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报告:中国经济季报(下)

合集下载

国际机构有关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观点评论

国际机构有关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观点评论

国际机构有关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观点评论近年来,国际机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引发了广泛关注。

在此,我们结合相关报告和评论,对国际机构关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观点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期为我们把握经济发展方向、应对挑战提供有益参考。

一、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评估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机构持续关注我国经济增长情况。

总体来看,这些机构认为我国经济增长稳中向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上升。

但同时,他们也指出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二、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分析1.增速放缓: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逐年放缓,与国际机构的预期存在一定差距。

原因在于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传统产业逐渐减弱,新兴产业尚未完全崛起。

2.内外部压力:国际机构认为,全球经济复苏缓慢、贸易摩擦加剧等外部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一定压力。

同时,国内环境污染、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也影响了经济增长潜力。

3.结构性问题:国际机构强调,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核心问题是结构性矛盾。

包括产业结构、区域发展不平衡、要素市场化改革等方面。

三、国际机构提出的对策建议1.推进结构性改革:国际机构建议我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2.扩大内需:国际机构呼吁我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领域投入,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3.深化改革开放:国际机构认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经济增长动力。

4.加强环境保护:建议我国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对中国经济增长问题的思考与启示1.正确看待增速放缓:增速放缓是经济发展规律使然,我们要理性看待,更加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2.坚定推进结构性改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我国经济竞争力。

3.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在推进改革过程中,既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又要激发市场活力,实现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

中国经济季报

中国经济季报
经济前景
世界经济保持活力。近期世界经济增长的数据良好。迄今为止,尽管美国 8 月 份 的就业数据不太乐观, 美国经济的放缓仍 比较温和。 但 欧洲和很多其他 国家的经 济增长继续保持强劲。世界银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最新预测是 33 ( .%按照现行 汇率 加权) ,相 比较而言,这一数据在 2 0 年是 4O。 06 .% 然而,最近金融市场的动荡很有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美国的次贷问 题弓发的动荡很可能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 l 这种影响的主要途径很可能是通过美国 在消费和住宅方面的支 出,同时世界范围内的贷款成本可能会上升 。 金融部 门的动 荡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在未来的几个月内体现出来, 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目前尚 不清晰。但是存在这样 的风 险,即金融动荡 的影响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并且可能
海9 济评论 5
维普资讯
综 合 评 论
些产 品征 收出 口 ,但是 ,迄今为止 中国的有效汇率只是 温和 的升值。7 税 月份 出 口
的强劲表现( 以美元计算,出口同比增长高达 3%显示,到目前为止,相对于其他 4) 的因素,这些措施以及国内的成本上升压力,如不断提高的工资成本和土地成本, 对 出口的影响有限。 贸易盈余是国际收支盈余 的主要组成部分 , 而国际收支盈余又助长 了国内流 动 性 的高增长。在 "前汇率政策 下,中国人 民银行通过购买外 汇盈余 ,以防止人 民币 3 - 升值。 在贸易盈余的高增长和其他资本流入的推动下, 上半年外汇储备上升了27 60 亿美元,达到 1 O 亿美元。因此所造成的流动性增长,只是通过发行央行债券 33 3 和提 高准备金率得 以部分地冲销 。7 月份基础货 币和 M 的年 同比增长分别是 1% 2 5 和 1.% 85。宽松的货 币政策,使得银行 问市场利 率保持低水平,同时贷款利 率以及 存款利率也保持低位持续,则将有助于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第二季度,GP D 平减指 数( 最全面反映通涨的指标) 同比上升 33。 .% 中国股票市场迅猛发展。由于居 民对股 票投资的热情高涨,以及大量 的资金流 入股市,A 股指数在 20 年上涨 了10 的基础上,20 年前 8 月上升 了9% 06 % 3 07 个 5。政 府采取 了抑制股市上涨的措施 之后 , 中包括提 高印花税 , 其 这种上涨势头短暂地 中 断 了几次。 最近开始的措施是 允许 中国境 内居 民无限制地购买在香港股票交易所公 开上市的股票 , 尽管这一举措推高 了在香港公开上市的中国公 司的股 票价格 , 但是 对国 内股票价格 的影响很小 。

2024年经济形势总结

2024年经济形势总结

2024年经济形势总结2024年,全球经济在经历了多年的波动与变革后,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针对这一年的经济形势进行总结,分析其中的亮点与挑战,以期为读者提供参考。

一、全球经济总体形势1.经济增长: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较上年有所放缓,但整体仍保持正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4年全球GDP增长率约为3.2%。

2.发达国家: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放缓,但仍保持稳定。

其中,美国经济增速约为2.5%,欧洲和日本分别为1.5%和1.0%。

3.新兴市场国家:2024年,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相对较快,但分化加剧。

中国、印度等大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部分小国经济出现波动。

二、中国经济形势1.经济增速:2024年,我国经济增速保持在6.0%以上,GDP总量突破100万亿元人民币。

2.结构调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果,第三产业比重继续上升,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3.对外开放:2024年,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三、全球经济热点问题1.贸易摩擦:2024年,全球贸易摩擦有所加剧,美国与中国、欧洲等经济体的贸易争端持续升级。

2.通货膨胀:受全球宽松货币政策影响,部分国家出现通货膨胀压力,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

3.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各国纷纷加大政策支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四、2024年经济形势展望1.全球经济: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有所回升,但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2.中国经济: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结构调整和改革开放取得更大成果。

3.国际合作: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风险挑战,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

世行专家谈中国经济热点问题

世行专家谈中国经济热点问题
●世银专 界行递
Ie aoa F acg r tnl ini] n ni n n t
近期 ,世界银行发布 了新一期 中国经济季报 ( 以下简称 季 报 ,报告分 析了当前 中国的经济形势 ,预测了 2 0年 中国经济 ) 1 0 趋 势。发布会期 间,世界银行驻华代表处首席经济 学家韩伟森 、世
继 续火爆 。
但 不应 当采用 干预 市场 的方 式来解决
世界 银行 驻华 代表处 高 级经 济学 问题 。政府 有必要 明 白其 在 经济生 活 家 、《 季报》主要作 者高路 易认为 ,鉴 中 的 角 色 。 一 些 发 达 国 家 和 地 区 的 经
于 房 地 产 市 场 的 发 展 态 势 , 政 府 已经 验 , 比如 美 国 、 新 加 坡 和 香 港 等 , 是 采 取 了一 些 相 关 的 措 施 ,用 以遏 制 市 值 得 中国政 府借鉴 的 。
速 上 涨 , 决 策 者 一 方 面 担 心 房 地 产 行 升 。那 么 ,2 l 中 国 的货 币 政 策 是 0 0年
业过 热和 出现 泡沫 ,同时也忧 虑 中低 否 还 应 当 保 持 一 贯 的 作 风 呢? 《 季
收 入 者 在 大 城 市 中 心 ( 城 中 心 附 报 》指 出 ,2 l 或 0 0年 中国货 币政策的主

如 何看待 中国现 行金融政策 ?
方 面 , 房 地 产 行 业 的 发 展 既 可 以 拉 金 融危机 带来 的全球 经济 衰退 ,中国
动经 济增 长 ,也可 以带动 就业 。
政府 实行 了以投资 为主导 的大规 模经
目前 , 于 “ 价 ”的 争 论 主 要 围 济 刺 激 计 划 , 货 币 政 策 屡 屡 让 市 场 亢 关 房 09 绕在 资产 价格 泡沫 和居 民购房 困难两 奋 。据 央 行 2 0 年 的 货 币政 策 执 行 报

世行预计今年中国GDP增速7.1%

世行预计今年中国GDP增速7.1%

世行预计今年中国GDP增速7.1%来源:21CN-科技7月1日世行发布的中国经济简报显示,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计为7.1%,比一季度略高0.1个百分点。

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司克礼表示,今年中国经济增速相比去年的7.4%有所放缓,这是一件好事。

这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逐渐转型,从以制造业为主转向服务业为主,从高投资增速拉动,转为以消费、出口等共同拉动。

他认为,经济增速目前尽管放慢,但是仍不能大水漫灌地放松货币,单纯地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因为这只会使得大量的资金流向资产泡沫的行业。

“资金应该更多地转向中小企业,或者能提高生产力的企业。

”他在7月1日中国经济季报发布会上说。

根据当日发布的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0.2%、53.8%,前者与上月持平,后者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

这反映出制造业生产趋稳,服务业仍加快发展的态势。

不过目前中小企业发展的压力在加大。

6月中型、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0.2%、47.5%,分别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0.4个百分点,其中小型企业收缩幅度连续2个月加大。

由于中小企业解决了中国绝大多数就业岗位,下一步给中小企业更大的政策支持很有必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6月份反映经济增长的需求基础还不稳固。

当下应进一步抓紧落实稳增长的各项措施,稳定投资增速,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服务业增长抵消工业放慢?根据世行发布的报告,2015 年中国的增长速度预计将降至7.1%,2016年、2017 年分别为7%、6.9%。

该报告认为,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放慢,但是中国经济发展显得更为健康。

目前政府放松服务业管制、控制工业过剩产能的一系列政策将推动从资源密集型工业向服务业的迅速转变。

预计服务业增速将超过制造业,到2017 年服务业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将可能超过50%。

同样投资(固定资本形成)对经济的贡献率为44.4%,总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将达到52.7%。

世界银行中国经济季报

世界银行中国经济季报

府投 资平 台所 经营的基础 设施项 目的贷 款是 关键。
不过 总 的来 说 ,信贷 激 增 还 是涵 盖 了相 当广 泛 的 领 域 ( )。 2 0 年 , 新 增 中 长 期 贷 款 中 的 一 半 流 向了 图2 09 基 础 设施 建 设 。而这 一 比例 在2 0 年 只 占三 分 之 一 。 07
的2 8 )。主要来 自于银行贷 款的其他资金来源支付 .% 了刺激计划约三分之二的支 出。2 0 年银行新发贷款 09
9 6 亿 元 ,几 乎 是G P 0 。这 其 中 ,流 向地 方 政 .万 D 的3 %
真实增长 ( ) %

G P( D 同比) 一
GP( D 季节环比

季节调整折年率)
流 向制造业、房地产业 ( 包括按揭贷款 )和其他行业
的 中长 期贷 款 也 都增 长 了超 过 10 。新增 贷 款 中 流 向 0%
居 民的贷款所 占份额 ( 主要是房屋按揭贷款 )从2 0 08
年 的 1% 高 到 了2 0年 的2% 4提 09 6。
政府主导投资是20 年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 09
机爆发前的水平 。房地产市场火爆 ,飙升的房价促使
政 府 出台 了一 些 旨在 增 加 住房 供 给 和抑 制 投 机 的政 策 措施 。
为了确保经济和金融市场稳定 ,需要减小房地产 价格泡沫风 险和地方财政 的紧张状况 。在房地产方
面 ,必须采取恰 当的宏观政策并改善市场运行 ,以维
导 开支 的增 加 幅 度 大 致 达 到 了G P .% D 的5 9 。然 而 ,经
的季度 环 比增长在 2 0 年 第2 09 季度达 到最 高,随后
济刺激计划 的支出只有- /部分反映在 了政府预算中 -j ,

下半年:GDP增速趋缓

下半年:GDP增速趋缓

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增长 .日本经济则 价格,全球经济增长如现 回升 .虽然人们 保持着平穗增长。经合组织 c C OE D) 的领 仍担心 这种回升的幅度较 为有限 。非石油 先指标是中国的发达 国家贸易伙伴经济前 商品价格在中国即使没有 石油价格重要 , 景的睛雨表.因此对中国的出口前景也 具 至少也具有相 同的重要性 。近来非石油商
而 , 国 际 方 面 的 风 险 来 源 有 所 增 9 3 . %。 总 的 来 说 ,通 货 膨 胀 仍 将 受 到 抑 生经 济 方 面 ,对 “ 球 性 失 衡 ” 的 无 全 隆依 然是 一 项 主 要 的风 险 。 “ 球 性 全 ’指 包 括 美 国在 内 的一 些 国家 存 在 大
制 ,预 计2 0 年 经常 账 户盈 余 将 再 次 出现 大 于长 期 影 响 。 事 实 上 ,随 着 商业 性 企 业 06
大幅增 加 。
投 资 的增 加 ,市 场 化 调 控 措施 逐 渐 将 更 加
决 策 者 面 临 着短 期 和 长 期 的挑 战 。从 有 力 。 因此 也 更 加 重 要 。 至 于 长期 挑 战 。
括 美 国经 济下 滑 的速 度 可 能 超 出 预 应及 其可 能 导 致 的未 来 不 良贷款 增 加 的 风 当 成 为制 定 财 政 政 策 的 主 要 着 力点 。在 货
断 走 高 的 石油 价 格 。此 外 ,风 险 还 险 的担 心 。在实 际经济 运行 方面 ,虽然 经济 币 和 汇率 政 策 方 面 。政 府 的长 期 战略 包 括 括 中 东在 内 的一 些 政 治 、军 事 冲 突 总体上 并 没有 呈现 出过热 的迹 象 。但是 。包 提 高 汇率 弹 性 和 金 融 市 场 改 革 ,前者 可 使

世界银行关于中国GDP数据的调整及其存在的问题

世界银行关于中国GDP数据的调整及其存在的问题

世界银行关于中国GDP数据的调整及其存在的问题引言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主要指标之一,对于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机构之一,世界银行对于国家的经济数据调整与发布具有重要影响力。

近年来,世界银行对中国的GDP数据进行了调整,这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本文将探讨世界银行对于中国GDP数据的调整以及相关的问题。

世界银行关于中国GDP数据调整的背景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规模庞大,中国的GDP数据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由于统计方法和数据收集的差异,不同组织和机构公布的中国GDP数据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世界银行作为国际金融机构,经济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对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世界银行对于所有成员国的GDP数据进行定期审查和调整。

近年来,世界银行对中国的GDP数据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并且公开向外界解释了其调整的原因。

世界银行对中国GDP数据调整的原因统计方法和数据收集的改进中国的统计体制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中国的统计机构逐渐提升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能力。

世界银行对中国GDP 数据的调整,部分归因于中国对统计方法和数据收集的改进。

个别行业和地区数据的调整世界银行在对中国GDP数据进行审查时,发现了个别行业和地区数据存在不准确和不可靠的情况。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世界银行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调整,以尽可能反映真实情况。

适应国际标准和指南世界银行作为国际金融机构,与其他国际组织和机构合作,致力于制定和推广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指南。

世界银行对中国GDP数据的调整,也是为了与国际标准和指南保持一致,以便更好地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和分析。

存在的问题与争议世界银行对中国GDP数据的调整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以下是部分存在的问题和争议:透明度和公正性问题世界银行对中国GDP数据的调整,尽管公开解释了其原因,但部分观察人士对其透明度和公正性提出了质疑。

中国经济季报

中国经济季报
财政和宏观经 济刺激措施 的空间。 然而,随着全 球危机 的加剧 ,中国的出 口已受到
重创 ,并正在对社会投资和市场情绪产 生影响 ,对制造业 的影响尤 其明显。 尽 管 中 国的经济增 长速 度 在 下 降 ,但 仍将 继 续 高于其 他 大部 分 国家 。强有
力 的刺 激政策将会对 国内需求 、 生产和就业起到支持作用 , 并有助于缓解经济 的下 滑。 银行在 前几年 的去杠杆化后 ,目前正在积极地扩 张信 贷。 私人 消费到 目前为止 仍表 现较为活跃, 当能够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由于经济刺 激政策 的出台, 应 政府主 导的投 资正在加速增长 。
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弱对 劳动力市场造成 了很大压力。 经济下滑进一步增加 了通胀 的 下行压力。公 司赢利 状况在 2 0 年下半年有所 恶化。 08
经济前景及存在 的风险
持续的全球经济动荡将抑制 20 年和 2 1 年 中国经济 的增 长,这种抑制作用 09 00 主要表现在对 出口和社会投资 的影响。然而, 中国仍 可能保持高于其他 国家 的增 长
虽然如此, 中国依 然难 以逃脱全球经济疲软所带来 的不利 影响 。 政府主导的经 济活动在整体经济 中所 占的比例毕竟有 限, 既不可能也不应该被用来完全抵消市场 经济活动减 弱的压力。 0 9 2 0 年经济增速将会大大低于潜在增长速度 。 过剩的生产 能
力将 导致社会投资减 弱, 减缓就业的增长和农村劳动力 的转移, 对价格和利 润产 生 下行压力,并增强 出口转 内销及进 口替代
标 转移到更 多地 关注结构调整 和 改革上 。事 实上 ,稍低 一 点的增 长速度 并不致于 损害 中国经济或社会 的稳 定。 如果 能通 过建 立社会保 障机 制 ( 能同时加 强对 劳 最好

中国经济季报(下)

中国经济季报(下)
综 合评 论
中 国经济 季报 ( ) 下
【 世界银行 2 0 年 3 】 经济政策 09 月 由于 当前经济发展 的短期和中期政策 目 有所重叠 , 标 因此在制定政策 目标 时应 当尽 可能考虑 到调整经济结构 、 转变增长方 式的中期 目标 。 特别值得提 出的是 ,由
于全球经济 前景很不看好 ,出口会大受影响,这使 得扩大 内需、 提高国 内消费变得 更 为重要 ,而这 也是 调整经 济结构 、 转变增长方 式的关键 。 应将更多关注 的重 点从

些调整经济结构 的政策不会对刺激短期增 长有什 么作用 , 而有些用来刺激短期增
长 的政策无助于经济结构调整 。 然而,中国的经济基本 面 良好 , 而且中期和长期 目
标都非常重要 ,因此不必要过于强调短期的 GP D 增长率 , 这将有助于把重 点放在 中 长期 的经济 改革上。 而且 , 那些与中长期 目 一致的短期经济刺激措施 能更好的发 标
完成短期增 长 目标转到 改革议程上 。 另外, 过使用 并扩大社会保障 网络, 同时 通 并
辅 以教育及 培训 的加强 ,也能减缓经济下滑所 带来的影响。
短期 和 中期 经济发展 目标存 在一 定的重 叠 ,但 中期 目标应 当主导 2 O 年 的 9 0 经济政 策。 中国领 导人 强调 , 全球经济的严 峻形 势及 其对 出 口的影响增加 了扩大 内 需、 强国 内消费的重要性 , 加 这也正是调整经济结构 的关键 环节。因此,一些调整 经济结构 、 变增长方 式所需要的措施 同样也有利于短期 内刺 激经济的增长 , 转 如加 强政府在 医疗 、教育 、社保方面 的职能并增加相应支 出,持续地提 高家庭 ( 特别是 低 收入家庭) 的可支配 收入 等。当然不是 所有政策都 能同时服务 中期和短期 目 : 标

世界银行下调2009年中国GDP增长预测至6.5%

世界银行下调2009年中国GDP增长预测至6.5%

钢 6 34 1 .万吨 同比增长83 .%。
成 庄健说 , 月份 的投资、 从2 消费数 格略有回落 品油价格继续走低 。
股 份 制企 业 、 商及 港 澳 台企 业前 据看 , 外 今后几个月工业生产将 会慢慢 两个 月工业增 加值 同比增幅 分 别为 回升 因为投资增长 , 础设施 建设 基
价 同比环比均降。 P "一、  ̄ , 二月份累计. gI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03 .%。 力购进价格下降百分之七点一, 其中原油出厂价格 同比下降百分之五十六点三 , 化工产品价格同比下降也在二三成 间。 下行压 力依然很大。 央行副行长苏宁称 , 当前中国物价下降主要还 是由外需下 降引起 的。 他认 为 现在中国正在采取扩大内需政策 , 通过增加固定资产投资, 需的措施逐步到位 , 经济增长速度会逐渐回升。
43 、 .% 、 .% 、 3 6 。 月份 , .% 4 8 64 一 .% 2
可以带动相关重工业增长 , 而消 费走 强, 将带动轻工业的增长。
这4 类企业: J N/值增幅分别为1 .%、  ̄ 08
世界银行下调2 0 年 09
中国GD 增长 P 预测至65 .%
世界 银 行 3 7 月1 日下调 2 0 年 中 09
2 0 年1 月以来的首度告负。 02 2 在CPI 项指标中, / ' k 呈现五降三升态势。 其中: 食品类价格同比下降19 .%; 衣着类价格 同比下降23 交通和通信类价格 同比下降3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 .%; %; 世银 调" 2 0 年全球经 济增长和进 [ 09  ̄ 1
口预 测后 所 作 出的调 整 。
中国二月份C IP I P、 P双降 C I P六年来首度告负
3 0 国家统计局发布 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 月1 日, CP1 和工业 品出厂价

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实现增长的重新平衡

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实现增长的重新平衡
储 备 猛 增 5 0亿 美 元 ,达 到 8 5 6 7 0亿美 选 择 加 快 对 人 民 币有 计 保 持银 行高 并 采取进 一步 措施 限制 外汇 流入 或增 流 动性 以及 银行 间低 利率 的政策 ,到 加 外 汇 流 出 。 加 速 人 民 币 升 值 也 可 以 ” 目前为 止在 应对 汇率 挑战方 面是 成功 有助 于缩 小经 常项 目顺 差和 重新 实现 的。 是 , 但 宽松 的货 币态 势与对信贷和 经 济的平 衡增 长 ,转 化为 以消 费为基 投资 ( 包括房地产投入 )增 长过快 的担 础 。采取 此类 措施 对任 何易 受 影响行 心 并存 的情 况颇 为奇怪 。这 种发展趋 业 可 能 产 生 的 不 利 影 响 可 以 通 过 财 政 势有可 能导 致产 能过 剩和 不 良贷 款进 政 策来缓 解 ,而 紧缩 的风 险可 以通过

步增加 。
加 快行政 性价 格改 革 ,包括 能 源水 电 从中期看 ,要重新实现平衡增长需
中国经济 季报》预期 ,持 续快速 价格 改革步 伐来解决 。 的经 济增 长会保 持下 去 。全球 的 经济 状 况 和增 长前景 仍然 看好 ,国 际商品 要 采取结 构性 措施 。 世行 高级 经济学 价格 的上升 速度 正在 回 落 ,尽管 商 品 家、 中国经济季报》 主笔高路易说 : 要 “ 价格 走高 的风 险依 然存在 。 考虑 到一 实现增加国 内消费和缩小储蓄快于投资 季度的强劲增 长 ,世行 把对 2 0 0 6年的 增 长,可 以通过把政府 支出从投资转 向 G 增 长预测调 高到 9 5 。 DP .% 这仍然意 发展 教 育 卫 生 ,建 立 社 会 保 障体 系 ,加
维普资讯
BA CKG Ro U ND I 背景透视

世界银行下调2009年中国经济增幅至7.5%

世界银行下调2009年中国经济增幅至7.5%
局面 将是 18 年 以来最严 重 的 。 92
该 组织维 持 了 1 月 1 1 3日做 出 的对 2 1年 00 的预 期 , 计其 3个成 员 国2 1年 的总体 G 预 0 00 DP
在其半年度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 ,总部 将回升至 1 %, . 其中美国经济的增幅为 1 %, 5 . 6 . %,欧 元区增 幅为 1 %。 . 2 设在巴黎的 O C E D在 1 月1 日 1 3 发布的预期基 日本 增幅 为 06 O C E D表示 , 经济下滑对一些成员国的影 础上小幅下调了对 2 0 年经济增长的预期。 09 该组织 目前预计 , 其成员国明年 的总体 响将大于另一些成员国, 匈牙利 、 冰岛、 爱尔 卢森堡、 西班牙、 土耳其和英国经济受到 G P D 将下降 04 此前的预 期为下降03 兰、 . %, . %。
在《 中国经济季报 》 中, 世界银行将其预
高路易表示 , 近年来适度的财政盈余 , 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测从仅 3 个月前的9 %进行了下调 ,并表示, 中国政府在面对 f速放缓时拥有增加公共开支 . 2 央 他预计, 中国明年 的预算赤字将 中国政府应加快步骤 , 引导经济从出 口和投资 的充裕空间。 拉动转变为由国内消费拉动 。 世界银行表示 ,即便 是下调后的增长率
E o o cCo prt na dDe e p n, c n mi o ea o n vl me t 简称 滑 09 i o . %,欧元区经济将下降 06 .%,日本经
OE D)5日表示 , 于其 3 个成 员 国 中有 2 济将 萎 缩 01 C 2 鉴 O 1 .%。
个国家正面临长期经济衰退 , 目前的经济下滑
3 4 海 外经济评论

【pdf】中国经济季报

【pdf】中国经济季报

中国经济季报2005年4月World Bank Office, Beijing世界银行《中国经济季报》旨在提供中国近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报告和世界银行中国研究工作的成果。

季报由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经济部编写。

问题和反馈可发至以下地址:******************34458P u b l i c D i s c l o s u r e A u t h o r i z e dP u b l i c D i s c l o s u r e A u t h o r i z e d中国经济季报概览最近的趋势显示国内需求正在的降温,但外部需求使得GDP增长保持较高水平。

2005年第1季度,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年同比增长17.2%;尽管高于去年第四季度15.5%的增速,但这相比2004年全年24.9%的增速而言则有所下降。

投资正在从以往被认为是过热的行业(如钢铁和水泥)转向其他行业。

零售的增长势头正在逐步强化,但今年的消费增长很可能还是落后于GDP的增长。

税收收入的情况也显示国内需求正在减速,而且贸易方面的数据证实了这一发展趋势。

同时,贸易盈余的上升推动了工业产出的增长,并使第1季度的GDP增长率保持在9.5%的水平,与2004年第4季度的增长率一样。

货币供应增长速度的减缓显示,迄今为止对外收支盈余还没有给中国的货币政策带来多少风险。

2005年头几个月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和全年15%的目标是一致的,而且迄今为止,创记录的对外收支盈余似乎没有给控制货币供应带来什么负面影响。

当局已经宣布了一些鼓励资本流出的措施,以减轻汇率升值的压力,尽管这可能会加大今后的脆弱性。

当局也已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外汇市场的运作。

2005年的宏观经济前景仍然是有利的。

预计全球经济增长相对于2004年创记录的水平而言会有所减缓,但还是会保持强劲,除非美元汇率、全球利率水平和石油价格出现急剧的调整。

就中国而言,我们预计由于信贷增长受到抑制和利润下滑,内需(特别投资)的增长将会进一步放缓。

世行报告预计今年中国GDP增长8.3%

世行报告预计今年中国GDP增长8.3%

世行报告预计今年中国GDP增长8.3%
佚名
【期刊名称】《私人理财》
【年(卷),期】2005(000)006
【摘要】世界银行日前公布的《中国经济季报》认为,中国今年全年的GDP增长率将为83%,通货膨胀率为35%。

该报告指出,尽管某些地区可能存在泡沫.但房地产出现两位数的增长并不一定就是过度发展。

【总页数】1页(P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1.6
【相关文献】
1.经济进入新增长期宏观政策应"双稳健"——今年经济增长预计8.5%明年8.3% [J], 樊彩耀
2.建行研究部:经济触底回升预计今年GDP达8.3% [J],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课题组
3.建行研究部:经济触底回升预计今年GDP达8.3% [J], 郭世坤;蒋清海;贾铁真;朱红艳;董积生
4.社科院预计:今年GDP增长速度放缓为8.3% [J],
5.亚行预计今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8.3%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中国经济季报》

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中国经济季报》

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中国经济季报》
佚名
【期刊名称】《国际融资》
【年(卷),期】2009(106)008
【摘要】中国需要更多地从内需,尤其是从消费获得增长动力。

而且相对价格需要改变,特别是自然资源的价格。

引导资源投向在新环境中具有增长潜力的部门.而不是传统上受到倾斜且表现良好的部门;扶持蓬勃发展的国内市场以及成功的、永久性的城市化
【总页数】1页(P6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世界银行发布中国经济季报 [J], 柳建云
2.世界银行《中国经济季报》指出二○○七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 [J],
3.世界银行最新中国季报称须更多关注经济协调发展 [J],
4.内需成为中国增长主要动力世界银行“中国经济季报” [J],
5.社科院发布《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1年秋季报告》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济发展报告

经济发展报告

经济发展报告经济发展报告是指根据一定的时间跨度和范围,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查、总结和评估,从而确定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和政策调整的一份重要文件。

下面就来看几个经济发展报告的案例。

第一例:2021年中国经济发展报告根据2021年中国经济发展报告,中国经济在过去一年中实现了持续稳步发展。

2020年,中国货物贸易额进出口总额为3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9%。

在疫情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表现稳健有力,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第二例:2021年美国经济发展报告2021年美国经济发展报告指出,美国经济在过去一年中受到疫情的重创,不过近期宏观经济数据所显示的经济复苏是有迹可循的。

预计2021年美国经济将增长6.5%,并在2022年到达失业率前景更好的状态。

第三例:2021年世界银行经济发展报告2021年世界银行经济发展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在2021年仍然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

大力推出经济刺激计划,升级数字经济等在疫情后的全球经济复苏中是必要的要素。

预计全球经济将增长4%以上。

总之,经济发展报告通常会涉及到各方面的具体问题,如经济增长、财政预算、通货膨胀率、国际贸易状况、社会保障、人口和环境等。

通过经济发展报告所呈现出的经济趋势,每个国家都能够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做出更加科学和明智的决策。

此外,经济发展报告还可以用来引导和协调不同的经济主体的行动,如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民众等。

经过全面的评估和分析,经济发展报告可以制定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经济政策,以提高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效益和全球竞争力。

除了以上的案例,还有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发布类似的经济发展报告,如欧盟、印度、澳大利亚等。

这些报告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以便更好地适应全球经济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此外,经济发展报告还可以促进国际政策的协调和合作,以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共赢局面。

总之,经济发展报告是一份重要的经济文献,它能够为政府、企业和民众提供可靠的参考,指导他们在经济发展中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银行报告:中国经济季报(下)经济政策中国面临的三个主要宏观经济政策挑战是:∙究竟该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经济下滑?在经历了两年超过增长潜力的经济增长之后,目前看来,2008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似乎将放缓到一个略低于产出潜在增长率的水平上。

但是,由于2008年经济增长仍将高于8%的官方目标,以及出于控制通胀预期的需要,紧缩的宏观政策还不能放松。

目前,全球经济走向的不确定性大于往常,而未来的发展或许会带来对宏观政策的重新评估。

因此,警惕性与灵活性是关键。

万一出现超过目前预期的严重经济放缓,中国强大的基本面和财政状况使之可以采取所需的政策放松。

在这种情况下,出于抑制通货膨胀预期,调整经济增长模式,以及降低经常账户盈余的需要,放松财政政策比放松货币政策更为合适。

出于同样的原因,汇率贬值,或者是放缓兑美元的升值速度则不是那么必要。

∙如何抑制外溢效应和通货膨胀预期?迄今为止,中国的通货膨胀原因是由食品和其他原材料价格的飙升,而非过于放松的货币政策。

虽然如此,抑制通货膨胀的外溢效应和控制通货膨胀预期还需要相对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及有效的沟通。

同时,汇率升值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压力。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是很重要的。

因此,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采取放松的财政政策意味着需要更为紧缩的货币政策。

如何减少并应对继续扩大的国际收支盈余,包括抑制投机资本流入?虽然投机性资本流入在最近似乎有所加速,但经常账户盈余仍然是中国外部盈余的主要来源。

减少经常账户盈余需要一系列的结构政策来重新平衡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更多的服务与消费,更少的工业与投资。

这一系列政策包括:人民币升值;政府开支向健康、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的倾斜;更多的金融改革;国有企业的红利支付以及公司管理的加强;对资源、能源、土地的更好的定价机制;放松对劳动力及资本流动的限制;给予更强的动力让地方政府平衡经济增长10。

而投机性资本流入则可以通过加强资本流入的控制,以及有效改变汇率预期的政策来加以抑制。

货币及汇率政策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对控制价格压力的外溢以及通胀预期是必需的。

由于通货膨胀仍然高于贷款利率,而且银行间利率处于低位,因而货币政策还需要进一步紧缩。

货币政策已经成功的将货币总量的增长速度降了下来。

目前看来M2 与信贷的增长是受控的。

这些紧缩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冲销外汇占款,以及信贷控制以减缓信贷扩张来完成的。

但是,这些措施无助于培育更加商业化的银行体系。

而更大的提高利率的空间将有益于宏观经济管理。

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要求继续进行汇率升值。

经常账户盈余居高不下,增长模式的调整还没有到位,通货膨胀仍然令人担忧。

虽然由于全球需求减少,中国的出口很可能下降,但是中国出口部门的竞争力看起来仍然良好,而且并没有明显迹象显示汇率贬值有助于抵消需求的减少。

再者,汇率政策的制定应该基于对整个经济的通盘考虑。

如果是为了满足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那么宽松的财政政策或许比汇率贬值更为有利。

投机性资本流入是否是个大问题,以及它对汇率政策的影响,还存在很多讨论。

在汇率方面的传统做法(渐进地汇率升值和增加弹性)为贸易和交易提供了稳定而明晰的环境,这对于实体经济是很有利的。

同时,中国在包括金融部门在内的改革与开放政策预示着更灵活的汇率制度以及独立的货币政策。

而更灵活的汇率会促成金融市场的发育与深化(包括对冲汇率风险的对冲工具的提供)。

面对明显增加的投机资本流入,对如何是恰当的政策应对,目前还存在着争论。

如果将投机资本流入视为一个主要问题,那么收紧并更严格地执行现有的控制资本流入的政策是一种显而易见的选择。

政策制定者也正在考虑它对汇率政策所带来的影响。

政策制定者一方面需要权衡更快地引入弹性汇率制度在抑制投机资本流入和货币政策独立性方面的有益影响,另一方面也需要权衡其对实体经济的潜在不利影响。

一派观点认为投机性资本流入是一个大问题,并呼吁改变目前的汇率政策以改变人们对汇率的预期。

很多人认为投机资本对利差很敏感。

因此,对投机资本流入的担心已经变成了提高利率的一个制约因素。

而从国内的角度来看,更高的利率是更为恰当的。

投机资本流入还可能会推动资产价格上涨,并使经济在面对由市场情绪改变所导致的突然资本外流时更加脆弱。

这派观点还认为,在面对目前中国由于巨额经常项目顺差所带来的持续升值压力时,渐进而缓慢升值将会导致市场对人民币的进一步升值“单边下注”。

与主流经济学思想相同,这派观点认为升值的预期可以被一次大的升值所打消。

现在引入更为灵活的汇率机制将会打消将来升值的预期,抑制投机性资本流入。

一次大的升值可以增加汇率未来变动的不确定性,从而是有益的。

第二派观点同样认为投机性资本流入是一个大问题,但却得到了非常不同的政策含义。

这派观点认为就打消升值预期来说,渐进升值或不升值是最为有效的。

但是,面对中国包括巨额经常账户顺差在内的基本状况,很难看出这种方法为什么可以打消升值预期。

第三派观点认为投机性资本流入并不是一个大问题,没有必要对汇率政策进行大幅的调整。

到目前为止,投机性资本流入的规模并没有大到无法应对,且其中的大部分都已经被冲销了。

在可预见性和稳定性方面,目前汇率方面采取的渐进措施对实体经济大有好处。

相对诸如吸引投机性资本流入、以及升息受限等不利因素而言,渐进升值的好处更大。

目前很重要的课题是弄清投机性资本流入的规模,以及汇率制度的变化能否解决这个问题。

是否加快升值速度,是否转向更为灵活的汇率机制,以及是否一次性的大幅升值,这取决于政策制定者对投机性资本流入的规模及危害,以及大幅汇率波动的可能危害之间的权衡。

无论如何,鉴于目前汇率的预期以及利差状况,投机性资本流入显然存在着利益驱动。

收紧及强化现有对资本流入的控制可能是一个相对容易的决策。

财政及其他政策2007年,适当地采取了审慎的财政政策。

中央和地方合计的财政盈余相当于2007年GDP的0.7%。

如果把盈余大幅度上升的社保基金和其他预算外资金包括在内,财政盈余会更大。

由于2007年经济增长速度尤为迅速(超出潜在增长率),财政余额的增长是适当的。

这是因为它减少了刺激经济的因素。

保守估计,2008年的预算保会出现小额赤字。

预算反映出政府对医疗卫生、教育和社会保障更加重视并增加了相应支出。

2008年的总支出增长设定为22%。

在基于8%的GDP增长和4.8%的通货膨胀率的假设之上,预算内财政收入增长预计为14%。

中央和地方合并后的政府赤字预计将是2008年GDP的0.8%。

这意味着宽松的财政政策,与“审慎财政政策”的政策指导方针并不一致。

专题框3.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上升及竞争力对成本压力将危及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担忧已经上升。

广东省有关出口企业亏损和倒闭数量增加的报道受到了很多关注。

那么,总的数据显示出了什么样的情况呢?前景又如何呢?来自工资上涨和原材料成本飙升的成本压力并不是刚刚发生的。

从200 3 年开始,中国制造业部门的加权投入成本就比加权产出价格(工厂交货的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增长快3-4 个百分点。

但是,生产力和效率的更快增长,抵消了这种影响,使利润率继续逐步增长。

最近,原材料价格持续迅猛增长。

这对全世界(包括中国)的制造商都造成了影响。

也因而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生产者价格指数(出厂价格)通货膨胀率上升。

但很明显的,这种程度的成本增加并没有影响到中国的竞争力。

中国的制造业部门面临工资压力。

工资增长的确持续强劲。

但近期工资增长是否有所抬头还不很清楚。

特别需要指出的,2 008 年1 月生效的劳动合同法的影响还不明显。

2008 年第一季度,官方发布的制造业工资增长率19%,与2007 年基本持平。

汇率有所升值。

如文中所示,从2005 年年中开始,以贸易加权为基础,中国的汇率升值幅度大约是每年3%,虽然不是很大,但很明显。

而且,环境方面和其他标准正在收紧。

这很可能明显提高某几个结果指标显示,目前为止,利润率和竞争力都保持良好。

今年1 至2 月(目前可得到的最新数据),核心制造业的利润增长和利润率持续向好,工业部门(不包括价格大幅波动的采矿业和石油加工企业)的利润增长仍然超过30%(年同比增长)。

由于出口增长连续明显高于世界贸易增长,中国继续在全球市场赢得份额。

中国的出口产品价格在国外市场上并没有明显的价格竞争力问题。

4月份,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的价格年同比增长1.4%,比从其他国家进口商品的价格涨幅要低得多(欧洲的进口价格数据相对难以解释,因为只有几个特定国家数据可用)。

按照这些研究结果,我们该如何解释关于广东省的出口企业的报道呢?在某种程度上,在劳动力密集及附加值不高的那些行业中的小企业同机械设备行业的企业之间存在差别:前者在广东占有较大比重,它们难以抵御成本压力。

而机械设备行业则能够从规模经济获益。

另外,数据显示,尽管增速不如过去,但广东省的出口和经济增长仍然相当可观。

2008 年的前4 个月,出口增长年同比增长16%,外商直接投资(FDI)年同比增长21%(均以美元计价),而就业年同比增长4.4%。

成本上升影响了收益率以及某些低端制造商的成本竞争力。

但是,目前为止,并没有明显的迹象显示中国制造商的竞争力普遍受到了威胁。

这并不令人吃惊。

原因在于,很多中国的企业得益于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不断扩展的供应链,工业的迅速扩张(使得企业可以从规模经济中获益),以及大量的劳动力供给。

即使是在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情况下,这些因素仍将支持其竞争力。

在目前具有挑战性的状况下,宏观经济管理需要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良好协调。

根据我们目前的经济预测,没有放松财政政策的必要。

目前的不确定性还很高。

如果增长前景恶化明显超过目前的预期,则可能需要放松财政政策。

但是由于财政政策同时也影响着通货膨胀的压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非常重要。

政府近期已经采取了几个措施,以平抑食品价格。

2007 年期间,政府采取了一些行政措施,以平抑食品价格(参见我们二月份的季报,第13 页)。

其他的配套措施也在2008 年推出。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抑制或限制出口并刺激进口,包括对粮食和化肥出口(2008 年1 月开始)引入配额制,取消食用油出口增值税退税(2008 年5 月),并降低一些医药和食品项目(包括冻猪肉和婴儿食品)的进口关税(从2008 年5 月开始到2008 年年底)。

此外,为了降低国内化肥价格,含磷类产品的出口关税从20%提高到100%(从2008 年5 月开始到2008 年底),并免除硫磺的进口税。

而且,考虑到目前的状况,从6 月开始,国产有机肥的销售将免收增值税。

2008 年对农民提供的直接补贴增长了75%,达到630 亿人民币,而且政府设定了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

政府可以考虑更多地转为对消费者的直接补贴。

其原因在于,面对食品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保证让人们买得起食品和其他基本生活品,与控制价格水平同等甚至更为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