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联第一个实验
互联网40年大事记
互联网40年大事记起源于1969年的阿帕网(Arpanet),互联网即将走过40年的历史。
在这40年间,互联网得到长足发展,但同时也经历过低迷。
以下为互联网40年大事记:1969年:9月2,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实验室里完成了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试验,即阿帕网(Arpanet)。
10月29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与坦福研究所实现首次网络连接。
1970年:阿帕网在美国东海岸地区建立了首个网络节点。
1972年:雷·汤姆林森(Ray Tomlinson)引入电子邮件功能,并选择@符号标记电子邮件地址。
1973年:阿帕网建立了首个全球节点,地点位于英格兰和挪威。
1974年:温顿·瑟夫(Vint Cerf )与鲍勃·卡恩(Bob Kahn)开发了TCP通讯协议,后演变为TCP/IP,1983年1月1日成为国际标准。
1983年:域名系统(DNS)被提上日程,一年后,.com、.gov和.edu域名被启用。
1988年:首个互联网蠕虫“莫里斯“(Morris)爆发,感染数千台计算机。
1989年:量子计算机服务公司(即AOL)为Macintosh和Apple II两种型号的计算机提供网络接入服务。
1990年: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开发了远程控制计算机的方法,万维网(WWW)诞生。
1993年: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与伊利诺斯大学的同事开发了首款图形Web浏览器Mosaic。
1994年:安德森与Mosaic团队成立公司,开发首个商业化浏览器Netscape。
1995年:亚马逊网站开张营业。
1998年:谷歌成立。
1999年:Napster普及了音乐共享。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
2002年:全球网民数量超过5亿。
2004年:社交网站Facebook诞生。
2005年:视频网站YouTube诞生。
网络互联实验报告
《网络互联技术》实验报告姓名陈衍席院(系) 数学与计算机专业网工二班学号**********指导教师桂兵祥实验1 跨交换机VLAN实现一.实验目的理解跨交换机之间VLAN的特点。
二.背景描述假设某企业有两个主要部门:销售部和技术部,其中销售部门的个人计算机系统分散连接,他们之间需要相互进行通信,但为了数据安全起见,销售部和技术部需要进行相互隔离,现要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来实现这一目标。
三.技术原理Tag Vlan是基于交换机端口的另外一种类型,主要用于实现跨交换机的相同VLAN内主机之间可以直接访问,同时对于不同VLAN的主机进行隔离。
Tag Vlan遵循了IEEE802.1q 协议的标准。
在利用配置了Tag vlan的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在数据帧内添加4个字节的802.1q标签信息,用于标识该数据帧属于哪个VLAN,以便于对端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帧后进行准确的过滤。
四.实现功能使在同一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能跨交换机进行相互通信,而在不同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不能进行相互通信。
五.实验设备S2126G(两台)、主机(3台)、直连线(4条)六.实验拓扑实验时,按照拓扑图进行网络的连接,注意主机和交换机连接的端口。
七.实验步骤SwitchA#configure terminalSwitchA(config)# vlan 10SwitchA(config-vlan)# name salesSwitchA(config-vlan)#exitSwitchA(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5SwitchA(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验证测试:验证已创建了Vlan 10,并将0/5端口已划分到Vlan 10中。
SwitchA#show vlan id 10 !查看某一个VLAN的信息步骤1.在交换机switchA上创建Vlan 20,并将0/15端口划分到Vlan 20中。
互联网发展史
互联网发展史前言互联网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深深融入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类的沟通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娱乐方式。
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本文将为您介绍互联网的发展史。
1960年代 - 1980年代:互联网的起步互联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政府为了实现信息共享和研究合作,开始研发一种可以连接各个计算机的网络。
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建立了第一个计算机网络ARPANET,该网络最初是由4个节点组成,它们位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斯坦福研究所(SRI)、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和犹他大学(Utah)。
1973年,贝尔实验室的研究员发明了以太网技术,为互联网的扩展和发展关键之一。
1983年,互联网的TCP/IP协议成为标准协议,为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0年代:互联网的商业化1990年代是互联网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被称为互联网的商业化时期。
1991年,互联网的第一个网站诞生,那是设立在瑞士日内瓦的CERN研究所的网站。
此后,互联网用户的数量开始快速增长。
1994年,互联网上的第一个在线购物网站亚马逊成立,这标志着互联网成为商业活动的重要渠道。
同年,网景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商用浏览器Navigator,浏览器的发展大大推动了互联网的普及。
2000年代:Web 2.0时代的到来进入21世纪,互联网进入了另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被称为Web 2.0时代。
Web 2.0时代的特点是用户参与度增加,用户可以自由创作和分享内容。
2004年,谷歌推出了基于网络的邮件服务Gmail,它提供了大量的存储空间和强大的搜索功能,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邮件服务之一。
此外,社交网络也开始风靡,Facebook在2004年创立,成为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之一。
当代: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计算机网络实验内容
实验一双绞线线缆的制作一、实验目的了解双绞线的特性与应用场合,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掌握TCP/IP的设置方法。
二、实验环境6-605微机室,所用机子能上互联网。
RJ-45头若干、双绞线若干米、RJ-45压线钳一把、测试仪一套。
三、相关理论实验使用双绞线是5类线。
由8根线组成,颜色分别为:【橙白,橙】,【绿白,绿】,【蓝白,蓝】,【棕白,棕】(2)RJ-45连接器和双绞线线序RJ45水晶头由金属片和塑料构成,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引脚序号,当金属片面对我们的时候从左至右引脚序号是1-8, 这序号做网络联线时非常重要,不能搞错。
工程中使用比较多的是 T568B 打线方法,线序如下:直通线:(机器与集线器连)1 2 3 4 5 6 7 8A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B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交叉线:(机器直连、集线器普通端口级联)1 2 3 4 5 6 7 8A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B端: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四、实验内容1.一般直通双绞线的制作2.测试一般直通双绞线的导通性3. 设置TCP/IP五、实验步骤5.1、制作双绞线1.仔细阅读实验文档,决定实验环境中需要制作的网线的类型和需要使用的线序。
2.按以下步骤制作网线(1人制作一根网线):(1)抽出一小段线,然后先把外皮剥除一段(2)将双绞线反向缠绕开(3)根据标准排线(注意这里非常重要)(4)铰齐线头(注意线头长度)(5)插入插头(6)用打线钳夹紧(7)用同样方法制作另一端3.使用测试仪测试连接逻辑正确与否,断路导致无法通信,短路可能损坏网卡或集线器。
5.2、TCP/IP设置方法1.win2000及winXP系统:先进入控制面板,再进入“网络连接”(或“网络与拨号连接”)窗口,单击“本地连接”右键,选择“属性”,进入设置窗口。
(或者右键单击桌面“网上邻居”属性,再单击“本地连接”右键,选择“属性”,进入设置窗口。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一:双绞线的制作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实验报告(实验1)实验人:学号:日期:院(系):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专业(班级):实验题目:实验一:双绞线的制作一. 实验目的1、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和制作工艺;2、掌握双绞线的接线标准T568A、T568B;3、掌握双绞线的检测方法,了解常见的连接方式;4、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外观,基本构造;5、了解小型局域网的组建方式。
6、掌握TCP/IP协议的设置方法。
二. 实验环境(工具)1、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服务器、无线网络设备、光纤收发器等;2、制线工具:压线钳、测线仪、双绞线、RJ-45头等;3、Windows2000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多台。
三. 实验步骤1、双绞线的制作:1.1根据需要,取相应长度(≦100M)双绞线一根,用压线钳剥去15-20mm 的外皮,如图1所示:图1 将双绞线剥去15-20mm 的外皮在这个步骤中需要注意的是,压线钳挡位离剥线刀口长度通常恰好为水晶头长度,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剥线过长或过短。
若剥线过长看上去肯定不美观,另一方面因网线不能被水晶头卡住,容易松动;若剥线过短,则因有保护层塑料的存在,不能完全插到水晶头底部,造成水晶头插针不能与网线芯线完好接触,影响线路的质量。
1.2按照T568B标准将相互缠绕在一起的线缆逐一解开并把几组线缆依次地排列好并理顺,排列的时候应该注意尽量避免线路的缠绕和重叠;图2 按T568B标准理线通常双绞线的制作有二种接线标准,即EIA/TIA布线标准中规定的T568A和T568B标准。
其中,T568B标准是100M局域网中常用的接线方式。
T568B标准如下图表所示:脚位 1 2 3 4 5 6 7 8颜色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褐白褐表1-1-2 T568B标准T568A标准如下图表所示:脚位 1 2 3 4 5 6 7 8颜色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褐白褐表1-1-3 T568A标准1.3 把线缆依次排列好并理顺压直之后,应该细心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把线缆顶部裁剪整齐。
1969年10月29日22点30分 互联网诞生
回顾历史:1969年10月29日22点30分互联网诞生2009-10-28 23:27:50来源: 网易科技报道编者按:互联网发展到现在,已经走过了40年,时间虽然很短,但发展速度却非常快、对社会的变革意义也非常巨大。
或许正因为发展太快,关于互联网起源的谜团也很多,首先当然就是互联网到底是何时诞生的呢?互联网诞生于1969年,具体生日日期却有两大派别:“9月2日派”认为克兰罗克(L.Kleinrock)教授实现了两部电脑的连接,即阿帕网的诞生;而“10月29日派”则强调只有两台主机之间实现了通讯,才算是互联网的真正“生日”,我们认同后者。
因特网起源于阿帕网,阿帕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第一节点与斯坦福研究院(SRI)第二节点的连通,实现了分组交换网络的远程通讯,才是互联网正式诞生的标志,当时准确的时间是1969年10月29日22点30分。
以下是《电脑报》在2000年4月17日的一篇文章,回忆了1969年10月29日互联网是如何一步一步诞生的:经天纬地的互联网络,究竟诞生于哪一刻?业界历来有不同的说词。
1999年9月3日,中国首届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拉开序幕。
有媒体报导说,这是为了纪念互联网络诞生30周年。
据说在1969年9月3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雷纳德·克兰罗克(L.Kleinrock)教授实验室内,两部电脑成功地由一条5米长的电缆接驳并互通数据,在场大约只有20来人,这天就被视为网络网骨干网络诞生的日子。
若仅根据两部电脑在实验室内互联的资料,便断言互联网络诞生未免使人产生疑惑。
要知道,麻省理工学院(MIT)林肯实验室的拉里·罗伯茨(L.Roberts),在他尚未成为“阿帕网之父”前,就曾经主持过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远程联网实验。
他成功地将MIT一台TX-2小型电脑,以电话线传输和声音调制方式,连接到千里之外的加州圣莫尼卡,与另一台Q-32大型机实现了远程通讯,时间是1965年10月,只不过没有采用分组交换技术。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一网络基本概念及应用【实验目的】1.掌握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熟练掌握电子邮件E-mail的使用。
3.了解Internet的发展过程,掌握获取Internet资源的方法。
熟练掌握Internet搜索引擎Google、Y ahoo等的使用。
【实验环境】Windows 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具备Internet环境。
【实验重点及难点】重点学习掌握E-mail的使用以及通过Internet获取资源的方法。
【实验内容】【实验内容】1、记录下局域网结构(1)画出局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并详细标注各设备类型。
其中的方框代表诸如计算机和打印机之类的部件,并且用直线连接这些部件。
(2)在图表上用字母“S”标记服务器.用字母“W”标记工作站,用字母“P”标记打印机。
如不能确定其中的某个部件,就用字母“O”把它们标记为“其他”。
(3)记录下网络操作系统的类型和版本。
4)记录下网络接口卡的类型5、记录下网络的协议。
TCP/IP2、在因特网上创建一个免费的E-mail帐号(以雅虎网站为例)(1)打开因特网浏览器(2)登录到 ,然后主页出现在屏幕上(3)选中“电邮”图标(4)仔细阅读“雅虎服务协议条款”,选定“接受条款并注册”(5)填写用户名、密码及其它用户信息,然后选择“提交”(6)如果出现“注册成功”信息,则表示创建成功,你的E-mail地址即为用户名@。
如果提示错误,则根据提示重新填写信息。
(7)记录下你的电子邮件ID。
现在就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使用你的Y ahoo电子邮件ID来收发由电子邮件服务提供商提供的电子邮件。
3、使用因特网百科全书(1)打开因持网浏览器(2)登录到(3)在搜索对话框中,输入Client,然后选中Go!。
则webopedia屏幕显示出client 的定义(4)用自己的语言定义术语,如NIC。
在搜索对话框中,键入NIC,然后选中Go!。
则屏幕显示NIC(网络接口卡)的定义(5)从weboPedia中退出,并且关闭因特网浏览器实验二网络标准和OSI模型的理解【实验目的】1. 了解网络标准化组织。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 第1章 网络基础实验
实验思考题
▪ 通过本实验,你的体会是什么? ▪ 思考如果你的计算机要连接到互联网,需要哪些网
络参数? ▪ 思考什么时候使用直通线,什么时候使用交叉线。 ▪ 什么是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和全局配置模式? ▪ 根据家中的无线路由器说明和步骤,配置无线网络。 ▪ 配置PC-B防火墙,同时阻止PC-A访问PC-B的
第1章 网络基础实验
1
实验简要介绍
▪ 本章实验是学生接触计算机网络的基础实验。
▪ 通过本实验,实验者能够: ➢ 了解常见的计算机网络设备; ➢ 了解网络中心布局和规划; ➢ 掌握网络基本命令的使用; ➢ 掌握网线的制作和使用网线实现两台计算机通信; ➢ 掌握使用交换机组建小型局域网; ➢ 掌握如何组建无线网络。
6
实验步骤
▪ 参观网络中心,认识常用的网络设备 ▪ 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 ▪ 制作双绞线 ▪ 运行Packet Tracer软件,在逻辑工作区放入一台交
换机和一台工作站PC,配置交换机,组建小型交换 网络 ▪ 配置PC的IPv4地址并验证连通性,配置PC的无线 网卡,配置无线路由器,使用手机登录到无线网络 ▪ 配置主机PC-B的防火墙,测试防火墙是否生效,配 置R1为SSH Server,在R2上远程SSH登录R1,在 PC上远程SSH登录R1
• 客户机预装WindowsXP或Windows 7 • 服务器预装Windows2003及以上系统 • 无线路由器 • 手机
• 实验所需软件
• packet tracer6.2
4
实验原理
▪ 通过让学生参观学校网络中心,对网络有个初步认 识,帮助学生认识计算机网络以及了解网络设备。 通过网络基本工具的使用,能够使用网络工具诊断 常见的网络故障,理解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 并学会网线的制作。通过交换机组建局域网,帮助 学生掌握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对计算机网络有具体 的认识。
ip网络实验报告
ip网络实验报告IP网络实验报告引言:IP网络是当今世界上最为普遍使用的网络协议之一,它是互联网的基础。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IP网络的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IP网络,了解IP协议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IP地址的分配和路由的配置。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了一台路由器和多台计算机,通过交换机连接在一个局域网中。
每台计算机都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
三、实验步骤1. IP地址的分配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为每台计算机分配一个唯一的IP地址。
通过在路由器上配置DHCP服务器,我们可以实现IP地址的自动分配。
在实验中,我们将路由器的IP地址设置为192.168.1.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然后,我们在每台计算机上配置DHCP客户端,使其自动获取IP地址。
通过这样的设置,每台计算机都能够获得一个唯一的IP地址。
2. 路由器的配置路由器是连接不同网络的关键设备,它负责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标地址。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在路由器上配置路由表,以便正确地转发数据包。
通过在路由器上使用命令行界面,我们可以添加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是由管理员手动配置的,而动态路由是由路由器自动学习和更新的。
通过配置路由器,我们可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3. 数据包的传输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在计算机之间发送数据包来测试IP网络的工作情况。
通过使用ping命令,我们可以向目标IP地址发送数据包,并观察是否能够成功收到回复。
这样的测试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网络连接是否正常,并找出潜在的问题。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搭建了一个IP网络,并进行了数据包的传输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计算机之间无法互相通信。
经过排查,我们发现是由于路由器的路由表配置不正确导致的。
通过添加正确的路由规则,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实现了所有计算机之间的正常通信。
互联网的发展史
互联网40年峥嵘历程
互联网的发展史
互联网40年峥嵘历程
互联网的发展史
互联网40年峥嵘历程
互联网的发展史
互联网40年峥嵘历程
互联网的发展史
互联网40年峥嵘历程
互联网的发展史
互联网的发展史
互联网的发展史
互联网的发展史
互联网的发展史
互联网的发展史
互联网的发展史
互联网的发展史
互联网的发展史
互联网的发展史
互联网的发展史
互联网的发展史
互联网的发展史
互联网的发展史
互联网的发展史
互联网的发展史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8
互联网的发展史
互联网的发展史
互联网40年峥嵘历程 1970-1979年
1970年 阿帕网在美国东海岸建首个网络节点 1970年的ARPANET(阿帕网)已初具雏形,并且开始向非军用部门开放, 许多大学和商业部门开始接入,同时阿帕网在美国东海岸地区建立了首个 网络节点。 1971年 Email程序的诞生 1971年,受雇于BBN公司的雷.汤姆林森(RayTomlinson)发明了通过 分布式网络发送消息的E-mail程序。最初的程序由两部分构成:同一机器 内部的E-mail程序“SNDMSG”,就是发信(SeNDMeSsaGe)的意思; 一个实验性的文件传输程序(CPYNET)。SNDMSG是一个在PDP-10s (一种老掉牙的计算机)上运行,方便程序员和研究人员互相传送信息的 程序。它跟我们现在所熟识的E-mail有很大的差别:SNDMSG只能在本地用户可以创 建一个文本文件,然后把它发送到同一机器上的另一个指定的“邮箱”里 去。就好像一个人把它的钱包从左边上衣的口袋拿到右边的上衣口袋一样。 1972年 @符号开始标记电子邮件地址并进入互联网应用 1973年 BobKahn与VintCerf开发TCP协议
网络互联技术(实践篇)
实验49利用TFTP升 级交换机操作系统
实验50利用TFTP升 级路由器操作系统
实验51利用ROM方式 重写交换机操作系统
实验52利用ROM方式 重写路由器操作系统
实验53利用 TFTP备份还 原交换机配
置文件
实验54利用 TFTP备份还 原路由器配
置文件
作者介绍
这是《网络互联技术(实践篇)》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网络互联技术(实践篇)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目录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企业
技术
网络
技术
路由器
实验
网络
网络
网络工程
文档 交换机
配置
技术
单元
备份
路由
利用
访问
设备
内容摘要
《网络互联技术(实践篇)》一书是从数百个来自企业的网络工程项目中,筛选出54份典型网络工程项目文 档整理而成。整理后的文档成为教学中使用的标准实验、实训文档,帮助读者学习网络专业实践技术,了解企业 真实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全书包括交换网络工程文档12份、路由网络工程文档8份、网络安全工程文档13份、 WLAN工程文档9份、WAN网络工程文档6份,以及网络设备系统升级和备份文档6份。
读书笔记
这是《网络互联技术(实践篇)》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网络互联技术(实践篇)》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目录分析
实验1查看交换 1
机基本配置
实验2配置交换 2
机基本信息
网络双机互联实验报告
网络双机互联实验报告1. 引言网络双机互联实验是一种模拟了网络环境中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过程的实验。
通过此实验可以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中的基础知识,包括IP地址设置、子网划分、路由配置等内容。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实验所用工具以及实验步骤和结果。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模拟网络环境,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互联通信。
具体目标如下:1. 学习和理解IP地址的设置方法和规则;2. 理解子网划分的原理和方法;3. 掌握路由器的配置和使用;4. 能够完成两台计算机之间的互联通信。
3. 实验工具本实验使用了以下工具:1. 虚拟机软件:VMware Workstation;2. 操作系统:Ubuntu 20.04;3. 计算机网络模拟软件:GNS3。
4. 实验步骤4.1 网络拓扑设置1. 在VMware Workstation中创建两个虚拟机,分别命名为A和B,并分别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 虚拟机A:IP地址为192.168.1.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虚拟机B:IP地址为192.168.1.2,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2. 在GNS3中创建两个路由器,分别命名为R1和R2,并配置两个路由器的接口和IP地址。
- R1的接口Fa0/0:IP地址为192.168.1.254,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R2的接口Fa0/0:IP地址为192.168.2.254,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3. 设置两台虚拟机和两台路由器的连接方式。
将虚拟机A连至R1的Fa0/0接口,虚拟机B连至R2的Fa0/0接口。
4.2 路由器配置1. 打开GNS3中的R1路由器的终端窗口,并进入特权模式。
R1> enable2.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并配置R1的路由信息。
R1configure terminalR1(config)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1.2这里的路由信息表示将目的网段192.168.2.0/24通过下一跳地址192.168.1.2发送出去。
互联网上的第一次事件
第一次大规模网络商业行动
1998年6月,“世界杯”期间,中国各大网络公司以此为契机,发动第一次大规模网络 商业行动。“四通利方”是最为活跃的中文网站,专门组织了“翻译”班子,利用在世界各 地的网络记者,以最快速度向回发稿。国中网丰富、迅速、独家的最新报道引得国内 媒体纷纷选登,访问网民一天高达上百万人次。大量国内外大公司成为网络广告赞助 商,使网络公司首次品尝了网络带来的直接利益。
1994年,由NCFC生理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协办的APNG(亚太地区网络 工作组)年会在清华大学召开。这是国际Internet界 在中国召开的第一次亚太地区年会。
第一次网上会诊:
1995年3月初,清华大学92级女生、21岁的朱令突患疑症,陷入昏迷状态, 生命垂危,3 月15日住进北京协和医院,朱令中毒原因始终未能查出。朱令 的高中同学、北京大学力学系92级学生贝志诚和几个同学一起将报刊上发 表的关于朱令病症的报道译成英文,通过Internet向世界发信,进行全球医 学专家远程会诊,这也是我国首次网上医疗会诊、救助行动。信发出仅3小 时,就收到回信,世界各地陆续回信1500多封,30%的信认为是“铊” 中 毒,为抢救赢得了时间。
Joe McCambley带来了网络上的第一条横幅广告。该广告于1994年10月在 上线,由AT&T赞助,宣传了7家艺术博物馆。对比今天花样百出的横幅广告,这条广告的 内容非常简单,只有“你的鼠标点过这里吗?”几个大字。
eBay(那时候还叫AuctionWeb)上的第一单交易在1995年完成,物品是一个坏掉的激光 指示器,成交价是14.83美元。购买者告诉网站创始人Pierre Omidyar自己专门收集坏掉 的激光指示器。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IHEPNET与互联网络的连 通,迈出了中国和世界各地数百万台电脑的共享信 息和软硬件的第一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也因 此而成为我国第一家进入Internet的单位。
实验一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与TCPIP协议配置
实验一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与TCPIP协议配置1.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要学习和理解网络,了解常用网络命令与TCP/IP协议配置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本实验将详细介绍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和TCP/IP协议的配置,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网络基础知识。
2.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2.1 ping命令ping命令用于测试网络连接和检测网络故障。
它发送一个ICMP回显请求给目标主机,并等待该主机回送一个ICMP回显应答。
通过观察返回的结果,可以判断网络是否畅通以及目标主机是否可达。
2.2 tracert命令tracert命令用于跟踪数据包在网络上的路径。
它通过向目标主机发送一系列的数据包,并观察使用不同路由器的传输时间,从而确定数据包在网络中的行进路径和传输过程中的延迟。
2.3 ipconfig命令ipconfig命令用于查看和配置网络接口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信息。
通过执行ipconfig命令,可以获取当前主机的网络配置信息,用于网络故障排查和网络参数配置。
2.4 netstat命令netstat命令用于显示网络统计信息和连接状态。
通过执行netstat命令,可以查看当前主机打开的网络连接、监听的端口以及网络传输的统计信息,如传输速率、错误率等。
2.5 nslookup命令nslookup命令用于进行域名解析查询。
通过执行nslookup命令,可以将一个域名解析为对应的IP地址,或将一个IP地址解析为对应的域名,从而帮助用户了解主机名和IP地址的对应关系。
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中最常用的一种网络协议。
在使用TCP/IP协议进行网络通信时,需要进行相关的配置。
3.1IP地址配置在TCP/IP协议中,IP地址是唯一标识主机的地址。
在进行网络通信之前,需要为每个主机配置一个IP地址。
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通过控制面板的网络和Internet设置,选择网络连接,然后选择“属性”来进行IP地址配置。
网络互联实训报告
网络互联实训报告一、实训背景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互联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本次网络互联实训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强学生对网络互联技术的掌握,提升其实际能力和应用水平。
二、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1.培养学生对网络互联技术的掌握能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2.加强学生的实践经验,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水平。
3.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掌握并运用前沿的网络互联技术。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网络互联基础概念:对网络互联的定义、网络的组成要素和网络互联协议进行解析。
2.网络互联硬件:学习路由器、交换机、网卡等网络互联硬件设备的基础配置和管理方法。
3.网络互联软件:学习TCP/IP、FTP、HTTP等网络互联软件的使用和管理方法。
4.网络互联安全:学习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掌握网络攻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5.实践操作:针对常见的网络互联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操作实践,如配置网络路由器、设置网络拓扑、设置子网等。
四、实训收获通过本次网络互联实训,学生们掌握了网络互联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加强了对网络互联设备和软件的认识和使用,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水平。
同时,学生们也进一步了解到了网络互联技术的发展前景和应用场景,对未来进行职业规划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启示。
五、总结本次网络互联实训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学生们掌握网络互联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是锻炼其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精进自己,不断拓宽视野,为推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络实验报告⽬录⼀、数据报⽂分析 (1)1.实验环境 (1)2.实验过程 (1)1)⽹络命令学习 (1)2)软件学习 (4)4.实验总结 (6)⼆、最简⽹络互连 (6)1.分组及实验任务 (6)2.实验环境 (6)3.实验过程 (7)4.问题解答 (9)5.实验总结 (10)三、路由实验 (10)1.分组及实验任务 (10)2.实验环境 (10)3.实验过程 (10)4.问题解答 (13)5.实验总结 (13)⼀、数据报⽂分析1.实验环境使⽤的设备为A4-交换机-A52.实验过程1)⽹络命令学习点击“开始”→“运⾏”,输⼊cmd回车,打开的是dos的命令窗⼝,在命令⾏中输⼊ipconfig命令,查看计算机当前的IP地址、⼦⽹掩码和默认⽹关。
添加上参数,输⼊ipconfig /all 记录本地连接中IP地址,MAC地址(Physical Address),⽹关(Default Gateway)等信息。
在命令⾏下输⼊route print命令,查看本机上路由表信息。
输⼊arp –a 命令,查看本地⾼速缓存中IP地址和MAC地址的信息。
相邻的两位同学组成⼀组,输⼊命令ping对⽅IP地址。
测试当前主机到⽬的主机的⽹络连接状态。
再次输⼊arp –a 命令,查看本地⾼速缓存中IP地址和MAC地址的信息,并记录下来。
2)软件学习点击菜单栏中的“capture”→“Interfaces”,查看⽹络接⼝的当前状态。
在相应的接⼝后⾯点击“start”,即可开始抓包。
点击菜单栏的“capture”→“stop”即可停⽌抓包。
点击菜单栏的“capture”→“option”,在过滤器Capture Filter栏输⼊etherproto 0x0806 or ip proto 1,表明只抓取ARP和ICMP数据。
点击“start”,开始抓包,在dos命令⾏下输⼊命令(ping+对⽅IP),观察抓到的包,点击菜单栏的“capture”→“stop”停⽌抓包。
实训1:组建小型局域网
实训1:组建小型局域网一、实验场景描述(也可以自行设计场景,具体请咨询辅导教师)利用一台型号为2960的交换机将2台PC机互联组建一个小型的局域网,分别设置PC 机的IP地址。
验证PC机之间可以互通。
二、实训内容掌握交换机的基本信息的配置与管理。
掌握交换机的带内管理与带外管理的方式。
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管理交换机属于带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不占交换机的网络端口,第一次配置交换机必须利用Console端口进行配置。
通过远程telnet,拨号等方式属于带内管理。
三、实训要求1.熟悉交换机的基本设置方法2.进行交换机全局配置和命名3.设置主机IP4.验证网络连通性实训2-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一、实训场景描述(也可以自行设计场景,具体请咨询辅导教师)某公司新进一批交换机,在投入网络以后要紧系初始配置与管理,作为网络管理员,对交换机进行基本的配置与管理。
二、实训内容掌握交换机的基本信息的配置与管理。
掌握交换机的带内管理与带外管理的方式。
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管理交换机属于带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不占交换机的网络端口,第一次配置交换机必须利用Console端口进行配置。
通过远程telnet,拨号等方式属于带内管理。
三、实训要求1.熟悉交换机的基本设置方法2.熟悉交换机配置的步骤与常用命令及各参数选项的含义3.配置交换机口令访问4.配置交换机远程访问接口5.保存交换机配置文件6.测试验证任务目标四、实训命令参考进入特权模式(enable)进入全局配置模式(configrue terminal)进入交换机端口视图模式(interface FastEthernet0/1)返回上一级模式(exit)直接返回到特权模式(end)帮助信息(?)命令简写(conf t)命令自动补齐(tab)快捷键(ctrl+c crtl+z)Reload重启修改交换机名称(hostname XXX)配置交换机端口参数(Speed duplex)查看交换机版本信息(show version)查看新生成效的配置信息(show run)实训3-交换机的Telnet远程配置一、实训场景描述(也可以自行设计场景,具体请咨询辅导教师)在办公室对机房交换机设备进行远程配置管理。
互联网的历史
互联网的历史1836年-- 电报诞生。
Cooke和Wheatstone为这个发明申请了专利。
这个发明和互联网有什么关系呢?她在人类的远程通讯历史上走出了第一步。
采用了用一系列点、线在不同人之间传递信息的Morse码,虽然速度还比较慢,但这和当今计算机通讯中的二进制比特流已经相差不远了。
1858年-1866年-- 跨海电缆诞生。
允许大西洋两岸之间实现直接快速的通讯。
她的重要性体现在:当今联系各大洲的枢纽仍然是海底光缆。
1876年--诞生。
Alexander Graham Bell 向世人展示了这个新发明。
她的意义在于:当今的Internet网络依然有很大程度上是架构在交换系统之上的。
Modem具有数模信号转换的功能,实现了计算机接入互联网的功能。
1957年-- USSR(前苏联)发射了的一颗人造卫星,她的重要性在于:在全球通讯领域迈出了第一步。
今天许多信息实际上都在通过卫星传输。
美国设立了与之竞争的ARPA机构(高级研究规划署),并作为国防部的一部分,为美国军方科技应用打下基础。
1962年 - 1968年-- 包交换网络(Packet-switching (PS) networks)诞生,她的意义在于:互联网就是基于包交换来传输信息的,这一点后面我们将会清楚地看到。
为实现网络信息传输安全提供了最大可能,这正是美国军方的本意。
数据被分成一个个小包传输,可以让他们经过不同路由到达目的地。
增加了对数据的窃听的困难(因为数据被分割成了包)。
路由冗余,提高可靠性。
即使某个路由中断,通讯依然可以保持。
网络可以经得起大规模的破坏(比如核子攻击,可以这也是冷战的产物)。
1969年-- 互联网诞生美国国防部授权ARPANET进行互联网的试验。
这件事的意义在于:先后建立了四个主Internet节点:UCLA大学(洛杉矶),紧接着是斯坦福研究所、UCSB(圣巴巴拉)和U(犹他州立)。
1971年-- 人们开始通过互联网交流。
互联网的起源
互联网的起源互联网,作为我们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人类的生活方式、经济运作以及社交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当时是在美国国防部的一项实验性研究中诞生的。
本文将介绍互联网的诞生背景、原始形态以及其对世界的革命性影响。
互联网的诞生背景可以追溯到冷战期间。
当时,美国一直试图寻求一种新的通信媒介,既能够快速传递信息,又能够抵抗被摧毁的风险。
这种通信媒介需要有去中心化的特性,即使部分网络被摧毁,其他部分仍然能够继续工作。
于是,ARPA(美国高级研究局)在1969年建立了一个名为ARPANET的项目,作为互联网的雏形。
最初的ARPANET是一个小规模的计算机网络,只连接了四个主要的研究机构。
这四个机构分别是:斯坦福研究所、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以及麻省理工学院。
ARPANET的目标是让这些研究机构之间共享信息资源,以便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
ARPANET的关键创新之一是分组交换技术。
这种技术将信息分割成小的数据包,并通过网络传输。
这种分割的方式使数据传输更加高效,同时也使网络更加强大和可靠。
此外,ARPANET还引入了一种称为“路由器”的设备,用于帮助数据包在网络上的传输。
随着时间的推移,ARPANET不断发展壮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机构和研究人员加入。
然而,直到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才真正成为全球范围的现象。
这一转变得益于一系列的重要技术突破和商业化的发展。
其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之一是1989年的万维网发明。
英国物理学家蒂姆·伯纳斯-李开发了万维网,这个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的系统在互联网上连接了各种文档和资源,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在线交互体验。
万维网的发明被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大里程碑,它开启了广告、电子商务、社交媒体等互联网应用的新时代。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教育、政治和社交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互联技术学号___152055107___ 姓名__程立___ 实验机IP__7.168.3.1_实验机MAC地址_____________ 日期__2017.12_
实验目的:
掌握交换机的Console口配置。
实验内容:
1、安装超级终端软件,登录交换机。
2、安装eNSP模拟软件,启动交换机模拟软件。
3、给console口设置密码。
4、给交换机VLAN配置IP,给计算机配置IP。
5、设置Telenet登录的口令。
6、通过Telenet登录交换机。
心得体会:
一、软件信息:
华为ensp v1.2.00.B380
二、配置步骤:
1、打开ensp,按照如图画出拓扑结构
2.pc设置:
3、交换机配置端口类型:
进入sw1写:
<Huawei>system-view (回车)
(新建vlan)
valn 3 (回车)
vlan4(回车)
[Huawei]int g0/0/1(回车)
[Huawei-GigabitEthernet0/0/1]port link-type access(回车)port default vlan 3(端口放到VLAN3)
接着写:
[Huawei]int g0/0/2(回车)
[Huawei-GigabitEthernet0/0/2]port link-type access(回车)把0/0/2配置成access端口
port default vlan 4
配置交换机之间的线:0/0/3)
int g0/0/3
port link-type trunk (把线设置成trunk)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3 准许vlan通过trunk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4 准许vlan通过trunk
配置另一个交换机:
<Huawei>system-view (回车)(进入管理员系统)
[Huawei]int g0/0/1(回车)
[Huawei-GigabitEthernet0/0/1]port link-type access(回车)port default vlan 3(端口放到VLAN3)
[Huawei]int g0/0/2(回车)
[Huawei-GigabitEthernet0/0/2]port link-type access(回车)port default vlan 4
int g0/0/3
port link-type trunk (把线设置成trunk)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3 准许vlan通过trunk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4 准许vlan通过trunk
配置完了
测试:
vlan3 的pc有1和3
vlan4的pc有2和4
点开pc1 输入
ping pc3的IP(回车)
出现这样的就连通了。
====================================
拓展:不同vlan之间通信
vlan是二层中不能互相通信的,所以我们要经过三层才能相互通信。
具体设置:
在任意一个交换机中配置vlan的网关
int Vlanif 3
ip add 7.168.3.1 24
int Vlanif 2
ip add 7.168.2.1 24
这样就能不同vlan之间通信了。
vlan设置IP就像是虚拟端口设置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