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肝硬化的中医治疗方法
肝硬化的中医治疗方法肝硬化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肝脏疾病,其特征是肝脏组织的纤维化和结构异常,导致肝功能逐渐减退。
中医学认为,肝硬化是由于肝脏长期受到各种因素的损伤,导致气滞血瘀、阴阳失调等病理变化所致。
因此,中医治疗方法在缓解症状、改善肝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一、中药调理肝脏功能中医治疗肝硬化的核心是调理肝脏功能,以促进肝脏的修复和再生。
中药中常用的具有保肝作用的药物包括黄芪、柴胡、茵陈、丹参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调节肝脏的气血运行,改善肝脏的代谢功能,减轻肝脏的负担,从而达到保护肝脏的目的。
二、中药清热解毒肝硬化患者常常伴随有热毒内蕴的情况,中医认为这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导致热毒郁积所致。
因此,中药中常用的清热解毒药物如黄芩、连翘、板蓝根等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减轻肝脏的炎症反应,改善肝脏的微循环,有助于肝脏的修复。
三、中药活血化瘀肝硬化患者常伴有血瘀的情况,中医认为这是由于肝脏气滞血瘀所致。
中药中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如桃仁、红花、当归等可以改善肝脏的血液循环,促进肝脏的修复和再生。
四、中医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之一,对于肝硬化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肝脏的气血运行,改善肝脏的功能,缓解肝硬化患者的症状。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肝俞、太冲等。
五、中医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按摩是中医的另一种重要疗法,对于肝硬化的治疗也有一定的帮助。
推拿按摩可以通过按摩肝脏周围的穴位和经络,促进肝脏的血液循环,舒缓肝脏的痉挛和疼痛,改善肝硬化患者的症状。
总结起来,中医治疗肝硬化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调理肝脏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以及针灸和推拿按摩疗法。
这些方法可以综合应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肝硬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结合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肝硬化的中医药疗法和饮食疗法
肝硬化的中医药疗法和饮食疗法肝硬化属于慢性进行性病变,与一种或多种诱因有关,可引发弥漫性肝损害。
目前我国肝硬化患者多为肝炎后肝硬化,仅少数为血吸虫性或酒精性。
随着中医学者对肝硬化研究不断深入,肝硬化中医药疗法、食疗法逐渐成熟,下面就肝硬化相关知识进行科普。
1.肝硬化病机有哪些?1.1外邪入侵风寒湿邪或燥火暑邪反复入侵机体,可损伤肝脏,表现为肝郁气结,累及脾脏,可致运化失职,引发痰浊;累积心肺,可阻塞脉络,久病未愈,可致肾脏开合无能[1]。
1.2饮食不洁过食辛辣、肥厚、湿热、毒性食物,可致脾胃受损,滋生湿热;过饮烈酒,可损伤肝阴;过食生冷、寒凉食物,可致脾阳受损,影响机体运化功能,最终五脏失养[2]。
此外,部分患者饥饱无常,可加重肝脏、脾脏受损,表现为气机错乱、滋生内邪。
1.3情志受损长期情志不舒,久郁致肝脏受损,表现为血行、气机不畅,脉络受阻,久病脉络受损,可引发肝硬化。
1.4积劳纵欲长期纵欲、劳倦,可损伤脏腑,久病积聚,若再感外邪,可引发积聚性病变。
1.5虫伤虫伤人后,若机体正气不足,致虫体在肝脏停留,可阻塞感络、损伤肝体,若引发肝伤,可致肝脏失于调达。
2.肝硬化的中医药治疗方案有哪些?2.1气滞湿阻证此类患者多表现为腹大胀满、两胁胀痛、食欲不佳等,中医多以健脾除湿、疏肝理气方治疗。
常用方剂为柴胡舒肝散合胃苓汤。
2.2气滞血瘀证此类患者多表现为腹大坚满、胁下刺痛、干渴等,中医多以利水消胀、活血化瘀方治疗。
常用方剂为调营汤。
2.3湿热蕴结证此类患者多表现为腹大坚满、脘腹胀痛、口苦烦热等,中医多以利湿、逐水、清热方治疗。
常用方剂为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
2.4寒湿困脾证此类患者多表现为腹大胀满、困倦懒怠、胸脘胀闷,中医多以温中化湿方治疗。
常用方剂为实脾饮加减方。
2.5脾肾阳虚证此类患者多表现为畏寒肢冷、便溏、尿少等,中医多以行水化气、滋补脾肾方治疗。
常用药物为济生肾气丸。
2.6肝肾阴虚证此类患者多表现为腹大胀满、消瘦、心烦、口燥等,中医多以祛瘀凉血、滋养肝肾方治疗。
肝硬化的中西医诊治常规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常见疾病中西医诊治疗常规肝硬化的中西医诊治常规本病多属于中医“胁痛”,“徵积”,“鼓胀”等范畴。
一、诊断症状典型者确诊容易,部分患者无典型的临床症状,处于隐匿性代偿期者确诊有一定困难。
因此,诊断肝硬化是一综合性诊断。
(一)病因:有病毒性肝炎、长期嗜酒、长期营养不良、血吸虫病或化学药物中毒等病史。
(二)肝功能不良表现:早期(代偿期)有食欲不振、腹水、恶心、腹泻、肝脾轻度肿大、血管痣; 肝功正常或轻度异常,B超检查:肝脏大小变化、表面和形态,回声改变,晚期(失代偿期)有腹水、出血倾向、黄疸、肝掌、脾肿大、肝体积缩小等; 肝功明显异常,血浆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其比例倒置,蛋白电泳γ球蛋白明显增加。
(三)门脉高压的表现: 食管钡透或内镜检查,有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
B超门静脉、脾静静脉增粗,有腹水,可见液性暗区,脾体积增大。
(四)肝组织学检查:有纤维隔形成且小结节性或混合结节性增生者可确诊。
二、鉴别诊断:(一)与伴有肝肿大和脾肿大的疾病相鉴别如慢性肝炎和原发性肝癌。
其他还有华支睾吸虫病、肝包虫病、先天性肝囊肿及某些累及肝脏的代谢疾病。
血液疾病,如慢性白血病等常有脾脏肿大,应注意鉴别。
(二)与引起腹水和腹部胀大的疾病相鉴别常见缩窄性心包炎、结核性腹膜炎、腹腔内肿瘤、巨大卵巢囊肿及慢性肾炎等。
与肝硬化并发症鉴别的疾病肝硬化的中西医诊治常规1.上消化道出血:应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粘膜病变,胃癌、食管癌及胆道出血等鉴别。
2.肝性昏迷应与低血糖、糖尿病、尿毒症、药物中毒、严重感染和脑血管意外等所致的昏迷相鉴别。
3. 肝肾综合征应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以及由其他病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相鉴别。
三、辩证论治(一)肝硬化代偿期中医临床上主要分为两型进行辨证施治:1、肝郁脾虚:[症候]腹胀而朝宽暮急,纳后尤甚,疲倦乏力,抑郁太息,面黄无华,食欲不振,舌胖苔白腻,脉弦缓无力。
[治则] 疏肝理气,运脾化湿。
一味中药治疗肝硬化的方子
一味中药治疗肝硬化的方子说到肝硬化,大家可能都会觉得有点儿远,仿佛和我们无关,但其实这可是个贴近生活的话题呢。
肝脏可是我们身体的小工厂,负责代谢、解毒,要是这工厂罢工了,麻烦可就大了。
不过今天咱们不聊那些沉重的事情,咱们来聊聊中药是怎么在这方面出马的,顺便也轻松一下。
提到中药,大家肯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有人觉得神奇,有人却半信半疑。
但我跟你说,中药可不是随便乱来的,有些方子真的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被验证过的,像老百姓的宝藏一样。
就拿肝硬化来说,很多中药方子可都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听起来就像是武侠小说里的神秘武功,平时不太引人注目,一旦需要,立马能让人刮目相看。
比如说,有个叫“八珍汤”的方子,听名字就感觉挺吉利的。
这个方子里头包含了很多养生的好东西,像当归、白术、茯苓、陈皮等等。
你想啊,这些药材就像是队伍里的明星,个个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组合在一起可真是一股强大的能量。
它们不仅能补气血,还能调和脾胃,真是“好药不苦口”的典范。
你要是喝上一段时间,可能就会觉得整个人轻松不少,精神头十足,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十岁。
再说说“柴胡疏肝散”,这个名字听上去就很有意境,像是清风拂面,心情瞬间舒畅。
这个方子主要是用来疏肝理气的,肝脏不畅就像是交通堵塞,心情也跟着糟糕。
把柴胡、薄荷等这些药材调和在一起,就像是给肝脏来个大扫除,把那些堆积的“垃圾”一股脑儿清理掉。
你想象一下,那感觉就像是在阳光下洗了个澡,瞬间焕然一新,烦恼也跟着溜走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还有“龙胆泻肝汤”,名字听上去有点儿威风,里边儿可是有真本事的。
这个方子主要是针对肝火旺盛的情况,肝火一旺,人就容易发脾气,心情也会变得浮躁。
龙胆草、黄芩、栀子这些药材就像是肝脏的消防员,把那旺盛的火焰给扑灭了。
你喝上一段时间,脾气也能好点儿,身心都舒坦。
当然了,喝中药的过程总是需要点耐心的,跟谈恋爱似的,一开始可能没感觉,但只要坚持,慢慢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其实啊,肝硬化这个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是生活习惯、饮食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听到这儿你可能会想,那我们平时该怎么做呢?哎,别急,这里可有妙招。
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药方有哪些
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药方有哪些1. 引言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肝脏组织的慢性损害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和结构性改变。
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肝功能衰竭,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腹水。
中医药在治疗肝硬化腹水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常用药方。
2. 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药方2.1 逍遥散配伏苓白朮散逍遥散配伏苓白朮散简介:逍遥散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常用方剂,具有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的作用。
伏苓白朮散则能清利水湿、健脾渗湿,有助于治疗腹水。
药方组成:逍遥散中的药物包括:桑枝、薄荷、川芎、枳实、甘草、泽泻、海藻和大黄。
伏苓白朮散中的药物包括:茯苓、白朮、党参、炙甘草。
药方使用方法:将逍遥散与伏苓白朮散按比例混合,每次15g,每天2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2.2 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丸简介:桂枝茯苓丸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经典方剂,具有温阳化气、利水消肿的作用。
药方组成:桂枝茯苓丸由桂枝、桂枝、茯苓、牡丹皮、白朮、陈皮、甘草、大枣等药物组成。
药方使用方法:每次10g,每天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2.3 通络消胀汤通络消胀汤简介:通络消胀汤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方剂,具有温肝健脾、利水消肿的作用。
药方组成:通络消胀汤的药物组成包括茯苓、泽泻、木通、菖蒲、香附、白朮、芡实、川芎等。
药方使用方法:每次10g,每天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2.4 补骨脂散补骨脂散简介:补骨脂散是一种能够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方剂,具有温肾利水、健脾消水肿的作用。
药方组成:补骨脂散的主要药物有淡豆豉、豬膽汁、补骨脂、熟地、黄蓮、黃連石、齐墩果、蒲黄、青黛等。
药方使用方法:每次10g,每天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3. 注意事项中药治疗肝硬化腹水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在服用药方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饮食调整:患者应适当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盐的食物摄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
2.定期监测:患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肾功能和血常规等检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倪师治疗肝硬化医案
倪师治疗肝硬化医案倪师是一位擅长中医内科的著名医师,他的医术高明,尤其在肝病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他治疗肝硬化的医案经验丰富,今天我们将为大家分享他的一些成功治疗肝硬化的医案,供大家参考。
案例一:张女士,36岁,患有肝硬化2年之久,且有肝内胆管结石。
治疗效果一直不理想,长期服用西药治疗,但效果不显著。
倪师对症下药,采用中药加针灸的综合治疗法,每次治疗60分钟左右。
连续治疗两个月,病情得到了明显好转,肝功能恢复正常,且肝内胆管结石被治愈。
案例二:杨先生,49岁,患有肝硬化5年,且肝病已转化为肝癌。
治疗效果一直不理想,之前在多家医院治疗均以失败告终。
经过朋友介绍,来到倪师门诊求治。
倪师以中药加针灸的综合治疗法进行治疗,并采用中药膏敷贴的方式加强治疗效果。
经过半年的治疗,杨先生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肿瘤已经消失,并且肝功能也得到了恢复。
案例三:王先生,56岁,患有肝硬化6年,病情已经进入了晚期。
王先生在多家医院求治无效后,找到了倪师。
倪师对王先生进行了中药加针灸的综合治疗,并采用中药泡脚的方式加强治疗效果。
经过数月的治疗,王先生的身体状况逐渐得到了改善,血压逐渐恢复正常,贫血的情况也得到了缓解。
虽然肝功能未能完全恢复,但是王先生的整体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综上所述,倪师治疗肝硬化的医案表明,中药加针灸的综合治疗法是一种有效的肝硬化治疗方法,通过中医的综合治疗手段,可以很好地纠正肝硬化患者身体的各种不平衡,可帮助患者恢复肝功能,减轻肝硬化的症状。
因此,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及早采取中医综合治疗方法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肝硬化中医治疗经验-
肝硬化中医治疗经验-发布时间:2021-07-07T15:25:33.72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月2期作者:余刘科[导读]余刘科(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眉山620010)人们所说的五脏六腑,肝脏就是五脏之一,它是人类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器官。
肝硬化是一种比较多见的肝脏疾病,病情较为严重,必须要引起重视。
在对其治疗时,中医是一种比较优越的方法,这里就带大家了解下肝硬化的中医治疗。
肝硬化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肝病,它是指一种或者是多种原因长期或反复损害肝脏,从而导致广泛的肝实质损害,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肝正常结构紊乱,质地变硬。
可并发脾肿大、浮肿、腹水、出血等。
肝硬化作为综合征,不是单纯的疾病,因为肝硬化首先从病因上来讲就有好多种,所以危害其实还要看肝硬化是代偿期还是失代偿期,即早期还是晚期。
早期肝硬化可能没有过多症状,如有乏力或消瘦、消化不良、腹胀,其实有人可能感觉胃不适,往往被忽视。
而到肝硬化的失代偿期,即终末期或晚期时,有很多并发症,而并发症往往致命,如常见的是大呕血,即上消化道出血,还有肝性脑病其实就是肝昏迷,还有肝肾综合征,这样的病人没有尿,像尿毒症,还会出现大量腹水,患者很难治疗。
所以有肝硬化的人群,应该定期给予复查,根据自己的病情,让医生给予正确指导,这样可以延缓疾病发展,也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一、肝硬化是怎么形成的在了解肝硬化的治疗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肝硬化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肝硬化的病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1.长时间频繁大量的饮酒,酗酒是肝硬化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酒精性肝硬化一般出现在超过十年的频繁大量饮酒之后。
所以,长期饮酒的朋友需要注意,饮酒要适量,否则是可能会增加肝硬化的发病率的。
2.慢性病毒性肝炎(主要是乙肝和丙肝)也是发展成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相关研究表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占肝硬化患者的比例约为10%-20%。
也就是说,100个肝硬化患者,就有至少10个是因为慢性病毒性肝炎发展而来的。
肝硬化的辨证论治
肝硬化的辨证论治中医治疗肝硬化主要根据积聚型和鼓胀型进行辨证论治。
中药对消除腹水、恢复肝功、消除症状有一定疗效,但必须辨证准确,用药恰当,才能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1.积聚型(1)肝郁脾虚:此证多见于肝硬化早期。
治法:疏肝健脾,兼以活血。
常用药方: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化裁。
柴胡、枳壳、香附、川芎、白术、白芍各10克,茯苓、太子参各15克,炙甘草5克。
加减:若湿滞较重者加苍术、厚朴、山楂;短气神疲者,加党参,并重用黄芪(45~60克)。
(2)气滞血瘀:此证可见于肝功能减退之失代偿早期。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常用药方:化瘀汤加减。
丹参、牡蛎各30克,当归、炮山甲各15克,郁金、桃仁、红花、青皮、白术、赤白芍各10克。
加减:如目黄、溲黄者,加茵陈、金钱草;阴伤者加生地黄、石斛;脾功能亢进者加阿胶、熟地黄、大枣等。
2.鼓胀型(1)水湿内阻:此证属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轻症。
治法:运脾利湿,理气行水。
常用药方:胃苓汤加减。
苍术、厚朴、泽泻、陈皮、木香、柴胡各10克,白术、茯苓各15克,车前子30克,陈葫芦瓢60克。
加减:若体实而腹水多者,可配黑白丑粉、禹功散、甘遂末;腹胀以气为主者,加川楝子、莱菔子、沉香末;气虚较重者,重用黄芪、白术各40~60克;兼黄疸者,加金钱草、赤芍;瘀血者,加泽兰、桃仁、丹参、当归。
(2)瘀血阻络:此证多见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明显者。
治法:祛瘀通络,活血利水。
常用药方:膈下逐瘀汤加减。
柴胡、当归、桃仁、五灵脂、炙山甲、地鳖虫各10克,丹参、白茅根、大腹皮各20克,茯苓、白术各15克。
加减:腹胀甚者加沉香、莱菔子;便秘加枳实、大黄;脾大明显者加服鳖甲煎丸;有出血倾向者加田七粉、白及粉、青黛或云南白药。
(3)肝肾阴虚治法:滋补肝肾,养阴利水。
常用药方:一贯煎加减。
沙参、麦冬、枸杞子、阿胶各10克,生地黄、泽泻、茯苓、猪苓、茯苓皮、车前子各15克,白茅根30克。
加减:若神志异常,可加鲜石菖蒲、郁金;潮热明显者加银柴胡、地骨皮;津伤渴甚者加知母、天花粉、阿胶(烊化);神昏者急用安宫牛黄丸;出血者加大黄末、三七粉冲服;气随血脱者,急用独参汤益气固脱。
▲名中医李可经方治虚寒性重症肝硬化
▲名中医李可经⽅治虚寒性重症肝硬化名⽼中医李可⽤这个张仲景经⽅治疗虚寒性重症肝硬化17例,效果很好。
⼀、医案、⽅药,⼼得分享:患者:陈某,六⼗余岁,病史:得肝硬化好多年,重度腹⽔,肚⼤如瓮,青筋外露,特别怕冷,⼝不渴,下肢烂肿,胸背四肢满蜘蛛痣,⾯⾊灰暗,肌肤甲错,⼤便⼲燥如⽺粪球,三四天⼀次。
腹诊:左天枢压痛,脉沉弦,⾆淡齿痕,⾆尖,⾆左边瘀斑成⽚。
⼀诊:真武汤加味⽅药:茯苓、芍药、⽣姜、附⼦、⽩术、红参、五灵脂、⿇黄。
⼤黄蛰⾍丸(包煎)⼆诊:服前⽅,得汗,⼩便渐多,下淤泥样⿊便,⽇两次,现⽓怯。
处⽅:原⽅去⿇黄,⼗剂。
三诊:腹⽔消尽。
原⽅加⼟元,⽔蛭,全蝎,蜈蚣。
服完痊愈。
⼆、【读名家医案,学养⽣智慧】按语:论⼀般⼈万不可相信名家验⽅!李⽼说,⽤这个办法治疗重症肝硬化患者,有案可查者⼗七⼈,均临床治愈。
这个医案的特⾊就是温通法,即同时运⽤活⾎化瘀(⼤黄蛰⾍丸)、温阳利⽔(真武汤)、通畅⽞府(⿇黄)的办法。
需要注意的是本⽅只适⽤虚寒所致⽔瘀互结证的腹⽔,不适⽤于其它类型,⽐如肝肾阴虚、湿热蕴结、⽓滞湿阻、寒湿困脾。
举这个例⼦,除了让同⾏欣赏⼀下⽤药法度,再就是想说明,中医没有包治百病的⽅⼦,所谓经验⽅,都不可信!即使他是药王华佗在世,如果没有辨证论治的基础,都不能信。
⽐如有⼈问,⼩柴胡汤治什么?假如你说治感冒,他信服;假如你说,啥病都能治,他就说你胡说⼋道。
其实,真正胡说⼋道的是第⼀种回答。
病只是表相,中医讲脉证,只要符合⼩柴胡汤的证,不论它是肿瘤、感冒、失眠、抑郁、胃炎、肝病,都可以取得满意效果。
中医验⽅者,即⾮验⽅,是名验⽅!对于会辨证者,它就是好的验⽅;对于不会辨证者,都是毒药。
中药治疗肝硬化的案例
中药治疗肝硬化的案例
以下是一个中药治疗肝硬化的案例:
患者,男性,65岁,被诊断为肝硬化已有5年。
已经服用了
西药透析疗法和干细胞移植,但病情没有显著改善。
他选择寻求中医中药的治疗。
中医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制定了中药方剂。
主要方剂包括:
1. 赤芍草药汤
赤芍、白芍、黄精、白当归、桂枝、黄柏、茯苓、川芎
2. 膏药
黄连、黄柏、黄芩、金银花、秦艽、荆芥、川芎、乳香、没
药
以上草药加入甘草、炒麦芽,煎煮后敷贴于肝腹部,每天更
换一次。
患者坚持服用中药方剂3个月。
在此期间,他坚持适量运动、饮食调理和按摩等辅助治疗措施。
治疗后的效果如下:
1. 肝功能指标改善:肝功能指标如肝酶、血清蛋白等恢复正常范围。
2. 腹胀和腹水减轻:患者的腹胀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腹水减少。
3. 情绪稳定:患者的情绪波动得到改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4. 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可以正常进食,体力恢复,不再因疼痛和腹胀而受限。
总结:中药治疗在这个肝硬化患者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改善了肝功能和减轻了症状。
然而,每个患者的病情和体质不同,中药治疗的疗效也会因人而异。
因此,在接受中药治疗前,务必咨询专业的中医医师,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
王庆国教授治疗肝硬化的证治经验
王庆国教授治疗肝硬化的证治经验王庆国教授治疗肝硬化的证治经验肝硬化是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其病因多种多样,临床上常见的病因包括病毒感染、药物中毒、酗酒、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肝硬化早期症状不明显,而且一旦进入晚期,病情已相当严重,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患者会选择寻求中医治疗的帮助,而王庆国教授则以其独到、精深的中医诊疗技艺,成功治疗了许多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赢得了众多患者的信任和尊重。
王庆国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肝病科教授,目前担任了多个重要的学术职务,是当下肝病领域的杰出代表之一,拥有着长达20多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经验。
王教授从事肝病治疗近30年,是国内肝病中医专家中的佼佼者,擅长中医药结合西医的综合治疗理念,对肝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着独具特色的治疗手段。
在肝硬化治疗方面,王庆国教授的证治经验十分丰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有针对性的中医诊疗方案,因此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
首先,王庆国教授非常重视对患者的详细询问和真实反馈,通过充分与患者沟通,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发生、发展过程、现在的主要症状和影响等,以便准确判断病症的本质,从而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
其次,对于不同类型的肝硬化,王庆国教授采用不同的中医诊疗方法,如对于九州风疹型的肝硬化,他采用“清脾燥湿,健脾除湿”的原则来治疗,其中包括中药振兴汤、归芍车前六君子汤等;对于肝经阴虚型的肝硬化,他则采用滋阴降火的原则来治疗,如用丹参、柴胡、黄芩、当归等中草药来护肝滋阴、清热降火;对于气郁肝硬化患者,他采用疏肝解郁、行气活血的中医治疗方法,如使用逍遥丸、护肝胆等方剂。
除此之外,王庆国教授还注重中医与西医的结合治疗,对那些需要依靠西药来治疗的肝硬化患者,他选用具有舒肝理气、调和营血的中草药来辅助治疗,如治疗肝功能脑病的中药有安宫牛黄丸等,这样有效地起到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从而为患者创造了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王庆国教授的肝硬化证治经验,凝聚了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归纳总结,他通过科学的中医诊疗方法和临床实践,荟萃了治疗肝硬化的有效方法,帮助了大量的患者恢复了健康。
肝硬化的中医治疗方法
肝硬化的中医治疗方法肝硬化可以说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疾病,该病在进展到晚期后可发生肝癌。
导致肝硬化因素较多,可见病毒性、酒精性以及自身免疫性。
该病可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
在相关的研究中得知,采取中医治疗肝硬化可起到不错的疗效。
那么本次就和大家一起在下文中了解下关于肝硬化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何为肝硬化肝硬化常见的表现为“臌胀”,那么什么是臌胀,其是中医所说的腹部胀满,其表现为腹壁青筋突出,且皮肤发黄,并且患者可出现四肢消瘦的情况。
在我国中医典著如《素问·腹中论》中指出:“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名为鼓胀”。
导致臌胀的原因较多,一般以多种的原因相互的作用,时间长而形成的,我国历代医家有较多的医学家对导致臌胀的病因有较多的见解。
例如宋代的陈言、杨士瀛提出肝气郁结能够导致气机郁滞、水湿内停,气、血、水壅结于腹中,进而产生鼓胀;朱丹溪指出多因嗜酒伤害脾脏导致臌胀.对予以该疾病的中医治疗,在古代的临床实践中,其提出了较多的治疗方法,对于现在的肝硬化治疗中,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该疾病的治疗中通常以内外治疗的区分。
二、肝硬化的中医内治法在中药的物治疗中,通常采取甲鱼壳、肉桂、白术、王不留行等几味药物,其中甲鱼壳可起到软坚通滞不伤正的效果。
肉桂能温补肾阳,白术可起到健脾利尿的功效,王不留能促进膀胱气化利水,在臌胀的早期应用较多,提倡应当抓紧早期治疗,对疾病进行长时间的干预,以祛邪而不伤正的治法。
在治疗肝腹水中,我国中医大家张仲景指出“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的治疗准则,主要基于利水、攻下的方法为主。
同时还指出了“血不利则病水”,从而体现出瘀血对肝腹水的产生有着较大的影响。
在中医典著《素问汤液醪醴论》中提出了治疗肝腹水的方法则为“开鬼门,洁净府,去宛陈莝”。
这表明血通络利水是治疗肝腹水的有效方法。
常见治疗该病的中药可见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其方药为:厚朴、黄芩、姜黄、干姜、黄连、泽泻、知母、茯苓、白术、砂仁、猪苓、陈皮等等。
肝硬化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新进展
肝硬化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新进展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
随着病情的进展,肝硬化患者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近年来,中医药在肝硬化并发症的治疗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腹水腹水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水钠潴留等因素导致。
中医认为,腹水的形成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治疗上多采用健脾利水、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等方法。
近年来,一些中药方剂在治疗肝硬化腹水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
例如,实脾饮加减可温阳健脾、行气利水,适用于脾肾阳虚型腹水患者;五苓散合茵陈蒿汤加减能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常用于湿热蕴结型腹水患者。
此外,中药外敷、针灸等疗法也有助于腹水的消退。
中药外敷多选用利水消肿的药物,如芒硝、甘遂等,敷于腹部,通过皮肤吸收发挥作用。
针灸则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水液代谢。
二、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见原因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门脉高压性胃病等。
中医认为,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由于肝火犯胃、脾气虚弱、血热妄行等所致。
在治疗上,中医常采用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健脾益气等方法。
云南白药、三七粉等中药具有止血作用,可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同时,一些中药方剂如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能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对于肝火犯胃型出血有一定疗效。
此外,中医还注重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通过调理肝脾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门静脉压力。
三、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神经精神并发症,主要由于氨中毒、神经递质失衡等因素引起。
中医认为,肝性脑病与肝风内动、痰浊蒙窍、热毒内蕴等有关。
治疗上,中医多采用平肝熄风、化痰开窍、清热解毒等方法。
安宫牛黄丸具有清热解毒、开窍醒神的作用,对于热毒内蕴型肝性脑病有一定疗效。
中医内科肝硬化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肝硬化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肝脏逐渐变形变硬)。
按病因可分为:肝炎后、酒精性、胆汁性、瘀血性(包括心源性肝硬化)、化学性(药物性)、代谢性、营养性及原因不明等多种肝硬化。
在中国以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较常见。
属于中医学“瘢积”、“水朦”、“黄疸”等病范围。
多因长期嗜酒,饮食不调,情志郁结,或继发于肝脏疾病之后,而致湿热内郁,肝脾两伤,日久则气滞血瘀,水湿内停,气、血、水互相搏结,形成瘢积、水般。
由于郁热可以耗伤肝肾之阴,湿邪每易损伤脾肾之阳,所以病久常见本虚标实相互夹杂的证候。
【诊断】1.可有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长期营养不良、嗜酒等病史。
2 .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可有右上腹隐痛或不适;晚期多见消瘦乏力,食欲减退,腹痛腹胀,腹泻,牙龈、鼻腔出血,或皮肤黏膜紫斑,甚或呕血、黑便,或有不规则发热等症状。
3 .面色薰黑,或有黄疸,面部毛细血管扩张,面、颈、胸部蜘蛛痣以及肝掌。
检查:肝脏肿大或缩小,质地较硬,或脾脏肿大;晚期肝脏可能反见缩小,而脾脏则明显肿大,伴有腹壁静脉曲张、腹部移动性浊音等阳性体征。
4 .可作肝功能试验、超声波检查和食管饮餐X线检查,以了解肝功能损害程度,并协助鉴别诊断。
5 .注意观察有无上消化道出血、肝性昏迷等并发症的出现。
6 .应与肝癌鉴别。
后者有明显的右上腹胀痛、厌食及贫血、消瘦等恶病质表现,肝脏呈较迅速的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表面不光滑,呈结节状。
血液甲胎蛋白阳性,B型超声波或放射性同位素肝扫描或CT检查可发现占位性病变。
【治疗】一、辨证论治辨证当分别标实和本虚的主次。
标实为主的,治以疏肝运脾,用理气、化瘀、行水等法;本虚为主的,治应补养正气,用温补脾肾或滋养肝肾等法;虚实夹杂者,采取消补兼施的方法。
1.肝脾不和面色暗滞,头昏无力,食欲不振,右胁胀痛,脱痞,暧气腹胀,大便常清,舌苔薄,脉细弦。
治法:疏肝运脾。
方药举例:逍遥散加减。
柴胡5g,当归10g,白芍10g,白术10g,陈皮5g,茯苓10g,木香5g,砂仁(后下)3g,炒枳壳10g。
中医治肝案例
中医治肝案例介绍肝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对于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几个中医治肝案例,详细探讨中医在治疗肝病方面的独特优势和方法。
案例一:肝郁气滞型肝炎病情描述患者女性,35岁,主诉右上腹胀痛、纳差、情绪烦躁、易怒,舌苔黄腻,脉弦滑。
中医诊断肝郁气滞型肝炎治疗方法1.疏肝解郁:使用柴胡、香附等药物,调理肝气,缓解情绪不稳定。
2.活血化瘀:选用桃仁、红花等药物,促进血液循环,消散瘀血。
3.调理脾胃:使用白术、茯苓等药物,改善纳差情况。
治疗效果经过3个疗程的中药治疗,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纳食恢复正常,情绪稳定。
案例二:肝肾阴虚型肝硬化病情描述患者男性,50岁,主诉乏力、头晕目眩、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中医诊断肝肾阴虚型肝硬化治疗方法1.养肝滋阴:选用熟地、枸杞子等药物,滋阴养肝,调理肝肾阴虚。
2.清热润燥:使用天花粉、麦冬等药物,清热润肺,缓解口干咽燥。
3.补益气血:选用黄芪、当归等药物,补益气血,增强机体免疫力。
治疗效果经过6个疗程的中药治疗,患者体力逐渐恢复,头晕目眩明显减轻,口干咽燥症状改善。
案例三:湿热蕴结型肝胆疾病病情描述患者女性,45岁,主诉上腹疼痛、黄疸、口苦、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诊断湿热蕴结型肝胆疾病治疗方法1.疏肝解郁:使用柴胡、香附等药物,调理肝气,缓解上腹疼痛。
2.清热利湿:选用黄芩、茵陈蒿等药物,清热利湿,改善黄疸症状。
3.调理肠胃:使用大黄、芒硝等药物,通便利湿,缓解便秘。
治疗效果经过4个疗程的中药治疗,患者上腹疼痛减轻,黄疸逐渐消退,口苦、便秘症状明显改善。
结论中医在治疗肝病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通过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滋阴养肝、清热利湿等方法,可以有效调理肝脏功能,缓解肝病症状。
在治疗肝病时,中医注重整体调理,强调平衡阴阳,提高机体免疫力。
然而,中医治疗肝病需要个体化的辨证施治,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浅谈肝硬化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阴虚 、 水湿 内停 型 , 肝 肾精 虚、 湿浊蒙心型 , 肝 肾精 亏 、 湿浊 内闭型 , 肝 肾
精亏 、 肝不藏血型。 郭力平也分别从早期和晚期对肝硬化进行辩证分型 : 其 中早期分 为肝胆郁 热 、 肝 脾不 调、 气滞 肝郁 、 气滞血 郁 、 血虚、 脾虚 6 型, 而将晚期肝 硬化腹水 归纳为气滞 水郁型 、 虚型 、 肝 肾阴虚型 3 种证 型 。根据病机的传变规律和病情 演变的不同阶段 , 可将肝炎后肝硬化分 为早 、 中、 晚三个时期, 辨证 以这三期 动态征 候作为分型依据。早期以湿 热困阻 、 脾虚 肝郁为主 ; 中期 以水 湿 内停 、 瘀血 阻络为主 ; 晚期则 以肝肾 阴虚 、 脾肾阳虚为主。
今 日健康 ・源自2 0 1 4 年1 月 第l 3 卷 第1 期
J a n u r a r y 2 01 4 Vo 1 . 1 3 No . 1
1 6 4・
J I N RI J I AN KANG
浅谈肝硬化 的 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李大庆 (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 区贾汪镇卫生 院, 江苏
【 摘
徐州 , 2 2 1 0 1 1 )
要】 肝 硬 化 是 一 种 以肝 组 织 弥漫 性 纤 维 化 、 假 小 叶和 再 生 结 节形 成 为特 征 的慢 性 肝 病 。临 床 上 以肝 功 能 损 害和 门脉 高压
为主要表现 , 晚期常 出现消化道 出血 、 肝性脑病 、 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肝硬化病情复杂 , 迁延难愈 , 病死 率高, 是我 国常见疾病和主 要死 因之一 , 西医至今尚无特 效治疗 。 根据肝硬化的临床表 现 , 可归属 中医 ” 胁痛 ” 、 ” 黄疸 ” 、 ” 积聚 ” 、 ” 鼓胀 ” 等病证 的范畴 。 近年 来 , 中医药在防治肝硬化 方面取得 了重大成就 , 近期 生存 率及 生存质量有所提 高, 在, 临 来上 的应用也在不断发展 , 显 示 了其 良好 的前景 , 较 西 医治疗具有较 大的潜力及优势。
名中医治肝硬化
名中医治肝硬化(臌胀)十三个秘方治肝硬化(臌胀)秘方(13首)46.1软肝煎【来源】邓铁涛,《名医治验良方》【组成】太子参、鳖甲(醋炙)各30克,白术、茯苓各15克,楮实子、菟丝子各12克,萆薢18克,丹参10克,甘草6克,土鳖虫3克(研冲)。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土鳖虫烘干研成细末。
水三碗,入鳖甲先煎半小时,纳诸药煎至1碗,冲服土鳖虫末二分之,渣再煎服。
【功用】健脾护肝补肾,活血化癥软坚。
【方解】肝硬化属中医癥瘕、臌胀范畴,病因不一,病理复杂,但不外乎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以致气血痰水瘀积于腹内而成。
故方中以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太子参补而不燥,气阴双补,甚为合宜;楮实子擅治水气蛊胀,配菟丝子补肝而益肾,此乃虚则补其母之意;丹参一味,功同四物,养血活血;土鳖虫、鳖甲皆灵动之物,活血软坚化癥;萆薢则助四君以祛湿健脾。
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养肝补肾、活血化癥软坚之功。
【主治】肝硬化。
【加减】酒精性肝硬化加葛花10克;肝炎后肝硬化加黄皮树叶30克;门脉性肝硬化加炒山甲10克;牙龈出血,加紫珠草或仙鹤草30克;阴虚无湿者去萆薢,加山药15克,石斛12克。
【疗效】在长期临床应用中,屡用屡验,疗效颇著。
46.2育阴养肝汤【来源】钟一棠,《名医治验良方》【组成】生地15克,白芍、枸杞子、女贞子、制首乌各20克,丹皮15克,丹参20克,茜草15克,炙鳖甲或龟板20克。
【用法】每日1剂,每剂煎两次,头煎用冷水2碗(约1000毫升),先浸泡20分钟,煎至大半碗(约300毫升)滤出,二煎加水600毫升左右煎至300毫升,下午2~3时,上午7~8时分服。
【功用】育阴养肝,化瘀消癥。
【方解】本病大多在肝炎后形成,病程日久,肝之阴血不足,肝失所养,故时有胁肋隐痛或不舒;血郁气阻,致癥积不散,肝趋硬化,脘腹胀满,血不上荣,津不上承,症见面色晦滞少华,头晕神疲咽干;阴虚有内热则舌嫩红,少苔,脉弦细。
正虚邪恋,本虚标实,以虚为主。
肝硬化病中医治疗六法
化 的各 个 阶段 不 同 , 药也 需 区 别 。 现 归纳 为 下 列 用
4法 。
脾 胃 , 阳不 升 的病 证 。 临床 表 现 为 腹 胀 、 脾 便溏 、 呕 恶 胸 痞 、 欲 不 振 、 苔 白腻 等 。 常用 药 有 苍 术 、 食 舌 白 蔻仁 、 佩兰 、 仁 、 砂 茯苓 、 苓 、 泻等 。 茱 泽
水 停 而肿 胀尿 少 。故 治疗 上 亦有 化 湿 、 利湿 、 水 不 逐 同 。现 归 纳下 列 3法 。 3 1 化 湿祛 湿 法 . 用 于肝 硬 化期 间 湿邪 阻 滞 , 内困
肝 为气 血 调 节之 所 , 肝藏 血 而心 行 血 , 肝郁 则 气
滞, 气滞则血瘀 , 瘀血 阻塞 肝络是 肝硬化 的主要 病
阻塞 , 血不 循 经所 谓 食 道 胃底 或 直 肠 静 脉 丛 破 裂 出 血 的病 症 。 临床 上常 见大 量 呕 吐血 或便 血 。常用 药 有 三七 、 金 、 大 黄 、 节 、 黄 炭 、 灵 脂 、 根 郁 熟 藕 蒲 五 茜 炭 、 炭 或 成药 云南 白药等 。 血余
Si ppr c sf r lV r c r ho i y wa xa oa he o i e i r ss b y ofTCM h r y t e ap
张 正 习 , 新 林 胡
( 安化 县 第 二人 民医 院
湖南
安化
4 32 15 2)
【 要 ] 作者根据 肝硬 化 的病 因病机和 正虚邪 实的特 点 , 出治疗本病 的 6法 , 摘 归纳 即疏肝 气 , 消瘀 血 , 水湿 , 气血 、 祛 益 调
脾 胃 、 肝 肾 , 对 其 用 药机 理 分 别 进 行 了 阐述 。 补 并 关键 词 : 肝硬 化 ; 医治 疗 ; 肝 气 ; 中 疏 消瘀 血 ; 水 湿 ; 气 血 ; 脾 胃 ; 肝 肾 祛 益 调 补
治肝硬化的中药方
45快乐养生 2012.09治肝硬化的中药方爸爸患肝硬化好几年了,每次看他痛起来我都心疼,到处打听治疗方法,听一个老中医说了一个方剂:党参、黄芪各25克,薏仁、山药、白扁豆、虎杖、白花蛇舌草各30克,丹参、当归尾、白术各20克,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生甘草各10克。
吃了7剂后已经有所缓解。
重庆忠县 梅素雅小白菜治荨麻疹我患荨麻疹多年,吃药、打针效果不明显。
后有一老朋友授以偏方:小白菜500克,洗净泥沙,甩干水分,每次用3~5棵在患处搓揉,每天早晚各1次,只3次可痊愈。
请问这个方法可靠吗?四川绵阳 宋离爽时起,遇风易发,故中医名“瘾疹”,或俗称风团、风疙瘩。
祖国医学认为,荨麻疹主要是风、湿、热邪蕴于肌肤所致,或因血热又感外风而发病。
小白菜,又名“不结球白菜”(区别于大白菜)、青菜、油菜,是广生于我国南北各地的绿叶蔬菜。
中医认为,小白菜性平味甘,有解热除烦、利水散结、健胃通肠、行气祛淤等功效。
小白菜具有较高的食疗价值,适用于消渴、心烦、肺热咳嗽、食少便秘、丹毒、漆疮等症。
由于小白菜中含矿物质和维生素十分丰富,尤其富含抗过敏的维生素A原、维生素C、维生素B等,对过敏性疾病有辅助治疗效果。
用小白菜搓揉涂擦皮肤,菜汁生用对局部有凉血消肿、解毒止痒功效。
荨麻疹患者瘙痒难忍时,使用上法可能起到一定止痒、消肿作用。
不过,小白菜外用治荨麻疹,目前未见有临床报道,其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
本方因无副作用,操作简单,患者可以试用。
如果数次无效,还是应选择常规的抗过敏药物治疗。
(点评者: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 蒲昭和)肝硬化属中医“臌胀” 等范畴,多因湿热邪毒或虫蛊、嗜酒日久伤肝,引起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导致气、血、水液代谢失常所致。
肝硬化多属本虚标实,中医治疗常讲求“扶正驱邪”并举。
古人有“治肝当先实脾”之说,本方配伍符合这一主旨。
方中党参、黄芪、白术、甘草能补中益气,扶持正气以助化水湿、推动气血运行;薏仁、山药、白扁豆均有健脾化湿、利水消肿等功效,山药还兼益气养阴(肝病最忌伤阴),补肺益肾,三味合用能祛湿又不伤正,对脾虚泄泻、食少浮肿有良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硬化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肝硬化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肝病,中医在治疗肝硬化方面强调标本兼治,通过长时间的研究,中医对于治疗肝硬化有一定的效果,虽说中医在治疗方面强调标本兼治的效果,但是对于广大的肝硬化患者,特别是肝硬化完全患者来说,中医治疗过程中所需要的疗程较长。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肝硬化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中医辨证治疗:
1、气滞湿阻
症状:腹大胀满,按之不坚,腹部青筋暴露,两胁胀痛,食欲不振,食后作胀,肢体困倦,小便短少。
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则:疏肝理气,健脾除湿。
方药:柴胡舒肝散合胃苓汤加减:白芍、厚朴、苍术、柴胡、陈皮、川芎、枳壳、茯苓、大腹皮、香附、泽泻、肉桂。
2、气滞血瘀
症状:腹大坚满,青筋暴露,胁下肿块刺痛,面色黎黑,皮肤可见丝纹状血痣,手掌赤痕,口干渴,但欲漱口而不欲咽下,大便色黑,唇色紫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下静脉曲张。
脉细涩。
治则:活血化瘀,利水消胀。
方药:调营汤加减:莪术、大黄、当归、赤芍、三棱、川芎、枳壳、茯苓、大腹皮、元胡、瞿麦、桑皮、红花。
3、湿热蕴结
症状:腹大坚满,脘腹撑急胀痛,烦热口苦,渴而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舌尖边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则: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方药: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黄连、厚朴、半夏、猪苓、大黄、泽泻、茯苓、黄芩、陈皮、茵陈、枳壳、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