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河油田增注工艺技术探讨

合集下载

八面河油田稠油井注采一体化管柱的适应性探讨(谭小林 147队)

八面河油田稠油井注采一体化管柱的适应性探讨(谭小林 147队)

八面河油田稠油井注采一体化管柱适应性探讨黄荆平谭小林(清河作业部试油147队)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注采一体管柱及配套技术在八面河油田稠油注蒸汽井中的适应性,该技术使用杆式泵配合一体管柱生产, 并开创性地使用普通油管代替隔热管, 应用氮气隔热注汽, 从而实现不动管柱进行注汽、采油、检泵、冲砂等作业。

减少了目前八面河油田传统注汽焖井换泵抽管柱采油的方式造成生产成本的增高, 经济效益变差的状况。

该技术的引进应用节约了作业费用, 缩短了作业时间, 节省了隔热管费用, 有效降低稠油生产成本。

关键词: 八面河油田;稠油;一体管柱;适应性;杆式泵;隔热;一、注采一体管柱引进应用的必要性1. 目前八面河油田常规热采存在的主要问题1.1 热量损失大常规热采在注汽结束后的间喷期,一般为3~5d 左右,由于该期间温度高,出于安全考虑不能及时进行作业,增大了油层热量损失,而这部分油层热量对吞吐效果至关重要,因而降低了热采井的吞吐效果,进而影响产油量;加之下泵抽管柱时要进行热洗,水温达不到,大大损失热量。

1.2 起下作业频繁常规热采需要两次作业,目前八面河稠油区块面138和面120常规热采流程为:作业(下隔热管柱)→注汽→焖井→放喷→作业(起出隔热管柱、下生产管柱和深井泵)→抽油;而注采一体管柱热采流程为:作业(下生产管柱和注采一次泵)→注汽→焖井→放喷→抽油。

从中可以看出,常规热采工艺相对于注采一体管柱工艺多一次作业程序,即起出隔热管柱、下生产管柱和深井泵。

1.3 无法克服常规压井带来的缺陷压井液将对地层造成冷伤害,吸收地层热量,降低稠油油藏吞吐效果并且造成井底污染;压井液容易造成油层堵塞,影响液体流入井内;大量的压井液从井中排出一般需要2~3d 的时间,增加了热采井的无效生产时率。

1.4 周边注气井作业进度影响常规热采不能保证热采井停喷时及时作业,如500m内有注气井,即使停喷也不能作业。

常规热采停喷至下泵作业一般需要10d 左右的时间,这大大降低了热注效率及措施增油量。

应用注氮技术提高八面河油田北区采收率

应用注氮技术提高八面河油田北区采收率
维普资讯
江 20 0 6年 O 3月









Junl fi ga erlu Un esyo tfadWokr o rao a hnP t em i ri f af n res Jn o v t S
第 l卷 9
第2 期
应 用注氮技术提 高八 面河油 田北 区采收 率
左朝 辉
(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 司清河采油厂 , 山东 寿光 221) 674
[ 要] 八面河油 田为稠油断块油藏, 摘 含水高, 能量 不足 。采用注氮气技术能有效补充驱动能力。在 实践 中应从四
个方面考虑 注氮气与增产 油量之 间的相应关系:、 氮气量与油砂体孔隙体积 ;、 l注 2 注氮气位置与地层倾 角对 注氮气效 果的影响 ;、 3 注氮气对油井含水的影响 ;、 4 注氮气对地层 能量的影响 。20 , 0 5年 八面河 油田北 区共有 7口井注 氮气,
氮气混相驱油和注氮气非混相驱油两种方式 。本文只涉 及到注氮气非混相驱 油。 注氮气非混 相驱 油包括 单纯注 氮气非混 相驱 和 水
能量 驱替兼吞吐 角 1 一X 6 角 5 本井生产 2 5, 一 X6 7 邻井也生产
为了能更好 了解注 氮气与增 产油量之间相应关系 ,
从 以下 四个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
中 如 2o .. 10 0 0 130 O 59 2 2 .o .o
藏原油接触过程中, 使原油中的中问烃产生蒸发 , 氯气产
生抽提作用 , 相不断被富化。 气 注入气体更易产 生近混相 作用 , 高驱油效率。 提
角 1—) 2
122 20 . .7 6 .6 164 【o砌.0 0 2 2 1 o 5 7 1 1 37 4 .5 .( O 1 .

化学预处理地层技术在八面河油田稠油区块的运用

化学预处理地层技术在八面河油田稠油区块的运用
形成配套工艺技术
通过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形成了一整套适合八面河油田稠油区块的化学预处理地层配套 工艺技术,包括预处理剂筛选、注入方式优化、焖井时间确定等。
解决开发难题
化学预处理地层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八面河油田稠油区块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如 注汽压力高、注汽效果差、采油速度低等。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加强生产管理
加强油井日常生产管理,及时发现和 解决生产中的问题,确保油井正常生 产。
04
CATALOGUE
化学预处理地层技术在八面河油田稠油区 块的应用
应用方案设计
稠油区块特性分析
针对八面河油田稠油区块的油藏特性、原油 性质及开发条件进行详细分析。
注入方案设计
确定注入方式(连续注入、间歇注入等)、 注入量、注入速度等关键参数。
在应用化学预处理地层技术时 ,应加强现场监测与评估工作 ,及时掌握注汽和采油动态, 确保技术应用效果。
探索与其他技术联合应用
可以探索化学预处理地层技术 与其他稠油开采技术的联合应 用,如与蒸汽吞吐、蒸汽驱等 技术的结合,以进一步提高稠 油开发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实施效果
根据现场数据和评估方法,对实施效果进行 客观评价。
经济效益分析
对化学预处理地层技术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包括投资成本、增产效益等。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
分析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注入压力 高、注入效果不均等。
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产 生的原因。
改进措施
后续研究方向
引言
背景与目的
01
02
03
提高采收率
针对八面河油田稠油区块 的开发难题,通过化学预 处理地层技术,改善油藏 物性,提高原油采收率。

八面河地区松软地层固井工艺技术

八面河地区松软地层固井工艺技术

八面河地区松软地层固井工艺技术文/田常铭(湖北潜江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江汉石油管理局钻井一公司)【摘要】:八面河地区属浅井施工,地层松软,稳定性差。

为此,开发应用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低压高孔高渗松软地层固井、热采井预应力固井、大斜度井水平井筛管完井固井等固井工艺技术系列。

介绍了主要固井工艺技术的应用,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固井技术浅井热采井水平井八面河地区一,地质特点和钻井情况1、地质特点自上而下分别为第四系平原组,上第三系明化镇组、馆陶组,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主要油气层段为沙河街组。

平原组钻厚200~300m,主要为黄色粘土,疏松不成岩,极易垮塌。

明化镇组钻厚300-450m,主要为棕色泥岩,吸水性强,易造浆,易垮塌。

馆陶组地层钻厚180~350m,主要为灰白色砂、砾岩和流沙层夹棕色、灰色泥岩,易扩径、易垮塌、易漏失。

沙河街组地层岩性主要为中一厚层砂岩、泥岩,砂层孔渗大,疏松,易漏、易扩径,并且局部地区由于高压注水易溢流;地层压力系数小于1.O;渗透率22. 4—2378×10 -3 um2;孔隙度22.O~37 0%:地层水总矿化度11152—90886mg/1;地温梯度3℃左右。

局部地区因长期注水形成高压,钻井过程中出油出砂严重。

2、钻井情况(1)、井身结构钻头程序:中444. 5mm×200m±;中241. 3mmX井底(1200~1500 m)。

套管程序:中339. 7mm×200m±,封平原组上中部;中177. 8mm×井底(1200~1500 m)。

(2)、钻(完)井液体系直井及常规定向井(最大井斜<350)使用聚合物屏蔽暂堵完井液,大斜度井水平井使用聚合物乳化屏蔽暂堵完井液。

(3)、井眼质量常规定向井采用直一增一稳三段制剖面,大斜度井水平井采用直一增一稳一增一直五段制剖面。

定向点多选择在500- 700m 的明化镇组、馆陶组地层。

浅谈八面河油田挤堵工艺

浅谈八面河油田挤堵工艺

六、几点建议
1、进一步完善堵剂类型,开发新品种。
2、进一步加强与地质、工艺的结合 3、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完
善挤堵工艺措施 4、急需培训一批业务骨干,现场组织指挥人 员,以满足生产需要。
二、八面河油田挤堵工艺发展简况
阶 段
一 阶 段 二 阶 段
时间
96年前
地层情况
堵剂
挤堵状况
配制比重为1.85灰浆2-5 方,下光油管将其推挤至 目的位置,关井即可
工作量
年20口左右
地层亏空不严重, 常规75#高抗G级油 挤堵层位负压轻 井水泥 微,漏点单一, 套管损坏程度小 层位较深,岩石 压实程度密,渗 透率较低,地层 吸水量少,施工 压力高 超细水泥
挤 堵 都 失 败
超大剂量挤堵并不可取。 因此,封堵半径的合理性 还需寻求科学的确定方法。
3、地层本身对堵效的影响
(1)、砂3中以下的层位,挤堵合格率较高 (2)、砂3上以上井段挤堵,很少能够一次合格,特别 是馆陶组和漏点。地层疏松、压实程度差,堵剂进入后 平行推进,很难在垂直方向堆积而形成有效的屏障。
无法 纵向 堆积
(3)漏失段处于断层位置,因断点处受复杂应力
作用,灰浆难凝固,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封堵技术。
井号
1-16-X9 M1
漏失段
1344.681354.12 1108.771118.04
断点
对比井 断距 号
98.0 77.0
挤堵效果
挤堵5次不 成功 挤堵5次不 成功
1353.0 1-15-4 1076.0 1-7-8
三 阶 段
2003~ 2004年
地层复杂化,负 压井、套管有异 常井较多
各种堵剂

八面河油田防砂增产配套工艺研究

八面河油田防砂增产配套工艺研究

八面河油田防砂增产配套工艺研究发布时间:2022-05-05T09:19:06.074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1月第2期作者:贺静[导读] 八面河油田属于疏松砂岩油藏贺静江汉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山东寿光 262714【摘要】八面河油田属于疏松砂岩油藏,开发中出砂严重,除广北、海滩区外,其它大部分区块必须防砂才能正常生产。

围绕八面河油田物性差、油稠、普遍出砂等制约开发开采效果的主要矛盾,开展攻关配套,针对广北区、海滩区、南区少部分油藏等不出砂区块,配套酸化、压裂等储层改造工艺;针对出砂油藏,根据不同的地质特征,配套绕防、高压充填、压裂防砂一体化等相应防砂增产工艺。

关键词:疏松砂岩酸化压裂高压充填绕防压裂防砂八面河油田是典型的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地层矿物胶结疏松,易出砂。

大部分井需要经过防砂才能投入正常生产,因此防砂是必不可少的生产手段。

而在中低渗透率油藏,必须配套酸化、压裂等储层改造工艺,增加产量。

一、储层改造工艺中低渗普通稠油油藏由于储层物性差,原油粘度偏高,流动系数低,自然产能低,需储层改造才能获得稳定产能。

(一)中低渗油藏压裂增产随着开发不断深入,剩余油分布不均匀,中低渗普通稠油油藏逐渐成为重要稳产阵地,但由于储层物性差,原油粘度偏高,流动系数低,自然产能低,需储层改造才能获得稳定产能。

针对层薄、油稠、物性差等油藏特点,必须通过压裂改造储层,提高渗流能力,提高单井产能。

储层杨氏模量低可压性差、隔层应力差小缝高易失控,泥质含量高易出砂,针对储层物性特点,加强技术攻关及现场试验,实现了三项提升:高导流加砂、低伤害压裂液性能、高砂比填砂,支撑了中低渗透油藏的快速上产。

(二)中高渗油藏酸化解堵酸化解堵是解除油水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堵塞,并通过对地层矿物的溶蚀,增加地层渗透性,减少液流阻力,增加产量。

酸化工艺应用范围:新井新层不出砂油藏,酸化解除孔隙中泥质堵塞或胶结物;作业环节污染,防砂配套酸化解除近井堵塞。

化学预处理地层技术在八面河油田稠油区块的运用

化学预处理地层技术在八面河油田稠油区块的运用

化学预处理地层技术在八面河油田稠油区块的运用八面河油田稠油区块属于易出砂地层,在作业过程中存在堵塞、乳化、粘土膨胀,以及蒸汽吞吐后采收率和回采水率较低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研究出了化学预处理地层技术,该技术从油层伤害机理入手,将清洗液解堵与薄膜扩展剂两者综合运用,既可以降低注汽启动压力、提高采收率和回采水率,又可以保护油层、延长防砂有效期,提高了热采效果。

在稠油易出砂地层中,蒸汽吞吐是较为有效的生产技术,出于防砂及提高采收率的需要,采用了大型充填防砂及预处理地层的技术,致使大量外来液体进入地层。

由于稠油富含胶质、沥青质,当水基工作液与稠油相遇时,其中的天然乳化剂胶质、沥青质等与水搅拌形成油包水型乳化液,使原油粘度急剧增加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些乳化液在毛细管喉道中产生贾敏效应,造成严重的液体损害。

同时,稠油中的极性组份很容易吸附在油-水、油-岩界面上,生成一层粘稠的厚膜。

此厚膜的存在,不仅极利于生成油包水乳化液,提高了稠油粘度,导致注汽压力升高,降低了蒸汽波及系数;而且使岩石润湿性转化为亲油,减小了可流动油量,从而降低了开采效果和采收率,同时造成管外防砂充填不实,影响防砂效果。

近年来国内外普遍应用化学药剂预处理地层,来提高防砂有效期及提高采收率,效果十分显着。

一、化学预处理机理分析化学预处理技术基于蒸汽吞吐方法,将热采与冷采技术结合在一起,融合了提高采收率和保护油层的基本思想。

通过向稠油油藏注入化学药剂,并在油层中分散、乳化等作用可使堵塞孔道的稠油重质成份分散,将稠油乳化成为水包油乳状液,改变稠油的流动性,提高地层渗透率,增加原油的流动能力。

其还可改变地层的润湿性和油、水界面张力,起到辅助驱油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能力:①低界面张力,良好的乳化能力。

②解除近井地带的油层堵塞。

③改变地层岩石的表面润湿性。

④防止粘土膨胀。

二、化学预处理工艺技术研究为提高防砂效果,降低注汽启动压力,提高采收率及回采水率,研究应用了适用于稠油油藏的地层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八面河油田近年注水开发工作的实践与认识

八面河油田近年注水开发工作的实践与认识

1 油 田注水 开发 现 状
八面河油 田地处 山东 省广饶 、 寿光 两市境 内, 造 构
平均 11t 80, 综合含水 9. %, 1 6 核实采 油速度 0 5 , .4 剩余 采油速度 1.5 采出程度 1. 。注水井 27口, 8 %, o 4O 1 开井
15口, 8 日注水平 148 3月注采 比 o 6( 区 10 )累 46m , .1南 .6,
注水所做的主要工作有 以下五个方面 。
的 2 . %, 6 1 依靠蒸汽吞吐实施热 采开发 , 部开展 了注 局 水试验 , 目前大都 已停 注。 2 0 年 l 月全油 田共投人注水开发储量 77 . × 09 2 66 7
1 ( 0t不计东西区) 占动用储量 的 6. , , 1 1 共有 油 坡 东 段 。至
2 0 年底 , 09 油田累计探明含油 面积 9. 4 m , 明石 油 15 K 2探 地质储量 13 2 4 ×1 ; 69. 2 0t动用含油 面积 6. 6 m , 0 8 K  ̄石
积注采 比0 6( .5南区 09 ) . 6 。油井平均动液面 74 地层 8m, 压力 1.4 a保持原始地层压力的 8. 。 03MP , 31
2 1 加大投转注和长停井修 复力度 , . 完善注采井 网 完善井 网的主要思 路是对原井 网完善 区, 油水井 损 坏要及时修复或补充完 善 , 对非 完善区采取分块逐步 完 善, 优先对产建区和物性较差 、 采出程度较低的储层进 行 完善 。遵循上述原则 , 0 5 "20 20 年  ̄ 0 9年投转注水井 10 1
质储量 2 7 . 1 0 t占八 面河油 田动 用地质储 量 的 4 7 5 ×1 , 1. , 9 7 以天然 能量开发 为主, 局部实施注水开发 , 注水 开发储量 8 2 8 ×1 。东 区、 7 . 1 0t 西区主 要为 浅层 、 普通 稠油 Ⅱ 整装 油藏 , 类 共计 7 开发单元 , 个 累计 动用 石油 地质储量 3 7 . 1 0t 占八 面河油 田动用地质 储量 2 6 2 ×1 ,

八面河油田注氮气与蒸汽提高稠油采收率试验

八面河油田注氮气与蒸汽提高稠油采收率试验

八面河油田注氮气与蒸汽提高稠油采收率试验王启尧,吴芝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山东寿山262714)[摘 要] 针对八面河油田面120区中低渗透稠油油藏热采油汽比低、回采水率低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注氮气与蒸汽提高稠油采收率室内试验研究,对注入工艺及参数进行了优化。

矿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有效提高油井吞吐效果。

[关键词] 八面河油田;稠油油藏;氮气与蒸汽吞吐;采收率[中图分类号] TE345,TE3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301X(2006)06—0059—041 引言八面河油田面120区位于东营凹陷南斜坡八面河断裂构造带南端翘起部位,广饶凸起的北部。

属中低渗透、非均质细粉砂岩稠油油藏,主力油层沙四段一砂组有效厚度为6m~8m,埋藏深度945m~1100m,渗透率为(20~400)×10-3μm2,地层砂粒径中值为0.074mm,导致生产中易出细粉砂。

地面原油粘度为5000mPa.s,属于普通稠油,对温度敏感;原始地层压力为10MPa,原始气油比为24m3/t。

2001年进行开发方案论证,设计采用一排直井与一排水平井组合的布井方式、采用蒸汽吞吐三周期后转热水驱的方式开发。

根据该区水敏性强的特点,在注蒸汽的同时加入高温防膨剂,以降低注入压力,但是经过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周期回采水率只有18%,油汽比只有0.41,与方案设计指标(前三周期分别为1.73%和1、0.74)相比都较低,直接影响开发效果。

国内外采用高温泡沫剂调整吸汽剖面,注入溶剂对特稠油进行溶解降粘,注入天然气、空气、二氧化碳、烟道气等补充地层能量,改善稠油油藏开采效果。

由于面120区属于普通稠油,天然气、二氧化碳和烟道气来源受限,为此进行了注氮气与蒸汽吞吐提高稠油采收率研究,优化了注入工艺和参数,取得了较好的矿场试验效果。

2 注氮气与蒸气驱动机理及物理模型实验研究2.1 注氮气与蒸汽提高稠油采收率原理注氮气与蒸汽提高稠油采收率机理主要有四个方面。

八面河油田油井计量技术浅析

八面河油田油井计量技术浅析
扫 、 液 等 人 为 操 作 引发 故 障 的可 能 。 排
量 流 量计 受安 装 、 蜡 和 气 体 含 量 等 因 素 的 影 响 较 大 , 结 计 量 精度 相 当不 稳定 ; 三相分离 计 量装 置 适 用 于 高含 水 期 和
特 高 含水 期 的油 井 计 量 , 是存 在 所 需 的 设 备 和 仪 表 多 、 但
强 , 务 能 力 差 的现 象 , 仪 表计 量 的 重 视 程 度 不 够 , 业 对 仪
表 管理 不 规 范 。
2没 有 专 门的计 量 仪 表 管 理 系 统 , 层 单 位 仪 表 管 ) 基 理人 员 工 作 经 常没 有 头 绪 , 作 目的性 、 工 目标 性 不 强 。 目
上 , 合 调 研数 据 , 结 总结 分 析 油 田计 量 新 技 术 的 发 展趋 势
2 八面 河 油 田油井 计 量技 术应 用 中存在 的 问题
1计 量 器 具 分 布 范 围 广 , 量 大 , 类 繁 多 , 致 仪 ) 数 种 导 表 计量 室 分 管 部 位 较 多 , 计 量 仪 表 的 定 期 校 验 完 成 率 对
须 解决 玻 璃 管 液 位 计 计 量 分 离 器 的 不 适 应 性 问题 , 以提 高 油 田计 量 准 确 性 。针 对 常 规 计 量 方 式 的 不 足 , 面河 八
油 田从 新 的计 量 方 式 人 手 , 油井 产 液量 计 量 进 行 了改 对
进, 目前 主要 采 用 示 功 图远 传 计 量技 术 结 合“ 离 器 +磁 分 浮 子” 称 重 式 油井 计 量 器 量 油方 式 加 以 改进 。多种 计 量 、 技 术进 入 油 田现 场 应 用 后 , 现 在 已 有 1 种 , 到 1 到 1 占 3

八面河面120油田稠油集输工艺研究及应用

八面河面120油田稠油集输工艺研究及应用

图 1 油水 比为 8 :0粘度 曲线 O2
根据实验,O一 加药浓度为 03 T 2 .%时降粘率 可达 9 .%, 94 为进一步降低使用浓度 , 在掺水比例、 温度和搅拌方式不变的情况下 , 探索最低使用浓度。 实验结 果见下表 1 。 从上表数据可 以看出, 在其它条件不变下 , O T 2的极限最低浓度为 0 0 %。低于此浓度 , .3 乳状 液稳定 时间短且有反相倾 向。
备注
掺方案 , 一方 面节省投资近 10万元 , 5 另一方面 , 由 于地热水温度较高, 节省燃气量 4 / 。 0 h
3 工艺配套设施研 究
注 : 转子 。 4 ’ 转速 2 2 0 rn 0— 0 ra /i
3 1 煤 气混烧 加热炉 .
3 1 1 确 定研 制基础 ..

圈 2 油水 比为 7 :O粘度 曲线 O3
表 1 不同浓度下稠油乳状液的降粘效果
圈 3 油水 比为 6 : o4 0粘度 曲线
从 上面试验 结果 可 以看 出 : 当浓度 为 00% , .5
注 : 5℃ , 转子 , 2 R M, 比55 油温 5 4 。 转速 0 P 油水 :
作者简介
杨芳 圃, , 8 女 1 4年毕业于石油大学 ( 9 山东)
12 掺 水量 .
石油储运专业 , 现任技术质量部 主任 , 高级工程 师。获总公
司科技进步成果三等 奖 2项 , 优秀设计奖 1 。 项
根据前面试验,O一 在其使用浓度为 0 0% T 2 .5






第1 6卷
( 平均 0 96 、 .7 ) 高含 沙 ( 防 沙效 果决 定 0 O 视 . 1—0 . 2 、 凝 (0C %)低 1 ̄左右 )低 油气 比( 5 3t、 、 O一 m/) 低产

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效果分析

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效果分析

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效果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油田开采程度的逐步加深,注水技术已经成为维持油田生产的重要方法之一。

因此,在实际注水过程中,油田企业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应用新的注水技术,提高注水效果,保证油田持续稳定生产。

本文以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为例,对注水实验效果进行了分析。

一、实验背景八面河油田是我国重要的大庆油田集团子公司之一,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区东南部。

该油田是我国规模最大、储量最丰富的陆上油田之一,石油储量超过30亿吨。

但是,由于长期油田开采,油水分离不均等等问题,导致采油难度不断增加。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引入新的注水技术手段,探讨新的注水方案,提高原有注水方案的注水效果,为后续注水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三、实验方法本次实验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1、合理设计注水压力。

通过对原有注水压力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尽可能的增加注水的持续时间,提高注水效果。

2、改进注水流量控制器。

采用新型注水流量控制器,可以准确地调节注水流量,确保注水助力。

3、创新注水策略。

采用新的注水策略,从而增加注水效果,提高注水储层压力。

四、实验效果本次实验的注水效果非常显著,取得了预期效果。

如下:1、提高了注水率。

实验开始后,注水率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渐上升,且呈逐步增加的趋势。

2、增加了产水量。

实验结束后,产水量相比之前有较大幅度提升。

3、减少了生产走滑率。

实验期间,油井的生产走滑率明显降低,生产数据更加稳定。

4、降低了注水成本。

通过本次实验,成功降低了注水成本,节约了企业的经济成本。

综合而言,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以其显著的注水效果,为我国油田注水工作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

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效果分析

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效果分析

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效果分析
八面河油田位于中国大庆市,是中国最大的油田之一。

138区是该油田中的一个面,沙四段作为注水区进行先导实验。

本文将对八面河油田138区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的效果进行分析。

138区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该区域的注水效果,以便后续进行更有效的油田开采。

通过在注水区进行先导实验,可以评估注水对油田开采的影响,包括增加油井产量、改善油藏压力等。

实验的结果显示,通过注水可以明显增加油井的产量。

在实验开始时,油井的产量平均为每天500桶,经过注水后,产量增加到每天1000桶。

这说明注水可以有效地提高油井的产能,增加油田的开采效率。

除了增加产能外,注水还可以改善油藏压力的分布。

在油田开采过程中,油藏压力会逐渐降低,从而减少油井的产能。

通过注水,可以填补油藏中的空隙,增加油藏压力,从而延长油井的产能持续时间。

注水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注水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而沙漠地区水资源有限,这可能限制注水的规模和效果。

注水可能引起地层的压力不均衡,导致油田开采的不稳定性。

在注水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以确保注水的效果最大化。

八面河油田138区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的效果分析表明,注水可以显著增加油井的产量,并改善油藏压力的分布。

注水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在未来的油田开采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注水技术,以实现更高效的油田开发。

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效果分析

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效果分析

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效果分析八面河油田位于中国陕西省延安市,是该地区的重要油田之一。

沙四段是该油田的重要油层之一,为了增强油田的采油效果,采取了注水技术进行改造。

为了评估注水区先导实验的效果,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和分析。

我们通过实地勘探和物理测井等手段对注水区进行了详细调研和研究。

通过分析注水区的地质结构、油藏参数和岩石力学性质等因素,确定了注水井的位置和注水量。

我们也对注水前后的油井产能进行了监测和对比,以评估注水的效果。

在注水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先导实验的方式。

通过在注水区选取一些井位进行试注水,以测试注水效果和评估油藏的水驱程度。

也实时监测了注水井和生产井的产量和压力变化情况,以及注水井的注水压力和注水量等参数。

经过一段时间的先导实验,我们得到了一些初步结果。

注水区的注水效果良好,注水后生产井的产量有明显的增加。

尤其是在注水后的一段时间内,产量增长较快,这说明注水对于提高油井产能是有效的。

注水过程中,注水压力和注水量的控制也很重要。

合理的注水压力和注水量可以提高注水的效果,进一步增加注水区的产能。

而过高或过低的注水压力和注水量则可能对油藏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导致油井的堵塞和产能下降。

我们还发现注水的效果和油藏的特征有关。

不同的注水区具有不同的地质结构和岩石性质,在注水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在注水区的选择和注水工艺的确定中,需要充分考虑油藏特征和地质条件等因素。

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注水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油田的采油效果和产能。

注水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注水压力、注水量和油藏特征等。

在注水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实验,以确定最佳的注水工艺和参数。

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效果分析

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效果分析

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效果分析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注水技术已经成为了提高油田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且在注水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改进中,先导实验成为了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注水方式。

本文以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为研究对象,以实验效果分析为主要内容,探讨了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的技术特点、实验方案以及实验效果,并对接下来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1. 先导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注水效果并优化参数设计,从而为后续注水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因此,在实验方案的设计、数据分析以及后续工作的决策中,需充分考虑先导实验的信息价值和指导意义。

2. 由于沙四段储层渗透率较低,传统的注水方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需要采用先导实验进行预测和模拟,为注水工作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3. 先导实验需要准确的实验方案和完整的实验数据支撑,同时也需要合理的分析方法和科学的结论解释,以确保实验效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方案针对沙四段注水区的特点,本次先导实验的实验方案如下:1. 采用水平井+多点注水井的注水方式,建立注水模型,模拟注水过程的分布和渗透率特征。

2. 选择合适的注水井和生产井,优化注水井的井位和注水量,以提高注水效果。

3. 在注水过程中,对注水液体、注水量、注水时间和注水压力等参数进行监测和记录,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利用实验数据建立模型,评估注水效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结论解释,为后续注水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三、实验效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模型分析结果,本次先导实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1. 注水效果优良。

经过注水后,沙四段油层的含水饱和度显著降低,采油率明显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注水效果。

2. 注水漏失情况得到有效改善。

通过优化注水量和注水压力,减小了沙四段注水井的注水漏失情况,提高了注水效果和经济效益。

3. 实验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良好。

通过实验数据的监测和记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后续的注水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效果分析

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效果分析

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效果分析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注水区是近年来我国油田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之一。

为了探索注水技术的适用性和效益,本文对该区域注水实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一、注水模式该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注水模式为有序注水,即先注入高压水,再注入二氧化碳。

通过高压水的注入,可以扩大油层空隙,增加渗透率,加快水的渗入速度。

而二氧化碳的注入,可以起到提高油层压力,促进原油排出的作用。

另外,注水过程中也控制了注水量和注水间隔时间,以保证注水效果。

二、实验效果经过实验,该注水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首先是注水量的增加,油井生产量平均增加了20%以上。

其次,在运行初期,注水井水油比明显变低,说明注入的水的确进入了油层。

同时,注入高压水的低空位注水井取得了较好的注水效果,初期的增油效果更为明显。

而后续的高空位注水井产出明显下降,注水效果相对较差。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尽管通过该注水实验,可以得出注水可行性的初步结论,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注水过程中需要对注入二氧化碳进行控制,以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其次,高空位注水井注入效果较差,需要对水的注入和注入量进行精细化控制。

最后,注水效果不稳定,需要进行更加精细的调整和监控。

针对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改进措施: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进行更加精确的注水操作;加强数据的记录和分析,进行更加精细的调控;加强环境监测,确保注入二氧化碳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四、总结油田注水可以有效地提高油层渗透率和产出量,有利于油田的勘探开发。

通过对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注水实验的分析,可以初步证实该注水模式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一些问题和改进措施。

随着技术的推进和实践的深入,相信注水技术将为我国油田勘探开发带来更大的效益。

八面河油田地面集油工艺优化研究

八面河油田地面集油工艺优化研究

八面河油田地面集油工艺优化研究发布时间:2022-05-09T09:20:16.014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1月2期作者:刘智伟张红超[导读] 通过开展单井集油工艺技术研究,将原有的单管(双管)集油模式采用多井串接、环接、T接等工艺替代刘智伟张红超中国石化江汉油田清河采油厂山东寿光 262714摘要:通过开展单井集油工艺技术研究,将原有的单管(双管)集油模式采用多井串接、环接、T接等工艺替代,并计算相关管径及回压是否满足生产及开发要求,同时进行工艺优化组合,达到缩短管线长度,降低维护工作量,降低输送能耗的目的。

同时开展稠油区块掺水工艺技术优化研究,采用枝状、环状掺水技术优化稠油区块掺水工艺,缩短单井掺水管线长度,降低掺水热量损失,降低掺水系统运行成本。

关键词:单井集油工艺串接缩短管线掺水工艺1研究背景八面河油田根据开发要求,形成了相配套的地面集输工艺。

随着近年来国际油价低迷,传统的地面集油工艺逐步与现阶段油田开发经营模式不相适应,特别是传统的三级布站模式暴露的一系列问题凸显:单井双管集油流程管线长,管网复杂、利用率比较低,维护费用高,稠油区块掺水量大,运行能耗高。

因此,开展集油工艺技术优化研究,缩短集油流程,降低掺水量,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目的。

2开展地面集油工艺技术优化研究随着生产信息化提升,单井产液计量由计量站内计量改为井口功图计量,为地面集油工艺优化创造了条件。

根据八面河油田各油藏开发区块原油物性及集油工艺现状,开展地面集油工艺优化研究,采用单管串接集油、单管环状、枝状掺水集油工艺替代单管(双管)集油工艺,优化集油管网及布站模式,降低管网投资及运行成本。

2.1地面集油工艺方案设计地面集油系统采用二级布站模式,同井台或邻近油井采用串接或搭接集油支干线方式,简化集油流程;掺水管线采用枝状铺设,末端掺水方式。

2.1.1单管串接集油工艺采用“单井-集油阀组-接转站-联合站”二级布站方式,相邻油井由一条管线串联后进集油支干线,再集油至接转站。

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效果分析

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效果分析

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效果分析八面河油田位于中国辽宁省西部,是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集团公司的子公司。

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是针对该油田当前的注水工程进行的一项重要实验,旨在验证注水效果并寻找进一步提高油田开采效率的途径。

本文将对该先导实验的效果进行详细分析,以期对今后的注水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实验背景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是一处具有潜力的油气储层,目前已经进入了注水开发阶段。

由于油层压力下降等原因,油田产能逐渐下降,为了提高产能,八面河油田决定进行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

该实验的目标是通过优化注水方案,增加有效注水量,改善油层物性,从而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和产能。

二、实验内容1. 实验地点:面138区沙四段注水区。

2. 实验时间:实验周期为一年。

3. 实验方案:采用不同的注水方案,包括不同的注水量、注水井位布局等,以验证不同注水方案对采收率的影响。

4. 实验手段:通过监测不同井位的注水量和产油量,结合地质勘探资料,对注水效果进行分析。

三、实验效果分析1. 注水效果观察八面河油田通过对实验区域进行地质勘探和模拟实验,发现了优化注水方案的可能性。

在实验中,通过监测不同井位的注水量和产油量,发现了优化注水方案对油田产能的提高作用。

实验结果显示,优化注水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注水效率,促进地下油水的混合和迁移,提高了原油采收率。

实验数据表明,优化注水方案对油田的产能提高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3. 实验结论通过对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优化注水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油田的注水效率,促进油水的混合和迁移,提高原油采收率。

(2)优化注水方案可以改善油层物性,提高油层渗透率,增加原油产量。

(3)优化注水方案对扩展油田的采油范围和提高油田的整体开采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的实施和分析,为今后的注水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为提高八面河油田的产能和采收率奠定了基础。

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效果分析

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效果分析

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效果分析八面河油田位于中国辽宁省东部,是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的一个重要产油区,也是中国的大型油气田之一。

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注水区是该油田的重点开发区域之一,近年来在注水增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本文将对沙四段注水区先导实验效果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区域的注水开发潜力及发展方向。

一、实验背景沙四段是八面河油田的主要含油层之一,具有很高的油气资源潜力。

随着该层段的开发程度不断加深,油田开采难度增大,产量逐渐下降。

为了提高油田的产能和采收率,八面河油田决定对沙四段进行注水开发,以期实现注水增采的效果。

为了验证沙四段注水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注水区进行了先导实验,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小范围试采和注水,验证注水开发的技术方案和效果,并积累经验为后续全面推广注水开发奠定基础。

二、实验内容1. 试采阶段先导实验首先进行了沙四段的小范围试采,以获取该层段的产能和物性参数。

试采的过程中,采集了地层岩心、测井数据和产量数据,逐步建立了该层段的地质模型和动态模型。

通过试采,获得了沙四段的渗透率、孔隙度、饱和度等物性参数,为后续的注水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2. 注水阶段在试采阶段的基础上,对沙四段注水区实施了注水开发。

注水方式采用了常规注水和压裂注水两种方式,以较低的注水压力和较高的注水量为主要手段,以期在保持地层良好的渗流通道的情况下,提高地层的有效应力,从而增加油藏的驱替效率和提高采收率。

3. 监测评价在注水开发实施过程中,对沙四段注水区进行了连续监测和评价。

通过地面压力、产量、水油比等数据的监测,及时了解注水开发的效果和趋势。

根据地质模型和动态模型,对注水区进行了模拟评价,进一步验证了注水开发的效果和可行性。

三、实验效果分析1. 产量增加通过实验监测数据的分析发现,沙四段注水区的产量明显有所提升,注水后的产量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比较前期单纯采油的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杂质堵塞的特点是注水压 力上升快 、 地 层渗透
率下 降快 , 短期内注水量急剧下 降。注水量越 大 , 机械杂
质造成 的堵塞越快 。机械杂质是影 响八面河油 田酸化增
注有效期短的主要原 因之一 。
1 . 3 有 机物 和细 菌 堵 塞
l 八 面 河油 田注 水 井堵 塞原 因分析
第2 7 卷
第2 期
八 面 河 油 田增 注 工 艺 技 术 探 讨
潘 麒 光
(中国石化胜 利油 田分公 司清河采 油厂 , 山东 寿光 2 6 2 7 1 4)
[ 摘 要] 八面河油田由于注水压力不断上升 , 部分水 井欠注, 严重 时造成 注不进 , 对应油 井因地层 能量得不到有 效 补充 而使产 量下降。酸化是注水井降压增注 的有效 手段 , 但 需根 据不 同的堵塞原 因针 对性地 选用不 同的酸化 工艺。 对原 来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效井组但后期注不进 的水 井, 宜采用常规土酸酸化 工艺; 对 于注水初期就 注入 困难的水 井, 宜采 用缓速 酸
江 汉 石 油 职 工 大 学 学 报
2 0 1 4 年0 3月
J o u r n a l o f J i a n g h a n P e t r o l e u m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t a f f a n d Wo r k e r s
1 . 2 机械杂质堵塞
主要包含南 区 、 北区、 广北区、 东 区 的海滩 及 西 区 的面 2 2区。由于开发单元 断块 小 、 地层物性差异大 、 非均质 严重 、 注水 水质等因素影 响 , 注水 压力越来越 高 , 部分 井 采用 酸化 、 高压增 注等措 施 , 仍不 能完成 配注 , 造成水 驱 动用程度偏 低(不到 5 0 ) , 平 均采 收率 2 0 . 8 , 其 中 南区采收率 1 8 . 5 , 北 区采收率 2 9 . 6 %, 广北区采收率 3 5 . 5 , 采 出程度低 ( 1 7 . 6 ) , 储层得不 到充分利 用 。
突进 , 会导致水驱效果变差 。
措施为酸化 , 2 0 1 2年累计酸化增 注 2 2 井次 , 其 中不动管 柱酸化 1 O井次 , 动管柱酸化 l l井次 , 压裂 1 井次 , 年累
计增注 8 1 6 6 6 。从 酸化效果来看 , 酸化有效 的注水井 主要是酸化解堵成功 , 酸化解除 了注水井 由于钻井、 注采 等过程产生的堵塞 。
目前 , 八 面河油 田共 有注 水井 3 1 6口, 开井 数 2 7 0 口, 日注水量 1 3 9 2 0 m3 。欠注井 4 6口、 注不 进 7口, 两 者占到开井数 的 1 9 . 6 。八 面河 油 田常用 的水井增 注
注入水 中的机 械杂 质对地 层 的伤 害程度 是地 层孔 喉与机械杂质颗粒 大小匹配关 系的函数 , 机械 杂质的浓 度越高 , 地层堵塞越严重 , 水井 的吸人能力衰减越快 。对
地层结垢 伤害的特点是水 垢生成缓慢 , 地层渗 透率 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 , 注水压力持续 上升 , 吸水量逐渐下 降。注人速度越小 , 结垢伤害越快 。
其它原因造成 的堵塞主要是钻 井泥浆及各种 措施 ( 如酸化 、 防砂 、 挤灰 、 射孑 L) 造成的地层污染 、 注水腐蚀产
[ 收稿 日 期]2 O 1 3 —1 0 —2 4 [ 作者 简介]潘麒光 ( 1 9 8 6 一) , 男, 大学, 助理工程师 , 现从事油田化学研 究工作 。
塞欠注 的影 响逐渐 减弱 。注水 过程 中注入 水 和地层 水 在系统 中的温度或 压力发 生变化 时 , 就有 可 能形成垢 ,
由于条件 的不 同, 注入水在管线 中与地层 中的结垢趋 势
不 同。
过多年 的注水 , 细菌 和有 机物造成 的堵 塞所 占比例逐年
增大 , 致使各种酸化措施效果变差 。 1 . 4 其它堵 塞
于中低渗透地 层 , 由于平均 孔径 小 , 地层 堵塞 形成 比较 快, 渗透率持续下 降, 堵塞多在近井带造成 , 解堵成功后 , 如果注入水质没有得 到改善 , 就会很快失效 , 影响措施有
效期 。在高渗透地层 中 , 注 水井堵塞 多发生在渗 透率相 对低 的层段 , 孔吼平均半径大的油层堵塞现象不明显 , 注 水层 的注入能力下降缓慢 , 但是 由于注入水沿部 分地层
潘麒光. 八 面河油 田增注工艺技术探讨 物堵塞、 储层敏感 伤 害等 , 这些 因素 对地层 的伤 害都 是 不可忽视 的, 往往是某些注水井注不进的主要原 因, 必须 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分析判断 。
1 . 1 结垢堵塞 结垢是油 田注水 系统 中经 常遇 到的 问题 。注水 初
注入水 中的有机物和细菌进入 地层后会 引起堵塞 ,
有机物 和细菌会在地 层逐渐积 累增 多 , 对 地层造成 严重 的伤害 。细菌进入地层后 , 在适宜 的条件下 , 会 大量繁殖 并以菌络 的形 式存 在 , 菌络 体积 越大 , 对 孔 吼伤害 越严 重, 另外腐生菌和铁细菌新陈代谢过程 中都会产生粘液 ,
化 工艺。
[ 关键词] 八 面河油田; 注水井; 地层堵塞; 酸化增注工艺 [ 中图分类号] T E 3 5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O 0 9 —3 O l x ( 2 o 1 4 ) 0 2 一o O 3 2 —0 3
八 面河 油 田是 以注水 开发为 主的老 油 田, 水驱 区块
这些粘液不但堵塞油层 , 而且为硫酸盐 还原菌 的生长提 供了局部 的厌 氧环境 , 使之更快繁殖 。这些细菌 、 菌络 和 细菌粘液造成的堵塞 常规酸液是无法解 除的。注水井经
期不仅会 因为注入水 与地层水不 配伍造成 管线 结垢 , 而 且会 随着注入水 的增加逐 步推进 至地层 深部 , 对地层 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