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2综合检测3讲解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1

第三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B2.【答案】A3.【答案】B【解析】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因为大部分生物是以DNA 为遗传物质的,只有少数病毒以RNA 为遗传物质,A 错误,B 正确;动物、植物、真菌均属于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以DNA 为遗传物质,C 错误;除细胞生物外,部分DNA 病毒也是以DNA 为遗传物质,D 错误。

4.【答案】B5.【答案】A【解析】据rep 蛋白的功能可知,rep 蛋白能破坏A 与T,C 与G 之间形成的氢键,A 错误;DNA 结合蛋白缠绕在DNA 单链上,可防止单链重新形成双链,B 正确;DNA 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的特点,C 正确;正常情况下,一个DNA 分子复制结束后可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 分子,D 正确。

6.【答案】B7.【答案】B8.【答案】C【解析】DNA 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故X 层全部是含14N 和15N 的基因,A 错误;DNA 分子连续复制3 次,产生了8 个DNA 分子,含16 条脱氧核苷酸链,其中含15N 标记的有14 条链,含有3 000 个碱基的DNA 分子中,腺嘌呤占35% ,因此胞嘧啶占15% ,共450 个,则W 层中含15N 标记的胞嘧啶为45014 2 3 150 个,B 错误;在DNA 分子中,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DNA 分子复制了3 次,产生的8 个DNA 分子中,2 个DNA 分子含14N 和15N,6 个DNA 分子只含15N,故X 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 层的1/ 3,C 正确;DNA 分子复制3 次产生了8 个DNA 分子,16 条脱氧核苷酸链,其中只含15N 标记的有14条链,所以W 层与Z 层的核苷酸之比为14:2 7:1,D 错误。

9.【答案】B【解析】DNA 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3H-T)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每一个DNA 分子都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H-T,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至中期,每个DNA 复制产生的两个DNA 分子存在于同一个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其中一个DNA 分子的一条链含3H-T,如下图:10.【答案】D11.【答案】B【解析】子女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方和母方,据DNA指纹图可知,b、c的DNA指纹各有与X相同的部分,说明他们可能是X的孩子,b的另一个指纹与N相同,c的另一个指纹与M相同,说明b、c分别是N和M与X所生的孩子,B符合题意。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第3章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第3章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3章测评(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各种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D.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NA作为遗传物质,包括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部分病毒。

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2.下列关于下图中DNA片段的说法,正确的是()A.解旋酶可作用于①②处B.15N链上的“G”表示鸟嘌呤脱氧核苷酸C.不同DNA的碱基种类相同,(A+T)/(C+G)的比例也相同D.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3/4,即图中的③所示位置;不同DNA分子具有相同的碱基种类,但不同DNA 分子中(A+T)/(C+G)的比例一般不同;在含15N的培养液中,题干中的DNA复制2代后,得到的4个DNA分子均含有15N。

3.下图是某种高等植物的病原体的遗传过程实验,实验表明这种病原体()A.寄生于细胞内,遗传物质为RNAB.可单独生存,遗传物质为蛋白质C.寄生于细胞内,遗传物质为蛋白质D.可单独生存,遗传物质为RNA,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

由图分析可知,RNA能将亲代病毒的特征遗传给后代,而蛋白质却不能,所以RNA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4.胰岛B细胞内存在某个DNA分子,已知在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上G+C占60%,A占24%,则在另一条链上的A占整个DNA分子的碱基比例为()A.60%B.24%C.8%D.16%G+C占60%,A占24%,推知另一条链上G+C也占该链的60%,T占24%。

另一条链上A应占该链比例为1-60%-24%=16%,占整个DNA分子的碱基比例为16%÷2=8%。

5.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DNA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B.在叶肉细胞中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C.DNA复制过程中,要消耗ATP并且需要酶的催化D.DNA复制需要的原料是脱氧核糖核酸复制需要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不是脱氧核糖核酸。

高中生物必修二 学习笔记 第2章 微专题三 伴性遗传综合题型解题规律

高中生物必修二 学习笔记 第2章 微专题三 伴性遗传综合题型解题规律

伴性遗传综合题型解题规律一、遗传系谱图的解题规律1.判定遗传病的类型(1)确定是否为细胞质遗传若系谱图中母亲患病,子女全患病;母亲正常,则子女全正常,与父亲是否患病无关,则很可能是细胞质遗传。

如图所示:(2)确定是否为伴Y染色体遗传①若系谱图中女性全正常,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的父亲、儿子全为患者,则为伴Y染色体遗传。

如图所示:②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则不是伴Y染色体遗传。

(3)确定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①“无中生有”是隐性遗传病,如图1。

②“有中生无”是显性遗传病,如图2。

(4)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染色体遗传①在已确定是隐性遗传的系谱图中,主要参照“女患者”a.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如图3。

b.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中有正常的,则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图4。

②在已确定是显性遗传的系谱图中,主要参照“男患者”。

a.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则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5。

b.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中有正常的,则一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6。

(5)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定口诀父子相传为伴Y;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有正(有一方或双方都正常)非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有正(有一方或双方都正常)非伴性。

(6)若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推测①若该病在代与代之间呈连续遗传,则最可能为显性遗传病;再根据患者性别比例进一步确定,如图所示:②如图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2.概率计算(1)只有伴性遗传的计算:符合分离定律,按照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计算。

(2)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的综合计算: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按照分解组合法计算。

3.伴性遗传和非伴性遗传中的“患病男孩”和“男孩患病”的概率计算(1)常染色体遗传如果控制某遗传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计算“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的概率时应遵循以下规则:①患病男孩的概率=患病孩子的概率×1/2;②男孩患病的概率=患病孩子的概率。

生物必修2:章末综合检测(三)

生物必修2:章末综合检测(三)

章末综合检测(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解析:选C。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用到同位素示踪技术;两实验中都没有突变和重组。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如图所示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四个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有R型细菌转化的是()答案:A3.在下列表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结构的简图中,正确的是()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脱氧核苷酸结构的认识。

在脱氧核苷酸简图中,圆圈代表磷酸,五边形代表脱氧核糖,长方形代表碱基,它们的连接方式同D。

4.细胞内与遗传有关的结构和物质,从复杂到简单的结构层次是()A.DNA→染色体→脱氧核苷酸→基因B.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C.DNA→染色体→基因→脱氧核苷酸D.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解析:选D。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脱氧核苷酸是组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为DNA和蛋白质。

5.下列关于DNA或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的物质是S型菌的DNAB.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碱基配对方式的不同C.可利用DNA做亲子鉴定是因为DNA分子具有特异性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遗传信息是指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解析:选B。

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6.某双链DNA分子中共有含氮碱基1400个,其中一条单链上(A+T)/(C+G)=2/5,问该DNA分子中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A.150个B.200个C.300个D.400个解析:选B。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3章 综合提升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3章 综合提升

例 2 [辽宁沈阳二中等校 2021 高二上期末]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是生态系统中的 三种成分,1~4 是乙中的四种生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丙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B.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可表示为 C.呼吸作用可用箭头甲指向丙表示 D.该示意图可体现物质循环具有循环往复的特点
与食细菌线虫相比,捕食性线虫同化能量的去向不包括 ____流__入__下__一__个___营__养__级____________。
某同学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判断依据 是__土__壤__是___由__各__类__土___壤__生__物__组___成__的__生__物__群___落__和__无__机___环__境__相__互__。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取样深度不同,土壤中生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___垂___直____结构。
表现出来的相互抑制现象

(3)性引诱剂 Y 传递给害虫 B 的信息属于___化__学__信__息_______。使用性引诱剂 Y 可以诱杀 B 的雄性个体,从而破
坏 B 种群的 性别比例 ,导致
降低,从而减轻 B 的危害。
【解析】(1)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捕食关系,可得出包含害虫 A 的一条食物链:果树→A→C;C 处于第三营养级。 (2)种间竞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相同的资源和空间而表现出来的相互抑制的现象。 (3)性引诱剂是化学物品,属于化学信息;诱杀 B 中的雄性个体,会导致该种群性别比例失调,从而影响种 群的出生率,导致种群密度降低。
池塘生物群落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中发生了___次__生_______演替。 (2)某种水生生物被投入池塘后,其种群数量将呈_____S_______型增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第3章综合测试03试题试卷含答案 答案在前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第3章综合测试03试题试卷含答案 答案在前

第三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D【解析】在该实验中,沉淀物的主要成分是被侵染的细菌,上清液的主要成分为噬菌体外壳。

①③都直接对细菌进行了标记,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②用32P 只能标记噬菌体的DNA ,在该实验中,噬菌体的DNA 会进入维菌体内,放射性也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2.【答案】C【解析】在双链DNA 分子中,两条链中A T +或C G +所占比例相等,故该DNA 分子的另一条链中T A +也占40%,A 错误;整个DNA 分子中A T =,因此该DNA 分子中含有的碱基A 数目为50240%1/220⨯⨯⨯=(个),B 错误;该DNA 分子中所含碱基G 的数目为()5022021/230⨯-⨯⨯=(个),故第3次复制时,需要消耗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31302120-⨯=(个),C 正确;经过3次复制后,子代DNA 分子中含有14N 的DNA 单链占全部DNA 单链的比例为()()822/827/8⨯-⨯=,D 错误。

3.【答案】A【解析】含15N 标记的DNA 分子在含14N 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得到4216=(个)DNA 分子,由DNA 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可知其中含14N 的DNA 分子占100%,含15N 的脱氧核苷酸链有2条,占总链数的1/16,A 正确,C 错误;根据已知条件,可知每个DNA 分子中含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002602240⨯-⨯÷=(个),则复制过程中需消耗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44021600⨯-=(个),B 错误;每个DNA 分子中的嘌呤数和嘧啶数相等,两者之比是1:1,D 错误。

4.【答案】D【解析】本题的疑难之处是不能准确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各步骤进行的目的。

35S 标记组:35S 标记的是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侵染时蛋白质外壳不会进人细菌内,离心后35S 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故无论培养时间长与短,只要搅拌充分,放射性均存在于上清液中,且子代噬菌体均不含35S ,A 、C 错误;32P 标记组:32P 标记的是亲代噬菌体的DNA ,培养时间越长子代噬菌体越多,但子代噬菌体合成时的原料都来自未被32P 标记的细菌,所以含32P 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低,故D 正确。

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浙科版生物必修二同步练习:第三章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浙科版生物必修二同步练习:第三章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

第三章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碱基能配对的是()A.A与CB.C与GC.G与TD.T与U2.下列不属于细胞生物中RNA功能的是()A.催化作用B.转运氨基酸C.翻译的模板D.作为遗传物质DNA。

3.(2020浙江“超级全能生”高考选考科目联考)大多数真核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前体是按一种剪接方式,加工产生出一种成熟mRNA分子,进而只翻译成一种蛋白质。

但有些基因的一个mRNA前体通过不同的剪接方式,加工产生不同的成熟mRNA分子,这一过程称为可变剪接。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基因只参与生物体一个性状的控制B.mRNA前体的剪接加工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参与C.某一基因可以同时结合多个RNA聚合酶以提高转录的效率D.可变剪接是导致真核生物基因和蛋白质数量较大差异的重要原因,一个基因可以加工产生不同的成熟mRNA分子,即可翻译不同的蛋白质而控制多个性状,A项错误;mRNA前体的剪接加工在细胞核内,不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参与,B项错误;一个基因只能结合1个RNA聚合酶,C项错误。

4.(2018浙江11月选考)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烟草的遗传物质可被RNA酶水解B.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C.劳氏肉瘤病毒的遗传物质可逆转录出单链DNAD.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可被水解成4种脱氧核糖核酸,RNA酶只能催化RNA水解,无法催化DNA水解,而烟草的遗传物质为DNA,A项错误;肺炎链球菌是细菌,其遗传物质是DNA,B项错误;劳氏肉瘤病毒含有逆转录酶,能以RNA为模板反向地合成单链DNA,C项正确;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DNA,可被水解成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D 项错误。

5.下列表示某同学制作的脱氧核苷酸结构模型(表示脱氧核糖、表示碱基、表示磷酸基团),其中正确的是(),A、D两项错误;DNA分子中含碱基A,B项连接方式符合核苷酸的组成,B项正确;DNA分子中不含碱基U,C项错误。

新教材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验收评价三新人教版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验收评价三新人教版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2:学业水平考试验收评价(三)(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葡萄糖为单体形成的多聚体是( )A.淀粉B.脂肪C.DNA D.RNA解析:选A 淀粉是以葡萄糖为单体聚合形成的多聚体,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DNA是以脱氧核苷酸为单体聚合形成的多聚体,RNA是以核糖核苷酸为单体聚合形成的多聚体。

故选A。

2.水稻生长过程中,稻田要定期排水,否则水稻幼根易发黑、腐烂。

稻田定期排水的目的是防止水稻幼根进行( )A.无氧呼吸B.有氧呼吸C.光合作用D.蒸腾作用解析:选A 稻田定期排水,可防止幼根因无氧呼吸积累酒精而导致中毒、腐烂。

故选A。

3.有关物质鉴定实验中,鉴定物质、所用试剂、实验结果,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淀粉碘液绿色B.葡萄糖斐林试剂砖红色C.脂肪双缩脲试剂蓝色D.蛋白质苏丹Ⅲ染液橘黄色解析:选B 淀粉遇碘液显蓝色;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脂肪与苏丹Ⅲ染液作用产生橘黄色反应;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故选B。

4.黑藻叶肉细胞是理想的生物学观察材料,但不适合观察( )A.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B.植物细胞有丝分裂C.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D.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解析:选B 黑藻叶肉细胞是理想的生物学观察材料,适合用于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及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因为黑藻叶肉细胞不进行有丝分裂,所以不适合用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故选B。

5.下列物质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不需要载体蛋白的是( )A.氧气进入肺泡细胞B.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C.K+进入人的红细胞D.Ca2+进入根毛细胞解析:选A 氧气进入肺泡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K+进入红细胞、Ca2+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都为主动运输,都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

2021学年高中生物章末综合测评2第3~4章含解析人教版必修二

2021学年高中生物章末综合测评2第3~4章含解析人教版必修二

章末综合测评(二) (第3~4章)(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共50分)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①生产者②分解者③消费者④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⑤食物链和食物网⑥物质循环⑦能量流动⑧信息传递A.①②③④B.⑥⑦⑧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C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故选C。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共同组成生态系统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可以组成一个生态系统C.蝉→螳螂→黄雀三者形成一条食物链D.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作生态系统D [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A、B错误,D正确;食物链的起点为生产者,C错误。

]3.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

由此推知,该反应器( ) 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C.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B [该菌种在有氧条件下能够将污染物的有机物分解,故主要目的是处理有机污染,B 正确。

无生产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能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A、C、D错误。

] 4.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 )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B.食物链的环节是无限的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C [食物网的成因是由于一种生物可能以多种生物为食,也可能被多种生物捕食,所以该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食物链的环节是有限的,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可能存在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5. (不定项)如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e代表各营养级的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共包括3条食物链B.各营养级中,能量最多的是c,生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是aC.若水体受有机磷农药轻微污染,则受害最严重的是aD.若c所含能量为5.8×109 kJ,d含1.3×108 kJ,则a至少约含4.5×107 kJACD [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到不被捕食的营养级为终点,由此可知图中有3条食物链,A正确。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全册综合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全册综合检测含答案

全册综合检测(本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

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列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标记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记物脱落可能造成调查结果偏小B.果树—草菇立体农业结构能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C.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混合培养,由于种内竞争导致大草履虫数量下降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害虫属于化学防治解析:选B根据标记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初次捕获并被标记的个体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可知若部分野兔身上的标记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大,A错误;果树和草菇表现出的分层现象属于该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对空间和资源的利用率,B正确;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属于不同的物种,故二者之间属于种间竞争关系,C错误;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害虫属于生物防治,D错误。

2.田鼠是主要生活在农田中的植食性鼠类,当田鼠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田鼠种群停止增长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B.人为地一次性捕杀田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C.田鼠的种群数量总是在环境容纳量之下波动D.田鼠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时,其天敌黄鼬的增长速率可能小于0解析:选D田鼠种群停止增长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不为零,但是两者的差值为0,A错误;人为地一次性捕杀田鼠后,其种群数量迅速降低,但是环境容纳量不变,B错误;在种群数量增长到K值时,其在K值上下波动,C错误;田鼠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时,其天敌黄鼬的增长速率可能小于0,因为黄鼬的种群数量还受其天敌影响,D正确。

3.植物群落的生长具有分层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C.生产上可充分利用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合理搭配种植几种作物品种D.植物群落生长具有的分层现象,启发人们种植玉米庄稼时要合理密植解析:选D植物的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A正确;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层,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B正确;农业生产上,可以利用分层现象进行套种,来提高农作物产量,C正确;一块地中的玉米属于种群,不属于群落的分层现象,合理密植是为了充分利用光照,D错误。

2020新教材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检测:第3章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Word版含解析

2020新教材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检测:第3章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Word版含解析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选择题知识点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储存大量遗传信息答案 C解析20世纪20年代,人们已经认识到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各种氨基酸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形成不同的蛋白质。

这就使人们很自然地想到,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

当时对于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研究,还没有发现与此类似的结构特点。

因此,当时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知识点二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题型一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2.下列关于格里菲思的细菌转化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将S型菌加热致死后与R型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仍然会出现S型菌C.加热致死S型菌注入小鼠体内不会导致小鼠死亡D.注射活的或死亡的R型菌都不会引起小鼠死亡答案 A解析格里菲思的实验只能证明S型细菌含有转化因子,但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在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下列能在死亡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①有致病性的R型活细菌②无致病性的R型活细菌③有致病性的S型活细菌④无致病性的S型活细菌A.①④B.②③C.③D.①③答案 B解析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可以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所以细胞中出现了有致病性的S型细菌,另外在小鼠体内还有没有转化的无致病性的R型细菌。

4.下图是科研工作者重复“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步骤,分析有关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证明起转化作用的物质是DNAB.1、2、3组为该实验的对照组C.2、4组可观察到S型活菌D.重复做1、4实验,得到同样的结果,可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答案 A解析实验说明S型细菌内存在转化因子,A错误;1、2、3组为该实验的对照组,4组为该实验的实验组,B正确;4组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与正常R型细菌混合培养,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可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C正确;重复实验可排除偶然因素造成的影响,D正确。

人教生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章末质量检测(三) 基因的本质

人教生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章末质量检测(三) 基因的本质

人教生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章末质量检测(三) 基因的本质一、单项选择题1.(2021·山东潍坊期末)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细菌转化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是通过观察培养皿中菌落的特征来判断细菌是否发生转化的C.该实验中的“细菌转化”指的是S型细菌和R型细菌相互转化D.体内转化实验中,S型细菌的DNA使小鼠致死B[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R型细菌中有转化因子的存在,而艾弗里的细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通过菌落的特征可以鉴别细菌的种类,据此推测,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是通过观察培养皿中菌落的特征来判断细菌是否发生转化的,是否出现S型细菌,B正确;该实验中的“细菌转化”指的是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C错误;体内转化实验中,S型细菌的DNA不能使小鼠致死,而是有毒性的S型细菌使小鼠致死,D错误。

] 2.(2021·山东高一期末)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两组实验:甲组用无放射性的T2噬菌体去侵染用3H、35S标记的大肠杆菌;乙组用3H、35S 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无放射性的大肠杆菌。

经短时间保温、搅拌、离心后,分析放射性情况。

若该过程中大肠杆菌未裂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组上清液与沉淀物放射性都很强B.甲组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与DNA分子中都可检测到3HC.乙组上清液放射性很强而沉淀物几乎无放射性D.乙组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可检测到3H、35SB[甲组用无放射性的T2噬菌体去侵染用3H、35S标记的大肠杆菌,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以及DNA的合成均是利用的大肠杆菌的原料,所以新形成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含有3H、35S,而DNA含有3H,放射性全部分布在沉淀物中,上清液是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含放射性,A错误;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中均含有H,所以甲组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与DNA分子中都可检测到3H,B正确;乙组用3H、35S标记T2噬菌体,则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被3H、35S标记,而噬菌体的DNA只被3H标记,用其去侵染无放射性的大肠杆菌,由于噬菌体的DNA进入大肠杆菌,而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大肠杆菌,所以离心后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射性,C错误;乙组子代噬菌体的DNA中不含35S,D错误。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章末质量检测(三)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章末质量检测(三)含答案

章末质量检测(三)(本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

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C.某些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可能占有多个营养级D.在人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可反复利用解析:选D土壤微生物可将动植物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A正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B正确;在复杂的食物网中,某些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可能占有多个营养级,C正确;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可多级利用,但不能反复利用,D错误。

2.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要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河流污染长出的水华中有多种蓝细菌,这些蓝细菌也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桑基鱼塘”等生态农业建设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C.利用物理信息(音响设备)吸引鸟类捕食害虫,属于无环境污染的生物防治D.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需要控制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不用进行物质和能量的投入解析:选D河流污染导致的水华中有多种蓝细菌,这些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所以也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A正确;“桑基鱼塘”等生态农业建设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B正确;利用音响设备发出结群信号吸引鸟类,使其结群捕食害虫,属于无环境污染的生物防治,C正确;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利用,适当进行物质和能量的投入,D错误。

3.“发展经济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要保护生态系统,应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为此,人们在广大的山区进行人工植树造林,在许多城市建造了湿地公园。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本章自我检测详解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本章自我检测详解

本章自我检测详解
一、概念检测
判断题
1.解析:DNA是遗传物质,但是遗传物质可能是DNA或者RNA。

答案:×
2.解析:每个新的DNA具有一条新合成的子链和一条母链,所以是半保留复制。

答案:×
3.解析:DNA的复制是在间期完成的。

答案:×
4.解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上脱氧核苷酸的排列次序就携带着遗传信息。

答案:×
选择题
A
识图作答题
1.2 4 2
2.反向平行互补
3.磷酸基团脱氧核糖碱基脱氧核糖
二、知识迁移
A在噬菌体侵染实验中,新合成的子代噬菌体只提供了遗传物质,其他的原料都是由细菌来提供的。

三、思维拓展
提示: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越近,它们的DNA上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次序越相似,反之,则越不同。

在进行DNA分子杂交实验过程中,两个杂合链杂交区越多,就说明它们之间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次序越相似,也就是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

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2阶段综合测评3 (第5~6章)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2阶段综合测评3 (第5~6章) Word版含解析

阶段综合测评(三)(第5~6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小题,共50分)1.(不定项)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抑制着丝粒的分裂ABD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是基因突变,A错误;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不能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B错误;基因重组包含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C正确;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加倍,D错误。

]2.基因突变按其发生部位可分为体细胞突变(a)和生殖细胞突变(b)两种,则( )A.均发生于有丝分裂前的间期B.a发生于有丝分裂前的间期,b发生于减数分裂前的间期C.均发生于减数分裂前的间期D.a发生于有丝分裂前的间期,b发生于减数分裂Ⅱ的间期B [基因突变多发生于DNA复制的时候,因此a、b分别发生于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3.子代不同于亲代的性状,主要来自基因重组,下列图解中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A.①②④⑤B.④⑤C.③⑥D.①②③④⑤⑥B [基因重组包括基因自由组合和互换两种类型,前者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后者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前期;基因重组表示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基因自由组合,即④⑤过程,故B正确。

]4.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显性基因A发生突变,只能产生等位基因aB.通过人工诱变的方法,人们能培育出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C.基因突变都可以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后代D.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有的变异对生物是有利的D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是通过基因工程实现的,不能通过基因突变获得;发生在体细胞中的突变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后代。

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2阶段综合测评2 (第3~4章)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2阶段综合测评2 (第3~4章) Word版含解析

阶段综合测评(二)(第3~4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小题,共50分)1.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根本上讲,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是基因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B.RNA也可以作为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C.蛋白质中特定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也是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D.DNA中特定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一定的遗传信息C [在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储存着遗传信息,故A、D均正确;RNA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故B正确;蛋白质中特定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储存遗传信息,故C错误。

]2.下列四种病毒中,遗传信息储存在DNA分子中的是( )A.引发禽流感病毒的病原体B.烟草花叶病毒C.T2噬菌体D.引发AIDS的病原体[答案]C3.(不定项)下列有关遗传物质是核酸的实验证据的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R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B.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运用了物质提纯和鉴定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和细菌培养技术等C.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D.库兰特用烟草花叶病毒(TMV)的重建实验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CD [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A项错误;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运用了物质提纯和鉴定技术、细菌培养技术,没有使用同位素标记技术,B项错误;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C项正确;库兰特用烟草花叶病毒(TMV)的重建实验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D项正确。

] 4.(不定项)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A.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C.发现DNA如何储存遗传信息D.为DNA复制机制的阐明奠定了基础CD [DNA分子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C正确;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为DNA复制机制的阐明奠定了基础,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检测(三)第3章基因的本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4·吉林高二检测)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DNA在复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差错B.DNA的复制过程是先解旋后复制C.DNA的复制通常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D.DNA的复制过程需要DNA聚合酶【解析】DNA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通常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需要DNA聚合酶等;一般情况下,子代DNA与亲代DNA保持一致,也有可能发生差错。

【答案】 B2.(2012·江苏高考)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解析】孟德尔发现了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但并没有证实其化学本质,A项错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因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将DNA和蛋白质彻底分离开来分析,故此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有说服力,B项正确;DNA双螺旋结构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C项错误;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但并不能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如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项错误。

【答案】 B3.(2011·广东高考)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从表可知()实验组号接种菌型加入S型菌物质培养皿长菌情况①R 蛋白质R型②R 荚膜多糖R型③R DNA R型、S型④R DNA(经DNA酶处理)R型A.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解析】通过表中实验可以看出只有DNA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因此DNA是转化因子。

【答案】 C4.(2013·广东六校联考)关于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玉米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人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HIV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流感病毒的核酸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解析】玉米的遗传物质是DNA;人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HIV的遗传物质不含有硫元素;流感病毒的核酸水解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

【答案】 B5.(2013·黄山第一次联考)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以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C.噬菌体需分别用含35S和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D.两个实验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区分开后研究各自的效应【解析】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含有转化因子,没能证明就是DNA。

【答案】 A6.如图表示发生在细胞核内的某生理过程,其中a、b、c、d表示脱氧核苷酸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此过程需要ATP和尿嘧啶脱氧核苷酸B.真核细胞中此过程发生的唯一场所是细胞核C.b中(A+G)/(T+C)的比值一定与c中的相同D.正常情况下,a、d链都应该到不同的细胞中去【解析】由图判断图示为DNA的复制过程,其原料为脱氧核苷酸,DNA 分子中无尿嘧啶脱氧核苷酸。

在真核生物中不仅细胞核中能发生DNA复制,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可以进行;DNA分子中(A+G)/(T+C)的比值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

DNA复制后形成的两个新DNA分子会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进入到不同的细胞中。

【答案】 D7.(2013·青岛期中)如图是果蝇染色体上的白眼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白眼基因片段中,含有成百上千个核糖核苷酸B.S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白眼基因在常染色体上D.基因片段中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解析】基因为DNA上的遗传效应片段,其基本组成单位也是脱氧核苷酸,A项错误;果蝇的白眼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C项错误;读图知这条基因片段中含A、T、G、C 4种碱基,4种脱氧核苷酸,D项错误。

【答案】 B8.(2013·青岛期中)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解析】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假说—演绎法的方法。

【答案】 C9.(2014·湖州检测)下列有关DNA复制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顺序是()①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②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合成③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④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⑤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A.①③④②⑤B.③①⑤④②C.①④②⑤③D.③①④②⑤【解析】DNA复制时,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作用下进行解旋,继而打开互补碱基间的氢键,以解开的每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配对,形成一段与母链互补的子链,同时互补碱基间氢键形成,最终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答案】 D10.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酶作用于图中哪一结构()【解析】在DNA解旋酶作用下,DNA分子双链间互补的碱基形成的氢键会断裂,结合选项,答案应该选D。

【答案】 D11.在一个DNA分子中,A与T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2%,若其中一条链的C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T占30%,则另一条链上C、T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34%、12% B.42%、12%C.58%、34% D.34%、30%【解析】根据“任意两个碱基之和在双链和单链中的比例相同”知:A+T=42%,有(A+T)1=42%,(A+T)2=42%。

又因为T1=30%,故A1=42%-30%=12%,则T2=A1=12%;同理G1=C2=58%-24%=34%。

【答案】 A12.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碱基数为n,以下有关结构数目不正确的是()A.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2B.一条链中A+T的数值为nC.G的数量为m-nD.一条链中(A+T)/(G+C)的比值为2n/(m-2n)【解析】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胸腺嘧啶,碱基数为n,G=C=(m-2n)/2。

A-T有n对,氢键有2n个。

G-C有(m-2n)/2对,氢键3(m-2n)/2个。

氢键总数是2n+3(m-2n)/2=(3m-2n)/2个。

一条链中(A+T)/(G+C)的比值为2n/(m-2n)。

【答案】 C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4分)赫尔希和蔡斯为了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进入细菌的是T2噬菌体的DNA,而不是它的蛋白质外壳,用两种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

然后再让这两种不同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去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从而对此做出实验论证。

据分析,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含有甲硫氨酸、半胱氨酸等多种氨基酸。

现请你完成以下关键性的实验设计:(1)实验室已制备好分别含3H、14C、15N、18O、32P、35S等6种放射性同位素的微生物培养基。

你将选择哪两种培养基分别用于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DNA的标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用这两种培养基怎样去实现对噬菌体的标记?请简要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法和这样设计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不同时标记同一个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上述32P和35S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去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________(填“31P”或“32P”),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中含有________(填“32S”或“35S”),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的命题意图是使同学们理解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分别用32P和35S标记的目的是为了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1)DNA含P,蛋白质含S,只有标记各自特有元素才能区分开;(2)噬菌体不能独立增殖,只有在宿主细胞内才能繁殖,所以先用32P和35S标记细菌,再让噬菌体去侵染分别被32P或35S标记的细菌;(3)检测放射性的仪器不能区分是32P还是35S产生的放射性;(4)噬菌体的DNA(32P)进入细菌后,利用细菌中未标记的含31P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自身DNA,因此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31P和32P;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35S)未进入细菌体内,而是以细菌体内的含32S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自身蛋白质,因此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中含有32S。

整个实验说明在噬菌体的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也就是说DNA 是遗传物质。

【答案】(1)用32P标记DNA,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2)先将细菌分别培养在含32P或35S的培养基上;然后用噬菌体去侵染分别被32P或35S标记的细菌。

这样设计的理由是噬菌体营寄生生活(3)检测放射性的仪器不能区分放射性是由哪种物质产生的,因此只能分开标记(4)31P和32P 噬菌体的DNA(32P)进入细菌后,利用细菌中未标记的含31P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自身DNA32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35S)未进入细菌体内,而是以细菌体内的含32S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自身蛋白质DNA是遗传物质14.(13分)(2014·吉林检测)结合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该实验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