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前后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地震后传染病容易流行的原因
地震后传染病容易流行的原因
地震后传染病容易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地震往往导致灾区的水电供应出现问题,特别是饮水问题比较突出。
因为得不到自来水供应,一些灾区群众往往选择平时不喝的类似井水、泉水甚至水库里的积水等饮用。
这些未进行杀菌处理的水容易导致人的感染。
二是露天宿营。
由于地震后往往伴随着大的天气变化,灾区群众在灾后心态往往也比较紧张,综合作用下,人的免疫能力相对比较差。
三是居住环境比较差。
在一些灾区群众集中的避难场所,如果生活垃圾、粪便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容易污染水源;同时,也容易孳生苍蝇等,造成细菌传播。
四是人口密度突然加大,人员之间接触频繁,造成传染病迅速在人群之间传播。
五是可能带来的食物污染。
灾区地震后往往没有充足的食物供应,一些灾区群众可能取食过期、被水泡过的食物等,这些食物往往已经变质或受到细菌污染;在避险地区如食物保管不当,也容易被苍蝇等污染;餐具消毒不及时,也可能带来污染。
六是积水可能带来蚊虫的孳生。
七是一些动物在地震中死亡,尸体得不到及时处理,腐败后也容易带来污染。
特别是现在温度相对较高,雨水又比较充分,需要高度关注。
地震灾区现场紧急状态下传染病风险因素与防控策略
第2 9卷
第 4期
中山 大学 学 报 ( 学科 学 版 ) 医
J U N LO U A —E N V R IY ME IA CE C S O R A FS N Y TS N U I E ST ( D C LS IN E )
V0 .9 No4 I2 .
H a h U a snU i rt, u nzo 0 0 C i el ,S N Y t e nv sy G a ghu5 08 , hn t — ei 1 a)
A b tac : Naurldia trlk a h a e c ud m a e u e ls e fhu n lv s n r p ris Poe t sr t t a s se ie e r qu k o l k h g o s s o ma i e a d p o e te . t t ni al i e t usdie s s flo d wih dia traway g r a e s fe ng fafc e e p e I s a h u ke afc e nfci s a e o lwe t s se l s a gav t u r so fe td p o l . n mo te r q a fe t d o i t a e s, bul i g ra id n s, ta s o ai n, c mmunc to r n p r to t o ia in, a wae u l y tms we e i tru e n me ia evie nd tr s pp y s se r ne r ptd a d dc ls r c s a d pu i e l e iey s se r e t y n bl h at d lv r y t ms we e d sr ed, whc de mo e d f c l t mplme s a e p e e t n c h o ih ma r i ut o i e ntdie s r v ni a d i on c nt l ci i e . o r a tvt s o i Th s a r d r s e ha a d an m an o t l i p pe a d e s d z rs d i c nr me s r s o r v n i e to die s s n o a u e t p e e t nfcius s a e i
地震后卫生防疫知识
地震后卫生防疫知识地震后传染病容易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震往往导致灾区的水电供应出现问题,特别是饮水问题比较突出。
因为得不到自来水供应,一些灾区群众往往选择平时不喝的类似井水、泉水甚至水库里的积水等饮用。
这些未进行杀菌处理的水容易导致人的感染。
二是露天宿营。
由于地震后往往伴随着大的天气变化,灾区群众在灾后心态往往也比较紧张,综合作用下,人的免疫能力相对比较差。
三是居住环境比较差。
在一些灾区群众集中的避难场所,如果生活垃圾、粪便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容易污染水源:同时,也容易孳生苍蝇等,造成细菌传播。
四是人口密度突然加大,人员之间接触频繁,造成传染病迅速在人群之间传播。
五是可能带来的食物污染。
灾区地震后往往没有充足的食物供应,一些灾区群众可能取食过期、被水泡过的食物等,这些食物往往已经变质或受到细菌污染;在避险地区如食物保管不当,也容易被苍蝇等污染;餐具消毒不及时,也可能带来污染。
六是积水可能带来蚊虫的孳生。
七是一些动物在地震中死亡,尸体得不到及时处理,腐败后也容易带来污染。
特别是现在温度相对较高,雨水又比较充分,需要高度关注。
地震后传染病的预防地震后应特别注意肠道类传染病,虫媒类传染病(由蚊子、虱子、跳蚤等传播的疾病),经接触和土壤传播的疾病的预防。
因此,地震灾区人员应具备一些基础的预防传染病的常识。
一是平时应注意饮水和饮食的卫生。
用净水片或漂白粉消毒生活饮用水;不吃受潮霉变或腐败变质的食品,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不吃死亡的禽畜,不用脏水冲洗蔬菜水果。
要及时消除生活垃圾,做好生活环境的消毒,处理好排泄物,垃圾。
二是预防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等虫媒传染病,应采取灭蚊,防蚊和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
在受灾期间,主要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蚊虫叮咬,夜间露宿或夜间野外劳动时,暴露的皮肤最好涂抹防蚊油,或者使用驱蚊药。
三是由于地震房屋倒塌,地面裂缝,山体坍塌,江河污染等原因,造成人员外伤,易引起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和经土壤传播的疾病发生。
地震灾后传染病的防治
2005年10月8日在印度詹木喀什米尔地震,10月1 4日到2005年12月17日总共发生了1783例急性腹泻 病例,4岁以下儿童的罹患率为20%。
但是——
2007年6月3日云南普洱地震后, 在灾区却没有出现任何疫情的爆发和流行;
在灿烂的阳光下, 我们总是充满绿色的希望……
谢谢
(3)狂犬病 病原体: 狂犬病病毒 传染源:动物 传播途径: 动物咬伤
4、 其他寄生虫感染
蓝氏贾第鞭毛虫病 旋毛虫病 黑热病 (内脏利什曼原虫感染 )
5、皮肤感染
疥疮、脓疱疮、 丘疹性荨麻疹、 手足癣、股癣、 麻疹、水痘、猩红热
6、其他感染
眼部感染:流行性眼结膜炎 钩端螺旋体病 人禽流感?
三、传染病防范
5、传染病流行
二、传染病的一些基本概念
1、定义 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产生流行。 2、常见病原体 病毒、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 等等。
3、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 学特征,有感染后免疫。 4、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人类没有阻止地震发生的能力,但是可以 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地震后次生灾害 的影响,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提供有力的支 持。自然环境破坏,生活环境污染,极易出现 肠道传染病,如痢疾、霍乱等疫情。事实证明, 只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手段,地震不一定会引起 传染病的流行,也不会使震前的流行病进一步 恶化。按照传染病防治原则,采取控制、治疗 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易感染人群的自 身抵抗力等措施,对防止地震后传染病的流行 具有积极意义。
法定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法定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摘要] 目的分析“5•12”汶川大地震后汶川县乙类法定传染病流行状况,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2008-2011年汶川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008-2011年汶川县共报告乙类法定传染病12种,共计898例,死亡6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216.52/10万,死亡率为1.45/10万,病死率为0.67%。
2008-2011年发病率分别为278.73/10万、269.08/10万、186.14/10万、132.13/10万。
发病率居前8位的是肺结核、乙肝、细菌性痢疾、梅毒、淋病、丙肝、甲肝、艾滋病,8种传染病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96.10%。
肠道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56.42/10万;血源及性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77.64/10万;呼吸道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82.22/10万,其发病2008年、2010年和2011年均居第1位,2009年居第2位。
无乙类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报告。
新生儿破伤风年均发病率为0.24/10万,居各类传染病的末位。
结论2008-2011年汶川县乙类传染病发病整体呈下降趋势,发病率前3位为呼吸道、血源及性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部分传染病疫情仍然比较严重,应继续加强相关传染病的防控。
5•12汶川地震后汶川县加大了传染病的防控力度,健全了传染病防控网络,开展了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现对2008-2010年汶川县传染病发病特征进行分析,为传染病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源于汶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2010传染病分析报表,人口资料来源于汶川县统计局。
为方便疫情分析,人口数来源是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户籍人口数做为基数,该疫情资料的人口基数为2008-2011年人口平均数:103 685人。
1.2 方法乙类传染病诊断标准按《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确定,传染病分类统计根据传染病传播途径分为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新生儿破伤风。
地震灾害期间灾区的传染病管理探讨
和化学污染威胁 , 易造成水介质传染病的爆发流 极 行 ;垃圾处 理 系统 设 施 的破坏 瘫痪 ,环卫 人 员 的匮 乏 , 垃 圾 收集 和运 输 几 乎 停 止 , 量 垃圾 对 水 源 、 使 大 空 气 、土壤 可 能造 成 大面 积 的污染 ;房 屋 结构 的破 坏, 使水、 、 电 煤气供应 中断 , 还造成储存 的水和食品 的污染 , 使人群 的居室卫生遭受 巨大的破坏 ; 品加 食
工 系统 的破 坏 , 运输 通 道 的堵塞 , 灾食 品 的污染 和 救 变质 , 给灾 区食 品供 应 带来 空前 的危机 ; 境 卫生 的 环 恶化 , 直接 导致 病媒 昆虫 大量 繁殖 , 令人 媒 接触 机 会
供水 设施 是 灾 区的生 命 线 ,各 类 给水 排 目工作力度 的减弱 , 使传播疾病 的媒介生物工作失去常规控制 ,虫媒传 染病发生的几率大增 , 等等。可以说 , 大地震灾 害给 灾 区卫 生服 务 设施 造 成 的破坏 是 全方位 的 ,也是 较
受到垃圾 、 污水 、 人畜尸体 、 粪便 、 废墟 等的污染 , 加 上灾后煤电供应 中断 , 令食物加热不够 , 又缺乏清洁 水的洗涤 ,导致食物加工入 口各环节缺乏基本安全 保障 , 极易发生各种细菌性和动物性食物中毒。 必须 制 定 专 门计 划 , 织 专 门 队伍 , 灾 区食 品( 括 救 组 对 包 灾食品1 卫生进行全面监督管理 , 确保灾 区食 品生产 和供应 的卫生安全 ,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卫生 环境 , 束 灾后 混 乱局 面 , 结 以把 灾害期 间传 染病
震后 食 品 的来 源及 卫 生状 况均 受 到破 坏 ,食 品 生 产加 工 、 存 、 输 等 环 节均 受 到严 重 影 响 , 法 保 运 无 保证 质 量 。加 上 由于环 境 恶化 , 物 短缺 , 物 往往 食 食
地震灾后传染病肆虐 佰佰分享灾区常见疫病种类
地震灾后传染病肆虐佰佰分享灾区常见疫病种类
地震灾后过后,首要的任务就是控制疫病的传播。
受到饮食饮水及居住环境卫生不达标等原因的影响,灾区成为各类传染病频现的聚集区。
不过这些疫病都有哪些种类?其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接下来下文为你分享。
常见的灾区疫病主要有以下几种:肠道性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及食源性疾病。
常见灾区疫病一、肠道性传染病
肠道性传染病历来是大灾过后的最常见传染病,起因较多比如感染性腹泻、伤寒、霍乱、食物中毒、甲型肝炎等。
地震灾后你我还需了解的…… 地震后需防三类传染病
预 防:注 意 皮 肤 卫 生 及 衣 、被 消毒 , 时治 疗 瘙 痒 性 皮 肤 及
,
病 。 对 患 儿应 隔离 ,防 止 接 触传 染 。
治 疗 :以 口服 或 外 用抗 生 素 为 主 。
皮肤 癣
是 指 发 生 于 人 体 皮 肤 ,由真 菌 感 染 引起 的 一种
第 三 类 物 理 性 皮 肤 病
维普资讯
专家有约
王琦w q 0 1 . y 64 6e w 6 @ 3o m
+ + + E 一 了的 塑 芾
地震后需防三类传染病
一娄 海 【 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 】 首都
症 状 :典 型 皮 损 表 现 为 风 团 中 央 有 小 丘 疹 或 水 疤 。皮
治 疗 :内服 清 热 除 湿 中 药 , 当 归 苦参 丸 等 。也 可 服 如
用 扑 尔 敏 等 抗 组 胺 药 , 效 不 佳 或 症 状 较 重 时 , 用 糖 皮 疗 选 质 激 素 类 药 物 。皮 疹 糜 烂 者 可 选 用 3 硼 酸 溶 液 、中 药 马 % 齿 苋 煎 水 作 冷 湿 敷 , 后 再 外 用 糊 膏 。 肿 性 红 斑 者 可 外 然 水 用炉甘石洗剂。
结 痂 ,遗 留色 素沉 着 或 色 素减 退 。 严 重 者 甚 至 会 出 现头
昏 、恶 心 、 高热 等 症 状 。
治 疗 :外 用 各 类抗 真 菌 药 物 。
第二 类
变 态 反 应 性 皮 肤 病
它 的 发 病 与 昆 虫 ( 肢 动 物 类 )叮 咬 有 节
丘 疹性 荨 麻疹
菌 也 可 导 致 感 染 。 夏 秋 季 多 见 , 小 儿 易 患 此 症 ,亦 可 见 于 成 人。 症 状 :初 起 为 小 的 红 斑 或 丘 疹 , 速 变 成 水 疱 或 脓 疱 , 迅 周 围 有 炎 性 红 晕 , 疱 壁 薄 而 易 破 ,破 后 形 成 糜 烂 面 。 好 发 于 颜
地震灾区师古镇传染病疫情分析
地震灾区师古镇传染病疫情分析标签:地震灾区;传染病;疫情分析2008年5月12日,我国的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我们随辽宁驻什邡市师古镇公共卫生工作队进驻,现对地震前后的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1 师古镇基本情况该镇是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的一个镇,距什邡市区12.5 km,辖13个村,3个社区,246个村民组,全镇总人口44 906人,总户数为15 984户,其中,农村总户数为14 212户,人口为40 326人。
在5·12地震中全镇全部受灾,倒塌房屋90 344间,因灾死亡65人,伤残5 662人。
2007年由原民主镇和云西镇合并,有32个自然村和3个社区。
该镇有镇卫生院一家,由民主和云西卫生院合并,117名医护人员,有防保工作人员2名,分别负责民主和云西片。
各村共有防保医生31人,乡村医生65人。
2 该镇既往传染病概况该镇2005年1月~2008年4月发生的传染病例数分别55例、72例、31例和5例,主要有感染性腹泻、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等,无传染病的爆发。
3 地震后传染病调查与监测在灾前该镇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的基础上,辽宁驻什邡市师古镇公共卫生工作队自2008年5月20日进驻之初,在巩固镇原有法定报告系统基础上,立即着手分阶段逐步建立了从各村民组到驻村公共卫生工作小组,再到师古镇指挥部直至辽宁省指挥部的传染病信息和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
传染病症状包括发热、腹泻等。
实行门诊日记录、日报告、日处置的制度。
各工作队工作小组和指挥部均掌握村医、防保医生的联络电话,按日督导、查看、协助处置相关病例,诊断或排除传染病。
截止6月19日,无法定传染病甲、乙、丙类报告,报告其他传染病水痘1例,报告发热患者5例,报告腹泻患者40例,其他症状患者5例。
共巡回调查村数254村次、巡查户次数20 182户次(城镇4 988,农村15 194)、巡查人数62 396(城镇15 690,农村46 706)人次,巡查卫生所248次。
地震对人类健康与流行病传播的影响
地震对人类健康和流行病传播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话题。
地震不仅会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对人类健康和流行病传播产生长期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地震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流行病传播的挑战。
一、地震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影响1.物理伤害:地震时的建筑物倒塌和碎裂的碎片可能导致人员受伤或死亡。
伤势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地震的规模和建筑物的结构强度。
2.创伤后应激障碍:地震对幸存者的心理健康产生很大影响。
他们可能经历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问题,需要专业支持和治疗。
3.环境卫生问题:地震可能破坏水源和卫生设施,导致饮用水污染和卫生条件恶化。
缺乏清洁水源和卫生设施会增加传染病的风险。
4.营养不良:地震可能导致粮食供应中断和贮存设施破坏,使人们面临食物短缺和营养不良的风险。
缺乏适当的营养会削弱人们的免疫系统,增加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二、地震对流行病传播的影响1.人群密集:地震发生后,大量人群可能被迫居住在临时避难所或拥挤的集中营中。
这种高密度的居住环境容易导致疾病传播,如呼吸道感染、腹泻等。
2.卫生条件恶化:地震可能导致卫生设施的破坏和缺乏清洁水源,增加了传染病的风险。
例如,由于缺乏适当的卫生设施,震后可能出现霍乱等水源传播疾病的爆发。
3.医疗资源不足:地震造成的医疗设施损坏,加上大量伤员的涌入,可能使医疗资源极度不足。
这会阻碍对疾病的有效治疗和防控。
4.流动人口增加:地震可能导致人们被迫离开家园,成为流动人口。
这些流动人口往往生活在拥挤、不稳定的环境中,容易成为疾病传播的载体。
三、应对流行病传播的挑战1.提供紧急医疗援助:政府和国际组织应迅速行动,提供紧急的医疗援助和卫生设施,以减少伤亡和疾病传播的风险。
2.加强卫生教育和宣传:政府和社区应加强对公众的卫生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实施。
3.加强病毒监测和检测能力:建立健全的病毒监测和检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地震灾区传染病应急诊断与转诊
# 地震灾区传染病应急诊断与转诊## 一、引言地震灾害的发生往往会对受灾区域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以及居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破坏。
在救援和重建过程中,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和传播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本文档旨在为地震灾区传染病应急诊断与转诊提供指导性建议,确保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 二、地震灾区传染病风险评估### 1. 灾区环境评估地震可能导致水源、下水道、垃圾处理设施等环境污染,为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因此,对灾区环境进行全面评估,识别可能存在的污染源和传播途径,是防控传染病的关键。
### 2. 灾区人群健康状况评估地震灾害会对受灾群众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降低其免疫力,从而增加感染传染病的风险。
对灾区人群进行健康状况评估,了解其营养状况、基础疾病情况等,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 3. 灾区传染病疫情监测建立和完善灾区传染病疫情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是防控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疫情监测,可以掌握灾区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和特点,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 三、地震灾区传染病应急诊断### 1. 诊断流程#### a. 病例发现与报告灾区医疗机构和防疫人员应加强对传染病病例的发现和报告,确保病例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
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报告当地卫生部门。
#### b. 病例分类与诊断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将病例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和病原学检测。
#### c. 病原学检测病原学检测是传染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地震灾区应建立病原学检测实验室,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进行病原学检测,以明确病原体和疫情性质。
### 2. 诊断技术#### a. 传统诊断技术传统诊断技术包括病原体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测等。
这些技术在地震灾区传染病诊断中仍具有重要作用。
#### b. 分子诊断技术分子诊断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等优点,适用于地震灾区传染病的快速诊断。
灾后传染病控制措施效果和报告分析
分析各项防控措施对控制疫情的 效果,总结经验和教训。
将评估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 员,提出改进建议,为未来灾害 应对提供参考。
05
结论和建议
研究结论总结
灾后传染病控制措施在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方面 起到了重要作用。
疫苗接种在预防和控制灾后传染病传播方面具有 关键作用。
不同地区的传染病控制措施效果存在差异,与当 地的经济、文化、卫生条件等因素有关。
降幅度等。
死亡率下降情况
02
评估防疫措施实施后,灾区传染病的死亡率是否有所下降,下
降幅度等。
卫生习惯改变情况
03
评估防疫措施实施后,灾区居民的卫生习惯是否有所改变,如
勤洗手、佩戴口罩等。
防疫措施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疫苗供应不足
分析是否存在疫苗供应不足的情况,以及疫苗分配是否合理等。
消毒设施不足
分析是否存在消毒剂供应不足、消毒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灾后传染病控制的效果评估
1 2
评பைடு நூலகம்指标
评估灾后传染病控制效果的关键指标包括发病 率、死亡率、治愈率等。
数据分析
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灾后传染病 控制的成效,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3
效果报告
定期发布灾后传染病控制效果报告,总结工作 成果和经验教训,为今后的灾害应对提供参考 。
03
灾后传染病控制措施效果分析
隔离措施执行困难
分析是否存在隔离措施执行困难的情况,如隔离场所不足、隔离人员不配合等。
04
灾后传染病控制报告分析
灾后传染病控制报告的内容
灾后传染病发生情况
灾后环境卫生状况
包括传染病种类、发病时间、地点、涉及人 群等基础信息。
地震灾后传染病防控关键要素
地震灾后传染病防控关键要素地震是一种常见的强度和破坏范围不定的自然现象。
每年有数百万地震事件被遍布在全球的无数地震仪所记录,其中有一些地震导致大的灾难。
人类没有阻止地震发生的能力,但是可以通根据以往的地震分析,做好地震发生后的疾病防控工作。
震后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受到极大破坏、卫生基础设施损坏严重、供水设施遭到破坏、饮用水源会受到污染等是导致传染病发生的潜在因素。
地震后为什么会发生传染病流行的风险?1. 传染源普遍存在:传染源包括有病原体排出的人和动物,如患传染病尚在传染期的病人、人群中携带病原体的健康人、患人畜共患病的动物、畜群中携带病原体的动物,此外在外环境水域、土壤等存活的腐生性病原体或芽胞也可使人致病,比如破伤风、气性坏疽、军团病等。
2.生活饮用水水源被破坏:由于地震后饮用水的卫生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使得水质受到严重污染,生活用水感染机会增加,很容易发生各种肠道传染病。
因此,肠道传染病将是灾后早期的主要威胁之一。
3.食物短缺:由于地震涉及地域广阔、破坏性大,故食物短缺难以避免。
灾民及救助人员进食生冷食物,甚至不洁或变质食物,势必造成个人卫生水平下降,身体素质普遍降低,从而为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创造了条件。
4.环境卫生差:地震后,人们多居住在帐篷或简陋棚屋中,人口集中并居住拥挤,加之周围大量建筑倒塌及来不及清运的腐败尸体,垃圾、废弃物随处可见,极易引发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5.病媒生物的常规动态平衡中断:地震后,人畜尸体、垃圾、粪便等往往来不及清运或掩埋,加之大量食物及其他有机物在多雨高温气候条件下很快腐败,地面滞留的生活污水、多雨天气形成大量的积水坑(沟)等情况,为蚊蝇类的孳生提供了条件,造成蚊蝇密度猛增;震后废墟中遗留的大量食物使鼠类获得了大量增殖的良好条件;灾区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山体滑坡、堰塞湖形成、水库决堤等,有可能将被血吸虫污染的钉螺带到地震灾区,造成血吸虫病的分布区域扩大。
地震、洪涝、海啸等自然灾害次生传染病的流行病学问题与对策
地震、洪涝、海啸等自然灾害次生传染病的流行病学问题与对策发表时间:2019-08-16T11:03:10.093Z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3期作者:周萍李万书刘燿[导读] 一般而言,任何事件,如果在短期内对环境、财产以及人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甚至造成毁灭性的损害都可以被视为灾害。
(宜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宜宾 644000)【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147-01一般而言,任何事件,如果在短期内对环境、财产以及人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甚至造成毁灭性的损害都可以被视为灾害。
自然灾害包括因地壳大量排放能源而造成的毁灭性地震、自然元素表面移动所造成的海啸、自然现象和大气运动所造成的水灾以及二级传染病和流行病引发的病毒繁殖、洪水和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后造成许多疾病和死亡等,这些自然灾害都会将使环境恶化。
在历史上的重大灾害之后,大量受灾人群遭受磨难。
然而,自从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以及我国南方地区频繁发生水灾以来,我国加强了灾后重建的保卫力量。
成功战胜了流行病带来的灾害,在减少灾害方面表现出了顽强的特点,并为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重大灾害之后,必须把重点放在预防和加强受灾害地区对传染病的控制上。
在过去几年里,国际救灾医疗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主要探讨流行病学方面提出灾区防治次生传染病的问题与对策。
1 流行病学若干实际问题流行病学主要是研究疾病发生因素、流行规律、防治措施及效果的评价。
1.1 在灾害之后,传染病(包括寄生虫病)的出现、流行和控制的基本条件急剧恶化,传染病的来源普遍存在。
传染病病原体通过适当的传播途径,使易受感染的人群受感染。
传染病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病率和流行率表明传染源的流行率,因此需要对传染病进行监测。
传染源包括有病原体释放出来的人和动物,如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人群中携带病原体的健康的人和动物。
患有常见的人类和动物疾病的动物、携带牲畜病原体的动物以及在外部环境(水、土壤等)存活下来的腐蚀性病原体细胞,这些病原体可引起人类疾病,如破伤风、气性坏疽、军团病。
震后警惕四类传染病流行
震后警惕四类传染病流行
人民网 [ 2008年5月21日星期三 ]
地震后如不注意,极易引起四类传染病的流行:
第一类是肠道传染疾病。
这些疾病主要是通过摄入了受到污染的水、食物等导致的,比如痢疾、手足口病、甲肝等,灾区群众要注意预防。
第二类是呼吸道传染疾病。
地震后人员聚集程度高,相互之间接触频繁,容易导致麻疹、风疹和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疾病。
特别是麻疹和风疹现在正处于高发期,一定要注意防范。
第三类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
地震后人员原有的生活规律被打乱。
特别是一些灾区群众往往几个人共用一盆洗脸水或共用一条毛巾等,容易引发红眼病的暴发。
第四类是可能出现的乙脑疫情。
每年6月到8月是部分地区乙脑疫情高发阶段,这种疾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影响人的中枢系统,容易导致痴呆等后遗症,需高度关注。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前后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了解什邡市地震前后传染病发病特征,探讨地震后传染病控制措施。
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什邡市2005~2008年中5~12月报告发生的传染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2008年5~12月什邡市传染病报告发病611例,较前3年同期平均报病数下降46.54%,报告发病前5位的病种是:乙肝、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梅毒;其中流行性腮腺炎报病数较前3年同期平均报病数上升85.35%,淋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肺结核、乙肝等报病数下降;0~9岁组报病数较前3年同期平均报病数上升7.05%;幼托儿童报病数较前3年同期平均报病数上升4.40%。
结论什邡市地震后总的传染病报告发病数降低,但10岁以下儿童报告发病数上升,流行性腮腺炎报病数上升较多。
[关键词] 传染病;地震;发病;对比
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什邡市生态环境破坏、水源食品污染、媒介生物孳生、人员流动增大,给传染病流行提供有利条件。
灾后通过环境消毒、加强食品饮用水卫生、控制媒介生物、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控制、疫苗应急接种、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1],使什邡市2008年5~12月的传染病报告发病与前3年同期具不同特点,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传染病疫情信息。
1.2 方法采用Excel 2003软件,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2] 对什邡市2005-2008年中5~12月报告发生的传染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2008年5~12月,什邡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14种611例,较前3年同期平均报病数下降46.54%。
报告发病前3位的疾病为乙肝、、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占病例报告总数的65.47%。
与前3年同期平均水平比较,艾滋病、伤寒、血吸虫病、手足口病(2008-05-02纳入法定传染病报告)为新增报告病种,流行性腮腺炎上升85.35%、黑热病较前3年报病总数增加1例,其余病种均下降(表1)。
2.2 发病构成2008年5~12月报告的14种传染病中9种属于乙类传染病,分别归类为肠道传染病:肝炎(除乙肝、丙肝外的其他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等3种;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等1种;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血吸虫病、黑热病等2种;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肝炎(乙肝、丙肝)、淋病、梅毒、艾滋病等4种[3]。
与前3年同期比较,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发病、呼吸道传染病报告发病比例降低,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报告发病比例无明显变化,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报告发病比例升高,主要原因为乙肝、丙肝报告发病较多(表2)。
2.3 时间分布特征2008年5~12月与2005~2007年同期平均报病数比较明显下降。
地震初期虽然传染病报告系统受损,5月8日~5月14日报告病例数有所下降,但很快采取电话报告等方式重建报告系统,5月15日~5月21日报告病例数恢复正常。
地震后通过采取综合措施,传染病报告发病呈下降趋势,夏秋季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报告发病数呈较大幅度下降。
经8月报告发病的低谷后,维持一个较低水平,但冬季12月报告发病数又开始呈上升趋势(图1)。
图1. 什邡市2008年5~12月与2005~2007年同期报告病例数周趋势
2.4 发病年龄及职业构成2008年5~12月传染病报告发病数0~9岁组占报告总数比例最高,为21.60%,30~39组占17.51%,排位第2。
0~9岁组的报告发病比例较前3年同期明显上升,30~39岁及60岁以上组下降较明显(表4)。
表4. 什邡市2008年5~12月与前3年同期发病数发病年龄构成比较
年龄段/岁2008年5~12月2005~2007年中5~12月2008年5~12月与前3年同期比/%
报告发病数占总报告发病数比例/% 平均报告发病数占总报告发病数比例/% 2008年5~12月传染病发病的职业分布与前3年同期相比基本一致,但幼托儿童报告发病占总报告发病比例有较明显变化,由前3年的3.62%上升到8.02%,与幼托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较高有关。
农民、学生和幼托儿童占总发病的比率保持在72%左右,见表5。
表5. 什邡市2008年5~12月与前3年同期发病职业构成比较
职业2008年5~12月2005~2007年中5~12月2008年5~12月与前3年同期比/% 报告发病数占总报告发病数比例/% 平均报告发病数占总报告发病数比例/%
3讨论
地震后的5~12月,什邡市传染病报告发病较前3年同期平均报病数下降46.54%。
报告病种中流行性腮腺炎报告病例数较前3年同期平均上升85.35%,黑热病较前3年同期报告总数增加1例,其余病种均下降。
传染病报告发病0~9岁组发病比例有较明显上升,主要是幼托儿童发病数升高。
地震后,什邡市采取多项措施加强传染病防控:①建立了传染病疫情及症状监测信息系统。
全市16个镇(街道)的村卫生站、灾民安置点均设专人监测传染病及腹泻、发热等症状。
一旦发现传染病或聚集性症状立即报告,由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现场调查核实。
传染病监测关口前移,大大提高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由于传染病发现及时,适时采取防控措施,减少了传染病传播;②保证食品、饮用水卫生。
预防食物中毒,并减少肠道传染病传播;③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
做好环境消毒、保持环境卫生,加强灭鼠灭蝇防蚊,减少虫媒传染病的发生;④做好应急接种工作。
6月对灾区适龄儿童进行甲肝、乙脑疫苗群体性接种,11月对灾区适龄儿童、老人进行流感疫苗群体接种,减少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⑤广泛开展卫生宣传,做好健康教育。
提高市民的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卫生行为形成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
尽管地震后存在许多不利于传染病防控的因素,2008年5~12月传染病报告发病数仍较前三年同期大幅下降,说明所采取的措施是科学有效的[4,5]。
在其他疾病发病数下降的同时,2008年5~12月流行性腮腺炎的报告发病数较前3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上升,占2008年5~12月总报告发病比例也上升,原因为什邡市多年来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较低,而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在2008-07以前为二类疫苗,虽然接种效果良好[6],但接种率不高,致使易感人群累积。
在灾后人口流动性增大、安置点人员密度大、空气流通不佳的条件下,发病增多。
而同属呼吸道传染病的麻疹,2007年发病增高,2008-03在8月龄~14岁儿童中进行了群体性接种后,2008年5~12月麻疹无报告发病。
疫苗控制传染病卓有成效[7],在地震灾后,开展有针对性的疫苗群体性接种,保护易感人群,是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的有效措施。
地震后,幼托儿童发病增多,成为灾后传染病防控中的薄弱环节。
应加强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报告监测,及时隔离传染源,做好教室内消毒通风。
落实入学入托儿童查验预防结种证制度,对漏种的疫苗及时补种,提高在校在园儿童的整体免疫水平[8],保护易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