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专题二 中国近代前期近代化的探索
期末复习专训
专题训练 专题二 中国近代前期近代化的探索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B 2D 3D
专题精题训练
4A
7 见习题
5B
8 见习题
6A
9 见习题
• 1.[2019·北京人大附中期末]史学家陈旭麓认
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
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
• (3)在中国近代化起步的历程中,出现了不 少仁人志士,下列人物中你最敬佩的是哪 一位?请说出他最主要的贡献。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推动 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康有为领导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
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
反动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陈
• 戊戌变法。贡献: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 度。(或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原因:辛亥革
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 惨境遇。
•【思想解放】 •材料四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 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 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 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 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 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出中 国在近代化过程中(1861年—1915年期间), 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 从学习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
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 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 •所”。 • ——张明林《换一只眼睛看历史:外国人 评点李鸿章》
• (2)根据材料二,指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 走向富强的原因。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教案新人教版
3.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国家历史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培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作业布置与反馈
1. 作业布置:
本节课的作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结合教材,总结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2)让学生思考: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在近代化探索中的地位和作用?
(3)让学生分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的民族危机加剧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2. 作业反馈:
在批改学生作业时,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结果:《辛丑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戊戌变法
- 背景:民族危机加深,康梁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
- 过程: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戊戌变法开始
- 结果:变法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杀,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受挫
③民族危机加剧
- 原因:列强侵略,清政府腐败,封建制度束缚
- 影响: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对于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不够准确的学生,建议他们从历史背景、运动过程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对于对民族危机加剧作用理解不深的学生,建议他们结合历史事实,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内容逻辑关系
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阐述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八国联军侵华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对中国的影响。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单元概述中国近代化是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不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任务,要想实现近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
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在维护清朝统治的前提下掀起“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它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在甲午战争后,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洋务运动也随之失败。
资产阶级维新派由于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希望完全寄托于没有任何实权的皇帝身上,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因此维新运动如昙花一现,很快失败了。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及几个名牌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新文化运动是思想文化领域近代化的探索。
把矛头对准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知识结构一、技术变革——洋务运动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洋务派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2、领导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代表:中央是;地方是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曾国藩3、目的: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4、性质:是一场失败了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5、结果及原因:以失败而告终。
没有触动封建统治阶级的根基。
6、评价: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二、制度变革——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一)戊戌变法(学习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危机空前严重。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说课)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共包括四课内容: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本次说课的流程,共包括七个环节:说课程目标、说内容标准、说教材的特点和内容结构、说知识和技能的整合、说教学建议、说评价建议、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首先说课程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六君子、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兴起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能力目标: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历史事物的能力通过新闻报道、文件奏折、宣传画照片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像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让学生搜集关于孙中山的有关材料,体会在体验中感知知识、情感的学习过程。
2、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历史资料、处理历史信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合作、分析、补充史料,将空洞的理论与现实的体验相结合,培养感悟、思考、总结概括的能力。
4、通过资料的分析归纳,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体会到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认识到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无产阶级具有彻底的革命精神,只有共产党才能才能救中国。
二、说内容标准:历史学科的内容标准共包括六个方面: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而本单元属于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的内容标准是:中国近代史的内容标准在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它强调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通过近代史各主题的学习,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初步阅读、理解和归纳一些基本的历史材料,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认识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知道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维新派力量薄弱 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维新派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帝 封建顽固派势力强大
袁世凯的出卖
失败根本原因: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变法失败说明了什么?(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 路行不通
维新派体现的时代精神: 1)为国家强盛勇于探索的精神, 2)以救亡图存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3)为改革变法勇于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简述中国近代史上各阶级为救亡图存所进行的革命 活动. 1)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性质: 局限性: 积极性: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 运动。 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 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②为中国 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 术力量。③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1.中国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主要在经济领域。 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洋务运动的实质: 以大机器代替手工操作。 3、洋务运动的最大功绩是:为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4、洋务运动开始和结束对应的历史事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5.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6.洋务运动失败的启示: 洋务运动在甲午战败后破产说明单纯引进外国科学技术 的地主阶级改革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7.洋务运动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洋务派面向世界的开放气度,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追 求民族自强的爱国情感,值得我们学习。
传播.(2)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3)在社会上起了思想 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进行了什么探索?这次探索的伟大 功绩是什么? 领导辛亥革命. 功绩: . 3.上述两次探索的最终结果如何?出现这种结果的根本原 因是什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6课 戊戌变法导学案 新人教版
展示成果,教师小结。
【探究一】为什么说戊戌变法是失败的? 维新变法终究还是为了维持封建统治者的利益,不能从根本上拯救中国,而且没有 认识到武装力量的重要,也不适合中国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失败是历史 的必然。而且维新变法的领导者没有团结广大人民群众,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本质,而且 即使没有袁世凯的告密变法也不会成功,因为当时的变法领导者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 的皇帝,并且当时中国的经济状况根本不能执行变法,再加上当时的殖民者也干涉这次 变法,导致最后变法的失败,所以说这场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变法虽然失败,但其进步性、积极作用不可抹煞。 结论: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探究二】戊戌变法与戊戌政变的区别。 (1)戊戌变法:是指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戊戌政变:是对戊戌变法的残酷镇压,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的大肆捕 杀维新派,废除变法诏令的流血事件(政变),是反动的,具有阻挠和破坏性作用,它的 发动,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 结论:戊戌变法与戊戌政变有着本质的区别。 【探究三】戊戌变法的性质。 它是一次政治改革运动,也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思想解放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 的时刻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使中国走向强大,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 烈的爱国热情,同时也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更是近代中国 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
学习反思
本节课事件的内在逻辑和线索清晰;重点需要把握百日维新的内容以及重要影响。 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可以引导学生把本节的重要内容的因果关系, 演变过程用图示的方法反映出来。教师也把自己所画的图示逐步地展示给大家,并提供 历史口诀,识记历史。 历史小口诀: (公车上书给皇帝,维新变法运动起。中外纪闻强学会,康梁奔走救危急。光绪诏书要 变革,救亡图强改现状。维新百日终失败,爱国忧民精神扬。)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教案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目标1.掌握近代化探索四件大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基本知识。
2.明确近代化探索四件大事的联系与区别,明确近代化探索的原因、特点、启示等,形成单元内部知识体系。
3.知识整合,单元之间联系,中外历史联系,形成历史知识框架,形成历史整体认识。
4.通过看书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整体认知,通过背诵加强知识记忆巩固。
复习重点记忆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复习难点理清单元知识联系、单元之间联系、中外历史联系,形成历史整体认识教学方法看书—讲解—背记—练习复习教具课本、课件、《说明检测》、练习教学设计一.教师首先明确近代化概念,明确近代化探索的不同方面,明确近代化探索的体系(如下图)二.板书表格化近代化探索四件大事的比较,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如图)三.教师串讲中国近代化探索单元知识体系1.单元重点内容点拨(1)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地主阶级洋务派,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2)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维新派)。
(3)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
资产所阶级革命派)。
(4)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激进派;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2.明确近代化探索的特点3.明确近代化探索四件大事的共同点4.近代化历史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5.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社会习俗等方面的代表事件6.中外近代化的区别7.辛亥革命在政治、经济、思想、社会习俗方面影响8.关于南京、上海9.明确推动近代化发展的原因、近代化探索失败的原因、启示四.教师讲解,知识整合,单元联系,中外联系,形成历史整体认识,形成历史知识框架1.侵略与反抗和近代化探索的联系2.近代化探索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联系3.近代化探索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联系4.近代化探索与近代科技、教育、思想文化联系5.近代化探索与新中国“一五”计划联系6.中外联系,近代化与世界的联系五.学生背诵记忆本单元知识六.试题练习略●感悟(结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近代化的探索中考目标要求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2.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主要史实3.了解孙中山与同盟会,知道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地位和作用单元概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不断探索的历史。
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始终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救国道路,都没有使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当然也没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这也说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也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自主学习----㈠单元知识网络自主学习第6课洋务运动----P28第7课戊戌变法----P 32第8课辛亥革命----P 36第9课新文化运动----P 40自主检测一、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 下面四个选项中,与其他三项工业特点不同的是()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阳铁厂 D.安庆内军械所2.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B.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C.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引入了中国D.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3.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是()顽固派破坏 B.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C.没有建立强大的军队 D.缺乏经济基础公车上书的直接导火线是()甲午中日战争 B.《马关条约》的签订C.清朝举行科举考试D.清朝割让台湾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公车上书 B.强学会政治团体的成立C.光绪帝接见康有为D.光绪帝发布一系列变法号令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各阶级为救亡图存,进行了探索和抗争,下列事件与之相符的有()①太平天国运动②洋务运动③维新变法运动④义和团运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中国近代史有这么一个人物:他既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又创办洋务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复习近代化的探索复习目标:1、掌握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为摆脱列强侵略实现国家独立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并进行分析、评价。
2、认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复习重点:1、洋务运动的概况、作用2、戊戌变法的概况3、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辛亥革命的意义4、新文化运动(时间、代表人物、两面大旗、主要阵地、内容、影响)知识梳理:第6课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内忧是太平天国运动,外患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
)2、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既利用西方、富国强兵维护的统治。
3、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4、口号前期“”后期“”5、代表人物:奕(中央),曾,李,左,张(地方)6、内容或主要活动:(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军事工业。
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3)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4)创办新式学堂。
注意:a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是中近第一个兵工厂是洋务派仿造西式船炮的开端。
b曾国藩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近代军事工业。
c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是中近第一个交通企业也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d创办新式学堂作用:培养人才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科技人才。
e 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中近第一所新式学校。
宗旨是培养外语翻译和外资人才。
7、破产: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8、*评价洋务运动(重点掌握):①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
(性质)②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
③(积极)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优秀案例评选《近代化的探索》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也可用于九年级中考复习)近代化的探索山东省安丘市大汶河开发区十里中学李爱梅【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八年级2、学科:历史3、课时:1至2节【教学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教学目标】1、复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列举洋务派为“自强” “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
②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③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④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
②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③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学习前人敢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
②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③加深对改革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2、重点与难点:重点: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活动;难点:近代化的探索为什么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教材分析】本单元讲述的是19世纪6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20世纪初(五四运动爆发前)的历史,这段历史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是一个艰难的、曲折的过程。
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前仆后继,不懈努力,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
【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习过本单元,对主要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整个单元知识点较多,综合起来学生容易混淆。
特别是上些概括性的、综合性的问题学生很难把握,如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但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四个事件学习的内容不同,它们在学习内容上有何变化?再比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先后失败,说明了什么?对于这些问题应该师生共同探讨,或通过练习分析、讨论解决。
2019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精选word
A组:“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B组: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咋样的,便象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6、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中愈挫愈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的“革命尚未成功”主要示指()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B、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A、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B、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C、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深剧创痛,空前的民族危机,把中国人民惊醒了。”以下属于“中国人民惊醒了”的表述,错误的是()
A、台湾人民掀起了反抗日本统治,争取回归祖国的
5、列举中国近代化探索进程中的具体史实,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合作温故】
1、历史小组围绕“近代化的探索”这一学习主题,通过搜索,整理,分析资料,进行了探究活动。下图是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请你将图中资料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②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
③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④属于新文化时期的是;
2、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单元复习学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单元复习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掌握洋务运动;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兴起标志及发展情况等基本内容。
2、通过复习能够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分析戊戌变法的影响;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复习重、难点:重点:1、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2、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的内容。
3、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
4、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难点:1、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2、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复习线索:近代中国不同阶级、阶层提出的救国方案。
概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不断探索的历史。
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始终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救国道路,都没有使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当然也没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这也说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也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三)内容整合:失败原因:失败标志:运动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评价: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七课戊戌变法运动时间:领导阶级:领导人物:政治主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早期活动:⑴拉开序幕:⑵创办刊物:《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
⑶.政治团体:强学会。
形成标志:把《万国公报》改为《中外记闻》,作为强学会机关报发行1898.6月-9月)——变法高潮第八课辛亥革命: 1911领导人物:孙中山领导阶级:革命目的:反帝反封建,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新2019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教案 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知识;通过对洋务运动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给出洋务运动相关人物的图片,培养学生识读图片、知识迁移的能力。
通过表格列举洋务企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归纳整合历史信息的能力。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的意义,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洋务运动的目的、口号及内容,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认识它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图片中的军舰是洋务运动期间,由中国工匠独立制成的铁甲舰“平远号”,它的性能一点都不亚于北洋舰队从外国购买的“远”字战舰。
在甲午海战中,“平远号”曾经一炮击中了日本的旗舰“松岛号”水雷室,震惊敌舰。
洋务运动使中华民族开始了强国之梦,在中国引进了西方文明的曙光,是中国处于十字路口时有识之士做出的选择。
那么,洋务运动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又是如何破产的?我们应该如何去评价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4课《洋务运动》。
二、新课讲授(一)洋务运动的兴起1.教师讲解:近代的清王朝,遭受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的沉重打击,统治已是风雨飘摇。
面对残酷的现实,统治阶级是如何自救的呢?教师图片展示晚清洋务运动中的代表名臣,提出问题:图中这些人在近代史上被称作什么派别?他们有什么共同主张?学生回答:派别:洋务派。
共同主张: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仿练兵方法,建设现代国防。
2.教师提问: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富国强兵,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1.教师讲解: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一场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以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兴起了。
新人教版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6戊戌变法导学案【精编】.doc
C.鼓励私人兴 办工矿企业D.训练新式军队
4.“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这段话描述的是戊戌变法时哪项变法法令的实施情况()
A.开放言论B.兴办工矿企业C. 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D.准许创办报刊和组织学会
5.右图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英勇就义,从容赴死的图景。就义时他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 哉快哉!”此处的“贼”是指()
6戊戌变法
教师寄语
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学习目标
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公车上书”
1.背景:1895年,《_________》的签订,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2.概况:_______、_______联合各省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_________。
五、影响: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_________产生了_________的影响。
【合作探究】
戊戌变法在历史长河中犹如浪花击石,转瞬即逝,但它却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回首戊戌,每一个探索救亡图存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当年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艰难起步、用生命唤醒东方睡狮的爱国志士们!
【救亡图存——公车上书】
3.名称: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_________”,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四、结局——戊戌政变
1.时间:1898年9月。
2.原因:维新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_______的利益。
3.经过:_________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_______等六人被杀。
A.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B.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朝贵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导学案新人教版
一【复习目标】:
1、复习洋务运动、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的相关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点分析】
1、洋务运动 2.维新变法 3.孙中山革命运动 4.新文化运动
从宜宾近几年的考试情况看,本专题的知识点考查频率很高,是中考的重点。
考点主要集中在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和先进知识分子)的抗争和探索上,今后这些知识将仍是全国各地中考的重点。
考查的题型呈多样化,既有选择题、材料解析题,也有问答题、探究题。
备考复习时除了加强对这些事件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以及对课本重要图片的认识外,还要对比分析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在近代化探索方面的侧重点,体会中国近代化探索从“器物(工业)”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历程。
三【知识详解】
考点一:洋务运动
1.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2.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外交困的危局。
3.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4.代表人物: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5.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6.内容:学习西方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筹建新式陆海军;创办民用工业7.评价: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考点二:维新变法
1.原因:内因是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外因是19世纪末《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2.目的:挽救民族危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变法图强)。
3.早期主要活动:1895年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创办报刊《万国公报》《国闻报》,组织团体强学会。
4.内容:(1)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2)经济:兴办工矿企业(3)思想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3办报刊,开放言论(4)军事:训练新式军队
5.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6.结果: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最终变法失败。
7.作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
考点三:孙中山的革命运动
1.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
(1)1894 年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为集中革命力量,1905 年在日本东京
成立中国同盟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4)在许多地方,发动多次武装起义。
2.辛亥革命
(1)背景:20 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经过:楚望台军械库——湖广总督衙门——武昌城——汉口、汉阳——全国十几个省独立。
(3)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4)结果: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5)历史意义: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6)性质:由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7)失败原因:主观,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没有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破坏革命。
考点四:新文化运动
1.时间:1915年
2.背景:北洋军阀政府在文化领域极力推行尊孔复古政策。
3.兴起标志:《新青年》。
4.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5.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6.口号:民主与科学
7.主要内容
(1)前期: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愚昧;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
(2)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8.意义: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四【易混易错知识】
1.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2.戊戌变法迈出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巨变,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
4.中国近代化的特点: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又化的变革,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又化,体现了逐步深入、层层递进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