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核心素养在校本课程中的实践

合集下载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的重要概念。

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了语文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信息素养、文化素养、思维素养和实践素养等多个方面。

其中,文化素养是非常核心的一部分,包括了历史文化素养。

因此,历史教育也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加强对历史文化素养的教育。

高中历史教育是历史文化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历史文化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开发与实施高中历史校本课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主题需要与核心素养要求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审美素质为目标,同时考虑到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

比如,可以设置以下几个主题:1、中国古代文化和传统思想的演变历程2、近代中国的变革和现代化3、世界历史文明的演进与交融4、地域文化和文化交流的历史发展5、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探究与分析二、设计实用性强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在设计高中历史校本课程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同时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

比如,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设计实用性强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调研来了解历史文化和人物2、通过实践来加深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参观历史博物馆、拍摄历史文化影像、进行文化探究等3、鼓励学生在历史学科方面的创新性思考和探究,比如通过参加历史文化研究小组或直接与历史学家进行交流等三、优化课程评估方式,促进学生历史文化素养的提高课程评估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历史文化素养的程度。

因此,在设计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评估方式时,要注重以下几点:1、通过多种形式的测试来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包括笔试、作业、口试等多种形式。

2、依据实践活动来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比如历史文化素材的制作、历史文化影像的拍摄、导览讲解等。

3、采用自评和互评来评估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在评估过程中互相学习和交流,并认真对待评估结果。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核心素养包括思维能力、学科知识、研究能力和社会能力等多个方面。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和策略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他们的核心素养。

提供多样的研究资源为了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历史知识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教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研究资源。

这包括教科书、参考书、研究网站、影视资料等。

通过多元化的研究资源,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了解历史,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考方式。

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和价值。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合理的论证和辩证。

强调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递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对社会、文化和个人的重要性,帮助他们理解历史对现实世界的影响和启示。

通过培养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多样性。

整合跨学科内容历史教学可以与其他学科内容进行整合,帮助学生将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联系。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对科学、艺术、文学、政治等领域的影响,促进学生跨学科的思考和研究。

重视实际应用和社会责任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实际应用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社区服务等方式,让学生将历史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责任心。

通过上述方法和策略,在历史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是完全可行的。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结合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高中历史教育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核心素养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在高中历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也需要紧密围绕核心素养展开。

本文将就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探讨。

核心素养是指人们在不同领域中表现出的普遍适应性的个体素养,包括学习方法、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高中历史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一环,也需要与核心素养相结合,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历史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批判性思维。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掌握丰富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需要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分析历史人物的行为动机,评价历史事件的意义等,这些过程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历史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合作能力。

历史教学不只是教授知识,更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在历史研究或历史论文撰写中,学生需要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也需要与老师进行指导讨论,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历史课程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历史知识的学习不仅只在于记忆与掌握,更在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层次思考与探索。

在历史课程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或案例分析,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着眼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也要与学科知识和学科特点相结合,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结合学科特点,科学确定教学目标。

历史学科的特点是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需要确保既要有宏观性的目标也要有微观性的目标,既要有知识性的目标也要有能力性的目标,确保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既能够掌握历史知识,又能够培养核心素养。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和实践性。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1. 课程定位与目标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要明确课程定位与目标。

在当前时代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跨文化意识以及国家文化自信。

课程目标应当围绕着这些核心素养展开,以期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历史素养和综合素养。

2. 课程内容和设置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内容和设置应当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中心,突出历史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可以通过“历史事件解读”、“历史人物与思想”、“历史地理与文化”等模块化设计,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认识历史。

课程内容还应当注重历史与当代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批判性反思和对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念的建构。

3. 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时,教学手段和方法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部分。

针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个性化学习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历史研究的过程,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意识。

1. 课程与教师培训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教学素养和历史专业背景知识。

应当加强对历史教师的培训和培养,提高他们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把握,使其在教学实践中能够更好地引领学生发展。

2. 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是教材建设和资源共享。

应当注重编写符合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历史教材,并加强教材资源的共享和开放,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 评价体系与课程评估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课程评估机制。

评价体系注重对核心素养的评估,更加注重学生在历史研究、批判性思维和国家文化意识方面的表现。

课程评估则应当贯彻全程评价的理念,注重对课程实施效果的监测和调整。

1. 批判性思维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通过历史事件解读、历史人物与思想等模块的设计,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质疑的能力。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019第2期下(总第292期)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各项基本素质,并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各项能力。

对于不同的学科而言,其培养目标存在差异,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

高中学校在编写校本课程时,需要以培养学生以上核心素养为目标,加大本地历史在学生成长中的影响。

一、扬州运河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意义我国是古代文明古国,拥有五千年灿烂的历史,但也遭受了近百年的凌辱,建国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些悠久的历史中,包含了中华民族伟达的精神实质,也蕴藏着独特的思考方式,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积淀。

作为地方的高中,有义务为当地文化编写符合其历史的校本课程,让更多的学生了解那段历史,铭记先人的事迹,给未来社会的发展指引方向、提供思路。

京杭大运河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流程最远的运河,在浩瀚的运河路线上,扬州段是其中最主要的枢纽之一,担负着着承前继后的责任,也是我国南方和北方交界线附近的重要城市。

经过两千余年的发展,扬州上演了无数次不同文化的碰撞,给当地居民带来丰富的文化生活,便利的交通条件也使得商业异常繁荣,推动了全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今的扬州人依然享受着运河文化给带来的福利。

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运河文化在学术界也引起了研究的热潮。

但是扬州运河文化资源作为地方文化资源却从未系统地引入校园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作为一线教师,有必要在先进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和教学理论的指引下对扬州运河文化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弥补扬州运河文化资源校本课程开发的空白,在实践中不断充实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

二、扬州运河文化历史的主要特点自隋朝开始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拥有了2500年的历史,以运河为主体,发生了许多相关的历史事件,产生了具有特色的运河文化,运河文化具有很鲜明的特色,可以总结有以下两点。

(一)包容性运河流经扬州境内,几乎所有的扬州人都接受过运河带来的馈赠,运河早已是扬州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一、核心素养与历史教育的结合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使其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精神等能力。

而历史教育的目的也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文化自信、历史文化意识等。

将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融入到高中历史校本课程中,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

通过开发和实施与核心素养理念相符的历史校本课程,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养提高。

二、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1.明确培养目标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需要明确培养目标。

要明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结合,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培养目标之一,确立学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明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历史思维方式的培养、历史基本概念的掌握、历史知识体系的建构等。

也要兼顾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

通过以上明确培养目标,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

2.设计课程架构3.选取教材资源在设计了课程架构之后,需要选择合适的教材资源。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教材资源应该符合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要求,并且能够满足学科知识的传授。

可以选择一些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教材资源,如具有启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历史案例、历史问题等。

通过选取合适的教材资源,可以更好地实现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素养水平。

1.注重学生实际在实施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

要认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情况,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学习,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核心素养。

2.多元教学方法在教学实施中,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采用讲授、讨论、研究、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获得历史素养和核心素养的提高。

通过多元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的素养水平。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一、核心素养与历史学科
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中,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核心素养包括:学术素养、思维素养、情感素养、行为素养等多个方面,其中的学术素养特别重要。

学术素养是指人们对知识和技术的基本认识和应用能力,它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门槛,是人们认识世界,进行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基础。

历史学科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好平台。

在历史学科中,学生不仅能了解到历史背景、历史文化,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素养、情感素养、行为素养等各种素养,这就需要我们注重历史学科,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思维意识和综合素质,让其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1.编写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在编写高中历史校本课程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以贴近生活、注重关注为原则。

把历史事件和人物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以启发思维、促进合作为原则。

建立合作学习的机制,引导学生发挥合作的优势。

(3)以国情教育为原则。

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优势,培养身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1)晨读、课堂讲授。

通过学科朗诵、学科解说、学科阅读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识。

(2)实际操作。

通过参观纪念馆、博物馆,了解历史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历史背后的真相。

(3)小组讨论。

通过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思想碰撞,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4)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鼓励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思考。

三、总结。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核心素养教育已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词之一。

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如何打造符合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校本课程,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围绕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展开讨论。

一、核心素养与历史课程的融合历史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历史学习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评价和批判,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能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和应用者。

历史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历史是人类经验的总结,其中蕴含着无数的智慧和启示。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学习,学生能够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创新,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历史课程能够促进学生的沟通能力。

历史学习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文献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历史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历史课程中的许多活动,比如小组讨论、团队研究等,都是需要学生进行合作的,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在团队中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有以下几个关键环节:1.明确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根据核心素养的内涵,明确历史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明确的目标和导向。

2.设计符合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历史课程设计中,需要注重挖掘历史事件背后的思维、智慧和合作精神,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水平。

3.整合跨学科知识。

在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可以充分整合跨学科知识,比如结合文学、艺术、地理等相关知识,使历史教学更具综合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4.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历史校本课程的设计中,需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更多的发挥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为21世纪全人类共同的教育目标,核心素养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高中历史教育领域,核心素养的引入和实施也成为一项必然趋势。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高中历史课程也开始向更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向发展。

传统的历史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而核心素养教育更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在这种背景下,高中历史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到高中历史课程中,如何通过校本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高中历史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探讨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旨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具体的建设方案和实施方法,以期为高中历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核心素养框架下,如何开发和实施高中历史校本课程,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核心素养概念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以及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价值;2. 探讨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对学生历史学习和综合素养提升的意义和作用;3. 探讨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到课程设计和实施中;4. 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建设方案,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的具体建议;5. 探讨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和方法,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养成历史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提升高中历史教育质量和学生成长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2. 正文2.1 核心素养概念与意义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创新意识、全球意识等。

这些素养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一个人在不同领域中综合运用时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也被越来越多地提及。

核心素养包括了认知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素养、信息素养、跨文化素养、跨学科思维素养、人际交往与合作素养等等。

在历史学科中,核心素养也应该被重视和开发,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水平。

本文就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探讨。

一、核心素养与历史学科的交融基于核心素养在历史学科中的重要价值,我们应该致力于开发针对性的历史校本课程,以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1.认知科学素养的开发。

认知科学素养主要包括学生对于认知过程的理解和掌握,以及灵活运用认知策略的能力。

我们可以在开发历史课程中,注重学生的思辨与推理能力的培养,掌握并运用各种有效的认知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

2.创新能力素养的开发。

创新能力素养主要包括创新思维、创新建构、创新实践和创新领导,我们可以在历史课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进行文本解析、概念重构和知识内涵拓展等创新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信息素养的开发。

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获取、评价、组织和应用等能力。

在历史学科中,我们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筛选、合理组织和有效应用的能力,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技术来辅助学习历史,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

4.跨文化素养的开发。

跨文化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文化自觉和文化交往等能力。

在历史课程中,我们可以注重引导学生对于不同文化和历史文化之间的对话,并通过历史文本、文化符号等形式来培养学生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5.跨学科思维素养的开发。

跨学科思维素养主要包括识别关键问题、跨领域联想和合成、应用不同知识等能力。

在历史课程中,我们可以运用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历史与其他学科进行关联和联想,以便更好地理解历史和人文社科学科。

6.人际交往与合作素养的开发。

人际交往与合作素养主要包括表达与交流、问题解决和协商及决策等能力。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LiberalArtsGuidance2020年03月(总第367期)文理导航No.03,2020Serial No.367引言核心素养的建立,是帮助学生学好历史的前提条件,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对于历史的理解与学习,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在当前的历史学科教育中,历史教育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相关知识的培养与渗透,同时还要对历史教材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利用,基于历史学科的教材内容,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历史教科书在教育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通过历史教育,学生可以接受系统化的教育,这种教育对于学生的价值观具有较大的影响。

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可以体现国家的历史文化与价值观念,因此需要加强历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断推动我国历史教育课程的改革,进而实现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为社会培养出综合素养能力较高的学生,因此对《改革家王莽》校本课程进行开发与实施,进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1.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重要意义1.1依据学校教育资源开发实施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其主要为满足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并且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导向,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对学生历史意识、文学素养以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历史课程的开发可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最终受益者为学生,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将实现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方向。

1.2把握历史校本课程的重点内容课程的落实是历史学科教育教学中的主要途径,在《改革家王莽》的学习过程中,要通过课文的学习,理解民族交融的原因与途径,进而帮助学生产生对华夏的认同感、对民族的认同感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随后,在《改革家王莽》中,学习到“五均赊贷”和“六莞”的城市经济政策,以改善对工商业和财政的管理。

历史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实践

历史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实践

历史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实践
在教学中实践历史核心素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 强调历史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教师应该让学生理解历史是复杂的,不是一个简单的传记或一系列事实的清单。

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多方面的因素,并对事件的解释和评价给出自己的看法。

2. 教会学生思考和分析历史: 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来分析历史事件和文献。

学生应该学会提出问题,搜索资料,并使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3. 让学生学会放大和缩小历史视角: 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历史视角来看待同一件事情。

例如,从国家层面看一个历史事件和从个人层面看同一个历史事件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

4. 教会学生对历史的责任感: 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了解历史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帮助我们在当前社会和未来社会做出明智的决策。

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历史是由人们的行为和决策所构成的,并让学生对。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摘要】本文探讨了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首先分析了核心素养框架与高中历史课程的关系,并提出了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

接着探讨了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实际应用情况。

在总结了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经验,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参考,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框架、原则、策略、挑战、应对措施、案例分析、经验总结、未来发展方向、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历史教育在高中课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传统的历史课程往往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高中历史教育中,成为了教育界亟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中小学核心素养教育指导纲要》的出台,核心素养逐渐成为各级教育机构和学校关注的重点。

核心素养包括文化素养、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如何在高中历史课程中有效贯彻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水平,成为当前高中历史教育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旨在为高中历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推动高中历史教育朝着更加全面、深入的方向发展。

1.2 研究意义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高中历史课程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全面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背景,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和推进,高中历史课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历史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历史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历史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历史核心素养是一种未来的素质教育的重要要素,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学习
价值。

在历史教学中,贯彻“历史核心素养”思想,运用相关策略,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功能,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

首先,要建立历史渊源意识,引导学生自觉深入学习发展我国历史文化,加深
对先祖文化贡献的了解和理解。

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激发他们的热情和激情,提升其对历史的兴趣和参与感,使历史教学更具魅力。

其次,要突出历史渊源的持久性,通过介绍与历史有关的古代地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使历史变得更加透彻和深刻,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与变迁,从而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认知。

最后,要强调历史传承力。

要培养学生自觉接受历史教育,以传承中华民族历
史文化为责任,启迪学生的思想、增强自身的力量,掌握历史的发展规律,广泛吸收历史的教益,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以上就是运用历史核心素养进行历史教学的策略,希望我们及时启用,让学生
更加热爱历史文化,用正确的方式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1. 为什么要开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课程?随着历史学科的发展,课程也需要与时俱进。

传统的历史教学注重知识传授,而核心素养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提升。

通过开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课程,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社会责任感等核心素养,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2. 如何开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课程?需要明确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历史思维能力、历史研究方法等。

在开发历史课程时,需要围绕这些核心素养展开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等方面的工作。

需要根据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特点,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设计。

在开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课程时,也需要注重学科的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将这些内容整合到课程中,使学科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

还需要结合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支撑。

开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课程,需要依托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支撑,包括教材、多媒体教学资源、网络资源、实验室资源等。

还需要加强与社会、地方博物馆、纪念馆等相关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学习资源。

1. 如何实施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课程?需要建立贯彻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核心,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更需要具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理念。

学校需要注重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课程,更好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需要优化教学资源环境。

开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课程需要更加注重教学资源环境的优化,包括教学设施的改善、教学设备的更新、教学环境的创设等。

这些举措对于提高课程的实施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

需要加强课程实施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加强课程的监测和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课程实施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课程实施提供依据。

2.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实施中的重点问题与对策在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重点问题,需要学校和教师们找到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立足校本作业,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立足校本作业,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立足校本作业,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随着学生历史学科的学习深入,教师们开始关注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更好地发展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

校本作业教学法则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这种教学法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知识,提高历史学科的综合素养。

本文将结合校本作业教学法,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一、什么是历史核心素养历史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历史思维能力、历史知识技能、历史意识等方面。

历史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历史问题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材料解读等方面的能力;历史知识技能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历史知识传承、历史材料运用、历史文化鉴赏等方面的技能;历史意识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历史情感体验、历史责任感、历史认同感等方面的意识。

这些历史核心素养构成了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综合素养。

校本作业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将课堂学习与校本作业相结合,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知识,提高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1、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校本作业教学法通过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自主选择和安排学习内容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历史学科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研究,不断拓展自己的历史知识面,提高历史核心素养。

2、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校本作业教学法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历史学科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研究等方式,共同探讨历史事件的启示和意义,互相交流自己的历史见解和历史体会,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历史核心素养。

3、加强学生历史实践能力校本作业教学法注重实践性教学,历史学科中,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实地调查等方式,亲身感受历史事件的现场氛围,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从而增强历史实践能力,提高历史核心素养。

立足校本作业,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立足校本作业,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立足校本作业,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

历史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具备的关于历史学科的核心知识、核心能力和核心价值观。

核心知识包括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事实性知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知识以及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等。

核心能力包括历史思维能力、历史调查能力、历史研究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等。

核心价值观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辩证法和历史规律性思维等。

通过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我们旨在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历史认识和历史观点,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研究能力。

如何在校本作业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呢?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具有历史意义的校本作业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知识。

可以要求学生调查本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了解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从而加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记忆。

还可以组织学生撰写历史研究报告,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思考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能力。

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组历史文献资料,要求他们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分析和解释。

通过这样的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

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历史文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价值观。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参加历史讲座和研讨会,提高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和理解。

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我们还应该加强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研究历史学科的新进展,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并结合校本作业的特点,灵活运用,使其成为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

通过校本作业的设计和开展,我们有望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和理解,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校本作业的机会,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历史意识和历史感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历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历史教育能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为此,高中历史教育需要结合国家核心素养要求,创新校本课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核心素养是国家统一要求的素质教育目标,包括文化素养、信息素养、思维品质、人文艺术素养、社会责任感。

高中历史教育应将这些素养融入教学中,为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力。

首先,在文化素养方面,历史教育应该把学生所学的历史知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其次,在信息素养方面,历史教育应该重视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历史资源的获取和利用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历史教育应该把多种信息获取方式融入到教学中,培养学生查找信息、筛选信息、评估信息的能力。

第四,在人文艺术素养方面,历史教育应该注重人文艺术教育的融合。

历史教育不仅要传授历史事实,还应该重视历史人物和艺术作品在历史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对人文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同时,历史教育也可以通过丰富的文化艺术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最后,在社会责任感方面,历史教育应该强调学生对社会的责任,特别是对历史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的责任。

历史教育应该教育学生不仅具有对历史问题的反思和认知,更要懂得行动起来,参与历史问题的解决和建设。

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家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历史教育需要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自主开发的教学方案。

在高中历史课程中,校本课程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研究能力,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

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历史题材的写作比赛,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和博物馆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以游戏和互动为主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开发校本课程提升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中本地史的运用

开发校本课程提升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中本地史的运用

开发校本课程提升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中本地史的运用摘要:校本课程不是地方课程,也不是对于地方教材的补充,而是按照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校的教学和教学理念,开发课程体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专门为本校学生开发的课程体系。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以学科素养为教学主要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其中得到较好的发展。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不仅是要以教材为主,更是要充分结合当地历史,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放历史校本课程,使得学生不仅能够的认识教材历史,更是增加了学生家乡情怀,实现情感教育。

关键词:校本课程;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本地史引言随着高中阶段的教学开始以“学生整体发展”为目标,学科素养教学应运而生。

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想要有效的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就要通过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引导学生。

由此在高中实际教学中,运用本地史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是达到教学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的重要步骤,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历史的学习中。

此外,运用本地史是一种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历史。

一、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结合本地史开发校本课程在高中阶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应当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轴线,同时也应当作为高中历史综合能力的具体表现。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从文科综合考卷来看,还是从历史学习来看,对于学生思维、价值观等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影响。

由此,以本地史为基础开发校本课程,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有效地开发校本课程引领学生在本地使得学习中更好的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从而提升学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比如,高一年级、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中国古代的发明与发现的教学中,本课教学的难点在于“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衰落的原因”,对于学生而言古代文化史对学生来说理解比较困难,尤其难点问题高于课本之上,要求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根据各类历史资料营造一个想象空间,比如15-16世纪中西方的对比,除了必修三所学,还涉及必修一二的内容,需要横向构思、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核心素养在校本课程中的实践贾桂华(合肥市第三中学安徽合肥230001)摘要:校本课程是实践核心素养的平台。

根据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校情和学情编订校本课程,教师在教授校本课程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制订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有利于历史核心素养的贯彻和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校本课程历史核心素养实践历史学科校本课程是指在有效实施历史学科国家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学生需求的科学调查与评估,充分利用地方、学校的各类资源,结合学校特色及办学理念,采用选编、改编、新编教学材料等方式,设计独具风格的并在学校内外实施的、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教学实践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

史学是学生学史过程养成的相对稳定的、不可或缺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它包括历史解释、时空观、史料论证、家国情怀和唯物史观。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贯彻落实历史核心素养呢?除了国家规定的教材,笔者认为校本课程的开设也是贯彻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很好的途径。

那么怎样校本程学生的史呢?据我校的实际教学,笔者认为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根据历史核心素养制定合乎校情、合乎学情的校本课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校本课程是有效实践核心素养的平台,而历史核心素养又是历史校本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之一&校本课程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对学生的教育具有针对性,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校本课程建设&为了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我校历史组根据新课标中的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校情和学情分别在高一和高二年级开设了校本课程,并编写了相应的教材。

在开设校本课程之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广泛的调查,结合并利用合肥“三国故里”等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历史资源,认为可以开设乡土历史课程。

然后再对全校高一和高二学生进行充分的问卷调查,先针对学生的兴趣点和我们的教学目的精心设计两份调查问卷:一是学生想了解哪些内容,二是学生对乡土教材的掌握程度。

根据对问卷调查结果的详细分析,我校历史组在高一年级开设《大湖名城魅力庐州》校本课程,包括对合肥地方史中的古今历史名人的评说,对合肥地方民间文化的讲述,尤其是对晚清重臣李鸿章、抗日名将孙立人等的评说等。

这样我们充分利用并适当讲解学生身边的历史,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爱国爱乡的家国情怀。

这本书是实践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极好的载体&在高二年级,为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我们针对兴趣偏文的学生群体开设的《历史的巧合之美》的校本课程,通过对历史上不同时期发生的类似历史事件和相同时期不同地区类似历史事件的对比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时空观。

所谓时空观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在这本书中,我们精心挑选了十个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对比教学,以增强学生的时空观&%本文是合肥市教育规划课题“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实践性研究”(课题编号:HJG172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113婪徼抵1■科可2019年2月下第4期(总第20期)比如“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的思想繁荣”的教学中,在学习古希腊人文主义起源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时,我们就设计了这些问题: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在思想文化领域分别发生了什么事件?为什么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同时出现了文化思想的繁荣?此时东西方的思想文化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抽丝剥茧地对一系列问题的探讨,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得出结论:公元前5世纪东西方同时出现思想繁荣是因为发生在相同的背景下如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的社会地位的提高等"二者不同是因为区位也就是空间不同,因而形成的文明成果就不同。

又如,在学习“资本主义政策调整”的时候,我们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从重商主义到自由资本主义再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最后到混合经济,指导学生深入探讨每次调整的背景、内容%影响,V学生认识到不同时期,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了政策的调整。

这样教师通过不断的对比教学,V学生在对比学习中不断地提高了时空观的素养&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校本课程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践核心素养,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贯彻。

比如,在高一的校本课程中对晚清名臣李鸿章的教学,为了V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位封疆大吏,围绕李鸿章的教学我们设计了这些教学环节:一是“听”李鸿章,由我们历史组的“演说家”——薛虹老师开设关于李鸿章的专题“漫谈淮军”的讲座,他激情洋溢的讲述,提出的一些独到、新颖的观点,V学生“听”那个特殊年代的李鸿章'二是“看”李鸿章"我们利用区位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参观离学校仅几百米之遥的李鸿章故居——李府,在其工作人员的支持下"V学生身临其境地“看”和“体会”李鸿章;三是“写”李鸿章"参观回来由学生根据自己所看、所听、所思撰写评价李鸿章的文章,其中不乏趣味性与思想性俱佳的作品,如王玉洁同学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荀帆同学的《走近李鸿章》、唐榕嬪的《秋风宝剑孤臣泪-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李鸿章的惋惜与同情,被评为一等奖;四是“辩”李鸿章,为了更好地了解、评价李鸿章,以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我们组织了关于李鸿章的辩论赛:李鸿章是“千古功臣”还是“历史罪人#是非不辩不明。

通过一系列的深入探讨,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我们家乡的这位与中国近代史前期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历史人物。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如学生辩论"认为李是千古功臣的一方,理直气壮,豪情万丈,充满自豪感"尤其是讲到李鸿章在万般无奈之下哼起家乡小调作为中国国歌的时候。

多种教学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进行辩证分析的能力,从学生的辩论赛和撰写的小论文来看"学生基本都会把李鸿章放在中国近代那个特定的时空去辩证唯物地评价,这也说明通过对李鸿章的学习又很好地实践了时空观和唯物史观,提高了学生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时空去辩证分析的能力。

又如在高二《历史巧合之美》的教学中我们也采取分组讨论,角色扮演,跨越时空的对话等教学方式,在兼顾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考虑到国家教材,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

三、制订合理的评价方案校本课程的评价是一个不断反思课程设置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升自我教学能力的过程,制订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评价方案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贯彻实施十分必要。

我校历史课程评价方案分为三大部分。

一是针对校本课程的评价"主要是看校本课程的设置是否合乎校情和学情,是否根据历史课程的核心素养制定开设,是否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丿L、。

只有学生特长个性发展了才是优秀校本课程。

能够始终受到学生的关注和喜爱,能够坚持下去的课程才是有效课程。

每学期我们都对校本课程进行两次评价考核,根据评价考核结果再对后面的教学进行及时调整。

二是对学生的评价"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及程度,制订适于学生发展的性化评方"关注每学生"元的评方式综合评价,除了看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的情况,包括出勤率、作业提交等&还要考虑在校本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否得到提高等。

学生的最终综合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记录在案,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个人成114历史核心素养在校本课程中的实践谓题成果长档案,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之一。

三是对教师的评价,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利用多教学有落实的教学等"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一是看学生选择该课程的人数多少'二是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如何,也就是要参考对学生的评价的结果;三是看教师:后的反馈评价&把评价结果反馈给老师,老师再根据评价结果及时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教学,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更好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的评价方案基本我们开设校本课程的初心即校本课程,提高学生。

历史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完整的体系,它们之间学生终身发展能力方面有着密切的不割的联系。

之“核心”,是因为它指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的关键能力和必需的品格,具有本质性和终极性的意义。

它的目标实现离不开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具有不性。

因此在新程重视校本课程建设,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育能"落实的&参考文献:[1]郑琳.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历史学科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2]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3]朱汉国.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8责任编辑:裴帔《安徽教育科研》征订启事《安徽教育》2018年5刊"教育出版社主办,为发行的性教育类学术刊物,主要读者对象为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的一线教师和校长,以及教育教育管理。

,服务全国,反映教育热点问题、传播教学先进理念,为大家展示教研成果、交流教学的平台,-显才华与才智、发表心得与的窗口,一个教师之间解、学校之间通的。

《安徽教育》为半月刊(每月5日/20日出刊),大16开,128页;国内统一刊号CN34—1331/G4,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5885;每16元,全年订阅价384元。

订阅方式1.邮局订阅全均可订阅,邮发代号*6—1952.直接订阅订阅电话:0551—636830706368307163683002(传真)系地址*繁华大道398号汇名:安徽教育社有限责任公司行:交通银行行号:341327000018010015892线订阅支持支付宝扫码,请注明收件人姓名、邮寄地址、订阅数量。

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