发布法律杂志。

通过杂志的出版,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法律知识,并提高写作和编辑能力。

大学生法律意识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法律意识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法律意识社会实践报告一、前言法律意识是指公民对法律的认识、理解和遵守程度,是一种具有法治精神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在当代社会,法律意识的培养对每个公民来说都至关重要。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选择参与志愿者服务,通过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希望能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增强他们的法律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为了更好地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我事先对相关法律知识进行了学习和了解,并通过与老师和社区相关工作人员的交流,了解了目标群体的需求和问题,并制定了志愿者服务的详细计划。

三、实践过程1. 了解需求:在活动开始前,我先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了解了居民的法律需求和问题,特别是老年人中普遍存在的法律保护意识较弱的问题。

2. 法律宣传:在社区活动中心,我组织了一次法律知识讲座,向老年人讲解了常见的法律知识,包括婚姻家庭法、劳动保障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的操作演示,我增强了老年人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保护意识。

3. 法律咨询:在社区活动中心的咨询台,我每天坐班接受老年人的法律咨询。

他们提出的问题涉及居民权益保护、合同纠纷处理、财产继承等方面。

针对他们的问题,我耐心解答并给予相应的法律指导。

4. 法律服务: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我协助一些有法律问题需要解决的老人,帮助他们起草法律文书、联系律师,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

五、实践成果与反思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深刻意识到老年人在法律意识方面的薄弱,许多老人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不足,容易受到侵权和欺诈。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主动参与志愿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法律保护。

其次,我们在活动中进行了有效的法律宣传和咨询服务,提高了老年人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保护意识。

通过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他们对法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自己的权益保护有了更积极的态度。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课程教学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笔者常年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线工作,执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在教学和课余时常常帮助大学生解决或指导各类法律问题,对学生的情况比较了解。

笔者认为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也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本人一直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尝试改进提高。

现就结合课程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一、当代大学生常见的法律方面的问题
第一,普通的法律纠纷。

通常表现为学生涉世不深,又缺乏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容易在签订合同或与他人合作时上当受骗,也容易在一般类民事纠纷的交涉协商中吃亏。

第二,与用人单位(实习单位)劳动合同纠纷,通常表现为签约前欠考虑,不仔细查看合约内容,签约后就后悔;或遇到有更好条件的单位时毁约,这里有法律意识缺失也有诚信的问题。

第三,家人或同学朋友遇到的各类法律纠纷,涉及的面较广。

从上不难发现:学生的法律意识相对欠缺、普遍存在法律概念模糊,法律关系混乱,权利责任不明,防范意识薄弱等问题,归根结底是法律意识欠缺的问题。

一旦发生问题学生往往措手不及,进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出现较大的困惑情况,包括承受一定的经济损失和较大的心理压力。

二、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相对欠缺的原因分析
高考制度和中小学应试教育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欠缺的直接原因之一。

在分数和升学率的双重重压下,学生分身乏术,没有时间和
精力去接触社会,了解法律现象和学习法律知识。

虽然也有普法教育,但往往不被重视,大多流于形式,关键是缺乏法律意识。

另一重要原因是学生成人公民意识教育的缺失。

按照现行的教育年制,学生18岁时正是高三高考这一年及其前后,而我国现行教育没有针对性的专门教育,学生普遍缺乏成人意识,当然就更缺乏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意识,缺乏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法律责任的意识。

另一方面中学生进大学是从校园到校园,完全没有接触社会,且大部分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进大学时大多已经成年,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但事实上都还在经济上依赖父母的资助(个别特困生除外),没有自立的能力,难于真正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三、结合课程教学培养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尝试
由于教学对象为非法律专业一年级学生,本课程为学生可以接触到法律方面的唯一必修课程且课时有限。

只靠课堂教学去实现教学目标有难度,必须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在课时内合理安排,认真组织实施;同时积极拓展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学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环节;另外在课余针对个性需求提供帮助,三管齐下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

主要的尝试有:
在课堂环节:调整教学时间表,将部分社会关注的热点案例和学生的真实案例(注意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合理安排并适当提前,精选视频案例播放,布置一些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案例分析的小作业(如:公民之间借款行为的利息问题;身份证和银行账号密码的保护;与诚信相关的缔约过失责任、后合同义务等),并组织讨论,
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延伸环节:强化课程“社会实践活动”部分的教学,集体备课时重点设计,精心组织,从活动的动员布置到组织实施到要求(细化到课时安排计划,人员分工,过程记录,总结报告,从内容到形式到进度落实都要一一体现)。

主要有“到法院旁听案件庭审”和“模拟法庭”两项,学生自由组合成组,并在活动后增设交流和评优的环节。

实践表明“社会实践”对于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接触法律实物,从实体到程序(包括法律文书)有了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对于培养法律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和实效。

在课外的环节: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补充课堂教学不足。

如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即时交流工具qq,e-mail,手机等,方便解答学生的各类问题。

此环节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业余时间和爱心。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任务,以上点滴努力只为改善教学效果,尽力接近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教学目标。

因为至今为止对于该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没有一个真正的考核或衡量的标准。

要真正达成目标还有赖于社会法治环境的进步,教学对象学生自身的努力,学生家庭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配合。

殷切期望通过各界的努力,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从“缺”到“有”;长期更高的目标应当是进一步日常化、常规化、内化学生已有的法律意识为学生的行为习惯,成为他们自觉意识的一部分,从而再从“有”到“无”的境界。

为此当孜孜以求。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中国药科大学社会科学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