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埃塞俄比亚狼的生存问题与保护
(摘要)生活在埃塞俄比亚境内的埃塞俄比亚狼,是珍稀野生动物之一,全世界内不足500只。

而随着人类生活用地的扩张,狼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小。

如何对这一珍惜的物种进行保护,本文即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建议尽早划定边界,将人类与狼的生活区隔离开来,以保护这个濒临灭绝的物种。

关键字:埃塞俄比亚狼,濒危,保护
一物种简介
埃塞俄比亚狼(学名Canis simensis),又名阿北西尼亚胡狼或西门豺。

因被发现在埃塞俄比亚的西门山而得名。

它是灰狼、家犬和北美郊狼的近亲,也是它们在非洲的唯一近亲。

据估计,埃塞俄比亚狼的祖先极可能是10万年前从欧亚大陆迁移到非洲北部的狼形动物,从原始狼到埃塞俄比亚狼的转变也与最后一个冰川期的开始相吻合,当时高山草原上适合它们的栖息地面积扩展到11万平方公里以上。

而其已经提前适应了寒冷气候,很容易就扩散到这些新的栖息地并且定居下来。

它的体型中等大小,外观像郊狼。

重11-19公斤,公狼比雌狼大约20%。

头颅骨扁平,颅盖骨呈圆柱状。

冠状脊成直线,枕间骨稍稍突出。

牙齿细小及疏落,适合它们大量吃啮齿目的食性。

耳朵尖阔,耳廓很厚。

前肢有5趾,后肢有4趾。

其面部、耳朵及背部呈赭黄色至锈红色,腹部呈白色至淡姜色。

面颊上有白色小点,眼下有弯月状的斑纹。

随着年纪及社会地位的增长,其红白
色的对比越为明显。

雌狼颜色较淡。

尾巴上有赤色的短纹,末端呈黑色。

它们有短的针毛及厚的绒毛,可以抵受低至-15℃的气温。

(维基百科)
属于社会性动物,每个群落有3~13只狼。

群落成员会聚集在一起于午间和黎明对领地进行巡查,其余时间大多数成员单独觅食。

在繁殖季节期间,群落之间的交往会变得频繁,且十分接近其巢穴。

繁殖季节过后,群落之间会彼此防卫,并会在打斗时不时吠叫。

公狼不会离开原有的群落,雌狼则会在2岁大时离开及加入其他群落。

()
埃塞俄比亚狼差不多只吃日间出没的啮齿目。

96%的猎物都是当地的大头速掘鼠,其次是东非鼹鼠。

其他的猎物包括黑刺刚毛鼠、布氏垄鼠、多种非洲沼鼠属、斑刚毛鼠、幼鸟、埃塞俄比亚野兔、蹄兔、幼生灰小羚羊、山苇羚及山地羚。

它们有时也会吃莎草科的叶子来帮助消化。

Ethiopian wolf. [2008-04-23]
二濒危原因
1 生存环境的限制
埃塞俄比亚狼这种动物只生活在埃塞俄比亚几个非常狭窄的区域里,均为植被比较低矮一般不超过25厘米的高山草原和山地,海拔在3000~4400米之间。

由于对栖息地条件的特殊要求,这种食肉动物的数量始终无法异常壮大。

最重要的是,埃塞俄比
亚的高原地带是当今非洲境内人口密度最高的农业区之一。

越来越多的地区成为被逐步丧失价值的土地所包围的“荒岛”。

这种栖息地的破碎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人类垦殖、近亲繁殖、疾病和自然灾害,加剧了物种灭绝的风险。

且随着高山山坡草原地带道路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埃塞俄比亚狼被机动车撞死的几率也增加了。

(人与自然)
2自身繁殖的局限性
因为生活区域狭窄,所以生存竞争比较激烈,甚至有的领地的群落之内只有一对繁殖的狼。

一年仅有一次发情期,然后在每年的10月到次年1月之间,各个群落的雌性首领在天然形成或挖掘的洞穴中产下一窝2~6只幼崽。

怀孕期大约60~62天。

新生儿闭着眼睛,也没有牙齿,毛色是木炭灰色,胸口有浅黄斑。

3周大时它们逐渐换上跟成年狼一样的毛色,并走出洞穴。

1~4周大的小狼完全依赖母乳,5~10周时会补充一些固体食物,从10个星期到6月龄时,它们完全依靠群落成员提供的固体食物维生。

2岁性成熟,野生寿命约为8~9年。

而流落在领地之间的无家可归者虽然经常交配,但是由于没有领地给它们提供食物来源,这种情况下生产的幼崽很难存活。

且因为其严格的种群制度,种群内的狼必须优先照顾头狼生养的幼崽,给他们喂奶、觅食,并且还要在旁边执行警戒任务,等级低的雌性常常会因为帮助高等级母狼喂养幼仔失去甚至抛弃自己的亲生骨肉。

所以,总体而言它们的种群数量增长较为缓慢。

(人与自然2009。

10)
3狂犬病的蔓延
由于现存的埃塞俄比亚狼只是以很小的群体规模生活着,这使得狂犬病的突然爆发能够完全消灭其中的任何一个群体。

世界自然基金会警告说,埃塞俄比亚狼正因为狂犬病而受到灭种的危险。

在1990和1991两年间,狂犬病的蔓延使这个物种的种群数量从450左右骤降至120。

而2003年~2004年,狂犬病又一次袭击了狼群,导致狼群的数量下降了76%。

此后狂犬病也一直威胁着狼群,若不采取有效措施,这物种可能无法长期生存。

4人类活动的威胁
由于国家公园土壤肥沃,很多人们搬到境内居住。

且居住地也逐渐向狼的领地扩张,导致埃塞俄比亚狼栖息地的退化和丧失。

除此之外人类还带来许多派生威胁。

越来越多的家畜与狼群共享一块土地,这导致牧民与狼群之间的冲突。

而且也有非法居住者大批涌入国家公园。

他们毁坏了埃塞俄比亚狼居住的自然环境,这些人因为考虑到狼群对他们构成危险甚至将埃塞俄比亚狼杀死。

5家犬的威胁
与家犬相比而言,人类施加在埃塞俄比亚狼身上的压力或许还是第二位的。

家犬与狼群直接竞争活动空间,家犬携带疾病病毒,与家犬杂交的繁殖现象也导致家犬基因逐渐渗入埃塞俄比亚狼种群,这对狼而言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因为家犬同狼繁殖后代后将减弱埃塞俄比亚狼独特的基因结构。

三采取的措施以及实施存在的问题
1预防疾病打狂犬病疫苗
对于埃塞俄比亚狼因为狂犬病大量死亡这一点可给埃塞尔比亚注射狂犬病疫苗,且不仅仅只是给狼注射,对于生活在狼的领域周边的那些家犬也应进行疾病的防治,以免又将疾病传染给狼群。

而此项防治工作也在2003年开展了。

在经过埃塞俄比亚野生动物保护部的批准,在以法兰克福动物学会为首,包括生而自由基金会和保护国际基金会在内的联合财团资助下,EWCP在韦伯峡谷以外的地区捕捉埃塞俄比亚狼,并给他们接种狂犬病疫苗。

但实施此举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狼的活动范围广,挨个捕捉它们并注射疫苗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而且虽然有基金会的资助,资金依然是个问题。

2给当地传授知识
可以通过发传单,开讲座,进行公共演讲等方式给当地居民传授正确的知识,让他们了解埃塞俄比亚狼的现状,了解埃塞俄比亚狼的习性,消除周边居民对狼的误解,可以有效的改善人们与狼的恶劣关系,甚至可以使周边的居民也加入保护埃塞俄比亚狼的行列,为保护该物种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不过如果宣传力度太小的话,对于埃塞俄比亚狼的保护无异于杯水车薪。

3发展当地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指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
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

发展当地的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促使当地居民投入到狼群的保护中去。

但是,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穿行于高原公路上的汽车又成了一个对埃塞俄比亚狼生命的威胁。

3迁地保护
迁地保护就是指将濒危动植物迁移到人工环境中或异地实施保护。

而针对于埃塞俄比亚狼的现状,我认为很有必要实施迁地保护。

实施迁地保护应注意:1.迁地保护需要的场所最好靠近其分布区,因易饲养、易放养。

2进行迁地保护的种群的有关数据必须记录在案。

这样才可能能对迁地种群作出分析和管理。

对个体的有关数据,如出生日期、出生重、产子数目、死亡日期、死亡原因等都必须记录在案。

3确定好繁育方案。

最好用一个地区的物种。

因它们往往有相似的习性,较容易接近和交配;若不是一个地区的物种,往往生活习性都存在差别,交配就有一定的困难。

在配种前,第一代参与繁殖的个体应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

通过恰当的繁育方案使奠基者基因均匀地分布于种群个体中。

对封闭的一定大小的迁地种群,合理安排配种,能增加迁地种群的有效种群,降低近交系数。

4繁育方案过后,还有一个人工管理的时间问题。

时间应越短越好。

一旦驯化,将增大野放的难度;或者应不断捕获野生种群来补充迁地种群。

但迁地保护也存在问题,1是被迁地保护的物种放归自然的成功率低,且埃塞俄比亚狼是社会性的动物,这更为其放归自然增大了难度。

2是其费用高。

4划定边界
埃塞俄比亚狼的危机究其原因大部分还是因为人类活动渗透到了它的栖息地。

所以划定边界,将人类与狼的生活区隔离开来,能够很好的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埃塞俄比亚狼。

但是划定边界又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人类会因为条例不去越过边界,但狼的行为却不会受条例限制。

而国家公园土壤肥沃,让人们完全退出其领域范围势必会遭到当地居民的反对,这样更可能使人和狼的关系恶劣化,反而不利于狼的保护。

5克隆技术
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

通常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

必要的时候是否可以使用克隆技术来拯救这一濒危的物种,用以增加该物种的数量?
克隆技术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1是体细胞克隆目前成功率很低,仅为几百分之一或千分之一。

世界上体细胞克隆动物仅存在少数。

2是在体细胞克隆过程中,卵母细胞去核仅能去掉细胞核中的DNA,线粒体DNA仍然存在。

而此部分DNA对克隆动物个体有何影响目前还不太清楚。

2是克隆”过程只有遗传,不会产
生突变,不利于物种的进化。

要使物种得以保存下来,必须考虑到保护和增加它们的基因多样性。

而“克隆”出来的物种,还是母体的翻版,它们的基因序列与母体完全相同,不具有多样性。

只有通过自然交配,子代的基因来自父母两性,基因多样性才能逐代自然地增加起来。

总之要真正拯救这个濒危的物种,还是不能依赖于克隆技术,而应该加强对该物种的保护,大力改善它们的生存环境,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守卫它们的“家园”,使其不受破坏,这才是上策。

所以始终建议要克服困难,尽早划定边界,将人类与狼的生活区隔离开,还原它们过去的生活。

1./view/895771.htm
2./wiki/衣索比亞狼
3./wiki/埃塞俄比亚狼
4.人与自然2009.10
5.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十万个为什么·新世纪版》动物卷
6.2005年04月27日科学时报
7./show/Fj-SKsgVfvus4elE0CCqhA...html?loc=youce_tu ijian
8.林静生命的复制:克隆2012.3。

1
9.人与自然编辑部动物江湖2008-08-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