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

合集下载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
A、在理气关系方面: 、在理气关系方面: 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 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 万物各有其理,万物之理终归为一。(即万物之理虽各不相同, 万物各有其理,万物之理终归为一。(即万物之理虽各不相同,但其中 。(即万物之理虽各不相同 都包含共同的“太极” 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 都包含共同的“太极”。故“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 B、理学的修养论: 、理学的修养论: 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 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 主张“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主张“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强调“ 强调“仁”是人的爱心以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境界与佛老 是人的爱心以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境界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获得精神的自足和自由的同时, 境界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获得精神的自足和自由的同时,还要有对社会的 责任感。 责任感。 C、理学的社会政治理论: 、理学的社会政治理论: 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 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 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 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理学家费力研究理论的目的是重建儒家 信仰,而重建儒家信仰的目的则是为了更有效地干预现实政治。 信仰,而重建儒家信仰的目的则是为了更有效地干预现实政治。
明中期儒学 代表人物
王阳明的心学 “良知良能, 良知良能, 良知良能 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致良知” 致良知” 致良知 对儒家“ 对儒家“仁”的思想进一 步发挥
明中期儒学 代表人物
程朱理学的影响
• 消极影响: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消极影响:压抑、 • 积极影响: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 积极影响: 如: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注重气节、 注重气节、品德 重视人的主观意志作用 讲求以理通情、自我节制、 讲求以理通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等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
—《朱子语类》
形而上者无影无形,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 有状,是此器(气)。
—《朱子语类》卷九
理是世界的本原(法则、规律)

(理学核心思想)
材料一
人伦者,天理也。 —《河南程氏外书》
视听言动,非理不为,即是礼,礼即是理也。 —《河南程氏遗书》
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
天,地得之而为地,……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
宋明理学的影响
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
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强化“三纲五常”,进一步禁锢人们思想,
对封建社会后期的变革起了一定阻 碍作用
积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自我 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 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对塑造中华民族 的性格起了积极影响
2、万物各有其理。万物之理终归为一,这就是“太极” 的阴阳变化。
如何才能不违背“理”呢?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
胜,则天理灭。”
——《朱子语类》
“存天理,灭人欲”
B、修养论:
①区分“小学”和“大学”(格物致知) ②“仁”是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必
然…
③仁者境界不仅追求精神自由,还应有强烈的社会 责任心
程朱理学的影响
消极: 提倡尊卑等级、重男轻女观念等;用三纲五 常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 然欲求。
积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自我 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 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对塑造中华民族 的性格起了积极影响
理学的发展——心学
1.陆九渊 南心宋学人:,是心学的开创者
王守仁—“阳明心学”(进一步发展)
阳明先生,明代人, 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1,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首先先解释一下宋明理学的概念:宋明理学亦称“道学”。

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

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理学就是指宋明以来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包括:(1)在宋代占统治地位的以洛学为主干的道学,至南宋朱熹达顶峰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后来习惯用“理学”指称其思想体系。

(2)在宋代产生而在明代中后期占主导地位的以“心”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

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

狭义理学则专指程朱学派。

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主要派别:按现代学术界的通常做法,可以把宋明理学体系区分为四派:气学(张载为代表)、数学(邵雍为代表)、“理学”(程朱为代表)、心学(陆王为代表)。

高二必修三教材中主要讲的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他们形成的背景是三教合一。

我就按必修3的内容来说了。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程朱理学即二程兄弟(程颢,程颐),南宋朱熹集大成。

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性质)。

提出“理”先于天地而存在,将上的地位。

其为学主张“即物而穷理”。

与朱熹对立的为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提出“宇宙便是吾心”的命题。

朱熹继承并发展了二程的思想,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这里面的“理”即儒家伦理道德思想。

方法论是“格物致知”。

陆王心学代表人物是陆九渊和王阳明(字守仁,也称王守仁)明代,王守仁进一步发展陆九渊的学说,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断言心之“灵明”为宇宙万物的根源。

为学主“明体心”、“致良知”。

“致良知”就是其方法论。

而性质是主观唯心主义。

此外,北宋张载提出的气一元论,与二程截然不同。

明代王廷相以及清初的王夫之、颜元等,对程朱、陆王皆持反对态度。

至戴震著《孟子字义疏征》,得出“理存于欲”,指出“后儒以理杀人”,则更给予了“理学以有力的批判。

这些必修3教材上并未做过多解释。

宋明理学这一章主要把握这俩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以及它的影响跟评价。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宋代产生的理学,盛行于南宋和元明时代,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但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

理学家所言之理,已非自然之理,而是性理,所谓“格物致知”,并非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是返求于内心时对性理本体的体认。

在理学家看来,理得之于天而存于心,是人心中抽象的超时空不变的道德本体;为了突出这种道德本体的绝对性和客观性,他们常在“理”之前加一个“天”字,以示价值之重,不容怀疑。

一、理义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即程朱理学。

理学是北宋以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理论表现,是中国古代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特别是批判佛、道哲学的直接产物。

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持续时间很长,社会影响很大,讨论的问题也十分广泛。

朱熹说:“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天理的呈现,以主体的生理作用和情感欲望的消解为前提,以能体现封建义理、公而忘私的道德人格存养为进路。

这意味着外在的人伦日用的的社会道德实践,最终要以内在的主体心灵的道德自律为核心,一切价值问题归之于人的心性,由“理一分殊”来解决。

理学家是以极其严肃的态度对待人生的,对于现实世界中人的生存本能和情感欲望,时时有一种大敌当前的焦虑,希望通过“持敬”、“克己”的修养获得一种忘我的心里体验和无私的纯正情感,达到与天地合德与万物同体,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崇高境界。

因此,理学家的“穷理”,不仅仅是对形而上学的性理本体的体认,也是一种追寻“孔颜乐处”的具有仁者胸襟和圣贤气象的理想人格的自觉。

这种理想人格体现的是主体内心超越性理本体与情感世界之间的对峙的“中和”之美,在朱熹以“心统性情”为基本命题的心性理论的建立过程中,就可以看到他寻求“中和”的努力。

二、理学的产生理学的形成,是宋代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最佳反映,亦是长期儒、佛、道融合的结果,也与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

第3课宋明理学

第3课宋明理学

思考: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的原因
①佛教盛行; 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 ③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
二、程朱理学
1、背景: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北宋时,儒家 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 2、形成: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 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家体系。
“理学”一词,早在宋代就被用来概括当时 的儒学。朱熹和二程都说过“理”。程颢曾说过: “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 来。”“理”因此成为二程哲学的核心,宋明理 学也就从此得名。二程兄弟所谓的“理”,既是 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 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这就把儒 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 形式表达了出来,中国上古哲学中“天”所具有 的本体地位,现在开始用“理”来代替了,这是 二程对中国哲学的一大贡献。
1、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 内容: “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 “理”。他们所说的“理”都是指封建的 伦理纲常。
共同点:
影响:
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 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 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 起了积极影响。
尊卑等级、轻视自然科学、轻视个体自由、重礼轻法
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朱熹说:“......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 (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 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此话主要 是( ) A、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规范 人们的言行,压制人民的反抗 B、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 C、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 D、为了规范普通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第3课 宋明理学

第3课 宋明理学

凸显人性的庄严。
消 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
极 影
压抑、扼杀自然欲求,

阻碍中国社会历史进步。
2.影响:
(1)积极:注重气节、道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 和历史使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讲求以理统情、 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 了积极影响。
(2)消极: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①尊卑等级观念;
材料 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知者吾之所
固有,然不致则不能得之;而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
在格物。
——《二程遗书语录》
12
(2)南宋:
朱 子 高
于 孔 子

眼 珠 子 , 鼻 孔 子 ,
后 生 长
于 先 生

眉 先 生 , 胡 后 生 ,
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南宋朱熹。
材料一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 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 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材料四 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 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 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 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着逐一件与它理会过。
— — 摘自《朱子语类》
③认识论:格物致知(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4.影响:
(1)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南宋以后成为官方 积 哲学; 极 (2)《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重要
(2)王阳明(1472—1528), 名守仁,号阳明先生,浙江余 姚人,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哲学 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①思想主张: “心即理”(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②原因:明超朝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 盾尖锐,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只有 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

第3课_宋明理学

第3课_宋明理学

结合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思考:程朱理学 有哪些影响?
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 度,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有力地维护了
封建专制统治。同时又具有和谐意识,崇尚道
德,注重气节,讲求自我节制等对塑造中华民
族性格产生了积极而深远影响。还传及日本、
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
学派”。 主要理论著作:朱熹《四书章句集
理学在今天……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 学演讲时深情地引用理学 大师张载的一段话: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宋明理学的影响
消 极 影 响 积 极 影 响 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 压抑、扼杀自然欲求。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道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凸显人性的庄严。
福建泉州老君岩
道教圣地武当山
③儒学的发展
儒学本身在思辨性和理论性方面 存在着严重不足。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 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魏晋时期, 儒学开始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 新的发展。
此图绘佛、道、儒 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 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 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 合一”的社会思潮。画 面中,释氏坐于菩提树 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 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 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
①佛教的盛行
佛教是外来的宗 教,它创自古代 印度,汉朝传入 中国内地,魏晋 时期盛行。佛教 宣扬人生一切皆 苦、现实世界一 切皆空的苦空二 谛学说,主张超 脱尘世,出家修 行,落发为僧。
②道教在民间传播
道教则是中国土地上自 生的宗教,它正式创始于东 汉末年,开始主要在受苦受 难的民众中流行,后来在上 层社会中也有不少信徒。 其思想渊源则可追溯到 战国时期的神仙方术思想, 乃至上古时代的民间巫术等。 道教追求长生不死成神仙。

儒学的世俗化——宋明理学

儒学的世俗化——宋明理学

2.规范答题——确保答题要点对而全 (1)不同(比较类模板——分点列表,归纳异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问题
分层信息
主旨提炼
概括归类
材料

孔孟 儒学
所学
孔子:“仁”“为政以德”“有 教无类”;孟子:“仁政”“民
强调仁政、民本
不同:孔 孟强调仁 政、民本;

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董仲舒强

材料

强调大一统、天 调天人感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1234
解析 答案
3.命题点:对宋明理学内涵的理解 (2014·课标全国Ⅰ,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 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明本心等
发展:宋代儒学重 视孔孟儒学;重视 思辨、强调个人修 养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 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
3.理学思想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 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 天理之件数。”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当根 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 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 “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2.形成过程
(1)创立——“二程”
人伦者,天理也
①哲学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把天理与 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②认识论:提出“格物致知 ”,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
儒家哲学思想体系的分支
01 发展
03 主要特点 05 总结
目录
02 简介 04 主要学派 06 评价
Hale Waihona Puke 理学是中国古代精致、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 权的合法性依据,理学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论证了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至元 朝成为官方哲学。
总结
南北朝时期:佛、道盛行,儒学面临挑战;南北朝;佛教徒提出佛为正,三教归佛。隋朝:儒学家提出“三 教合归儒””。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学的地位受到挑战。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 击佛道的活动;同时,他们又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 学体系——“理学”。理学: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产物,囊括天人关系的形成的更为理性化、思辨化的思想体系。 宋明理学的思想体系中明显地可以看出吸收了释教的“空有合一”的本体论,“顿渐合一”的认识论,“明心见 性”、“返本复初”的修持观等,因之有人说是“阳儒阴释”,或者“三教合一”的新形态。理学的开山祖周敦 颐的著作《太极图说》明显地是三教融合为一的代表作。二程主张“性即理”,强调“天理”与“人欲”的对立, 并通过内心的修养功夫来“窒欲”,以恢复天理,这明显地受到过佛教心性论和禅宗修持方法的影响。朱熹是理 学集大成者,是竭力排斥佛教的一个人物,但是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无论从本体论、认识论到修持方法无不打上 佛教的烙印,有人说他是“阳儒阴释”,“表儒里释”,他自己也感叹说:佛教的“克己”,“往往我儒所不及” (《朱熹语录》卷二十九)。王阳明是心学的主要代表,通观他的“良知”道德本体论及“致良知”的修养方法, 与禅学的佛性论及修持方法有着很多相通之处。

3 第30讲 宋明理学

3 第30讲 宋明理学

第30讲宋明理学一、理学的创立1.背景(1)魏晋时期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播,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

儒学的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

(2)唐代的韩愈、李翱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北宋士大夫们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3)儒学自身的缺陷:儒学自孔子以来主要探求人间的道德和秩序,注重人间世界,而忽视了对天地万物本原和宇宙规律的探讨。

2.概念: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又称新儒学。

3.代表(1)周敦颐: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从而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2)周敦颐和邵雍:率先运用系统的思辨,自觉地将宇宙的自然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融合起来,寻找其统一的本原,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3)张载:开创“气学”一派,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

(4)程颢、程颐: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其核心是“仁”。

二、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1.朱熹的理学体系(1)理气论:理先于气,理比气更根本。

(2)修养论: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即“慎思明辨,格物致知”;强调“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强调要有社会责任感。

(3)政治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

2.朱熹地位及影响(1)注解《四书》,使之成为理学的主要经典。

(2)作为一代儒学宗师,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理学的特点及影响(理学)是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内核,吸纳佛、道思辨哲学、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等理论及精神修养方法,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既有精巧的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纲常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核心论点:宋明理学吸收了佛道思想,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实现了儒学的进一步思辨化,标志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3课 宋明理学

第3课 宋明理学

C.他提出“理气论”,认为“天理”是万物 的本原
D,他发展了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人欲”与
“天理”的辨证统一
C
5.下列儒家思想的主要观点,在今天还可取 的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③“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④“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
1、必要性——儒学的困境
2、可能性——儒学的复兴
儒学的困境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请思考:这首诗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 对儒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佛道盛行,儒学面临严峻挑战
儒学的困境
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 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 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 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 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 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
伦道德沦丧
2、可能性——儒学的复兴 (1)隋唐儒释道“三教合归儒” (2)北宋大规模的儒学复兴运动
二、怎样重建——融合与拔高
(一)理学的创立:
1.儒学的复兴: 儒学+佛教思想+道教思想 融合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目的
二、怎样重建——融合与升华 2、道把德儒价家值的体伦系理的道重德建上: 升到天理的高度,升形华
欧阳修:“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 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 可从而知也。”
激疑设问 崖山之后再无中华
指宋元鼎革为中国历史的一大剧变,崖山海战 后陆秀夫背负着幼帝投海自尽,后宫及群臣大多 随之殉国,华夏文明自此遭受严重断层。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

知识结构
宋 明 理 学
背景: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理 学 的 发 展 创立:北宋五子 成熟:南宋朱熹 发展:陆王心学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反映了什 么“问题 ”?
自汉武帝以来,儒学 成为中华民族传统 文化的主流思想。
戴王冠的孔子像
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1.儒学的困境(背景)
1)、汉末——权威性被削弱; 2)、魏晋——道教兴起、佛教传播,使 得儒学的核心价值观念受直接冲击; 3)、唐末五代——官方儒学受质疑,统 治地位进一步削弱。 4)、 北宋面临统治危机。 5)、北宋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
(2)修养论:是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 习、实践的学问,“慎思明辨,格物致知”,“仁” 是修养的最高境界,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3 )社会政治理论:是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 实践的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儒家 掌握道,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 心”,达到国治、天下平。
3.对朱熹的评价
A
4、王守仁“致良知”的学说,应该属 于下列哪一范畴( ) A.认识论 B.行动理论 C.社会政治思想 D.传统伦理纲常
A
5、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理 气关系论主要吸收了谁的思想?( ) A、张载 B、二程 C、周敦颐 D、李翱
B D
6、两宋三百年间,产生了许多哲学家和 不同的学派,学术气氛浓厚,这( ) A.反映了两宋时期政治清明 B.是宋代新的阶级力量产生的反映 C.表明了封建统治思想已经出现危机 D.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发达的 表现
2.儒学复兴运动的掀起
(1)先声——唐代的韩愈、李翱
道统论: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
韩愈在《原道》和《论佛骨 表》中,对佛教进行了尖锐的抨 击。他指出佛教耗费大量财富, 加重了百姓负担,使“民不穷且 盗”。又指出“佛本夷狄之人”, 佛徒“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 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 父子之情”,让佛教凌驾于儒学 之上,有被同化为夷狄的危险。 他认为佛教灭弃封建伦常,“子 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 韩 民焉而不事其事”。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
2.北宋五子各自的主张 程颢、程颐(二程)
天理 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______, 认为其核心和修养的最高境界是____。 孔颜之乐 仁 仁者就是“ ”。
天理的实质是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理学的成熟
字元晦,号晦庵
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
理学的集大成者
(南宋)朱熹
朱熹的主张和成就:
①理先于气,理是宇宙的本原
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
不可取的观念: ①尊卑等级观念;
②重男轻女的观念;
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 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 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2、积极
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道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凸显人性的庄严。
小结
理学 派别 程朱 理学 代表人物 程颢、程颐 朱熹 主要观点
不同点
评价宋明理学
“ 贞 节 牌 坊 ”
贞节牌坊的背后都是血泪
“美丽”的三寸金莲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戴震 (清)
宋明理学的评价
1、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 自然欲求。(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还致力
2.北宋五子各自的主张 周敦颐
《周易》 《太极图》 结合______解释________,建构了包括万 衍生规律 物、人类和道德等万事万物的_________,把人 “理”生万物 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从而为_________ 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理学的创立
北宋五子(程颢、程颐与周敦颐、邵雍、张载)是理学 的开创者。 1.基本思想特征: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

宋明时期的新儒学-理学和心学

宋明时期的新儒学-理学和心学

对后世影响的比较
理学
理学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尤其是对明清 时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理学强调的社 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也影响了后世的文 化和社会发展。
VS
心学
心学的影响主要在思想领域,尤其是对明 代的王阳明等思想家。心学的思想也影响 了后世的文学、艺术和哲学等领域,成为 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06
宋明时期新儒学的现代价 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要心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01
02
03
朱熹的理学派
朱熹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哲 学家、教育家,他的理学 思想影响了后世无数文人 墨客。
陆九渊的心学派
陆九渊是南宋时期的心学 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强调 内心自省和自我修养。
王阳明的心学派
王阳明是明朝时期的心学 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强调 实践和行知合一。
心学对后世的影响
ABCD
对中国文化、教育、政治 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促进了儒释道的融合,为 后世文化交流和思想创新 提供了基础。
04
心学的发展与影响
心学的起源和形成
心学起源于北宋时期,由程颢、程颐 等人开创。
心学在明朝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 推广,王阳明等人成为心学的集大成 者。
心学在南宋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朱 熹、陆九渊等人成为心学的代表人物。
存天理、去人欲。
陆王心学
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 表,强调心即理、知行
合一。
永嘉学派
以叶适为代表,主张功 利主义、强调事功和实
用。
永康学派
以陈亮为代表,主张经 世致用、提倡事功。
理学对后世的影响
强化了儒家道德伦理观念, 成为封建社会后期主流价 值观。
对东亚文化圈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文化 发展受到宋明理学的深刻影响 。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
唯心论 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
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强调 道德观 “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认为,“物”,指天理、 人伦、圣言、世故。“格物 认识论 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 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二、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
1、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 程颢、程颐、朱熹 2)主要思想观点 A、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 家 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存天理,灭 人欲” B、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3)主要理论著作: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4)统治地位的确立: 明初
二、材料辨析题
1、“理”指儒家伦理道德;是对立关系。
2、程、朱主张“格物致知”,既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陆王主张“致良知 ”,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天理就在心中。 3、参考思路:、 可取的一面: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 谐的意识。 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 懈追求。 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 作用。 不可取的一面: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 ;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C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

“一事不穷,则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阕了 一物道理”,其言论反映出朱熹 ①主张“格物致知” ②提倡研究具体事物,包括研究自然界事物 ③具有怀疑、创新的科学精神 ④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③
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文天祥的“人生自 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等的名句等几乎人尽 皆知,以上人物的价值观明显来自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

1宋明理学理学指宋朝以来的新儒学,又称道学。

它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

广义的理学,即宋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哲学思潮,包括王安石新学、司马光朔学、苏轼的蜀学、二程的洛学、张载的关学、陆王的心学;狭义的理学,专指二程、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即程朱理学和陆王的心学。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异同相同之处:(1)同属儒学,承继孔孟之道。

(2)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

(3)核心思想的实质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过多的自然欲求。

(4)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

不同之处:(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是内在的心,(2)认识论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发明本心”,进行内心的反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2李约瑟难题思想,文化,哲学角度的解答1、缺乏古希腊科学哲学思想中国古代没有完善的形式逻辑思想,很难产生严密的理论武器。

“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以及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以找出因果关系。

我们可以知道古代中国是不具备“形式逻辑体系和通过科学实验发现因果关系”这两个基础的,所以在古代中国没有产生近现代科学,所以我国古代的一切技术只能归结为经验技术,而非科学技术。

2 、缺乏解放普通劳动者的发明思想中国古代文明的特征主要是技术发明。

大多数的发明创造并非是古代政府的有目的的创造,很难形成一个产业,一个大方向,大多数的发明来自于普通民众,很零散,无法集中利用,统一规划,发明力量无法有力发挥。

3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逻辑思想是整个文明与科学的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础。

(1)东方思维方式通常不注意思维工具或手段的理性研究和系统锻造,而是注重工具的直接使用。

西方思维则不同,他们固然注意术的研究,注意思维手段及其他手段运用的研究,更注重工具的系统的锻造。

中国古代历史-宋明理学

中国古代历史-宋明理学

用“天人一理”的形式来表达,中国上古哲学中“天” 的具象地位,开始被抽
象的“理”所代替程。)颢、程颐(北宋)
朱熹(南宋.集大成者)
唯心论 道德观
天理是万物本原,先 有理后有物(核心)
把(天把理儒和家伦的理忠、道孝德、直 接节联、系义起上来升如到天“理人的伦 者高,天度)理也”
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 先,气在后”
(1)理气关系 (哲学思想、宇宙观)
A、宇宙万物由“理”和“气”构成,气是构成一切 事物的材料,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理是本原。理比气更根本、理先于气,同时气有 变化的能动性,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2)修养论 (把人间的伦理道德和理气论结合起来,提出“存 天理,灭人欲”)
A、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学问(格物致知) B、“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以此防范个人欲望的过度膨胀,追寻维护社会、道德、政 风和民风的和谐与美好。
2.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 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影响: ①适应统治阶级需要,南宋后成为官方哲学,有力维护 封建统治。 ② 《四书章句集注》成为教科书。(奠定了程朱理 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③朱熹思想还远及日本、朝鲜和欧洲。(形成“朱子 学”学派) ④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 自然欲求。
正君心
学习修养 格物致知
存天理 灭人欲
“存天理”就是存善,追寻天理,循道而行。 “灭人欲”就是去恶,克己省身,修身养性。
“天理”与“人欲”是相对的,正常的合理的“人欲”就 是“天理”,过分的多于的甚至是罪恶的“人欲”就是朱熹要 灭的“人欲”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人性,人性就是仁爱之心,但人 也是动物,所以人也有动物性,就是说人有时候也有兽性。这 兽性就是邪恶之心。这也是朱熹要灭的“人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B
C
考点梳理:
模拟试题导入:
考点3 宋明理学 :
(2)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
1. 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 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2.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 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3.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 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2、影响:
(1)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孟; (2)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 (3)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朱熹《家训》 朱熹以弘扬理学为己任,力主以“存天理、去人欲” 为内容的道德修养,注重伦理纲常、道德规范,重建 价值理想、精神家园。 倡导家庭亲睦:父母对子女要“慈”、“教”。子 女对父母要“孝”。夫妻关系要和睦。兄弟之间要友 爱。 倡导人际和谐: “慎勿谈人之短;切勿矜己之 长”。 “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 而谕之”。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倡导重德修身:“有德者虽年下于我,我必尊之; 不肖者,虽年高于我,我必远之”。 朱熹《家训》指出每个人在家庭中应尽的道德责任 和相应的角色义务,构建了彼此关怀、相亲和睦的理 想家庭图景。
理学还涵盖了哪些领域?
材料四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 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 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 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 而存天理”。 理学的道德观: 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五: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 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①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
②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 “致良知”(人固有的善 性),为了遏制伪善流行,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阅读材料,探讨心学思想
材料一 陆九渊说: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世界”
材料二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 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 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 ”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 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 不在你的心外。” (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理在心中。 主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的本源在人的意识,它具体体 现为人的感觉、精神、意志等)
A、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学问;“格物致知” B、“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3)理学的政治理论(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
道——儒家的三纲五常、仁义道德;统——指圣贤相传之传统
核心——“正君心” 存天理灭人欲
(4)、理学经典方面:将《大学》、《中庸》、《论语》 和《孟子》集为《四书》,并为之作注,使之成为理学的 主要经典。
宋明理学
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1、儒学的困境
表现: (1)、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
(2)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起. (3)隋唐时期,三教合一,三教并行弥 漫在各个领域。
材料: 另类皇帝梁武帝
梁武帝名萧衍,自幼习儒,一度又信奉道教, 经常屈尊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当时人们 将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来梁武帝又舍道释佛, 以皇帝之身出家,“舍身”同泰寺。 1、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现象? 儒家学说独尊地位的动摇。 2、这种做法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什么精神? 兼容并蓄、“和”
理是外在的,独 理是内在的“心” 立于人存在的; 格物致知 客观唯心主义 内心反省 主观唯心主义
商场着火了--
程朱理 学代表
陆王心 学代表 闭目静坐,想象着 火会自生自灭,千 万不能乱了方寸。
反复观察火 情,寻找逃 生方法
五、宋明理学的影响
1、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 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 建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
2、积极: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道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模拟试题导入:
考点3 宋明理学 :
(1)朱熹理学—理学集大成者:
1.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 个新的角度是( )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2.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 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 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3.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 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古 代思想家是( ) A. 董仲舒 B. 程颢 C. 朱熹 D. 王守仁
代表人物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兄程颢
弟程颐
朱熹
陆九渊
王守仁
二、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
1、理学的开创者 :
“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 2、思想来源: 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 3、基本含义: 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
4、各自主张:
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 密思想体系——理学(新儒学)
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1、儒学的困境
(1)、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 (2)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起. (3)隋唐时期,三教合一,三教并行弥 漫在各个领域。
2、儒学复兴运动——奠定了理学兴起的基础 (1)韩愈和李翱的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 的先声 (2)北宋大规模的儒学复兴运动
理学的含义: 道、佛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儒(根本) (目的)
影响: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2、陆九渊:南宋思想家,是心学的开创者。 A、核心思想是“心即天理”,意思是本心即天理 (主观唯心主义) B、“发明本心”,即主张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理” C、“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应剥落、扫除
3、王守仁
世称阳明先生,明代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思想:
(1)周敦颐: 太极说 动静观 “主静”“无为”
⑵邵雍:
⑶张载:
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 物主义的杰出代表。
• ⑷程颢、程颐确定了 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有两种含 义:一是事物的规律,二是伦理道德) 天理的核心就是“仁” ,修养的最高境界 就是“仁”。
程朱理学
阅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 天,地得之而为地。 材料二:其(理)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 五常。 理学的宇宙观 材料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理”是世界的本原 平天下。 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
界统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存在 请概括: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物如绝对精神、上帝的意志。
怎么才能通达“理”? ———格物致知。 理学的方法论
观书有感
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1、陆王心学 指以陆九渊和王守仁(王阳明)为代表的理学。
基本内涵: (1)强调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 努力实行。 (2)主张扫除细枝末节,直奔主题
三、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
1、朱熹理学
(1)理气关系(哲学思想、宇宙观)
A、宇宙万物由“理”和“气”构成,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材料, 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理是本原。理比气更根本、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 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2)修养论(把人间的伦理道德和理气论结合起来,提 出“存天理,灭人欲”)
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学派
内容 同
儒学的表现形式(理学)
理;仁、礼;高调的道德主义
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 实质 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扼杀人们的欲求,有助于专制统治,对塑 影响 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性起积极作用.
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 认识 “理” 实现 异 “理” 哲学 范畴 陆王心学
D
D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