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4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检测题(含答案)
第4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检测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有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口流动的特点是前30年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或者控制的人口流动,后30年多是相对自由的流动。
这从侧面反映了()A.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丧失 B.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变C.城乡差别的消失 D.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2.1979年,傻子瓜子经营者年广九因为生意兴隆雇了十多个工人,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邓小平却说:“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第二年又有人将年案上报到邓小平那里,他只批了六个字:放一放,看一看。
从中可以看出邓小平()A.非常看重经济发展思路的转变 B.用迂回战术解决国内的重大分歧C.思考问题充分考虑群众的想法 D.希望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对下表经济数据的分析解读,正确的是()A.农产品产量出现峰值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B.推行农业生产合作社严重损害农民生产积极性C.“左”倾错误导致农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D.中共“八字方针”的出台立即收到了明显效果4.下表是《中国青年报》“建国60周年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其中“八五”处应该填写()A.走向改革开放 B.邓小平南方谈话改革潮涌C.改革闯关治理整顿 D.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5.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
与下图现象直接相关的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 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C.“一五”计划实施 D.工业化基本实现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是()A.改革市场体系B.改革资源配置方式C.改革贸易体系D.改革人才体系7.下表是《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占世界的份额表(单位百万元)》对上表内容理解正确的是()①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经济居于世界重要地位②鸦片战争前中国已开始工业化进程③近代中国GDP占世界份额急剧下降④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8.下表是1948—1959年北京同仁堂发展态势数据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基于当时的经济探索,1982年有人撰文说:“外国侵略通过历次《租界章程》大肆掠夺中国领土和主权的惨痛事实,暴露了中国封建制度及其官僚主义在同国际资本打交道过程中的极端腐朽和无比昏庸。
……它则是不可忘记的一页。
”其主旨是()A.开放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 B.改革必然要剔除旧的体制C.建设可从历史中寻找智慧 D.借屈辱历史影射特区建设2.1958年5月27日,村民阿牛在日记中写道:“广播里面说全村的人都要集中起来,学习中央的最新理论指示。
”是因为当时在( )A.开展“三大改造”运动 B.开展“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C.庆祝“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D.庆祝“八大”胜利召开3.下表中“凤阳三大步”的出现直接得益于()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凤阳农民的科学种田C.凤阳县干部领导有方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4.造成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国营企业改革5.20世纪90年代初,国务院放开了国家管理的737种生产资料和交通运输价格中的648种,同期也放开了国家管理的农产品收购60种价格中的50种。
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A.南方谈话与十四大召开 B.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C.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重新启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6.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学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现在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这表明()①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②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③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④市场经济逐步显现活力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7.“以国家权力为后盾,动员人民追逐某种具有空想乌托邦的计划。
”材料中的“空想乌托邦的计划”对应的口号是( )A.“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高中历史 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单元检测 含解析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解析版)一、单选题(共20题;共80分)1、1979年国务院183号文件指出:农工商联合企业有权对已经完成购销任务的农产品自行组织加工生产,各相关部门应当将这种加工生产纳入计划范围,对其进行所需物质的供应。
材料表明()A、在计划经济主导下,企业具有一定自主权B、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体制发生质变C、市场为主导的经济体制开始形成D、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确立2、“一五”期间,“坚决优先保证工业不在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
这说明“一五"计划:()A、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B、改善了我国工业地域分布的格局C、有效地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D、不利于新中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3、1985年初,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文件中要求:改革农产品统派统购制度,以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取代统购派购;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开辟多种渠道集资建路,发展运输;提高资金的融通效益;进一步扩大城乡经济交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等.这一文件()A、初步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B、有利于农村经济的社会化C、在农村初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D、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4、有专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该专家意在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B、保留了计划经济残余C、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D、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5、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规定在大区范围内对煤炭、钢材等多种生产资料统一分配,随后,东北地区计划分配的物资种类逐年增加。
从1953年起,计划分配调拨体制开始在全国铺开。
【精品高中历史】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答案
单元检测(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 针对下表情况,建国初我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 )A.C .优先发展重工业D .掀起“大跃进”运动2. 著名作家周立波1957年在《山那面人家》中说:“青春、健康,无挂无碍的农业社里的生活,同男子同工同酬的满意的工分……无一不是她们快乐的源泉。
”这里的“农业社”是指( )A .农民的个体经济组织B .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C .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D .村的基层行政组织3.使用下列两幅反映同一时期社会、生活的图片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拟定的研究主题是( )陶老三参加互助组 信大祥绸布店庆祝公私合营A .参加人民公社B .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C .群众庆祝企业股份制改造成功D .城乡掀起“大跃进”运动4.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已经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B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 .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D .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5. 右图是某杂志的封面。
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当时 ( )A .浮夸现象十分盛行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C.中国人造卫星发射升空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6.英国《卫报》登载的专栏作家马丁·雅克的文章指出:“那一年(1978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段完全不同的历史。
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1978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B.1978年,中国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1978年,中国作出的决策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路D.1978年,中国改变了社会性质7.阅读“某生产队粮食产量、分配收入等情况对比表”。
导致表格中数据变化的根源在于( )A.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乡镇企业迅速发展8.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趋势是( ) A.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社→土地承包给个人自负盈亏D.互助组→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人民公社化9.下列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关于这些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A.都保护了农民的利益B.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D.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10.德国两位经济学家说:“在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里,我们目睹了中国在赶超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进步要归功于中国人的机敏和勤劳,但也应归功于中国再次向外部世界开放了她的经济。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一、单选题1.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A.推行了土地改革B.组织了人民公社C.实施了“一五”计划D.发动了“大跃进”2.有学者在评述20世纪一段中国农村制度变革史时说:“在生产管理上,由‘大兵团作战’转变为‘各自作战’,农村社会实现了生活单元与生产单元的统一。
”该制度变革的核心内容是A.建立人民公社B.“包产到户”C.农业生产合作社D.“耕者有其田”3.1964年8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转国家经济委员会党组《关于试办工业、交通托拉斯的意见的报告》中,认同托拉斯是“按照经济原则实行科学的高效的集中统一领导,免除工业管理机关化和官僚主义、分散主义流弊”的一种好的组织管理形式。
这表明我国当时A.打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B.彻底纠正党内“左”倾错误C.尝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试图用经济手段管理工业4.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重新确立的政治路线是A.“以阶级斗争为纲”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是A.分别颁布于1912、1949年、1954年B.分别由南京临时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C.分别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D.分别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6.“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2.1954年,有报道说:“中国的大多数农民们都遭遇了向资本主义靠拢的自发趋势。
”属于这种趋势的行为是()A.配合政府将土地交给生产合作社B.支持政府将自家的铁锅用于炼铁C.痛恨政府对粮食的产量浮夸报道D.反对政府将家里的财物上缴充公3.对下列图表中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变化原因的解读,正确的是 ( )A.①个体农业经营落后B.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③自然灾害的影响D.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4.195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下列有关过渡时期及其目标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一五”计划实现总路线的各项任务B.完成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C.在经济建设目标上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D.过渡时期是指1949年至1956年5.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试点改革中,一些国营企业从过去的“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派人出去“找米下锅”,从而由原来的“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企业融入大量外资B.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6.深圳是中国第一座标界“昨天与今天、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崭新城市。
以下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深圳是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B.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深圳开始C.国家鼓励深圳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D.深圳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7.中共中央文献记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据此判断,当时在经济领域的主要措施是()A.改社建乡、政社分开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政企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经济责任制8.80年代“土地又归俺所有,我愿种啥就种啥……”下图则体现了当今农村土地的发展。
2016-2017学年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通用版)过关检测专题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Word版含答案
专题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单项选择题Ⅰ(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6·茂名学考模拟)在“一五”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的最大特点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B.优先发展轻工业C.轻重工业同时进行D.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答案:A2.(2016·深圳学考模拟)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钢铁、汽车、飞机等重要建设项目的完成,标志着()A.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奠定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取得成效C.提前完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任务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答案:A3.下列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表述,错误的是()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B.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C.暂时不发展交通运输、轻工业和农业D.有步骤地促进三大改造答案:C4.(2016·茂名学考模拟)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了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A.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B.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C.以钢为纲,全面跃进D.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答案:A5.(2016·湛江学考模拟)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最主要的贡献是()A.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B.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C.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D.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答案:B6.(2016·汕尾学考模拟)读下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它反映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大跃进”运动D.“文化大革命”答案:C7.(2016·广州学考模拟)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主要教训是()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经济建设一定要快速发展C.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经济规律答案:D8.(2016·惠州学考模拟)人名有时会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比如“文化大革命”时期许多人起名字叫“卫红”“卫东”,以此类推,与“超英”这个名字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A.新中国成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C.“大跃进”D.香港回归答案:C9.(2016·清远学考模拟)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B.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C.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D.提出四项基本原则答案:C10.党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要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四大D.十五大答案:A11.(2016·汕尾学考模拟)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调整。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本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对右图中1959年的农业生产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A.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B.完成了三大改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因为风调雨顺,所以农业生产获得了丰收D.材料提供的信息不准确2.下图为1950—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以工业总产值为100,不包括手工业),这种变化情况反映了①社会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②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重逐渐缩小,直到最后消失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④到1957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3.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造偏重于A.思想改造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改造C.发展生产D.生产方式的改造4.下列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全国土地改革完成,农村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B.三大改造完成,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C.人民公社化运动,进一步强化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民拥有了土地所有权5.“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A.延安大生产运动B.农业合作化高潮C.“大跃进”运动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6.右图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58年画的《跃!跃!跃!》。
它反映了A.当时渔业高产丰收B.渔业生态环境良好C.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D.当时的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7.中国农村在人民公社制度下度过了整整26年。
在这一时期中,中国农村的发展或停滞,中国农民的希望或苦难,都与公社制度直接联系。
这26年是指A.1951年—1976年B.1953年—1978年C.1958年—1983年D.1960年—1985年8.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9.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10.1978年-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以上数据变化最能说明我国A.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B.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C.国民经济达到了高度繁荣的状态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八大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③都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④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1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13.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书写了一副对联:“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
高一下学期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
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
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其描述反映的是( )A.农业合作化B."三年经济困难"时期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据统计,1949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为84.5%,1952年为74.7%,1957年为62.3%。
这种变化反映了我国( )A.农业生产受到巨大破坏B.农村社会变革成效有限C.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突出D.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3、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
据此可以推知(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4、21世纪以来,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形式主要包括:转包、转让、租赁、互换、入股合作五种,租赁这种保留承包权而将使用权有偿转移给第三方的形式的流转约占总流转的70%,同时转包在现存的农村土地流转中也比较重要。
这一现象( )A.体现了农村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B.体现了小农经济的发展C.说明农村放弃集体经济发展模式D.说明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化5、下面为1949—1952年中国私营工业产品的销售情况统计表(单位:%)。
据表可知,当时的中国( )A. 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建立B. 国家对国民经济影响力增强C. 私营工业占据主导地位D. 开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6、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全部农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
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7、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中指出,新中国在60年代的经济政策,"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资料,同消费资料一样都是可以流通的商品;物资管理要像商业部门管理商品一样,既要管理,又要搞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测试题(解析版)-学习文档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是“综合平衡”。
该对联出现的背景是()A.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B.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C.中央纠正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D.中共八大召开,提出尽快把我国由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2.下列三幅漫画,反映了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变化。
有关漫画内容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图一时期实行计划经济,商品凭票供应B.图二时期生活物资匮乏,商品供应不足C.图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商品供应充足D.图片说明经济体制在改革中不断完善3.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城镇人口的变化情况。
其中,导致C段到D段城镇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三大改造的进行B.“一五”计划的实施C.“大跃进”的影响D.国民经济的调整4.在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如下规定:“国家依照法律保护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鼓励和指导它们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
”影响上述宪法条文规定的根本因素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B.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C.加快工业化发展的需要D.正处于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5.1953年毛泽东批示:“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特殊”“新式”是指()A.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形成公有制领导下的私营经济D.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6.《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说,“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
……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
高中历史第4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
第4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四)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7·杭州期末)1953年6月财经委员会主任陈云,对私营企业的利润分配提出了一个新的原则:即在企业的正当盈利中,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费、资方的股息红利等四个方面分配,简称“四马分肥”。
这一办法( )A.标志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B.推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C.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D.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格局形成答案 B解析建国初期对私营企业进行“四马分肥”,建立起工人阶级对资本主义企业的监督与管理,推动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故B项正确。
2.“一五”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原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工业发展速度放缓B.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C.工业布局发生变化D.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答案 C解析“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工业基地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工业布局发生变化,因此导致上海、天津的人均工业产值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故C项正确。
3.(2017·益阳高二期末)1956年12月,毛泽东在约见民建、工商联负责人时说,现在国营、合营企业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私人可以开工厂,“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这反映了( )A.准备实行“一国两制”B.着力发展资本主义企业C.实行公私合营D.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经济特色答案 D解析1953年至1956年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允许私人开办工厂体现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特色,故D项正确。
4.“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
”这是某一时期在中国某地流行的口号。
该史料作为直接论据,可以说明( )A.“一五”计划的超前完成B.“大跃进”的“浮夸风”C.“文革”的严重错误D.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该口号反映了大跃进的“浮夸风”,故B项正确。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精选教学文档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1953-1956年则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农民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基本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种改变的根源在于 ( )A.要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B.小农经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C.要改变当时中国的落后面貌D.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2.(2019·苏北四市模拟)下表为“一五”计划我国国家财政预算支出统计,据此可知( )A.“一五”计划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B.国家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C.“一五”计划使得民生得到重大改善D.国家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
”这首歌谣( )A.最早传唱于20世纪60年代B.反映了农民的土地需求得到满足C.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调整D.表明集体化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4.下表是“一五”期间部分经济数据统计表。
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生产企业和产品种类大幅增加B.公有制经济占统治地位C.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效突出D.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5.在“大跃进”时期,安徽农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为了生产自救,少数农民自发地搞起了责任田,“定产到户,超额归己”,到1961年底,安徽省90.1%的生产队实行过或正在实行责任田。
这一做法( )A.改变了当时土地所有制B.否定人民公社化运动C.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6.(2019·连云港模拟)下表内容表明了当时( )1958年农户参加人民公社情况表A.我国广大农村实现了农业现代化B.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极大提高C.农村工作深受“大跃进”的影响D.农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7.(2019·徐州模拟)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把基本核算单位从生产大队下放到生产队。
高中历史 第4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二必修2历史试题
第4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卷(四)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6·某某某某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新中国50年系列分析报告之三》认为,考察建国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总的看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49~1957年,起步发展阶段;1958~1965年,不稳定发展时期;1966~1978年,停止发展时期;1978年至今,稳定快速发展时期。
与“起步发展阶段”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有( )①“一五”计划的实施②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③大炼钢铁运动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 A解析“一五”计划的实施是在1953~1957年,故①正确;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提出是在1956年,故②正确;大炼钢铁运动是1958年“大跃进”的内容之一,故③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2.下图中的历史信息体现的建设成就是( )我国制造的第一批某某一汽生产的喷气式飞机首批解放牌汽车A.新中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B.“一五”计划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C.“大跃进”运动改变经济落后D.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企业活力增强答案 B解析第一批喷气式飞机和某某第一汽车制造厂都是“一五”计划的成就,故B项正确。
3.(2016·某某某某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往往与重要历史事件有关并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下图所示的宣传海报所涉及的重要事件为( )A.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 A解析根据海报中“互助模X”“组织起来”可以得出是1953~1956年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A项正确;“大跃进”运动是指“大办农业、大办工业”,与海报不符,故B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一大二公”实行平均主义,与“互助组”不相符,故C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包产到户,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与题目中“组织起来”不相符,故D项错误。
高中历史 第4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
第4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选择题1.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1953年国家制定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下列各项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①积累了重工业建设经验②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③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④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A2.1930年,武汉蔡明伟夫妇创办小吃店“蔡林记”,几十年来生意兴旺。
1954年,武汉市政府开始着手对“蔡林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你认为蔡明伟夫妇在改造中的命运有可能是( )A.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B.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C.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但可以分享店铺的部分利润D.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也不能分享店铺的任何利润【答案】 C3.下图所示的决议是在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的。
这一决议( )A.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导致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C.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D.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答案】 C4.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让你写一篇反映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小论文,需要一组关键词。
请结合所学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长春一汽、西藏自治区B.“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包产到户C.三大改造、“大跃进”、日内瓦会议D.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共八大、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 C5.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造偏重于( )A.思想改造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改造C.发展生产D.生产方式的改造【答案】 B6.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组建大型企业集团C.政企分开,自负盈亏D.增强企业活力【答案】 D7.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据此判断以下农家百姓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②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③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A.①②③B.③①②C.①③②D.②①③【答案】 B8.歌曲《春天的故事》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四)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四)(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首批解放牌大卡车是在( )A.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期间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C.“大跃进”运动期间D.“文化大革命”期间解析1957年,“一五”计划大都超额完成。
长春一汽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故答案为B 项。
答案 B2.(2018·湖南永州高一下学期期中)中共八大指出,当前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两对矛盾的实质是( )A.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B.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C.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解析中共八大指出的两对主要矛盾中“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与“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属于先进的生产关系层面,“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与“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属于落后的生产力层面,故中共八大两对主要矛盾的实质是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故D项正确。
答案 D3.漫画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漫画》杂志的某一期封面,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农村棉花种植获得大丰收B.农业合作化取得丰硕成果C.契合了当时的形势需要D.农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解析漫画“1958年棉产7 000万担”,明显与事实不符,故A项错误;农业合作化是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改造,时间是1953年至1956年,故B项错误;1958年,发动“大跃进”,“浮夸风”盛行,漫画的内容契合了当时的政治需要,故C项正确;漫画内容明显与事实不符,不是“农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表现,故D项错误。
答案 C4.(2018·广东佛山高一下学期期中)《平凡的世界》里的田福堂老人开始并不情愿承包土地这件事。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二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练习1 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 (2016·南通一模)阅读下面的工农业总产值指数表(1952年指数为100)。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当时中国()年份农业总产值轻工业总产值重工业总产值1953103。
1126。
7136.91956120.5173.3262。
31957124。
8183.3310。
7A。
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缓慢C. 经济建设出现急躁冒进倾向D. 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模式2。
(2017·连云港赣榆模拟)宣传画是一种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艺术形式。
右图为1955年出版的宣传画,它宣传鼓动的主要内容是()A。
农业合作化B。
“大跃进”运动C. 人民公社化运动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
(2017·溧阳学测模拟)“毫无疑问,我国人民还必须为解放台湾而斗争,还必须为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最后消灭剥削制度而斗争,还必须为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而斗争……但是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与材料内容相对应的是( ) A. 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B. 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C。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4. (2017·无锡期中)结合下图,分析我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956年公有制经济较1952年大幅增长主要是三大改造的推动B。
1978年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随着改革的进行被彻底打破C 。
新时期公有制经济大幅度缩减的根本原因是受到私有制经济和三资企业的冲击D 。
各年份国民经济成分的变化分别反映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调整5。
(2017·苏北四市期中)右图是《新中国50年资料汇编》中的19521965年人均GDP 增长率折线图。
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 ) A. 19531954年经济出现衰退,体现了“大跃进”运动的负面影响 B. 19541956年经济持续发展,说明中共八大的经济决策正确 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创办于1915年,历经40多年的风雨历程后,该企业的掌门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A.中外合资B.承包经营C.私有化D.公私合营解析:由材料中时间“1915年”“40多年的风雨历程后”可判断是20世纪50年代,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的“公私合营”形式。
答案: D2.(2016·云南省罗平一中高一下期中)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人民共和国的建立B.三大改造的完成C.第一部宪法的颁布D.“一五”计划的完成解析:“一五”计划在进行工业化建设的同时还进行三大改造。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答案为B项。
A、C、D三项时间均不符合。
答案: B3.(2016·广东清远一中实验学校月考)“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
”这首歌谣反映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解析:根据歌谣中的“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并结合1953—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互助组和合作社,故选C 项;其它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答案: C4.“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
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
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③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失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涉及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农业以粮为纲,工业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由此可排除①,故本题应选B 项。
答案: B5.叶永烈在《写在炉边的几页日记》中写道:“路边,土炉林立,炉火映红半边天。
在一个炼铁厂门口,写着这样一首诗: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
”文中反映的现象应该出现在( )A.改革开放时期B.三大改造时期C.“一五”计划时期D.“大跃进”时期解析:题干材料主要反映了全民大炼钢铁,这一现象出现在“大跃进”时期。
答案: D6.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
这主要是因为(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病充分暴露B.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C.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D.反右倾斗争深入开展解析:此题是因果分析型选择题,根据先因后果原理可排除C项,A项原因不全面,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才是促使中共中央纠正错误的主要原因。
答案: B7.“文化大革命”由思想文化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
但在1973年和1975年,我国农业生产比上一年分别增长9.2%和11.9%。
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B.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D.周恩来、邓小平调整经济政策解析:“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破坏严重,期间有周恩来、邓小平对“左”倾错误的纠正,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A项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是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排除B、C两项。
答案: D8.“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解析:本题解答关键在于提取信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重新焕发生机”,综合这些信息,可以判断符合题意的是C项,而A、B、D三项都是具体的单方面的表现。
答案: C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B.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C.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D.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解析: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为了打破人民公社体制的束缚,解放生产力;1953年开始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因为个体农民经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两者都属于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答案: D10.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
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
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 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解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表明国有企业在这一时期尚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D11.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是指( )A.对内进行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的分析判断能力。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自1978年以来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1992年“十四大”开始确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A、D两项是1978年以来一直实行的政策,B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贯政策,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12.1993年,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二货币”——粮票,在完成自己38年的神圣使命后“光荣退休”。
这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新时代”是指(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B.人民公社化时代C.计划经济时代D.市场经济时代解析:本题考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粮票是中国从1955年到1993年发行的一种购粮凭证,以粮票为代表的票证是中国因长期实行计划经济而导致商品短缺的见证。
1993年,长达近40年的“票证经济”就此落幕,说明我国迈入了市场经济时代。
答案: D13.(2016·济宁市统考)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
“甲线段”所示时期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C.沿海港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办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解析:A项的时间是1980年;B项的时间是1984年;C项的时间是1984年;D项是1992年十四大的召开,符合题意。
故选D项。
答案: D14.在全国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居于“龙头”地位的是( )A.沿海开放城市B.沿海经济开放区C.经济特区D.内地开放城市解析:经济特区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地区,他们在对外开放的格局中起到了龙头的作用,带动开放的区域由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逐渐深入到内地。
答案: C15.(2016·四川眉山高一下期末)199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
这一决定是( ) A.拉开设立经济开放区的序幕B.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策C.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的标志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标志解析: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长远战略着眼,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
答案: B二、非选择题(第16题22分,第17题18分,共40分)16.(2016·四川大竹县文星中学考试)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材料二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及主要原因。
(8分)(2)分析材料二,指出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
(6分)(3)材料三中的“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应该是什么类型工业?与1956年相比,1997年的经济成分有何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先根据图表找到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依据那段时间所讲述的内容进行归纳回答即可。
第(2)问,回答这一问时要注意从图表中先解读出1952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是私有制经济逐渐消失,公有制逐渐占主体,知道了这个变化,再看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根据所学知识就可以得出原因。
第(3)问的第一小问从时间类别及所占比重进行分析得出。
第二小问要回答的是1997年的经济成分有何变化,答出变化后,根据变化,结合当时的史实回答。
答案:(1)时间:1963—196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较高。
原因: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政策,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时间:1981—198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大幅度提高。
原因:国家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8分)(2)原因: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或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6分)(3)外资或中外合资。
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发展。
(个体经济得到了发展;出现了私有经济)原因:改革开放的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8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
——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材料二材料三浦东创下了许多“全国第一”:“中华第一楼”金茂大厦、“中国第一塔”东方明珠电视塔、中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全国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在体制创新、城市管理等方面,浦东的创举更是不胜枚举。
仅在法律服务方面,就创建了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庭、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第一个“110”电话报警系统、第一台“999”市民救助电话等。
(1)根据材料一,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结构变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