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与谢中书书拓展阅读素材苏教版
2018年秋新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20与谢中书书4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
课堂检测
一、填空题
陶弘景 ,这篇文章 《与谢中书书》作者是_______ 陶弘景 写给______ 谢中书的一封谈______ 山 水 的信。 是_______
二、简答题
1、《与谢中书书》,“猿鸟乱鸣”中的“乱” 字能否换成“齐”或“共”字? “乱”表现一种自由,一种活力,通过“乱”字, 写出了山川万物都充满着勃勃生机的景象。 2、《与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沉醉山水的欣喜之态,能够和古今知音比肩的 自得之感,归隐山林的喜悦之情。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 奇者。”
水空明,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水中藻、荇交横,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盖竹柏影也。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景物描写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庭下如积水空明,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水中藻、荇交横,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盖竹柏影也。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方法小结 加字法 换词法
举例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古来共谈:赞叹
利用注释
调动积累
欲界之仙都:人间仙境
四时俱备:具备
再读,读懂读透, 理解文章内涵。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消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争相跳跃 念无与为乐者 ——考虑,想到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于是到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
《与谢中书书》
初读,读顺读通, 初步了解文意。
与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
的 赞叹
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色彩斑斓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
全、都 具备 清晨 消散 人间仙境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0课《与谢中书书》课件2 苏教版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
消散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 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9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傍晚 坠落 潜伏在水中的 争相 鱼,借代修辞
夕阳快要坠落的时候,潜游在 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10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
人间 美好世界
自从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不再 欣赏 它们
美丽景色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 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够欣赏 这种奇丽景色了的人了。
11
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文中作者描绘了山川的哪些美景?
12
高峰入云
13
清流见底 14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15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16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17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8
1、总领全文的一句话 是什么?
21
பைடு நூலகம்
作者是怎样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的?
22
本文美在哪里? 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 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
23
小结
•本文主题: 本文以清峻的笔调描绘了秀美的山 川,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 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结构: 总--分--总 一层(1句)概述山川之美的无穷魅力.(议 论) 二层(2-6句)具体描绘“四时”“晨昏” 的山 川之美.(描写,第6句是议论) 三层(7句)总体评价,侧面衬托山川之 美.(抒情)
南朝
1
古人曰:“仁者乐山,智 者乐水”,山川景物曾引起 了许多文人墨客的无限遐想, 为我们奉献了大量的优美篇 章。今天,我们来学习南朝 梁代道教思想家、医药家陶 弘景写的一篇山水小品—— 《与谢中书书》。
2018年秋新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20与谢中书书3
石壁,五色交辉。
注释: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 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交相 辉映。
译文: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 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原文: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
四时:四季。 俱:都。 晓:早晨。 歇:消散。 颓:坠落。
解脱。陶弘景就是因看透了黑暗的人世,而隐居
句曲山(今江苏茅山)。这些文人在他们的书信 中,常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 人的安慰,此文正是如此。
文体知识
书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
“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中国古代的抒
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
结合十分完美。书信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
导思2.文章的语言很美,
听读课文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 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圈点要求
1.用斜线画出句子的停顿。 2.用波浪线画出文中优美的写景句。
第一段
翻译课文
原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 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第二段
抒情,也可以写景,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 情,也可以谈论文学,谈论政治等。
一 读一读字音
tuí 夕日欲颓
lín 沉鳞
yuè 竞跃
二 写一写字形
yuán( 猿 )鸟乱鸣
沉鳞jìng( 竞 )跃
三 文言知识积累
(一)古今异义 晓雾将歇
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夕日欲颓
古义:坠落;今义:衰败,萎靡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语气词,相当于“罢了”;今义:名词, 耳朵 (二)一词多义 欲:夕日欲颓 实是欲界之仙都 将要 与“界”合用,欲界, 指人间 自:自康乐以来 自从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 与谢中书书教案 苏教版
与谢中书书【知识与能力】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弄懂句子的含义。
2.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
【过程与方法】1.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提高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与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1.重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
《与谢中书书》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周围的一切美吗?也许你忙碌于繁重的学业中,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远望的一刹那,你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
天的晴明,地的广袤,山的挺拔,树的健壮,无不让你心动神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与谢中书书》就是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让我们一同去欣赏。
二、资料助读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齐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号华阳隐居。
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
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陶隐居集》等。
《与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
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
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文题中的“答”是“回复”的意思。
“谢中书”,即谢征,字玄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
“书”,即书信。
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三、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1.生字注音。
夕日欲颓.(tuí) 能与.其奇者(yù) 2.重点实词(1)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2)四时..俱备(四季) (3)晓雾将歇.(消散) (4)夕日欲颓.(坠落) (5)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3.一词多义(1)欲⎩⎪⎨⎪⎧夕日欲.颓(将要)实是欲.界之仙都(欲望) (2) 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念无与.为乐者(连词,和)相与.步于中庭(一起)(3) 自⎩⎪⎨⎪⎧自.非亭午夜分(如果)自康乐以来(从)4.词类活用夕日欲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坠落)5.古今异义(1)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2)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精神萎靡)四、研读课文1.看课文注释,了解大意。
(苏教版)2018年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0课《与谢中书书》课件(1)nwlPAM
回复 谢徵,作者的朋
信
友。中书,是
谢徵的官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晓:春眠不觉晓;家喻户晓;晓以利害 3.颓:颓然乎其间 4.与:念无与为乐者 为所识穷发者得我与?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创造性翻译:
山高水长,大美无言。 漂泊的云朵遇见了高耸的山峰,便安定在 空中,一步也不离开。 明净的溪水,安寂如镜,留着鱼儿清澈的梦。 是谁为两岸的石壁染上斑斓绚丽的色彩,让它在阳光下熠(yì)熠发亮。 葳(wēi)蕤(ruǐ)的森林,坚守着四季不变的希冀。青葱的树林里跃动 着多少生灵的快乐,翠绿的竹丛见证着怎样的誓言? 清晨,缭绕的烟 雾渐渐消散,猿猴的吼叫和着小鸟的歌唱,仿佛在弹奏着交响曲。傍晚, 夕阳即将隐没于群岚时,潜游的鱼儿争先跃出水面,似乎要挽留住一天 最后的时光。 南朝谢公已然远去,留下的一纸惊叹,弥散在历史的尘 烟中。如今,只身面对这山水的奇美,我心中的愉悦,能与谁共?
1.《与谢中书书》的作者是( )朝的( ),字
( ),号(
),人称(
)。
2.《与谢中书书》题目的意思是(
),
本文是节选其中的描写山水的一部分内容。是一篇
(
)。
3.本文从语言上是一篇(
),以( )为
主,( )结合,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补充:
1. 共:都 2. 俱备:都长久存在 3. 乱:此起彼伏 5. 竞跃:争相跃出水面 6.奇:指奇山异水。 者:人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与谢中书书课件苏教版
与
谢
陶中
弘 景
书 书
散文品种之一。短小灵活,简练隽永, 具有议论、抒情、叙事的多重功能, 偏重于即兴抒写零碎的感想、片断的 见闻和点滴的体会,是一种轻便自由 的文学形式。在中国盛行于明清。在 现代中国,20年代的小品文,是各式 短文的统称,与美文、随笔、杂感、 絮语散文大体相当。
书
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 “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 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美”:是山川风物的客观形态,也是 作者对山川风物的审美感受──愉悦。
描 绘
高峰入云, 仰视 极力描写山之高, 清流见底。 俯瞰 水之净
了 秀 美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平远
极目远眺,青翠的竹 林和五彩的山石互相 映衬,呈现出绚烂辉
静景
的 青林翠竹, 高远 煌的气象,万物勃发
山 四时俱备。
的生命力。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让我们通过朗读领略文章的美。
朗读方法:看清字,读准音, 口齿清楚,缓急有序,轻重有度, 感情充沛,一气呵成。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川
景 晓雾将歇, 听觉 通过描写朝夕变
色 猿鸟乱鸣。
化,生物的活动, 动景
。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视觉
为画面增添了灵 动感,传达了生
命气息。
作者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
观察角度:由仰而俯;(高低,远近) 景物形象:由显而微; 景物状态:由静而动; 感官调动:视听结合; 时间交代:由朝而夕。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与谢中书书》多视角观察,众景物上镜辅导素材苏教版(2021年整理)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与谢中书书》多视角观察,众景物上镜辅导素材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与谢中书书》多视角观察,众景物上镜辅导素材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与谢中书书》多视角观察,众景物上镜辅导素材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与谢中书书多视角观察,众景物上镜——分析《与谢中书书》的写景技巧《与谢中书书》一文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徵的一封回信,信中不言其他,而是极力称赞江南山水之美,文辞清丽,工整对仗,为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本文的写景技巧。
【剪辑一】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多视角结合“高峰入云”从仰视的角度描写了山峰的高耸,挺立;“清流见底"从俯视的角度描写了泉水的清澈,明净——高山、白云、流水,于俯仰观察中尽显生命本真。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以环视的角度,描写了周围五彩斑斓的石壁和青翠的竹木——两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剪辑二】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动静结合本文仅仅68个字,但摄入的景物却多达十来种,且众多景物逐一推至镜头,将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与勃勃生机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但综合起来,不外乎两种景物,一种是静景,一种是动景。
先写静景,如高峰、清流、石壁、青林、翠竹、晓雾和夕日,静得让人心醉;再写动景,如猿鸟和沉鳞,动得让人心跳.一静一动,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灵动感,而且还传达出一种生命的消长气息。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0课《与谢中书书》拓展阅读素材 苏教版
【注释】①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成年。②除奉朝请:任命为奉朝请。除:任命。③束帛:捆为一束的五匹帛.
【且读且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母梦青龙自怀而出( )
(2)引为诸王侍读( )
(3)及发(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永明十年,上表辞禄,诏许之,赐以束帛。
陶弘景传(节选)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初,母梦青龙自怀而出,并见两天人手执香炉来至其所,已而有娠,遂产弘景。幼有异操,年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谓人曰:“仰青云,睹白日,不觉为远矣。”及长,身长七尺四寸,神仪明秀,朗目疏眉,细形长耳.读书 万余卷。善琴棋,工草隶.未弱冠①,齐高帝作相,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②。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朝仪故事,多取决焉。永明十年,上表辞禄,诏许之,赐以束帛③。及发,公卿祖之于征虏亭,供帐甚盛 ,车马填咽。咸云宋、齐以来,未有斯事,朝野荣之。
答王以明
近日始学读书,尽心观欧阳修、苏洵、曾巩、陈亮、陆游诸公文集。每读一篇,心悸口呿①,自以为未尝识字。然性不耐静,读未终帙②,已呼累马③,促诸年少出游,或逢佳山水,耽玩竟日。
归当自责,顽钝如此,当何所成?乃以一婢④自监。读书稍倦,令得呵责,或提其耳,或敲其头,或擦其鼻,须快醒乃止。 婢不如命者,罚治之.习久,渐惯苦读,古人微意,或有一二悟解处,则叫号跳跃,如渴鹿之奔泉也!曹公曰:“老而好学 ,惟吾与袁伯业⑤.”当知读书亦是难事。
上书请求辞官,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并赏赐给他五匹帛。
附参考译文: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郡秣陵县人。起初,他的母亲梦见一条青龙从她怀里出来,并看见两位仙人手里拿着香炉来到她的家里,不久,她就怀孕了,于是生下了陶弘景。陶弘景小时候就异于常人,十岁时,看到葛洪的《神仙传》,日夜研究推理,于是有了养生的志向。他对别人说:“仰看高空,观看太阳,不感到是很遥远的事。”等到他长大以后,身高七尺四寸,神态、仪表出众,眼睛明亮有神,眉毛宽广,身材高挑,耳朵肥大。所读的书超过万卷。善于弹琴下棋,草书、隶书均写得很好.不到二十岁,齐高帝任宰相时,被引荐为诸王的陪读,任命为奉朝请。虽然生活在贵族群里,但他一个人关在屋里不与外人交往,只是翻阅并批改文稿。朝廷中的礼仪事务,一般都得向他请教决断。永明十年,陶弘景上书请求辞官,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赏赐他五匹帛。临行时,公卿官员在征虏亭设宴,为他送行,因为饯行而设的帷帐和车马太多,(竟然)堵住了道路。都说从刘宋、萧齐以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朝廷和民间都认为是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0课《与谢中书书》课件2 苏教版.ppt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
消散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 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傍晚 坠落 潜伏在水中的 争相 鱼,借代修辞
夕阳快要坠落的时候,潜游在 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
人间 美好世界
自从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不再 欣赏 它们
美丽景色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 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够欣赏 这种奇丽景色了的人了。
南朝
古人曰:“仁者乐山,智
者乐水”,山川景物曾引起
了许多文人墨客的无限遐想,
为我们奉献了大量的优美篇
章。今天,我们来学习南朝
梁代道教思想家、医药家陶 弘景写的一篇山水小品—— 《与谢中书书》。
陶弘景,南朝梁时丹阳秣(mò) 陵(今江苏南京)人。著名的 医药家、思想家、文学家,隐 居茅山(位于江苏),时人称 “山中宰相”。作品有 《本草经集注》、《集金丹黄 白方》、《二牛图》等。
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文中作者描绘了山川的哪些美景?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
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yù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的
从古到今
赞叹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 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插入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 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色彩斑斓
交相辉映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四季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 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具备
“答谢中书书”, 书,即书信,古人 的书信又叫“信牍” 或“信札 (zhá)”,回答谢 中书的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与谢中书书》拓展阅读
山水是大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
山水无言,却蕴藏着许多哲理,能抚慰世人受伤的心灵。
古往今来,无数的失意者寄情于山水之间,俯仰由他,物我两忘,陶冶性情,任意东西,身心得到放松,最终找回真正的自己。
山水是剂补药
许多人都会陶醉于山水之中,杭州的“老市长”白居易中意西湖,写下了“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大才子袁宏道说过“青山可以健脾”。
这种对山水的热爱,是切身之感。
清代文人金圣叹平生倒不见得怎么爱山水风物,但到了要砍头时,却遥望山水,说了一句“好山色”即告别人间。
可见,金圣叹能视死如归,却抛不下这大好的河山。
其实,久在世俗中挣扎,累累地讨着生活的人,静心思索,常有一种摆脱喧嚣的意念。
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在日出东方、紫气东来之时,于冷月初上、水银泻地之日,坐看气象,放眼云天,便会觉得天与地的融洽,树和草的亲和,日同月的慈爱,泉过涧的有律。
此时,心灵像经初霞、月光、水露浸润而净化,胸襟中有一种甜甜的异样感觉。
而偶去青山亭畔哭拜英雄,也能豪气上涌,正气浩然。
独坐松云,指看流水,走进大自然,可思接千载,神游八方,品味人生,获益良多。
试问:有什么比大自然更能使人感受到智慧的启迪呢?在厌烦之时,失意之际,有多少人正是走进了大自然,借助山水,才荡尽胸中尘埃而获得重新奋起的力量。
莽莽雪山,郁郁丛林,大河长川,沧海红日,湖光水影,红枫黄栌,闲花细草,老树青藤……在大千世界的雄奇险峻与超凡脱俗之间,我们感到了自身的渺小,与天地万物的辽阔。
崇山峻岭显世界之峥嵘,浅水累云见天机之有趣;一花一叶的写真,识物理之精微;群峰群树的写意,见天地之浑然。
与大自然的对话,容易让人见识到简约是美,本真是美。
知晓山高但不诡异,云奇但不阴险,花繁但不俗艳,草嫩但不卑弱。
这种自然的无边风月和极致风光,如同中国文化所推崇的宽容胸襟与中和韵致,使人能荡涤尘埃,唯留精神。
水木湛清华,乾坤更朗润。
最好能在休息之日和业余之时,置身苍苍大自然,享受那种“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的意味,体会人生处处有青山,青山处处可当药。
此乃补药,此为良药,不仅可以阔眼界、宽心胸,还能消块垒、添活力。
【且读且思】阅读全文,说说山水作为“补药”,其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阔眼界,宽心胸,消块垒,添活力。
答王以明
近日始学读书,尽心观欧阳修、苏洵、曾巩、陈亮、陆游诸公文集。
每读一篇,心悸口呿①,自以为未尝识字。
然性不耐静,读未终帙②,已呼累马③,促诸年少出游,或逢佳山水,耽玩竟日。
归当自责,顽钝如此,当何所成?乃以一婢④自监。
读书稍倦,令得呵责,或提其耳,或敲其头,或擦其鼻,须快醒乃止。
婢不如命者,罚治之。
习久,渐惯苦读,古人微意,或有一二悟解处,则叫号跳跃,如渴鹿之奔泉也!曹公曰:“老而好学,惟吾与袁伯业⑤。
”当知读书亦是难事。
【注释】①口呿(qū):张开口合不拢,形容受到震惊。
②帙(zhì):卷。
③累马:牵马,备马。
④婢:侍女,女仆。
⑤袁伯业:袁绍的从兄袁遗,字伯业。
【且读且练】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自以为未尝.识字()
(2)或.逢佳山水()
(3)耽玩竟.日()
(4)婢不如.命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归当自责,顽钝如此,当何所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则叫号跳跃,如渴鹿之奔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说“当知读书亦是难事”。
你认为作者须克服哪些难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曾经(2)有时(3)整(4)按照
2.(1)回来后就自己责备自己,如此顽劣愚钝,将来能有什么成就呢?(2)就号叫跳跃,像口渴的鹿奔向泉水!
3.①贪玩,不能静心。
②困倦,嗜睡。
附参考译文:
近日才开始用心读书,专心地阅读了欧阳修、苏洵、曾巩、陈亮、陆游等人的文集。
每读一篇,都震惊得心跳,合不上嘴,竟以为自己还不识字。
但是我性格耐不住寂寞,一卷书还没读完,就呼喊着让人备马,催促年少的朋友们出去游玩,有时遇到好的山水,就整天游玩。
回来后就自己责备自己,如此顽劣愚钝,将来能有什么成就呢?于是我就让一个丫鬟监督自己。
在我读书稍微感到困倦的时候,就让她斥责我,有时扯我的耳朵,有时敲我的头,有时刮我的鼻子,直到快点叫醒为止。
”(如果)丫鬟没有按照我的命令去做,我就惩罚她。
时间长了,渐渐地习惯了苦读,古人精妙的思想,有时有一两处看明白了,就号叫跳跃,像口渴的鹿奔向泉水!曹操曾说:“老了还依然好学,只有我和袁遗(字伯业)。
”应当知道读书也是件难事。
下面的这篇文章是诸葛亮在53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书信。
仔细阅读,你认为一个人在做人治学方面哪个字最重要?文章又将哪个字拿出来与之进行鲜明的对照?
诫子书
夫①君子②之行③,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④学。
慆慢⑤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⑥时驰⑦,意与岁⑧去⑨,遂成枯落,悲叹穷虑,将复何及!
——选自《艺文类聚》【注释】①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②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③行:指操守、品德、品行。
④成:达成,成就。
⑤慆慢:怠慢。
⑥与:跟随。
⑦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
⑧岁:时间。
⑨去:消逝,逝去。
参考答案:静躁
附参考译文: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
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
己崇高的志向;做不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学习必须要安静下来,才学来源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扩展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所成就。
怠慢就不能振奋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和时光一同逝去了,意志和时间一同消失了,像枯枝败叶一样凋落。
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子痛惜过去时,却已经来不及了!
陶弘景传(节选)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
初,母梦青龙自怀而出,并见两天人手执香炉来至其所,已而有娠,遂产弘景。
幼有异操,年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
谓人曰:“仰青云,睹白日,不觉为远矣。
”及长,身长七尺四寸,神仪明秀,朗目疏眉,细形长耳。
读书万余卷。
善琴棋,工草隶。
未弱冠①,齐高帝作相,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②。
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
朝仪故事,多取决焉。
永明十年,上表辞禄,诏许之,赐以束帛③。
及发,公卿祖之于征虏亭,供帐甚盛,车马填咽。
咸云宋、齐以来,未有斯事,朝野荣之。
(选自《梁书》)【注释】①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②除奉朝请:任命为奉朝请。
除:任命。
③束帛:捆为一束的五匹帛。
【且读且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母梦青龙自.怀而出()
(2)引.为诸王侍读()
(3)及发.()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永明十年,上表辞禄,诏许之,赐以束帛。
参考答案:
1.(1)从(2)引荐(3)出发
2.永明十年,陶弘景上书请求辞官,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并赏赐给他五匹帛。
附参考译文: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郡秣陵县人。
起初,他的母亲梦见一条青龙从她怀里出来,并看见两位仙人手里拿着香炉来到她的家里,不久,她就怀孕了,于是生下了陶弘景。
陶弘景小时候就异于常人,十岁时,看到葛洪的《神仙传》,日夜研究推理,于是有了养生的志向。
他对别人说:“仰看高空,观看太阳,不感到是很遥远的事。
”等到他长大以后,身高七尺四寸,神态、仪表出众,眼睛明亮有神,眉毛宽广,身材高挑,耳朵肥大。
所读的书超过万卷。
善于弹琴下棋,草书、隶书均写得很好。
不到二十岁,齐高帝任宰相时,被引荐为诸王的陪读,任命为奉朝请。
虽然生活在贵族群里,但他一个人关在屋里不与外人交往,只是翻阅并批改文稿。
朝廷中的礼仪事务,一般都得向他请教决断。
永明十年,陶弘景上书请求辞官,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赏赐他五匹帛。
临行时,公卿官员在征虏亭设宴,为他送行,因为饯行而设的帷帐和车马太多,(竟然)堵住了道路。
都说从刘宋、萧齐以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朝廷和民间都认为是件很有面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