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水稻前氮后移的精确施肥技术方案(精华完整版)
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新技术简介

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新技术简介近年来,黑龙江省水稻单产和总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农民施肥中还存在着许多误区,这使得水稻生产中存在单产波动大,稻瘟病和倒伏严重、结实率低等问题。
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氮肥用量过高,施氮时期不合理,氮、磷、钾比例失调。
大量的研究证明,在选用优良品种的前提下,施肥对水稻的增产作用最大,农户可调控的空间最大,但施肥不当造成的损失也最大。
澄清寒地水稻施肥中的误区,根据水稻需氮规律进行氮素营养调控,均衡施用各种营养元素,是我省水稻单产再上一个新台阶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从2001年开始,我们在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农业部“948”项目、国际水稻所合作项目和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支持下,针对寒地水稻生产中施氮量偏高、稻瘟病和倒伏严重、结实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开展研究,取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1、修正了寒地水稻100 kg籽粒吸氮量的参数,为确定适宜的氮肥用量奠定了理论基础以往采用100 kg籽粒吸氮量为1.7~2.1 kg的参数计算寒地水稻施氮量,我们多年多点的试验结果证明,寒地水稻产量在550~600 kg/亩时,100 kg稻谷的吸氮量为1.1~1.6 kg,平均为1.3 kg。
应用这一参数计算,要使寒地水稻产量达到600 kg/亩,每亩只需施用6~7 kg的氮素,较常规氮肥施用量减少30%。
2、首次发现,寒地水稻贪青晚熟是由于幼穗分化期前大量施氮造成的我们发现,正是由于寒地水稻传统施肥中前期氮量过多,造成水稻无效分蘖过多,营养生长期延长,致使水稻贪青晚熟。
而在氮肥总量适宜的基础上,减少基蘖肥氮量,增加穗肥的施氮量,不但不会造成贪青晚熟,反而能够使水稻提早成熟。
这一发现,为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提供了理论依据。
据此,我们改变了寒地水稻传统施肥中氮肥以基蘖肥为主(占90%以上)的方法,将基蘖肥减至60%~70%,穗肥增加到 30%~40%,形成了基蘖肥和穗肥比例为6.5∶3.5和7∶3的施肥模式。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一)播期的确定:抽穗―成熟期群体光合生产积累力决定了水稻的产量,必须把抽穗成熟期安排在最佳的气候条件下,称最佳抽穗结实期。
水稻在最佳抽穗结实期开花结束可获得最高的结实率和千粒重。
江苏的观测表明,粳稻抽穗期日均温25℃左右时的结实率最高。
灌浆―成熟期的日均温21℃左右时千粒重最高(籼稻2个温度一般比粳稻高2℃)。
可以把这两个温度指标常年出现的日期定为当地的最佳抽穗结实期。
然后根据品种播种至最佳抽穗期的天数确定适宜播期。
播期确定后,秧龄决定了移栽期。
比如说5个伸长节间的品种,手工栽插的适宜秧龄以控制在6叶(5叶1心)以内为好。
必须延长秧龄(7叶1心)的,应用稀播培育多蘖壮秧和大苗移栽的密肥技术。
(二)合理基本苗的确定:合理基本苗是合理群体的起点,既要提高茎蘖成穗率达80-90%,又要实现足穗,必须以确定合理基本苗开始。
合理基本苗的计算公式是:X(合理基本苗(万)) = y(亩适宜穗数(万)) ; ES(单株可靠成穗数) 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过小的行距使水稻在拔节期后即封行,严重影响群体长穗期和开花结实期光合生产力,制约了产量的提高。
扩大行距,控制高峰苗数和封行时期(孕穗期),便成为夺取高产的关键措施。
高产栽培的实践证明,在保证足穗的基础上攻取大穗,一个重要措施是缩减基蘖肥,增加穗肥的施用量。
扩大行距才能为增加氮素穗肥用量创造必要的条件。
增强稻株对氮素穗肥的同化能力,平衡糖氮代谢,带来一系列的好处:提高茎蘖成穗率、增进颖花分化的发育能力,形成大穗;抑制茎、叶伸长,增加茎秆强度和抗倒能力;减轻病害;促进中后期根的生长(尤其是上层根),延缓结实期中、下部叶片的衰老,提高结实期光合生产积累能力,对增加结实率、粒重和改善米质和食味等显著作用;扩大行距,还可以提高分蘖期的水温,促进寒地水稻的分蘖。
(三)施肥的精确定量:施肥的精确定量首先要解决N、P、K合理施用比例和氮肥精确定量两个问题。
N、P、K合理施用比例可通过测土配方试验加以明确。
水稻施肥时间与施肥技术

水稻施肥时间与施肥技术一、前言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施肥时间与施肥技术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水稻施肥时间、施肥技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水稻施肥时间1. 基本原则在确定水稻施肥时间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合理调整施肥量和种类;(2)根据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3)避免在雨季或低温季节进行大量施肥,以免造成养分流失或积累。
2. 不同生长阶段的施肥时间(1)基础施肥:在播种前或移栽前进行,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
一般情况下,基础施肥占总量的30%左右。
(2)追肥: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进行。
追肥可以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
(3)叶面喷施:在生长期间,通过叶面喷施肥料来补充作物的养分需求。
三、水稻施肥技术1. 基本原则在进行水稻施肥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需求选择适当的肥料;(2)合理控制施肥量和频率,避免过量或不足;(3)结合灌溉和管理等措施,提高养分利用率。
2. 施肥技术(1)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提高土壤质量和改善土壤结构的重要手段。
适当加入有机肥料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2)化学肥料:化学肥料是增加土壤营养、促进植物生长的主要手段。
选择适当的化学肥料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3)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菌剂可以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增加土壤养分供应能力。
四、总结水稻施肥时间与施肥技术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进行水稻施肥时,应遵循基本原则,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土壤类型选择适当的施肥时间和技术。
同时,结合灌溉和管理等措施,提高养分利用率,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黑龙江省水稻施肥方法参考资料

黑龙江省水稻优化施肥方法方案一:三次追肥法(适合土壤肥力较高者)1.基肥●施肥后旋耕泡田●尿素:60-80kg/公顷●二铵:50-75kg/公顷●氯化钾:60-70 kg/公顷2.分蘖肥●移栽后7-10天●尿素:25 kg/公顷●硫铵:60 kg/公顷3.穗肥●移栽后45-50天(拔节期)●提前3天排水晒田然后施肥●氯化钾:60-70 kg/公顷●尿素因叶片颜色而定:●淡绿:80 kg/公顷●浅绿:60 kg/公顷●绿:40 kg/公顷方案二:四次追肥法(适宜土壤肥力较低者)1.基肥●施肥后旋耕泡田●尿素:60-80 kg/公顷●二铵:50-75 kg/公顷●氯化钾:60-70 kg/公顷2.分蘖肥●移栽后7-10天●尿素:20 kg/公顷●硫铵:50 kg/公顷3.促花肥●移栽后35-40天(穗分化期)●提前3天排水晒田然后施肥●氯化钾:60-70 kg/公顷●尿素因叶片颜色而定:●淡绿:40 kg/公顷●浅绿:30 kg/公顷●绿:20 kg/公顷4.保花肥●移栽后53-58天(减数分裂期)●提前3天排水晒田然后施肥●尿素因叶片颜色而定:●淡绿:60 kg/公顷●浅绿:40 kg/公顷●绿:20 kg/公顷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 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水稻施肥方法和用量水稻施肥技术要点

水稻施肥方法和用量水稻施肥技术要点水稻施肥原则应是有机肥、磷化肥作基肥,钾化肥主要作分麋肥,氮化肥采用多次匀施,特别注意好壮苞、壮籽肥,在足穗的同时,攻大穗大粒。
今天我们聊聊水稻施肥方法和用量,以及水稻施肥技术的四个要点。
一、水稻施肥方法和用量水稻施肥可分为基肥、分藥肥、穗肥、粒肥(视水稻生长势而取舍)4个时期。
各个时期的施肥时间和分配比例如下:(1)基肥。
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基肥占化肥总量的40%,结合最后一次耙田施用。
(2)分菓肥。
分菓期是增加株数的重要时期,在移栽或插秧后半个月时施用。
每亩随水冲施就果一桶,叶而喷施花果医生果能多元素补充微量元素,促进分菓。
(3)穗肥。
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
促花肥是在穗轴分化期至颖花分化期施用,此期施氮可增加每穗颖花数。
保花肥是在花粉细胞减数分裂期稍前施用,具有防止颖花退化和增加茎鞘贮藏物积累的作用。
(4)粒肥。
粒肥具有延长叶片功能、提高光合强度、增加粒重、减少空秋粒的作用。
粒肥建议施用少量的尿素,切不可偏氮,以免贪青晚熟。
二、水稻施肥技术要点1、水稻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据测定,水稻的总吸肥量有50%-60%的氮素和70%的磷、钾来自土壤,施肥不足就会过多消耗土壤潜在养分而降低地力,增施有机肥是维护和提高地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水稻生产要强调积制土杂肥,发展养殖业多施栏肥、多种绿肥,推广撩穗收割和稻草还田等,使有机肥施用量占全期施肥量的40% o2、适量早施分菓肥由于水稻一般根系活力强,插后新根发生较快,一般早稻在插后5天,晚稻在插后3天,即可追施尿素等促进分菓,分藥肥宜分次施用:第一次每亩施尿素6-7.5千克;隔7天左右,根据苗情,对生长差的田块,补施第二次菓肥亩用尿素4千克以内;对施有机肥少和缺钾肥的田块每亩追5-7.5千克钾肥。
3、看苗生长情况施用穗肥穗肥因施用时期和作用不同,可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
凡是前期施肥适当、禾苗长势平衡的一般应以保花增粒为重点只施保花肥而且施用量不宜过多,一般每亩施用尿素2.5千克左右。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合理施肥技术

2 群体 不足或 叶色落黄较早 。在 N n 4个节间 品种 、 —( Nn1 — + )叶龄期不够 卣,或群体落黄早 出现在 N n叶龄期 — ( N nl 或 — + 叶龄期 ) 。5个伸长节间的品种应提早在倒 5叶 露 尖开始施穗肥 , 于倒 4叶 , 2叶分j次施 用 , 并 倒 氮肥数 量 比原计划增加 1 %左右 , 次的比例 为 3 4 3 0 :: 。4个伸 长 节问的品种 , 可提 前在 倒 4叶 施 用 穗 肥 , 2n 施保 花 肥 ; 倒 } ‘ 施 穗 肥 总 量 可 增 加 5~1% , 花 、 花 肥 的 比 例 以 7 3为 0 促 保 : 宜。 ③群体过大 , 叶色过深。 N n叶龄期后顶 4叶大于顶 如 — 3叶, 穗肥 一定 要推迟 到群体 叶色落黄后才能施用 , 只施 一 次 , 量减 少 。 数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是我同著名水稻栽培专家凌启 鸿 教 授 牵 头 的 团 队 , 水 稻 叶龄 模 式 、 稻 群 体 质 量栽 培 等 在 水 理论与技术成果 的基础上 ,适 应现代稻作发展趋势提出的 新 型栽 培技术体系 。该技术体系在云南 、 贵州 、 河南 、 龙 黑 江、 山东 等省 籼 粳 稻 、 单双 季 稻 和手 插 抛 栽 机 插 等 不 同方 式
栽 培 上 示 范 ,在相 同 品种 和施 肥水 平 下 均 比 当地 现 行栽 培
方法增产 1%以上 , 收到省种 、 0 并 省水 、 省肥且肥料利用率 提 高 1%左 右 、 工 的综 合效 果 。 0 省 ( 作者单位 :5 10 黑龙 江省肇 东市宣化 乡人 民政府 、 1 10
二 、 时 保 温 适
海城 乡人 民政 府 )
施 用 穗 肥 , 问 不 宜 保持 水 层 , 田 以湿 润或 浅 水 为 好 , 施 后第 2天 , 肥料即被土壤吸收 , 再灌 浅水层 . 有利 于提高肥
杂交水稻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

杂交水稻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杂交水稻的肥料需求和施肥技术是确保高产和优质稻谷生产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关于杂交水稻的肥料规律和施肥技术的重要内容:1. 基础施肥:在播种前或移栽后的早期生长阶段,应施用适量的基础肥料,如有机肥和磷肥。
这有助于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并为其建立健康的根系。
2. 追肥:杂交水稻生长迅速,需要适时施用追肥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养分需求。
主要追肥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
氮肥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发育,磷肥有助于根系的形成和稻谷的发育,而钾肥可以提高稻谷的品质和抗逆能力。
3. 叶面喷施肥料:通过叶面喷施肥料,可以更直接地向杂交水稻提供养分。
这种方法能够快速补充作物的营养需求,并且有效地改善作物的健康状况。
常用的叶面喷施肥料包括液体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
4. 水分管理:杂交水稻对水分要求较高,因此合理的灌溉是确保作物养分吸收和利用的重要因素。
应根据土壤湿度进行适时的灌溉,并避免过度或不足的灌溉。
5. 土壤调理:保持土壤的肥力和健康状态对杂交水稻生长非常重要。
定期进行土壤调理措施,如翻耕、有机物质添加和种植前的土壤改良,可以提高土壤质量和养分供应。
6. 配方施肥:根据杂交水稻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合理选择施肥配方。
比如,在生长初期注重氮肥的施用,促进植株的生长;在结穗期注重磷肥和钾肥的施用,促进稻谷的形成和品质提升。
7. 智能化管理:利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如无人机、传感器等,可以实现对杂交水稻生长情况和营养需求的实时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精确施肥,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和产量。
总之,杂交水稻的肥料需求和施肥技术需要根据其生长阶段和养分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品质和抗逆能力,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水稻全生育期施肥技术

水稻全生育期施肥技术一、合理施肥1、原则:(1)适当降低氮肥总用量,增加穗肥比例。
(2)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带氮”。
(3)磷肥优先选择普钙或钙镁磷肥。
2、施肥方案水稻整个生育期施尿素13-17公斤/亩。
(1)基肥:氮肥40%-45%作为基肥,磷肥全部作基肥;磷肥(P2O5)3-4公斤/亩,钾肥(K2O)3-5公斤/亩;钾肥50%作为基肥,50%作为穗肥。
(2)蘖肥:氮肥20%-25%作为蘖肥,(3)穗肥:氮肥30%-35%作为穗肥;二、灌水技术措施1、深水返青。
水稻移栽后,根系受到大量损伤,吸引水分的能力大大减弱,这时如果田中缺水,就会造成稻根吸收的水分的能力大大减弱,叶片丧失的水分多,导致入水分不敷出,轻则造成返青期延长,重则卷叶死苗。
因此,水稻禾苗移栽后必须深水返青,以防生理失水,提早返青,减少死苗。
但是,深水返青并不是灌水越深越好,一定要适度,一般以3-4厘米为宜。
2、浅水分蘖。
水稻分蘖期如果灌水过深,就会土壤缺氧闭气,养分分解缓慢,稻株基部光照弱,对分蘖不利。
但分蘖期也不能没有水层。
一般以保持1.5厘米深的浅水层为宜,并要做到“后水不见前水”,以利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的矛盾。
3、有水壮苞。
水稻稻穗形成期间,是水稻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特别是减数分裂期,对水分的反应更加敏感。
这时如果缺水,就会造成颖花退化,穗短、粒少、空壳多等。
所以,水稻孕穗到抽穗期间,一定要保持田间有3厘米左右的水层,以保花增粒。
4、干湿壮籽。
水稻抽穗扬花以后,叶片停止长大,茎叶不再伸长,颖花发育完成,禾苗需水量减少。
为了加强田间透气,减少病害发生,提高根系活力,防止叶片早衰,促进茎秆健壮,应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水管理方法,以期达到的以水调气,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壮籽的目的。
水稻的一生,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一般以幼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营养生长阶段是水稻营养体的增长,分为幼苗期和分蘖期。
水稻施肥方法和用量

水稻施肥方法和用量水稻的施肥方法和用量是确保高产和优质稻谷的关键。
正确的施肥方法和合理的用量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同时有效地利用施肥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下面将详细介绍水稻的施肥方法和用量。
一、水稻的施肥方法:1. 基肥施用:水稻生长初期需要大量的养分供给。
在播种前或水稻苗期结束后,要施用足够的基肥。
通常可以使用有机肥和化肥来进行基肥施用。
有机肥可以提供有机质和多种营养元素,而化肥可以更快速地供应水稻所需的养分。
2. 追肥施用:水稻的追肥施用主要在水稻苗期后进行。
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水稻的生长情况和土壤养分状况,合理追加适量的肥料。
追肥时可以采用分腰施肥法,即将肥料均匀撒在水田田间,或者采用浇灌追肥法,将肥料直接溶解在灌溉水中进行追肥。
3. 叶面喷施:为了迅速补充水稻生长期间的养分需求,可以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
叶面喷施可以提高养分的利用率,直接补充水稻的养分需求,促进水稻的生长。
一般在水稻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等关键生长时期进行叶面喷施。
二、水稻的施肥用量:1. 基肥用量:水稻的基肥用量一般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水稻品种和生长期需求来确定。
通常,每亩施用有机肥3000-5000千克,氮、磷、钾的化肥比例为1:1.5:1.1。
可根据土壤和植株的养分含量进行调整。
2. 追肥用量:水稻的追肥用量主要根据水稻生长期的需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追肥时每次追施氮肥10-15千克、磷肥10千克、钾肥10千克。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适当增减。
3. 叶面喷施用量:叶面喷施的用量一般较小,一次可喷施尿素0.5%-1.0%溶液,或者使用营养液进行叶面喷施。
叶面喷施的间隔一般为10-15天。
总结起来,水稻的施肥方法和用量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基肥施用时要保证充分而均匀,追肥施用要根据水稻生长需求进行合理的追肥。
叶面喷施可以作为补充追肥的方法,可以提高营养的利用率。
施肥的用量要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需求来确定,同时要避免过量施肥,以免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水稻三肥及其施用技巧水稻

水稻三肥及其施用技巧水稻
一、适时早施分蘖肥。
水稻从移栽至幼穗开始分化前的追肥叫“分蘖肥”。
分蘖肥要求追施时间早、数量足,一般分蘖肥的用量占追肥总量的50-60%。
因为分蘖期是水稻一生中吸收氮素营养的第一高峰期,又由于水稻生育前期气温、水温、土温都较低,养分释放慢,追肥量太少难以满足水稻对养分的需要。
只有适时早施才利于水稻早分蘖、多分蘖,降低分蘖节位,为争穗长、粒重创造条件。
分蘖肥在水稻栽后7-10天施用,每亩施用尿素5-7公斤。
底肥不足的可适当增施,但切忌过量追肥,以防中后期过旺生长,贪青晚熟。
二、巧妙施用穗肥。
水稻从幼穗开始分化到抽穗以前的追肥叫“穗肥”。
这一时期是氮素吸收的第二个高峰期,科学施好穗肥不仅能起到保花增粒,促进穗大粒多的作用,而且能防止贪青和倒伏的发生。
在技术上要做到几点,一是地力好、底肥足、分蘖多的田不施;二是早晨叶不挂露水,中午叶片挺直,叶色淡黄的要施;三是阴雨天不施,晴天抢施。
施用时间为水稻圆秆期,每亩施尿素3-4公斤,并用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每亩50公斤均匀喷于叶面。
三、酌情追施粒肥。
水稻抽穗后的追肥叫“粒肥”又称“壮籽肥”。
酌情追施粒肥能有效地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增进粒重。
但要注意的是,苗不黄的不施,阴雨天不施,有病害的田不施。
要选择晴天下午喷施1%的尿素溶液,或1:500倍的惠满丰活性液肥,每亩50公斤喷雾。
对于已发纹枯病、稻温病的稻田,要选用菌核净、异稻瘟净、纹枯净、农抗120、消菌灵等农药交替喷施,及时防控。
第1页共1页。
水稻田氮、磷、钾养分均衡施用技术

水稻田氮、磷、钾养分均衡施用技术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
而影响水稻产量、机器、品质和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水稻田的养分供应。
氮、磷、钾是水稻生长所必需的主要养分,但是不同的氮、磷、钾配比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也不同,因此,水稻田需要均衡的施用氮、磷、钾养分,来提高产量,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品质和保持稳产稳定性。
一、氮肥施用技术1、氮肥种类水稻田通常用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等氮肥。
氮肥的种类应根据土壤条件、气候条件、水稻品种和肥料价格等方面进行选择。
2、氮肥施用时间水稻生长期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氮肥,例如,在水稻生长的初期,步入光合作用旺盛期,氮肥需求量逐渐增加,施肥量要逐渐增加;在水稻分蘖、拔节、抽穗期需要多施氮肥以增加水稻感光器官(叶片和叶耳)的数量,从而增加光合作用量,使水稻产量更高。
3、氮肥施用量氮肥的施用量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水稻品种和气候状况等不同而异。
一般来说,在播种前施用60%的氮肥,水稻分蘖期前施用30%,开花期前施用10%的氮肥。
4、氮磷比例氮肥的施用不仅要关注量,还要关注比例。
氮磷比例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夏稻的氮磷比例一般为5:1~8:1,秋稻的氮磷比例为3:1~5:1。
使用有机肥能改善氮磷比,因为有机质可以提供慢效氮,增加土壤保水能力和肥料利用率,是一种为水稻增产的可行方法。
二、磷肥施用技术1、磷肥种类磷肥种类不多,有单超磷酸、三钙磷和磷肥等三种;其中,三钙磷往往更耐旱、耐缺水。
2、磷肥施用时间磷肥能提高水稻的生长速度,均匀生长,提高水稻的抗病性。
现在水稻栽培中,磷肥多在播种时同种地施入。
可补足播种前土壤中机械作业带来的磷盐流失。
3、磷肥施用量磷肥的施用量标准化,提高了精施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能够提高水稻的生长速度和肥料利用率。
磷肥的施用量应根据不同土壤的条件、水稻品种和气候的需要而定。
通常在夏季主要的施用量为10~15kg/hm2,秋季为3~8kg/hm2。
水稻施肥之――前促、中控、后补法

减少无效分蘖
通过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可以 有效地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成
穗率和单位面积产量。
提高肥料利用率
中控施肥法能够根据水稻生长 情况和土壤肥力状况调整施肥 量,避免浪费和过度施肥,提
高肥料利用率。
增加产量和品质
通过中控施肥法,可以增加每 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提高产
量和品质。
中控施肥的适用范围
适用作物
不同施肥法的选择依据
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越高,越适合采用前促施 肥法;土壤肥力越低,越适合采用 中控或后补施肥法。
水稻品种
分蘖能力强的品种适合采用前促施 肥法;分蘖能力弱的品种适合采用 中控或后补施肥法。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以采用 前促施肥法;气候条件不利的情况 下,可以采用中控或后补施肥法。
案例二
在华北地区,由于气候干燥寒冷,水稻生长也较慢。 因此,农民们通常在插秧前将肥料施入田中,并在插 秧后进行一次追肥。在华北地区,农民们还会使用一 些有机肥和生物肥料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改善土壤结 构。
后补施肥法应用案例
案例一
在长江上游的四川、云南等地,后补施肥法被广泛应用 。这些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但降水较多,因此水稻生 长较慢。农民们通常在插秧后进行一次追肥,并在水稻 生长后期再进行一次施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补充水 稻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促进其正常生长。
种植规模
种植规模越大,越适合采用前促施 肥法;种植规模越小,越适合采用 中控或后补施肥法。
05
施肥的注意事项
施肥时间的选择
提前准备
在水稻插秧前,根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 等因素,确定所需的施肥量和施肥种类, 并提前备好肥料。
VS
适时施肥
在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根据其需肥规律 和土壤养分状况,及时进行施肥,以满足 水稻的生长需求。
水稻各时期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分享

水稻各时期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分享推荐文章兰花浇水时间和方法分享热度:盆栽荷花的养殖方法分享热度:甜高粱播种技巧和种植方法分享热度:小麦种子价格及种植方法分享热度:多肉植物盆景制作方法分享热度:水稻要长好,施肥少不了,不但要施饱,方法更需巧。
为促进水稻早发、壮长和丰收,以下就水稻的科学施肥方法作一介绍。
水稻各个生长期施肥量1、施肥量。
水稻施肥量可根据预期产量、水稻对养分的需要量、土壤养分的供给量以及所施肥料的养分含量和利用率进行计算。
2、施肥期。
可分为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视水稻生长势而取舍)4个时期。
各个时期的施肥时间和分配比例如下。
(1)基肥。
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基肥占化肥总量的40%,结合最后一次耙田施用。
在施入农家肥的基础上,一般每亩冲施冲之道配土比加一套。
(2)分蘖肥。
分蘖期是增加株数的重要时期,在移栽或插秧后半个月时施用。
每亩随水冲施就果一桶,叶面喷施花果医生果能多元素补充微量元素,促进分蘖。
(3)穗肥。
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
促花肥是在穗轴分化期至颖花分化期施用,此期施氮可增加每穗颖花数。
保花肥是在花粉细胞减数分裂期稍前施用,具有防止颖花退化和增加茎鞘贮藏物积累的作用。
每亩冲施冲之道配土比加一套。
(4)粒肥。
粒肥具有延长叶片功能、提高光合强度、增加粒重、减少空秕粒的作用。
尤其群体偏小的稻田及穗型大、灌浆期长的品种,建议施用少量的尿素,但切不可偏氮,以免贪青晚熟。
每亩冲施德孚尔滴灌肥10-15千克。
水稻主要施肥方法1、前轻~中重~后补法:足适量施用基肥和分蘖肥,合理施用穗肥,酌施粒肥,达到早生稳长,前期不疯,中期促花,后期不早衰。
该法在保证足够穗数基础上,兼攻大穗和粒重。
南方单季晚稻和迟熟中稻多采用这种施肥方法。
2、前稳~攻中法:此法省肥稳产高产。
主要是提高有效分蘖率、攻大穗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争高产。
特点:壮株大蘖小群体,前期控蘖;仕秆强根,中攻大穗,中后攻结实率和穗重。
3、前促~中控~后补法。
水稻正确施肥方法

水稻正确施肥方法一、施肥原则1.要求施肥适时、适量;2.要求施肥有计划地、分步骤地进行;3.要求施肥有规律地、有细心地进行;4.要求施肥不过量、不拔根;5.要求服从实际,适应技术要求。
二、施肥量1. 水稻的施肥量要根据土壤的性质,施肥土壤的营养状况和水稻品种的性状,以及水稻施肥环境的条件确定。
2. 水稻的施肥量一般分三次:(1)耕地前施肥:在耕地前,主要施超级复合肥(N:P:K=3:1.5:1.5),根据土壤的营养状况,酌情增减复合肥的用量,一般施200-400公斤/亩,施肥时要均匀,尽量达到肥料的充分混合,深耕至15厘米左右,以提高肥料和土壤之间的接触面,有利于肥料的有效利用。
(2)秧苗生长期施肥:在秧苗生长期,主要施氨氮肥,根据土壤的营养状况,大多施20-30公斤/亩,施肥时要均匀,深耕至10厘米左右。
(3)成熟期施肥:在水稻成熟期,一般施氨氮肥,适量施大肥,施肥量可根据不同的品种来确定。
三、施肥方法1. 表面施肥:主要施氨氮肥和大肥,施肥时要均匀,深耕至10厘米左右,依据土壤营养状况确定施肥量。
2. 埋地施肥:主要施酸性性肥料,如硫酸钾,在播种前埋地施肥,施肥量可根据土壤的营养状况确定,一般此法仅用于沙土等病虫害和营养肥料缺乏的土壤。
3. 穴施肥:主要施硝酸钾、磷酸钙等肥料,在秧苗生长期施肥,施肥量根据土壤的营养状况确定,用穴施肥,可以保证肥料的充分混合和有效利用。
四、施肥管理1. 在施肥前,应充分了解本基地的土壤营养状况,熟悉本地水稻品种的特性及水稻因营养不良造成的病虫害,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2. 施肥时要注意肥料的混合、均化和表面肥力,以及把控土壤的pH值,正确掌握施肥量,时宜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法。
3. 在施肥期间,要充分考虑本地的气温、降水量、湿度等,采取针对性的施肥方法和施肥管理措施。
水稻各个时期的施肥量,附施肥方法

水稻各个时期的施肥量,附施肥方法1、基肥:每亩通常需要约2000kg的基肥,可混入适量的硫酸铵以及过磷酸钙。
2、分蘖肥:每亩一般需要分蘖肥1桶左右,桶的直径通常为20cm,而且还需要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料。
3、穗肥:通常可以施入硫酸铵约8kg/平方米。
4、粒肥:通常可在抽穗前1周亩施硫酸铵3kg左右,以加入少量的尿素为佳。
一、水稻各个时期的施肥量1、基肥一般每亩需要基肥2000kg左右,可以混合施加适量的硫酸铵和过磷酸钙,施肥后需要进行耕田,使养分均匀分布。
2、分蘖肥在栽种秧苗后的半个月可以施分蘖肥,每亩的需要量一般约为1桶,桶的直径一般为20cm,同时还需要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料。
3、穗肥穗肥主要以氮素化肥为主,一般每平方米可以施加硫酸铵8kg左右,适量的穗肥能促使茎叶更好的生长,防止植株老化。
4、粒肥(1)粒肥通常以尿素为主,在抽穗前1周施用,一般以每亩施入硫酸铵3kg左右,并加入少量的尿素为宜。
(2)适量的粒肥能延长水稻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促使植株长得更繁茂,降低空瘪果实发生的几率。
二、水稻的施肥方法1、前促中控后补(1)前促:基肥中速效性氮肥的施用量占施肥总量的40-50%,钾的施用量占总量的59%,全部的磷肥,而分蘖肥中的氮肥则占总量的30%。
(2)中控:穗肥中的氮肥施用量占总量的20%,钾肥则占总量的50%。
(3)后补:根据植株的长势合理的追施粒肥,不过氮肥的施用量一般不宜超过10%。
2、前后分期施肥(1)前期①将有机肥全部作为基肥施用,磷肥一般全部作基肥,同时还有50%的钾肥以及30-40%的氮肥,一般可以采用表层施肥、全层施肥或者深层施肥的方法。
②分蘖肥一般以氮肥为主,通常占总氮量的20-30%,调整肥约为5%。
③通常可在移栽后的10天内施分蘖肥,如果分蘖肥施用不均或者需要补救部分生长比较差的地块,便可以施入调整肥。
(2)后期①一般可在倒2叶完全展开至剑叶伸出1半时施保花肥,其用量一般约为化学氮总量的20%。
水稻施肥技术

根据生长情况,拔节期可追施尿素10-15公斤。 水稻一次性施肥可以将碳铵或尿素与复合肥一块施 入土中做基肥。
四、施肥效果
早发苗、促分蘖、抗倒伏。
有效地促进水稻干物质积累,提高品质。
五、水稻缺素症状
缺氮: 植株生长缓慢,分蘖减少,叶色褪淡,老叶黄化。
多氮易倒伏。
缺磷:茎叶狭细,叶片直挺,丛
顶齐平,叶色暗绿或灰蓝,叶尖叶 缘带紫红,抽穗、成熟延迟。
缺钾:老叶叶尖及前端叶缘褐变或焦枯,同
时出现褐色斑点,根系细弱,多褐色根,老化 早衰,空秕率高,易倒伏。
缺锌:新叶中肋极其二侧褪绿而黄白化,叶
片展开不完全,老叶叶片出现散生的红色斑 点。
茎秆纤细,易倒伏,抗病能力差。稻瘟病
穗茎瘟
氮(N): 7.5~12.0公斤 五氧化二磷(P2O5):4~6.5公斤 氧化钾(K2O):9~19公斤。 比例:N: P2O5: K2O=2:1:3。
苗期
分蘖期 抽穗期
灌浆期
成熟期
分蘖期 幼穗发育期 开花结实期 幼苗 秧田分蘖 期 秧田期 返青 有效分 无效分 分化 形成 完成 乳熟 蜡熟 完熟 蘖 蘖 营养生长期 营养、生殖并进 生殖生长期 期
撒可富农化服务中心 沈兵
主要内容
水稻需肥规律 水稻施肥原则 水稻施肥方法 水稻施肥效果 水稻缺素症状
一、水稻需肥规律
1、从移栽到分蘖终期,水稻氮、磷、钾吸收量平均 占总吸收量的50%。
2、穗分化期时,在整个生育期中,平均每日吸收三 要素的数量最多。
3、其次为分蘖期,水稻分蘖至孕穗三要素吸收量约 占总吸收量的60~70%。
水稻的生育阶段
撒 可 富 水 稻 肥
施肥品种 试验地点 施肥方法
水稻的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介绍

水稻的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介绍水稻的生育期大致可分为: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成熟期,而各个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是不同的。
下面小编就来谈谈水稻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
希望大家喜欢!水稻需肥规律水稻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之一,一般每生产稻谷100公斤需氮(N)1.6~2.5公斤、磷(P2O5)0.8~1.2公斤、钾(K2O)2.1~3.0公斤,氮、磷、钾的需肥比例大约为2∶1∶3。
水稻对氮素的吸收量在分蘖旺期和抽穗开花期达到高峰。
施用氮肥能提高淀粉的产量,而淀粉的产量与水稻籽粒的大小、产量的高低、米质的优劣成正相关。
如果抽穗前供氮不足,就会造成籽粒营养减少,灌浆不足,降低稻米品质。
水稻对磷的吸收各生育期差异不大,吸收量最大的时期是分蘖至幼穗分化期。
磷肥能促进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增强分蘖,增加淀粉合成,促进籽粒充实。
水稻对钾的吸收,主要是穗分化至抽穗开花期,其次是分蘖至穗分化期。
钾是淀粉、纤维素的合成和体内运输时必需的营养,能提高根的活力、延缓叶片衰老、增强抗御病虫害的能力。
另外,硅和锌两种微肥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
水稻茎叶中含有10%~20%的二氧化硅,施用硅肥能增强水稻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和抗倒伏能力,起到增产的作用,并能提高稻米品质;锌肥能增加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降低空秕率,起到增产作用,在石灰性土壤上作用较明显。
硅、锌肥施用在新改水田、酸性土壤、以及冷浸田中作用更为明显。
水稻施肥技术1、秧田施肥秧田基肥应重施优质有机肥,有机肥料肥效长,养分全,含有大量水稻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一般每亩施用500~1000公斤,同时每亩施用尿素3~5公斤、磷酸二铵8~15公斤、氯化钾7~8公斤或亩施复合肥20~30公斤,以达到供肥均匀的目的,促使苗壮苗齐。
移栽前4~5天,每亩施用尿素6~7公斤或高氮复合肥8~10公斤作为送嫁肥,以利秧苗移栽后尽快返青,恢复生长。
2、施足大田基肥:大田基肥也应重视有机肥的施用,一般亩施德孚尔滴灌冲施肥10-15公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别推荐】水稻前氮后移的精确施肥技术方案(精华完整
版)
前氮后移的精确施肥技术一、技术指标:
1N指水稻叶数,n指水稻的伸长节数黑龙江一般指4个伸长节。
2盛蘖叶龄=N/2、主茎11、12、13叶片品种盛蘖叶位是5.5、6、6.5叶。
3肥效效应:N叶施肥N十1、N十3叶见效少、N十2叶见效大、5叶施肥、在7叶时肥效见效最大。
4提前搁田原理:N叶排水晒田、N十I叶水分亏空、N十2叶真正的起到控蘖的作用、如:7叶排水晒田是真正控的是9叶的分蘖。
5幼穗分化期明显落黄期:(N一n十l)一(N一n十3),11、12、13叶片品种分别在(8一10叶)、(9一11叶)、(10一12叶)明显落黄。
6营养生长每长岀一片叶需要5天左右,而生殖生生长每长岀一片需7天左右。
7黑龙江品种属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重叠型、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分界线:N一n十0.5、例:11、12、13片品种分别为7.5、8.5、9.5叶。
二、营养生长塑造高质量群体:
首先,稀播,培育生育完整壮苗,第一二三节分蘖不能少,特别是第一节分蘖不能少,每盘芽种控制在125g以内,加强温度、水份、酸碱度、营养方面、通风方面等方面管理、培育具有35天苗龄、3.5叶以上秧龄。
其次,根据品种的特性,土壤条件,栽培水平合理地确定插秧的基础苗,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插秧,保证插秧质量。
再次,减少基肥中氮肥的用量,高度重视返青肥,让返青肥中氮肥的最大肥效释放高峰期和水稻的盛蘖高峰相同,保证水稻蘖齐、蘖壮、当分蘖达到总群体80%時要排水晒田,保证水稻根系活力、调碳控氮、保证群体的质量。
通过前期的精量施肥促蘖,分蘖末期的晒田控旺,可以使幼穗分化期到拔节期以前这一段叶色明显落黄,为我们施穗粒肥打下坚实基础、三、后期塑造高光效群体:
穗肥叶是调节叶片形态的最佳手段,有效保证颖花数量,粒肥主要是防止功能叶片的早衰,后期合理灌水供氧、防止根衰、以肥养根、以根保叶、保证光合作用的强度。
当倒2.5叶主茎基部可见1一2毫米左右幼穗,距倒1.8叶还有0.7叶、0.7X7=5天左右,如果倒2.5叶为(6月29日一7月4日)那么倒1.8叶就应该是(7月4日一7月9日),还一种方法就幼穗分化时,基部幼穗长到1厘米左右也是倒1.8叶,这时是施保花肥的最佳时期,施肥要活学活用,当岀现以下条件下只可施钾硅肥,不施氮肥:(1)、心叶往下等三叶片下披不施。
(2)、心叶往下第三叶有病斑不施。
(3)、插秧过密、封行过早植株高大不施。
粒肥施用必须是功能叶片严重落黄才可以施,要有选择的施用,注意观察和对照生育进程,即“看苗、看天、看地”三种情况可不施:上部叶片超
过穗长3厘米不施,上部叶片比穗短2厘米是肥小了可施,上部叶片超过穗2厘米肥正好不施,二看功能叶片有没无病斑,有病斑不施,三看长势过旺、栽培过密、封得过早不施。
四、具体的施肥量:
每个地区的土壤肥力,目标产量有所不同,决定着施肥量的不同,下面选择的品种为分别为11、12、13片叶、按中等地力,目标产量为12吨:(1)、底肥纯氮35一45公斤左右、纯磷40一45公斤左右,纯钾45一60公斤左右。
(2)、在插秧前后3天左右可施38一45公斤纯氮、纯锌3一5公斤、可根据情况施水稻功能肥如:木美土里、亩亩增、矮一头等这类产品增根促蘖。
(3)、倒2露尖(倒1.8叶)要施穗(保花)肥、施纯氮35一45公斤左右、纯钾32一40公斤。
(4)、粒肥可施纯氮20公斤左右(有选择的施入,岀现黄叶可施,不黄不施,可用进口类磷酸二氢钾、高钾型高效叶面肥喷施代替,如:以色列进口诺普丰等)。
注:1公斤纯氮大约是4斤尿素或10斤硫酸铵,1公斤纯磷大约是二胺4斤,1公斤纯钾大约折合60%氯化钾3.3斤或50%硫酸钾4斤。
作者: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