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以线串文,“爱”在读先--《昆虫记》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昆虫记》教案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昆虫记》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昆虫记》,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昆虫记》简介:让students know the author, J.H. Fabre, and the mn content of the book.2. 昆虫的分类和特点:Introduce the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sects.3. 昆虫的生存技巧:Expln how insects survive and adapt to their environment.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一、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2. 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昆虫记》和作者J.H. Fabre。
2. 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第一章,了解昆虫的分类和特点。
3. 问题讨论:分组讨论昆虫的生存技巧,引导学生思考。
第三章:教学评价与作业一、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阅读笔记: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评估他们的阅读效果。
二、作业1. 完成阅读:《昆虫记》第一章的阅读。
2. 阅读笔记:要求学生做好阅读笔记,记录昆虫的分类和特点。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拓展一、教学资源1. 《昆虫记》原著:提供给学生阅读。
2. 昆虫图片:展示各种昆虫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昆虫。
二、拓展活动1. 参观动物园: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
2. 昆虫手工艺品制作:引导学生制作昆虫手工艺品,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安排一、教学计划1. 本章教学时间为4课时。
2. 每课时40分钟。
《昆虫记》阅读课教案
《昆虫记》阅读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记》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激发学生对昆虫世界的兴趣,培养阅读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及其作品特点。
2. 引导学生关注昆虫世界的奇妙与独特。
教学活动:1. 播放《昆虫记》的预告片或相关视频,引发学生对昆虫世界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法布尔及其作品特点,如实地观察、生动描绘等。
3. 学生分享自己对昆虫的印象和兴趣点。
第二章:章节概述教学目标:1. 掌握《昆虫记》各章节的简要内容。
2.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各章节的简要内容。
2. 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特点等。
教学活动:1.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昆虫记》各章节的内容。
2. 学生阅读相关章节,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特点等。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概括各章节的简要内容。
第三章:重点词汇学习教学目标:1. 学习《昆虫记》中的重点词汇。
2. 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师挑选《昆虫记》中的重点词汇,进行讲解和示范。
2. 学生跟读、模仿,加强词汇记忆。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昆虫记》中的重点词汇,讲解词义和用法。
2. 学生跟读、模仿,加强词汇记忆。
3. 学生进行词汇练习,巩固所学。
第四章:阅读理解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引导学生关注昆虫世界的奇妙与独特。
教学内容:1. 教师设计阅读理解题目,涵盖章节内容。
2. 学生阅读相关章节,回答问题。
教学活动:1. 教师发放阅读理解题目,学生阅读相关章节。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及时反馈和讲解。
3. 引导学生关注昆虫世界的奇妙与独特,激发阅读兴趣。
第五章:作品欣赏与讨论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昆虫记》中的精彩片段。
2. 学生讨论作品的艺术特色和价值。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昆虫记》中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欣赏。
《昆虫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昆虫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昆虫记》产生兴趣,激发阅读热情。
帮助学生理解《昆虫记》的主要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简介《昆虫记》的作者、背景和作品特点。
概述《昆虫记》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昆虫世界和人类世界的联系。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解读关键情节和人物形象。
运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2 教学步骤引入《昆虫记》的阅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分析人物形象,探讨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第三章:教学评估与反馈3.1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写作和口头表达,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学生的阅读笔记和反馈,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困惑。
3.2 教学反馈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指导,鼓励他们深入思考。
针对学生的困惑和问题,提供相应的解答和资源。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促进课堂的互动和讨论。
第四章:教学延伸与拓展4.1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阅读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拓宽阅读视野。
组织学生参观昆虫博物馆或进行户外观察,加深对昆虫的了解。
邀请作者或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作品背后的了解。
4.2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昆虫主题的艺术创作,展示对作品的独特理解。
开展昆虫保护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引导学生思考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开展相关的社会调查和研究。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推荐5.1 教学资源提供《昆虫记》的文本材料,包括电子书和纸质书。
提供相关的昆虫知识资料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提供阅读指导和问题清单,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
5.2 教学推荐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如其他昆虫主题的小说或诗歌。
推荐相关的电影或电视剧改编,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作品。
八年级语文阅读《昆虫记》教学辅导教案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以阅读理解为主,以《昆虫记》这篇文学作品为材料,通过阅读并理解文中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材内容紧扣生活实际,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他们的生活经验。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2)了解昆虫的一些生活习性和特点;(3)学习文学欣赏的方法,培养审美情趣。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掌握准确抓取关键信息的方法;(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2)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昆虫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四、教学难点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问题解答、情景模拟。
六、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导入本节课的内容:(1)回忆昆虫的一些特点和生活习性;(2)通过展示昆虫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昆虫的各种形态和多样性;(3)通过播放一段与昆虫有关的视频,让学生对昆虫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
2.阅读理解(20分钟)让学生阅读《昆虫记》的文章,并回答以下问题:(1)从文章中找出至少两种昆虫的生活习性;(2)文章写了哪些昆虫,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4)你喜欢这篇文章吗?为什么?3.讨论和解读(15分钟)4.情景模拟(15分钟)以一个昆虫的视角,学生们模拟昆虫的生活场景,并通过讨论和表演,展示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5.设计活动(15分钟)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昆虫进行研究,并编写一篇文章,介绍选定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通过小组展示,让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拓宽他们的视野。
七、达标检测请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以下题目:(1)《昆虫记》是以什么视角来描写昆虫的?(2)文章中写了哪几种昆虫?它们的生活习性分别是什么?(3)你觉得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吗?请在纸上写出你的理由。
名著导读《昆虫记》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名著导读《昆虫记》教学设计1、走进昆虫王国,领略神奇世界,感受自然魅力。
2、结合《昆虫记》选文,体会法布尔的文笔及其观察力,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3、了解法布尔倾其一生研究昆虫、撰写《昆虫记》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领悟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法布尔精神”。
【《昆虫记》基本常识】《昆虫记》也叫做《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和《昆虫世界》,英文名称是《The Records about Insects)),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作者简介】法布尔(Jean-Henri Fabre, 1823~1915年),1823年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
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847 年,来到阿雅克修中学,在那里遇到了影响了他人生选择的两位学者,他从此打定主意,教学之余潜心研究昆虫。
1857年,他发表了处女作《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这篇论文修正了当时的昆虫学祖师列翁•杜福尔的错误观点,由此赢得了法兰西研究院的赞誉,被授予实验生理学奖。
达尔文也给了他很高的赞誉,在《物种起源》中称法布尔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
1879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
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
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蛰居在荒石园,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
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
【《昆虫记》内容简介】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这本书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选择原则,让世界读者首次领略昆虫们的日常生活习性以及特征的描述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名著导读《昆虫记》教案
4.主题探讨:围绕《昆虫记》中所体现的自然观、生态观、人性观等主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5.写作手法分析:分析法布尔在《昆虫记》中运用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技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观察实验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6.课后拓展:推荐学生阅读《昆虫记》的其他章节,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昆虫,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观察和思考。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对名著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通过深入分析《昆虫记》的文本,提升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
2.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激发探究欲望,通过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生态内容,掌握法布尔对昆虫生活习性的观察与描述。
-品味作品中的文学语言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够分析其在文本中的作用。
-掌握作品的主题思想,认识到昆虫世界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昆虫的生活进行观察和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举例解释:
-在讲解“黄蜂”章节时,重点分析法布尔如何通过细致的观察,揭示黄蜂建筑巢穴的智慧和辛勤。
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围绕作品中的主题进行探讨,引导学生形成独立见解,提高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名著导读《昆虫记》阅读 教案教学设计
《昆虫记》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阅读过程单”、“照片记录”等资料,对《昆虫记》进行阅读过程回顾。
2.开展“昆虫名片介绍”、“昆虫选美大赛”等活动,对《昆虫记》中的科学性和文学性进行阅读体验式分享。
3.聚焦《昆虫记》整本书阅读话题,展开小组研讨,在话题分享中,引发学生对科普读物展开探究性阅读。
教学过程:活动一《昆虫记》这样读(一)展示优秀“阅读过程单”同学们,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一起阅读了《昆虫记》这本书,我们一起分享一下这位同学的阅读过程。
(二)展示阅读“照片、视频记录”《昆虫记》这本科普读物,我们已经读过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读书过程中的那些经历吧!1.查着资料读读书时用过这种方法的同学举手示意一下。
2.带着问题读,重复读这种方法叫什么呢?可以把没有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多读几遍,如果实在弄不明白还可以和同学讨论或者和老师一起解答。
3.做着批注读用过这种方法读吗?也可以把读懂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感悟。
4.比较着读分男女生读这两段,有什么感受呢?咱们还把《昆虫记》与其他的科普读物对比读来体会法布尔式的语言风格。
(三)交流分享阅读方法除了以上读书方法以外,你在阅读过程中还用了哪些好的方法,跟大家一起来分享。
(大声朗读、制作昆虫名片、抄写好词好句、做阅读过程单……)小结:以后在阅读整本书时,我们也可以运用这些好的读书方法。
活动二《昆虫记》我分享(一)“昆虫名片介绍”分享1.欣赏精美“昆虫名片”在这次阅读《昆虫记》的活动,老师搜集到许多同学们制作的精美的“昆虫名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昆虫名片(PPT 出示图片)。
(板书:《昆虫记》我分享)2.介绍展示“昆虫名片”我们班的同学已制作了昆虫名片,这些昆虫名片各具特色。
我们也像刚才介绍“螳螂”的那位同学一样,来向小组同学介绍一下。
(各小组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一一介绍。
)学习任务A:小组轮流介绍。
B: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参与“最美昆虫”名片比赛,全班交流。
名著导读:《昆虫记》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科普作品”,了解科普作品的一般阅读方法。
2.借助前言、后记或附录,了解作家生平事迹、科学成就和全书大致内容,为整本书阅读做准备。
3.通读全书,重新为昆虫分类,了解选文之间的联系。
4.精读梳理最感兴趣的昆虫信息,借助昆虫展示卡片,了解关于昆虫的科学知识。
1.科普作品有什么特点?
2.如何阅读科普作品?
环节二:任务驱动
近期,学校初二年级将向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建议,开设“‘荒石园’昆虫云展览”,以此致敬法布尔精神。请你阅读《昆虫记》整本书后,完成相关任务,为这次展览做准备。
准备任务:展览前言
任务一:展厅命名
任务二:“我最爱的昆虫”展示
任务三:致敬大师
作业
预览《昆虫记》第二课时“课上学习任务”,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选题,精读《昆虫记》中感兴趣的篇目,圈点批注。
教学重点:
通读全书,重新为昆虫分类,了解选文之间的联系;精读梳理最感兴趣的昆虫信息,借助昆虫展示卡片,了解关于昆虫的科学知识。
教学难点:
借助前言、后记或附录,了解作家生平事迹、科学成就和全书大致内容,为整本书阅读做准备。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环节一:明确方法
阅读语文教材124页的科普作品“读书方法指导”,圈画关键词。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展后任务:展览后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准备任务:展览前言
请你选择一个角度,为“荒石园”昆虫展写一段前言。所选角度包括:介绍法布尔、介绍荒石园、介绍《昆虫记》。
任务一:展厅命名
通读全书,请你给书中的昆虫分类。根据你的分类标准,为昆虫博物馆各“展厅”命名。
小昆虫大世界——《昆虫记》阅读教学案例
都 知道创作有 三重境界 , 老师觉得读 书也有三 重境
界。 ” 同时 , 出示如下 内容 :
向各个 方 向看 , 真 可谓是 眼观六 路。 它甚至还 有一 个面孔 。这 一切都构成 了这样 一个 小动物 的温柔 , 螳螂 天生就 有着一副美丽优雅 的身材 。
— —
第 一重 : 翻书 , 看封 面 , 看作者 , 看 故事简介 , 看 序 言, 看 目录等 , 了解一本书最基本 的内容。 第二重 : 读 书, 被 故事情节所 吸引, 一 口气将书
( 三) 读 片段 , 作比较 , 感受写作 手法
【 片段 l 】 螳螂 蝈蝈
螳螂 , 是 一种美 丽的 昆虫, 它像 一位身 材修 长的 少女 。 在 烈 日的草丛 中, 它仪 态 万方 , 严 肃半 立 , 前 爪像 人 的手臂 一样 伸 向天 空, 活脱脱 一副很诚心诚
意地祷 告 的姿 势。 如果 单从 外表 上看 , 它并不让 人
害怕 , 相反 , 看 上去它相 当美 丽: 它有纤细而优雅 的
教 师提问 : “ 一本 新书在手 , 你们 按什么样 的顺
序读 它呢? ” 学生各抒 己见 。 教 师继续 引导 : “ 很 多人
姿态, 淡绿 的体 色 , 轻 薄如 纱 的长 翼 。 颈部 是 柔软
的, 头可 以朝任何 方 向 自由转动 。 只有这 种 昆虫能
角形 , 活动灵 便 , 触角呈丝状 , 胸部 细长 , 翅两对 , 前
腿呈镰 刀状 ) , 说说 同样是对螳 螂的介绍 , 你更喜欢
哪种表达 , 为什 么?
设 计意 图 : 让 学生 阅读《 昆虫记》 片段 , 体会 法
布尔的文笔及其观察力。
书了。 前 面我们说读 书要有顺序 , 读 了封面 , 我们就
《昆虫记》阅读课教案
《昆虫记》阅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昆虫记》选段,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分析作品中的昆虫形象,认识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学习作品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教材:《昆虫记》选段。
2. 教学重点:理解选段内容,分析昆虫形象,学习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阅读选段,了解故事情节和昆虫特点。
2.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析昆虫形象,分享阅读心得。
3. 讲授法:教师讲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引导学生学习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昆虫记》的作者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选段,了解故事情节和昆虫特点。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析昆虫形象,分享阅读心得。
4. 讲授法:教师讲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引导学生学习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
5. 实践练习:学生仿写选段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进行练笔。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通过提问和练习,检验学生对选段内容的理解程度。
3. 练笔作品:评价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的写作水平和运用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的准确性。
4.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昆虫记》选段。
2. 教学课件:展示昆虫图片和生活习性。
3. 参考资料:有关昆虫的纪录片或图文资料。
七、教学环境1. 教室: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2. 网络:连接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阅读选段,了解故事情节和昆虫特点。
2. 第2周:分析昆虫形象,分享阅读心得。
3. 第3周:学习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
4. 第4周:实践练习,进行练笔。
5. 第5周:评价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
名著导读《昆虫记》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昆虫记》教学设计--科普作品的阅读教学目标:1、了解科普作品的相关知识。
2、学会科普作品阅读的五步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鉴赏能力,使学生更喜爱读书。
3、结合《昆虫记》,将科普作品阅读五步法应用于阅读中,使学生更好理解、更爱读科普作品:同时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身边有哪些常见的昆虫?你观察过它们吗?你知道它们有哪些神奇之处?下面我们来领略一下昆虫世界的神奇。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
2、知识链接1、科普作品:科普作品,又称“科普著作”,它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作品。
“科普”即科学普及。
2、科普作品写作目的:普及科学知识,增进大众对科学的了解。
3、科普作品的写作方法: 力求深入浅出,用通俗的语言说明复杂、拍象的事理,以利于科学知识的传搭。
3、指点迷津.怎样阅读科普作品?4.方法指导:第一步:通过视频、图片、音频辅助阅读、理解原著。
第二步:在阅读中,遇到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概念、术语。
要查找工具书或相关资料,把握其含义:要运用自已在课内外学习到的知识加强理解,深化认识:如果科普作品的内容是你非常感兴趣或比较熟悉的。
也可以质疑问难,拓展延伸。
把阅读引向更深层次。
例如:读《昆虫记》,可以思考法布尔对动物习性的观察和分析,有哪些是正确的,有哪些是不够准确的。
第三步:借助前言、后记或附录中有关作家作品的介绍,了解作家的生平事迹、科学成就和全书的大致内容,为阅读巒本书做些准备。
如:人教版《昆虫记》有内容简介、作者简介。
阅读建议、精读旁批、资料链接。
第四步:体会科普作品蕴含的科学思维、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扩大我们的知识领域,锻炼我们的思维,在阅读中汲取人生智慧,让科. 学的光芒照亮自己。
如:《昆虫记》中昆虫的毒液中,法布尔为了探求毛虫使人痒痛的毒素存在的位置,推翻大多数人所认为的在表皮上的这种说法不惜把自己作为实验品,在自己的手臂.上进行试验,最终证明自己的猜想-毒素存在于毛虫的血液和尿素中;法布尔细致入微地观察毛虫的旅行,不顾危险捕捉黄蜂,他大胆假设、谨慎实验、反复推敲实验过程与数据。
《昆虫记》阅读教学设计
《昆虫记》阅读教学设计昆虫记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阅读教学,学生将能够:1.了解《昆虫记》这本文学作品的背景与作者的写作意图。
2.掌握关于昆虫的基本知识和特征。
3.理解并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情节的发展。
4.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水平。
二、教学内容1.教师介绍《昆虫记》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教师解读小说中昆虫形象的含义。
3.学生阅读与讨论小说中的关键章节。
4.展开小组活动,进行角色扮演和讨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昆虫记》这本文学作品,并让学生猜测它的主题和可能涉及的内容。
2. 正文Step 1: 文学作品背景介绍教师向学生介绍作者的生活背景、创作动机,以及小说发表后的反响,让学生初步了解《昆虫记》的成因和重要性。
Step 2: 昆虫形象解读教师分别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小说中出现的昆虫形象,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意义和象征。
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录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昆虫进行初步了解。
Step 3: 小说阅读与讨论将《昆虫记》分为若干小节,让学生分组阅读其中的章节,并进行小组内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例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有哪些转折点?昆虫的团结和家族观念有何启示?等等。
Step 4: 角色扮演和讨论学生根据自己阅读的章节,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并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共同推测角色的内心活动、动机和命运。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角色心理剖析的问题,例如:为什么角色会做出这样的行为?角色之间的关系如何演变?等等。
Step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就整个阅读过程进行总结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学生对《昆虫记》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进行审美评价,讨论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四、教学评估1.书面作业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教学的学习过程和内容,撰写一篇读后感或者是对《昆虫记》的评价。
语言表达要准确流畅,逻辑清晰。
2.口头表达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自己的角色扮演心得和收获,并进行互动交流。
《昆虫记》教学设计4篇
《昆虫记》教学设计《昆虫记》教学设计4篇《昆虫记》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昆虫记》是一部描述昆虫生育、劳作、狩猎、婚嫁与死亡的昆虫学巨著,体现出作者对小昆虫和大世界独特的观察眼光。
《昆虫记》向我们描述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蝉是怎样脱壳的,又是怎样歌唱的;屎壳郎是如何聪明地滚动粪球前进的;蟋蟀是如何建造自己美丽住宅的……被达尔文誉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的法布尔用毕生的精力研究昆虫,他的'《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二、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装满昆虫的口袋》,对法布尔和他笔下的昆虫有了初步的认识,法布尔的口袋里装满了昆虫,他的口袋里还会装些什么呢?在这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法布尔那细腻的笔触和无与伦比的观察力,推荐适合三四年级学生阅读的《昆虫记》版本,这样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与发现人和大自然的万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昆虫记》的阅读兴趣,指导大家用浏览读书的方法读书的题目、封面、内容提要和作者简介。
推荐作品《昆虫记》。
2、指导学生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
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体会法布尔的文笔及其观察力,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3、了解法布尔倾其一生研究昆虫、撰写《昆虫记》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领悟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法布尔精神”。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调查:闲暇时你们都喜欢做什么?(二)猜谜导入,激发兴趣1、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喜欢猜谜语,老师这有一组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
(出示谜语)头上两根毛,身穿彩花炮,飞舞花丛中,快乐又逍遥。
——蝴蝶聪明白姑娘,动手盖闺房,造的真灵巧,四面没门窗。
——蚕谈鸟不是鸟,躲在树上叫,自称啥都懂,其实全不晓。
——知了一飞嗡嗡嗡,做事有分工,手提小花篮,整天忙不完。
——蜜蜂同学们可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其实像蜜蜂、蚕、知了、蝴蝶这样的小型动物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昆虫记》教案
《昆虫记》教案《昆虫记》教案1教学目标:1.对《昆虫记》作者法布尔作初步的了解,推荐作品《昆虫记》。
2.激发学生对《昆虫记》的阅读兴趣,指导大家用浏览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封面、内容提要和作者简介。
3.指导学生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
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1、人手一本《昆虫记》。
2、多媒体课件。
3、学生阅读《昆虫记》,并做好适当的积累摘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谈话导入:孩子们,读书,是一个陪伴我们长大的话题,它的涓涓细流最终能够汇成一片浩瀚,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我们了解了大千世界的奇妙,也使我们的人生充满灵气、充满智慧。
2、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共同读了一本书——《昆虫记》,这是一部世界昆虫的史诗,一个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一部值得传给下一代的书。
这就是《昆虫记》,它是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法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也是影响世界的经典著作。
让我们一起走近法布尔,走进《昆虫记》,去领略昆虫界的神秘吧!这样一本好书,你是怎样去读的呢?二、交流读书方法1、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对这本书的作者及其背景加以了解。
作者及其背景介绍:一句话说说你眼中的法布尔法布尔,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
1823年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莱昂的一户农民家庭。
因家境贫困,法布尔被送到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寄养,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蝶与蝈蝈儿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
7岁时,法布尔回到父母身边,并到村里读了小学。
后来,法布尔家又几度迁居,少年法布尔不得不出门做工谋生。
虽然学业无法继续,但是法布尔抓紧一切时间自学,15岁时,他只身报考阿维尼翁市的师范学院,结果被正式录取。
毕业后,法布尔获得一中学教员职位。
课堂教学之余,法布尔阅读了一本昆虫学著作,从此萌生了要毕生研究昆虫的伟大志向。
《昆虫记》整本书教学设计
《昆虫记》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浏览、跳读等读书方法阅读《昆虫记》选文,走进昆虫王国,领略神奇世界,感受自然魅力。
2、结合《昆虫记》选文,体会法布尔的文笔及其观察力,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激发学生阅读《昆虫记》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了解几种昆虫的捕食方法,激发学生阅读《昆虫记》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通过欣赏精彩片段,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感受昆虫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四、教学策略:教给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方法:看封面、看作者、看内容简介、看目录、查阅资料等。
从而引导学生喜欢阅读,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
教学准备:1、课前阅读《昆虫记》。
2、课件准备。
教学过程:一、采访谈话,引出《昆虫记》1、同学们,课前咱们来一次小采访,每个孩子们都是小记者,给大家2分钟时间去采访一下后面听课的老师他们喜欢什么昆虫,为什么喜欢它?2、回到座位,孩子们,咱们先回顾一下问题,你采访的老师喜欢什么昆虫?为什么喜欢它?请孩子起来回答,老师点评你们回答的声音真洪亮。
3、孩子们,你们喜欢什么昆虫呢?说说原因(小组内分享)老师点评:看来孩子们在生活中都是爱观察、有爱心的好孩子呀。
昆虫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法国一位著名的昆虫学家倾尽一生去观察昆虫,记录昆虫的秘密,最后为我们留下了一本被誉为“昆虫史诗”的传世佳作,它就是《昆虫记》(板书题目)这里的记是记载、记录的意思。
孩子们,请根据书的名字,猜一猜全书可能记录了什么?学生交流,老师评价老师点评:你们的思维真开阔!二、了解常识,走近《昆虫记》1.师:这就是老师选择的一本《昆虫记》,当我们拿到这样一本书,想要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整本书的大致内容,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吗?大家小组内交流。
(小组合作交流)生:看封面(这就是整本书的封面,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一本书的眼睛。
)生:看内容提要(是对整本书内容的整体概括)生:看前言(一般介绍作者写书的目的和写书的经过)生:看目录(目录是快速了解整本书内容的有效方法之一。
昆虫记教案模板7篇
昆虫记教案模板7篇教案不仅要符合教学大纲,还应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这样才能有效教学,一份成功的教案应注重反馈机制,通过学生的表现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昆虫记教案模板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昆虫记教案篇1教学目标:引导幼儿利用废旧瓦楞纸,再通过学习观看步骤图,自主完成作品。
2.体验利用废物进行绘画制作的乐趣和成功感。
教学准备:1.波浪瓦楞纸,铅画纸、蜡笔、记号笔泡沫胶。
2.昆虫ppt。
教学过程:一、观察昆虫,引起制作兴趣。
1.师:夏天来了,森林里有一群小伙伴来我们幼儿园做客。
我们来看看是哪些小伙伴?(昆虫)漂亮吗?(漂亮)2.出示昆虫,师:这些昆虫真漂亮,咦,为什么这些昆虫那么漂亮啊?原来这些昆虫有几个共同之处,那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3.小结:原来今天来做客的小昆虫,都有这些相同之处啊,都有一个小头和大背壳、两只眼睛、两根触角、六条腿、背壳图案是对称的、涂色方法是渐变。
二、介绍材料,知道废物利用。
今天的制作材料很特别,出示瓦楞纸,师: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看这纸和我们平时画的纸有什么不一样?(一面糙糙的,一面平平的)三、口述过程,引出步骤巩固。
1.师:现在老师要把制作过程说一遍,等会你们告诉我,老师用了几部完成这个昆虫的,老师会说得很快!师:记不住,没关系,老师准备了一张步骤图。
2.请个别幼儿尝试说过程,最后集体说。
3.教师小结:按照步骤图的顺序和图示做,就能做出美丽的昆虫。
四、幼儿自主绘画制作,教师从旁指导。
五、昆虫秀。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能把废旧纸板做得这么好,给大家展示一下吧!六、昆虫世界。
观看关于昆虫的ppt,了解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昆虫。
昆虫记教案篇2【教材分析】秋意渐浓,草从里呢喃的秋虫常常会引起幼儿强烈的好奇,户外活动时也常常会看到幼儿三五成群地在草丛、墙角凝神观察、讨论。
活动选取了蟋蜂、螳螂这些幼儿能接触到的常见小昆虫,通过观察、讨论,引导幼儿了解这些昆虫的外形和习性,萌发对昆虫的探究兴趣。
昆虫记教学案例
昆虫记教学案例1、《昆虫记》是一本描写各种昆虫外形和生活性的书籍,其中蜜蜂就有11种。
虽然这些蜜蜂看起来大同小异,但___通过描写它们的特点来区分它们。
2、让学生比较几个蜜蜂的描写片段,感受它们的不同:舍腰蜂:它的身体中间很瘦,后部非常肥大,两部分之间由一根长线连接。
矿蜂:这是一种细长型的蜜蜂,腹底有一条明显的沟,沟里有一根可移动的刺,身上有红色斑纹。
赤条蜂:它身材小巧,腰细,腹部分成两节,上面小下面大,肚皮是黑色的,围着一条漂亮的红色腰带。
通过比较这些描写片段,学生们可以感受到___的写作风格,他通过细致的描写来区分不同种类的昆虫,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特点。
三、感悟理解,体验阅读乐趣。
1、出示一段描写蚂蚁的片段,让学生读一遍,然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它们像一只只勤劳的小工人,有的在搬运食物,有的在打扫巢穴,有的在巡逻。
它们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但却是整个蚁巢的支撑者,没有它们就没有蚁巢的存在。
2、让学生自由发挥,说说自己对这段描写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段描写中使用了哪些手法,让学生体验到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和细致的描写,感受到作者对昆虫的热爱和敬意。
4、最后,教师鼓励学生读完整本《昆虫记》,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昆虫的生态性和多样性,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1.无翅黄蜂是一种没有翅膀的昆虫,身上有红、白、黑相间的条纹,形状像一只难看而多毛的大蚂蚁。
2.樵叶蜂是白色的,身上带着条纹,通常寄居在蚯蚓的地道里。
3.金蜂全身闪耀着金色、绿色、蓝色和紫色的光芒。
4.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昆虫的外貌特征来区分它们。
5.___的观察细致和描写细腻,让我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各种昆虫的生活。
1.在法布尔的笔下,昆虫世界和人类世界一样,有美有丑,有善有恶,有勤劳有懒惰,有热情也有冷酷。
2.矿蜂是一种谦虚友好的昆虫,它们会礼貌地让路,修建光滑别致的小家。
而无翅黄蜂则是一群好吃懒做、不劳而获的恶棍,常常侵入别人的茧子,把自己的卵产在别的幼虫旁边,等待孵化后将茧子的主人当成美食。
让阅读真实地发生——《昆虫记》导读教学案例
-101-2022年第18期(总第322期)教学法布尔的《昆虫记》是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中推荐的必读名著。
但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昆虫记》这本书没有阅读兴趣,加上全书篇幅很长,学生难以坚持读完。
如果教师只是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没有跟进督促与检查,不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问题,学生很难做到真正的阅读。
因此,为了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问题,教师可在学生阅读之前有效利用导读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昆虫记》是一本博物学著作,作者真实地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与思考,因此教师在导读课中要主要围绕《昆虫记》的核心价值,引导学生探索该书的文学魅力,感受作品体现的科学精神。
根据学情,笔者设定了以下《昆虫记》导读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昆虫记》全书内容及其文学地位;2.引导学生体会《昆虫记》的文学魅力;3.引导学生感受法布尔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探究精神;4.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法布尔简介及《昆虫记》的文学地位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法布尔于1823年12月22日出生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小镇圣莱昂。
法布尔17岁时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他一直对大自然保持着强烈的热爱和研究热情。
34岁时,法布尔发表了文章《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修正了当时昆虫学祖师莱昂杜福尔的错误观点。
53岁时,他最钟爱的儿子朱尔去世,法布尔把他发现的三种蜂以“朱尔”的拉丁语“伏利渥司”命名。
到他56岁的时候,法布尔买下了塞里尼昂的荒石园,并在那里一直居住到逝世。
他说:“这是我意欲从此永远与我的昆虫亲密无间地生活在这儿的美丽迷人的伊甸园。
”荒石园除了供给家人居住外,还是法布尔的书房、工作室和试验场。
他在这里一边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自己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和科学札记,最终完成了《昆虫记》十卷本。
法国著名剧作家埃德蒙·罗斯丹称赞法布尔说:“这个大学者像哲学家一样去思考,像艺术家一样去观察,像诗人一样去感受和表达。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案《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充分了解前言的内容,体会前言对读书学习的帮助作用。
2、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字词句,领悟法布尔的精神。
3、结合《昆虫记》选文,体会法布尔的文笔及其观察力,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展示法布尔的图片及名字),大家根据自己课前查阅资料的情况,说一说你对法布尔的了解。
2、同学们对法布尔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他写了著名的《昆虫记》,那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昆虫记》的前言,一起来了解一下法布尔和他的作品。
二.走进名著1、法布尔的童年是如何度过的?对他以后的成长有什么重要影响?2、法布尔是如何进行研究与写作的?有何特别之处?3、人们对法布尔的评价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价?法布尔童年一直生活在大自然中,环境造就了他的性格,《昆虫记》的诞生离不开作者丰富的知识积累与认真研究,更重要的是法布尔的精神融入其中。
说说法布尔精神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认真研读文本,结合自己所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思考与讨论。
法布尔精神可以包括: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探求真相,一丝不苟地观察研究,尊重并热爱自然与生命。
这一环节着重培养学生利用资料的能力,从中能归纳分析出深层次的含义。
教师要注意引导作用,但不能包办,尽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归纳分析出来。
三.结合选文加深理解引导学生阅读前言后面的《昆虫记》节选——《蟋蟀的乐器》,加深对法布尔及其《昆虫记》的理解。
可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这篇选文是如何体现法布尔的精神以及《昆虫记》既是一部生物学著作,又是一部文学著作的特点的?默读《蟋蟀的'乐器》,边读边划出富有文学性的语句以及能体现法布尔精神的语句。
例如:文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和生动形象的描写,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真理的追求及对生命的挚爱。
学生在阅读完前言的介绍之后,非常有必要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原文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海市湾仔中学 邱安
现实中的思考
窘境: 1、网络快餐读物碾压名著生存空间。 2、兴趣丧失让学生通过名著阅读提升素养 成为一个伪命题 。 3、考试名著阅读附加题严重丢分。 决定孩子们阅读有效性的因素,第一是兴趣, 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
兴趣的着陆点
1、 《昆虫记》本身是科学和人文的统一。 对生命的尊重是作品最亮丽的色彩。 2、《昆虫记》的科普知识的获取会放大学 生知识水平、阅读习惯的差异。情感体验相 对平衡开放。 因此,我设计这堂课最为核心的主题就是体 验作者对昆虫的“爱”
小诗浓缩 修辞凸显 核心词表述 目录隐藏
爱
目录隐藏“爱”
1、读目录是一个好的预览习惯。 2、目录是章节内容或情感最简洁直观的概 括。
因此,我决定这堂课的第一个环节就从目录 开始。 具体任务:两分钟速读目录。用心体会,能 从哪些目录感觉到作者流露出来的喜爱之情。
核心词表述“爱”
1、对昆虫细致的观察 ,或记叙,或描述,都能体 现作者的“爱”。 2、本环节根本的任务是快速阅读,筛选信息。同 学们在寻找、陈述的过程中其实已经是一个情感的 再现。 学生示例:第一组:我们组介绍的是舍腰蜂,它最 大的特点就是勤劳。从下面的细节可以看出来, “赶走了一次,第二天早晨它又会重新跑回来做巢。 它可真是个执着的小家伙,总是不厌其烦地从事着 它的本能工作。”
萤火虫 那是流动的星星/
那是漆黑中幽深的光/ 那是一盏灯笼/ 在这稀奇的小动物尾巴上/ 轻轻挂着/ 白色,柔和,幽静/ 仿佛星星的光华/ 目录隐藏
爱
小诗浓缩“爱”
1、前面三个环节是情感由浅而深的体验, 渐趋浓烈却较散。 2、小诗作为收束,让这种感情最终落在一 种有趣味的形式和语句上面。 3、这种小诗属于半成品,学生不会觉得过 难。
“萤火虫在漆黑的夜晚里能够发出幽深的光,就好 像流动的星星”;
“萤火虫这种稀奇的小动物的尾巴像挂了一盏灯笼 似的”; “萤火虫发出来的光,是白色的,非常柔和而且幽 静,没有一点儿刺激感,就像星星的光华被这只小 小的昆虫给收集起来了一样”。
修辞凸显“爱”
1、修辞句的赏析是初中阅读的一个考点 。 2、修辞本身是情感的强烈表达方式。 学生示例:“不用敲开人们的大门,询问一 下主人是否同意它们和大家同住在一个屋檐 下,便自作主张,举家迁移进来,并且定居 下来享受生活”。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把它们选择造屋点的行为看成是随意闯入别 人家的不礼貌行为,非常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