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年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8秋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

2018秋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

2018年秋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发展水平监测卷七年级语文说明:1、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务必将答题内容写在答题卡上,并不得错位答题。

3、不按以上要求做的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阅读题,共50分)一、古诗文阅读。

(26分)(一)阅读下列两篇文言文,完成1—4题。

(10分)[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①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②家禽。

”(选自《世说新语杨氏之子》)【注释】:①孔君平:孔坦,字君平,累迁廷尉(掌管刑法),所以也称孔廷尉。

②夫子:对对方的尊称。

1.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俄而..雪骤不久 B. 未若柳絮因.风起因为C. 九岁,甚聪惠.同慧,聪明D. 孔指以示.儿给……看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白雪纷纷何所似?(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 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

B.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

C.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

D.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

4. 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

期末监测卷(七年级语文)第1页共 9 页B.甲文“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传为咏雪佳句是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在形态和动态上相似,给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拟人精彩传神。

C.乙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一句点明了文章的主要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

【七年级语文】2018年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2018年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8年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注本试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

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那小男孩咧着嘴笑得正甜。

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妈妈醒。

妈妈刚刚睁眼醒,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您一礼物” 。

妈妈笑了“什么?” 他笑笑,“我的作。

”说着,双手递过去那个大信封。

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怦怦地跳!
果然,看着这篇作,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是的,
15、从小男孩的作《愿望》看,他希望得到什么?老师满足了他的愿望吗?(3分)
16、从中看,你认为老师是怎样的人?(3分)
17、“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这句话除了讲天气、时间外,还有别的意思吗?(3分)
18、最后缺少了一个揭示主题的结尾,请根据你的理解运用形象的语言加以补充。

(4分)
(三)阅读下面选,回答19--24题 (17分)
①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②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黑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

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

但此时地上。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2018-201年初一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本试卷分为三部分:Ⅰ卷、Ⅱ卷和Ⅲ卷,全卷总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干涸(hé)、静谧(mì)、怅然(chànɡ)、面面相觑(xū)B。

栖息(qī)、连亘(ɡèn)、殉职(xù)、众目睽睽(kuí)C。

黄晕(yūn)、坍塌(dān)、莅临(lì)、煞有介事(shà)D。

诅咒(zǔ)、窥见(kuī)、倜傥(XXXɡ)、咄咄逼人(duō)2.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骇人听闻、各得其所、人迹罕至、拈轻怕重B。

问心无愧、多愁善感、异国他乡、刨根问底C。

恍然大悟、委曲求全、怪诞不经、大相径庭D。

昂首挺立、神采奕奕、念念不舍、一本正经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

忙碌了一天的爸爸疲惫不堪地回到家,我立刻给爸爸端上一杯热乎乎的茶,爸爸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B。

研究不能囫囵吞枣,应该精益求精,只有拥有这样的态度,才能在研究上更上一层楼。

C。

我们从未见过她这么幸福过,她所展示出的这样神采奕奕的一面我们已经有十年未曾见过了。

D。

他志存高远,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从来没有专心致志,真让我敬佩。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综合性研究,让我们从一个侧面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

B。

从小学到现在,你一定有过被小说的情节深深吸引的时候。

C。

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D。

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B。

XXX是《西游记》中浓墨重彩刻画的人物之一。

他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大战红孩儿……他桀骜不驯,敢于反抗压迫;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喜欢搞点恶作剧,好胜心强。

2018年秋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上册单元期中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共9套试卷)

2018年秋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上册单元期中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共9套试卷)

最新修订版学业水平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单元试卷6套+期中试卷1套+期末试卷2套)七年级第一学期(上册)配部编人教版(RJ)2018年03月24日主编、编辑:周国年,校对:邹垚娟目录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1)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7)第三单元检测试卷 (13)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19)第五单元检测试卷 (25)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31)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统一考试试卷 (37)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试卷(A卷) (43)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试卷(B卷) (49)第一单元检测卷答案与解析 (55)第二单元检测卷答案与解析 (56)第三单元检测卷答案与解析 (58)第四单元检测卷答案与解析 (60)第五单元检测卷答案与解析 (62)第六单元检测卷答案与解析 (64)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统一考试试卷答案与解析 (66)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试卷(A卷)答案与解析 (68)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试卷(B卷)答案与解析 (70)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检测考试第一单元检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

(3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酝酿(niànɡ)黄晕(yūn)咄咄逼人(duō)B.贮蓄(zhù) 静谧(mì) 彩棱镜(lãnɡ)周国年1031C.粗犷(ɡuǎnɡ) 应和(huî) 山岛竦峙(zhì)D.吝啬(lìn) 莅临(lì) 绿茵茵(yān)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瞭亮喉咙烘托花枝召展B.抖擞肌肤地毯淅淅历历C.水藻高邈屋檐呼朋引伴D.化妆萧瑟骄媚盛气凌人周国年1031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1)他不禁又沉浸在那个一直________在脑海里的美丽梦境中。

(2)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________了山的心灵。

2018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测试卷

2018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测试卷

2018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测试卷D往开来 C. 沉寂一如既往(4)文段结尾处的句号可以改为(标点符号),原因是(2分)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6题。

(5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诗中虚写了什么景物,借以表达作者的情怀?(1分)5.本诗采用哪一种思路结构,从选项中挑选正确的一项是()(1分)A、总—分—总B、分—总C、总—分6.请写出这首诗的主旨。

(3分)(二)文言文阅读(16分)阅读诸葛亮的《诫子书》及其链接材料,回答7-10题。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7、解释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1)非淡泊无以明.志明:(2)非宁静无以致远.远:(3)悲守穷庐.庐:8、选择句子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

()(3分)A、非/学无/以广才B、险躁/则不/能治性C、非/宁静/无以/致远9、翻译句子(4分)(1)非志无以成学。

(2)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10、以下是春秋时齐国管仲撰写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较阅读两文后,回答两道题。

(6分)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1)《诫子书》重点谈“树人”,请写出本文的论点,用以证明少年如何健康成长。

(2分)(2)“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的意思是:“人一生的计划,比不过塑造一个人的品德。

”《诫子书》中,“俭以养德”提出“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的途径。

请你用50字左右的字数叙说一个生活节俭的小故事。

(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6题。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有答案新人教版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有答案新人教版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有答案新人教版)期末测试班级:姓名: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题序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

(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对的一组是()(3分)A.丘壑(hè)凹凸(āo)粘污(diàn)B.论语(lùn)应和(huò)嘹亮(liáo)C.水澡(zǎo)虐杀(nüè)瑟缩(sè)D.犄角(jī)柳絮(xù)陛下(bì)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伴侣)B.年与时驰。

(疾行,指迅速逝去)C.撒盐空中差可拟。

(大体)D.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陪衬,使明显突出)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雷锋的钉子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B.我们在作文中,应尽量避免不写错别字。

C.思想内容是否健康,应是衡量好作品的重要标准。

D.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企业家的报告。

4.学校学生会准备成立一个爱心志愿者服务团队,旨在服务校园,服务社会。

请你为这个团队取一个简洁而富有创意、含蓄深刻的名字,并说说理由。

(4分)示例:春风送暖理由:春风送暖,既指我们的志愿者团队成立在春天学雷锋活动期间,又指我们的志愿者将像春风一样把爱心与温暖送给大家。

(1)团队名:(2)理由:5.改写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之与前面的句子形成一副对联。

(3分)原句:山间炊烟袅袅,如丝如缕;江中的片片帆影,像一首诗,又像一幅画。

山间炊烟袅袅,如丝如缕;,。

6.写出下列寓言的寓意。

(4分)狗衔着一块肉过河,望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外一只狗衔着一块更大的肉。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2018-201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3.本次考试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请用黑色钢笔或水笔作答,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请注意卷面的整洁、规范与美观。

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水何澹澹,山可移。

(___《观沧海》)(1分)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运用对偶描写景物、节令,蕴含着自然理趣,历来被人称道的两句诗是:空山不见人,但___语响。

(2分)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___如满月。

(___《峨眉山月歌》)(2分)4)___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十二章》)(1分)5)默写___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4分)北风卷地白草折,___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撩亮(liáo liàng)地响。

2)我暗暗地在那里嗤笑(nì xiào),却一声儿不响。

3)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弹奏(tán tā)。

4)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年轻怕重(niān qīng pà zhòng),把重担推给别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三十年来,___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诲人不倦,教育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

B。

他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大家保持一致,然而,他不肯做一个随声附和的人。

C。

《西游记》给人们塑造了一个神通广大、除恶灭邪的大英雄形象。

D。

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栩栩如生的交响乐。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最新人教版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有答案

最新人教版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有答案

最新人教版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有答案20XX年―20XX年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卷) 七年级语文(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读。

积累运用(2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确的一项是()(2分) A 、应和.(h è)粗犷.(gu ǎng )粼粼..(l ín )人迹罕.至(h àn )B 、抖擞.(s ǒu )坍.塌(t ān )狭隘.(y ì)翻来覆.去(f ù)C 、尴尬.(g à)陋巷.(xi àng )曲肱.(g ōng )拈.轻怕重(ni ān )D 、不愠.(y ùn )倜傥.(t ǎng )徘徊.(hu í)咄咄..逼人(du ō)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A 、酝酿懒惰怂恿人声鼎沸 B 、竦峙绵延禁锢见异思迁C 、褴褛热忱贮蓄神采奕奕 D 、滑稽决别帐篷骇人听闻3、结合语境,下列加点词感情色彩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2分)A 、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B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C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D 、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我永远忘不了父亲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错误的情景。

B.通过初一上学期的学习,使我掌握了许多知识,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C.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县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D.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在他种的树林里,转悠了一整天。

5、指出下列句子中每组加点词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2分)A 、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B 、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

C 、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一、基础积累与运用(37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为( )(3分)A.感喟.(kuì)苔.丝(tái)云雀.(què)B.雕.像(diāo) 榛.子(zhēn) 链.子(liàn)C.隧.道(suì) 狡黠.(xiǎ) 瞑.目(míng)D.隔.壁(gé) 预警.(jǐng) 编译.(yì)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为( )(3分)A.健壮静默咄咄逼人B.睫毛干涩絮絮叨叨C.竹篱分岐面面相觑D.嘹亮捶打人声鼎沸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纠纷..,是多么平常。

(纠纷:争执的事情)B.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仍四平八稳....地躺在书架上。

(四平八稳:形容非常平稳)C.我更小心地不敢贪懒..,多串几家书店更妥当些。

(贪懒:贪吃懒惰)D.周围一片寂静,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小强自从告别了网吧以后,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B.成熟的人考虑问题时,往往都以实际利益为出发点,并且依照经验保守行事。

C.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严重污染了环境,周边居民纷纷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投诉。

D.这种从瑞士引进的花皮茄子,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B.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C.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D.雪莱的《云雀》,还不都是诗人自我的幻想,与鸟何干?6.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

________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A.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柱。

B.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

C.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D.树林变得很热闹。

7.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世说新语》一书是南朝余嘉锡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B.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

其中,《植树的牧羊人》是他的代表作。

C.《春》的作者是朱自清,他是散文家、诗人、学者。

D.《穿井得一人》节选自《列子》。

8.默写。

(10分)(1)《诫子书》中记述“宁静”“淡泊”对坚定志向,实现远大目标的重要性的句子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里诗人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的朋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禹锡《秋词(其一)》中一改往日悲秋基调,表现诗人凌云之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十二章》中谈“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你对《西游记》这部名著的阅读,回答下面问题。

(6分)(1)请简述美猴王炼成“火眼金睛”的故事情节。

(3分)(2)从《西游记》中选取一个人物及其相关故事,根据下面的例句格式仿写句子。

(3分)例句: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二、阅读(51分)(一)(21分)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0.从故事情节发展看,选段是故事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

(用四个字概括)(3分)11.用“/”为下面这句话画出正确的朗读节奏。

(2分)其一犬坐于前12.下列句中“其”字指代对象相同的是()和()。

(3分)A.恐前后受其敌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C.屠乃奔倚其下D.屠自后断其股E.场主积薪其中13.分析下列句中“之”的用法,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3分)①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④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A.①⑤/②④/③B.②/①③/④⑤C.①③/②⑤/④D.①④/②⑤/③14.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A.一狼洞.其中(打洞)B.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C.恐前后受其敌.(敌人)D.一狼径去.(离开)15.根据狼的故事,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3分)A.“屠惧,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户对狼的本性尚未彻底认识,只采取一种迁就退让的方法,对狼心存幻想。

B.“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中的“持”字表明屠户在毫无退让的情况下做出了与敌斗争的果断抉择。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刻画屠户杀狼时的一种愤怒之情。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中的“乃”字表明了屠户对狼奸诈的本性幡然醒悟。

16.文段中表现狼“黠”的本性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屠户警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

(2分)17.狼很狡猾,可最终自取灭亡,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2分)(二)(13分)在澄澈明净的天空下舒婷这是一个普通的夜,白天刚下过阵雨。

风特别潮湿,犹如海的呼吸,轻悄地穿过荒芜的花园,抚摸了我一下,脸上一阵凉意。

是什么使眼睛发潮?为什么会想起你?窗外黑黝黝的屋脊,像几条卧鲸。

深深浅浅的灯光,似乎要从万千人生故事中,泄露一点什么消息。

好比一本书的封面,引诱你去翻阅。

不料记忆能及的那一页,竟是老朋友你。

学生时代你的外号叫蚂蚱。

你长得尤其高又非常瘦。

凸额头,又粗又硬的头发编成结结实实两条辫子,撅在耳后。

老师提问你,你茫然站起来。

你那对视得很厉害的眼睛在老师看来是一种有辱师道的挑衅,同学们则看作凶狠的搜索。

你咕咕噜噜的回答虽然是正确的,但不耐烦的老师已从你的课桌里掏出一批罪证:精致的小鹿、花篮和水袖宫娥,全是用包糖纸编的。

大家哄然大笑。

我以为你会哭,会甩起书包回家。

但一经允许坐下,你仍将凸额头抵住桌沿,检视你的宝贝。

它们像虫子一样在你课桌里衍生不息。

至今我还似乎能看到你如何灵巧而且温柔地翻弄那些五光十色的玻璃纸。

你父亲死时,我去看你。

你家低矮潮湿的房间竟然用铁丝拦了一半,养着十几只珍贵的乌骨鸡。

你家八九口人,原靠父亲做木匠活,现在要靠妈妈养的这些鸡了。

房间的另一半是弟弟妹妹,高高矮矮,最小的妹妹在你母亲怀里吃奶,你母亲的发上,簪了一朵小白花。

弟妹们在做游戏,他们的玩具我是太熟悉了。

那些玻璃纸在昏黑中,发出华丽的光彩。

只是你的眼神很忧郁。

我们的友谊究竟是怎么开始的?谁能说清草坪上的第一粒种子是鸟衔来的还是风吹来的呢?早读时,我们班的女孩子总到后山找一棵最茂盛的相思树,分坐在各个枝丫上,远远看去,就像栖着一群唧唧喳喳的小相思鸟。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同学们中有人一改“温良恭俭让”的好孩子样,宽皮带把腰束得细细的,一只手拎着老师的领子去批斗。

你是根正苗红的“红五类”,屡经动员和阶级教育,始终和我站在台下,不肯“造反有理”。

于是你又得了“铁杆”(保皇)的绰号,它与你又瘦又黑又结实的样子这样相称。

插队时我们没能在一起。

第一次我步行九十里路去你的知青点,远远看见你张着大手飞奔而来,使出那么大的劲勒我,我们一起摔在地上,你的一只鞋甩到水田里去了。

我们又叫又笑,互相捶打,又在田埂上坐了很久。

满天清明,飞舞的蚊蚋在我们头上罩了一层银亮的雾。

为什么有关我们共同的记忆总伴有澄澈明净的天空呢?我们真的把那些阴霾的日子躲过去了吗?你的铺板上只有一条返潮的草席,“救济性质”的再生布被单,临时垫了几本书为枕头。

我很难入眠,但真的满心快活。

你兴奋地说个不停,没头没脑,我努力猜透是什么隐藏在你的一大堆废话里。

睡不着,你拉着我起来到村外走走。

月色明媚,山村恬静,连狗也叫得有韵味。

我们漫步的斜坡上长满柔软的草,你指着村边一个亮着的窗,说:就是他!哟,铁杆,你在恋爱呢,怪不得你用沙子搓白塑料鞋,煞费苦心地排列你的刘海,它们不肯蓬松,一会儿又一撮一撮地粘在一起了。

这个梦只是一厢情愿。

你搬出了知青点,一个人住在旧庙的厢房边。

第二次我去看你,在回城之前和你告别。

你上工去了,门没锁。

被子没有叠,一摸,原来温着一大牙缸的稀饭,中间大约浇了一匙酱油。

这就是你的午饭和晚饭。

大约在这段时间,你迷上了文学,抄了一厚本又一厚本的笔记。

你写的信也“文采”起来。

恋爱中个个都是诗人。

虽然初恋的梦是破灭了,你望着那盏灯一直又过了多少年?你是最后一批回城的,安排在市政局修整马路。

你显得更黑了,连你们的工友都叫你“铁杆”。

等我出了一趟远门回来,听说你谁也不通知就结婚了,又听说最近你有了一个女儿。

屡次托你妈转口信去,你始终不回答。

命运使我成了“文人”,而你默默戴着草帽跟着压路机劳动,这似乎是我们的差别。

但现在我有了儿子,我们同是母亲。

我不知道我的儿子和你的女儿会不会相识在蔚蓝清澈的天空下?会不会手拉着手在我们寻找草莓的地方采摘鲜花?今夜天空深远沉静,铁杆,我们望的是同一颗星星吗?18.文章开头两段有什么作用?(2分)19.文章运用了多重对比刻画“铁杆”的性格特点,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3分)20.请赏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分)21.结合全文,探究文章以“在澄澈明净的天空下”为题的用意。

(4分)(三)(19分)天使的礼物刘继荣①黄昏,儿子一如既往地推我去广场散心。

二月的风变得暖起来,但是吹到脸上依然带着股寒意,就如我此刻的心境。

②刚坐上轮椅的时候,医生笑呵呵地打趣,说我最多只能享用三周。

可是如今漫长的三个月过去了,我依然坐在轮椅上。

广播里正放着《吉祥三宝》,真羡慕那个丰腴健硕的妈妈,想必她到了80岁还能健步如飞吧?不像我,三十几岁就坐在轮椅上了。

③儿子兴致勃勃地问:“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④我漫不经心地作答:“那要看对方喜欢什么,如果是心爱的人,一句话、一首歌也是好的。

”说完才觉惊骇,他刚上一年级,居然提出这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不禁想起上学期他曾说与一小女生相爱,我问,怎么爱?他答:“我们下课后一起在草坪里找灵芝草,给妈妈治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