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小学科学四上《3.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word教案(2)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科版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尺子振动的快慢和音高的变化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音高越低;越短振动越快,音高越高。
过程与方法:1、通过乐器了解产生声音高低的原理,进而用生活中的其他物品验证。
2、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音高变化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1、善于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发展对声音调查的兴趣。
2、养成细致观察、乐于动脑、善于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利用生活中的乐器及物品,探究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感受声音的高低变化和强弱变化的区别。
课前准备:选定组长管实验材料、小组奖励加分制度、分配塑料管子。
交代学生听清楚老师的指令:“准备”、“开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热身《幸福拍手歌》师:刚才我们在拍手、拍肩和跺脚的时候,声音有大也有小,我们还有什么方式发出大小不同的声音呢?生:拍桌子。
师:好办法!但平时我们可不能随便拍桌子哦。
我们再一起来拍拍桌子,跟着老师的手势,越往上声音就越响亮、越大,越往下声音就越轻、越小,好吗?生拍桌子。
师:像这样拍桌子,发出的声音响亮、大,我们就说声音强,发出的声音轻、小,我们就说声音弱。
(板书:声音:强弱)师:那声音的强弱跟什么有关呢?生:用力的大小。
师:那我们再试一次好吗?老师说节奏,你们拍强弱,强弱弱怎么拍呢?(示范)师:预备齐!强弱弱、强弱弱、强弱弱…生:依据老师的节奏拍打桌子。
师:现在知道强弱了吧?声音除了强弱还有高低的变化。
师:高低是怎么判断的啊?其实我们在音乐课上,大家都学过声音的高低。
是不是唱:“哆来咪发”的?师:大家会唱吗?我们一起来唱一下好吗?“哆来咪发搜啦西哆”这个声音是?生:从低到高。
师:“哆西拉索发咪来哆”这个声音是?生:从高到低。
师:这音阶很有用,以后我们就可以凭着它判断声音的高和低。
师: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两个小动物,请同学们听一听这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
四年级上册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一、教材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是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中的第四课内容。
本单元前3课的探究重点是丰富学生对声音本质的认识,通过活动构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是会变化的,振幅的变化引起音量的变化等科学概念。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课是希望学生通过尺子这一典型材料的研究,认识音高变化。
学生从寻找改变尺子音高的方法开始,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听音高,记录尺子振动快慢的变化”,通过记录单表格、柱状图等形式进行汇报、交流,最终建立音高变化与振动快慢的联系——指向音高变化本质的探索。
在教学设计上,本人把“听音高”作为第一环节——对教材内容的补充。
从听电子琴弹7个音阶到听不同乐器的音高,以学生原有对“音高”认识为基础,不断丰富学生对“音高”概念的感性认识,为后续判断音高高低打下扎实基础。
其次,引入口琴的探究,通过观察内部结构和振动变化,运用可视材料,建立音高、长短、振动快慢的关系,给学生思维的发展做一个支架,为学生探究尺子的音高变化指引方向。
最后,将口琴和钢尺放在一起比较,利于学生归纳,建立两个物品的共同点,这样的概念构建更科学,也更符合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
二、学情分析在前三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探索了多种物体的振动情况。
已经开始将听到的声音与看到的振动联系起来。
在前一课的研究中,已经发现:振动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振动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
但对于“音高”学生的感性经验是缺乏: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听到过不同的音高,但不能很好区分。
为什么会有音高的变化,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学生都不曾有过观察和探究。
三、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知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短,影响振动快慢,引起音高变化:伸出越长振动越慢音高越低,伸出越短振动越快音高越高。
2.过程与方法:观察与描述物体的振动快慢及声音的高低变化,并能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归纳与提炼。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细致观察,认真记录,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音高的产生原理,探索影响音高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材以实践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科学,体验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周围的声音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音高的概念和音高变化的原因,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他们熟悉的事物引导他们认识音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音高的概念,知道影响音高的因素,能够用尺子进行音高的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音高的产生和变化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音高的概念,掌握影响音高的因素,会使用尺子进行音高的实验操作。
2.教学难点:学生难以理解音高变化的原因,如何用尺子准确地测量和比较音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感受音高的变化,引发学生对音高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探究音高的概念: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音高的定义,掌握音高的测量方法。
3.探究影响音高的因素:学生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长度、松紧对音高的影响。
4.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尺子探究音高的变化,总结实验结果。
5.总结与交流:学生展示实验成果,分享探究心得,总结影响音高的因素。
6.拓展与应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音高游戏的设计与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科版(2)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声音”单元中的第4课内容。
在前三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探索了多种物体的振动情况,并研究了振动的幅度和振动的快慢问题。
学生研究声音时,已经开始将听到的声音与看到的振动联系起来。
在本课,学生将探索振动长度的物体——尺子的声音。
本课的活动将为学生提供积极观察振动产生声音的机会,学生将通过观察发现,尺子伸出桌外的长度不同,其振动的快慢也会不同,所产生的声音高低㛑随之发生变化,这将涉及音高本质的探索。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感知过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并且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对于音高和音高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音量和音高,学生的分辩能力还是比较弱,而且“音量”和“音调”本身又是相互交叉的。
但对于声音高低的影响因素的探究,学生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所以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预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记录、绘制柱状图、分析等方式,来研究尺子音高的变化,这样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
2、能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
◆科学知识1、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2、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尺子伸出越长,音高越低;尺子伸出越短、音高越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合作与交流,体验合作的愉快。
2、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一把钢尺(30厘米)、活动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回忆旧知导新课(口头复习简洁)+游戏师敲击铁板琴生辩音(高低)提示:让生观察琴特点,宽窄一样,长短不一样。
敲击时让生看到。
揭示课题。
二、新授活动一:讨论活动方案一、猜测1、生预测结果(学生交流汇报猜测结果)2、生演示实验结束后,学生交流。
(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两次弹拨时,钢尺所发出声音高低的不同。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中的一课。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材以实践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发现尺子音高的变化规律,体会科学的探究过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对声音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音高方面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学生在操作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但部分学生在观察和分析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尺子的音高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发现和理解尺子的音高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尺子音高的变化规律。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发现尺子音高的变化规律。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尺子的音高变化规律。
3.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理解,提高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桌子、椅子、黑板、粉笔。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把尺子,用于实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听取尺子在不同长度时的音高变化,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的要求和步骤,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的目标和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际的操作和观察,发现和记录尺子音高的变化规律。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理解,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尺子的音高变化规律。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音高的概念,掌握音高的变化规律,并能够运用尺子进行音高实验。
1.2 教学内容1.2.1 音高的定义: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由声波的频率决定。
1.2.2 音高的变化规律:音高随着振动体的振动频率变化而变化。
1.2.3 实验器材:尺子。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二章:音高的定义与测量2.1 音高的定义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由声波的频率决定。
频率越高,音高越高;频率越低,音高越低。
2.2 音高的测量音高可以通过频率计或音高计进行测量。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音高的声音来初步判断音高的变化。
第三章: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3.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尺子的音高变化规律,掌握音高的基本概念。
3.2 实验器材尺子、桌子、椅子。
3.3 实验步骤1) 将尺子的一端紧按在桌子上,另一端伸出桌边。
2) 用手指轻轻拨动尺子的自由端,使其振动发声。
3) 改变手指按压尺子的位置,观察尺子振动的频率变化,听音高的变化。
4) 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第四章:音高的变化规律4.1 音高的变化规律音高随着振动体的振动频率变化而变化。
振动频率越高,音高越高;振动频率越低,音高越低。
4.2 影响音高的因素1) 振动体的材料:不同材料的振动频率不同,从而影响音高。
2) 振动体的形状:振动体的形状会影响其振动频率,进而影响音高。
3) 振动体的长度:振动体的长度越长,振动频率越低,音高越低。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掌握音高的定义、测量方法和变化规律,并能够运用尺子进行音高实验。
5.2 拓展1) 尝试使用其他物体进行音高实验,探究不同物体的音高变化规律。
2) 学习音乐理论,深入了解音高的分类和音阶构成。
3) 探索声音的传播和接收原理,深入了解音高的感知过程。
第六章:实验操作注意事项6.1 安全事项在进行实验时,确保实验室内的安全,避免使用锋利的工具,注意手指的安全。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科版《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课型:实验课教学背景:《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是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中的第四课内容。
在前三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探索了多种物体的振动情况,并研究了振动的幅度和振动的快慢问题。
学生研究声音时,已经开始将听到的声音与看到的振动联系起来。
尺子可以发出两种完全例外的声音,一种是由尺子在桌子外的部分振动发出的,另一种是由尺子拍打桌子发出的。
在让学生初学探索之后,要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伸出桌面的那部尺子的振动上去。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2.过程与方法: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例外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例外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方案。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每人1把钢尺或塑料尺、1本厚的硬皮书2.教师准备:每个小组1张“振动的尺子——我能听到和看到的活动记录单、1张“我们观察柱形图”表格、铁板琴、钢尺、PPT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提出猜想(一)激趣导入:同学们,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1.张大眼睛,观察物体振动频率。
2.闭上眼睛,仔细听听声音凹凸。
师:刚才发声的是同一把尺子,老师都是将他们紧压在桌子上,用相同的力拨动使它发声,为什么同一把尺子能发出凹凸例外的声音呢?(二)提出猜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吧。
(板题)1.(出示图片)这是刚才老师利用尺子发出凹凸例外的声音的两张图片,你们猜一猜,哪一幅图中的尺子发出的声音高,哪一幅低呢?振动频率又可能是怎么样的?````````2.小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记录下来。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引出声音的产生和音调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探究音调的变化原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能力,对声音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音调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音调的概念,知道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探究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科学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实验操作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现象,发现规律。
2.讨论法: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心得,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讲授法:在必要时,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桌子、椅子、多媒体设备。
2.学具:每人一把尺子、实验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声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声音的三个特征,它们分别是什么?”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实验现象,让学生观察尺子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发现尺子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特点?”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尺子振动桌面,观察并记录尺子振动时的音调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分享实验心得,引导学生总结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同时,进行知识拓展,介绍音调在其他乐器中的应用。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与反思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与反思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究尺子音高的变化规律。
本节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以探究活动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能力,对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一定的了解。
但音高这一概念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感知和理解。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音高变化有直观的感受,但要把这种感受转化为科学的认识,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音高的概念,知道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音高的概念及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探究。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运用实验探究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观察、分析。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尺子、桌子、椅子等实验器材。
2.准备PPT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感受音高的变化,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音高的概念,解释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尺子测量不同长度,观察音高的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音高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尝试用家里的物品制作一个简易的音阶。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方便学生复习。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音高的产生和变化,以及影响音高的因素。
教科书通过引导学生使用尺子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对声音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音高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验操作有一定的兴趣,但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和规范操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音高的概念,知道音高的产生和变化原因。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音高的概念及其产生和变化原因。
2.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体验音高的产生和变化。
2.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究音高的奥秘。
3.讲授法:教师对音高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每人一把尺子2.实验记录本3.教室环境布置,确保学生实验操作安全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声音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音高的概念,以及音高的产生和变化原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尺子进行音高的探索。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操作规范、安全。
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实验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音高?学生自由发言,拓展思路。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音高的产生和变化原因。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用尺子进行音高实验,记录实验结果,明日分享。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音高的关键知识点。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音高的概念,并探索影响音高的因素。
教科书通过引导学生使用尺子进行实验,让学生感受音高的变化,并探究音高与尺子长度、振动频率的关系。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践操作的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高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乐于探索音高的变化。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高的概念理解不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掌握程度不同,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音高的概念,知道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培养学生使用尺子进行音乐实验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音高的概念及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利用尺子进行音乐实验,探究音高的变化。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音高的变化,理解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建立音高概念。
3.合作探究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共同探讨音高的变化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桌子、椅子、黑板、粉笔。
2.学具:每组一把尺子、记录本、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音乐,引导学生关注音高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音高的概念,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尺子的使用方法,示范如何用尺子发出不同音高的声音。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尺子长度的变化,以及对应的音高。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用一把尺子,尝试发出不同音高的声音。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包括尺子的长度和对应的音高。
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演示,让大家一起判断音高的变化。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音高的概念,掌握音高变化的原因。
教科书通过提供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音高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声音有一定的认知。
但在音高方面,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感受和理解音高的变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音高的概念,知道音高与物体振动的关系。
2.培养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音高的概念。
2.音高变化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索音高的变化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科书。
2.实验报告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声音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科书第76页,让学生阅读教科书,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第一次实验:用尺子振动,观察尺子的音高变化。
学生将实验结果填写在实验报告单上。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第二次实验:用不同的力度振动尺子,观察音高的变化。
学生将实验结果填写在实验报告单上。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为什么尺子振动的力度不同,音高也会发生变化?学生通过讨论,理解音高变化的原因。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音高的概念。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家庭作业:用尺子创作一首简单的曲子,体会音高的变化。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总结音高的变化规律。
以上教学设计供您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调整。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个教学内容。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高的概念,以及影响音高的因素。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受音高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声音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声音,对音高有一定的感知。
但是,他们可能还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音高的概念,对影响音高的因素也缺乏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通过实验活动,探索和发现音高的变化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音高的概念,知道影响音高的因素,能够通过实验活动探究音高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科学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音高的概念,影响音高的因素,音高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影响音高的因素,音高的变化规律。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将以实验法为主,结合讲授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让学生听音乐,感受音高的变化,引发学生对音高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讲解音高的概念,介绍影响音高的因素,如长度、张力等。
3.实验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改变尺子的长度,观察音高的变化。
4.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影响音高的因素,总结音高的变化规律。
5.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影响音高的因素,以及音高的变化规律。
6.拓展: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音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音高:——影响因素:长度、张力等变化规律:———八.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讨论发言,以及课堂练习来进行。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和音高的概念。
2. 掌握用尺子产生声音的方法。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声音的产生和音高的定义。
2. 演示如何用尺子产生声音,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声音和音乐的了解。
2. 解释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
3. 演示用尺子产生声音的方法,让学生尝试并感受音高的变化。
第二章: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目标:1. 了解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 学会通过改变尺子的振动频率来改变音高。
教学内容:1. 向学生解释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 指导学生通过改变尺子的振动频率来探索音高的变化。
教学步骤:1. 向学生解释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即振动频率越高,音高越高。
2. 演示如何通过改变尺子的振动频率来改变音高,让学生进行实践。
3. 让学生尝试不同长度的尺子,观察音高的变化。
第三章:音高变化的规律教学目标:1. 了解音高变化的规律。
2. 学会用数学方法描述音高变化的规律。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音高变化的规律。
2. 指导学生用数学方法描述音高变化的规律。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音高变化的规律,即振动频率与波长的关系。
2. 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描述音高变化的规律,即频率与波长的比例关系。
3. 让学生进行实践,测量不同音高的波长,并绘制频率与波长的图表。
第四章:创作音高变化的乐曲教学目标:1. 学会创作音高变化的乐曲。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如何创作音高变化的乐曲。
2. 指导学生进行音高变化的乐曲创作。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如何创作音高变化的乐曲,包括选择音高、节奏和动态。
2. 引导学生进行音高变化的乐曲创作,提供相关的音乐素材和乐器。
3.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相互评价和讨论。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总结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的学习内容。
2. 激发学生对音乐和科学的兴趣。
【精品】教科小学科学四上《3.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word教案(2)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过程与方法: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尺子深处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变化能引起音高的变化。
【教学难点】能通过柱状图分析出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引起音高的变化。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一把钢尺、一本厚的硬皮书、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引入1.出示钢尺,如何使钢尺发出声音呢?请同学上来试试。
2.如果我们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他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会发生变化吗?二、探究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音高的关系。
1.假设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如何来验证这个实验呢?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个简单的研究方案:(1)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的变化。
(2)实验前先进行预测,根据钢尺伸出桌面的变化,音高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预测的理由是什么?(3)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按照尺子振动部分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注意区分尺子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和尺子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把观察到的现象(音高用高、较高、较低、低表示)及时记录下来。
)2.教师一边讲解实验注意事项,一边演示分组活动:出示记录表格3.整理数据:通过表格中的数据,统计好“我们的观察柱状统计图”的表格,根据实验数据,能找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合法出声音的音高变化规律吗?还能发现什么?三、课后延伸音量的变化物体的振动幅度大小有关,课后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教科小学科学四上《3.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word教案(2)
研究尺子的音高变化【教课目标】科学看法: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长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惹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过程与方法:研究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一样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状况,经过柱状图的解析,将尺子不一样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感情、态度、价值观: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教课要点】认识尺子深处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变化能惹起音高的变化.【教课难点】能经过柱状图解析出尺子不一样长度的振动惹起音高的变化.【教课准备】分组资料:一把钢尺、一本厚的硬皮书、活动记录表.【教课过程】一、引入1. 出示钢尺,如何使钢尺发生声音呢?请同学上来试一试.2.假如我们不停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他振动时发生声音的音高会发生变化吗?二、研究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音高的关系 .1.假设不停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时发生声音的音高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如何来考据这个实验呢?以小组为单位,拟定一个简单的研究方案:(1)确立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的变化 .(2)实验前先进行展望,依据钢尺伸出桌面的变化,音高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预测的原由是什么?(3)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依据尺子振动部分长度的变化序次挨次进行实验;注意划分尺子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和尺子惹起四周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把观察到的现象(音高用高、较高、较低、低表示)及时记录下来. )2.教师一边讲解实验注意事项,一边演示分组活动:出示记录表格3.整理数据:经过表格中的数据,统计好“我们的观察柱状统计图”的表格,依据实验数据,能找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合法作声音的音高变化规律吗?还可以发现什么?三、课后延长音量的变化物体的振动幅度大小有关,课后能设计实考据明吗?。
第4课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4课《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二)过程与方法: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尺子伸出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变化能引起音高的变化。
难点:能通过柱状图分析出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引起音高的变化。
【教学准备】一把钢尺、1本厚的硬皮书、1张“振动的尺子——我能听到和看到的”活动记录单汇总表、每个小组一把钢尺(最好是30厘米长的)、1本厚的字典、1张“振动的尺子——我能听到和看到的”活动记录单、1张“我们的观察柱形图”表格和教师汇总表(可以在黑板上事先画好,也可以在投影仪上投影汇总)。
教学过程一、聚焦问题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神秘的礼物,(出示拇指琴)。
知道是什么吗?请看老师给大家演示一遍。
教师用拇指琴弹奏一段简单的旋律师:来,认识一下。
它叫拇指琴,是一种具有非洲民族特色的小乐器。
通过老师刚才的演示,你知道它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吗?同样是钢条,为什么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呢?今天我们就用尺子来探索音高的秘密。
板书课题——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声音的高低,对声音的高低是怎么产生的感到好奇,萌生出想要探索的欲望。
】二、引导猜想(一)第一次实验:初步发现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它发出的音高及振动快慢的关系。
【设计意图:运用一个小的游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有个初步的感知,避免在后面的活动中进行盲目的猜测,不仅浪费时间,无效率,而且对学生猜测能力的培养也达不到目的。
】1.活动师:同学们,拿出你的尺子,咱们来做一个小游戏。
出示游戏规则(想办法让尺子发出声音,在尺子发出声音时要能清楚地观察到尺子在振动)学生解读游戏规则,这个游戏要完成哪些任务呢?(学生游戏)2.交流师:谁愿意来说一说你刚才是怎么做的?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让尺子发声的?任务完成了吗?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吗?师:其他同学呢,你们也能用这个办法使尺子发出声音吗?师:同学们很聪明,很快就完成了游戏。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备课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备课设计教学目标:1.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阻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振动越慢,音高越低;越短,振动越快,音高越高。
2.探究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形,3.养成勤于观看,乐于动脑的适应。
教学重、难点:认识尺子伸出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变化能引起音高的变化教学预备:一把钢尺、一本厚字典或厚的硬皮书、小木块、活动记录表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出示钢尺)今天老师给大伙儿带来了钢尺,你们有什么方法使钢尺发出声音吗?(生汇报:放在桌边,拔动尺子)2.哪个小组的同学情愿给大伙儿演示一下?(生演示)3.你们听到尺子发出的声音了吗?除了尺子振动的声音,你们还听到了什么声音?(尺子和桌面撞击的声音、手指和尺子磨擦的声音、空气振动的声音……)4.现在老师只想听到尺子振动的声音,你们有方法吗?(把尺子压紧)5.其他小组,你们也能用那个方法使尺子发出声音吗?你能用同样的方法使尺子发出不同的声音吗?(其他小组演示)7.同样差不多上尺子,什么缘故有的小组的尺子发出的声音高,有的小组的尺子发出的声音就低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尺子的音高变化(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良好的教学情境创设,方便易寻的教具,环环相扣的问题给学生爱好的激发提供了便利。
二、钢锯长度与音高关系1.你们认为音高的高低和尺子的什么有关呢?(生汇报:尺子的长短,提示学生是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2.有着如何样的关系呢?(生猜:长-----高长-----低短-----低短-----高)3.实验是验证推测的最好的方法,你想用什么方法验证我们的推测呢?把你的方法和你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小组讨论)4.汇报方案(1)依次调整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尺子,听听发音的高低有什么变化。
(不同的小组能够依照尺子的长度调整伸出桌面的长度)(2)音高的高低用:高、较高、较低、低来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过程与方法:
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尺子深处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变化能引起音高的变化。
【教学难点】能通过柱状图分析出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引起音高的变化。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把钢尺、一本厚的硬皮书、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钢尺,如何使钢尺发出声音呢?请同学上来试试。
2.如果我们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他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会发生变化吗?
二、探究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音高的关系。
1.假设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如何来验证这个实验呢?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个简单的研究方案:(1)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的变化。
(2)实验前先进行预测,根据钢尺伸出桌面的变化,音高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预测的理由是什么?
(3)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按照尺子振动部分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注意区分尺子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和尺子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把观察到
的现象(音高用高、较高、较低、低表示)及时记录下来。
)
2.教师一边讲解实验注意事项,一边演示分组活动:
出示记录表格
3.整理数据:通过表格中的数据,统计好“我们的观察柱状统计图”的表格,根据实验数据,能找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合法出声音的音高变化规律吗?还能发现什么?
三、课后延伸
音量的变化物体的振动幅度大小有关,课后能设计实验证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