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814细菌和真菌
813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研精品笔记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笔记第一章原核微生物第一节细菌一、细菌的个体形态、大小与染色(一)细菌的外形与大小常见的三种细菌典型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
a.球菌:球形的细菌,大小为0.5~2.0μm球菌有单球菌(脲微球菌)、双球菌(肺炎链球菌)、链球菌(乳链球菌)、四联球菌(四联微球菌)、八叠球菌(甲烷八叠球菌)、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b.杆菌:细胞呈杆状或圆柱状,菌体直或稍弯,粗短或细长。
末端钝圆、尖、膨大或平裁状。
直径在0.5~1um×1~5um(宽径×长)。
杆菌有单杆菌、双杆菌、链杆菌c.螺旋菌:细胞呈弧形的称为弧菌,其中若菌体多于一个弯曲,其程度超过一圈,又称为螺旋菌。
直径在0.5~5um,长度不等。
自然界中杆菌最常见,球菌次之,而螺旋菌最少。
d.丝状细菌:分布在水生境,潮湿土壤和活性污泥中。
有铁细菌、硫磺细菌、球衣细菌等。
(二)细菌的染色由于细菌的细胞极其微小又十分透明,因此用水浸片或悬滴观察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时,只能看到大体形态和运动情况。
若要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和主要构造,一般都要对它们进行染色。
革兰氏染色法:该染色法由丹麦医生C.Gram于1884年创立。
分为初染、媒染、脱色和复染四步。
革兰氏染色的意义:(1)通过这一染色,可把几乎所有的细菌分成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两个大类。
因此是分类鉴定的重要指标。
(2)这两类细菌在细胞结构、成分、形态、生理、生化、遗传、免疫、生态和药物敏感性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任何细菌只要先通过很简单的革兰氏染色,即可提供不少其他重要的生物学特性方面的信息。
二、细菌的结构细菌是单细胞的,所有的细菌都有如下结构: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及其内含物、细胞核物质。
部分细菌有特殊结构:芽孢、鞭毛、荚膜、粘液层、菌胶团、衣鞘及光合作用层片等。
(一)、细胞壁细胞壁是包围在细菌体表最外层的、具有坚韧而带有弹性的薄膜。
它约占菌体的10%-25%。
【初中生物】必备的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细菌和真菌
【初中生物】必备的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
1.菌落: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可见聚集体,称为菌落。
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
真菌菌落特征:大、具绒毛、絮状、蛛网膜、红色、绿色、黄色、棕色、黑色等颜色
2.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③接种④恒温培养
3.培养基:含有营养成分的有机物。
4.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
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
5.科学家在深海陨石坑等极其特殊的环境中发现了古细菌。
古细菌的存在表明:① 古菌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② 细菌分布广泛。
以上就是生物网为大家整理的必备的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细菌和真菌,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804微生物学
804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科学,微生物是一类极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
在这里,我将回答关于微生物学的一些问题,并用易于理解的术语解释它们。
1. 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是一类极小的生物体,它们不能被肉眼看到,通常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土壤、水体、空气和人体等环境中。
2. 微生物的重要性是什么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参与了地球上的物质循环,如有些细菌能够分解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无机物供其他生物利用。
此外,微生物还参与了土壤的肥力维持、植物的生长和循环氮的过程等。
微生物还有许多应用,如发酵工艺中的微生物制品、制药业中的抗生素以及环境修复中的生物技术等。
3. 细菌与病毒有什么不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微生物,它们具有细胞壁和细胞质等结构,能够自主进行代谢活动。
细菌可以通过分裂繁殖,并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能力。
相比之下,病毒是非细胞的微生物,它们不能自主进行代谢活动,必须寄生在细胞内才能进行复制。
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它们需要寄生于宿主细胞,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机制进行复制。
4. 真菌对人类有哪些影响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对人类产生多种影响。
一方面,真菌可以引起人类的疾病,如念珠菌感染和曲霉菌感染等。
另一方面,真菌也可以产生有益的作用,如用于食物加工中的酵母菌和产生抗生素的青霉素等。
此外,真菌还参与了土壤的肥力维持和有机物分解等环境过程。
5. 微生物在医学上的应用有哪些微生物在医学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微生物可以用于制造抗生素,这些抗生素可以用于抑制细菌的生长,从而治疗细菌感染。
其次,微生物还可以用于制备疫苗,通过引入微生物或微生物产生的抗原来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
另外,微生物还可以用于生产酶和药物等。
6.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是什么微生物在环境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微生物参与了有机物的分解和循环过程,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使其能够被其他生物利用。
中国微生物菌种查询网细菌目录(部分)
bio-53191
长赤细菌
Erythrobacterlongus
bio-53138
天蓝色链霉菌
Streptomycescoelicolor(Müller) Waksman etHenrici
bio-52643
紫色直丝链霉菌
Streptomycesviolaceorectus(RyabovaetPreobrazhenskaya)Pridhamet al.
大豆根瘤菌
Rhizobiumjaponicum(Kirchner) Buchanan
bio-51828
紫云英根瘤菌
Rhizobiumastragali
bio-51825
紫云英根瘤菌
Rhizobiumastragali
bio-51822
花生根瘤菌
Rhizobiumarachis
bio-51819
豇豆慢生根瘤菌
bio-52710
蛎灰链霉菌
Streptomycessp.
bio-52665
玫瑰褐链霉菌
Streptomycesroseofuscus(Yan et Deng) Yan et al.
bio-52663
胶质芽孢杆菌
BacillusmucilaginosusKrassilnikov
bio-51767
细菌
细菌最主要的繁殖方式是二分裂,就是在细菌细胞生长到一定阶段时,一分为二,由一个细胞变成两个子细胞。细菌二分裂时,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即DNA先进行复制,然后在细胞的中央形成横隔壁,最后子细胞分裂,每个子细胞都具有一个DNA分子。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也就是说,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细菌的基本形态有三种: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分别称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酵母菌鉴定试剂盒(比色法)说明书
1.A 2KG 2-酮基葡萄糖酸钾
含量 (mg/杯)
0.70 0.014 0.66 0.64 0.64 0.70 0.66 2.34 0.70 0.66 1.09
培养基
API C 培养基 7ml
(NH4)2SO4 KH2PO4 K2HPO4 Na2HPO4 NaCl
5.0g 0.31g 0.45g 0.92g 0.1g
y 盖上试条的盖子。 y 29℃±2℃需氧培养 24-48 小时。 注意:有些通气式培养箱会挥发掉试验杯内所有的 菌悬液,遇此情况,将鉴定试条放在一个盛有少量 水的密封盒中,形成潮湿环境以避免干燥。
试条判读 y 使用 ATB ExpressionTM 仪或 miniAPI 仪自动判读:
− 检查试剂条中间部分是否干净,以保证读数 器可以 识别试条的代码。
该生化反应谱是经沙保弱培养基上分离到的菌株孵育48小时后自动读取结果。按照当地相应的规定进行质 量控制是使用者的责任。
[检验方法的局限性] • ID 32 C 试条只能用于对含在该数据库以内的酵
母菌(菌名列表见本说明书的真菌鉴定表)进行自 动鉴定,超出其范围的细菌本试剂条不能鉴定。 • 此方法只能用于单个细菌的纯培养物的鉴定。
REF 32200
酵母菌鉴定试剂盒(比色法)说明书
IVD
[产品名称] 通用名称:酵母菌鉴定试剂盒(比色法) 英文名称:ID 32 C
[包装规格] 25 测试/盒
[预期用途] 该产品用于可导致阴道炎、口腔炎、败血症等的酵母 菌的鉴定,临床常见样本来源有泌尿生殖道标本、呼 吸道标本、血等。该系统能鉴定的真菌范围见使用说 明书后的真菌鉴定表。
接种试条 y 自动接种:
− 分别将鉴定试条、已接种好的 API C 安瓿和 Tip 头放在 ATB 接种器的架子上。
常见细菌中英文对照、菌组、菌属及代码真菌部分
FUNGUS
克吕沃酵母属
mad
f
Madurella sp.
马杜拉分支菌属
check
马杜拉分支菌属
mal
f
Malassezia sp.
马拉色菌属
FUNGUS
马拉色菌属
mfu
f
Malassezia furfur
糠秕马拉色菌
FUNGUS
马拉色菌属
mis
f
Microsporum sp.
小胞霉属
cun
f
Cunninghamella sp.
小坎宁安霉属
FUNGUS
小坎宁安霉属
cut
f
Candida utilis
产脘念珠菌
FUNGUS
念珠菌属
cvn
f
Candida vini
酸酒念珠菌
FUNGUS
念珠菌属
cvw
f
Candida viswanathii
维斯念珠菌
FUNGUS
念珠菌属
cze
f
Candida zeylanoides
涎沫念珠菌
FUNGUS
念珠菌属
eje
f
Exophiala jeanselmei
甄氏外瓶霉
FUNGUS
外瓶霉属
epc
f
Epicoccum sp.
附球菌属
check
附球菌属
epi
f
Epidermophyton sp.
表皮藓菌属
FUNGUS
表皮藓菌属
esp
f
Exophiala spinifera
棘状外瓶霉
f
Phoma sp.
几丁质降解酶产生菌的分离及其产酶条件的初步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8(6):641~645,2002Journa l of Zhej i ang Un iversity(A gric1&L ife Sci1)文章编号:100829209(2002)0620641205几丁质降解酶产生菌的分离及其产酶条件的初步研究吴根福,杨志坚(浙江大学生物科学系,浙江杭州310012)摘 要:从土壤中分离出两株几丁质降解能力较强的细菌,经初步鉴定,分别归于假单胞菌属和短杆菌属,命名为P seud o m onas sp1ww和B rev ibacterium sp1yyΛ对这两菌株进行的液体摇瓶发酵试验表明,在肉汤培养基中,yy菌株16h进入稳定期,ww菌株20h进入稳定期,而在几丁质培养基中两菌株要培养36h才进入稳定期;在几丁质培养基中对酶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yy菌株培养35h酶活达最高,为813U mL,ww菌株培养30h时酶活最高,达1313U mLΛ用半量肉汤培养基摇瓶培养10h后加入012%胶体几丁质的补料分批培养方式,可使酶活高峰时间提前5h,且酶活力也有所增加Λyy菌株在30 h酶活达最高,为814U mL,ww菌株在25h酶活达最高,为1516U mL,若加入的是2%的胶体几丁质,则对菌体,特别是对yy菌株的生长有抑制作用Λ实验还发现两菌株的几丁质培养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黑曲霉和黑根霉几乎没有抑制作用Λ关 键 词:几丁质降解酶;短杆菌;假单胞菌;筛选中图分类号:Q936 文献标识码:AW U Gen2fu,YAN G Zh i2jian(D ep t1of B iosciences,Z hej iang U n iversity,H ang z hou310012,Ch ina)Isola tion of bacter i a produc i ng ch iti n-degrad i ng enzy m es and preli m i nary stud ies on the ir opti m u m fer m en ta tive cond ition s1Jou rnal of Zhejiang U n iversity(A gric1&L ife Sci1),2002,28(6):6412645 Abstract:Tw o strain s designated as P seud o m onas sp1ww and B rev ibacterium sp1yy1w ere iso lated from so il samp les based on their ch itin2degrading characteristics1O n b ro th m edium,B rev ibacterium sp1 yy and P seud o m onas sp1ww reached their stati onary phase after shaken fo r16h and20h respectively, w h ile on ch itin m edium,36hou rs w ere needed fo r bo th strain s to that phase1D eterm inati on of enzym e activities show ed that strain yy reached its h ighest of813U mL at35h and strain ww go t to1313U mL at30h1T he batch cu ltivati on w ith feeding012%co llo id ch itin to half b ro th m edium at10h cou ldb ring fo rw ard5h fo r enzym e secreting:strain yy reached its h ighest of814U mL at30h and strainww1516U mL at25h1Bu t feeding2%co llo id ch itin w ou ld inh ib it the grow th of tw o strain s,espe2 cially to strain yy1It w as also show ed that bo th ch itin cu ltu res cou ld inh ib it the grow th of S tap hy lococ2 cus au reus and E scherich ia coli,bu t had no such acti on to A sp erg illus n ig er and R h iz op us n ig er1Key words:ch itin2degrading enzym e;B rev ibacterium sp1;P seud o m onas sp1;screen ing 收稿日期:2001204209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001106132)作者简介:吴根福(1965—),男,浙江余姚人,在职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从事应用微生物及环境微生物方面的研究Λ 几丁质是自然界中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有机聚合物,广泛存在于虾、蟹等甲壳动物的外壳及真菌的细胞壁中[1],其降解物具有广泛的用途,如几丁寡糖有抗菌活性,可作为食品以及化妆品的添加剂,也可作为防止土壤污染的净化剂[2];壳聚糖的絮凝特性有助于废水处理;几丁质降解酶能水解真菌细胞壁,因而在植病防治领域具有重要作用[3]Λ几丁质降解酶是一类复合酶,包括脱乙酰酶,几丁质酶,壳聚糖酶,几丁寡糖酶,几丁二糖酶等[4]Λ本文报道从土壤中筛选几丁质降解菌株,并对降解能力较强的两菌株酶活性进行测定的结果,以期为几丁质的综合利用打下基础Λ1 材料与方法1.1 培养基11111 肉汤培养基 牛肉膏3g,蛋白胨10 g,氯化钠5g,琼脂20g,水1000mL,pH710~712Λ11112 几丁质培养基 下述A液30mL,B 液200mL(固体培养基加琼脂4g)分别灭菌后混合使用ΛA液:75mL014m o l L HC l中加入2g几丁质,5℃搅拌12h后,用2m o l L N aO H调pH至510,定容至200mLΛB液: K2H PO4210g,KC l015g,KH2PO4110g, CaC l2011g,M gSO4017g,酵母粉015g,N aC l 015g,定容至1000mLΛ1.2 土 样取自浙江省温州市近海岸虾、蟹养殖场Λ1.3 几丁质降解酶产生菌的筛选将30个土壤样本用稀释涂平板法涂布于几丁质培养基上,37℃培养3~5d,选取透明圈明显的胞外几丁质降解酶产生菌菌落,进行纯化Λ114 几丁质降解酶产生菌的鉴定按文献[5]进行Λ1.5 几丁质降解酶活性的测定将筛选到的菌株在几丁质培养基中培养一定时间后,1500g离心15m in,取上清液1mL 与5mL M ac Ilvaine缓冲液(pH710的012 m o l L N a2H PO4,011m o l L柠檬酸缓冲液,含01125%胶体几丁质)混合,30℃反应30 m in后,用L ane2Eynon法进行还原糖的测定,即将6mL反应液全量加到10mL斐林试剂中,用012%的葡萄糖进行反滴定,以1mL煮沸过的上清液作为对照Λ1U酶活定义为1m in 内转化生成相当于1Λm o l葡萄糖的还原糖量Λ116 几丁质降解物的抑菌试验 参照抗生素效价的测定方法,将几丁质降解菌的培养物加至牛津小杯中,观察抑菌圈的形成情况Λ2 结果与分析2.1 几丁质降解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 土壤微生物用几丁质培养基分离,筛选,纯化后,从中选出两株透明圈大而清晰的胞外几丁质降解酶产生菌,其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见表1Λ表1 两株几丁质降解酶产生菌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T able1 T he characteristics of two ch itin degrading bacteria 特征菌1菌2特征菌1菌2形状杆状短杆状水解油脂+-芽孢--水解明胶--运动性-+柠檬酸利用-+革兰氏染色G+G-糖发酵产酸-+V P试验--糖发酵产气--吲哚试验--甲基红试验++水解淀粉--水解酪素++H2S产生-- 根据文献[5],初步将菌1归为短杆菌属,命名为B rev ibacterium sp1yy;菌2归为假单胞菌属,命名为P seud o m onas sp1wwΛ2.2 两菌株的生长特性 将两菌株分别用肉汤培养基及几丁质培养基进行液体摇瓶培养(30℃),每隔一定时间进行活菌计数,作生长曲线(图1,图2),发现两培养基中接种的起始菌浓度虽相同,但菌的生长却不太一样Λ用肉汤培养基培养,延迟期和对数期较短,且稳定期的菌数较几丁质培养基为多,而用几丁质培养基培养时,由于几丁质必须先由几丁质降解酶分解后才能被菌利用,因此生246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第28卷 长相对较慢,但培养基营养较持久Λ图1 两菌在肉汤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F ig 11 T he grow th curves of P seud o m onas sp 1ww andB rebibacterium sp 1yy in bro th medium图2 两菌在几丁质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Fig 12 Grow th curves of two strains in ch itin m edium2.3 几丁质降解酶活力的测定图3 两菌株的几丁质酶活力F ig 13 T he ch itinase of two strains 两菌株在几丁质培养基中的酶活力见图3Λ联系菌的生长曲线可知,在对数生长期的末期即短杆菌yy 培养35h 左右,假单胞菌ww 培养30h 左右几丁质降解酶的活性达到最高,此后酶活逐渐降低Λ214 培养基成分对产酶的影响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两菌株在肉汤培养基中的生长要比在几丁质培养基中好,因为几丁质降解酶是一类诱导酶,所以作为发酵用的培养基最好既含有肉汤培养基中的某些成分,又含有几丁质,为此用半量肉汤培养基(即肉汤培养基中各成分的量减半)培养两菌株,10h 后加入012%的胶体几丁质(A 液),然后每隔5或10h 测定酶活力,发现假单胞菌ww 在25h ,短杆菌yy 在30h 左右酶活达最高,分别为1516和814U mL Λ2.5 几丁质浓度对两菌生长的影响 上述实验所用的几丁质培养基中几丁质的浓度只有012%,非常不利于菌体的高密度培养和几丁寡糖的大量合成,为此先用半量肉汤培养基培养10h ,然后加入2%的胶体几丁质,来观察对菌生长的影响Λ按理说补充碳氮源应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可从表2却看出,在培养基中加入几丁质后,菌的数量反而有所减少Λ这说明2%的几丁质水解物对这两个菌株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特别是短杆菌yy 对几丁质降解物较敏感Λ因此对这两个菌株很难用增加培养基中几丁质量的方法来进行菌的高密度培养及寡糖的制备Λ表2 加入2%胶体几丁质对两菌株生长的影响T able 2 Effect of 2%co llo id ch itin on thegrow th of two strains×105cfu mL培养时间 h10244872假单胞菌不加几丁质54065000300020P 1sp ww 加几丁质5407400016006短杆菌不加几丁质16001000004400032P 1sp ww加几丁质160057000150043 讨 论311 几丁质降解酶产生菌的筛选常用的是在胶体几丁质琼脂培养基中看透明圈的大小及清晰度,如本实验所用;另一种是水解几丁质的荧光类似物Λ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优点是快速直观,缺点是透明圈法选得的是那些能分泌并扩散至周围环境中的几丁质降346 第6期 吴根福,杨志坚 几丁质降解酶产生菌的分离及其产酶条件的初步研究 解酶,而水解类似物法只简单地反映了降解小分子寡聚物的能力Λ最近一些几丁质降解酶基因的测序工作已完成[6],Co ttrell等[7]根据保守序列,用PCR法从不可培养的海洋微生物中筛选到了一批几丁质降解酶,从而拓宽了筛选方法和筛选渠道Λ另外,筛选方案还应根据实验目的来确定,若目的是利用几丁质降解酶来得到几丁寡糖,则可用胶状几丁质作培养基来筛选,若目的是为了筛选能抑制真菌生长的几丁质降解酶,则最好用真菌的细胞壁来直接诱导筛选,因为真菌细胞壁上的自然多聚物与高度纯化的胶状几丁质不同,它不是非定型的,而是共价连接于其它细胞壁多糖物质上的[8]Λ312 几丁质降解物对微生物生长的抑制作用本实验所用的两个菌株因本身能产生几丁质降解酶,所以2%的几丁质水解物对它们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是太大Λ另外,这两个菌株的培养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比较明显,对大肠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黑曲霉和黑根霉几乎没有抑制作用Λ这与有关的报道相吻合[9],一般认为细菌产生的几丁质酶大多为第18族糖基化水解酶类,其主要功能是分解周围环境中的几丁质,以满足其自身对营养的需求,而对真菌的抑制能力较弱或无;植物产生的几丁质酶大多为第19族糖基化水解酶类,其功能主要是抑制病原真菌的生长,进行自我防御Λ第18族几丁降解酶有较多的∆2带状折叠,对allo sam idin敏感,其催化机理可用底物帮助的催化模型来解释;而第19族几丁降解酶有较高的Α2螺旋含量,对allo sam idin不敏感,其催化机理常用酸碱模型来解释[9]Λ近来还发现一些真菌[10]及土壤中的细菌[11]能产生具杀真菌活性的第19族几丁质酶,这为生物防治及转几丁质酶基因植物的构建带来了佳音Λ关于几丁质降解菌培养液的抑菌机理,作者认为可能与下述两点有关:①几丁质降解酶的作用,该酶主要水解N2乙酰葡萄糖胺之间的Β21,42糖苷键,有时可能也会作用于N2乙酰葡萄糖胺与N2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21,42糖苷键ΛW ang等[12]曾报道过两种来源于P seud o m onas aerug inosa的几丁质酶具有溶菌酶的活性;②寡糖的作用,寡糖可能作为单体或引物参与细胞壁的合成,从而破坏正常细胞壁的结构Λ一般认为6~8聚体的寡糖抗菌作用最强,但也有人认为8聚体以上的寡糖对腐败酵母有较好的抑制作用[13]Λ313 几丁质酶酶活的测定酶活测定方法较多,如用DN S法测水解后形成的还原糖,或用Schales法测释放的氨基糖[14],或用人工合成的对硝基苯N2乙酰几丁寡糖作基质来测定释放的对硝基苯含量[15],也有用3H标记的几丁质作底物来测定释放的放射活性[16]Λ而本文采用了斐林试剂反滴定法(该法在几丁质降解酶测定中的使用至今尚未见过报道),结果证明不但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而且由于斐林滴定法在沸腾的条件下进行,因此可省却煮沸酶液以终止反应这一步骤,因而更加快速简便Λ314 几丁质降解酶的性质由于几丁质降解酶是一类复合酶,包括脱乙酰酶,几丁质酶,壳聚糖酶,几丁寡糖酶,几丁二糖酶等,而且每一种酶可有一系列同工酶[17]Λ本研究中测得的几丁质降解酶活力是各种水解酶综合表现的结果ΛReferences:[1] T echkarnjanaruk S,Goodm an A E1M ulti p le genes in2vo lved in ch itin degradati on from the m arine bacteriumP seud oaltero m onas sp1strain S9[J]1M icrobiology,1999,145(4):9252934.[2] Gom es R C,Sem edo L T A S,Soares R M A,et al.Ch itino lytic activity of actinom ycetes from a cerradoso il and their po tential in bi ocontro l[J]1L etters in A p2p lied M icrobiology,2000,30:1462150.[3] A rakane Y,Koga D1Purificati on and characterizati onof a novel ch itinase isozym e from Yam T uber[J]1B io2science B iotechnology B ioche m istry,1999,63(11):189521901.[4] Felse P A,Panda T:R egulati on and co loning of m icro2bial ch itinase genes[J]1A pp lied M icrobiology B iotech2nology[J],1999,51:1412151.[5] John G H1B erg ey′sM anual of S y ste m atic B acteriology[M]1Balti m o re:the W illiam s&W ilk ins Company,1984.[6] T echkarnjanaruk S,pongpattanak itsho te S,Goodm anA E1U se of a p romo terless lacZ gene inserti on to in2vestigate ch itinase gene exp ressi on in the m arine bac2terium P seud oaltero m onas sp1strain S9[J]1A pp liedE nv ironm ental M icrobiology,1997,63(8):298922996.446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第28卷 [7] Co ttrell M T ,M oo re T A ,K irchm an D L 1Ch itinasesfrom uncultured m arine m icroo rganis m s [J ]1A pp liedE nv ironm ental M icrobiology ,1999,65(6):255322557.[8] M ach R L ,Peterbauer C K ,Payer K 1Exp ressi on oftwo m aj o r ch itinase genes of T richod er m a atrov irid e is triggered by different regulato ry signals [J ]1A pp liedE nv ironm ental M icrobiology ,1999,65(5):185821863.[9] W atanabe T ,Kanai R ,Kaw ase T ,et al 1Fam ily 19ch itinases of S trep to my ces sp ecies :characterizati on and distributi on [J ]1M icrobiology ,1999,145(12):335323363.[10] Chernin L S ,Fuente L D L ,Sobo lev V ,et al .M o lecu 2lar cloning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exp ressi on in E s 2cherich ia co li of a ch itinase gene from E nterobacter ag 2g lo m erans [J ],A pp lied E nv ironm ental M icrobiology ,1997,63(3):8342839.[11] Bo rm ann C ,Baier D ,Ho rr I ,et al 1Characterizati on ofa novel antifungal ch itin 2binding p ro tein from Strep to 2m yces tendae [J ]1J ou rnal of B acteriology ,1999,181(24):742127429.[12] W ang S L ,Chang W T 1Purificati on and characteriza 2ti on of two bifuncti onal ch itinase lysozym es extracel 2lularly p roduced by P seud o m onas aerug inosa K 2187in ash ri m p and shell pow der m edium [J ],A pp lied E nv iron 2m ental M icrobiology ,1997,63(2):3802386.[13] Park J K ,M o rita K ,Fukumo to I ,et al .Purificati on andcharacterizati on of the ch itinase from E nterobacter sp 1G 21[J ]1B ioscience B iotechnology B ioche m istry ,1997,61(4):6842689.[14] R hoades J ,Ro ller S 1A nti m icrobial acti ons of degradedand native ch ito san against spo ilage o rganis m s in labo 2rato ry m edia and foods [J ],A pp lied E nv ironm ental M i 2crobiology ,2000,66(1):80286.[15] M atsuo Y ,Kurita M ,Park J K ,et al 1Purificati oncharacterizati on and gene analysis of N 2acetyl 2glu 2co sam inidase from E nterobacter sp 1G 21[J ].B ioscienceB iotechnology B ioche m istry ,1999,63(7):1261212681[16] W ang Q ,Zhou Z Y ,Sakuda S ,et al .Purificati on ofallo sam idin sensitive and insensitive ch itinases p ro 2duced by allo sam idin p roducing Strep tom yces [J ],B io 2science B iotechnology B ioche m istry ,1993,57(3):4672470.[17] Saito A ,Fujii T ,Yoneyam a T ,et al 1H igh m ulti p licityof ch itinase genes in Strep tom yces coelico lo r A 3(2)[J ].B ioscience B iotechnology B ioche m istry ,1999,63(4):7102718.杭州打破国际垄断天然防腐剂技术为食品工业带来福音中科院微生物所从谷物中提取出乳酸链球菌素(N isin —天然防腐剂),并与浙江银象生物工程公司联手,成功实现了该技术的产业化Λ从此,由英国阿普林公司垄断的防腐剂市场将成为历史Λ由于我国天然防腐剂技术是采用发酵工艺从谷物中提取,成本比进口产品低,河南双汇集团每月向浙江银象生物工程公司订购2吨乳酸链球菌素,用于火腿肠的防腐保鲜Λ这种天然防腐剂包含了34种氨基酸的蛋白质,不仅无毒,人食用后,通过人体内的酶降解为氨基酸吸收Λ中科院与浙江银象生物工程公司以自主创新实现了天然防腐剂技术的产业化,并大幅度降低其成本,将为我国食口工业的发展带来福音Λ——本刊编辑室 546 第6期 吴根福,杨志坚 几丁质降解酶产生菌的分离及其产酶条件的初步研究 。
ICU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ICU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院内感染是指患者发生在院内的感染。
引起院内感染的致病菌较多,且大多为多重耐药菌或泛耐药菌珠,往往感染严重,有效控制率低,病死率高。
重症监护室(ICU)是医院易感人群和易感因素的集中地,也是院内感染的高发区域。
文献报导ICU院内感染远远高出普通病房3~4倍[1]。
2010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ICU院内感染患者210例,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ICU住院患者680例,男450例,女230例;年龄3~97岁,平均62.3岁。
疾病包括重型颅脑损伤,高位颈髓损伤,胸部疾病,重症胰腺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
发生院内感染210例,院内感染率30.88%。
其中呼吸道感染133例(63.33%),泌尿系感染50例(23.81%),颅内感染6例(2.86%),伤口感染8例(3.81%),败血症8例(3.81%),感染性休克2例(0.95%),其它感染3例(1.43%)。
病原体包括鲍曼不动杆菌、热带假单丝酵母菌、肺炎克雷白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大肠杆菌、白色念球菌及其他少见菌种。
ICU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内在因素:①患者自身易感性:ICU内多为免疫力低下的儿童或老年患者,且病情较重,自身抵抗力较差,易受周围环境中感染因子的侵入;其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深静脉置管等有创操作,破坏了患者自身的天然屏障,使ICU 院内感染的几率增加。
②易感部位:呼吸道是ICU院内感染的首要部位,其次是泌尿系感染和颅内感染及伤口感染。
外在因素:①ICU内环境因素:ICU内危重患者较多,各种监护设备及操作仪器多;医护人员及相关人员相对较多,流动性大;ICU空间相对狭小,空气污染加重,导致呼吸道感染率增加。
不合理的建筑设计及不洁净的病区环境易增加院内感染的发病机会。
②ICU内的交叉感染:ICU内患者的病情复杂,致病菌种多,且大多为生存力及繁殖力较强菌株,易在病区内交叉传播。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堂笔记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堂笔记作为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是现代医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堂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微生物和免疫系统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疾病的发生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科学,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等微生物。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们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维持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1. 细菌细菌是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两类。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由厚层的多糖和肽链组成,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由薄层的多糖和肽链组成。
细菌的生长需要适当的温度、pH值和营养物质,它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
细菌可以引起许多人类疾病,如肺炎、结膜炎、腹泻等。
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主要药物,但随着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新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研发中。
2. 真菌真菌是一种多细胞微生物,具有细胞壁和细胞膜。
真菌可以分为酵母菌和菌丝菌两类。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菌丝菌是多细胞真菌,它们的细胞壁含有几丁质和β-葡聚糖。
真菌感染可以引起许多疾病,如白色念珠菌感染、肺曲霉病等。
治疗真菌感染的药物主要是抗真菌药物,但真菌的耐药性也在不断增强。
3. 病毒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微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
病毒可以引起许多人类疾病,如流感、艾滋病、乙肝等。
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主要是抗病毒药物,但病毒的复制机制复杂,病毒的变异性也很强,因此研发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是一个难题。
免疫学免疫学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科学,包括自身免疫和免疫应答。
免疫系统是人体防御病原体侵袭的重要保护机制,包括先天性免疫和后天性免疫两个部分。
1. 先天性免疫先天性免疫是指人体天生具有的一种免疫防御机制,包括皮肤、黏膜、白细胞等。
皮肤和黏膜可以阻止病原体的进入,白细胞可以吞噬和消化病原体。
2. 后天性免疫后天性免疫是指人体在遭受病原体侵袭后产生的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个部分。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期末复习-考点05 细菌和真菌
【答案】(1)成型的细胞核[4]细胞质叶绿体
(2)荚膜[ 6 ]鞭毛
(3)分解物质结核杆菌使人得肺结核病
【解析】此图为细菌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荚膜,2为细胞壁,3为细胞膜,4为细胞质,5为遗传物质,6为鞭毛。
15.豆科植物能提高土壤的肥力,是因为
A.含蛋白质较多B.光合作用强C.根系发达D.根部有根瘤菌
【答案】D
【解析】植物的生活需要氮肥,植物只能吸收化合态的氮,空气中有游离态的氮气,植物不能直接利用,豆科植物的根中有根瘤菌,它可以将空气中的游离态氮变成化合态氮.这样就可以被植物吸收,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当根瘤菌破裂后就会将氮化合物留在土壤中,提高土壤的肥力。
14.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向世人证实了()
A.细菌是自然发生的B.细菌是由植物细胞变化来的
C.细菌是由动物细胞变化来的D.细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答案】D
【解析】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巴斯德将瓶中液体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他将营养液(如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弯曲的颈阻挡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结果瓶中不发生微生物,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营养液中,不久营养液中就出现微生物了,可见微生物不是从营养液中自然发生的,而是来自空气中原已存在的微生物。
(8)营养丰富、温度适宜、潮湿的环境中能找到这种生物。
18.依据下图所示 几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模式图,回答问题。
1例干燥综合征继发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当代护士2021年5月第28卷第15期(下旬刊)•137•※个案护理1例干燥综合征继发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朱艳姜梦奇张斯关键词:干燥综合征;嗜血细胞综合征;护理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以侵犯外分泌腺为主,口、眼干燥伴有重要脏器如肺、肝、肾脏、血液等系统性损害为主要临床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病起病隐匿,难以说出明确起病时间,病情轻重差异较大⑴。
嗜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是一种由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过度增生、免疫应答失控,引起多器官高炎症反应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本病较为少见,但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
继发于干燥综合征的HPS相对较低,占2%~7%,但病死率高达46%~50%也,并发症多,病程迁延,其护理难度较大。
我院2019年3月收治1例继发于干燥综合征的HLH患者经过积极治疗与护理后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1.1一般资料患者吴某某,女,50岁,因“口眼干伴间断发热4月余”于2019-03-25收住入院,入院诊断:干燥综合征。
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唾液减少、牙齿变黑,眼干、泪液减D01:10.19793/ki.l006-6411.2021.15.051工作单位:223800宿迁江苏省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朱艳:女,本科,护师张斯:通信作者收稿日期:2020-03-21少,结膜瘙痒,确诊为干燥综合征。
既往有“肝功能异常”病史6年,无药物过敏史。
家族史:一兄死于肝癌,一姐有肝功能不全。
患者疾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处于焦虑状态。
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双眼眼睑浮肿,结膜充血,伸舌居中,舌苔少,下正中两切牙压根发黑。
病程中出现全身酸痛,疼痛评分3分,眼干口干咽部不适,血压高达171/86mmHg,腹泻、低血钾低血钙,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40.3咒,查血常规示三系减少,血沉62.33mm/h,CFR40.6mg/L o肝功能:结合胆红素8.9p,mol/L,白蛋白30.8g/L,谷丙转氨酶93u/L,谷草转氨酶136u/L,r谷氨酰转肽酶216u/L。
医学微生物学的cet名词解释
医学微生物学的cet名词解释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研究微生物在医学上的应用和影响的学科。
它涵盖了微生物的分类、生物学特性以及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在医学微生物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常用的名词和概念,下面我将对其中几个重要的名词做解释。
细菌(Bacteria)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微生物,它们在大小、形态、代谢方式等方面存在多样性。
细菌可以在人体中生活,有些细菌是正常的共生菌,对人体有益;而另一些细菌则可能引起疾病。
医学微生物学通过研究细菌的分类、培养、鉴别和药物敏感性等特性,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细菌感染。
真菌(Fungi)真菌是一类多细胞的微生物,与细菌相比具有更复杂的细胞结构。
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土壤、植物和人体等。
在医学微生物学中,真菌感染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由于真菌感染常常具有慢性和顽固性的特点,研究人员在筛选和开发抗真菌药物方面面临挑战。
通过了解真菌的分类、形态、生命周期和致病机制,我们能够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真菌感染。
病毒(Virus)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的微生物,其细胞结构相对较简单,需要侵入宿主细胞才能进行复制。
病毒可以感染人类、动物和植物等生物。
在医学微生物学中,研究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
病毒感染导致各种疾病,包括感冒、流感、艾滋病等。
通过了解病毒的分类、复制机制和致病机制,我们能够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或水传播等途径传播给宿主。
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严重危害性,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医学微生物学致力于研究不同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特征以及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以保护人类免受传染病的侵害。
抗生素(Antibiotics)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
抗生素在医学微生物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特定的生物过程,如细胞壁合成或蛋白质合成来发挥作用,从而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
5.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知识背景--四川人-猪链球菌病(人教版八年级上)doc
四川人-猪链球菌病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记者朱玉)卫生部新闻办公室、农业部办公厅新闻处25日联合通报,2005年6月下旬以来,四川省资阳市相继发生了以急性起病、高热、伴有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者出现中毒性休克、脑膜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例。
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有关专家初步认定,疫情系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人-猪链球菌感染。
病例呈散状分布,未发现人传人现象。
人感染该病的潜伏期为数小时至数天,平均潜伏期为2至3天。
多数病例发病急、临床表现重,约50%病例发生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据四川省卫生厅报告,8月2日12时至8月3日12时, 新报告1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临床诊断病例(发病时间为7月29日)。
另外,治愈出院8例,死亡1例(系既往报告病危病例)。
截至8月3日12时,四川省累计报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例206例,其中实验室确诊43例,临床诊断122例,疑似41例。
这些病例中,治愈出院26例,病危18例,死亡38例。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传染病,由C、D、E及L群链球菌引起的猪的多种疾病的总称。
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关节炎、哺乳仔猪下痢和孕猪流产等。
猪链球菌感染不仅可致猪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关节炎及心内膜炎,而且可感染特定人群发病,并可致死亡,危害严重。
猪链球菌病可以通过伤口、消化道等途径传染给人,这种病原体早已长期存在猪群身上,因为外界环境发生的变化使得病原体发生变异,从而突破种群障碍,开始从猪传播给人。
猪链球菌并非“初来乍到”,它早已是人间的“常客”。
上世纪60年代初它就在丹麦“露过脸”,使丹麦人感染了“猪瘟”;后来又到过法国、荷兰、英国等许多国家的人间“做客”。
在人间,它并不“常驻”,只是“骚扰”一下人类就“跑”。
但它能造成人类严重的链球菌感染,引起脑膜炎或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到目前为止,它在世界上已造成200多人死亡。
1984年,我国首先发现内蒙古人被感染,近年来它越来越频繁地向人类发动进攻。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发表时间:2011-05-12T11:56:45.9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5期作者:章群郭蕾[导读] 目的全面了解医院感染的现状、抗菌药物使用和院感漏报情况。
章群郭蕾(南昌市第三医院感染科江西南昌 330009)【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5-0012-02 【摘要】目的全面了解医院感染的现状、抗菌药物使用和院感漏报情况,更好地预防院内感染,防止暴发流行的发生。
方法各临床科室感控医生用1天的时间,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0年11月17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结果应查663人,实查病人数为657人,实查率为99.1%,发生医院感染19人,感染率为2.89%,漏报率为10.53%,主要的感染部位是下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泌尿道,主要的病原体是肠球菌、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2.7%,其中纯治疗目的的占65.5%,纯预防为目的的占23.5%,另外11%为治疗加预防为目的。
一联用药占73.7%,二联用药占23.1%,三联用药占3.2%。
结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低,医院感染以呼吸道为主,存在医院感染漏报现象;部分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100%,治疗为目的标本送检率很低,不能根据药敏结果指导用药,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分析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是医院感染监测的重要手段,为了解我院感染现状,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防治暴发流行,于2011年11月17日对663例住院患者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本次调查我院所有的病区,2011年11月17日在住院的663人,实查人657人,实查率99.1%;本次调查结果有效。
1.2 方法医院感染科负责整个调查的实施工作。
调查人员由各临床科室感控医生组成,每3名调查人员为一组(随机分配),每调查小组随机分配调查2-3病区(根据住院人数),调查前进行了统一培训,制定统一调查表格,采取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对象为调查日的住院病人包括当日出院病人,但不包括该日的新入院病人。
813微生物学.doc-湖北民族学院
掌握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即RNA和DNA的结构和功能;
微生物的突变及其机制;
了解诱变在微生物育种中的使用。
第九章微生物生态
认知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以及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
掌握微生物之间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第十章微生物与食品的加工生产
掌握细菌、酵母、霉菌在食品中的应用,了解相应的食品种类与微生物;
《基础食品微生物学(第4版)》,Bibek Ray,Arun Bhunia编著,江汉湖译,2014.2,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掌握微生物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了解培基的种类与配制。
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谢
掌握发酵作用的概念,了解发酵的种类与重要性;
熟悉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
了解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应用价值。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控制
掌握消毒、灭菌、商业无菌、恒化培养、横浊培养等概念;
掌握生长曲线四个阶段的特点与应用上的价值;
二、考核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考核,促进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生理、代谢、生长方式和生长规律等基础知识,以及在食品环境中的生长繁殖(微生物与食品原料、工艺、环境的关系)等生命活动规律,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微生物引起食品微生物污染的途径,引起腐败变质的环境因素,检测和控制有害微生物活动的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湖北民族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
微生物学
编号
813
考试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一、考试性质
微生物学是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在细胞、分子及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侧重于研究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及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通过学习掌握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掌握微生物学基本原理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同时对微生物学最新发展动态有一定了解,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后从事相关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CICC发布《微生物新菌种名称英解汉译检索表》
C I C C发布《微生物新菌种名称英解汉译检索表》(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CICC发布《微生物新菌种名称英解汉译检索表》近年来,微生物系统分类学研究迅猛发展,许多微生物的分类学地位发生变化和迁移,每年也会出现大量新的菌种分类单元。
我们在1999年版《细菌名称英解汉译词典》与2011年版《细菌名称双解及分类词典》的基础上,收集自2010年3月之后合格发表的细菌与真菌名称,参照以往的汉译规范,给出中文名称,以《微生物新菌种名称英解汉译检索表》形式陆续发表,以方便广大微生物研究与应用工作者使用规范的微生物汉语名称。
1)?Sphingomonas morindae?(Liu et al. IJSEM. 2015, 65: 2817; Type strain: NBD5 = CICC 10879) . masc. adj. morindae pertaining to Morinda citrifolia (Noni), is a plant variety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healthy food, from which the type strain was isolated. 诺丽鞘氨醇单胞菌?2)?Paenibacillus zeae?(Liu et al. IJSEM. 2015, 65: 4533; Type strain: 6R2 = CICC 23860) L. gen. n. zeae, of spelt, of Zea mays, referring to its isolation from corn (Zea mays L.). 玉米类芽胞杆菌?3)?Brachybacterium hainanense?(Liu et al. IJSEM. 2015, 65: 4196; Type strain: NR2 = CICC 10874) . neut. adj. hainanense of Hainan, China, from where the type strain was isolated. 海南小短杆菌?4)?Paenibacillus hunanensis?(Liu et al. IJSEM. 2010, 60: 1266; Type strain: FeL05 = CICC 10489) . masc. adj. hunanensis of Hunan, a province in China, from where the first strains were isolated. 湖南类芽胞杆菌?5)?Luteimonas huabeiensis?(Wu et al. IJSEM. 2013, 63: 3352; Type strain: HB2 = CICC 11005s) . fem. adj. huabeiensis of or belonging to Huabei, China, from where the type strain was isolated. 华北藤黄色单胞菌?6)?Thermoactinomyces daqus?(Yao et al. IJSEM. 2014, 64: 206; Type strain: H-18 = CICC10681) . masc. adj. daqus pertaining to Daqu, astarter culture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Chinese liquors, from which the type strain was isolated.大曲高温放线菌?7)?Lactobacillus apinorum?(Olofsson et al. IJSEM. 2014, 64: 3109; Type strain: Fhon13N = DSM 26257) . masc. pl. n. Apini scientific zoological name of a tribe including only the genus Apis and referring to honeybees; . gen. masc. pl. n. apinorum of the Apini, referring to the isolation of strains of this species from honeybees in northern Sweden but also originating from other Apis species. 瑞典北部蜜蜂乳杆菌?8)?Lactobacillus apis?(Killer et al. IJSEM. 2014, 64: 152; Type strain: R4B = LMG 26964) L. gen. fem. n. apis, of/from a honey bee, the genus name of the true honey bee Apis mellifera L., referring to the insect host of the first strains. 蜜蜂乳杆菌?9)?Lactobacillus backii?(Tohno IJSEM. et al. 2013, 63: 3854; Type strain: JCM 18665 = DSM 18080) . gen. n. backii, of Back, named in honour of Werner Back, who contributed to the general classification of beer-spoiling bacteria and brewing microbiology. 巴克乳杆菌?10)?Lactobacillus bombi?(Killer et al. IJSEM. 2014, 64: 2611; Type strain: BTLCH M1/2 = DSM 26517) L. n. bombus, a boom, a deep hollow noise, buzzing, and also the zoological genus name of the bumblebee; . gen. n. bombi of Bombus, of a bumblebee. 大黄蜂乳杆菌?11)?Lactobacillus bombicola?(Praet et al.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2015, 107: 1337; Type strain: LMG 28288 = DSM 28793) L. n. bombus, a boom, a deep hollow noise, buzzing, also the zoological genus name of the bumble bee; L. suf. -cola, (derived from incola, inhabitant) dwelling, occurring in; . n. bombicola, occurring in Bombus. 栖蜂乳杆菌?12)?Lactobacillus curieae?(Lei et al. IJSEM. 2013, 63: 2501; Type strain: CCTCC M 2011381 = JCM 18524) . fem. gen. n. curieae of Curie,named after Marie Curie, a role model for female scientists. 居里乳杆菌?13)?Lactobacillus faecis?(Endo et al. IJSEM. 2013, 63: 4502; Type strain: AFL13-2 = DSM 23956) L. n. faex, faecis, faeces; L. gen. n. faecis, of faeces. 粪乳杆菌?14)?Lactobacillus floricola?(Kawasaki et al. IJSEM. 2011, 61: 1356; Type strain: Ryu1-2 = DSM 23037) L. n. flos -oris, a flower; L. suff. -cola (from L. n. incola), a dweller; . n. floricola, flower-dweller. 栖花乳杆菌?15)?Lactobacillus florum?(Endo et al. IJSEM. 2010, 60: 2478; Type strain: F9-1 = DSM 22689) L. n. flos -oris, flower; L. gen. pl. n. florum, of flowers, from which the type strain was isolated. 花乳杆菌16)?Lactobacillus formosensis?(Chang et al. IJSEM. 2015, 65: 101; Type strain: S215 = NBRC 109509) . masc. adj. formosensis, of or pertaining to Formosa (Taiwan). 福尔摩沙乳杆菌?17)?Lactobacillus furfuricola?(Irisawa et al. IJSEM. 2014, 64: 2902; Type strain: Nu 27 = DSM 27174) L. n. furfur, rice bran; L. suff. -cola (from L. n. incola), dweller, inhabitant; . n. furfuricola, rice bran-dweller. 栖米糠乳杆菌?18)?Lactobacillus heilongjiangensis?(Gu et al. IJSEM. 2013, 63: 4094; Type strain: S4-3 = LMG 26166) . masc. adj. heilongjiangensis, pertaining to the Heilongjiang River, a river flowing through Heilongjiang Province of China, where the bacterium was first isolated. 黑龙江乳杆菌?19)?Streptococcus danieliae?(Clavel et al. Arch. Microbiol. 2013, 195: 43; Type strain: ERD01G = DSM 22233) . gen. fem. n. danieliae, of Daniel, named after professor Hannelore Daniel, in recognition of her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gut physiology. 丹尼尔链球菌?20)?Streptococcus hongkongensis?(Lau et al. IJSEM. 2013, 63: 2570; Type strain: HKU30 = DSM 26014) . masc. adj. hongkongensis of or belonging to Hong Kong, the place where the type strain was isolated. 香港链球菌?21)?Streptococcus lactarius?(Martín et al. IJSEM. 2011, 61: 1048; Type strain: MV1 = DSM 23027) L. masc. adj. lactarius, of or belonging to milk, referring to the isolation of the first strains from human breast milk. 人乳链球菌?22)?Streptococcus caprae?(Vela et al. IJSEM. 2016, 66: 196; Type strain: DICM07-02790-1C = CCUG 67170) L. gen. n. caprae, of the goat. 山羊链球菌?23)?Streptococcus cuniculi?(Vela et al. IJSEM. 2014, 64: 2486; Type strain: NED12-000496b = CCUG 65085) L. gen. n. cuniculi, of the rabbit. 兔链球菌?24)?Streptococcus moroccensis?(Kadri et al. IJSEM. 2014, 64: 2480; Type strain: LMG 27682 =CCMM B831) . masc. adj. moroccensis, pertaining to Morocco, from where the type strain was isolated. 摩洛哥链球菌?25)?Streptococcus pharyngis?(Vela et al. IJSEM. 2015, 65: 2903; Type strain: DICM10-00796B = CCUG 66496) Gr. n. pharynx, throat; Gr. gen. n. pharygnis, of the throat. 咽喉链球菌?26)?Streptococcus phocae subsp. phocae?(Avenda?o et al. IJSEM. 2014, 64: 1775; Type strain: SVL 8399 H1 = ATCC 51973) L. gen. n. phocae, of a seal. 海豹链球菌海豹亚种?27)?Streptococcus phocae subsp. salmonis?(Avenda?o et al. IJSEM. 2014, 64: 1775; Type strain: C-4 = DSM 24768) L. gen. n. salmonis, of salmon, since it was first discovered in salmon. 海豹链球菌鲑鱼亚种?28)?Streptococcus rifensis?(Kadri et al. IJSEM. 2014, 64: 2480; Type strain: LMG 27684 = CCMM B833) . masc. adj. rifensis, of Rif, named after the northern region of Morocco, from where the type strain was isolated. 里夫链球菌?29)?Streptococcus rubneri?(Huch et al. IJSEM. 2013, 63: 4026; Type strain: LMG 27207 = DSM 26920) . masc. gen. n. rubneri, in honour of Max Rubner (2 June 1854–27 April 1932), a German medical doctor and professor of hygiene, after which the Max Rubner-Institut in Karlsruhe, Germany, was named, and where the strains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were isolated. 鲁布纳链球菌?30)?Streptococcus ursoris?(Shinozaki-Kuwahara et al. IJSEM. 2011, 61: 40; Type strain: NUM 1615 = DSM 22768) L. n. ursus -i, bear; L. n. os oris, mouth; . gen. n. ursoris, of the mouth of a bear. 熊口腔链球菌?(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刘洋梁寒峭白飞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课题: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第13课时)
课型:预+展班级:组名:姓名:批阅情况:
一、练习反馈
1、举4个仿生学的例子:
2、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
二、学习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2.理解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三、自主学习
1、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_________。
2、细菌的菌落比较____,表面或,或。
真菌(如霉
菌)的菌落比较_____,常呈、或,有时还能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颜色。
3、从菌落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
的不同种类。
4、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可概括为四步:
①配制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_。
5、人们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
6、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四、交流提升
在探究“测量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课题中,请各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如下问题:1.为什么要有两套培养基的培养皿?各做什么用?
2.为什么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接种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
3.P57探究中:
(1)提示4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2)你认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怎样?
(3)什么环境和条件下不可能有真菌和细菌?在这个探究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的情况存在吗?是什么情况?为什么?
4.某同学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了A、B两种细菌进行培养,同时,他还在培养基
上放了盐水浸过的纸片。
经过恒温培养一天后,盐纸片周围只有A细菌生长。
你对这个实验结果怎样解释?
五、梳理巩固
(一)、菌落:细菌:小、白色、表面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真菌:较大、颜色丰富、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二)、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
(三)、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分布广泛。
(四)、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
六、达标检测
1.医生用肉眼可直接观察到的是()
A.一个痢疾杆菌
B.一个真菌菌落
C.一个棒状杆菌
D.一个甲烷细菌
2.用无菌棉棒擦拭手心,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相当于细菌和真菌培养步骤中的()
A.配置培养基
B.高温灭菌
C.接种
D.恒温培养
3.在培养细菌和真菌时,在接种前对培养皿和培养基必须高温处理,是因为()
A.高温是细菌和真菌生存的适宜条件之一
B.细菌和真菌在高温环境中生命力旺盛
C.需杀死培养基和培养皿中的细菌和真菌,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D.高温处理可使培养基营养丰富
4.制作泡菜时,要用水密封泡菜坛口,这是因为()
A.乳酸菌喜欢黑暗的环境
B.乳酸菌喜欢无氧环境
C.乳酸菌喜欢有氧的环境
D.乳酸菌喜欢的生活环境需要水
5.对于细菌和真菌生存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同的细菌和真菌生存的条件都是一样的
B.细菌和真菌绝大多数不能合成有机物
C.在寒冷的极地是无法找到细菌的
D.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都需要氧气
6.请判断下列关于菌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肉眼能看见的一大堆细菌或真菌就叫菌落
B.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
C.只要有合适条件,无需人工培养在自然条件下也可以形成菌落
D.细菌的菌落一般比真菌的菌落小。
学(教)反思:这节课我的表现:很好()一般()很差()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课题:第二节细菌(第14课时)
课型:预+展班级:组名:姓名:批阅情况:一、练习反馈
填表说明细菌和真菌的区别
二、学习目标
1、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
2、细菌的结构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
三、自主学习
(一)细菌的形态结构
1.形态:细菌个体微小,基本形态有状、状、状等。
2.结构:细菌属于个体。
细胞中都有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等结构,
没有成形的。
有些细菌有、等特殊结构。
(二)细菌的生命活动
1.营养方式:一般为异养,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营腐生生活的如枯草杆菌,应寄生生活的如痢疾杆菌。
2.繁殖方式:繁殖。
分裂时,首先进行的复制。
当环境条件不利时,细菌能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
(二)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1.有些细菌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例如结核杆菌会使人患。
2.大多数细菌是有益的。
消炎灭菌的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药品约有85%是利用产生的抗生素制成的。
四、交流提升
1、细菌的发现:
(1)第一个看到细菌的人是谁?被称作“微生物学之父”的又是谁?
(2)巴斯德通过著名的“曲颈瓶实验”向世人证明了什么?
2、细菌的形态、结构:
(1)细菌有哪几种形态?
(2)细菌有哪些基本结构?有哪些特殊结构?
(3)细菌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哪些结构?试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是什么?
3、细菌的生殖:
(1)细菌的生殖方式是什么?
(2) 细菌的芽孢是生殖细胞吗?为什么?
5、计算并推理: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 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繁殖一代计算,
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4 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_____________个。
五、梳理巩固
细菌:1.形态:单细胞个体十分微小,有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种形态
2.结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些细菌有鞭毛、有些细菌有荚膜、芽孢
3.营养方式:大多数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作为营养(异养) 4.生殖方式:分裂生殖
六、达标检测
1.细菌的特殊结构是()
A遗传物质 B 细胞质 C 鞭毛和荚膜D细胞壁
2.大量的细菌能使食物迅速腐烂,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一定时间不腐烂,原因是冰箱环境中()
A 细菌很少
B 细菌繁殖很慢
C 没有细菌
D 细菌被冻死了
3.下列细菌中,能使人致病的是()
A 枯草杆菌
B 痢疾杆菌
C 乳酸菌
D 醋酸杆菌
4. 在一定的条件下,有些细菌的细胞里面形成一个休眠体,叫()
A 芽孢
B 芽体
C 荚膜
D 孢子
5.细菌的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没有()。
A 细胞质
B 成形的细胞核
C 细胞膜
D 细胞壁
6.剩菜和剩饭可以用保鲜膜包起来短时间储存,保鲜膜的作用是()
A 隔绝空气,避免空气中的细菌进入食物
B 挡住灰尘
C 隔绝空气,把食物中的细菌闷死
D 释放出化学物质杀死细菌
7. 对细菌芽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芽孢是细菌细胞内形成的休眠体
B 细菌以形成芽孢的形式进行繁殖
C 芽孢的含水量高,抗热性强
D 芽孢是由细菌细胞壁裹上厚壁而成的
8 .痢疾杆菌在人的肠道内,靠吸收人体内的营养物质来生活,这种方式是()
A 共生
B 寄生
C 自养
D 竞争
9.腌肉在很长时间内不容易腐烂,其主要的原因是()
A 气温低,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B 空气中没有漂浮的细菌
C 盐分多,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D 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
10.右图为某种细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一个细菌就是一个。
[1]的作用是。
(2)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的区域。
(3)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某些细菌才具有的结构是[1]和[6]。
(4)与玉米叶肉细胞相比,细菌细胞内不含,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直接利用现成的生活,这样的营养方式叫做异养。
(5)与植物细胞相比,二者都有的结构是(填代号)。
该细菌特有的结构是(填代号)。
与动物细胞相比,主要的区别是:细菌细胞内只有[3]而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