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试卷
初一历史考卷试题及答案
![初一历史考卷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6fce5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1.png)
初一历史考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郡县制B. 封建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答案:A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者是哪位皇帝?A. 唐太宗B. 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答案:C3.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A. 寻找建文帝B. 展示国威C. 贸易往来D. 寻找香料答案:B4.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哪位将领平定了三藩之乱?A. 施琅B. 年羹尧C. 李卫D. 岳钟琪5.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三国时期的?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诸葛亮答案:D6. 宋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苏轼的字是什么?A. 子瞻B. 子由C. 子美D. 子安答案:A7. 元朝时期,哪位皇帝统一了中国?A. 忽必烈B. 成吉思汗C. 窝阔台D. 蒙哥答案:A8.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李白的别称是什么?A. 诗仙B. 诗圣C. 诗鬼D. 诗佛答案:A9. 明朝时期,朱元璋建立的都城是哪里?B. 南京C. 杭州D. 洛阳答案:B10. 清朝时期,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哪位将领平定了准噶尔叛乱?A. 施琅B. 年羹尧C. 李卫D. 岳钟琪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________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郡县制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者是________皇帝。
答案:武则天3.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展示________。
答案:国威4.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在位期间,________将领平定了三藩之乱。
答案:年羹尧5. 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字是________。
答案:孟德6. 宋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苏轼的字是________。
答案:子瞻7. 元朝时期,________皇帝统一了中国。
答案:忽必烈8.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李白的别称是________。
历史试题及答案初一
![历史试题及答案初一](https://img.taocdn.com/s3/m/16b94c6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6b.png)
历史试题及答案初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一项重要的制度?A. 郡县制B. 世袭制C. 禅让制D. 封建制答案:A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文化的发展B. 推动了经济的繁荣C. 阻碍了社会的进步D. 没有明显影响答案:A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建文帝D. 探险发现答案:B4. 清朝末年,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B. 清朝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C. 清朝与英国的领土争端D. 英国对清朝的侵略野心答案:A5.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哪些内容?A.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B. 民族主义、民主主义、民生主义C.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主主义D. 民主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历史上的“文景之治”发生在_______朝。
答案:西汉2.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
答案:李渊3.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曾七次下西洋,他的船队最远到达了_______。
答案:非洲东海岸4. 清朝的“康乾盛世”指的是康熙、雍正、_______三位皇帝的统治时期。
答案:乾隆5.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的首任临时大总统是_______。
答案:孙中山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国纷争,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描述唐朝的“开元盛世”及其特点。
答案:唐朝的“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社会安定,对外交流频繁,是唐朝乃至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其特点包括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多元、社会开放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及其影响。
2024七年级上册历史试卷
![2024七年级上册历史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f052b012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1.png)
2024七年级上册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 北京人。
B. 元谋人。
C. 山顶洞人。
D. 蓝田人。
2. 北京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A. 170万年。
B. 70 - 20万年。
C. 3万年。
D. 6000年。
3. 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类型是()A. 干栏式房屋。
B.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C. 窑洞。
D. 吊脚楼。
4.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5. 商朝时,把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A. 汤。
B. 盘庚。
C. 纣。
D. 武丁。
6. 西周为了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实行了()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7.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秦穆公。
8. 战国时期,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的是()A. 新兴地主阶级。
B. 奴隶主贵族。
C. 农民。
D. 商人。
9.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10. 都江堰是由谁主持修建的()A. 商鞅。
B. 李冰。
C. 大禹。
D. 郑国。
11.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庄子。
12.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A. “仁”B. “礼”C. “义”D. “信”13.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A. 夏朝。
B. 秦朝。
C. 汉朝。
D. 唐朝。
14. 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禅让制。
D. 世袭制。
15. 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A. 繁重的徭役。
B. 沉重的赋税。
C. 严酷的刑法。
D. 秦的暴政。
16. 西汉初期,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 减轻农民的负担。
B. 巩固封建统治。
C. 发展农业生产。
D. 吸取秦亡的教训。
17.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A. 焚书坑儒。
初一历史考卷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初一历史考卷试题及答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5ff081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6e.png)
初一历史考卷试题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最早的人类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B. 山顶洞人D. 蓝田人2. 下列哪一项不是商朝时期的文明成就?A. 甲骨文B. 青铜器C. 造纸术D. 司母戊鼎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以下哪项制度?A. 郡县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度D. 世袭制4. 唐朝时期,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孟浩然5. 以下哪个不是宋朝时期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印刷术6.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B. 传教C. 外交D. 探险7. 清朝康熙年间,以下哪位学者编纂了《康熙字典》?A. 王夫之B. 顾炎武C. 黄宗羲D. 戴震8.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A. 《史记》B. 《资治通鉴》C. 《春秋》D. 《汉书》9.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 秦朝的建立B. 汉朝的建立C. 唐朝的建立D. 宋朝的建立10.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创立时期是: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我国最早的文字是________,它记录了商朝的历史。
1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货币统一为________。
13. 唐朝时期,著名的“贞观之治”是唐太宗________的年号。
14.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__。
15.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之一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商朝时期青铜器的制造技术及其特点。
17. 简述唐朝时期对外交流的主要方式及其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论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19. 论述宋朝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五、材料分析题(15分)20.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唐朝时期对外交流的成就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历史考试题及答案初一
![历史考试题及答案初一](https://img.taocdn.com/s3/m/45ccf17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1a.png)
历史考试题及答案初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A. 公元前221年B. 公元前220年C. 公元前222年D. 公元前223年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措施?A. 统一度量衡B. 修建长城C. 推行科举制度D. 统一文字答案:C3. 唐朝开国皇帝是:A. 李渊B. 李世民C. 李治D. 李隆基答案:A4. 唐朝时期,以下哪位不是著名的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答案:D5. 宋朝时期,以下哪项不是经济繁荣的表现?A. 农业发展B. 手工业进步C. 商业繁荣D. 闭关锁国答案:D6. 明朝时期,以下哪位不是著名的航海家?A. 郑和B. 张骞C. 徐霞客D. 王阳明答案:C7.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以下哪项不是他的重要政绩?A. 收复台湾B. 统一蒙古C. 建立科举制度D. 编纂《康熙字典》答案:C8.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印刷术答案:D9.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A. 官渡之战B. 长平之战C. 巨鹿之战D. 滑铁卢之战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建筑?A. 长城B. 故宫C. 金字塔D. 布达拉宫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______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郡县2. 唐朝时期,______是著名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
答案:武则天3. 宋朝时期,______是著名的理学家,他提出了“格物致知”的哲学思想。
答案:朱熹4. 明朝时期,______是著名的医学家,他著有《本草纲目》。
答案:李时珍5. 清朝时期,______是著名的小说家,他著有《红楼梦》。
答案:曹雪芹6.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最早出现在______时期。
答案:汉朝7.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在______时期被广泛用于航海。
七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e67d8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4d.png)
七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A. 商朝B. 周朝C. 夏朝D. 秦朝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中央集权制度是:A. 郡县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世袭制3. 下列哪一项不是唐朝的盛世?A. 贞观之治B. 开元盛世C. 永乐大典D. 贞观遗风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新大陆D. 征服海外5. 清朝末期,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其中不包括: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蒙古####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________、________和火药。
7.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等,其中李白被誉为“________”。
8. 明朝时期,________是著名的航海家,他七次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9. 清朝末期,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中规定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包括广州、福州、________、________和上海。
10.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________。
####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及其意义。
12. 描述一下清朝末期的“百日维新”运动及其失败的原因。
####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唐朝的对外交往及其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14. 分析清朝末期中国社会变革的原因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 五、材料分析题(共30分)15.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特点,并结合材料说明封建社会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材料一:《史记·平准书》记载:“封建者,封土建国也。
”材料二:《资治通鉴》记载:“封建之制,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大夫有禄,士有田。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C2. A3. C4. B5. D#### 二、填空题6. 印刷术、指南针7. 诗仙8. 郑和9. 宁波、厦门10. 中华民国#### 三、简答题11. 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是指汉武帝在位期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一思想,采取了排斥其他学派,只推崇儒家学说的政策。
七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99905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31.png)
七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A. 唐朝B. 明朝C. 清朝D. 五代十国答案:C. 清朝2.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孙思邈B. 李时珍C. 孔子D. 王羲之答案:A. 孙思邈3. 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爆发D. 南昌起义答案:D. 南昌起义4. 中国最早的封建王朝是?A. 唐朝B. 秦朝C. 汉朝D. 商朝答案:D. 商朝5. 下列哪个历史事件促使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A. 五四运动B. 鸦片战争C. 文化大革命D. 新文化运动答案:B. 鸦片战争二、填空题1. 商朝的社会制度是________。
答案:封建制度2. 中国五代十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________的时期。
答案:分裂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的法典。
答案:全面的4. 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________的历史时期。
答案:资本主义5.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________。
答案:清朝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下列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及意义:答案: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由于巴黎和约对中国的背叛,激起了学生的愤怒,五四运动是学生运动,体现了工人及人党的实质。
五四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开端的标志,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最主要的是它标志民主爱国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相结合的起点。
2.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答案: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了解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国家和文化。
历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历史事件的学科,深入了解历史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帮助我们更好地判断和处理一些问题。
四、综合题请用一段话总结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五个时期,并举例说明其重要性。
答案: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五个时期分别是夏商周三皇五帝、秦朝汉朝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和宋元明清。
初一历史试卷经典试题及答案
![初一历史试卷经典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b4e87b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40.png)
初一历史试卷经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夏朝答案:D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以下哪项制度?A. 郡县制B. 世袭制C. 禅让制D. 分封制答案:A3.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B4.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发明的是:A. 造纸术B. 火药C. 印刷术D. 指南针答案:A5.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卧薪尝胆”的代表?A. 项羽B. 刘邦C. 勾践D. 秦始皇答案:C6.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描述的是哪位历史人物?A. 岳飞B. 关羽C. 张飞D. 赵云答案:B7. “三国”指的是哪三个国家?A. 魏、蜀、吴B. 汉、魏、吴C. 汉、蜀、吴D. 魏、汉、吴答案:A8.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发生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A9. “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B10.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文成公主”的丈夫?A. 松赞干布B. 成吉思汗C. 忽必烈D. 努尔哈赤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发生在_______朝。
答案:汉朝2. 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起始于_______朝。
答案:汉朝3.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其首次实践是在_______。
答案:香港4. 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中,被称为“沉鱼落雁”的是_______。
答案:西施5. “破釜沉舟”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之战中。
答案:巨鹿之战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状态,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请简述唐朝的“贞观之治”。
月考初一历史试题及答案
![月考初一历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1ba7e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2.png)
月考初一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哪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郡县制B. 世袭制C. 封建制D. 禅让制3. 唐朝时期,对外交流频繁,其中最著名的外国使节是?A. 马可·波罗B. 玄奘C. 鉴真D. 郑和4.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域各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它起始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5. 明朝时期,中国航海技术达到高峰,郑和下西洋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事件,他率领的船队最远到达了哪个地区?A. 东南亚B. 印度洋C. 非洲东海岸D. 南美洲6. 清朝乾隆年间,中国与英国进行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这场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A. 英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B. 中国对英国的贸易顺差C. 英国对中国的领土野心D. 中国对英国的文化排斥7.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特点?A. 考试选拔B. 世袭官职C. 公平竞争D. 择优录取8. 唐朝时期,中国的文化和艺术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是?A. 诗歌B. 小说C. 戏剧D. 散文9. 清朝末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重大变革?A. 洋务运动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所有选项都是10.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皇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曹操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了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其中“一石”相当于现在的________公斤。
2.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__,他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
3. 明朝时期,中国与外国的贸易主要通过__________进行,这是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
4. 清朝末年,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其中__________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重要事件。
5. 中国封建社会末期,西方列强的侵略导致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其中__________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失败。
历史考试题目及答案初一
![历史考试题目及答案初一](https://img.taocdn.com/s3/m/8916b48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b.png)
历史考试题目及答案初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A. 统一度量衡B. 推行郡县制C. 焚书坑儒D. 推广铁器答案:D3.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三国时期的?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诸葛亮答案:D(诸葛亮是三国时期人物)4.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主要目的是什么?A. 军事征服B. 经济交流C. 政治控制D. 文化传播答案:C5. 唐朝时期,以下哪项不是唐朝的对外政策?A. 派遣使者B. 接受朝贡C. 军事扩张D. 闭关锁国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我国最早的文字是______。
答案:甲骨文2. 秦朝的都城是______。
答案:咸阳3. 汉武帝时期,开辟了著名的______。
答案:丝绸之路4. 唐朝的盛世被称为______。
答案:开元盛世5. 宋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______。
答案:经义、诗赋、策论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唐朝的开放政策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答案:唐朝的开放政策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吸收了外来文化,丰富了唐朝的文化生活;同时,也加强了唐朝与周边国家的联系,提高了唐朝的国际地位。
2. 简述宋朝的商业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宋朝的商业繁荣主要表现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商业中心;货币经济的兴起,纸币的广泛使用;海外贸易的兴盛,与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区有广泛的贸易往来。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为后世封建王朝的皇权制度奠定了基础。
其次,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再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初中历史测试题初一及答案
![初中历史测试题初一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e7b75a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da.png)
初中历史测试题初一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在哪个朝代发明的?A. 唐朝B. 汉朝C. 宋朝D. 明朝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3.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A. 商朝B. 周朝C. 夏朝D. 秦朝4. 唐朝时期,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其规模是?A. 约100平方公里B. 约200平方公里C. 约300平方公里D. 约400平方公里5.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唐朝的?A. 李白B. 杜甫C. 王羲之D. 王维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________”是周朝的分封制度。
7.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其中最高统治者被称为“________”。
8.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他在位期间开创了“开元盛世”。
9.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________。
10.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________”是秦朝的统一度量衡。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汉武帝时期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12. 请简述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及其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后世的影响。
14. 论述唐朝时期对外交流的开放性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五、材料分析题(15分)15.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唐朝时期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及其对唐朝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材料一:唐朝时期,长安城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
材料二:唐朝时期,丝绸之路贸易繁荣,大量的丝绸、瓷器等商品被运往中亚、西亚乃至欧洲。
请结合材料,分析唐朝时期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及其对唐朝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C4. A5. C二、填空题6. 封建制7. 皇帝8. 李渊9. 指南针10. 度量衡统一三、简答题11. 汉武帝时期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主要内容是废除其他学派的官职,只保留儒家学派的官职,使儒家成为国家的主导思想。
初中七年级历史试卷
![初中七年级历史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5d1db871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7.png)
初中七年级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 北京人B. 元谋人C. 山顶洞人D. 蓝田人。
2.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是()A. 打制石器B. 磨制石器C. 青铜农具D. 铁制农具。
3. 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类型是()A. 干栏式房屋B.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C. 窑洞D. 吊脚楼。
4.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
5. 西周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制度是()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
6.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秦穆公。
7. 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边的国家是()A. 齐B. 楚C. 秦D. 燕。
8. 商鞅变法发生在()A. 魏国B. 楚国C. 秦国D. 齐国。
9.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
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春秋。
10. 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D. 汉朝。
11.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
12. 提出“兼爱”“非攻”思想的是()A. 孔子B. 墨子C. 孟子D. 韩非子。
13. 秦朝统一后,全国通用的文字是()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隶书。
14. 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是()A. 刘邦和项羽B. 陈胜和吴广C. 刘邦和陈胜D. 项羽和吴广。
15. 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是()A. 焚书坑儒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创立科举制D. 大兴文字狱。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他们居住在干栏式房屋里。
2. 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部落。
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3. 夏朝的建立者是禹,他的儿子启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初一历史考试题目及答案
![初一历史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cb895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1c.png)
初一历史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最早的人类是:A. 北京人B. 元谋人C. 山顶洞人D. 蓝田人答案:B2.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由谁改进的?A. 蔡伦B. 张衡C. 毕升D. 祖冲之答案:A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以下哪项?A. 郡县制B. 禅让制C. 世袭制D. 封建制答案:A4. 唐朝时期,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其中进士科主要考察的是:A. 武艺B. 骑射C. 文学D. 音乐答案:C5. 宋朝时期,商业发展迅速,以下哪项不是宋朝商业发展的特点?A. 纸币的广泛使用B. 夜市的兴起C. 手工业的繁荣D. 重农抑商政策答案:D6. 明朝时期,以下哪位皇帝对加强中央集权做出了重大贡献?A. 朱元璋B. 朱棣C. 朱高炽D. 朱由校答案:B7.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以下哪项政策不是他实施的?A. 废除科举B. 推行“摊丁入亩”C. 收复台湾D. 编纂《康熙字典》答案:A8. 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是指:A. 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新疆,到达中亚、西亚,以至欧洲的陆上交通线B. 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新疆,到达中亚、西亚,以至欧洲的海上交通线C. 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新疆,到达中亚、西亚,以至非洲的陆上交通线D. 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新疆,到达中亚、西亚,以至非洲的海上交通线答案:A9.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答案:D10. 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由谁主持修建的?A. 李冰B. 郑国C. 孙叔敖D. 司马迁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______。
答案:印刷术2.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答案:李渊3. 元朝时期,意大利旅行家______来到中国,他的游记记录了当时中国的繁荣景象。
2024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试卷
![2024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99f3a0e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4.png)
2024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 北京人。
B. 元谋人。
C. 山顶洞人。
D. 蓝田人。
2. 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共同特征有()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过定居生活④会制作陶器。
A.B. ④.C. ④.D. ④.3. 被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A. 炎帝。
B. 黄帝。
C. 蚩尤。
D. 尧。
4.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5. 西周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制度是()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6. 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诸侯是()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秦穆公。
7.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中变法成效最大的是()A. 齐国。
B. 秦国。
C. 楚国。
D. 魏国。
8.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9. 都江堰是由谁主持修建的()A. 商鞅。
B. 李冰。
C. 大禹。
D. 齐桓公。
10. 秦朝建立的时间是()A. 公元前221年。
B. 公元前209年。
C. 公元前207年。
D. 公元前202年。
11. 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禅让制。
D. 世袭制。
12.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 连年灾荒,百姓无法生活。
B. 民族矛盾尖锐。
C. 秦的暴政。
D. 戍边误期,按律当斩。
13. 西汉初期的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 发展经济。
B. 巩固统治。
C. 减轻人民负担。
D. 鼓励生产。
14. 汉武帝为加强思想控制采取的措施是()A. 焚书坑儒。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创立科举制。
D. 大兴文字狱。
15. 汉武帝时期,两次出使西域的是()A. 张骞。
B. 班超。
C. 甘英。
D. 卫青。
16.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A. 长安。
B. 洛阳。
历年初一历史试题及答案
![历年初一历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74a81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c.png)
历年初一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种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答案:B2.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发生在哪个朝代?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B3.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唐朝的?A. 李白B. 杜甫C. 王羲之D. 玄奘答案:C4.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是在哪个朝代发明的?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C5.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B二、填空题6.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________。
答案:夏朝7.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是________。
答案:秦朝8.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发生在________。
答案:汉朝9.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是在________时期发明的。
答案:宋朝10.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成语出自________。
答案:战国时期三、简答题1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包括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修建长城等。
12. 简述唐朝的“贞观之治”。
答案: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政治局面,以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社会安定著称,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高峰。
四、论述题13. 论述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答案: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交流;火药的发明改变了战争的形式,推动了军事技术的发展;指南针的发明为航海提供了方向,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试题及答案,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历史,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和传统,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de994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b6.png)
七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在哪个朝代发明的?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2.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3.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发生在哪个朝代?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4.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时期?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D. 汉朝5.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描述的是哪个历史事件?A. 长平之战B. 巨鹿之战C. 垓下之战D. 淝水之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
7.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被逐出镐京,这一年被称为______。
8.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______制度。
9.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其中进士科是选拔______的主要途径。
10.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描述的是唐朝哪位皇帝与杨贵妃的故事?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12. 描述唐朝开元盛世的主要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三国各自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特点。
14. 分析宋朝商业经济的发展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五、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15分)15.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唐朝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
材料一: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对外交流频繁。
材料二:唐朝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均田制、科举制等,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材料三:唐朝对外采取开放政策,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1. B2. D3. B4. D5. C6. 《诗经》7. 共和元年8. 郡县制9. 官员10. 唐明皇11. 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奠定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基础,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初一历史历史试题及答案
![初一历史历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8a79a6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6.png)
初一历史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A. 公元前221年B. 公元前221年C. 公元前220年D. 公元前219年答案:A2.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A. 李世民B. 李渊C. 李隆基D. 李治答案:B3. 明朝的建立者是?A. 朱元璋B. 朱棣C. 朱允炆D. 朱由检答案:A4.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D5.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A. 商朝B. 西周C. 秦朝D. 汉朝答案:C6. 汉武帝时期,推行了什么政策以加强中央集权?A. 推恩令B. 均田制C. 科举制D. 行省制答案:A7. 唐朝时期,长安城的人口数量大约是?A. 100万B. 200万C. 300万D. 400万答案:B8. 下列哪个不是宋朝的著名词人?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白居易答案:D9. 元朝时期,实行了什么制度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 行省制B. 郡县制C. 科举制D. 推恩令答案:A10.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B. 宣扬国威C. 寻找新大陆D. 寻找宝藏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了______。
答案:西周2.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争霸,出现了“五霸”,其中不包括______。
答案:齐桓公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______制度。
答案:郡县制4. 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是______。
答案:贞观5. 宋朝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提出了“格物致知”的学说,其核心思想是______。
答案:探究事物原理6. 元朝时期,忽必烈的年号是______。
答案:至元7. 明朝时期,朱元璋建立的都城是______。
答案:南京8.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的年号是______。
答案:康熙9. 清朝时期,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______政策。
初一历史考试题及答案
![初一历史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fd0a4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48.png)
初一历史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最早的文字是:A. 甲骨文B. 小篆C. 隶书D. 楷书答案:A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是:A. 郡县制B. 分封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答案:A3.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发明的是:A. 造纸术B. 火药C. 印刷术D. 指南针答案:A4. 隋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A. 郡县制B. 科举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答案:B5. 唐朝时期,著名的“贞观之治”是指:A. 唐太宗的统治时期B. 唐高宗的统治时期C. 武则天的统治时期D. 唐玄宗的统治时期答案:A6. 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A. 秦朝时期修建的B. 汉朝时期修建的C. 唐朝时期修建的D. 宋朝时期修建的答案:A7. “文景之治”是指:A. 汉武帝的统治时期B. 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统治时期C. 汉高祖的统治时期D. 汉宣帝的统治时期答案:B8. 我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主要贸易的是:A. 丝绸B. 瓷器C. 茶叶D. 金属答案:A9. 我国古代著名的“三国演义”中的“三”指的是:A. 三个国家B. 三个英雄C. 三个战役D. 三个朝代答案:A10. 我国古代著名的“科举制度”开始于:A. 秦朝B. 汉朝C. 隋朝D. 唐朝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我国最早的朝代是________,其建立者是________。
答案:夏朝;大禹2. 我国古代著名的“百家争鸣”发生在________时期。
答案:春秋战国3.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时期。
答案:西周4. 我国古代著名的“秦始皇兵马俑”位于今天的________省。
答案:陕西省5. 我国古代著名的“唐三彩”是________时期的陶瓷艺术。
答案:唐朝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文景之治”的主要特点。
答案:文景之治是西汉时期文帝和景帝的统治时期,其主要特点是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发展,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繁荣的时期。
初一的历史试卷试题及答案
![初一的历史试卷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92323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e.png)
初一的历史试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最早的文字是:A. 甲骨文B. 金文C. 隶书D. 楷书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种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3. 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由谁主持修建的?A. 李冰B. 鲁班C. 鲁班的师傅D. 秦始皇4. 以下哪一项不是孔子的教育思想?A. 有教无类B. 因材施教C. 学而时习之D. 严师出高徒5.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发明的是:A. 造纸术B. 火药C. 印刷术D. 指南针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我国古代著名的历史文献《_________》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7.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思想的统一,他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了“__________”政策。
8.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中的最高级别考试是“__________”。
9. 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实行了行省制度,其中“__________”是元朝的行政中心。
10.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设立了“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12. 简述唐朝时期对外交流的主要方式及其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14. 论述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的交流情况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五、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10分)15. 阅读以下材料:“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请分析这段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意义。
答案:一、选择题1-5 A B A D A二、填空题6. 史记7.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8. 殿试9. 大都10. 东厂三、简答题11. 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7f0857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a.png)
七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焚书坑儒B. 推行郡县制C. 统一度量衡D. 修建长城答案:B、C、D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增强了中央集权C. 推动了文化的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扩大贸易B. 展示国威C. 寻找宝藏D. 进行文化交流答案:B二、填空题1. 我国最早的成文法典是_________。
答案:《汉谟拉比法典》2. 唐朝的盛世被称为“_________”,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答案:开元盛世3. 明朝时期,由郑和率领的船队进行了七次远航,这些远航被称为“_________”。
答案:郑和下西洋三、简答题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要贡献。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要贡献包括: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修建长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2. 请简述唐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对外交流广泛。
唐朝的盛世被称为“开元盛世”,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唐朝的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增强了中央集权。
同时,唐朝的开放政策,促进了与外国的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束语:通过本次七年级历史试题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它们对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不仅让我们了解过去,更能启发我们思考未来。
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学习历史的机会,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七年级历史试题
说明:1.考试形式为开卷书面考试。
可查阅所带教材、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
和互借资料。
2.考试时间为
50分钟。
试卷满分为5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到下列对应的答题框内。
每小题1.5分,共21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 案
1.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
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
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
李纲认为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A .建立隋朝
B .实现国家统一
C .开创三省六部制
D .开创分科考试新局面
2.杜佑的《通典》卷七载:“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治。
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
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导致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唐太宗
A .完善三省六部制
B .鼓励发展农业
C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D .虚心纳谏
3.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则天武后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
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拾遗。
遂臻大治。
”这里的“大治”指的是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贞观遗风
4.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古代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下列属于唐朝时期发明并推广的耕作工具是
A B C D
5.隋唐时期的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打算举办一期“隋唐书画展”,下列哪些人物的作品可以推荐参展
①颜真卿 ②王羲之 ③吴道子 ④阎立本 ⑤欧阳询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6.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到来,开放与交流使大唐文明更加辉煌。
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①玄奘西行 ②文成公主 ③设市舶司 ④鉴真东渡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④
7.“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
黄巢起义
A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B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C .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D .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局面
8.“于后梁贞明二年自立为皇帝,国号契丹,建元神册”的人物是
A .元昊
B .耶律阿保机
C .忽必烈
D .完颜阿骨打
2019.4
已复核
9.北宋宰相赵普曾向宋太祖提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的建议。
下列措施中体现北宋在经济上“制其钱谷”的是
A.将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B.设置通判监督知州
C.分化事权,削弱相权D.在地方设置转运使
10.岳飞抗金的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广为传颂。
岳飞抗金赢得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A.他被宋高宗、秦桧等诬陷,蒙受冤屈B.他领导“岳家军”收复了中原许多失地C.他坚持的抗金斗争,符合人民的利益D.他的抗金斗争,抵御了外来国家入侵11.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
中国古代史上曾有两个政权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形成南北对峙局面,这两个政权是
A.南宋和金B.北宋和辽C.北宋和西夏D.金和辽
12.某同学选用如下材料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宋代针铺商标清明上河图交子南宋海船
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C.社会风气开放D.大都闻名世界13.“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的王朝是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
14.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等民族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
A.满族B.回族C.藏族D.壮族
二、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共29分)
15.(10分)中国传统王朝有一套独特的国家制度体系,对于维护整个国家大一统局面不乏成功之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显而易见的是,科举制改变了传统选官制度自下而上、权力下移的性质……
科举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刘文瑞、杨柯《试论科举制对中央集权体制的历史作用》材料二中央集权制是全国统一的重要条件,而全国大一统的局面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政治环境,即可以避免一些纷争和割据,可以减少某些统治阶级内部的有害战争。
……统一集权的政治环境还有利于全国范围内的经济交流和商品流通。
——胡如雷《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和社会政治影响》材料三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主弹纠者曰“……”。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引自《元文类》卷40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
请说出科举制与魏晋南北
朝选官制度相比,在选官标准上有何不同?(3分)
⑵据材料二归纳“统一集权”的客观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中期发生在“统治阶
级内部的有害战争”是什么?北宋为避免“纷争和割据”实行了什么政策?(3分)
⑶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在中央设置的“本兵者”和“主弹纠者”分别指什么机构?元
朝实行怎样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3分)
⑷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一、材料三所述制度的共同作用。
(1分)
16.(9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海外贸易的发展密不可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朝长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湿……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
汉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
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争频繁,人口大量南徙,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转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李文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诸问题的历史启示》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
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通道。
——吴钓《中国古代的大航海时代》材料三海外贸易的兴盛刺激了中国的内部生产,宋代的冶铁数量在当时整个世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其他如制造瓷器、丝绸、茶叶、酒类以及各种工艺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也是惊人的。
也因为这些缘故,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国家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
而在完全失去北方以后,偏安在南边的南宋,地方小了,人口少了,生活条件居然比过去还好。
——摘编自徐伟云《徐伟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概括“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长江流域经济开发的原因。
(3分)
⑵据材料二指出唐中后期中外贸易主通道的变化及其原因。
(4分)
⑶据材料三说明海外贸易的兴盛与宋代采取的对“北方国家”有关政策之间的联系。
(2分)
17.(10分)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能否正确认识和
处理好民族问题关系重大。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贞观年间)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诏群
臣议区处之宜。
……彦博曰:“孔子:‘有教无类’,若
救其死亡,授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
悉为吾民。
”上卒用彦博策。
——《资政通鉴》
材料二 辽、西夏、北宋形势图(如图一)
材料三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
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基本上会出现混乱局面。
但在混乱中,各民族却相互融合。
第二
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于是各民族政权之间呈现相互并立之势,形成割据分裂局面。
但在割据中却有不少交往,有统一的愿望、因素和趋势。
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呈现统一局面下的民族大融合状况。
——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材料四(澎湖)岛分三十有六,巨细相间……地隶泉州晋江县。
至元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锭二十五两,别无科差。
——[元]汪大渊《岛夷志略》 请回答:
⑴ 材料一反映了“上”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在击败突厥后,除材料所述史实外,唐
朝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对西域的统治?(3分)
⑵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分别属于材料三所述
的“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发展”的哪一种模式?(2分)
⑶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北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
(2分)
⑷ 材料四反映了元朝对哪个地区的有效管辖?元朝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
辖的标志是什么?(2分)
⑸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民族交往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1分)
图一:辽、西夏、北宋形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