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的主要内容
新课改的主要内容
新课改的主要内容在国内,国家对教育的改革一直以来都受到重视,尤其是近年来频繁出台的《新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更是引起了全社会关注,使许多有关新课改的内容显得更加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便提高学生的素质,帮助学生获得一次性学习和证书学习的新机会。
它旨在增强学生获得现代知识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1、优化课程体系:根据新高考改革要求,强化中小学课程体系改革。
新课程体系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管理机构的要求,积极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更加灵活、实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增强课程开放性:新课程改革要求增强课程开放性,使学生能够在各种不同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有价值的学习经历,不仅学习书本知识,还能更多地学习社会经验和社会实践知识。
新课程改革要求鼓励学校积极开展不同类型课程,包括社会实践类课程、课外活动类课程等。
3、改进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还要求教师广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教材和课堂教学,合理使用电子化教学资源,突出实践性、活动性和交互性,注重加强学生的发展性和创新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4、增强综合评价:新课程改革还要求增强综合评价,以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不仅要强调考试成绩,需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加全面准确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新课改的发展对推动现代化教育发展,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新课改是系统性的、综合性的,要发挥其实质作用,必须优化课程体系,提高课程开放性;改进教学方式,增强综合评价,使其在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重大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改革,必须以相对完备的组织力量等保证进行深入持久的推进。
新课程改革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新课程改革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也要强调教师的成长,二者应该并举,不可偏废一面。
新课程改革在做到关注学生发展的这一点上,是通过让同学参与到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中体现的。
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授业者的教师,要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同时要一改以往严肃的课堂氛围,要善于营造活跃的课程气氛,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从而更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多思考探究。
在兼顾学生掌握课程基本知识的同时,要侧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逐渐培养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
在做好强调教师成长的这一点上,需要依据课改目标和课堂教学评价目标来进行。
评价教师的课程教学结果,实质就是通过此,来了解和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此进行相应的改善,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教师的成长也可以通过制定兼顾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并结合课改的改革内容制定教师的个人实际的发展目标,进行目标考核,促进其加快改革。
再者是重视以学定教,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就需要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
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大力倡导“以学论教”,以促进教师在教学方法和理念上的改进同时也让学生更好的汲取知识,更多的培养自身独立思维模式。
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1、教学的生态系统在课程毋庸置疑的是,将学生、教师、教材和环境四个因素动态相互结合的“生态系统”是课程。
在此系统内,教材是辅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个工具,如何让教材的作用发挥最大需要教师在课程上引导和辅助学生;作为主体的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和配合老师,老师不光是教授课程的基础知识,更多的需要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行为,注重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程的学习活动要促进学生在课堂上就吸收好应学的基础知识,同时通过课程体验,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发散思维模式。
新课改课程的主要内容
新课改课程的主要内容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新课改课程的主要内容新课程涉及的内容主要由九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提出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及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第二部分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原则,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通过三方面改革来实现:一是建立由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成的新课程结构。
课程设计的共同原则是:以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培养为主线,精选对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体现教育内容的现代化,以及与社会经济、学生生活的联系,强调实践与探究,同时提供广博的科学知识背景。
新课改和课程标准
2021/10/10
14
三、新课改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对待自我:反思 问 题:谈谈你对“经验 + 反思 = 教师成长”这一公
式的理解与体会。 u 1、是波斯纳提出的;这句话反映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
一般途径和规律。
u 2、经验是重要资源,反思则是教师摆脱封闭、僵化教学
设计,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u 3、教师应在实践基础上提高自我反思意识和自我监控能
力,激活教育思想的实践效应,发掘有利于自己专业发展
的资源。
2021/10/10
15
四、新课改的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师生都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课程的创造者 和主体;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新课程理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交往; 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形成“学习共同体” 师生是合作伙伴关系,强调尊重、民主
2021/10/10
16
四、新课改的教学观
3、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判断:新课改理念认为教师应当更加关注学生学习
到的知识和实际效果。
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是学科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关注学
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2021/10/10
4
2、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算起,至今已有9个年头。
《决定》共分六大部分,40条。
其中第三大部分标题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002年江苏省省级实验区启动,苏州也在同年进入新课改实验。
整体进入。
⏹新课改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过去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1、新课程:走向均衡☐均衡设置课程门类,主要有“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类;根据儿童成长特点确定课程类型;均衡安排教育过程。
⏹2、新课程:走向综合☐学科教学综合化的目标:从“知识本位”转为“发展本位”。
新课改在课程综合方面采取了三种做法:第一,加强学科教学的综合化、如增设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艺术》、《体育与健康》、《历史与社会》等。
第二,设置学科性综合课程;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3、新课程:加强选择性☐具体表现在:①区域和学校可以主动选择课程②学生可以主动选择课程③教师可以主动对教学内容、教材和方式做出选择☐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一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二是承担社会赋予的人才选拔功能☐新课程的功能目标☐1、新的知识观使课程目标走出了知识与技能取向☐新课程各科课程标准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即对知识与技能的反思与应用)、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真正统一起来,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产生了质的飞跃。
☐2、新的学生观使课程的根本目标成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新的学生观更加关注学生发展的潜力,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
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3、新的课程观使新课程回归生活世界☐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惟一的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很好的教科书。
新课改教学目标
新课改教学目标
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1.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构建知识: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通过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探究和知识构建。
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养。
3.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要求教师通过问题导入、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改推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教师通过项目研究、实践活动、课外拓展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和创造力。
5.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要求教师通过社区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注重学生的
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新课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新课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新课改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而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是课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变革。
新课程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改的主要内容是:
1、转变课程功能。
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革课程结构。
改变过去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改革课程内容。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面对新课改,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需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逐步适应不断变革的教育形势,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的“新教师”。
新课改理论和自身业务学习
新课改理论和自身业务学习张色作一、新课程改革下的新理念、新观点的主要内容1.新的课程观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
学生与教师的经验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然即课程。
分门别类的教材只是课程的一个因素,只有在和其他因素整合起来,成为课程"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时,这个因素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新的课程观是生成的课程观,整合的课程观,实践的课程观。
新课程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儿童是课程的主体;"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课程是儿童通过反思性、创造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创生者。
2.新的学生观新课程认为,学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驱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特存在,学生即目的。
每一个学生既是具有独特性、自主性的存在,又是关系中的存在。
学生首先是人,需要走向生活的人;学生是"文化遗产中的人";学生是"生活世界的人""关系中的人";学生是"时代中的人";学生是"世界背景中的人"。
3.新的发展观以学生发展为本。
"发展"的涵义:全体学生的发展,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个性特长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
"学生为本"的涵义: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
4.新的知识观新课程不再把知识技能视为凝固起来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东西,它合理地承认知识技能的不确定性,认为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它而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意义。
知识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人主观创造的暂定性的解释、假设。
知识有多种: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原理性知识;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书本知识与经验知识;规范知识与本土知识。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标准版本(五篇)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标准版本一、实施目的贯彻落实教育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决定和省教育厅《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尽快适应教育的新形势,切实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确保新课程改革的的稳步实施。
二、内容与方法:起始年级、起始学科率先进入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同时带动所有年级所有学科进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三、工作任务: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为加强对课程改革推进工作的领导,学校建立四级组织网络。
(1)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张家玉、张遂道、赵云湘、田杰组成,张家玉任组长。
(2)课程改革管理实施小组:由教导处和教研组具体负责。
(3)课程改革学习研讨小组:由各学科、各年级教研组长任课程改革学习研讨小组组长,具体负责新课程学习研讨及落实工作。
(4)课程改革实验人员:学校全体教师都为课程改革实验教师。
2、注重宣传,营造氛围学校利用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等,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学习省市文件,深化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理解推进课改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统一思想,端正态度,克服课改“无关论”、“简单论”、“困难论”等不正确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投身课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等阵地积极向教师、向学生、向家长进行宣传,营造人人理解课改支持课改的良好氛围。
3、重视培训,更新观念学校要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工作。
培训采用互动方式,讲授与研讨、教学观摩、方案设计、说课等有机结合。
暑期集中一段时间进行系统培训,帮助教师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总体思路,逐步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理念;平时通过学科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活动使广大教师熟悉所教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新课程在课堂教学等方面的新要求,帮助教师逐步理解新课程,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通过“一人两课”、“每周一课”、“园丁之歌”、“个案设计”、“说课竞赛”、“课件制作竞赛”等活动,加强新课程的研讨工作。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通用6篇)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
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1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扎实稳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按照市、县主管部门要求,积极组织课改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手段,改革单一评价模式,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积极稳妥地探索课程改革的新路子。
二、课改组织机构课改组长:张延成副组长:三、目标任务1、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2、了解新教材的内容,体例结构、特点、使用策略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开展校本研究,开发乡土课程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
3、开展教学方式的研究。
科任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摒弃一支粉笔“满堂灌”的现象,积极探索教师的角色意识,当好课堂的“导读”,而不是“演员”,研究课堂教学结构、流程,教师要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4、开展学习方式的研究。
积极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发展个性潜能,转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5、开展形成科学的评价观,建立一套适合本校的评价体系。
四、措施方法1、大力开展学习培训活动。
任何改革,先要过思想关,即是思想观念要先行,这是改革的保障。
我们组织的三级培训,第一级即上层培训,选派优秀教师到省、市参加骨干培训,第二级即组织全体教师的通识性培训和学科培训;第三级是由学校组织培训,定时间反复强化学习,特别是观摩实验区的示范课例。
通过三级培训,要使全体教师彻底转为思想,杜绝“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此外,学习培训分阶段推进,即分批分期选送科任教师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培训、课程研讨活动等;分批培训教师,即还在担任老教材教学任务的教师也要让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运用新理念、新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跟踪培训;对起始年级的教师,在后续阶段仍要进行教材培训,真正实现综合培训、全员培训的目标。
新课程理念的主要内容
新课程理念的主要内容一、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三、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
四、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五、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第一、体现时代要求:一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和革命传统;二是要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三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四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五是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六是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七是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八是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九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二、新课改的具体目标应实现六大转变。
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精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中国的八次课改
新中国八次课程改革“第一次课程改革”:1949年启动,1952年结束。
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对旧教育实行“坚决改造,逐步实现”的方针,指出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这次“课程改革”,初步建立起了新中国中小学的课程体系、制度和传统,内容包括:(1)规定了中小学的课程门类,统一了课程安排和课时安排,优化了中小学课程的比例结构和衔接;中学新的教材。
1952,这“有计划年颁发了建国以来全国第一套比较齐全的教学大纲—《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修订草案)》,在这次课程改革期间,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计划每年都有调整,课程设置变动频繁。
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各学科专家编辑出版了第二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各科教材。
第二次课程改革因为课程变动频繁,教材难以满足需要,致使教学工作不能完全按照教学计划执行;部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配合不够紧密,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第二套教材只使用了一年,因为以苏联教材为蓝本,内容偏深过难,被教育部要求精简。
“第三次课程改革”: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58—1965),前一阶段是1958—1960年的“大跃进”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据此,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育革命”。
在基础教育课程领域进行如下改革:下放课程管理权力;缩短学制,自编教材,自请教师;组织参加生产劳动,建设生产劳动课程;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对教师的思想改造。
后一阶段是1961—1965年的课程调整时期。
在1961年召开的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党中央确立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以纠正“教育革命”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基础教育课程作如下调整。
(1)统一管理基础教育课程。
1963年3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对中小学课程实施统一管理,首次提出了“国定制”与“审定制”相结合的教科书制度。
贴近新课改,,走入新课改-2017新课改的主要内容
贴近新课改,,走入新课改:2017新课改的主要内容贴近新课改走入新课改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像一阵春雷,给我国的中小学传统教育带来了切肤入骨的阵痛,更为现代教育的发展催生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我县作为国家新课改的试验区之一,已从去年开始启动课改工作,一时间,新课改成为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教师、学生和家长一起投入了这股教育改革的热潮之中,我县的教育发展日新月异,教育改革不断取得突破,成绩斐然,硕果累累。
一年来,我校以新课改为契机,按照县教委的全面部署,全体动员,认真规划,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大家一年来的努力,我们看到学校发生了一些让自己惊喜的变化,也引发了我们对新课改进行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获得了信心,看到了希望新课改展现出来的美好的教育发展前景。
在此,将我校围绕课改所作的尝试做一小结,并将下一步的课改工作向大家汇报,以期得到各位的批评批正!过去一年的课改工作:一、加强理论学习,教师的教育观念变了。
新课改不仅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是教育理念的变革。
因此,要推动课改工作,首先要帮助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使教师们从思想观念上认同新课改,跟进新课改的理念,然后才会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改革实践中来。
一年来,我们将课改理论作为学校宣传和教师业务学习的中心和重点。
除了配合县教委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两次新课改的集中学习之外,坚持每周例会学习一篇教改文章,坚持每两周在教研组内进行一次课改学习的交流活动,要求教师业余加强自学,每月写一篇课改学习心得体会,学期末每位教师写一篇以课改为主题的专题论文。
学校还利用例会、宣传栏、广播等途径及时传达上级有关课改的文件精神,介绍课改文章和研究成果。
此外,我们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的举办的课改学习培训和研讨活动,通过这些课改的窗口,大家了解到课改的新理念、新信息、新动向。
通过学习和宣传,我校营造了较好的课改氛围。
新课改的主要内容
新课改的主要内容新课改的主要内容(一)“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如何理解“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对象为全体公民,而非科学家;二是指实际需求,有针对性;三是生物科学素养不仅包括生物学知识,还包括探究的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
生物课程是自然科学课程之一,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生物学教育的基本任务,生物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面向全体学生”最基本的含义是指高中生物课程要面向所有的在校学生,体现的是教育公平的问题。
无论学生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家庭背景如何,不管他们的天分,他们的数理基础、理科的悟性的高低,也不管他们民族、地方经济的差异,他们生活在农村还是生在城市等等,教师都应赋予他们同等的学习生物科学的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受尽可能好的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的另一含义是: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和提高。
在实践中的具体要求是,按课程标准完成必修三个模块和所选的选修模块的学习。
对教师的要求是,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进一步提高,让弱势的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在科学素养上都有较大的进步。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第一和第二个理念分别说的是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即我们去培养谁?第三和第四个理念说的是我们如何去培养我们的学生?也就是在生物学课程当中,我们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时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也是全球范围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
探究式学习是理科教育,暨生物学教学中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
在探究式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成为主动的学习者,主动学习者才是成功的学习者。
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让学生积极地思考,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在此过程中,学习科学的方法,学习科学地思维;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掌握知识,落实“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我国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其中,新课程改革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新课程改革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课程目标的调整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
核心素养包括语文素养、数学素养、外语素养、科学素养、信息素养、艺术素养、人文素养和健康素养等。
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新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具备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的调整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内容的质量和实用性,注重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一方面,课程内容注重与实际生活和社会需求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另一方面,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被动接受,而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新课程改革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实验教学、讨论教学、合作学习等,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评价方式的改革新课程改革提倡综合评价,强调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
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依据,而新课程改革强调综合评价,包括学业评价、能力评价和素质评价。
学业评价主要通过考试和测验来评价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能力评价主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项目来评价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素质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来评价学生的综合发展情况。
五、教师培养与发展新课程改革提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的培养与发展,包括教师的专业培训、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教师的职业发展。
高中地理新课改简析
高中地理新课改简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地理课程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本文将从新课改背景、新课改内容、新课改效果三个方面,对高中地理新课改进行简要分析。
一、新课改背景高中地理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自然、人文、经济等多个领域,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高中地理课程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内容繁杂、结构不合理、教学方式单一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因此,教育部对高中地理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旨在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新课改内容高中地理新课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课程结构。
将原有的单一必修课程改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增强学习的针对性。
2、更新教学内容。
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将新的地理知识和理念融入教材中,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
3、改进教学方式。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探究式、合作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4、强化实践教学。
加强地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三、新课改效果高中地理新课改的实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新的课程结构使得学习更加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再次,改进教学方式使得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强化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总之高中地理新课改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一次重要变革,通过对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实践教学的改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发展。
然而,新课改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实践。
建国以来8次课程改革
这四年时间中,国家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 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 置劳动技术教育课。 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这 套教材理论性有所加强,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左”倾思想影 响萌芽的时期。 1958年“大跃进”引发了“教育大革命”,大量缩短学制,精简 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
价值取向 入手 “文革”时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为应试而教育、
为专业而教育、 为发展而教育的整合的价值取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
为生活而教育、 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为发展而教育)
从课程权力主体这 个角度来进行审视
“国家”模式阶段(1977-1985) “ 国家十地 方”模式阶段(1985-1999) “国家十地方十学校”模式阶段(1999年至今)
4、第五到 第七次 主要举措
目录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关于“新课改” (第八次课程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四川课改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
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人们已经感受到了一些变化:各地用的课本是不完全一样的;老师上课不是"紧扣教科书"了;学生的"问题"多起来了;高中录取不是只看分数了。
学业评价不是只看考试结果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