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新技术简介

合集下载

【特别推荐】水稻前氮后移的精确施肥技术方案(精华完整版)

【特别推荐】水稻前氮后移的精确施肥技术方案(精华完整版)

【特别推荐】水稻前氮后移的精确施肥技术方案(精华完整版)前氮后移的精确施肥技术一、技术指标:1N指水稻叶数,n指水稻的伸长节数黑龙江一般指4个伸长节。

2盛蘖叶龄=N/2、主茎11、12、13叶片品种盛蘖叶位是5.5、6、6.5叶。

3肥效效应:N叶施肥N十1、N十3叶见效少、N十2叶见效大、5叶施肥、在7叶时肥效见效最大。

4提前搁田原理:N叶排水晒田、N十I叶水分亏空、N十2叶真正的起到控蘖的作用、如:7叶排水晒田是真正控的是9叶的分蘖。

5幼穗分化期明显落黄期:(N一n十l)一(N一n十3),11、12、13叶片品种分别在(8一10叶)、(9一11叶)、(10一12叶)明显落黄。

6营养生长每长岀一片叶需要5天左右,而生殖生生长每长岀一片需7天左右。

7黑龙江品种属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重叠型、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分界线:N一n十0.5、例:11、12、13片品种分别为7.5、8.5、9.5叶。

二、营养生长塑造高质量群体:首先,稀播,培育生育完整壮苗,第一二三节分蘖不能少,特别是第一节分蘖不能少,每盘芽种控制在125g以内,加强温度、水份、酸碱度、营养方面、通风方面等方面管理、培育具有35天苗龄、3.5叶以上秧龄。

其次,根据品种的特性,土壤条件,栽培水平合理地确定插秧的基础苗,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插秧,保证插秧质量。

再次,减少基肥中氮肥的用量,高度重视返青肥,让返青肥中氮肥的最大肥效释放高峰期和水稻的盛蘖高峰相同,保证水稻蘖齐、蘖壮、当分蘖达到总群体80%時要排水晒田,保证水稻根系活力、调碳控氮、保证群体的质量。

通过前期的精量施肥促蘖,分蘖末期的晒田控旺,可以使幼穗分化期到拔节期以前这一段叶色明显落黄,为我们施穗粒肥打下坚实基础、三、后期塑造高光效群体:穗肥叶是调节叶片形态的最佳手段,有效保证颖花数量,粒肥主要是防止功能叶片的早衰,后期合理灌水供氧、防止根衰、以肥养根、以根保叶、保证光合作用的强度。

当倒2.5叶主茎基部可见1一2毫米左右幼穗,距倒1.8叶还有0.7叶、0.7X7=5天左右,如果倒2.5叶为(6月29日一7月4日)那么倒1.8叶就应该是(7月4日一7月9日),还一种方法就幼穗分化时,基部幼穗长到1厘米左右也是倒1.8叶,这时是施保花肥的最佳时期,施肥要活学活用,当岀现以下条件下只可施钾硅肥,不施氮肥:(1)、心叶往下等三叶片下披不施。

最新水稻栽培技术——寒地水稻三超栽培

最新水稻栽培技术——寒地水稻三超栽培
l 0l 瞒 魔 09 饱
析其原 因 首先 是宽 行的 作刷 ,辅之 土 壤吧沃 和少 水生志 得 以 塑 出 一 十 良好 的 高 光 敛 超 高产 稻 作 群 体 而 良好 的 高 光 敛 超 高产群 体 ,水稻前 期和 后期均 县有优 贽 生长 而选至 预期 产量 U 目标 , 意 味 着 水 稻 超 高 产 栽 培 , 经 历 了 有 计 划 、 按 比 例 、 循 序 渐进 、平 稳健 壮的 生育过 程 :然而 这一过 程 的起点 .叉恰 好始 干 台 理 的 设 计 密 度 和 插 秧 规 格 , 实 践 证 明 , 同 的 密 度 及 插 秧 不 规 格 , 是 高光 效 超 高 产 稻 作 群 伟 的 前 身 设 计 , 是 协 相 水 稻 群 体 和 个 体 问 矛 盾 , 改 善 水 稻 群 体质 量 的 中 心 环 节 实 行 宽 行超 高 『 培 . 能 使 抽 穗 后 期 的 相 对 光 强 度 增 加 5 , 相 对 湿 度 降 低 虻栽 吣 温 度 增 加 0 5 , 因 而 有 利于 充 分 发挥 水 稻 的 高 产 性 能 ℃ 提 倡取 ( _ 栽培 ,这 在理论和 实 践上 都是行得 通的 ,取 单) 奉 ( ) 单 本移 栽穴 内分 蘖竞争 小 .多本分 蘖竞 争激 烈,拥挤 不 堪, 结果 导致 植株 细弱 ,体力 衰竭 难 毗高产 而且 单本栽培 的 基本 苗 数 接近 于极 限 . 叉 适 当 扩 大 了 杼 距 , 因 而 容 易 形 成 “ 优 型 取 稻 怍 寿势 ,表现 为前 期苗蜂 降 中 期叶面积 有所拄 制 .无 封 垅 现 象 ,有 兢 分 蘖期 长 : 后期 植株 健 壮 , 叶 挺举 而 寿 命 长, 从而提 高 了水 稻抽 穗后 的光台生 产力 。 3 .适 期移 栽 提供 适期穆 栽 是 因 早 裁 不如 早缓 ”床 内 秧 苗 生 路 祭件 优 越 的 则 无 需 过 早 的 移 栽 到 豢 件 较 差 柏 本 田 。 而且 宽打 单车 超稀 植栽 培 的结 果 ,使水 ,孰如 “ 迁 使水稻 真正 眙够充 分耐 乔 用 低 位 节 分 蘖 及 实 现 首 藁 成 穗 并 可 使 水 稻 以最 少 的 基 本 苗 选 到最 大超高 产群 体的过 程中 ,缺少返 青 期、停滞 期 ,延长 了有 效分 蘖期爱 保证 了水稻 的有 效生育 期 ,得 建造 高光 效韶 高产 群体 这 币能说 不是 一个崭 新的 稻作技 术 。 总主 ,多蘖壮 秧宽 行单车 适蝌 移栽超 稀植 ,配 套 以浑 层施 肥 、控制 灌水等技 术措 施 ,形成一个 较 完整 的超高产栽 培 技术 体 系,该 项技 术有 利于 其 空问教应 硬塑造 “ 边稻 作 的三太 埂 生态 效应 ,即光 照充足 、土壤 肥沃 、灌 i 少, 因而有助 子水 鬣量 稻栽 培三性 害蘖性 、抗 逆性 、丰产性 的形成 而获得超 高产 。 ,

北方寒地水稻栽培技术

北方寒地水稻栽培技术

调酸的方法
• 用壮秧剂调酸:将壮秧剂与四分之一左右 的盘土混合均匀,做成小样,再用小样与 其余的盘土充分拌匀,堆好后备用,两天 后再测pH,未达到标准时,用酸水进行补调, 使pH值达到4.5-5.5之间,这时才能装盘播 种。
• 用硫酸调酸:要混拌均匀,扪24小时后在 使用,使土壤pH值保持在4.5-5.5之间,一 般在装盘播种前两天完成。
• 盘土要消毒:在调肥的过程中,施用土壤 杀菌剂进行消毒,通常的消毒剂有30%的 土菌消,15%恶霉灵,3%育苗青,盘土的 水分含量应调至22%-24%,用手攥成团, 落地散成2-3块为宜。
1、精选稻种
• 种子在3月底出库,要进行精选,可采用风 筛选,机械精选或盐水选种,最好采用种 子加工线进行精选和除芒,充分清楚瘪粒、 草籽以及夹杂物,选好的种子无糙米,无 混杂,无病虫害,纯度99%,净度98%, 含水量14.5%。
• 品种选定后,对种子一定要做发芽试验, 种子在出库前后各做一次发芽试验,种子 的发芽率应确保在95%以上,为了便于播 种。
• 为了便于播种,种子在选种前要进行除芒, 水稻种子应用脱芒机脱掉芒和小枝梗。
3、盐水选种
• 用25kg水加5~6kg的食盐,充分溶解后,用 新鲜的鸡蛋测试,当鸡蛋露出水面1元硬币 大小时,盐水比重为1.10~1.13。将种子放 在盐水内,边放边搅拌,使不饱满的种子 漂浮在上面并捞出去,将沉下水的种子捞 出并用清水洗2~3次,洗净种子表面的盐。 每选一次种,要测试并调试盐水比重。
• 浸好的种子标志:是稻壳颜色变深,稻谷 呈半透明状,透过颖壳可以看清胚部,种 胚彭大,种粒易捏断,手撵易碎。浸好的 种子可以捞出直接催芽。
• 袋装浸种法:浸种时,袋内装入三分之二 种子,不能装满,便于上下翻动,浸种用 的扛鼎用塑料布、草帘等盖好,保持温度, 每天要调换上下种子袋位置,沥水,通气, 推广应用在大棚内浸种催芽,浸好的种子 稻壳颜色变深,种子呈半透明状,从种皮 外可以看见胚,米粒易掐断,用手能碾成 粉状,没有生心,包衣的种子待药膜充分 牢固后,采用清水静态浸种。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合理施肥技术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合理施肥技术
宜。
2 群体 不足或 叶色落黄较早 。在 N n 4个节间 品种 、 —( Nn1 — + )叶龄期不够 卣,或群体落黄早 出现在 N n叶龄期 — ( N nl 或 — + 叶龄期 ) 。5个伸长节间的品种应提早在倒 5叶 露 尖开始施穗肥 , 于倒 4叶 , 2叶分j次施 用 , 并 倒 氮肥数 量 比原计划增加 1 %左右 , 次的比例 为 3 4 3 0 :: 。4个伸 长 节问的品种 , 可提 前在 倒 4叶 施 用 穗 肥 , 2n 施保 花 肥 ; 倒 } ‘ 施 穗 肥 总 量 可 增 加 5~1% , 花 、 花 肥 的 比 例 以 7 3为 0 促 保 : 宜。 ③群体过大 , 叶色过深。 N n叶龄期后顶 4叶大于顶 如 — 3叶, 穗肥 一定 要推迟 到群体 叶色落黄后才能施用 , 只施 一 次 , 量减 少 。 数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是我同著名水稻栽培专家凌启 鸿 教 授 牵 头 的 团 队 , 水 稻 叶龄 模 式 、 稻 群 体 质 量栽 培 等 在 水 理论与技术成果 的基础上 ,适 应现代稻作发展趋势提出的 新 型栽 培技术体系 。该技术体系在云南 、 贵州 、 河南 、 龙 黑 江、 山东 等省 籼 粳 稻 、 单双 季 稻 和手 插 抛 栽 机 插 等 不 同方 式
栽 培 上 示 范 ,在相 同 品种 和施 肥水 平 下 均 比 当地 现 行栽 培
方法增产 1%以上 , 收到省种 、 0 并 省水 、 省肥且肥料利用率 提 高 1%左 右 、 工 的综 合效 果 。 0 省 ( 作者单位 :5 10 黑龙 江省肇 东市宣化 乡人 民政府 、 1 10
二 、 时 保 温 适
海城 乡人 民政 府 )
施 用 穗 肥 , 问 不 宜 保持 水 层 , 田 以湿 润或 浅 水 为 好 , 施 后第 2天 , 肥料即被土壤吸收 , 再灌 浅水层 . 有利 于提高肥

简析寒地水稻田秋整地技术

简析寒地水稻田秋整地技术

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寒地水稻栽培过程中,秋整地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高质量的秋整地可以为寒地水稻的高产打下良好的土壤基础。

本文对寒地水稻秋整地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稻田秋整地的必要性1、本田水稻田大部分会连年种植,多年的使用会造成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变低,透气性变差等,增加了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难度,影响水稻根系的发育深扎,从而对最终的产量产生了不良影响。

特别是在水稻2叶期,种子自身的养分已经利用殆尽,只能靠土壤来提供养分。

但由于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严重不足,会不利于水稻植株的正常生长。

通过秋整地可以破除土壤板结,提高其疏松透气性,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变得活跃,有机质得以增加,有利于根系吸收养分和植株健壮生长。

2、秧田对秧田进行秋整地也十分重要,通过秋整地可以使土壤中的有机质更加活跃,有利于秧苗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控制秧田中杂草的生长量,减少在土壤中越冬的病菌和虫卵的数量。

整地的同时,应常年对秧田进行培肥地力,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保持秧田的肥沃状态。

二、稻田秋整地注意事项在进行水稻田秋整地时,应提前将稻田用浅水浸泡一天以上,土壤表面松软后,用翻耕机械进行翻耕并旋平。

在浸泡稻田时,要将灌水量控制在适宜程度,不可灌水过多,也要避免在缺水的情况下整地。

土壤湿度适宜,有利于整地作业的开展。

秋整地只可采取旋耕或翻耕的方法,不要对土壤进行深翻。

尤其是对于秸秆还田的地块来说,整地前必须对稻田进行适当的浸泡,泡田时可以撒些促进秸秆腐熟的药剂,使其尽快腐熟。

耙地时要保证地面平整、土壤细碎,有利于插秧作业,可以为水稻健康生长提供良好条件。

三、水稻本田整地技术要点1、黏土地对于洼地,土壤黏度较大,要注意春季早翻地,翻地过晚,无法充分晒土,会使土壤的潮湿度过大,泡田时难以将土泡开,无法保证耙地质量。

耙地时,应保证土壤颗粒均匀,不宜过细,过细会使土壤中的空气量变少,导致土地出现板结。

不同施氮水平和前氮后移措施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不同施氮水平和前氮后移措施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各施 5 0 % 。氮肥分基肥、 蘖肥 ( 移栽后 l 0 d ) 、 穗肥 ( 倒 4叶) 、 粒肥( 倒 2叶) 4次施用 , 基蘖肥 7 0 %作 基肥、 3 0 %作蘖 肥 , 穗 粒肥 5 0 %作穗肥 、 5 0 %作粒肥 , 氮肥用 4 6 %尿素作 为基 蘖肥 , 2 3 %硫酸铵作为穗 粒肥 。育苗 方式为塑 料小棚 旱育苗 , 4月 2 2日播 种 , 6月 1 0 日移 栽 , 1 O月 1 0 日收 获。 插 秧 规 格 3 0 c m×1 3 . 3 e m, 每穴 3苗 , 3次重复 , 共3 O个 小区, 每小区面 积2 0 . 2 m 。各小 区单独打埂 , 单灌单 排 , 病虫草 害防治等栽
崔 月峰 ,孙 国才 , 王桂 艳 , 王 健
( 辽宁省铁岭市农业科学 院, 辽宁铁岭 1 1 2 6 1 6 )
摘要 :以超级稻铁粳 7号为试 材 , 研究不 同施氮水平和前 氮后移措 施对水 稻产量及 氮素利 甩率 的影 响。结果表 明: 高氮条件下 , 可 以通过重施基蘖肥提高有效穗数获得较 高产量 ; 低氮条件 下 , 增加穗 粒肥 比例有利 于提高结 实率 、 千粒 重 , 从而使产量稳定 ; 相 同基蘖肥 与穗粒肥 比例下 , 随着施氮量增加 , 总 吸氮量增加 , 氮素生理利用率降低 ; 不 同施
培措施同一般生产 田。
1 . 3 测 定 项 目与 方 法
用率 降低和资源浪费 , 并 引起一 系列 环境 问题 。 。随着水 稻品种更替和产量 提高 , 水 稻氮肥 运筹 已 由传 统 的“ 重 前轻
后” 和“ V ” 字形 施 肥法转 变成重 视 中后 期施 肥 J , 有研 究表
从表 2可见 , 当B T F: E G F为 8: 2时 , 随着施氮 量 的增 加, 有效穗数 、 结实率呈增 加趋势 , 每穗实粒数 、 千粒重呈下 降 趋势 , 产量和成穗 率以高氮处 理最高 ; 当B T F: E G F为 7: 3 时, 有效穗数、 产量以高氮处理最高 , 每穗 实粒数 、 结实率以中 氮处理最 高 , 成穗 率 以低氮处 理最高 ; 当B T F: E G F为 6: 4

简析寒地水稻科学施肥技术

简析寒地水稻科学施肥技术

简析寒地水稻科学施肥技术作者:宫学达郑学东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9期寒地水稻科学施肥是依据土壤肥力的大小和目标产量的多少,来确定氮、磷、钾肥三元素的用量,以满足水稻高产栽培对养分的需求。

希望此项技术能对广大高寒水稻种植户有所帮助。

1寒地水稻常用的施肥方法1.1施用肥料的主要原则。

施用好基肥和分蘖肥,并酌量施用穗肥,基肥应占全部施肥量的一半以上。

前期施肥要给饥渴的秧苗强烈支撑,中期施肥能够稳定保持养分供给,后期秧苗因肥效给力而茁壮健康的作用。

在前期施肥中,要在基肥中大量施用氮肥,要改变不用氮肥做基肥的错误认识,氮肥是水稻生育发展各个时期都必需的养分。

所以在基肥施用中,要以氮肥为主,氮肥应占施肥总量的一半以上,在施用分蘖肥时,氮肥应占总量的三分之一。

中期在施用穗肥时,氮肥应占总量的五分之一,钾肥占总量的一半。

后期应根据生长发育期的表现,适当补充施用颗粒肥,这时候的施用氮肥量不能超过十分之一。

1.2前后期施肥法。

在营养生长阶段的施肥就是前期施肥,主要施用的是底肥和分蘖肥,生殖生长阶段的施肥被称为后期施肥,这时候主要施用的是穗肥。

在前期施肥中,在施足以农家肥为主的基肥基础上,要尽早重点施用分蘖肥,主要是施用氮肥,以促进尽早分蘖和发育,确保分蘖多,增加结穗数。

有机肥料,包括农家肥应全部用作基肥,磷肥一般作辅助肥,一半的钾肥作为基肥。

水稻即将成熟时,同样需要施肥,也就是后期施肥,这时候主要施用的是穗肥。

穗肥施用时间、方法和数量要根据水稻实际生长发育的状态决定,在幼穗分化和基部节间伸长时进行施肥,有强化水稻枝梗和分化颖花的作用,但也可能会由于节间过度伸长而引起水稻倒伏,应引起特别的注意。

1.3基肥一次清施肥法在整田时就将所有肥料一次性施用,使土壤和肥料充分混合,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壤湿度大、肥力强的稻田地。

采用这种施肥法,使土壤肥料养分丰富、满足水稻各生理期需要,促使水稻分蘖快,成穗多,增产效果明显。

水稻种植新技术

水稻种植新技术

水稻种植新技术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水稻种植也逐渐引入了一系列新技术,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改善品质。

本文将介绍一些近年来广泛应用的水稻种植新技术。

一、水稻分蘖调控技术传统上,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容易产生过多的分蘖,导致养分的分散和竞争,影响主蘖的生长。

而水稻分蘖调控技术可以通过适当控制植株生长发育阶段和施肥方式,调控分蘖数量和分蘖间距,最大限度地提高主蘖的产量和品质。

这种技术能够提高水稻群体光合能力,减少间蘖竞争消耗资源的现象,提高光合产物的分配,大幅度提高水稻的穗数和单穗产量。

二、水稻智能化播种技术传统的水稻播种方式是人工撒播,劳动密集且效率较低。

而水稻智能化播种技术引入了现代化的播种机械,通过对土壤状态、种子数量和间距、播种深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实现精准的播种。

这种技术能够提高播种效率和均匀度,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播种质量。

三、水稻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水稻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因此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成为提高水稻生产效益的关键。

该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排灌和施肥措施,将水和肥料的施用与水稻的需求相匹配,实现节水、减肥、增产的效果。

例如,通过精确的灌溉技术和土壤湿度传感器,可以实现精确的水肥供应,避免了水分过多或过少对水稻生长的不利影响。

四、水稻种苗育秧技术水稻种苗育秧是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后续水稻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传统的种苗育秧方式往往存在株型不匀、移栽后适应性差等问题。

而近年来,热带水稻和插秧机等新型育秧技术的引入,使得水稻种苗育秧更加科学、高效。

新型育秧技术能够实现大面积高效育秧,提高育秧质量,减少劳动强度,降低人工成本。

五、水稻无线智能监测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水稻种植也开始应用无线智能监测技术。

通过无线传感器和智能设备,能够实时监测水稻生长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分析和处理。

水稻施肥方法和用量

水稻施肥方法和用量

水稻施肥方法和用量水稻的施肥方法和用量是确保高产和优质稻谷的关键。

正确的施肥方法和合理的用量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同时有效地利用施肥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下面将详细介绍水稻的施肥方法和用量。

一、水稻的施肥方法:1. 基肥施用:水稻生长初期需要大量的养分供给。

在播种前或水稻苗期结束后,要施用足够的基肥。

通常可以使用有机肥和化肥来进行基肥施用。

有机肥可以提供有机质和多种营养元素,而化肥可以更快速地供应水稻所需的养分。

2. 追肥施用:水稻的追肥施用主要在水稻苗期后进行。

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水稻的生长情况和土壤养分状况,合理追加适量的肥料。

追肥时可以采用分腰施肥法,即将肥料均匀撒在水田田间,或者采用浇灌追肥法,将肥料直接溶解在灌溉水中进行追肥。

3. 叶面喷施:为了迅速补充水稻生长期间的养分需求,可以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

叶面喷施可以提高养分的利用率,直接补充水稻的养分需求,促进水稻的生长。

一般在水稻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等关键生长时期进行叶面喷施。

二、水稻的施肥用量:1. 基肥用量:水稻的基肥用量一般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水稻品种和生长期需求来确定。

通常,每亩施用有机肥3000-5000千克,氮、磷、钾的化肥比例为1:1.5:1.1。

可根据土壤和植株的养分含量进行调整。

2. 追肥用量:水稻的追肥用量主要根据水稻生长期的需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追肥时每次追施氮肥10-15千克、磷肥10千克、钾肥10千克。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适当增减。

3. 叶面喷施用量:叶面喷施的用量一般较小,一次可喷施尿素0.5%-1.0%溶液,或者使用营养液进行叶面喷施。

叶面喷施的间隔一般为10-15天。

总结起来,水稻的施肥方法和用量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基肥施用时要保证充分而均匀,追肥施用要根据水稻生长需求进行合理的追肥。

叶面喷施可以作为补充追肥的方法,可以提高营养的利用率。

施肥的用量要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需求来确定,同时要避免过量施肥,以免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水稻田氮、磷、钾养分均衡施用技术

水稻田氮、磷、钾养分均衡施用技术

水稻田氮、磷、钾养分均衡施用技术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

而影响水稻产量、机器、品质和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水稻田的养分供应。

氮、磷、钾是水稻生长所必需的主要养分,但是不同的氮、磷、钾配比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也不同,因此,水稻田需要均衡的施用氮、磷、钾养分,来提高产量,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品质和保持稳产稳定性。

一、氮肥施用技术1、氮肥种类水稻田通常用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等氮肥。

氮肥的种类应根据土壤条件、气候条件、水稻品种和肥料价格等方面进行选择。

2、氮肥施用时间水稻生长期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氮肥,例如,在水稻生长的初期,步入光合作用旺盛期,氮肥需求量逐渐增加,施肥量要逐渐增加;在水稻分蘖、拔节、抽穗期需要多施氮肥以增加水稻感光器官(叶片和叶耳)的数量,从而增加光合作用量,使水稻产量更高。

3、氮肥施用量氮肥的施用量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水稻品种和气候状况等不同而异。

一般来说,在播种前施用60%的氮肥,水稻分蘖期前施用30%,开花期前施用10%的氮肥。

4、氮磷比例氮肥的施用不仅要关注量,还要关注比例。

氮磷比例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夏稻的氮磷比例一般为5:1~8:1,秋稻的氮磷比例为3:1~5:1。

使用有机肥能改善氮磷比,因为有机质可以提供慢效氮,增加土壤保水能力和肥料利用率,是一种为水稻增产的可行方法。

二、磷肥施用技术1、磷肥种类磷肥种类不多,有单超磷酸、三钙磷和磷肥等三种;其中,三钙磷往往更耐旱、耐缺水。

2、磷肥施用时间磷肥能提高水稻的生长速度,均匀生长,提高水稻的抗病性。

现在水稻栽培中,磷肥多在播种时同种地施入。

可补足播种前土壤中机械作业带来的磷盐流失。

3、磷肥施用量磷肥的施用量标准化,提高了精施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能够提高水稻的生长速度和肥料利用率。

磷肥的施用量应根据不同土壤的条件、水稻品种和气候的需要而定。

通常在夏季主要的施用量为10~15kg/hm2,秋季为3~8kg/hm2。

水稻施肥之――前促、中控、后补法

水稻施肥之――前促、中控、后补法

减少无效分蘖
通过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可以 有效地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成
穗率和单位面积产量。
提高肥料利用率
中控施肥法能够根据水稻生长 情况和土壤肥力状况调整施肥 量,避免浪费和过度施肥,提
高肥料利用率。
增加产量和品质
通过中控施肥法,可以增加每 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提高产
量和品质。
中控施肥的适用范围
适用作物
不同施肥法的选择依据
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越高,越适合采用前促施 肥法;土壤肥力越低,越适合采用 中控或后补施肥法。
水稻品种
分蘖能力强的品种适合采用前促施 肥法;分蘖能力弱的品种适合采用 中控或后补施肥法。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以采用 前促施肥法;气候条件不利的情况 下,可以采用中控或后补施肥法。
案例二
在华北地区,由于气候干燥寒冷,水稻生长也较慢。 因此,农民们通常在插秧前将肥料施入田中,并在插 秧后进行一次追肥。在华北地区,农民们还会使用一 些有机肥和生物肥料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改善土壤结 构。
后补施肥法应用案例
案例一
在长江上游的四川、云南等地,后补施肥法被广泛应用 。这些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但降水较多,因此水稻生 长较慢。农民们通常在插秧后进行一次追肥,并在水稻 生长后期再进行一次施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补充水 稻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促进其正常生长。
种植规模
种植规模越大,越适合采用前促施 肥法;种植规模越小,越适合采用 中控或后补施肥法。
05
施肥的注意事项
施肥时间的选择
提前准备
在水稻插秧前,根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 等因素,确定所需的施肥量和施肥种类, 并提前备好肥料。
VS
适时施肥
在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根据其需肥规律 和土壤养分状况,及时进行施肥,以满足 水稻的生长需求。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简介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简介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简介一、“三控”施肥技术概况大量的试验和习惯的水稻栽培方式调查结果表明,氮肥施用过量,前期氮肥施用比例过高,是造成氮肥利用率不高、损失大、前期生长旺盛、苗蘖过多、群体与个体难协调、成穗率低、田间通风透光不良、易诱发病虫害和肥料农药投入大、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之一。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研究,是针对我国水稻生产中存在前期施氮过多、肥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无效分蘖多、成穗率低、病虫严重、农药用量大和攻高产易倒伏等现实问题展开的,旨在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推动水稻生产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与大米质量安全。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国际水稻研究所钟旭华、黄农荣等专家研究完成的一项水稻栽培新成果,2007年“三控”技术定型并通过鉴定,2008年入选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2009年入选广东省粮食高产创建重点技术和超级稻生产重点技术,2010年入选农业部“双增一百”技术。

现已在全国稻区示范推广。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是:控肥(控制总施氮量、控制苗蘖肥施氮量),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损失和肥料投入成本,控制最高苗数,达到协调个体与群体矛盾,提高群体透光率和群体成穗率;控制病虫害的发生,达到减少化学农药用量与防治成本。

通过“三控”实现水稻生产高产、高效、安全、环保的目标。

二、“三控”施肥口诀合理密植,插足苗数总量控制,氮肥后移五斤纯氮,增产百斤NPK比,1038基蘖穗粒,4231半月保蘖,一月攻粒分化二期,宁迟勿早前期漫长,请勿着急(附:基肥足蘖肥迟穗肥重粒肥补)三、操作要点1.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早稻栽抛足2万蔸/亩,杂交稻每蔸2-3粒谷的苗;一季晚稻(中稻)栽抛足1.2-1.5万蔸/亩,每蔸1-2粒谷的苗;双季晚稻栽抛足1.8万蔸/亩,每蔸2粒谷的苗。

2.优化施肥首先,测算好总施肥量总施氮量:以地力产量为基础,每亩增加100公斤产量,每亩需增施纯氮5公斤左右。

北方寒地水稻返青分蘖期高产栽培技术

北方寒地水稻返青分蘖期高产栽培技术

北方寒地水稻返青分蘖期高产栽培技术孙中义 肖明纲 赵北平 张 擘 郑福余 吴 滨 李兴滨 冷春旭 吴立成 王玉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黑龙江省作物与家畜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86)摘要:北方寒地稻作区地理环境特殊,由于水稻有效分蘖不足、低位分蘖少、水分管理不合理等,致使水稻产量受到严重影响。

以浅、湿、干循环间歇性灌溉控水控温,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减氮减药、促低位分蘖、早定穗为原则,介绍了寒地水稻返青分蘖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提高水稻种植技术、促进水稻产量和效益双提升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寒地;返青;分蘖;高产;栽培技术黑龙江省稻区属于寒地稻区,其主要特点是生育期短,活动积温少,前期升温慢,中期高温时间短,后期降温快,低温冷害多,无霜期短[1],昼夜温差大,水稻返青分蘖期障碍性低温冷害严重[2]。

由于水稻在实际生产中有效分蘖不足、低位分蘖少、水分管理不合理等,致使水稻产量受到严重影响。

近些年,随着国家的政策引导及科技人员对优良品种的推广,稻农对优良品种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认识不断提高,但对于水稻的控水控温,浅、湿、干循环间歇性灌溉,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减氮减药、促低位分蘖、早定穗等高产综合配套生产栽培技术认识不足。

对寒地水稻返青分蘖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提高水稻种植技术、促进水稻产量和效益双提升提供参考。

1 水稻返青分蘖期水稻返青期是指秧苗移栽后需要3~7d时间修复受损根系恢复生长的过程;水稻分蘖期是指水稻返青之后到水稻秧苗拔节前后茎基部节上腋芽长成分枝的这段时间。

分蘖期是决定每亩穗数的关键时期。

掌握分蘖规律,可以促进分蘖的发生和成穗,保证足穗,达到高产稳产。

水稻分蘖期管理重点是缩短返青时间,促进根系发育、分蘖增加、促蘖快发。

水稻的产量与成穗率呈正相关[3-4],所以这一时期是决定水稻穗数和产量的关键时期。

利用管水控肥等栽培措施增加低中位有效分蘖,控制不能结实的无效分蘖,到最高分蘖期能达到正常的“拔节黄”[5]。

水稻的施肥技术

水稻的施肥技术

水稻合理施肥有窍门科学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在生产实践上,由于对施用技术把握不好,常使水稻遭致肥害。

其症状有的表现为僵苗滞长或者停止生长;有的秧苗旺长,无效分蘖急剧滋生,导致贪青晚熟;有的秧苗长势荫蔽,诱发纹枯或稻瘟等病害。

发生肥害的稻田,轻者造成减产,重者使秧苗翻耕改种。

为了充分发挥水稻的施肥效应,除了施足基肥外,在追肥上必须施好“三肥”,即分蘖肥、穗肥和粒肥。

水稻施肥要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因子和栽培条件等诸项因素来通盘考虑,灵活应用。

水稻对肥料的需求表现在营养时期、营养临界期和营养最大效率期。

如早稻生育期短,需肥相对要少,施肥要早而集中;中稻、晚稻生育期较长,需肥量大,强度大,则应增加追肥次数,提高追肥比例。

水稻氮、磷、钾肥的营养临界期一般出现在三叶期,有时氮、钾的营养临界期还出现在幼穗分化和幼穗形成期。

水稻的营养最大效率期出现在长穗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旺盛的阶段,也是需肥的关键时期。

据研究,每生产100千克稻谷,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1.6-2.5千克,磷0.8-1.2千克,钾2.1-3.0千克。

三要素的比例为2:1:3。

了解水稻的需肥特性后,就应分期进行追肥。

一、早施分蘖肥从移栽至幼穗开始分化前的追肥叫分蘖肥。

分蘖肥要求追施时间早、数量足,一般分蘖肥的用量占追肥总量的50%-60%。

因为分蘖期是水稻一生中吸收氮素营养的第一高峰期,又由于水稻生育前期气温、水温、土温都较低,养分释放慢,追肥量太少难以满足水稻对养分的需要。

只有早施才利于水稻早分蘖、多分蘖,降低分蘖节位,为争穗长、粒重创造条件。

分蘖肥在水稻栽后7-10天施用,每亩施用尿素5-7千克。

二、巧施穗肥从幼穗开始分化到抽穗以前的追肥叫穗肥。

也是氮素吸收的第二个高峰期。

施好穗肥能保花增粒,促进穗大粒多。

并能防止贪青、倒伏。

在技术上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地力好,底肥足、分蘖多的田不施;二是早晨叶不挂露水,中午叶片挺直,叶色淡色的要施;三是阴雨天不施,晴天抢收施。

科技成果——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新技术

科技成果——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新技术

科技成果——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新技术技术开发单位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技推广站、哈尔滨市农科院成果简介目前我省水稻生产中氮肥用量高,施用时期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这不但限制了水稻产量的提高,还造成氮素大量损失,并使稻米品质下降,这已经成为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的主要限制因子。

因此优化施氮,减量增效对于实现水稻产业绿色意义重大。

针对寒地水稻前期氮肥比例过高这一突出问题,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氮素的需要定量调控氮肥,按土壤和水稻品种特点诊断施用其它元素,形成了以前氮后移为核心的寒地水稻施肥技术,借助与肥料企业合作研发的粒径、比重基本相同水稻系列肥料进行示范,克服了以往施肥时肥料分层,施肥不匀的问题,真正做到配方施肥。

解决了寒地水稻优质高产栽培中氮肥施用的关键问题。

应用情况该技术已推广到黑龙江省1、2、3、4积温带的40多个市县,以及吉林省的吉林市和松原市等水稻主产区,累计推广面积超过4000多万亩,新增农民纯收入40多亿元,经济效益、环境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技术效果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新技术能显著减少水稻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改善水稻群体质量,显著减少水稻病害和倒伏的发生;还能提早抽穗3-5天,水稻穗型整齐、穗大;结实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千粒重增加0.9g左右,产量提高10%-15%,平均节省氮肥20%以上,氮肥利用率平均提高18个百分点,减少磷肥用量20%以上。

该技术通过增产和节本,可使每亩平均增收100元以上。

技术水平该技术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长特别奖。

技术要点总量控制前氮后移:按照目标产量和100kg籽粒养分需求量确定氮肥施用总量,按照水稻需肥情况确定基蘖穗肥比例,并且按照水稻分蘖和氮素状况诊断施用蘖肥,确保足穗;根据拔节期水稻长相长势,诊断施用穗肥,防止水稻后期叶片早衰,促进水稻灌浆,促进大穗形成并增加粒重。

磷钾衡量监控:根据稻田土壤磷钾养分状况,结合养分收支平衡,提出“提高”、“维持”或“控制”的管理策略及对应的施肥推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新技术简介近年来,黑龙江省水稻单产和总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农民施肥中还存在着许多误区,这使得水稻生产中存在单产波动大,稻瘟病和倒伏严重、结实率低等问题。

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氮肥用量过高,施氮时期不合理,氮、磷、钾比例失调。

大量的研究证明,在选用优良品种的前提下,施肥对水稻的增产作用最大,农户可调控的空间最大,但施肥不当造成的损失也最大。

澄清寒地水稻施肥中的误区,根据水稻需氮规律进行氮素营养调控,均衡施用各种营养元素,是我省水稻单产再上一个新台阶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从2001年开始,我们在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农业部“948”项目、国际水稻所合作项目和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支持下,针对寒地水稻生产中施氮量偏高、稻瘟病和倒伏严重、结实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开展研究,取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1、修正了寒地水稻100 kg籽粒吸氮量的参数,为确定适宜的氮肥用量奠定了理论基础以往采用100 kg籽粒吸氮量为1.7~2.1 kg的参数计算寒地水稻施氮量,我们多年多点的试验结果证明,寒地水稻产量在550~600 kg/亩时,100 kg稻谷的吸氮量为1.1~1.6 kg,平均为1.3 kg。

应用这一参数计算,要使寒地水稻产量达到600 kg/亩,每亩只需施用6~7 kg的氮素,较常规氮肥施用量减少30%。

2、首次发现,寒地水稻贪青晚熟是由于幼穗分化期前大量施氮造成的我们发现,正是由于寒地水稻传统施肥中前期氮量过多,造成水稻无效分蘖过多,营养生长期延长,致使水稻贪青晚熟。

而在氮肥总量适宜的基础上,减少基蘖肥氮量,增加穗肥的施氮量,不但不会造成贪青晚熟,反而能够使水稻提早成熟。

这一发现,为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提供了理论依据。

据此,我们改变了寒地水稻传统施肥中氮肥以基蘖肥为主(占90%以上)的方法,将基蘖肥减至60%~70%,穗肥增加到 30%~40%,形成了基蘖肥和穗肥比例为6.5∶3.5和7∶3的施肥模式。

3、首次确定了寒地水稻关键生育时期氮素的营养诊断指标国际水稻所推荐用SPAD值或LCC值来诊断水稻氮素营养状况,按SPAD阈值确定水稻追施氮肥的数量,但在寒地粳稻上,还没有诊断水稻氮素营养状况的SPAD阈值或LCC阈值。

我们首次提出,寒地水稻关键生育时期氮素营养诊断的阈值是SPAD = 38和LCC = 3.5。

并在深入研究水稻叶片SPAD值与顶3叶、顶4叶颜色变化相关性的基础上,为农户提供了简便易行诊断施氮的指标。

4、提出了寒地水稻减氮减磷增钾的施肥策略我们对全省水稻主产区500个典型土壤测定结果的分析表明,土壤中有效氮和有效磷的含量均较高,而60%左右的土壤有效钾含量处于中低水平。

依据试验区的测试结果、调查数据和其它资料估算,寒地稻田氮磷钾的平衡为:氮素有48.4 kg/ha的盈余,磷素有9.5 kg/ha 的盈余,而钾素亏缺46.4kg/ha。

寒地水稻氮、钾肥施用比例严重失调。

据此,我们提出了减氮减磷增钾的施肥策略。

在土壤肥力中等偏上的稻田,要达到600 kg/亩的产量,推荐每亩施用6~7 kg N、 2~3 kg P2O5和4~5 kg K2O。

这与传统施肥相比,氮肥减少20%左右,磷肥减少30%左右,钾肥增加30%左右。

5、实施效果显著7年100多个点次的试验证明,采用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新技术,能显著减少水稻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改善水稻群体质量,增加抽穗后光合效率,显著减少水稻病害和倒伏的发生;还能提早抽穗3~5天,这对于防止寒地水稻低温和早霜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水稻穗型整齐、穗大;结实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千粒重增加0.9g左右,产量提高15%以上,增加稻谷出米率,改善稻米品质,氮肥利用率平均提高18个百分点。

通过增产和节本,可使每亩增收约100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很显著。

几年来,这项技术受到稻农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已在黑龙江省4个积温带累计推广200多万亩。

2007年9月,由中国科学院朱兆良院士和南京农业大学凌启鸿教授等组成的专家组,对该项目进行了田间鉴评。

专家组一致认为: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新技术和传统的施肥技术相比,具有稳定的增产效果,是寒地水稻施肥技术上的一次重要改革,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

6、产学研结合,创新推广模式在寒地水稻施肥技术成果鉴定后,与黑龙江倍丰农资集团公司合作,共同研制出水稻“套餐”肥——水稻基肥、返青肥和穗肥,满足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对养分的需求。

通过技术改造,使肥料粒径和比重基本相同,克服了以往施肥时肥料分层,施肥不匀的问题。

按照测土结果,根据水稻需肥状况,灵活组合这些养分,真正做到配方施肥,形成了以肥料销售促进技术推广的模式。

近3年,企业已经销售水稻套餐肥料6万多吨,覆盖了黑龙江省和吉林省150多万亩的稻田。

①、施肥比例常规施肥N:P:K=2:1:1.2;高产地号施肥N:P:K=2:1:1.5-1.8。

②、肥料种类水田施肥以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三大肥为主,严禁使用复合肥、复混肥等,生物肥和调节剂按照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意见使用。

③、施肥时期和方法⑴基肥氮肥总量的40%,磷肥100%,钾肥60-70%,硅肥100%。

最后一遍水整地前全层施入或和搅浆整地同时用施肥器施入,随整地耙入土中8-10厘米,注意磷肥不能表施,以免引起表层磷肥富集诱发水绵发生。

⑵蘖肥氮肥总量的30%,在水稻返青后(4叶期)立即施入,分二次使用,第一次蘖肥总量的80%全层施入,余20%看田找施,哪黄哪弱施哪。

即6月5日前第一次蘖肥施完,6月10日第二次蘖肥施完,最晚不超过6月12日。

⑶调解肥(接力肥)氮肥总量10%,水稻倒4叶前后,11叶品种8叶前后,水稻抽穗前30天左右,功能叶明显褪淡2/3时,哪黄施哪。

如不使用调节肥时,则将10%调节肥用于基肥,即基肥由40%调整为50%。

⑷穗肥高产栽培的地块在水稻倒二叶露尖到长出一半时,11叶品种在10叶露尖到长出一半时施用,氮肥总量的20%,钾肥总量的30-40%,施肥时观察田间是否出现拔节黄,底叶有无枯萎,有无稻瘟病害,如未褪淡、底叶有枯萎、有稻瘟病发生应晚施,拔节黄褪淡施肥,有病先防病后施肥,底叶枯黄、干尖先壮根后施肥,先放水壮根,后复水施肥。

⑸叶面追肥秧田在秧苗生长期间分别在1.5叶期、2.5叶期、插秧期(插前三带)追肥。

大约每7-10天追肥一次。

每次每盘追纯氮1克,即硫酸铵5克/盘、0.15%天然芸苔素1克/棚、酿造米醋50-100毫升/棚,兑水100倍用喷灌泵(喷雾器)喷施。

喷肥后还要喷一遍清水洗苗,以防化肥烧苗。

本田结合防病叶面追肥3-4次,前期以氨基酸类含氮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

④、施肥注意事项磷肥不能表施,以免引起表层磷肥富积诱发水绵(青苔)发生;施肥时一定要均匀,以免因施肥引起水稻长势不匀;积极推广机械侧深施肥;施肥时要减氮增磷钾、要合理搭配,增施硅肥;要按照水稻田间生育叶龄进程施肥,杜绝施肥盲目性和片面施用氮肥以及蘖肥施用偏晚等现象。

水稻基本常识一、水稻的一生水稻的一生也和人一样,是从小到大,从生到死的一个过程。

对水稻一生的描述有多种方法,但对我们农民朋友来讲,结合水稻的生长发育与气候的变化来描述水稻的一生则更明了易懂,便于掌握。

本书将水稻一生划为:苗期、插秧期、返青期、分蘖期、长穗期、抽穗期、乳熟期、黄熟期、成熟期,以此来指导农业生产是非常有意义的。

1. 苗期对于旱育苗,苗期以秧田出苗50%为出苗始期,一直到插秧,整个秧田期即为苗期,黑龙江省水稻苗期一般为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

2. 插秧期插秧期是水稻一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个体,水稻插秧期也许仅为一天时间,但对于大面积水稻群体,每年水稻插秧期都要在15天左右,即主要集中在5月15~31日间,近几年农垦系统提出不插5月26日秧,则插秧期提前至5月10日~25日间,但适宜插秧期温度一般为13 ℃以上,过早插秧并不能给稻农带来利益,个别低温年份还可能发生冷害,优其是秧苗素质较弱,插后不缓苗,可能还有烂根现象发生。

3. 返青期返青期是在插秧以后一段时间,一般以新根发生伸长之后,为返青期结束。

返青期一般3~7天,壮苗返青期短,弱苗返青期长。

插秧后如遇持续低温天气,返青期可能延迟到10天左右。

4. 分蘖期水稻返青之后,气温逐渐升高,水稻开始分蘖,一般把水稻开始分蘖时作为水稻分蘖始期,水稻拨节时分蘖基本停止为分蘖终止期,水稻分蘖期可分为有效分蘖期和无效分蘖期,在密植条件下,水稻有效分蘖终止期一般为6月25日至30日;在稀植条件下,水稻有效分蘖期一般为6月30日至7月5日。

从水稻分蘖始期到水稻有效分蘖终止期为有效分蘖期。

水稻分蘖终止期之后为无效分蘖期。

5. 长穗期长穗期是指从幼穗分化开始至水稻穗抽出为长穗期。

黑龙江省依据不同熟期类型品种长穗期大约在6月25日至8月5日之间。

6. 抽穗期水稻10%抽穗为抽穗始期,50%抽穗为抽穗期,80%抽穗为齐穗期。

黑龙江省大多数水稻品种抽穗期为7月25日至8月5日。

7. 乳熟期乳熟期为水稻灌浆期,一般是水稻抽穗后35~40天,此期是水稻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

8. 黄熟期黄熟期以水稻颍壳变黄为标准。

9. 成熟期成熟期以水稻籽实完全成熟为标准。

黑龙江省水稻大多数品种成熟期一般为9月15日至20日。

二、积温1. 有效积温有效积温是指对作物生长具有效果的温度。

如水稻最低发芽温度为10℃,那么大于10℃的温度为有效积温,低于10℃为无效积温。

秋天大于13℃的温度对于水稻来讲为有效积温,低于13℃为无效积温。

2. ≥10℃的积温≥10℃的积温是春季温度上升稳定通过10℃之后至秋天温度下降稳定通过10℃时的时间,两个时间之间每天温度的总和就是≥10℃有效积温。

一般来讲难以测定作物的有效积温需要量,所以用≥10℃的积温来近似表达作物的有效积温。

黑龙江省从北至南≥10℃积温为1900℃~3000℃。

3. 积温带水稻种植区划依据不同地区积温状况,把我省大约划分为五个积温带:有效积温在1900℃-2100℃为第五积温带;2100℃-2300℃为第四积温带;2300℃-2500℃为第三积温带;2500℃-2700℃为第二积温带;2700℃以上为第一积温带。

4. 寒地我国水稻种植区域分为热带、暖地与寒地。

热带一般是一年种植水稻2至3季,长江以北、黄河一带种植水稻为暖地水稻,东北、内蒙、新疆等种植水稻为寒地水稻。

寒地水稻特点是早春气温低,水稻育苗时需要保护地栽培,水稻插秧后气温与土壤温度偏低,养分释放慢,所以前期需要补充一部分化学肥料,秋季霜冻来的早,因此全年需要采取早育早插等促早熟措施。

5. 积温带与品种的关系积温带与品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我省第一积温带种植的品种一般为13个叶片以上品种,生育期一般是135—145天,安全抽穗期为8月5日至8月10日;第二积温带在我省分为第二积温带上限、第二积温带下限,第二积温带上限一般种植11.5~12.5片叶的品种,生育期130~140天,安全抽穗期为8月5日,第二积温带下限一般种植11~12片叶的品种,生育期125~135天,安全抽穗期为7月25日至7月30日之间,第三积温带一般种植10~11片叶的品种,生育期120~130天,安全抽穗期为7月25日前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